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望庐山瀑布赏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14分)
1.
(4分)读拼音写词语
yì
kē
dīng
zhe
zì
yán
zì
yǔ
lín
j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6分)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集:①集合,聚集。
②集市。
③集子。
④某些篇幅较长的著作或作品中相对独立的部分。
⑤姓。
(1)做什么事都要集思广益。
1
(2)昨天我借了本《路遥文集》。
1
(3)今天,集大叔要去菜市场买菜。
1
(4)乡村中很多人都去赶集。
1
(5)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上、下两集。
1
(6)听到铃声,大家都到操场上集合了。
1
3.
(1分)巧排古诗,根据诗的题目把诗句序号整理好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________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②疑是银河落九天。③遥看瀑布挂前川。④日照香炉生紫烟
4.
(6分)按拼音写汉字
pù
yín
zǐ
________布
________河
________烟
liú
lú
lǐng
飞________
香________
西________
5.
(9分)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日照________生________,________瀑布挂________。
________直下________尺,________银河________天。
________。
6.
(18分)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匀________
触________
角________
逐________
占________
勺________
融________
脚________
啄________
粘________
痕________
茎________
铺________
柄________
狠________
经________
捕________
病________
7.
(5分)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②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③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8.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俊秀
②专注
9.
(2分)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直:________
①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②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
③从上到下的④挺直,使笔直
⑤公正的,正义的
⑥直爽,直截
⑦一个劲儿,不断地。
疑:________①怀疑、仿佛
②难于解,难于断定的
③猜忌
10.
(5分)缩句
①绿油油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②暴风雨像一片巨人的瀑布遮天盖地卷过来。
③我们像百灵鸟一样在祖国大花圆里放声歌唱。
11.
(5分)扩句
①星星布满了天空。
②太阳照射着树林。
③奶奶关心少年儿童。
12.
(3分)快到反义词乐园里来赛一赛吧。
前——________
远——________
晚——________
13.
(5分)修改病句。
①我的作文水平不断进步。
②爷爷经常每天去跑步。
③双休日,去西山玩。
14.
(4分)请为诗句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
A.知晓、明白
B.照射
C.对着,向着
②疑是银河落九天________
A.衰败
B.停留,留下
C.下降
③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
A.发出声音
B.表达
C.鸟或兽的叫
④一行白鹭上青天________
A.行业
B.排行
C.行列
15.
(2分)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
。”
16.
(5分)看《望庐山瀑布》的插图,展开想像,运用下面提供的词语写一段话。
阳春三月
云雾迷蒙
火红的朝阳
苍翠的山峰
哗哗的水流
17.
(5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望庐山瀑布》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________时写的。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也是他写的。
18.
(4分)我能按要求默写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前两行诗句:
________
________
《望天门山》的后两行诗句:
________
________
19.
(5分)扩句
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霞。
20.
(5分)缩句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21.
(5分)我知道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飞流直下三千尺
22.
(5分)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那不是瀑布吗?
二、阅读题
(共3题;共15分)
23.
(5分)读《望庐山瀑布》,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24.
(5分)先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5.
(5分)《望庐山瀑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14分)
1-1、
2-1、
2-2、
2-3、
2-4、
2-5、
2-6、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二、阅读题
(共3题;共15分)
23-1、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策略
一、站在古诗背景角度体会诗境
从古至今,无论是欣赏古代诗词的创作意境,还是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魅力,都离不开作者创作时的背景分析。假设在鉴赏诗词艺术内涵和表现手法时,脱离了创作背景,就难以站在客观角度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即使是名著,脱离了时代背景,便难以在众多作品中凸显它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比如鲁迅的文章,在没有全面系统地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生活背景前提下,读者定会难以发现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之美。如果站在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分析文章内容,定会从文章内容中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从作品过渡到作者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情感,从而走进作者内心的真实世界。因此,教师在讲解小学语文古诗时,应站在古诗创作的时代背景角度,引导学生充分挖掘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才能够融入到古诗的奇妙意境中,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古诗的创作内涵。
比如在讲解鄂教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教师应该站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角度分析内容。诗人杜甫在当时历经7年多的唐朝“安史之乱”平息之后,开始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当与妻子流落到四川锌州时,正听闻河南河北被官军收复,在此背景下创作了该首诗。如果一味地引导学生熟读诗的内容,学生难以明白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情感。这时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积极注主动的态度自主查阅杜甫的生平事迹、安之之乱发生的背景、安史之乱发生的过程等。在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诗的创作背景之后,再分析诗的内容,从内容中挖掘作者的思想情感,实现增强学生爱国情感的目的。
