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钱的魔力

金钱的魔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钱的魔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钱的魔力

金钱的魔力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

3、认识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

教学准备

课前介绍《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

2、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3、课堂交流。

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都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尽量承认他们的有限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围绕课文,从课文中得出结论。比如: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重......

同时,还要让学会生朗读相应的课文,以检测学生认识生字,读通课文的情况。

二、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默读课文,思考:

(1)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讨厌、喜欢、厌恶等。

(2)你的这种感受来自于什么地方?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说说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推选人员代表小组发言。

3、课堂交流,谈谈感受。

一般情况下,学生一致的感受是讨厌或厌恶,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但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注意学生分析的理由是否言之有理,同时也要注意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

(1)托德:从刻薄的嘴脸到一脸的窘况,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变化。

(2)老伴:从耻高气昂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说的一场段话中。

4、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厌恶或讨厌他们呢?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三、研读重点,体会语言

1、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得更加传神?

2、交流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要随机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描写的传神之处。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四、作业

金钱的魔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现金池

一、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1.集团不同与一般的企业,它规模较大、下属公司众多、并且业务呈现多元化经营,资金管理难度大。经营领域通常涉及多个行业,需要管理、开发、协调、控制多种业务组合,在业务领域扩展的同时企业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在全国范围内乃至跨国进行业务网络布局,进行区域拓展,拥有的成员企业数量众多且不断增加,具有管控多层次组织的母公司特征。这些特点都造成财务管理特别是资金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

2.资金集中管理是企业集团加强管控能力,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满足整体战略发展需求的重要手段。企业集团随着业务的扩张,需要由相对分散独立发展的初期阶段向资源集中型的集团化管理规范阶段转型,实现集团化管理、系统化管理、专业化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是目前集团性公司通常采取的管理手段,是实现集团化财务管理的必备条件。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对下属企业的资金信息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加强对下属企业资金状况的监控力度,严格规范重大财务收支行为,有效防范资金管理风险和漏洞,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最终达到集团资金“统一调度,内部融通、降低成本,安全方便”的目的,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求。

3.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发挥资金集中的规模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促进改善企业集团资产负债结构和财务状况。企业集团拥有众多的下属公司,由于各公司资金状况差别较大,有些公司资金冗余严重形成资金沉淀,而有些公司又会存在资金短缺支付困难的情形,需要花费相对较高的成本从外部融资,这种资金余缺不均导致企业集团存款及贷款“双高”现象严重,有些集团公司合并报表货币资金余额和贷款额均达到几十亿元甚至几百亿元,致使财务成本不断加大。资金集中管理通过对资金的统一调配和合理使用,可以在保证集团内部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减少资金闲置,解决存款及贷款“双高”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充分发挥集团整体资金的规模优势,实现资金留存和运用的合理化。

4.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加强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集团公司的协同效应。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将资金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能够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和协同效应,为整合和重组优化集团的资源配置发挥支持作用,促进产融结合和对主业的协同支撑力度,推动企业集团健康快速发展。

二、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中现金池的应用

1.现金池概述

现金池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为主,并通过商业银行现金管理服务与网络通讯手段,对集团下属子、分公司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实时监控、统一调度、集中运行的一种现金管理模式。

现金池在实践中的一般做法是:由集团总部选定一家商业银行,设立以集团总部为一级主账户、下属各成员单位账户为二级子账户的双层账户体系,其中的一级主账户即为集团现金池账户。现金池内各成员单位账户通常可实行零余额或限额管理模式,并与银行约定好资金每次归集的时间和次数。以限额管理模式为例,银行会在固定的时间,通过系统自动对子公司账户进行扫描,若有资金余额,会通过系统自动将子公司账户中的资金扣除事先约定好的日常流动资金周转限额后的余额上存至集团总部一级主账户进行集中管理,完成资金的上收工作。对于上收来的资金,银行系统会根据上存金额和时间自动计算利息,由集团总部定期向下属公司支付存款利息。当下属公司有用款需求时,在支付金额超过日常流动资金周转限额但未超过其上存总部的货币资金总额的情况下,由其提出下拨申请,经集团总部审批后,办理资金下拨,在这种模式下,资金的上收是银行系统自动完成的,下拨是由集团总部控制的。

