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部支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在支教工作已经结束,但是我们忘不了那一幕,严肃而充满温情。这二十天里,我们主要进行了一下方面的工作
一、支教教学工作
首先,我先做一下总体介绍,我们每天早上从八点十分到十一点二十五,下午从两点二十到四点五十,上午时早读加三节正课,下午两节正课加一节活动课。早读基本上是英语,由英语老师带同学们练习口语。正课一共是八门,具体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社科和实验课。下午的活动课,我们通过借鉴我们大学选修课的模式,把班的建制打乱,按同学们的兴趣划分了兴趣小组,有健美操兴趣小组、影视欣赏兴趣小组、棋类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兴趣体育小组。
我们所有的课程教学工作围绕我们的协会支教的宗旨“传授理念培养兴趣扩展视野”展开。
传授理念即把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授给学生。我们主要是通过在上课过程别是社科课,和同学们的交流,引导同学们正确人生价值观。
培养兴趣即培养学生们对各学科的兴趣。我们平常的授课除英语外不是以知识性为主,因为他们的知识老师将会教给他们,再加上我们不是专业老师,知识性肯定有缺陷。所以我们上课过程中,以各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主,像数学课都是生活中数学或挑战思维的趣味奥数题,这类题目学生因为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好处,所以会慢慢喜欢上数学。再加上我们的各类学习方法的引导,我们希望他们能自主学习。因为我们相信,我们教的知识他们总会忘记,但是学会了学习方法,他们可以获取无尽的知识。
扩展视野即让孩子了解外边的世界在发生着什么,那里的人们生活状态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和他们说外边的世界,希望他们不要局限于他们父父辈辈生长的环境,让他们想走出去,也坚信凭借自己努力一定能走出去。
围绕我们的宗旨,我们开展了除具体支教教学外还有支教活动:在每个班建立了图书角,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讲普通话活动、抽出一个星期每天检查同学们的卫生习惯,用两周时间培养学生们的午休习惯,当然我们所在的这一段时间学生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都有很大的改观!贵在坚持,孩子们,未来看你们的了!
二、其他支教活动
其实,每个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我们的支教宗旨“传授理念培养兴趣扩展视野”开展的。把这几个活动拿出来是因为他们比较有代表意义。
1、活动课。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坚持个性化发展。为了培养学生们不同的兴趣,也为了开阔学生们视野,我们每天利用下午一个小时的时间开起来活动课或叫选修课。我们借鉴大学选修课的模式,把班的建制打乱,按同学们的兴趣划分了兴趣小组,有健美操兴趣小组、影视欣赏兴趣小组、棋类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兴趣体育小组。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效果是显著的,就拿我们一个三年级学生来说,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舞蹈家,所以她选择了健美操小组,通过近二十天的学习,她离她的梦想更近了,而且最后这位同学健美操成功入选我们的联欢会。个性化教育,按学生们兴趣教学,我们在实践。
2、我们的趣味运动会。我们在支教中期了解到学生们从来没看过运动会,为了扩展同学们视野,所以我们特举办此次运动会。我们的运动会很特殊,按常理来,有点自相矛盾甚至可笑。既然是趣味运动会,一些流程上应该从简,项目向搞笑靠拢,我们不是,我们开幕式很正规,领导致辞、入场式、运动员代表宣誓…我们都有,有些项目甚至不是体育项目,像你来比划我来猜。我们认为,运动会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让孩子们去体会,去经历,去感受。没开过运动会,但你必须知道运动会开幕式流程是什么,没玩过,但你必须知道怎么玩,我们海派别人称我们的学生为土老冒。再就是我们的运动会,就是给你提供一个见识、经历的机会。
3、联欢会或叫支教成果汇报演出。联欢会是我们支教最后的活动,也是我们协会的传统特色活动,我们所有队员对此高度重视。从两周前就开始准备,已经开始做策划,准备晚会一切事项。从节目上看我们可以分为:队员节目、队员学生节目、学生以前经典节目、学生新编节目、村民代表节目。通过这个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为学生、队员、村民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同时增进了老师、学生、村民间的感情和互相了解,为我们整个支教活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家访
在支教的第二周,我们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到晚饭前的两个小时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家访。在家访对象是我们各班班主任确定的,比较特别的学生。在家访前我们还确定我们这次的调研课题“劳务输出队留守儿童的综合影响调查”。在家访过程中,我们细致耐心的和家长交流,共同探讨学生成长过程中与道德问题。通过家访我们发现,这里的孩子更懂事,很小就能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同时这里的孩子更能隐藏自己的感情,生活和学习中问题很少和父母、爷爷奶奶交流,经常把所有的事埋在心里,而且装出无所谓的样子,我想这就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无人可交流,造成学生们这种性格吧
四、对外交流
我们经济学院大学生支农促进会古浪支教队,在出发前协会给我们制定了两个重点:支教和对外交流。由于此次活动是西部爱心公益网、上海公益联盟和西北师范大学爱心天使西部助学会主办,我们协办的,所以对外交流的机会难得。除了,我门同主办方的交流外,我们还同镇国际会展中心、当地大学生组织雁归社、南开大学义工联盟、中国地质大学、大学红丝带爱心社展开了交流,更是和雁归社和南开大学义工联盟确定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交流,我们学到了其他学校开展类是活动不同模式和先进经验,也推广了我们协会的经验成果。这有利于我们协会,在日后在类似活动者的完善,有利于我们协会的发展壮大。
四、队员的生活娱乐与纪律并重
在外我们九个人就是一家人,所能依靠的也只有我们九个人,所以我们必须要团结,我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在娱乐方面,我们每一天上完课休息时间,特别是晚上我们会在一起唱啊,跳啊,闹啊,我们尽情的欢笑,有笑声化解了一天的疲惫,迎来了新一天的而生活。我们每周会有一天休息时间,利用这一天我们组织大家集体出去玩,领略当地大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增进大家的友情。此外,在支教期间,我们的队员包蓉迎来了她二十岁的生日,我们那天聚在一起,为她过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生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每一个队员都牢记我们的支教纪律,并严格遵守。我们每天准时六点起床,六点半统一早操,然后一起早餐、上课、午餐、休息、上课、晚餐,每晚坚持开会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每天我们要求统一佩戴协会标志,左臂红领巾,胸前会员牌,有活动还要统一队服。当然,还有其他例如:做最便宜的车,吃最简单的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接受的礼品必须要付钱;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必须要兑现等等。
关键词:东西部职教合作;办学困难;解决措施