二、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应以背诵诗词为主,对诗词的内容和意境不需要做出过多的探讨与分割。教育家梁衡也主张背诵书本内容是学生的首要功课。并着重谈论小学生应该在脑海里存储大量的诗词内容,这样在写作时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就算不理解诗词的内容和内涵,只要能够熟记并将其背诵出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当接触到类似的情况时,就可以对诗词内容恍然大悟。因此,在该教W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将重心放在学生的背诵方面,从而忽略了诗词内容的深入剖析和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对诗词学习提不起任何兴趣,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心理特征,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比如在讲解鄂教版《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应先让学生熟读内容,再带领学生赏析诗句。在鉴赏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望庐山瀑布》的视频和《望庐山瀑布》歌曲,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内容和倾听歌曲过程中,将自身身临其境,从而使学生主动感受古诗的意境,实现提高学生思维想象力和加深文章理解的教学目的。
三、寓教于乐
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师结合新课改标准和教学内容制定了小组合作教学策略,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古诗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让学生结合古诗文自主编排一个情景话剧或者舞台剧。这样使学生在自主排演过程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古诗文的学习兴趣,逐步实现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在讲解鄂教版《寻隐者不遇》和《游园不值》这两首诗时,教师应该采用寓教于乐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合适的组数,引导学生结合古诗内容自主创作情景剧,并将其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能够使学生从空间上、时间上把握古诗的内涵。例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第三小组的学生对诗文的内容和情节把握较为恰当,无论是童子的神情还是道士的动作举止,都模仿得惟秒惟俏,并把人物演活了。由此可见,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说教模式,结合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思维想象力,才能够站在创作者角度理解诗文内涵,并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古诗的乐趣。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一首诗短短几句或包含一个故事,或蕴涵一个道理或影射着一幅画。如果学生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因为每一首古诗中的字音字意与现代文差异甚远,古诗的年代和历史背景又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创作都有特殊的时代背景,或源于战乱,或源于隐居,或源于离别。这些都为古诗教学设置了障碍。古诗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不脱离语言训练,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情境熏陶、情感教育、想象教育;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解字词的方法,整体理解的方法,推敲品味诗的语言进而想象意境的方法,指导朗读的方法。因此,“以学法指导为骨架,以情境教学为血肉,以语言文字为基础”是古诗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解字词、会诗意、诵诗句促使语言训练
欣赏古诗语言、意境美,必须读懂诗句先过语言关。这是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语言训练的方法是:理解、翻译(把书面语言翻译成口头语言)、复述、朗诵,从而达到积累活用,内化为自己语言的目的。古诗语言非常简洁,和现代汉语不同的是它多是单音节词,所以要教学生逐字落实理解,从而读懂诗句。解字词可以指导学生把单音节词准确理解后翻译成双音节词先明基本义,再理解含义;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望—远看;日—太阳;照—照耀……;先懂在诗句中的意义,再推敲文学意义。如“生”是“产生”的意思。提问“诗人怀疑瀑布是从哪里飞落下来呢?”来推敲出“落九天”的结构及含义。
明诗意是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是一个把一句句精炼的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从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第一环节逐一落实字词以后,通过对每个诗句的串连通释,在整体上把握全诗。
语言训练有识形、解义、运用的训练,也有以声传情的训练,通过诵读,使优美的文学作品深入内心,古诗教学尤其讲究诵读。应注意指导小学生掌握朗读方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应分作三个音节停顿;读“飞”时声音高扬,以体现瀑布的凌空气势和飘逸情态;读“直下”时快读,体现由高而低的坠落感;而“三千尺”则指导学生放慢节奏,以体会落距之长,诵读的声音、节奏疾徐抑扬,可以使小学生获得非常形象的感受。
二、欣赏意境创设情境
学习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可从以下几种方法中帮助小学生进入意境。
1、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在教学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引导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诗中所写事物的兴趣,再导读回忆讨句,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诗境。
2、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情感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用以下方式赏析诗的语言会取得好的效果。一是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先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让学生从“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的问题中理解意境,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意境中理解到“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去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二是换词对比,体会意境。
3、以图配诗,感受情境。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知诗的表现手法,可采用古诗配画法进行教学。《草》的每一句就是一个画面,可分组让学生给诗句配画,然后把几幅画面相连,形成完整的系列画面。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指导朗读,体会情境。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课接近尾声时,边放音乐边让学生朗读,让学生读得如同和诗人一道在观赏庐山瀑布的美景。
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课文情境,较快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文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三、以学法指导为纲贯穿教学过程
“教会学生学习”是当前教育科研关注的课题。任何学习方法,无不呈现为一定的操作程序。所谓操作程序就是学习方法的动态展开。那么学习古诗应是怎样的操作程序呢?按照古诗的内在逻辑,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可以把古诗的操作程序归纳为:解字词——明诗意——赏意境——诵诗句。学生凭借这一学习程序,就可以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1、解字词、明诗意的方法指导。一般古诗的字词、诗意对小学生来说都不难理解,因此,“解字词、明诗意”这两步的教学并不是难点,在学诗句的时候,先解释古诗的第一、二句中的字义,然后将全句口释一遍。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教”学生。然后以所教诗句为例子,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让学生自学三、四句诗,并以汇报的形式检查学习的效果。这样做,不仅举一反三,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去探索,去解决问题,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而且节省了教学时间,避免了教师在串讲过程中满堂灌、注入式的出现。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
