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因材施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普通话课程教材 因地施教 因材施教 针对性
当前普通话课程教材编写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内容雷同,缺乏新意。材编写应该有针对性,能够“因材施教”和“因地施教”,考虑到学生因为受地域方言、社区语言的影响,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具体困难,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普通话学习的特殊情况。本文思考普通话课程教材编写的针对性问题,为今后普通话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提供可资借鉴的意见。
一、“因地施教”教材偏写的地域针对性
1.针对“地域方言”特点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文化长期多元发展,各地方言差别大,不同地域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形成不同的对比关系,不同方言区的人群在学习普通话时受到的方言干扰也不相同。事实证明,在普通话课程教学的各种各环节如果结合各地方言的特点进行教学,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普通话教材编写忽略不同方言区人群学习普通话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需求,就无法为不同方言区的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功效都会大打折扣。
普通话课程教学要考虑语言学习的个体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迁移”[1]P116带来的干扰和影响,必须针对学习者母语方言的特点而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一些从事普通话教学和测试工作的教师发现,应试者在朗读作品和命题说话两项测试中很难消除“方言语调”的影响,测试员能轻易地判断出考生的母语属于何方言区,断定其籍贯是何处,因为他说普通话时难以避免地携带着方言的烙印。
有教师发现:“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时,往往将普通话的声调机械地套入母语方言的‘音高运动模式’(语调模式)中,或者在模仿普通话的语调时或多或少受方言声调的干扰,形成带着母语方言特色的‘地方普通话’。因此,要探析‘语调偏误’的原因,首先要从音系比较入手。”[2]P112-113学生学习普通话时总会受到家乡方言的干扰,“语音偏误显得更为突出,甚至于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同形偏误现象,以至形成‘偏误化石’”[4]P47。
因此,普通话课程建设迫切需要编写出针对地域方言特点的教材。与那些无地域区别特征、有普遍适用性的普通话教材相比,从方言区实际情况出发,注重普通话与方言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对比辨正的普通话教材,自然有其优势和新意。
2.针对“社区语言”特点
“社区语言”不同于“方言”,是规范语、通用语在不同地域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而出现的有一定差异的形态。如我国的民族共同语在大陆称“普通话”,在香港、台湾、澳门称“国语”,在海外华人社区称“华语”“两岸四地”及海外华人社区不仅对普通话称谓不同,而且所用词汇及语音、语法也存在一些差异,但这绝不是方言的差异。
“社区语言”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系统。岭南大学田小琳教授自上世纪80年代研究、提出“社区词”概念。全国科学技术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语言学名词CHINESE TERMS IN INGUISTICS2011》对“社区词”解释如下:“某个社区使用的,并反映该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有词语。例如,中国内地的‘三讲’‘菜篮子工程’,香港的‘房奴’‘强基金’,台湾的‘拜票’‘走路工’。”[4]P81
“社区词是社会区域词的简缩,和文言词、方言词、外来词一起,构成现代汉语词汇一般词汇的来源和组成部分。”香港社区词别开生面地让我们看到,“使用汉语的不同社区,还流通着反映该社会区域的社会形态的一批词语,包括反映该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形态的词语”①。
例如在香港通行的“国语”中,有大量内地人不懂的“社区词”。如流行于香港股票交易市场的专门用语“金鱼缸”、“鳄鱼潭”、“大鳄”、“大闸蟹”等,都不是使用字面含义。早期为增加股票市场透明度,公众投资者可隔着一面大玻璃窗看清楚交易所内股票交易的情况及大黑板上各股票的买卖盘分布情况,所以用“金鱼缸”指代股票交易所。在股票交易市场这个硕大无朋的“金鱼缸”内外,有一些兴风作浪的大人物,他们是被称作“大鳄”的大款、大腕们。他们的血盆巨口一张,便将许多小股民,其中包括家庭妇女和出卖体力劳动而收入甚微者吞了进去。因此,股票交易所又被称作“鳄鱼潭”。那些陷入“鳄鱼潭”中,被“大鳄”控制,随时可能倾家荡产的小股民则被称为“大闸蟹”。
台湾地区也有为数不少的流通于本地的社区词,如选举方面的“泛滥军”、“泛绿军”、“政治秀”、“站台”、“扫票”、“造势”、“扫街”、“扫街拜票”、“固票”、“保送上垒”、“哭票”等。