多年以来,当地财政办当地教育,当地教育为当地百姓服务的观念根深蒂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观念正日益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走向开放的“瓶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六中全会分别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要求坚持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地区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着发展不全面、不平衡等问题。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与水平差距较大。就职业学校的发展现状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招生难”的现象。虽然西部许多职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或省级重点教育单位,具有优秀的教育资源,但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学生就业困难,是“招生难”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家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要求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东部地区、城市的生源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实施东西部地区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面对上述发展机遇的一种必然选择。
合作办学的形式与意义
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是指东部有特色的骨干示范性中职学校与西部省市、农村的中职学校进行联合办学,充分利用东部发达地区资金、专业、师资、就业的优势以及西部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有多种形式,包括实施“订单式”培养,即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面向西部省市和农村地区单独招生,学生毕业后到“订单”单位就业;联合办学分段培养,即“1+2”或“2+1”的分段培养方式,是指学生先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学校学习一个阶段,再到东部城市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提高,毕业后主要在东部地区和城市就业;定向培养,即根据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定向招生、定向培养方式为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以及本地区重点企业培养急需的实用技术人才。
合作办学的渠道很多,包括:(1)由行政部门组织,学校之间开展合作。即通过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协商,确定招生学校、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并将其纳入省市间的合作规划,组织双方学校进行合作洽谈。(2)学校间的联系。即东部发达省市的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办学的总体要求,直接与西部学校联系,自主合作办学。另外,还可以开展定向职业培训;指导、帮助西部学校办学;为西部职业学校培训师资等活动。
实践表明,实施东西部合作办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参与合作的东部职业学校可以从招生、教学内容、就业安置等方面统筹考虑,分段培养,形成跨地区的联合专业教育链。这种新型结构体系充分利用了西部地区的生源优势和东部地区职业学校的专业实践、就业优势,既为东部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又带动了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东西部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合作办学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国家有关部委下发的《关于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的意见》、《东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跨省招生生源安排》等文件,虽然客观上对联合招生办学的指导思想、办学形式、扶持政策和措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对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缺乏政府统筹,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另外,各自为政的财政分割体制使两地省级政府在合作办学的经费问题上相互推诿,缺乏有效地沟通和协商,使一些已经或正在开展的合作办学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经费问题国家对东西部合作办学采取了扶持政策,如无论在何处上学都一律执行西部的收费标准。另外,在教育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文件中也明确要求各地要建立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制度;招生学校要适当降低贫困学生的收费标准,对特困生采取减免或全部免除学费的措施;对一次性缴费困难的学生允许缓缴、分期付款。然而,在有些地方,这些政策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另外,东部地区虽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学费,但一些西部学生仍无法承担学习费用。陕西省2003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合作办学中农村学生占所有新生的80%,家庭人均年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学生占38%,500元到1500元的占54%,1500元以上的仅占8%,然而,东部学校当年的收费标准却在2000元左右,学费、日常开支以及节假日往返路费使得大部分参与合作办学的学生无力承担。对东部学校来说,每年2000元左右的收费标准已经没有再降低的空间。另外,有些东部学校自身也存在着办学经费困难的问题,东部学校招生越多,办学经费就越紧张。国家及地方财政对西部贫困学生及学校因联合招生出现的学费差额缺乏经费补贴,使得经费困难成为影响合作办学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转贴于
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有些西部地区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参与合作办学的学校审批不严,致使少数东部地区把在东部招生、就业困难的职业学校及专业安排到西部招生,背离了合作办学的初衷。另外,管理上的问题还表现在异地办学上。有些东部学校通过在西部地区建立分校的模式实现合作办学。这一模式要求东部地区派出管理人员和教师前往西部分校支援,然而,由于西部学校路途遥远,环境和条件相对艰苦,加之学校给予的异地补助不高,缺乏吸引力,导致教师及管理人员不愿到西部学校支援。如江苏某职业学校与山西某县合作办学,该职校每月仅给予派出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几百元补助,使得大部分教师缺乏到西部支教的热情。
解决措施
领导重视,落实政策东部地区、城市的中职学校到西部地区和农村招生涉及到招生计划的安排等问题,各地教育局负责制定招生计划的部门要积极支持、重视中职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支援与被支援双方要明确各自职责,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并保证政策落实到位。
经费统筹,多方负担解决经费问题首先应确保各项扶助措施得到落实,还要努力形成多方共同承担经费的机制。东西部合作办学需要政府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安排经费,对联合招生办学规模较大、对学生补贴力度较大的学校给予适当补助。东部地区相关部门应制定奖励政策,西部地区政府应制定经费保障政策,补贴学校因联合招生出现的学费差额。对于学校而言,应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获取一定的报酬,用于学生学习和生活开支。另外,可采取激励措施,鼓励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为东西合作办学提供经费支持,也可以在职业学校设立定向奖、助学金,鼓励西部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提高技能。