2.现金池业务建立的实施步骤

开展现金池模式进行资金集中管理,需要着重完成以下具体实施步骤:

(1)资金管理系统的优劣势,并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现金池合作银行。

(2)进行下属子分公司的实地考察调研。为了做好资金集中管理工作,需要通过现场调研,对下属公司银行账户、资金收支情况以及每月日常流动资金使用额度情况进行了解和统计,对现金池模式的实际操作流程进行沟通和确认,对资金集中管理的总体思路和预期效果进行宣贯,使下属公司认识到实施现金池资金集中管理之后能够为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更好的融资渠道,得到各公司的理解和支持。

(3)完成资金集中管理相关制度建设。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前,应制定资金集中管理的相关制度,对资金账户的管理、资金划转的方式、上存利率、下属公司流动资金限额等方面进行约定,使资金集中管理在制度化方面得到保障,保证现金池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清理下属公司的原有账户。要求下属公司对原有银行账户进行清理,并将资金集中至现金池合作银行。

(5)确定下属公司日常流动资金周转限额。根据现金池方案设计,实行限额管理模式需要在实施前确定各下属公司日常流动资金周转限额。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和对各子公司日常经营资金收支情况统计,分别确定各公司日常流动资金周转限额,例如以年度总收入为标准,年度总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公司日常流动资金周转限额确定为300万元,年度总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的公司日常流动资金周转限额确定为200万元。

(6)与下属公司、合作银行签署相关协议。集团总部与各下属公司签署《资金集中管理协议》,与合作银行总行签署现金管理服务协议,同时下属公司与当地银行签订资金集中业务授权书,实现资金上线管理。

三、现金池管理模式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1.集团总部要提升资金筹划运用的专业能力

推行现金池业务,最大的被考验者是集团总部,因为现金池业务把集团总部推到整个集团资金配置的最前沿。集团总部需要不断积累资金管理经验,切实提升资金筹划运用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对现金池的有效管理、统筹安排和创新运作,盘活闲置资金,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沉淀,发挥资金集中的规模效益,提高企业集团的资金回报率,同时优化融资和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减少融资成本,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2.加强企业集团的资金预算管理

为了做好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应要求下属公司按时上报年度资金预算、月度资金需求计划、并按周提交下周资金收支计划,形成资金年报、月报、周报的层层管理模式,强化资金计划性管理,集团总部要做好资金预算的审核与分析工作,对未来资金收支情况进行合理预计,并对集中的资金做好统筹安排,将资金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有效的结合起来。

3.做好下属子、分公司的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涉及下属所有公司,需要下属公司的积极配合,要做好其思想工作,阐述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打消下属公司的顾虑。一方面,保证下属公司用款不受限制,在其上存总部货币资金额度内,如有用款需求只需提出申请即可满足;另一方面,可将下属公司闲置资金归集的内部利率提高,使其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促进下属公司闲散资金归集的积极性。

4.管理层的支持

资金集中管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内容,不单纯是财务部一个部门就能够单独完成的,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需要集团总部与下属公司之间、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这其中存在方方面面的沟通和协调工作,都需要集团管理层的支持和指导。

5.健全相关配套制度

要根据集团现金池管理模式的需要,制定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对资金账户的管理、资金划转的方式、上存利率、下属公司流动资金限额等方面进行约定,同时与下属公司签订《资金集中管理协议》,约定双方在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完善操作流程和岗位职责,为资金集中管理提供操作依据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宋晓华,张梦茜.“现金池”资金集中管理的经济效益评价[J].财会月刊,2014,(5):17-19

[2]李有渔.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现金池模式[J].财会月刊,2013,(8):60-62

金钱的魔力范文第3篇

解决这一难题,离不开“理解”。因为理解本身就是教育的一种存在方式,表现为以尊重、平等、信任为前提,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有效沟通、互动互促。“理解”具有的这种内在特性,正是促进后进生接受教育的基本要素和保障条件,毕竟教育是一种教学、教养的活动,“是与孩子相处的活动”。

