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公关

网络公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公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公关

网络公关范文第1篇

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开始,企业主的流失让传统公关面临新的挑战。

1.更快速的反应

众所周知,传统公关的传播多会采取组织媒体进行高层专访、参观企业研发中心、举行新闻会、维护日常媒体关系等常规手段。一旦企业出现了负面报道,公关从业人员需要较长时间的运作才能够进行公关应对。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一个微小的负面报道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呈现在网络的各个角落,从而使公关从业人员的应对时间被压缩,面临极大的挑战。

2.更全面的发展

除反应速度外,在互联网时代,公关人员需要面对的新事物逐渐增多,尤其需要随时追踪新的技术、动态和关注点,对公关人员的从业素质、职业技能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以前的公关传播,只需要通过一场新闻会,公关人员撰写各类稿件在报纸、杂志等纸媒,收集样刊之后一轮传播便结束。结果导致受众的定位不够清晰、范围过于分散,一张载有信息的报纸即使到了有效受众的手里,也不能保证被受众阅读。在信息快速膨胀的web2.O时代,公关人员需要更加透彻地研究和了解市场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传播策略,方能达到有效的受众定向传播。

在信息快速膨胀的Web2.O时代。公关人员需要更加透彻地研究和了解市场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传播策略,达到有效的受众定向传播。而网络公关在这种形势下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新形势下的网络公关现状

作为朝阳行业,网络公关已经被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如IBM、英特尔、微软、可口可乐、戴尔、三星、通用、大众、联想等认同,在传播企业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建立和完善客户沟通渠道等方面甚至比传统公关效果更胜一筹。大企业的网络公关效果明显,便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尝试网络公关,虽然在投入成本上二者不能等同,但是所追求的传播效果却是殊途同归。网络公关通过门户网站、社区论坛、个人博客、即时通讯等互联网平台,优势逐渐凸显:

1.互动效应

与电视、报纸、广播这些传统媒体的单向传达信息相比,网络公关最大的优势是互动效应。通过网络,不仅可以让用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且能够就某产品或话题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讨论,达到信息的二次甚至三次传播。

据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网民通常在已经形成较为明确的购买意向时选择网络社区查询相关商品的信息,42.5%的用户查询信息时已经形成购买欲望,38.8%的用户已经对目标产品产生兴趣。可见,网络社区中评论信息对用户的口碑影响力占据了用户购买决策前端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进行网络公关行为前,要明确相当一部分目标受众(81.3%)处于购买决策前期的敏感环节,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舆论导向策略,达到及时互动的效果。

2.草根效应

网络公关在操作上比传统公关更加难以控制,电视、报纸、广播只代表了少数人的说教意见,是比较狭窄的渠道。而互联网作为零门槛的渠道,是4.2亿网民的媒体,代表了4.2亿人的声音意愿。因此,网络公关在社区中传递信息的优势表现为自下而上的草根效应。以论坛为例,浏览及跟帖行为实际上是网友对帖子的投票,其数量的高低表现了大众对帖子的关注或认可程度,同时,跟帖补充提供了更丰富的针对性信息,因此,浏览和跟帖较多的帖子更易获得用户的关注。网民的声音也是不可忽视的强大舆论导向。

3.娱乐效应

网络公关比传统公关的媒体拥有更多的表达方式,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无非是文字加图片,但网络却拥有视频、动画等多样的表达方式,更直观、更娱乐。2010年的几大知名网络公关案例中都有娱乐性的特质:“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彪悍的小y闯天涯、可伶可俐的“向青春告白”、互联网首部职场轻喜剧《司马TA呀》等都给网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精准效应

传统公关采用的媒体多为电视、报纸、广播,无法计算信息接收量的多少。而网络公关可以通过统计点击率和网友回复,精准地计算出信息传播的效果,让传播效果更加直观。网络公关的发展趋势

当网络公关首次成为业内各类服务模式的双料冠军时,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力,塑造传播主体的良好形象,预防网络公关危机.实现企业利益,已成为网络公关行、监和企所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据2008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对中国公关服务行业各公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公关首次成为公关行业内各类服务模式中收益增长比例和收益增长趋势的双料冠军,业务产值占整个公关服务市场比重6.3%,年度服务毛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仅次于传播顾问、媒体执行、活动管理等传统公关服务手段,成为当年无可争议的“最佳新秀”。

