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星空知识

星空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星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星空知识

星空知识范文第1篇

时少,常不知所学为之何?常为之一门而否之全盘,顺其自然而尊其己心,一切皆从兴趣出发,时常怀念为何不是所有的课都是体育课,为何要学习外国的语言?常不懂为何所学不能与现实接轨,所学之物皆与所识之物不同,带着珍贵的懵懂,从小学到初中。

初中,三年之短,却又深长,此乃三年修身养性之日,书本知识远不能使其充实,渐渐开始怀念学校外面的生活,台上的黑板密密麻麻,台下的心却思绪万分,早已如出笼之鸟,飞入千街万巷,学生们开始探索社会之道,渐渐痴迷于社会的腐败,阳春三月,本应早读之时,却因外物,阻其进步之路,当迷离结束,心回归本源,才会发现,十年寒窗苦读,不及一张毕业证书,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淘汰了一群不符社会进步的人,此时悔之,为时已晚。

当我仰望星空,思绪如流年一般洗涤着我的记忆,才话别一瞬间,就成为了高中的学生,当我们踏入校园,呼吸着泥土的芬芳,朝阳的气息,转身望去已经在求学的道路上行走了九年,这九年带给我们的回忆,当回头发现同桌已经成为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时,才明白这些时光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每当夜深寂静之时,总是在月影的陪伴下,开始自己的成才之路,再也不是那个急躁、冲动的愣头青,会做事认真分析了,会主动承担责任了,逝去的流年,成熟的青颜,岁月的痕迹已经化作一缕哀愁,陪伴着随风飘散的枫叶,消失于朦胧中……

一季花开,一季花落,不知错过多少的梦,人生亦如一场梦,梦醒时才会发现原来又是一个朦胧且遥远的梦,当我们梦醒时,早已不知淌于多少热泪于梦中,现实是残酷的,回忆是无法割舍的,当我们已经长大回头才会发现最难忘记也是最易忘记的是自己的青春,人生如纸,本无色彩,但当我们挥笔之时,才会发现美丽的七彩,错综复杂早已交织为一副灿烂的风景画。

往事怎能回首,忆往昔,挥笔写青春,谈笑风生,倚马万言,彼此之间,斗学、斗才、斗艺,怎奈流年无意,时光匆匆,无人知晓,梦里花落为多少?残阳如血,你我如墨,执笔无悔,书画人生。

今之视往昔,犹如后之视今昔也,我们并不后悔今天的人生,高中的我们意气风发,如旭日之东升,生生不息,又如沧海落月,莹亮不绝,看着时光的背影和随风飘散的枫叶缓缓消失在风中,那么感动,那么感伤。我站在河的对岸,平静而又忧伤的看着自己平淡的青春,这就是我们的记忆,谈笑间三寸日光亦如流年般东流到海而不返,转眼高中生活以至中旬,时常记忆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如今灯下闲读红袖添香,无法忘记儿时贪玩的模样,当如今我们早已非当初月下的模样,高考迫近,正乃拼搏之时,此乃人生之一大诺言也,此诺无需言,因为早已对我们注定,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今朝之一搏,此搏关之人生之道之得失,无悔的书写青春,为的就是完成这个约定了十八年的诺言,高中三年,虽长犹短,人生最美的记忆定格在这一瞬间,人生百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此诺言我们必须完成,因为这个酝酿了十八年的诺言是对自己人生最大的肯定,高考是对自己最完美最真实的问卷,这个诺言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份答卷,这个诺言我们会竭尽全力,背水一战,用最完美的自己完善人生的最后一笔。

星空知识范文第2篇

利用断水期在河中修筑临时墩,在临时墩台上架设式军用梁作为现浇I型梁支架。I型梁模板采用钢模,砼运输采用手推运输,砼振捣主要采用附着式振捣器。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1.1 临时墩台

临时墩台的设计、施工必须保证基底有足够的承载力。河中临时墩在断水期修筑,基础采用20#砼,墩身采用7.5#浆砌块石,墩帽采用20#钢筋砼。原河床为砂砾石,基础埋深为75 cm。临时台在盖梁施工完毕后施工,临时台的基础及台身采用20#砼,临时台的基底设计承载力要求在0.15 Mpa以上,开挖后达不到要求时采取换填砂砾石,临时台的前墙坡比与原河岸坡比一致。为保证临时墩台的施工质量,施工时仍按绕城路的施工技术规范进行。

1.2 支架

支架采用式军用梁拼装而成。支架的挠度经交通厅设计院吴明清工程师计算最大值为2.6 mm。原支架横向联系较差,在拼装时要多加剪刀撑和模向联系。半幅施工时三角架三片为一联,共两联六片。