一、理解后进生的基本要求

教师基于理解来教育后进生,首先必须具备基于理解的教育意识。这种教育意识以关心后进生、关注后进生成长为前提。通常,教师并不会有意冷落或歧视后进生,当只是紧盯后进生的不佳表现或不良言行,只是关注这些表现和言行对班级活动、班级荣誉和班级管理目标、工作业绩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那么,我们的情绪便会压倒理智,我们的关爱便会被不满所遮蔽,也就谈不上理解后进生了。同时,这种教育意识又是以教育者的职业态度和教育立场为基础的。如果我们只是从谋生视角来对待教师职业、过分关注自己的现实利益,或者只是立足于“望生成才”期望,从“只要为了学生成才,怎样都行”的愿望出发,便会把学生仅仅看作管教或塑造的对象。反之,倘若我们从生活方式的视觉来看待教师职业,改变我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在关注自己正当权益的同时,也同样关注专业成才和事业感的满足,能够认识到教育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的人际互动特性,那么,便会把学生更多地看做是交往和濡化对象,便会在教育过程中更加趋向于理解学生。

教师具备基于理解的教育意识,需要强化几种认识。一是认识到后进生是人,是“人”便具有人的一切表征,包括欲望、冲动、激情、需要、自主意识、个性等;二是认识到后进生是处于成长中的人,“处于成长中的人”意味着他们易受外界影响,可塑、可变,且需要日积月累的变化过程;三是认识到后进生是成长中的这个人,“成长中的这个人”意味着不同的人因遗传、年龄、个性、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生活经验、教育影响等不同,在知识、能力、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有了这几种认识,我们就能理解,后进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佳表现或不当言行,是正常现象;而且,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转化”他们所需要的时间、时机、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教师基于理解来教育后进生,更需要具备基于理解的教育能力。这种教育能力要求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时懂得关注,学会倾听,能够根据不良表现或不当言行的具体表征做出准确判断,能够在洞察学生心理和具体情景的基础上做出理智选择。同时,这种教育能力又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作为管理者的豁达、宽容和自我克制,作为指导者的耐心细致和随机应变,作为示范者的表里如一和身体力行,以及作为教育者的持之以恒。

在后进生教育中,教师要想真正获得并发挥基于理解的教育能力,应当尽可能做到“五解”。

1、设法了解。包括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或做)了什么事,这件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或后果,为什么这件事在这种情境下发生在这(几)个人身上,等等。

2、读懂辩解。也就是通过观察、谈话或书面材料,关注后进生的内心活动和真实动机,弄清他(们)试图掩饰什么、逃避什么、害怕什么,以及期望获得什么。

3、消除误解。既包括消除因信息不全或失真而引起的误读、误解,有包括消除基于以往经验或因晕轮效应而形成的偏见或陈见。

4、达成谅解。在了解真实情况、消除误解的基础上,对后进生的不佳表现或不良言行予以接纳和宽容。当然,谅解并非漠视错误,更非放任或纵容,而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教育、解决问题。

5、实现化解。包括消除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或矛盾,找到处理不佳表现或不良言行的适当途径和方法,寻求促进转化、获得发展的突破口和指导策略,等等。

二、基于“理解”的后进生转化策略

基于“理解”的后进生转化过程,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问题行为出发的育人过程,它既需要教师从多角度着眼,从细微处着手,做到循序渐进,又需要教师抓住问题的关键,把握教育时机,灵活运用多种教育策略,力求随机应变。基于“理解”的后进生转化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立场转换策略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工作方法便相异,工作实施也会大相径庭。显然,后进生转化中的立场转换,主要是指教师的视角立场转换和工作立场转换。在视角立场上,就是要教师实现由“教书匠”向专业人员的职业观转变,实现由管理者、监督者、训导者向关怀者、指导者、示范者的角色转变;在工作立场上,就是要教师做到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当然,立场转换也包括教师指导和帮助后进生转换立场,如学会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看待自己以及日常表现,正确看待老师或家长的教育行为,等等。

2、态度改变策略

在通常情况下,被冠以“后进生”的学生,对于管教、训斥、喋喋不休的批评已经习以为常,大都会报以抵触或充耳不闻的态度,对老师也心存芥蒂。态度改变策略就是要让后进生转变对人和事的态度,包括对老师的态度、对问题或事件的态度、对教育行为的态度等。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改变认知,即帮助学生改变对人、对事、对问题的看法或观点;(2)、关注表现,即注意到学生在思想、言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并及时予以肯定;(3)、把握时机,即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把握适合师生坦诚交谈、双方互动的教育时机;(4)、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5)、营造沟通氛围。