经过两年时间的历练,网络公关逐渐被厂商认可,企业市场部门针对网络公关的预算正在逐年增加。在经历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井喷阶段之后,网络公关进入优胜劣汰阶段,开始向整合、稳定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各种趋势显示网络公关开始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网络公关为何需要品牌化建设

因为是新生事物,网络公关在显示出各种优势的时候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一些损害网络公关服务声誉的现象也随之抬头,如恶意炒作、虚假信息等,于是“网络打手”、“网络水军”一时成为热词被各类媒体批评。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继向所有网络公关从业者及公司发出“绿色网络公关”倡议之后,又出台了首份行业标准性文件《网络公关服务规范》,它向外界传递的信号是,网络公关行业对目前的繁荣和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并正努力自律。

信息传播是公共关系服务的基础,如果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公关布满荆棘、陷阱和邪恶,也必然影响到公众对网络传播环境的认知,损害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净化市场是网络公关建立品牌的首要任务,品牌效应才是网络公关的最终结果。网络公关的品牌化趋势

趋势一:互联网行业得以规范化

在互联网上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从总书记获赠QQ号码,到网民通过互联网“网络问政”,从80后创业代表分贝网CEO组织网络违法犯罪事件,到那句经典的“杯具啊”……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也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力度,如: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加强网上管控,将网警力量向县级公安机关延伸,将网上巡控触角向QQ群、微博客等管理

薄弱空间延伸,提高网上发现、侦查、控制和处置能力,严防形成隐蔽性犯罪组织。同时,各大网站也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来保证网站的健康环境。

国家对互联网监管力度的加强,决定了网络公关在传播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政策方针,注重道德规范和约束,传播健康文明的话题,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通过正规化、专业化的运作来打造自己的品牌。那些违规运作曾被外界称作是“网络黑社会”、“网络打手”的网络公关公司终将遭到市场的淘汰。

趋势二:网络公关需被消费者认可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2亿,为网络公关市场带来了庞大的受众群,在网民整体素质得以提升、网民年龄结构多元化、农村网民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为更多企业通过网络公关开辟新的市场提供了动力。

网民正在逐渐形成通过搜索引擎和垂直网站查询产品信息等方式产生购买行为,并且逐渐接受和认同企业通过网络公关传递给消费者的企业和产品信息。网络公关作为一种媒介面对4.2亿网民更需要谨慎操作,无论采取何种营销手段都要遵循为消费者服务的原则,口碑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地去追求片面效应。

趋势三:网络公关专家取代网络推手

最初的网络公关更侧重炒作人物,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芙蓉姐姐、二月丫头、哎呀娃娃等都是网络公关最初的典型案例。但是随着网络公关概念的修整与规范,网络推手的词性已经出现了本质的变化。炒作个体人物不会产生长久的影响和效益,越来越多网络推手正在向公关公司职业经理人、资深网络公关专家转变。通过事件营销、网络活动、危机公关等方式对企业进行服务,来进行企业的品牌建设,对各类大型项目的操作经验也让这些曾经的网络推手们更加专业化。

趋势四:本土网络公关公司更加强大

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有一个奇特现象:外资企业容易水土不服。比如新浪战胜了雅虎、QQ战胜了MsN,淘宝战胜了易趣等。虽然互联网技术没有国际,但是网络文化却有国界。国外知名网站在中国没有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而这恰恰是本土企业的强项。

之前达能和娃哈哈争执之时,达能聘请了一家国外的公关公司,但却没有取得成功,这就是国外公关公司不了解中国文化所致。本土化和专业化的公司将会在未来几年蓬勃发展,可以说,谁拥有更多的专业人才,谁就将成为未来行业霸主。

趋势五:网络公关与传统公关融合

《中国公共关系业2009年度行业调查报告》显示,虽然2009年度中国公关服务市场遭受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增速明显减缓,年增长率为20%左右(上一年度为29.6%),整个行业年营业额估测为168亿元人民币。但网络公关却出现了逆势上扬的情况,成为2009年度公关服务的亮点。