加强管理,共同负责首先,各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招生学校的管理。在合作办学的基础上,保证参与合作办学的是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和重点品牌专业,确保合作办学质量。其次,参与合作办学的双方学校应加强对教学的统筹力度。如统一课程标准,学进度,学内容和技能考核标准等。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水平差别较大的学生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进行分层教学和管理,努力提高西部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在生活上,学校应对合作办学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应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因气候条件、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环境改变等诸多因素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困难,使他们能够很快度过环境适应期。同时,应积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促使东西部合作办学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
构建就业安置体系提高西部学生的就业质量,是新时期东西部学校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东西部职业学校应实现订单培养,落实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努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努力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完善西部学生就业和用工待遇的各项保障监督措施;东部学校也应对已就业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对有需要的学生实施再培训等措施。西部学校更应设法留住在东部学习过的具有新观念、新思想的学员,通过他们带动当地技术水平的提高,这将是拉动西部开发的一笔宝贵人力资源。
总之,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是一个新兴事物,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问题。东西部职校合作办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政府在宏观政策上的支持,也需要两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真诚合作。只有切实解决好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摸索中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促进东西部合作办学工作的健康发展,促进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外部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不断加强第三方监管。在监管形式上,各大院校通常采用建立董事会和教育委员会等方式完成。这种方法虽然能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但缺乏完整体系,难免出现形式化现象。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找到建立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与外界沟通,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建立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实现校企共赢
从教育现状来看,高职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和滞后性,这种情况不利于人才培养。建立外部质量保证体系,使高职院校接触到企业的先进知识,从而改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对企业来说,建立外部质量保证体系能使其与高职院校学生建立合作,为其提供专项培养,为企业筛选更多合格人才,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双赢。
(二)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
建立外部质量保证体系,能推动校企间资源流动市场的建立,使资源得到优化。在合作中,高职院校可以引进企业技术理念,使学生接触到行业领先知识。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工作与课堂学习的差异,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学校可以将企业先进技术人员引进校园,使其配合教师一同完成对学生的教学,为企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三)有利于顺应时展
在新形势要求下,学生的应用能力逐渐受到重视。建立外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学生学习效果,使学生接触到更多实践内容,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培养,最终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另外,现代教育形式开始逐渐向民主化过渡。建立外部质量保证体系,使教师接触到更先进的理念,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二、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配合
在高职院校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上,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配合,使体系符合社会和家长的共同要求。在新课改要求下,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逐渐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标准。因此,高校应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并以此为依托,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在传播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其具备更强竞争力。但在教育中,不能因实践教学的加入而忽略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仍然是教学中的基础内容。
(二)加强教师与学生的配合
教师与学生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两大主体,加强二者配合能使教学更有序进行。学校在完成对学生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在教师培养中,学校可以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教授对其进行经验传授。只有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才能真正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在学生培养上,注意体现其主体地位,将学生放在教学关键位置,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为其制订针对性培养计划。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为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贡献力量。
(三)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企业是高校建立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保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高职院校获得资源和技术上的支持,提高教学质量。在高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企业要为高校学生提供参观和实习平台,使学生真正体验社会工作。企业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学生的特点,确定适合的岗位,对其进行针对性培养。学校要加强对市场形势的了解,选择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合作,并将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要点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学校教学与社会工作的差异,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基础。为提高教学时效性,学校要将企业中的优秀技术人员引进校园中,为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解惑,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的过渡。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听课形式掌握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分析内容中的不足之处,将自身经验传达给教师。技术人员可以协助教师完成教材编写,提高教材的时效性,使教材更适合时展,为高校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提供保障。