3、兴趣转移策略

对于许多后进生来说,迷恋某种不当活动,沾染某种不良习气,存在某种不良行为,乃是常态。教师如果只盯着这些缺点,教育行为便会裹足不前。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兴趣转移策略,就是要教师发现或发掘后进生的优点,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从事或参与有利于自身健康成长的活动,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和有意义的兴趣领域,由此转移他们的关注焦点,引导他们发挥特长,从而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逐渐摆脱对不当活动的痴迷,改正不良言行和习气。

4、内在激励策略

许多教师习惯于“胡萝卜加大棒”的奖惩策略,对后进生的积极变化或进步予以(物质、金钱、名誉等)奖励,对其不佳表现或问题行为予以惩罚,如罚写作业、限制活动、取消名誉等,甚至变相体罚、贬损尊严。其实,无论这种外在奖惩策略是否有效,它针对的总是“过去”着眼的总是“当下”。内在激励策略则与此不同,它强调“现在”和“将来”,注重引导后进生进行有利于改正不良言行的内在归因,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闪光点和内在潜质,意识到并努力做到“我也行”。能否改变后进生对自己的不当或错误言行的认识,帮助他们建立积极、正面的自我形象,是有效运用内在激励策略的关键之所在。

5、任务驱动策略

转化后进生的最终落脚点是要指导他们去行动。对于许多后进生而言,他们并不是认识不到自己不良言行的后果及影响,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去努力。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批评、劝慰,甚至想方设法让他们背上愧对父母、愧对老师的“包袱”,效果肯定不会太好。适宜的做法是,根据后进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表现,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来驱动他们付诸行动,包括指导和帮助他们确定可望又可及的阶段性目标,选择有针对性的、力所能及的工作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步骤,采取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行动方式,等等。

金钱的魔力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管理权威理论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权威进行了定义,并构建了一个可操作的管理权威概念模型。

权威问题在任何社会组织中都存在,人们对管理权威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而这一概念在每一阶段的发展演化,无不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管理权威理论的历史演进

(一)制度权威理论

人类社会对权威问题的关注远没有对权力问题关注的久远。在人类没有走向文明、开化的上古世纪及中世纪,没有人会对权威感兴趣,甚至不可能出现权威萌生的土壤。在专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人们感兴趣的是对权力的研究(即不考虑服从的合法性问题)。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发展,经济上从小农经济或庄园经济向以自愿雇佣关系为特点的工业化经济迈进,政治上从封建专制政体向合议制、共和制等以民主、自由为特点的政治体制迈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者们开始关注传统权力关系的合法性、有效性问题,这就产生了权威诞生的土壤。

在韦伯所处的19世纪末,人类社会正处于上述的大变革时期,因此韦伯的权威观就具有浓厚的时代烙印。韦伯首次对“权力”和“权威”进行了区分,在他看来,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而权威应该称之为在可以标明的一些人当中,命令得到服从。这个意义上的服从,可能建立在极为不同的动机之上:从模糊的习以为常,直至纯粹目的合乎理性的考虑。根据服从的不同基础,权威可分为合法型权威、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三种类型。

在三种权威类型中,韦伯最推崇以官僚制为依托的合法型权威。他认为在官僚制下,人们之所以接受管理者的统治是“因为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的合法性,认为他们是合法授命进行统治的”。韦伯权威观的突出贡献在于,它超越了对人的权力尊重的认识,开创了一个对制度权威尊重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韦伯的权威理论被称为制度权威理论。

(二)形势权威理论

福列特管理思想形成的20世纪初,正是工业化早期劳资矛盾尖锐爆发的时代。企业内部劳资冲突不断,工人罢工盛行。针对组织内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对立与冲突,福列特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整合,即统一双方的利益需求。她认为这种“利益整合”是解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分歧的最好方法,而利益整合只有在具体的形势中才能实现。福列特认为“应该使命令客观化,统一于情境中涉及到的所有人,发现该情境中的规律,并且遵守它”。同时,这种“非人称化”的命令,能消除组织中“上司”和“下属”这一角色差异,变下属服从上司的命令为双方共同服从于客观形势规律。因此,权威来自形势和规律,上司和下属都可以依据情形、规律向对方施加自己的影响。这种共享的、双向的权威观被称为形势权威理论。