面临市场环境的变化,传统公关公司甚至广告公司都开始逐步建立相关的网络公关部门,培养相关人才,充分地将网络公关与传统公关相融合。

趋势六:网络公关的营销渠道多元化

随着新浪微博的上线,加之具有新浪特色的名人推广方式,注定了微博的火暴。腾讯、网易等门户也紧随其后加入了微博阵营,而“脖士”则成了微博的那些活跃用户的代名词。

网络公关范文第2篇

当传媒已成为当代社会一道无处不在的风景,当网络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新型的传播场域,当社会在传媒的发展、扩张、弥漫和渗透下不断重构,媒介化社会趋于成熟。在媒介化社会中,基于媒体的技术支撑和巨大功能,媒体不仅成为个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成为企业构建信息系统的主要工具,成为企业信息环境建构的重要力量。伴随着媒介化社会的生成,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媒体公关与信息传播活动在企业进行网络营销活动中的重要性,企业亦越来越重视媒体公关效应与策略。网络营销视野下的媒体公关背景因素涉及社会经济、技术文化与政治法治三个方面。

(一)社会经济背景

观国内,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开发开放步伐不曾停歇;而在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也稳步推进。览国际,随着国际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的发展使得市场营销的环境从单纯国内的、物理的空间拓展到更为宽广的领域,从而使传统媒体公关组合策略,在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的今天,已不足以在一个新市场环境内获得压倒性的优势。我们知道,从本质上来说,资本市场可谓一个信息市场。市场的运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只有当市场上的信息是真实、及时、公平的,市场参与者才能够最有效地参与市场,形成价格,促使资源有效配置。伴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突进,在亚马逊、谷歌等国际著名网络营销巨头和淘宝、当当、卓越、百度等国内知名网站的影响下,网络营销已经成了一种潮流和趋势;世界各地的网络营销网站蓬勃发展着,我国国内也不例外,由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营销研究的兴趣。

(二)技术文化背景

随着我国互联网资源数据的迅猛增长,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投资地之间以及法律制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若要更好地吸引投资,在制定网络营销视野下的媒体公关战略时,就必须将社会、生态、技术、信息等各个方面的技术文化背景纳入考虑范畴。以往对于企业,打入国际市场之前的考察工作是极其繁复的。20世纪后期,世界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在今天,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企业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三)政治法治背景

根据科特勒的大市场营销的观点,政治权力和公共关系是市场营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随着一系列国际贸易协议的签订,WTO的一揽子协议对网络营销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略的影响作用。以WTO为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分别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三个方面保护和规制国际交易,对跨国公司的网络营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营销是市场营销的子概念,与货物与服务的市场营销有着密切联系。网络营销的发展是以资本自由流动、货物服务流转为基础的,WTO规则以及其他双边/多边协议在这方面规定了灵活的保护和规制机制。因此,WTO体制下的网络营销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国际国内政治、法治环境的宏观大背景。

二、网络营销视野下的媒体公关挑战因素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在一定阶段内,大众传媒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集中报道,将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形成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即进行议程的设置。同时,大众传媒可以影响、改变或者坚实起受众的内心确信,从而形成一种较为一致的倾向性,这还将提高公众人物的知名度和公共事件的轰动效应。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导向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体价值链中的优质产能已经向新兴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电子阅读器转移。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我国境内企业,都已经感受到这种后互联网时代悄然发生的变化以及所带来的机遇和困境,于是正在加快对自身技术水平的升级。一方面,我们看到,互联网加大数据的大众传播模式给企业考察国际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使得信息数据的交换传递更加便捷、及时和廉价,对于加强媒体公关大有裨益;另一方面,风险也伴随着便利而来。首先,互联网弥散的虚假信息,其传播速度不容小觑,其传播成本却极其廉价,其传播危害则影响深远;其次,互联网信息话语权的公平性亦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企业从事网络营销的过程中,一旦涉及到治理规则不明确的地区,其媒体公关的效果恐怕将大打折扣;第三,通过网络营销进行媒体公关的安全性问题也是由来已久,无论是黑客攻击抑或是病毒入侵等问题,都将使得传播影响和公关成果难以得到保证;第四,网络营销视野下的媒体公关,也同时导致了信息泛滥,从而造成了过多的、未经筛选的信息,这将使投资者手足无措,影响理性投资决定的做出,也变相给进行网络营销的企业增加了更多的成本。通过这种全面分析的方法,能够让进行网络营销的企业更加明确目前应采取什么样的媒体公关策略,使其面临这样的拷问:我们是不是也已经到了应该升级技术的周期?我们的产品正处于发展周期的哪个位置?这都是需要考虑的挑战因素。