以上通用于香港或澳门、台湾的“社区词”在大陆地区基本不用,而通行于大陆的“退休”、“离休”、“下海”、“铁饭碗”、“大锅饭”、“万元户”、”个体户”、“下岗”、“待业”、“五讲四美三热爱”、“合资企业”、“双肩挑”、“一头沉”、“扫黄”、“打黑”、“讲读唱传”、“红歌”等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也不通用。
语言学界已认识到同为现代汉语规范语言,在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之间存在社区差别。据“中国语言文字网”,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汉语研究所、两岸语文词典大陆编委会、华侨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两岸四地’现代汉语对比研究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11月在福建厦门举行。会议主题是“‘两岸四地’共同语的差异与融合”。会议主题的提出正是基于“‘两岸四地’共同语”在不同社区文化背景下存在的“差异”和“融合”的现状。
社区文化的差异使‘两岸四地’之间存在一定的语言差异,在开展普通话教学,编写普通话教材时必须考虑到这种差异,要“因地施教”,编写出切合香港、澳门等各自“社区语言”特点,更具有针对性的普通话教材。
二、“因材施教”――教材编写的人群针对性
普通话教材的针对性,还体现在应该针对教材使用者的专业特点、学习层次、学习普通话的用途和目的等方面。
1.针对文科生、理科生特点
目前高校“推普”工作在文科各专业力度较大,许多文科专业都开设了普通话课程。多数高校的理科专业尚未开设普通话课程,在理科学生中“推普”的气氛并不浓厚,理科生的普通话水平明显低于文科生。如重庆文理学院本科生(不包括艺体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调查结果显示:“文科学生普通话水平普遍好于理科学生,体现出较强的文理科差异。”[5]P81
理科生和文科生普通话水平的差异不可忽视。为了全面提高理科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语言素养,使他们在走向社会、进入职场时具备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应该开设普通话课程。目前一些高校为理科各专业开设了普通话课程,理科生也普遍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
给理科生开设普通话课程,应该注意教材编写的针对性。这种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充分考虑到理科生普通话基础明显低于文科生的实际情况。二是教材的内容应该顾及理科专业特点,特别是训练语料应选择一些与理科学习相关的内容,而目前通行的普通话教材在语料选取,特别是朗读材料选取中表现出明显的“重文轻理”倾向。三是教材编写要强化实践教学的内容,简化和弱化理论教学内容,注重培养理科生的口语能力。
2.针对具体专业特点
普通话教材编写应具有专业针对性。如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使用的普通话教材,既要注重语言理论教学,更要细化和深化发音的实践操练,综合训练学生在稿件播报、现场主持、主题演讲、即兴谈话等各种语言表达活动中的实践创新能力。
给师范教育生使用的普通话教材,要考虑到专业培养目标给学生设置的较高普通话等级要求,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语文教育工作,他们的语言学理论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将成为他们走向社会、进入职场的基本职业素养。近二十年来师范院校为加强对师范生的普通话教育,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增设了《教师口语》课程。《教师口语》教材的编写更要在专业针对性方面下工夫。1993年国家教委公布的《教师口语课程标准》确定《教师口语》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构成课程结构。在这三部分中,“普通话训练是基础、前提,它贯穿本课程的始终;一般口语交际是普通话训练的继续和深化,是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基础;教师职业口语是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表达,是一般口语交际的提高和扩展。”[6]P49
当前,旅游专业的普通话课程也存在“教材问题突出”,现有教材大多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而编写,“体现旅游专业特色的,真正让学生在今后从事旅游行业中能经常运用的教材缺少。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很少考虑从普通话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真正恰当的教材,难以适应旅游专业普通话教学的实际需要。”[7]P177
其实,不仅是旅游专业,公关、法律、医药卫生等各专业也都缺乏有针对性的普通话课程教材。
当前普通话课程教材明显滞后于“推普”形势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现行教材多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纲要》为纲领,教材编写目的、内容和框架都基本恪守“两纲”规定,教材雷同且缺乏新意和针对性。期待语言学界在推进语言本体研究的同时,加大对语言应用的研究,在普通话教材编写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注释:
①田小林.香港社区词研究.语言科学,2004(3),20.