福列特的这种权威观首次体现了下属的利益需求,触及到了权威的有效性问题,这是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但是应该看到,福列特的权威理论具有很大的理想色彩。比如命令的客观化,即命令统一于客观情景要求,实践中难以操作,因为同样的客观情境,上下级之间由于所拥有的信息、目标不同,就可能产生不一致的认识,因此也就难以形成双方共同认可的客观化命令。

(三)权威接受理论

巴纳德的管理思想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即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巨大的战争机器拉动了战时工业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巨型寡头企业。大工业化的企业对组织内部的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巴纳德认为经济组织(乃至各种社会组织)都是一个由相互进行协作的人组成的系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纳德被认为是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

关于权威的定义,巴纳德认为,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命令)的一种性质,通过它的被接受,组织的贡献者或成员支配自己所贡献的行为,即支配或决定什么是对组织要做的事,什么是不对组织做的事。按照这个定义,权威(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主体方面,命令的发出者;客体方面,命令的接收者。如果一个命令下达给了命令的接受者,命令对他的权威就被确认或确定了,这成为行动的基础。如果他不服从这个命令,就意味着他否认这个命令对他有权威。因此,按照这种定义,一个命令是否有权威,决定于接受命令的人,而不决定于权威者或命令发出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巴纳德的权威观点被称为权威接受理论。

巴纳德的权威理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他首次提出了从管理客体的接受角度来定义权威,这种定义首次触及了权威概念的内核,也使权威概念从权力、命令等概念中独立出来。但是,巴纳德对于权威的“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命令)的一种性质”的这种定义具有较大的模糊性,仍然停留在理念阶段。

(四)决策权威理论

西蒙的管理思想形成于二战后期,正是社会民主、平等意识风靡的时代。在组织内部,越来越强调对人性的尊重与人的价值的尊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西蒙继承了前人、特别是巴纳德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权威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西蒙认为,权威是指导他人行动的决策制定权力。权威是上级和下属之间的关系,上级制定并传达预期下属会接受的决策,下属预计上级制定的决策,并根据这些决策来决定个人的行动。

权威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按照西蒙的理解,当上级和下属之间出现意见分歧,而意见分歧又无法用讨论、劝说或其它让人信服的手段加以解决时,就必须由一方的权威来处理,这种权威就是组织中的“权威链”,或者叫“最后裁定权”,这种最后裁定权可以看作狭义上的权威。

在西蒙看来,“说服”、“建议”等动词描述的是几种不一定包括任何权威关系的“影响关系”。在狭义的“权威关系”中,下属暂时放弃了自己选择行为方案的权力,并使用接收命令或信号的正式准则作为他选择的依据;而在“影响关系”中,接收建议的人,只是把建议当成做出抉择的一项实证依据,但是他的选择取决于他是否相信该建议。“如果我们愿意承受可能出现的术语滥用的代价,就可以广义的使用权威,并且把不经过任何批判性审查或考虑就接受建议的所有情境都理解成权威现象”。因此,广义的“权威关系”可以理解成包含狭义的权威关系和影响关系。

西蒙是公认的权威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首先他将权威的“权”首次明确界定为决策权,这使权威的定义减少了较多的歧义;其次他将管理客体的接受度定义为对上级决策权的认同,这种定义使得权威概念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西蒙的权威理论被称为决策权威理论。

由此可见,管理权威概念的演进,是随着社会时代背景的发展变化而演进的,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管理权威概念逐步走向独立、清晰。

管理权威理论发展现状及其社会背景

权威理论在当代不是一个研究热点,相反,它是一个历史上的流行课题。这从对权威理论的综述中可以得到印证。从韦伯开始,经历福列特、巴纳德、西蒙,都已经是近半个世纪以前的学者了。反观近代的管理学大师,几乎没有人对权威理论做出进一步的发展。管理权威理论似乎已经走向了“衰落”,但随着权威理论在管理理论中的“衰落”,与此相反,管理权威却在经济学领域的企业理论中获得了重生。管理权威之所以在企业理论中备受重视,这是由企业理论的研究定位决定的。企业理论首先要回答企业的性质是什么,而科斯所提出的,“企业是一个企业家靠权威来配置资源的装置”这一经典定义,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理论发展的基石。因此,无论企业理论的哪个发展流派,都绕不开对权威的研究。然而,为什么在管理学这一最早对权威进行研究的领域,权威理论反而走向了“衰落”呢?