每联三角架顶部铺钢轨,钢轨与三角架间用U型卡连接,三角架底部用型钢设三道牢固的横向联系,另外再用架管加强横向联系,保证三角架的稳定性。

三角架的布置:从左至右,第一、二、三片三角架为第一联,第四、五、六片三角架为第二联。砼从第六片开始向第一片方向依次浇筑。第六、五、四片梁浇完后将第二联三角架移到第十、十一、十二片梁的位置,第三、二、一片梁浇完后将第一联移到七、八、九片梁的位置,按此方法间隔移动三角架。

三角架的安装、移动、拆除:三角架运至工地后,先用8T汽车吊车拼装5节(20 m),然后用25T汽车吊在一侧河岸上吊装。第一片(一跨)三角架吊装就位后,先用架管支撑三角架,保持其稳定性,然后再拆吊车钢绳。第二片(一跨)三角架吊装后与第一片进行横向联系,增强其稳定性。待一跨安装完后,进行另一跨安装,第二跨每片只有4节,每片与第一跨用销子连接,使之形成整体,所有三角架安装完后,用架管进行横向联系加强,顶部用钢轨与三角架连接,钢轨间距按支架图示间距布置。待一联三片梁砼浇完,张拉完、横隔板完成后再移架,卸架时拆除钢轨上的方木、底模,然后用千斤顶将三角架升起,底部放入长钢轨于临时墩台上,三角架横向前后用钢绳连接卷扬机牵引,待三角架移到位后,再用千斤顶将三角架卸落到墩、台帽上。所有梁浇完后拆除三角架,先把三角架牵引出桥跨,进行拆除,先拆除四节,然后再拆除剩余五节。

1.3 模板

底模:底模用2.5 cm厚木板(钉白铁皮)或2 cm厚竹胶板,底模板用铁钉钉在方木上,方木间间距20 cm,方木下用木楔与支架联接。底模标高通过木楔调节,木楔便于调架,为防止木楔滑动,用铁钉将木楔与方木联在一起,根据经验和设计院提供的资料,将底模设2 cm反挠度,反挠度值按三角形成直线分布。

侧模:侧模采用定做钢模,保证其周转次数和模板刚度。由于本桥为斜交,横隔板除端头为斜交外,其余均是正交,因此每片I型梁的横隔板位置都不一样,侧模规格较多。所有模板只有垂直接缝,不设水平接缝,模板之间用螺栓连接,钢模中间不设拉杆,只是上下设拉杆,钢模两侧用角钢加固。钢模安装就位后,先用拉杆连接,再用架管将其加固。由于梁体较高、较窄,一定要加斜撑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和稳定性,防止因振动模板出现位移、倾斜。拆模时要注意保持梁体的稳定性,拆模前先用四根钢绳将I型梁固定在盖梁上,并且边拆模,边加斜撑支撑梁体,严防撞击梁体致使梁体倾倒。

1.4 钢筋

普通钢筋的制作主要注意主筋的焊接质量,普通钢筋的安装要注意钢筋骨架的稳定性。安装钢筋前要先用架管搭架,保持钢筋稳定。

预应力筋安装:同一束钢绞线的下料长度要严加控制。为施工方便,在浇筑砼前将预应力筋、波纹管预埋好。具体做法:先将钢绞线按设计位置大致固定好,然后再从一端向另一端套波纹管,最后再将波纹管精确定位。穿钢绞线时,将每一束内的各根钢绞线编号,在构件两端对号检查,防止其在孔道内交叉扭结。

钢筋线张拉:根据设计要求砼强度达到100%方可张拉。钢束采用超张拉工艺。钢束长度较长,采用两台千斤顶两端同步张拉。张拉程序:0初应力105σk%、持荷5min σk锚固。按设计张拉顺序,每次张拉钢束共有两束,且相隔很近,不能同时放置两台(一端)千斤顶,只能先用两台千斤顶从两端张拉一束到一定预应力值时,锚固后,再将另一束钢绞线张拉到一定预应力值后锚固,如此交替张拉达到最终预应力值,最终锚固。防止不对称一次张拉到位,致使梁体产生平面弯曲破坏。

钢绞线张拉采用应力、伸长度双控实际值和理论值相互参考,相应控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大于6%,否则停止张拉。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计算方法参见施工技术规范。

张拉注意事项:

1)张拉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 张拉系统使用前应进行

标定。

2)除去锚下垫板,喇叭管内,钢绞线上的砼及杂物。

3)夹片与锚圈锥孔不应粘附泥浆或其它杂物,不允许锈蚀。(若有轻微浮锈,应彻底清除)。对表面有锈的钢绞线,张拉前应彻底除锈。

4)张拉前,应全面检查系统宜进行按规定进行予拉,确保安全可靠。张拉时千斤顶后严禁站人,张拉完成至压浆后48小时内锚具后严禁站人。

星空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0 前言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优劣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及耐用性产生显著影响,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低于其设计标号的事件常有发生,给工程带来了严重隐患,甚至会导致房屋的倒塌。根据研究分析,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偏低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缺少科学的技术手段对高性能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我们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完备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又要使控制体系易于操作。