建立外部质量保证体系能保证资源优化、顺应时展、实现校企共赢,为高校提供更好的发展契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上,学校要认清社会形式,与优秀企业建立合作,同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强理论与实践的配合,为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提供资源支持,促进高校与社会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黄怡,滕跃民.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5,(10).
[2]阎兵.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借鉴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2).
关键词:标准课程体系开发;贯彻;思考;教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6-5948-03
经过一个完整教学周期,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各专业为期三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开发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校情、学情的研究成果。从本学期开始,全院教师开始了全面贯彻落实、滚动修改的阶段。但在刚刚过去的近两个月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对标准课程体系开发仍然存在不少的不适和困惑,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同是由民办中职升格为高职的广州白云职业技术学院(现已升格为广东白云学院)的谢可滔院长谈到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时提到的一句话:“高职教育如果不摆脱教学大纲的窠臼只有死路一条……”。
一语点醒梦中人:近期存在的教学工作中的不适与困惑还应该在自已身上找原因!经过对谢院长这句话的思考和消化,联想到2009年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初遇两个底线探索、联想到2009年之前的中职教学、联想到自己刚到校时的教学……,顿时思绪万千,不禁思考了许多……
1 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不适与困惑
回想过去8年的教学经历,虽然都是一样的备课、上课、一样的教学、辅导,但最近两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发感叹的教师越来越多,经常感叹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教师埋怨学生素质差,学生埋怨听不懂……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厌学。
我们为什么教的这么累?笔者认为,这正是由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不适和困惑导致的,这种不适和困惑至少有如下表现:
1)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高校大力扩招,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学生学习习惯较差。
2)学生适应能力差,学习能力不足
中学阶段和高职阶段的教学方法和激励措施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高职一年级学生,习惯了中学时不断的考试,到了高职院校后,一时感到茫然,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能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3)教学理念陈旧,不能因材施教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教师通常周课时量都在16节以上,而且要面对不同版本的教材、不同层次的学生,另外,高职生现用教材内容多、知识面广,但课时少,这一矛盾无形中加大了教学难度,使得教师根本没有时间拓展知识、观摩教学、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授课难免空洞、乏味,缺乏生动、具体的实践案例,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4)教师对教改的力度及紧迫性认识不足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教学中知识的灌输、教材为本、“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加重了学生的厌学心理,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推行课程标准开发宗旨就是解决新形势下的教学困境,但大部分教师对之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教改上,停留在低层次的摸索上,效果不明显,教师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叹息中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综上所述,种种表现可以最终归结为漯河食品职业学院高职教育至少还存在两个针对性不强:课堂教学针对高职学生的特征不强,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不够明晰。
2 解决教学现状的立足点
要解决不适和困惑,要解决针对性不强,其实抓手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的贯彻落实,笔者认为,要贯彻落实好课程体系开发成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立足于更新教学观念,应立足于认真研究年轻大学生的特征。
1)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策略
白云职业技术学院谢院长的一句话给我们很大启发,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教师思想始终不够解放,始终以教学改革来看待课程体系开发,没有从传统思维中跳出来,笔者认为,必须以教学革命而非教学改革来面对新形势下的教学现状,来面对课程体系开发。
从内心深处来讲,身为教师的我们还是沿袭着传统观念里的领一本教材,认真备课、讲课、布置作业……等教学流程,而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教学环境、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虽然近几年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着重强调教学实习、工学交替,虽然我们在积极探索与实践着标准课程体系,但因为大部分教师对之的认识、理解还不够充分,还存在着相当多的误解,导致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
经过近段时间的思考与网上学习,经过对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认识的深入,笔者认为,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在课程中的地位与功能非常相似,但谢院长的话更多强调的则是它们之间的区别:教学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关注知识点和学习的效果,但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及要求规定的是教学内容及教师教学的最高标准,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规定的是学习领域、学习目标、行为目标及学生学习的最低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是教学和评价的最高要求,所以对教学的检测不能超越大纲,而课程标准是对学习的最低要求所作的规定,所以对学生的检测可以超越课程标准。