三、结语

网络公关范文第3篇

网络公关展现活力

据CNNIC最新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网民基数的继续快速增加夯实了网络媒体影响力基础,同时也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广告主将营销资源投入这一领域,并惠及正在高速成长中的网络公关行业。

去年以来,1024公司服务的不少品牌客户,均表现出对于网络公关的重视,而一些从未涉足过网络公关推广的行业,也有品牌客户慕名打来电话或直接登门拜访,了解网络公关的运作并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网络公关推广。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一些传统企业也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领域,这些类型客户的宣传推广更加离不开网络公关。以1024公司去年服务的某知名快速消费品企业为例,该品牌之前曾短暂触网,积累了宝贵的网络营销经验。去年,他们做出重大战略调整,进军电子商务领域,选择了1024公司进行网上推广。1024公司通过综合运用EPR、网络口碑传播、SNS社区传播、搜索优化等多种传播手段,迅速提升了该品牌网上商城的网络认知度,销量稳步上升。

网络互动创造价值

网络公关与传统公关相比,非常突出的特征在于:个性化、互动性、信息共享和资源无限性。同时,网络公关的“小投入、大产出”具有高性价比等优势,越来越得到广告主的认可。

过去的一年,网民的力量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躲猫猫”,杭州“欺实马”,罗彩霞、邓玉娇等事件,均是由网友发动,通过更多网友的参与、互动,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引起相关人士、机构的关注与重视,最后取得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胜利。

网络公关正是利用网络互动的力量,形成网络口碑,服务于广告主。去年,1024公司在仔细分析某物流公司的传播需求之后,制定了利用国庆策划网络热点事件的营销策略,制作了用汽车鸣笛声制作的国歌视频,这一创意独特的视频一经推出,就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客户的品牌价值和企业形象也都通过视频的口碑传播得到了有效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这条视频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从另一个方面彰显了当代网民的爱国情怀。

网络规范引领未来

尽管有着广阔前景和良好发展态势,网络公关行业还是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出现。网络打手现象,将网络公关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有些人称网络公关都是网络黑社会。

因为竞争关系和生存的需要,的确会有个别公司突破底线,做出一些伤害到整个行业形象的事情。电视剧《潜伏》有一句台词:“我们的党就像大海,永远有自我调节和自我净化的能力”,对于网络公关行业来说,也是这样。

今年年初,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推出了“绿色网络公关”倡议。1024公司认为,这一倡议对于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式的推动作用。网络公关行业是个新兴的行业,不管是国家法律还是行业政策,都没有相关的规定和法律法规,也就是说没有惩恶扬善的机制。国内外经验表明,如果没有相关的政策规定出台,行业的发展就会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

网络公关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语境 非政府组织 危机公关

一 非政府组织及其公共关系

1.非政府组织的内涵

尽管非政府组织这一术语已约定俗成,广泛流传,但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对非政府组织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在各种不同的定义中,一些基本的属性是类似的,即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一般说来,非政府组织是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无需经过政府许可组成的社会组织,并通过组织化的形式表达个人意愿、维护权利,以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社会参与形式。

非政府组织具备以下几个特性:(1)是组织性。这意味着非政府组织内部有一套规章制度,规范了明确的角色与任务的分配;有职权等级体系,以保证使每个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相符合;有目标准则,用于评估和检查组织的成果以及组织中个体的活动成果;(2)民间性,或称为私有性。这是指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既不是政府体制的组成部分,又不受制于政府;(3)独立性,或称为自主性。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的一部分,也不隶属于任何私营企业。“从更本质的意义上讲,非政府组织通常被认为是与国家和营利性企业相对立的”;(4)公益性。许多非政府组织具有公益性目标,或是建立在人道主义的慈善理念之上,其成员是由具有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共同理想的人所组成的;(5)志愿性。这主要是指非政府组织的成员不是由法律要求组成的,而是以利他主义和奉献精神等价值为导向的,组织也接受一定程度的时间和资金的自愿捐献。