1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工业产品,加上现有的实际施工体制,我们将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分为施工前控制、施工中控制和施工后控制三个阶段,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为了保证各个阶段和环节的层层递进,循环印证,具体的质量控制流程如图2所示。

图1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图2 质量控制流程

2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施工前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施工前控制包括编制质量控制计划、原材料质量控制、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三个方面,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要求,选择合理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在最有工艺参数的情况下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并且为以后阶段的质量控制提供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参数。

2.1 编制质量控制计划

通过对上海市数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方的调研,结果显示各方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缺乏计划性,由于质量控制计划性的缺失,监理单位经常被动的跟随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进行质量监督。但是高性能能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具有其特殊性,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而检验批次的划分,抽检频率和滞留组件的不同会导致每个阶段混凝土的质量评定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最终导致整个质量控制过程失去了其科学性。因此,在施工过程开始之前,监理单位应该随之相关的施工单位、检测单位编制合理可行的高性能混凝土使用、浇筑、检验、评定计划,让科学性贯彻于整个过程之中。

2.2 原材料质量控制

从图3 HPC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图中可以看出,除了与普通混凝土相类似的组成材料――水泥、骨料、水以外,高效的减水剂以及矿物质参合料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的品质直接决定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也是接下来配合比设计的基础,而且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众多,对于质量的要求又很多,因此应该对于各项材料进行材料性试验,用性能指标来衡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图3 原材料质量控制图

(1)水泥品种

高性能混凝土选用的水泥品种一般为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因为这两种水泥的成分简单,性能稳定,添加不同的掺合剂可能发生的反应易于控制,可操作性高。对于配置高性能混凝土是非常有好处的。

(2)骨料

骨料的强度、级配、粒径等性能都会很大的影响到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弹性模量和干缩性、抗冻性能一系列性能,应当在进场前保证不同粒径的骨料掺配,形成不同级配的骨料;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进行专门的除尘和保护,保证骨料的强度。

(3)掺合料和外加剂

适当的添加掺和料和外加剂对于混凝土的密实度、耐久度和耐碱性都有非常大的提升。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性能;可以填充混凝土的小空隙强度更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活性。

2.3 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一般需要带特定的环境下发挥作用,因此除了强度要求以外,还对其他的性能具有额外的要求,除了和普通混凝土一样需要进行强度和质量测试以外,吴中伟院士认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是重要的基本性能之一。我们应该在图4基本思想的指导下,同时考虑混凝土的搅拌、运输、以及振捣等一系列条件。在多个条件的约束下,选用合适的水泥和集料,确定最终的配合比,配制出高质量的混凝土。(下转第190页)

图4 HPC设计原则

3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施工中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按照规定的控制标准,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抽检,保持混凝土生产中的质量稳定。图1将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施工中控制分为工厂生产控制和施工过程两部分。

3.1 工厂生产控制

工厂控制过程包括含水率、原材料的抽检、配料的搅拌、计量、工作性评价等一系列工艺控制过程。通过质量管理控制图对生产过程进行整体控制,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的检查、运输、振捣过程发现异常变化趋势时评估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具有足够的经验技术。因此在生产工程中应当尽量提升各个工序的自动化程度,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

3.2 施工过程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在经过工厂生产控制生成成品以后,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凝土的最终质量。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人本身素养不高、机器设备操作不当、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目前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经常达不到预定要求。因此,应当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比如说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应该进行混凝土质量的检验,发生问题及时解决,防止产生大的问题;在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检验时应当加大样本容量,并且结合以前的检验数据综合分析检验,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4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后控制

在高性能混凝土浇捣施工后,混凝土的养护会极大的影响混凝土的最终强度,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混凝土的脱水而产生裂缝。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必须保持7天的薄膜养护或者是湿草包包裹的养护,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条件。混凝土养护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能够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如果施工环境温度高,可以考虑冰块降温的方式保持养护温度。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高温季节泵送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最后,正确的表面抹面和水养护是高性能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地水灰比的HPC更加需要从外部环境补水,保证混凝土的充分水化,提高混凝土的综合质量和综合性能。

5 结语

高性能混凝土追求的是高性能、高耐久、高强度,随着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已经具有了非常多的有良性能,但是需要有更加完备、科学的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简单讨论,就各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提出了质量控制的具体流程。

【参考文献】

[1]张传仓,杨利民,赵世壮.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陕西建筑,2006,11.

[2]宋波.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J].江苏建材,2009(2).

[3]程积生,王济萍.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防治与处理[J].山西建筑,2007(3).