参考文献:
[1]方红珊.香港普通话教材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杨秀明[J].优化语调――福建方言区高师普通话朗读教学探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
[3]李振中.基于“词汇教学核心论”的高师普通话教学新探析[J].教育探索,2012(9).
[4]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语言学名词CHINESE TERMS IN LINGUISTICS2011[M].商务印书馆,2011.
[5]谢华琳.提高理科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史志,2008(23).
[6]宝斗.《教师口语》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刍论[J].当代教育科学,2008(6).
教育是自人类存在以来就存在的,随着人类的发展,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但教育的不足依然存在。近年国家不断推行大众教育,推行人人受到平等的教育,这样一来会产生诸多的教育问题。如学生基础不同,个性不同,爱好不同等。如果实施大众教育,表面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了教育,但实际上,部分学生没有受到应得的教育。“量体裁衣”、“因地制宜”,这无疑体现了哲学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教育中的“因材施教”也说明了这一道理。“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使他们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所以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研究重点话题之一,孔子的“因材施教”已化成了成语,《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和优秀的教育传统之一。
二、优秀案例分析
优等生,精益求精“优等生”的知识基础和技能一般较强,为了让优等生“吃饱”和”吃好”,要根据他们的需要安排好教学、复习进度,并在复习材料的选取、教学内容的量和质的拓展上特别对待,在各科能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侧重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培养,使这些同学既能全面发展,又能有所专长。他们在学习上,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度,为其更好的发展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空间。
林万紫,女,是我班优秀的干部,她活泼可爱,学习刻苦,每次测试成绩均名列前茅,她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词汇积累,喜欢阅读,尤其喜欢阅读散文作品;她做事有主见,干脆利落,是班级的“领头羊”,老师的小帮手。可在近期的活动中却暴露了身上的诸多缺点,如在高一的年级组篮球比赛中,由于篮球是我们班的弱项,我班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打击,可她作为班长没有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没有和同学们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指责对方耍赖等,当时的状况很不好。
培养集体观念。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秀生应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班干部,在活动“失利”时要调节好自己,安慰身边的同学:只要付出了就不后悔。这样才能带动全体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达到活动的目的:我参与,我快乐。理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意义,增进班级间的友谊。
真诚欣赏,适时赞扬。优秀的学生优点很多,懂得去欣赏,更要懂得如何欣赏,其中真诚最重要。既不能给她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也不能让她有平平常常不懂自信的平常心。这个学生有一段时间自信心曾一度不足,因为几次考试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思想上有些动摇是不是自己的学习误如了歧途。这时我发现了她的变化,给了她真诚的鼓励,使她从挫折的阴影中逐渐走出。
对于班级的优秀生,我们同样要给予关注,有关优秀生的心理辅导,也是需要我们重视的。不要认为他们各方面都是优秀的,我们就忽视对他们教育。其实,他们也有脆弱的时候,而且他们往往寻求自我解决,不向家人、同学倾诉,如果长期得不到疏解,就会形成学习等心理障碍。关注他们,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是必须的。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品德好、学习好、能力强和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三、待优案例分析
待优生,是指思想上或者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特点:
自卑感强,因为他们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挖苦、瞧不起,老师的冷落,使他们感到很自卑。逆反心理强,因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
慈母般爱学子
李彤彤,班上表面看起来很拽的女同学,家在县城,但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而是与姐姐一起生活,性格倔强,我行我素,行为散漫……
第三个个学期的李彤彤与门卫顶撞,看课外书籍,玩手机,还带自造请假条出入校门被发现教育,开学初,由于没能达到我与她一起定下的目标,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兴致勃勃地,基本上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到后来,慢慢地她更放松自己,还是没有让我少伤脑筋。
偶然一次我去巡班,我看到她看课外书籍了,这一次,我没有再收她的书了,我对她说:“即使老师收了你的书,你还会再买的,为了锻炼你的控制力,我不收了,但是你一定要好好克制自己!”我用一种信任的眼光看着她,所以她还是很尊重我的,她在一步步改变。
也许真正改变她的是那次她带了手机到校,而我,在家长和年级领导这边做了很多后台工作,要给她一个处分,但年级领导给了她一个机会,让她过来找我替她求情,如果表现好的话就不上交处分单到学校,她珍惜了这次机会,总算又安定了一个月。在这期间,经常留意她的表现,及时给予提醒,收获不少。记得她在做班级主人时我刚好请假,回来时很多同学对我说:“老师,你一定要表扬李彤彤同学”他做小主人很认真负责啊,他得到全班同学的表扬,我那时真的很开心。
在软硬兼施的持久仗中,多少获得了回报。虽然如此,她散漫的现象时有,脾气改了不少,但还未能真正投入学习中,偶尔还是忍不住看课外书。我想,前期所做仅仅是一个开始,故事还在继续。
李彤彤是一个清秀漂亮的女孩子,而且在语言表达方面有着不一般的天赋,所以在高三第一个学期我建议她去学播音主持专业,经过与家长的沟通,最总决定学习播音主持专业。但是半路出家并不容易,浮躁的她曾经想过放弃,多次给她分析,鼓励,最后稳定了她的决心,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最终在播音主持专业考试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四、因材施教古今如一