2.非政府组织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的定义甚至比非政府组织的定义更多,各种定义的基本相同点都在于认为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积极的公共关系活动有利于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促进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对于非政府组织来说,从组织的建立到组织核心理念的推广以及资源的供给,都需要获得社会、企业、公民的支持。从这个视角观察,非政府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甚至显得比一般企业和政府更为重要。但具体到中国,由于非政府组织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经验相对匮乏,可供支配的资源也比较有限,大部分非政府组织对于自身的“非政府”性质以及公众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根本不进行公共关系的推广和有效的公共关系管理,严重影响了组织理念的推广和组织形象的塑造,难以实现组织的公益目标。这样“脆弱”的公益性组织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尚且难以为续,再遇到网络时代的到来,其不利处境可想而知。

二 网络语境下非政府组织公关危机的特点

传统的不利信息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报道或人际传播进行传递,其危机公关也主要通过这些媒介进行。当下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方式和速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媒体的实时性和海量性使得信息的捕捉越来越容易,传播范围成几何式扩大。为此,如何驾驭网络媒体、如何正确地应对网络舆论尤其是负面舆论,已经成为当代各类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

1.危机防范尤为困难

由于传播方式的改变,原来的信息壁垒已不复存在。互联网和搜索引擎的存在使得各种组织和个人几乎没有秘密可言,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廉价而快捷地各种信息。许多网站只需要随时注意门户网站和热点问题,就可以保证自己的信息更新,吸引网民的注意,进而维持网站的运行,因此大量消息被无限地复制和传递。对于媒体来说,“注意力”是最重要的资源,各种新闻媒介竞相报道、转载各种负面新闻以吸引眼球,使得各类危机隐患被触发的概率大大增加,原有的危机预防几乎难以起到作用。

2.危机对非政府组织所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

在网络平台上,任何网民都可以隐匿身份,毫无顾忌地发表意见、交流思想。非政府组织作为依托社会资源运作的公益性、公共性组织,本来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就比较高。

一旦出现负面新闻,如果没有尽快妥善处理,负面影响会迅速扩大,严重影响组织的社会公众形象,甚至会影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最近几年的“希望工程调查报告”被封杀事件、红十字会因郭美美身陷信任危机事件,诸如此类关于非政府组织的负面传闻沸沸扬扬,都是很明显的例证。

3.传统的危机公关手段难以奏效

传统媒体环境下,非政府组织在面临负危机时,可以利用资源优势,通过在各新闻媒体上声明态度、表达歉意、宣布改进措施等方式进行单向的信息传播,由于公众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手段有限,即便有不同的声音也很难引起什么反响。但在网络媒体环境下,由于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拥有网络的“话语垄断权”,传统的危机处理手段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三 网络语境下非政府组织危机公关路径选择

1.积极置身公益活动,塑造组织良好的公众形象

非政府组织在其章程中一般都会强调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因此开展公益性活动是非政府组织成员的共识。只有持续投入公益性活动中,才能在不断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同时赢得社会、公众和政府的支持,组织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非政府组织应该与政府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的缺位,替政府分了忧、解了难,政府反过来也会拿出一定资金资助非政府组织增强其服务社会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的能力。政府的资助仅仅是非政府组织获得资源的一个方面,只有积极地向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社会公众才会自愿向非政府组织捐赠。企业进行公关推广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资助各类公益性活动,只要非政府组织通过公益性活动赢得了公众的注意力和好评,自然就会吸引企业的参与,获得企业的资源支持。

良好的组织形象也会增强组织抵御风险的能力,民族饮料品牌王老吉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卫生部2009年5月11日在新闻会上表示,知名凉茶品牌王老吉涉嫌乱添加中药材,其部分成分和原料(夏枯草)不包括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中药材名单之列。换个其他企业或品牌,这次危机事件可能就能够决定其生死。但是由于王老吉比较正面的企业形象(突出表现为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捐款1亿元人民币)具备了抵抗负面消息的能力,所以这次事件并没有给加多宝集团带来太多的麻烦。

2.规范组织内部成员管理,提升组织凝聚力

非政府组织由于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任何一个组织内部成员的问题都有可能对组织造成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为确保组织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非政府组织对发展成员必须持审慎态度,严格审核把关,成员发展必须强调质量胜于数量,避免由别人员素质不高而影响整个组织的社会诚信度。非政府组织还应尽可能地为组织内部成员提供更为全面、更为优质的服务,自觉接受组织成员的监督,尤其是财务和税收情况,增强成员对非政府组织的信任以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3.树立网络危机防范意识,建立网络危机预警监控机制