星空知识范文第4篇

胡海燕(1979-),男,湖北省通城县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会计信息质量、审计研究。

摘要:以2003-2011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 研究了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控制权转移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结果发现,当实际控制人为国有属性的时候, 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低。 当实际控制人性质从国有属性转移至非国有属性时, 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变得更高。 为了克服由于样本选择导致的潜在内生性问题,本文运用倾向性得分倍差法(PSM-DID)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保持一致。最终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属性有利于降低盈余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关键词:实际控制人性质; 控制权转移; 盈余管理; 倾向性得分倍差法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3.010

不同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股权高度分散的特点, 我国资本市场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占据较大比重。 已有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上面, 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的绩效不如私有企业\[12\]; 另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身份也有有利的一面, 认为国有企业在绩效及委托问题等方面不一定比私有企业差\[35\]。 然而, 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绩效的理解受到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盈余管理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它是经营者运用会计手段或者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影响以报告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6\]。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盈余管理差异进行了有益研究,主要都是从静态的角度 研究非国有企业和 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那么从动态的角度, 即当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发生转移时, 对企业盈余管理产生何种影响则缺乏实证支持。为此,本文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性质、控制权转移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的差异。由于目前从控制权转移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尤为缺乏,因此本文不仅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性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究,还研究了控制权转移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这一行为,会误导部分以财务报告为基础进行决策的利益相关者,盈余管理是会计信息质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研究盈余管理主要是从盈余管理的决定因素、经济后果、动机、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范经华等\[7\]研究了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蔡春等\[8\]研究了IPO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以及其对发行价格的影响。白云霞等\[9\]通过考察控制权转移的后续资产处置行为,研究了控制权转移的公司后续盈余管理行为。

国内外学者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对比的角度,对公司盈余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李增福等\[10\]以2007年所得税改革为背景,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问题,他们研究发现:预期税率上升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的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会使公司倾向于实施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其研究还发现国有控股、公司规模、债务对应计项目操控程度有显著的负效应,对真实盈余管理有显著的正效应。薄仙慧和吴联生\[11\]从盈余管理的角度研究了国有控股和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其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低于非国有公司,国有控股和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负向盈余管理水平影响均不显著,其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股有利于公司治理的改善,降低盈余管理,并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上述学者都是从静态的角度,研究了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那么实际控制人性质以及实际控制人性质转移在公司盈余管理方面起到的实际作用,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Qian\[12\]把社会主义经济体商品缺乏归因于这些经济体的财务软约束,即当一些投资成为沉没成本的时候,国有银行不能可信地拒绝再为这些不好的项目融资。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消费品也是厂商投入品的时候,这些坏的项目会推高市场出清价格,挤压家庭的消费。同时也说明相对于私有企业,国有企业得到了财务和政治上更多的政府支持。李洪彬和周黎安\[13\]研究了改革开放后省高层人事管理的激励作用。他们运用1979-1995年省高层领导的人员调整数据,发现省高层的升迁与他们的经济业绩正相关,这表明官员政治升迁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激励因素,所以政府高层有动力去帮助国有企业发展,以提高他们的政治资本和升迁的可能性。Brandt and Li\[14\]发现在转型国家中,银行对私有企业的歧视。银行会因非利润因素而歧视私有企业。因为私有企业受到银行歧视,所以私有企业常常使用昂贵的商业信用。国有银行在国有企业贷款时,给予了更多的优惠待遇。Aharony et al\[15\]研究了中国国有企业在首次公开招股(IPO)之前财务包装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其研究发现,在IPO当年资产收益率最高,之后产生下降。特别是在未保护的行业,IPO之后的资产收益率下降显著。而在保护行业,如石油,能源,原材料等行业,IPO之后资产收益率下降不显著。这表明在受保护的行业,政府支持了它们的上市,公司上市没有必要基于利润率,所以这些公司在上市前没有必要夸大盈余。就算进行盈余管理,在IPO之后,这些公司也有能力通过政治联系来保持高的盈余水平。即股票市场出于政治原因给予国有企业优先上市的权利。所以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盈余管理方面的动机以及盈余管理的程度将有所不同。

由于政府、资本市场等对国有企业的支持, 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性质为国有属性的公司在银行贷款、公司绩效等方面,进行盈余管理的激励会比非国有企业低。当实际控制人性质从国有属性转移至非国属性时,由于实际控制人性质发生变化,进行盈余管理的激励有可能增强,所以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可能变得更高。反之,当实际控制人性质从非国有属性转移至国有属性时,进行盈余管理的激励会减弱,所以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可能变得更低。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实际控制人性质为国有属性,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低;

假设2: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实际控制人性质从国有属性转移至非国有属性,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变得更高;

假设3: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实际控制人性质从非国属性有转移至国有属性,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变得更低。

二、研究设计

为了检验实际控制人性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建立如下模型:

DisAcci,t=α0+α1SOEi,t+α2ROEi,t+

α3NAPSi,t+α4Growthi,t+α5Levi,t+

α6Sizei,t+α7Auditori,t+α8Opini,t+

α9Indepi,t+α10Firsti,t+α11Flshi,t+

α12Insti,t+∑θjIndustryj+∑ηtYeart+εi,t(1)