2、赏意境的方法指导。古诗的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所创造出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古诗讲究的是用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创造意境。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欣赏
一、吟唱欣赏
吟唱古诗词是吟诵的继承和发展,所谓吟,就是诵读,一种不急不慢,韵律性、节奏性极强的诵读。所谓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歌唱。在追求古风古韵,又符合现代人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同时,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经典古诗词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王直方诗话》中记载的一个故事:“东坡守钱塘,功父过之,出诗一轴示东坡,先自吟诵,声振左右;既罢,谓坡曰:‘祥正此诗几分来?’坡曰:‘十分来也’。祥正惊喜,问之。坡曰:‘七分来是读,三分来是诗,岂不十分也。’”一首原本写得并不很好的诗,经作者一番声情并茂的吟诵,坡评委给了他满分。虽然是开玩笑,但这个故事足以说明吟诵对诗词的重要。如,谷建芬老师的20首小学古诗,就是采用吟唱的方法让学生去欣赏古诗词,教学时也可借鉴。
二、字词欣赏
诗歌中精妙的字词,说白了就是“炼字”,是诗人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赏析诗歌中的炼字首先就要分析诗人要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或者主张,而使用炼字的目的就在于,这样的词汇才能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僧敲月下门”的“敲”,这些字无不体现了诗人“炼字”高超的技术,也突出体现了诗词的艺术水平。
三、想象欣赏
想象是古诗词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大多数古诗词都是因景而生情的。如,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在欣赏这些诗歌时,一定要注意把握这一点。
四、诗词图欣赏
一首古诗词常常就是一幅画,我们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结合古诗词的内容联系自己的想象画图,通过这种方法,也是古诗词的欣赏。实际上,在小学的古诗词里,许多古诗词都配制图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道理。
一、要掌握诗歌类别及特点
诗歌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木兰诗》)、抒情诗(《春夜喜雨》)和哲理诗(《断章》);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从军行》)与近体诗(《春望》);按语言可分为四言(《君子于役》)、五言(《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七言(《无题》)与杂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按题材可分为写景诗(《望庐山瀑布》)与咏物诗(《鹧》)、边塞诗(《出塞》)、咏怀诗(《游子吟》)等;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与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
二、要了解作者及其风格
白居易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一个时代的文人必然带有该时代的烙印,其经历、其思想感情无不留下深刻的时代印痕,而每一个诗人又有各自独特的思想性格,因而结合作者赏析古典诗歌,有助于考生把握作品的风格和内涵。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雅俗共赏,王维的诗画一体,李商隐的朦胧隐晦,范仲淹的苍凉悲壮,苏轼的雄健豪放,李清照的婉约凄切,陆游的雄浑奔放,等等,都能让品味到不同时代对诗人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作者的经历、写作背景和文风等方面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三、提取意象,体会意境,理解主旨
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情意的具体形象。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体味诗歌中创设的意境,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赏析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进行领悟诗歌的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会。诗人把抽象的情绪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这个事物即诗歌中作者所塑造的形象――“意象”。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要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1.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其中描写、抒情是重点;描写方式有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等。
2.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情景交融(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托物言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运用典故(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比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烘托(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以小见大、联想想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及欲扬先抑等。
3.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对比、双关、反语等。
五、要揣摩诗歌中字词的妙用
王安石称诗歌的语言为“诗家语”,是指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尤其讲究炼字,经典的例子就是“僧敲月下门”,作者“推”“敲”难定,韩退之曰“敲”字为佳。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认为:“就这首诗看,敲的应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家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上说,敲字也较响亮。”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用得好。第一,“绿”字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读到此,能在我们面前唤起一片江南春色。其他各字都比较抽象,没有这种作用。第二,用“又绿”唤起我们联想,让我们想到春草绿时容易引起思归的念头,这就跟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呼应。所以,在赏析诗歌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字词的作用。
六、要结合标题、注释和题干分析
诗词的标题,如同文章的标题一样,具有“眼睛”的功能,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去分析理解其所告诉我们的有关信息,基本上可以把握古诗词的主旨。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交代了写作的目的,崔颢的《黄鹤楼》指出了吟咏的主要对象,孟浩然的《过古人庄》揭示了诗的主要内容。
在古诗词赏析题中,命题人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或交作背景,或提示作者生平,或介绍相关人物、地名,或解释有关事物,等等,都是帮助考生分析理解诗词主旨的组成部分,应该认真阅读,对照试题,反复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