从社会背景看,在韦伯之前的工业化初期时代,君主思想、神权思潮盛行时期,社会组织靠的是“权力”来进行“统治”,所以探讨权威、命令等是符合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在后韦伯时代,特别是二战后,整个社会的思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民主与平等为主流价值观的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在管理学领域,人们对组织的官僚属性产生了怀疑,对企业中的权威或权力的合法性产生了质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权威理论遭到了管理学家的冷遇,他们转头研究一个更加富有民主与平等意味的概念——领导理论。这就是权威理论衰落的社会背景。

然而在近年,有些睿智的学者开始对这一学术现象进行了反思,代表人物首推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教授。他认为,尽管半个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学者或职场人士都断言,组织的官僚属性已经过时了,将会被水平组织、联盟组织、网络组织等平等性组织所取代。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尽管新的组织模式不断出现,但官僚组织并未出局,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至今依然是组织结构的主流。虽然企业的官僚组织属性已经有很多改变,许多组织更加扁平化、团队化;虽然企业的权威属性变得更加模糊、不易察觉。但是,必须承认,大多数企业组织本质上仍是自上而下、权威驱使的组织结构;仍然存在层级权力分配,下级依然要向上级汇报工作;组织中依然充满了控制系统和绩效评价系统及其它一系列限制人们行为的措施。因此,尽管主流价值观在倡导管理的人性化,但并没有改变企业仍然是一个官僚组织,是一个权威机构的现实。

综上所述,权威理论并不是因为不适应当代组织现状而走向“衰落”,而是因为社会观念原因被学者们所艺术性淡化。权威从来没有在组织中退出,而且未来也不会退出。因此,权威理论并没有真正衰落,应该让其回归它在管理理论中应有的地位。

管理权威概念模型构建

既然企业本质上仍是一个权威机构,要对企业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就不能规避掉企业管理权威这一重要变量。而要对权威这一变量运用现代实证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要对权威进行定义。

应该承认,对权威进行定义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究其原因,首先如上文所述,现有的权威概念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其次由于近年来少有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问津。因此,在当前的理论界还没有对管理权威概念的共同认可。

根据前文综述,可以发现,韦伯的定义区分了权力与权威的差别,突出了权威的合法性基础;福列特的定义突出了权威的共享性,实际上触及到了权威的效力问题;巴纳德从管理客体的接受度来定义权威,奠定了权威的合法性与效力性的基石;西蒙将权威定义为下属对上级决策权的认同,使权威的概念具有了较强的独立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本文认为权威概念的内涵如下: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下级对上级决策制定权力的接受程度。特别当上级制定的决策与下属自己做出的选择相冲突时,下属对上级决策的接受与执行程度。

在权威概念的外延上,本文认为,权威概念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影响层面:根据西蒙定义,广义的权威包含说服、建议等影响手段。在这种影响层面下,下级接受上级并不是因为上级具有某种权力,而是基于对上级人格魅力和专家判断力的信任。因此,在这个层面下,下级对上级决策的接受是一种自愿接受。

第二个层面,认同层面:根据西蒙及本文定义,权威指的是下级对上级决策制定权力的接受程度,或者说下级认同上级拥有对自己职责范围之外事项的决策制定权力。通俗地说,下级认为职责范围之外的决策事项天然的归上级决策,自己接受上级决策并执行之。在这种层面下,下级对上级决策的接受是一种自然接受。

第三个层面,命令层面:根据巴纳德及本文定义,权威尤其体现在当上级制定的决策与自己做出的选择相冲突时,下属对上级决策的接受与执行程度。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权威关系带有强制性。在这种层面下,下级对上级的决策是一种被迫接受。