因变量DisAcc是操纵性应计,用修正的Jones模型求出,并求绝对值,值越大表示会计信息质量越差,盈余管理程度越大。本文所关注的变量SOE为虚拟变量,实际控制人性质为国有属性时取值为1,否则为0。虚拟变量SOE数据来源于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股东研究数据库》。本文定义数据库代码分类中国有企业1100,国有机构2100,开发区2200,事业单位2300等四个大类为实际控制人性质为国有企业,即SOE取值为1;其他为非国有企业,即SOE取值为0。实际控制人性质判断标准是根据股权控制链计算所得。

业绩差的公司有激励进行盈余管理\[1618\],所以本文在模型中控制代表公司业绩的变量ROE和NAPS,即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净资产。公司债务水平也是影响公司盈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9\],所以本文控制表示公司负债规模的变量Lev,即资产负债率。公司成长也是盈余质量的决定因素\[2021\],所以控制公司成长变量Growth,即营业收入增长率。公司规模也是影响盈余质量的重要因素\[2223\],所以控制公司规模变量Size,即公司市场价值的对数。会计师事务所也是盈余质量的决定因素\[2526\],所以控制事务所变量Auditor和Opin。Auditor为虚拟变量,当年被国际四大事务所审计时取值为1,否则为0。审计意见Opin为虚拟变量,当年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则取值为1,否则为0。同样对独立董事的比例Indep,控股股东持股比例First,流通股比例Flsh,机构投资者所占股份比例Inst,行业Industry和年份Year进行控制, 行业分类标准依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制造业按二级行业代码分类,其他行业按一级行业代码分类。

三、描述性统计与实证结论

本文样本为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区间为2003-2011年共9年。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和万得(WIND)数据库。由于金融保险业公司的特殊性,删除了金融保险行业的公司。除虚拟变量SOE、Auditor、Opin等外,其他所有连续型变量都经过1%和99%的winsorize处理。

表1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其中可操纵性应计DisAcc的样本量为12 463个,其均值为0.065,中位数为0.044,样本标准差为0.067。国有属性SOE均值为0.45,中位数为0,样本标准差为0.498。

表1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变量名样本量均值标准差下四分位中位数上四分位

DisAcc12 4630.0650.0670.0190.0440.086

SOE12 5020.4500.498001

ROE12 1650.0600.1820.0250.0720.130

Growth12 4780.2540.6630.0040.1580.343

Lev12 4980.5220.2860.3250.5080.646

Size12 49321.881.12021.1021.7522.51

Auditor12 5020.0740.262000

Opin12 5020.9220.268111

NAPS12 4923.1282.0211.8602.8774.050

Indep12 3480.3570.0510.3330.3330.375

First12 49737.9815.8225.4136.0350.23

Flsh12 5020.5910.2500.3860.5310.790

Inst11 83825.5923.793.72719.0043.48

表2对各变量按照实际控制人性质进行分类,分别求各分类下样本量、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在实际控制人性质分类条件下,求各主要变量均值的差异并判断差异是否在统计上显著不为零。从表2可以看出来,当实际控制人性质为国有属性,即SOE=1,净资产收益率ROE、资产负债率Lev、公司规模Size、四大审计事务所Auditor、审计意见Opin、每股净资产NAPS、控股股东持股比例First、流通股比例Flsh、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nst等几个主要变量均值显著大于实际控制人性质为非国有的时候,相反可操纵性应计DisAcc和独立董事比例Indep显著要小。

表2主要变量的分类描述性统计

变量名实际控制人

为非国有SOE=0

样本量均值标准差

实际控制人

为国有SOE=1

样本量均值标准差均值

差异

DisAcc68450.0690.07056180.0600.0630.009***

ROE66140.0550.19255510.0660.169-0.011***

Growth68560.2560.71256220.2520.5980.004

Lev68710.5180.32456270.5270.231-0.009**

Size686721.6050.971562622.2131.196-0.608***

Auditor68740.0470.21256280.1080.310-0.061***

Opin68740.9050.29456280.9440.231-0.039***

NAPS68703.0222.15756223.2581.834-0.236***

Indep67980.3580.05155500.3550.0500.003***

First687234.58215.110562542.12615.681-7.544***

Flsh68740.5750.24256280.6100.258-0.035***

Inst642822.36322.110541029.42225.111-7.059***

表3为实际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的实证检验结果。表3中显示,模型(1)中控制了影响盈余管理的公司业绩(ROE)、债务水平(Lev)、成长机会(Growth)和公司规模(Size)等四大决定因素后,国有属性SOE系数为负0.003,在5%的水平下统计显著,即国有属性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低。净资产收益率ROE系数为负0.051,在1%的水平下统计显著,即净资产收益率ROE越大,盈余管理程度低。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系数为正0.008,在1%的水平下统计显著,即营业收入增长率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资产负债率Lev系数为正0.026,在1%的水平下统计显著,即企业资产负债率越大,企业盈余管理越高。公司规模Size系数为负0.005,在1%的水平下统计显著,即公司规模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这些控制变量符号与已有的研究一致。