许多非政府组织网络公关意识不强,缺乏网络危机防范意识,只有在负面新闻出现之后才会采取被动措施应对危机,整天忙于做“救火队员”的工作。实际上危机发生前一般会有一些先兆,如能及时发现这些可能导致危机的先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则可能防止危机的发生。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危机预警机制,将对危机的事前预测、控制纳入日常管理中。为使公共预警系统作用充分发挥,组织需建立健全预警组织机构,预警机构成员要与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做好组织各个层面的监督和控制,时刻警惕破坏性因素的侵入,使组织远离危机事件。

4.建立网络危机管理部门和危机处理制度

为应对无所不在的公关危机,非政府组织需要建立网络危机管理部门,为处理网络公关危机制定有关的策略和步骤,指导与监督各部门公共关系危机预防管理的实施,对全员进行公共关系危机教育培训,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负责对危机事件处理进行指导和咨询。另外,还需要建立网络危机管理制度,确定危机发生时共同遵守的准则,约束组织成员的公关行为,保证组织危机管理方针、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5.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网络沟通

首先,加强网站建设。构建以网站为主体的公关系统,要整合网站资源,提高网站的服务质量和知名度,增强吸引力,培育庞大的受众群体。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易记网址,同时网站设计要有个性化,网站要能够体现本组织文化特色和宗旨,在技术上要保证浏览的便利性。网站的首页一定要精心装扮、易于下载,规划好网页之间的超链接并设置网站地图或全文搜索引擎,以方便网众随时查阅,当然也可以在网页的显著位置设置全文搜索引擎以节约网众查找信息的时间。

其次,网站推广策略。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站应该逐渐成为组织公关的主阵地,这是危机信息、危机化解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网站在形象塑造与传播、关系维护与危机处理方面的作用,就要努力提高网站的访问量,做好网站的宣传推广工作。一般的推广策略是通过媒体和其他信息载体推介,更重要的途径应该是利用网络本身。可以采取通过各大搜索引擎推广、在门户网站上做广告、利用论坛和新闻组、友情链接、电子邮件传播、参加网络活动,等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推广方式,广泛吸引网民注意力。

最后,随时进行网络沟通。非政府组织要想保持与公众的沟通首先要确保沟通渠道的畅通,同时通过及时披露组织财务信息与工作信息,展示自己的工作内容,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6.建立系统科学的网络公关策略

在制定网络危机公关策略时,必须考虑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搜集完整的最新外部信息,重视网民的负面情绪,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传播的各项技术,公布组织的应对措施,将组织的正面信息、整改措施等等尽可能地广泛宣传。

四 结论

在网络媒体环境下,随时可能爆发的负面新闻使得非政府组织面临前所未有的公信危机,也使得传统公关策略手段的效能大大降低。非政府组织需要提高网络危机公关意识,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在危机降临的时候选用新型网络公关策略,及时化解危机,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姚凯.网络公关及其传播方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1)

网络公关范文第5篇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new media has entered and enrich our life, while the society needs more and more new media personnel.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media in China is late, and the level is relatively low, new media major comes from the original news major, therefore its professional is not strong. In the face of these situation that can't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a, 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a professional.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of new medi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ouble teachers" troop should be focused on.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practice ability, "double certificates" talent training plan is put forward. The change of teachers,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the talents the society needs.

关键词: 新媒体人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双师型;实践教学

Key words: new media talents;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dual-qualification;teaching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59-02

0 引言

刚刚闭幕的伦敦奥运会为新媒体的全面登场以及赢得万人瞩目奠定了优良的基础。新媒体呈现给人们越来越多令人惊叹的神勇,然而在互联网的时代一切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人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去接受这些新事物、新思想,因此,新媒体的出现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人们传统的观念和思想。当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出现时,我们的世界为之欢悦,同时也为建立严谨的逻辑范式而运筹帷幄。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只有那些勇于把握机会以及勇于冲破传统藩篱的人们才能催生新的游戏规则和范式。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新媒体教育以及教学方式被推到了前台,因此,只能在日常的工作以及学习中不断的探索新的路径。