“因材施教”语出《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中宋代朱熹集注,朱熹归纳孔子的教学方法时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因材施教”可谓渊源深远,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总结了前人的教育经验,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教育方法。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高明和睿智之处,他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得很透彻,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这样才能使教学的深度、广度和进度都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也应考虑和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而就英语这一门学科而言,如何做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要从哪些方面来做好这一点呢?
一、分析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早有晚,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结构上也有差异,有的长于想象,有的长于记忆,等等。因此,教师首先应因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其次,应多用心观注学生,观察他们的行为,并监控他们的发展过程且适时纠偏。因为学生的行为是记忆力、兴趣和爱好、反响速度、模仿能力和耐力等五种行为特征的综合反应,哪一种行为的偏差都会对一个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所以老师必须关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最后,作为老师,应该了解“鼓励和强制”这两种手段中哪个才是使学生“乐知”的法宝。因为有的学生天赋反叛心理,强制的方法只能逼迫他向相反的方向走,但这类是少数;但大多数人是需要鼓励和强制一并实施起作用的,即使是逼迫着进入了知识的殿堂,但他日后终究会尝到知识的美味,待那时自然水到渠成地成为“乐之者”了。
二、备好教材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进一步明确所要教学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做到把宏观教材与微观教材统一起来,而不能孤立地、割裂地看待任何一部分知识。而备课,就是要钻研教材,掘其内在的思想、意义,正确把握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恰当地设置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依据上、中、下各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特长确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诸方面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努力做到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
其次,教学策略要有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很多环节,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此来适应不同学生的爱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上课热情。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比如,对于喜好图像表征的学生,可运用图式来讲解概念;对于好动并乐于表现的学生,可以设置些讨论的环节。但无论是哪一种教学环节,都应该具备一个明确的训练点,以及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要知道这个环节是为何而设。所以,每一节课,教师一定要结合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结合学生的特性,展开具体的学习,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
三、作业和测试
作业和测试是老师巩固教学知识、了解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老师适时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便可发现问题并及时纠错。如果老师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与学生完成作业的时空不对称,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学生很容易摆脱老师的监控。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成绩优秀的尖子生,可以只给他们留一点导向性的作业;成绩中等的,可以根据他们学科成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多留弱科上的作业;成绩差的后进生,所做作业要体现最基本的知识,从而使每类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作业来做。作业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迁移学法的重要教学环节,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内容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与教学内容相一致,难易有别,呈阶梯式,可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深化题,符合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层复习 整体复习
由于受到遗传、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我们用相同的教学目标面对所有的学生,必然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会进一步加重后进生的负担,同行“制造出”更多的“差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们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组,分别为后进生组、中等生组、优等生组,将复习时间分成两个阶段:分层练习阶段和整体练习阶段,用不同的复习资料和方法进行复习,最后进行整体模拟复习。
一、分层复习阶段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把握教材的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之外,在复习阶段更要注重对学生复习目标的制定、复习作业的设计、复习方法的传授以及做出适当的复习评价。
(一)复习目标的分层
针对后进生的主要目标是:基础扎实,确立知识底线,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和基础的知识。