从模型(2)可以看出,当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控制变量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Auditor、审计意见Opin、每股净资产NAPS、独立董事比例Indep、控股股东持股比例First、流通股比例Flsh、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nst等控制变量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所以,实际控制人性质为国有属性时,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低。

表3实际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

变量名模型(1)模型(2)

SOE-0.003**-0.003**

(-2.34)(-2.32)

ROE-0.051***-0.046***

(-14.91)(-11.82)

Growth0.008***0.008***

(9.15)(8.14)

Lev0.026***0.019***

(8.43)(5.39)

Size-0.005***-0.003***

(-8.17)(-4.42)

Auditor-0.005**

(-2.38)

Opin-0.024***

(-8.63)

NAPS-0.001*

(-1.84)

Indep0.018

(1.61)

First-0.0001

(-1.19)

Flsh-0.019***

(-5.49)

Inst0.0001***

(3.97)

行业控制控制

年份控制控制

Constant0.156***0.151***

(11.92)(9.49)

Observations1212911452

R20.0990.107

注: 括号里报告的为t值。 ***、**、*表示在统计水平1%、 5%、 10%下显著。

四、控制权转移与盈余管理分析

为了检验控制权转移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建立如下模型:

DisAccri,t=α0+α1Trnfri,t+α2ROEi,t+

α3NAPSi,t+α4Growthi,t+α5Levi,t

+α6Sizei,t+α7Auditori,t+α8Opini,t+

α9Indepi,t+α10Firsti,t+α11Flshi,t+

α12Insti,t+∑θjIndustryj+∑ηtYeart+εi,t(2)

该模型意在研究实际控制人性质发生转移时,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是否也发生改变。控制权转移(Trnfr)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实际控制人性质从国有属性转移至非国有属性(SOEtoN);另一个是实际控制人性质从非国有属性转移至国有属性(NtoSOE)。按照这两种转移属性分别进行研究,其他变量定义与前文一致。

基于全样本的研究思路,样本采用2003-2011年我国A股市场的全部上市公司。样本选择条件如下:其一,由于金融保险业类上市公司行业的特殊性,去掉金融保险业类的上市公司;其二,去掉了创业版和中小版公司,去掉创业板是由于它们面临的监管环境等与主板公司不相同,没可比性;其三,目标公司是发生实际控制人属性变更的公司;其四,目标公司以外的上市公司为对照样本公司。变量NtoSOE表示非国有属性控制权转移至国有属性,如果公司i在t年度发生了从非国有属性控制权转移至国有属性,则从t年度起至2011年变量NtoSOE取值为1,否则为0。同理,变量SOEtoN表示国有属性控制权转移至非国有属性,即公司i在t年度发生了从国有属性控制权转移至非国有属性,则从t年度起至2011年变量SOEtoN取值为1,否则为0。

表4模型(1)显示了实际控制人性质从国有属性转移至非国有属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变量实际控制人性质从国有属性转移至非国有属性SOEtoN系数为正0.010,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即控制权发生转移至非国有属性时,盈余管理显著增加。控制变量国有属性SOE依然显著为负(在10%的统计水平下显著),即国有属性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低。表4模型(2)显示了实际控制人性质从非国有属性转移至国有属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NtoSOE的系数为正,但是在10%的统计水平下不显著,即实际控制人性质从非国有属性转移至国有属性时,对公司盈余管理影响不显著。其他控制变量符号与已有的研究一致或者不显著。

表4实际控制人性质转移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变量名模型(1)模型(2)

SOEtoN0.010***

(4.09)

NtoSOE0.006

(1.56)

SOE-0.002*-0.003**

(-1.76)(-2.37)

控制变量控制控制

Constant0.125***0.110***

(6.84)(5.91)

Observations89778256

R20.0960.095

注: 括号里报告的为t值。 ***、**、*表示在统计水平1%、 5%、 10%下显著。为节约篇幅,该表对控制变量进行了简单报告处理。

从表4的实证可知,当实际控制人的性质从国有属性转移至非国有属性时,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变得更高;当实际控制人的性质从非国有属性转移至国有属性时,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变化不显著。

五、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检验

为了使本文的研究结论更加稳健,本文使用倾向性得分配对并结合倍差分法进行研究。首先为控制权转移的样本进行配对,以控制权转移前一年为基础,运用倾向性得分进行多维配对,按1∶1找出对照组。根据李善民和曾昭灶\[26\]研究,本文构建如下Logit回归模型:

p(i,t)=11+e-bx(i,t)(3)