谢院长的“职教育如果不摆脱教学大纲的窠臼只有死路一条……”这句话正是要我们明白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的超越:从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到提高学生素质的超越;从学科中心到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超越;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超越;从刚性到弹性的超越;从评价单一到评价多元的超越。
2)认真研究当代年轻大学生
首先,较之之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竞争,当前大学生具备了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的自由,学校不理想,专业不感兴趣,学生可以转学、转专业,甚至退学,而这就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从成长环境来看,当代年轻大学生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有人用“享乐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来描述他们,也有人用“新人类”、“另类”、“小资”、“愤青”来形容他们。他们出生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有着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成长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从心理特点来看,当代年轻大学生表现为“崇尚自我、发展个性”的倾向,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以及人际关系中突出的自主、自立、自理要求,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总想摆脱家长、老师的依赖,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社会的理解与尊重。在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深入的大背景下,当代年轻大学生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既有注重实际,又有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偏重个人本位的特征,出现了国家意识淡化,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减弱的倾向。
最后,从高职教学的局部来看,大部分高职生在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被满堂灌、题海战术的教育教学中早已失去了信心,是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失败者和牺牲品,如果进入高职学校以后仍旧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的信心仍然不足,教学效果仍然会不理想。
综上,在新形势下,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风吹雨打、不思进取、屡教不改、缺乏奋斗目标、得过且过……等标签不应属于这群“90后”学生,身为负责任的人民教师,应当以白云职业学院谢院长思考“高职教育如果不摆脱教学大纲的窠臼只有死路一条……”的魄力和勇气认真研究当代年轻大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研究他们的特征,向学生、向家长甚至向社会、向时代做出负责任的交待。
3 贯彻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经过三年的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开发成果,但贯彻落实、滚动修改才是开发成败的关键,身为一线教师,笔者认为,在贯彻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的过程中,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为教育者──教师来说,必须转变观念,不应过多责怪、冷嘲热讽、口头一套、心里一套,更不能抱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心态,要以把贯彻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做为解决“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厌学”突破口的高度来看待标准课程体系开发,否则,新瓶装旧酒,形不似神也不似,结果只能还是“越教越累”。
2)作为教育者──教师来说,必须不断学习,及时吸收新鲜气息,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教育水平,认真研究被教育者──学生,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掌握他们的优点、缺点,因材施教。必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的出路和改革方向,以培养学生突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而非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为任教目标。
3)作为教育者──教师来说,在贯彻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全院上下一盘棋,每位教师都要认真贯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进课堂教学,既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注重学生的学习所得;只有这样,才能使标准课程体系开发的教育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门专业课程教学中,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在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全面开花,才能把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的每一位学生真正培养出突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4)作为教育者──教师来说,贯彻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就是要我们务实教学,不管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在教学理念上。一定程度上,笔者认为,贯彻开发成果,首要是全体教师更新观念,以思想引领教学实践。只有务实更新教学理念,贯彻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的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5)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更关注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教师讲课要“精讲”,就是在学习内容上围绕当前和将来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精心选择,坚决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着的内容,突出“技术应用性”,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在教学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而精地将知识点讲授清楚,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尽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将问题引入课堂;教师在讲课当中也要经常注意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随时调整授课行为。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6)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检测评价。