根据以上定义,本文提出权威关系的三层概念模型(见图1)。

权威概念模型的确定是管理学的一项基础研究工作,有了明确的概念模型,就可以对权威关系进行有效测量,就可以运用实证方法,对与权威相关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比如权威与执行力,权威与领导效力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而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韦伯著.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

2.玛丽福列特著.福列特论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金钱的魔力范文第5篇

一、我国住房公积金当中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

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其进行会计的核算时,应该要制定符合实际的会计核算原则,但由于住房公积金的自身特点,因此,具有以下性质特点。

首先,明确主体。我国的住房公积金通过国务院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特定单位的职工需按月对个人长期住房的储金进行缴存;管理中心属于城市的人民政府独立、但是不以营利作为准求目标的单位。此外,其还作为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主体,应该对职工所上交的资金进行账目管理与资金管理。进而形成和缴存人的债权、债务的法律关系,从法律角度而言,管理的中心需要承担对各不同缴存员工的住房公积金的负债法律责任。

其次,建立分帐。其他的住房资金与管理中心中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分账核算。即管理中心中,其的所开展的自身业务本文由收集整理与核算工作,应该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而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以及管理中心的各项管理费用,需要建立独立账户,以便进行单独的核算。

最后,要实行三级核算。管理中心要设立住房公积金的明细账、并按照三级科目的明细规定进行核算,分别是:住房公积金的总账核算与其的单位账户的核算、以及个人账户的核算,并且还需要确保账户金额的相符。

二、住房公积金的会计核算的模式种类

住房公积金,其是与住房的制度改革实际所进行的一种政策,也是利用强制性储蓄方法所建立起来的、带有义务性、与个人的住房消费资金、与职工的工资有关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施的目的是利用长期的、强制性的储蓄政策,对住房的建设资金所进行的筹集与融通,并且不断提高、进一步改善员工的家庭困难,以及解决其的住房压力。当前,其会计核算的管理模式可分为3大类:直接的管理模式、委托的管理模式、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首先,直接的管理模式。管理部门的中心负责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与管理以及核算、提取的具体过程工作。通过设立相关的机房进行有效管理,按照具体的情况进行网点的布设,管理中心的负责人员应该承担起前台合后台的操作工作,进行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业务的直接办理,其的资金存储至商业银行的专门账户上。

其次,委托的管理模式。管理的中心和受托银行,一起签订有关住房公积金的委托协议,并且通过承办银行等方式进行服务网点的建设,并且合理进行住房公积金的代办点的设立。借助计算机的网络优势,把管理中心和银行的网点进行连接,网点可以当做管理的前台操作,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处理以及存储大等功能,将住房公积金的账目,进行落实到各职工账户上。

最后,混合管理模式。这种不是上述两种模式的“1+1”,而是综合考量现有人员少、业务量大、控制程度等现实问题,采取委托税务部门、受托银行等共同管理的良性竞争格局,形成“集中管理、全程控制”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中心、受托银行、第三方甚至多方之间相互协调、有效配合的“多赢”局面,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有效控制风险,兼顾效益的目的。

三、改革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模式的探索

住房公积金的会计核算,其的改革主要立足于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模式改革方面上。由于我国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中规定:住房公积金的应用范围只能是用在职工的购、建房、以及提取退休、个人的住房贷款以及购买国债。因此,对住房公积金所使用的模式进行改革,范围变动不大,一旦进行创新与改革,也应该是在规定的使用范围与方向所进行的。为此,就地方而言,有关住房公积金的会计核算方面的改革,更加应该从其的会计核算中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管理中心需要面对很多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病对其的资金进行有效管理。我国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中规定:对于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中心,需要委托、受委银行进行住房公积金的贷款、以及结算等业务、设立账户、缴存资金与归还手续等的办理。这也是正确、有效处理好管理中心与银行这两者之间就住房公积金的管理问题,所进行的明确分工、协调合作的有效途径。

为了进一步适应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与经营的较好分离,需要以改革原归集、贷款核算的方式,进行创新管理中心、完善委托银行等部门的协作关系,强化以会计核算为主线的业务管理和操作的混合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如图所示)

相关期刊更多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信息与电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临床心理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