式中:p(i,t)为公司i在时期t控制权转移的概率,x(i,t)是一组用来描述公司i特征的向量,选取主营业务利润率Earn、总资产周转率Turnover、净资产增长率Grwth,总股本的自然对数Ttleq、每股公积金Accfnd、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rstshr、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Scndshr及常数项。b是一组待估计的参数。本文采用动态配对,即在控制权转移的一年前进行配对。在对控制权从国有属性转移至非国有属性(SOEtoN)配对时,先去掉控制权从非国有属性转移至国有属性(NtoSOE)的公司后,再进行配对;同样,在对控制权从非国有属性转移至国有属性(NtoSOE)配对时,先去掉控制权从国有属性转移至非国有属性(SOEtoN)的公司后,再进行配对。

对于配对好的样本,运用倍差分法(DID)进行研究。本文构建如下回归模型:

DisAcci,t=α0+δ0afchngei,t+δ1treatedi+

δ2afchngei,t*treatedi+α1ROEi,t+

α2NAPSi,t+α3Growthi,t+

α4Levi,t+α5Sizei,t+α6Auditori,t+

α7Opini,t+α8Indepi,t+α9Firsti,t+

α10Flshi,t+α11Insti,t+

∑θjIndustryj+∑ηtYeart+εi,t(4)

变量afchnge是虚拟变量,当实际控制人属性发生转移的年份为界,处理组与控制组的公司,在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年份之前,取值为0,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年份及以后,取值为1。变量treated是虚拟变量,当公司属于处理组时候,取值为1,当公司为配对选出的控制组,取值为0。其他变量定义与前文一致。

本文所要研究的变量系数是交互项afchnge*treated的系数δ2。如果δ2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事件使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如果δ2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事件使盈余管理程度更低。如果δ2系数不显著,说明事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显著。

表5模型(1)展示了配对后实际控制人性质从国有属性转移至非国有属性这个事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关注的焦点是交互项afchnge*treated的系数δ2。模型(1)中的交互项afchnge*treated的系数为正0.024,并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证实了实际控制人性质从国有属性转移至非国有属性这个事件,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是显著为正的,即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变高。其它控制变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与前文研究一致。

表5模型(2)展示了配对后实际控制人性质从非国有属性转移至国有属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关注的数值依然是交互项afchnge*treated的系数δ2。模型中afchnge*treated的系数为正0.014,在10%的统计水平下不显著。这说明实际控制人性质从非国有属性转移至国有属性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显著。其它控制变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与前文研究一致。

所以,当实际控制人的性质从国有属性转移至非国有属性时,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增加;当实际控制人的性质从非国有属性转移至国有属性时,公司的盈余管理变化不显著。

表5实际控制人性质转移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配对)

变量名模型(1)模型(2)

afchnge-0.011**-0.004

(-2.03)(-0.39)

afchnge*treated0.024***0.014

(3.49)(1.27)

treated-0.013**0.005

(-2.33)(0.62)

控制变量控制控制

Constant0.122**0.144

(2.05)(1.51)

Observations1400482

R20.1340.241

注: 括号里报告的为t值。 ***、**、*表示在统计水平1%、 5%、 10%下显著。为了节约篇幅,该表对控制变量进行了简单报告处理。

六、结语

本文研究了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控制权转移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当实际控制人为国有属性的时候,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低。在进一步检验了实际控制人性质发生转移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时,研究发现:当实际控制人性质从国有属性转移至非国有属性时,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增加;当实际控制人性质从非国有属性转移至国有属性时,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变化不显著。为了克服由于样本选择导致的潜在内生性问题,本文运用倾向性得分倍差法(PSM-DID)来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一致结论。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国有属性对公司盈余管理有抑制作用,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决策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Megginson W L,J M Netter. From State to Market:A Survey of Empirical Studies on Privatiz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1,39(2):321389.

\[2\]Djankov S,P Murrell.Enterprise Restructuring in Transition:A Quantitative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2, 40(3): 739792.

\[3\]Chang H,A Singh. Policy Arena:Can Large Firms be Run Efficiently Without Being Bureaucratic\[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997,9(6): 865875.

\[4\]Che J,Y Qian.Insecure Property Rights and Government Ownership of Firm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2): 467496.

\[5\]Blanchard O,A Shleifer.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China versus Russia\[J\].Palgrave Macmillan Journals, 2000, 48: 822.

\[6\]Healy P M,J M Wahlen.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s Setting\[J\].Accounting Horizons,1999,13(4):365383.

\[7\]范经华,张雅曼,刘启亮.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 2013(4):8188.

\[8\]蔡春,李明,和辉.约束条件、IPO盈余管理方式与公司业绩:基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3542.

\[9\]白云霞,王亚军,吴联生.业绩低于阀值公司的盈余管理:来自控制权转移公司后续资产处置的证据\[J\]. 管理世界,2005(5):135143.

\[10\]李增福,董志强,连玉君.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还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基于我国2007年所得税改革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1(1):21134.

\[11\]薄仙慧, 吴联生.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盈余管理视角\[J\].经济研究,2009(2):8191.

\[12\]Qian Y. A Theory of Shortage in Socialist Economies Based on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1):145156.