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底线指导,因此学生的操作情况如何,是否熟练掌握了技能,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教学中要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评价。学习过程中的检测评价,比形成性评价更为重要。所以检验学生学习的好坏不能完全凭一次考试来判定。全凭考试评定成绩对于学生不公平,同时容易养成学生的死记硬背从而埋没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对于考核,可让学生完成一项具体工作来考核,形式如制作一幅画、一张小报、一段动画、网页设计、一个程序设计等等。教师可以定出设计提纲,由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可单独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让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不拘一格来完成一项设计,老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不仅达到了考核的目的,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检测评价的目的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摸清达标率,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反馈。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从理论上再讲解,重点再示范;展开讨论,同学帮教;进行自我纠正;进行全员强化训练等。总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技能,全员达标。
酝酿、书写本文的过程中,笔者脑海中一直浮现三句话:“教学相长”、“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经过几天的感悟,经过不断翻阅《礼记·学记》中对教学相长的阐释:“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论语·为政》中对温故知新的阐释:“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突然发现“‘教’而时习之,亦不亦乐乎矣!”
参考文献:
[1] 刘奇付.高职标准课程体系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5):1073.
[2] 白坤海.基于“六化”打造高职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1(02).
[3] 赵冬梅.高职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02).
一、影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桎梏
近些年来,政府不断地大力度向教育投资,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但是学校缺少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像办学规模小的学校,在校学生数不足一百,又地处偏远的小学,没有实验室,缺少必要的试验器材,小学科学试验根本无法完成,教学活动无法开展。虽然学校配有电脑,但是没有网络覆盖,使教育的信息化得不到发挥。没有音乐、美术教室,上艺术课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着唱、学着画,严重制约了小学生艺术细胞的培养。
地处偏远的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陈旧,不重视教育,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女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对男孩子的学习任其发展。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者根本不支持学校的教育,过分溺爱或过分忽视,滋生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面对就业形式,新的读书无用论,又在家长的思想中蔓延,这些都使学校管理难度与日俱增,增加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因此导致很多学校出现了“不家访”和“怕家访”的情况。整个社会对教育和教师的期望值很高,而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家长不重视等因素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日益增加。
二、浅析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之路
1、建立学校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规范管理制度。过去,我们在常规管理上某些方面不到位,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既看不到常规管理的着眼点,也找不到常规管理的着力点,总是把自己置于被“管”的地位,行动上消极应付、各行其事。因此,在建立管理制度的长效机制上既需要用“情感”来管理,也需要用“法度”来约束。
所以我校近两年来学校的管理分三步走:第一步,建立“约束性”的制度,带有强制性;第二步,将“约束性”转向“规范性”;第三步,将“规范性”转向“责任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和谐、人文的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是学校和谐的核心,尊重人是办好学校的前提。领导尊重教师,教师尊重领导,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尊重学生,这是工作的需要,更是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一个和谐、人文的环境,师生均能得到发展,在师生发展的同时,学校也得到了发展。
要努力完善自我,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带动人,树立一心一意为教育服务的思想,坚持深入学校,深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身作则,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按照师德“十要十不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教学第一线,参加教学教研活动,与老师们共同研究教育教学工作。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公平、公正的良好工作环境和氛围。
3、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专业教师长足发展。影响农村小学发展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尤为重要,即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决定性因素。而决定一个学校的发展达到怎样的高度,并不取决于个别教师能者有多能,而在于整体水平的提高。现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发展不平衡,差距还很大。新分配的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欠缺,因此教育教学成绩较差;但新分配的教师有一定的特殊性,就是充满朝气、充满活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具有创新精神和鲜明的个性。因此,我校采用“走出去”的学习方式,联系区教研室对我校的的新教师进行指导,并且在教研室组织的教学新秀强化课及示范课,让新教师“走出去”多听、多学、多改进,以达到专业素质的提高。
4、努力建设学习型校园,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要大力提倡读书的风气,重视读书环境的建设,重视读书氛围的营造,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打造学习型校园。学校把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作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班级文化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塑造着学生的灵魂。每周五下午,我们会利用特色课,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有书法艺术课、读书故事课、快乐作文课、音乐趣味课等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