1 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新媒体专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比较短,学术地位以及层次不高但是规模发展却很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我国的新媒体专业人才的总体素质以及层次也面临重构的危险。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新媒体专业是在国家提出发展新媒体教育之后才逐渐开设的,这些学校开设的新媒体专业多是从艺术以及新闻等专业转型而来的,存在着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以及经验教学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办学在总体上缺乏发展规划造成对新媒体市场需求的目标不明确;其次,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与新媒体不相符,现在都是将新闻以及传播专业的教学内容压缩然后加上几门专业课就形成了新媒体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形式还是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新媒体的发展,制约着新媒体人员的培养,因此,新媒体专业能否发展壮大,能否有别于新闻以及传播等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关键是构建新媒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媒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以及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性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新媒体教育具有教育目标针对性和就业岗位应用性的特点。在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中,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关键是培养综合能力,使教育、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培养综合素质的新媒体人才的要求。在制定新媒体专业的教学任务时一定要针对社会岗位的需要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模式、设置专业课程以及组织教学过程。

2 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社会需求是确定新媒体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重要依据,为了确保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符合社会要求,因此确定目标时要对社会需求进行广泛的调研,在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研讨确定培养目标。以新媒体企业以及相关的文化公司就业为导向,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应当将新媒体的操作和策划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新媒体祥光的公司不断的涌现并且越来越多,因此,对于新媒体的应用以及策划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这些以及逐渐成了一个职位。原来的媒体人只是负责抄抄写写,而如今的新媒体人的工作被划分到了行政管理的范畴,主要职责就是帮助精力分担日常的事物,如文档信息管理、会议安排以及一些商务往来的电函的起草和内、外部的沟通等,可见现代的新媒体人涉及方方面面,因此新媒体人已经成为一个公司或者单位不可或缺的重要职位。由此可见,在以后一段很长的时期内,新媒体策划以及管理的地位不仅会日益提升,并将成为一个热门的职业。

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但是我国新媒体专业在设置时仍旧受到新闻以及传播专业教育的影响,教师一直强调专业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完整性,忽略了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因此弱化了新媒体人才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培养出来的新媒体人理论基础过硬但是实践性差。应当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原则建设新媒体课程体系:①改变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扩大专业服务的对象和范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②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更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性和技术性的职业教育,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时间能力,以更好的满足社会对新媒体人复合型人才的需要;③以新媒体职业或者岗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需要为参照,将职业能力分割到若干个模块中,如:基本素质模块、基本能力模块、核心(岗位)能力模块及能力拓展模块等。在教学中把专业核心(岗位)能力分散到不同的教学模块中,通过模块化的教学单元设计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表现为:

①能做(动手)能力模块设置。主要是培养学生商务业务拓展和商务洽谈能力、文书写作与处理能力、办公自动化设备应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以及档案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等。②能说(动口)能力模块设置。主要培养学生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会议组织与服务能力、协调与组织能力以及外语应用能力等。③职业应变能力模块。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新媒体专业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这些就要求必须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以及职业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符合社会对新媒体人才的需要,而这种能力主要是通过实训环节来培养的。目前很多高校也开展了一些实训课程,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与社会要求的能力相差甚远。因此,这就需要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形式来强化学生的能力,以加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培养新媒体人专业能力的时候应着重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以确保将来能够适应企业的需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在授课过程中加入一些实践的案例,仅仅讲解课本的理论知识显得枯燥,而且有很多理论知识非常抽象,不容易理解,如果教师配以实际的案例加以讲解,不仅使理论知识通俗易懂,更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使学生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是有用的。同时还要对实训教学的效果做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结果不但能够反映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更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的经验。评价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口头或者书面的、实习报告、技能测试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联合让学生参加时间,提前适应工作角色,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实现新媒体高等专业教育的有利保证,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柱。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各个高校都十分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联合国对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提出了五方面要求:①专业领域有造诣;②具备行业领域的知识和方法;③掌握职业教育教学的方法;④有一定的企业经验;⑤具有规划和组织学习、教学和培训的教学实习经验。

针对国家要求的行业准入制度,在相关高校的新媒体专业也要积极推进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双证书”制度。所谓“双证书”制度,就是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在通过学校教育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等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引入国家新媒体职业等级考试,可以促使人才培养的方案与国家职业标准接轨,这样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可以融入新媒体职业资格考试对本专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把教学计划与行业标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学生通过资格考试形成一定的职业意识,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2011,4,24.

[2]王增豪.途殊道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创新实践巡礼[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3]杨俊.新型实用公共关系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杨俊.新型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