\[13\]Hongbin LI ,Lian Zhou. 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The Disciplinary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89:17431762.

\[14\]Brandt L,Li H.Bank Discrimin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es:Ideology,Information or Incentive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3,31:387413.

\[15\]Aharony J,Lee C J,Wong T J.Financial Packaging of IPO Firms in China\[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0,38(1): 103126.

\[16\]DeFond M,Park C.Smoothing Income in Anticipation of Future 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23:115139.

\[17\]Keating A S , Zimmerman J L.Depreciationpolicy Changes: Tax,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y Incentiv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9,28(3): 359389.

\[18\]Doyle J T, W Ge,M Sarah. 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82(5):11411170.

\[19\]Balsam S, I Haw,S B Lilien. Mandated Accounting Changes and Managerial Discre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20(1): 329.

\[20\]Richardson S A, R G Sloan, M T Soliman,et al. Accrual Reliability,Earnings Persistence and Stock Pric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5, 39: 437485.

\[21\]Ashbaugh H,R LaFond,Mayhew B W.Do Nonaudit Services Compromise Auditor Independence? Further Evidence\[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3,78(3): 611639.

\[22\]Jensen M C,W H 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4):305360.

\[23\]Ge W,S E McVay. 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after the SarbanesOxley Act\[J\].Accounting Horizons, 2005, 19(3): 137158.

\[24\]DeAngelo L E.Auditor Independence,‘Low Balling’, and Disclosure Regul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1,3:113127.

星空知识范文第5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建议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意识淡薄,基础管理薄弱

内控意识是内控环境中的关键内容,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基础性保证。有的单位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单位只注重制度的制定,忽略了其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导致内控制度的制定走过场,内部控制降格为“印在纸上,挂在墙上”应付检查的装饰品,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具体操作中,印鉴票据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领导“一支笔”审批等情况还比较普遍。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无章可循

是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及经办人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保管等现象;二是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重大”无标准,“决策”无民主的现象;三是财产清查没有形成制度,清查期限、清查程序不明确;四是内部审计没有形成制度化,该设内审机构的不设,该配备专职或兼职内审人员的不配置;五是忽视风险控制,造成巨大隐患甚至损失。

(三)部门预算执行不严,预算控制比较薄弱

一是部门预算涵盖范围有限,预算之外的追加调整项目仍然很多,弹性较大。追加项目越多,预算的随意性越大,权威性和约束力就越差。大部分都还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核定的要求。二是预算刚性不够。没有对单位内各部门经费审批人实行责任预算约束,使得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失控。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四)缺乏监督,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

目前,政府审计大多偏重于对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理、合法进行监督,而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加以实质性检查。缺少了监督制约,这使得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不完整,执行也缺乏有力的保障。如有的单位主管财务的领导,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利用内部控制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或与单位外部人员相互勾结,非法侵吞国有资产等。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在制定内部控制有关规定时,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应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单位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从而推动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在事业单位内部推行法人经济责任制,将责任风险直接与决策层挂钩。经济责任制即按领导分工予以纵横监控,规定职责,相应授权,从而实现各尽其职、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目的。同时,要建立必要的信息披露制度,以此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约束。

(二)健全内部会计制度

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具体要求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形成单位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建立财务状况预警机制的制度控制体系。

(三)加强预算管理

一是在部门预算编制环节,要在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努力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特别是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从单位当年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当年财力状况,核定具体支出额度,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二是在部门预算执行环节,应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应在支付环节强化预算执行,防止随意调整追加预算以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等行为的发生。

(四)强化各级审计监督

为了保证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各级审计机关要定期地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如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进行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主要检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单位,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要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

(五)加强单位内部牵制

内部牵制是指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时,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而必须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并且与之衔接的部门能自动的对前面已完成工作进行正确性检查。如会计信息收集、归类过程中,除了制单外,必须有复核并由财会主管审批。建立科学的严密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是安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具体是:抓好关键人;把握关键部位;管理关键物资;控制关键岗位。

(六)实施单位动态监控

内部控制是动态的、持续的,也是不平衡的,受时间、地点、政策、具体执行人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仅靠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自主执行是不够的,常常会因为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串通作弊或不作为而失效。因此,还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运行质量不断进行评估,即对内部控制设计、运行及修整活动进行评价。

(七)强化完善教育培训

在教育、培训中,要借鉴宣讲会计法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不仅要教育、培训财会专业人员,更要教育、培训单位负责人,毕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成败关键在于公务员素质的高低程度,其素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作人员具有忠诚、正直的品质和勤奋、有效的工作能力,从而保证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它对财会人员的素质有更高要求,不仅要求专业技术性强,要求他们的政策性、法制性强,并且还需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涉及到所有公务员,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所以单位应注重公务员的后续培训,以适应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家审计署公布2003年度的审计报告.人民日报,2004年6月24日(2).

相关期刊更多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少年人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人民出版社

时代青年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河南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