对于中等学生来说,主要目标是细心检查,努力提高。在掌握基础后,还应学会简单地应用,力求提高。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后,能够利用这些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复习目标为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运用。要在中等生的基础上增加开放题,凡要求一题多解,尽量要做到一题多解,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作业的分层
知识的获取本身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完成作业也应该如此。倘若仅仅把作业变成一种单向的给予、命令,难免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这样的作业也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选择的权利,抑制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热情,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因此,在作业设计时,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整体复习阶段
在一定的因材施教复习后进行整合。前面是在同一个班级,做不同的复习和练习,现在是做同一张试卷,解不同的题目。这个时候应该是各个层次的学生对于自己层次的知识已基本掌握,这时他们就有能力向更高层次进发了。所以,要让学生一起练习,但是将题目分成基础题、提高题、综合开放题三种,分别让后进生、中等生和优等生来完成。
在讲解时,教师可以有意叫学生回答,基础的让后进生来答,让他们也能得到表扬;基础活用的可以让中等生或后进生来答,让中等生看到自己的能力,让后进生看到自己勇于挑战的精彩;有难度的开放题让优等生或中等生来回答,让优等生更有自信去挑战更艰难的任务,让中等生感受到作为优等生的荣誉感。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因人而异的弹性复习,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空间,让后进生“吃得了”,让中等生“吃得好”,让优秀生“吃得饱”,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新课程标准理念逐渐融入小学数学中。这样分合并重的复习模式让后进生有了自己的提升空间,他们不再拖班级的后腿,他们有能力超过班里的其他同学,也能为班级增光了;让中等生也觉得自己成了优等生了,他们通过自己或同伴的合作努力成功了;又让优等生不会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而是觉得数学中还有很多难题等着他们去解答,让学生们轻轻松松地学数学,轻轻松松地走过期末考场。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1.
[3]夏永军.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2).
[4]李海英.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J].学苑教育,2010(10).
[5]朱向明.浅议小学数学总复习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03).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师;学生
一、什么是“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但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宋学家,教育家朱熹概括孔子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而要做到这点,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优势、劣势,各自特点。孔子的学生很多,但他对学生却下了不少工夫去了解,不仅知其长,而且知其短,所以他在教育活动中能比较好地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二、优化“因材施教”的教育体制
相对于中国古代师生席地而坐的谈话式教学和国外的“超小班化”教学而言,现今在我国的教学中实施起来的确有困难。目前,我国将班级授课制发挥到了极致,45人为标准班,而有些学校每班少则六七十人,多则百余人。老师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课堂上没有过多的时间提问每个学生,一个学期下来,也许有的学生还没有一次和老师单独交流的机会。试想,如此规模,如何因材施教?至多也是针对个别同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切不可过于急功近利了。暂时的节省教育开支,势必会会影响教育效果。相关教育管理机构应对此引起必要的重视。
“因材施教”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班主任直接和学生接触,对学生了解最多,因此应重视班主任工作。学校应该安排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擅长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担当班主任。从学生人校到毕业的几年时间里,班主任应尽量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才能使师生彼此深入了解,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有些学校领导没有充分认识这一点的重要性,频繁更换班主任,使得新接手的班主任要从新了解学生的情况,增加了管理班级的工作量:同时,也给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对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要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适应当今激烈紧张的社会环境,从容面对巨大的压力。作为教师不能太过功力,只关心学生的成绩,不考虑学生身心健康。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性格当中的优点和缺点,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如果这个学生自尊心强,敏感,通常这样的学生悟性也很高,作为教师就要采用委婉的教育方式,多单独沟通,对于缺点不要在同学们面前批评他。对于优点应及时表扬,帮助他塑造自信乐观的性格。如果这个学生性格张扬,不服从班级管理,自高自大,教师要适当的压制这种性格的发展,通过一些小的事件,让他自己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从而培养他谦虚谨慎的性格特征。人的遗传基因千差万别,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性格也大相径庭,因此即使是对于同一表现,教师应该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态度。比如,同样是没有完成作业或没有按时交论文,也许有的学生是沉溺于网络游戏,也许有的学生是家里有什么事情,一时没顾上,等等。决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搞一刀切,这样势必对学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无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对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规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