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教学信息

语文教学信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教学信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教学信息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第1篇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但长时间使用,会使教师对信息技术手段产生一定的依赖性。课前教师从网上下载课件,拿来就用,缺少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特色,学生观看课件感觉眼花缭乱,但收效甚微;很多教师该在黑板上板书的环节,利用课件代替了,学生很难学到规范的、准确的书写顺序;对一些欣赏性的文章,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展示,没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们教学时,应注意这些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的弊端,要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比如,在进行“观沧海”的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观沧海”的视频画面,展示“沧海”的地理位置、时局图、创作背景等信息。视频中,在对诗文内容进行朗读的同时,展现相应的视频画面,让学生从中体验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诗文是通过描写沧海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曹操的宏伟抱负、宽广胸襟、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二、科学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力求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科学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包括手段的选择、课程资源的优化、素材呈现的方式等等。教师要深入学生当中,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力求打造高效课堂,实现语文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比如,在进行“母爱”的阅读教学时,这个话题接近生活,每个学生都体验过母爱,都能感悟母爱的伟大。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母爱,从细节上感悟母爱。在学生描述母爱的实例中,要体现细节描写,主要是从心理、语言、动作、肖像等方面入手,例子要具有感染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其实这就是一种本真教育。为拓展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让学生从网上查询母爱的例子,可以是国内的例子,也可以是国外的,可以是文学中的母亲,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母亲。只要是真实的、感人的都可以列举出来,以启迪学生珍惜母爱,懂得感恩。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第2篇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一个部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要求教师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要素、环节,经过整理组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1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良好的开端是

成功的一半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培养。第一堂课的开发和引导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笔者的做法是利用各种现代的教育教学手段,将计算机的各种功能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感悟到学习方式、手段的重要性,激发出学习的欲望。如笔者设计一些多媒体演示软件,展示计算机的各种用途,其中重要的是将以往学生制作的作品,如贺卡、报纸、作曲、统计成绩等让学生看,告诉他们这是学生设计出来的,学生马上觉得信息技术离他们并不遥远,触手可及,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课时,一方面教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要做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另一方面,还需要他们怎样密切配合,等等,让学生有一个必要的心理准备,为今后的学习,尤其是课堂上能充分利用好40分钟铺条好路。

2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效提高学习

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忽视情景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漠视各种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具体的应用情境,直接进行孤立的知识教学。学生不知道所学知识产生的背景,也不知道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何用处,故学习兴趣不足。他们往往为学知识而学知识、为考试和解题而学习,忽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死记硬背、机械套用。其实,任何知识都具有产生和应用的具体情境。只有在比较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学生才会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充分调动已有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面对的问题,从而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掌握。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需要的特定情境是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更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处于愉快的教学情境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与愉悦的心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创设较真实的问题情境,方法有二:一种是把学生引入问题发生的现场,让学生亲身感受、探究;另一种就是将问题情境引入课堂,在教室里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用语言、教具、模型等,同时也可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实现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的目的,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中,使其乐在其中。

3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发挥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教师的权威绝对化,对出自教师之口的知识学生只能接受,以至于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灵性、创造性。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启疑”,即教师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网络情境的语文教学,使学生成为信息选择的主体,获得鲜活多变的认知材料,为学生写作提供范例。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教学要求和问题,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然后进行讨论、总结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学到知识,又锻炼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应具

备的各种能力

4.1 培养学生形成超文本的技能

超文本是一种多维立体的网络的结构。它的结构处于多个维面的交叉点上,网上连通就能实现文本节点的跳跃,向多重时空辐射和伸展,学生驾驭了超文本的写作,也就完成了换笔(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形成网上获取知识并加工、反馈、整合的能力,具备了现代人应有的素质之一。

4.2 培养学生适于网络交际的语言能力

传统的写作是以文字表述为主,而在以多媒体为手段形成的电子文本中,除文字之外,符号、声音及三维动画,都成了构成电子文本的表情语言、有声语言。尤其在电子邮件和聊天室中,人们适时采用创造出的脸谱语言,表情达意。这种脸谱简洁、含蓄、形象、幽默,给电子文本增添无限情趣,并与文字语言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网上交际任务。

4.3 培养学生语文中的创新能力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随着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军事及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深入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面对瞬息万变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创新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1)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一个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获取知识进行整理、分析、综合、开拓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就必须告诉学生怎样思考问题,教会学生面对陌生领域去寻找答案的方法,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而现代教育技术就恰好具备了大容量存储教学信息的优势,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的丰富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以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离不开想象力。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信息技术从多方面为想象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首先,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由被动变主动,由接受变获取。特别是通过交互式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网络真正的力量在互动性,互动性创造了社区并且联合社区内的使用者,让人们对作品、主题、趋势和当中的想法产生兴趣。电脑网络交互式小说的兴起,大大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学生置身其中,可以充分驰骋自己的想象,随意改变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命运和结局。人机对话的互动性,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其次,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又将影视艺术中时空跳跃、时间倒置、蒙太奇等手法运用于电子文本的合成中,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想象,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从而引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教学融合

初中语文课程相对来说实践性比较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及多角度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及爱好,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科的规律进行综合的把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能力。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重要性

(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其主要的方式是借助于信息资源,从而使得相关设备能够有更大的发展潜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初中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而能够有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1]。语文学科在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模式下,应该对传统的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变,语文教师应该发挥其主导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发挥主体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在进行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前的预习,课内的联系及课后的复习等方式方法,从而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提供更大的便利。由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特点,所以,教师需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

(二)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

首先,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能够获取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利用好信息技术可以让比较抽象难懂的文言文等古文变得更为具象化,从而让语文的课堂氛围能够更加的生动、活泼。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重要兴趣。其次,有利于课程的有效改革。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上,其主要的方法是言传身教,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上述所说的形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信息技术来使得语文教学能够更加生动、有趣。不断地丰富图像信息,吸引学生的视线。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学生可以在课余的时间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搜索,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增加比较多的主体性。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融合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基本原则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语文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于课本的基础理论,借助比较积极地态度,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2]。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其一,信息技术具有工具性;其二,教学方式方法具有探索性;其三,实践与创新有机结合;其四,教师发挥主导性,学生发挥主体性;其五,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有机整合,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从而科学合理的利用好信息技术,从而解决相关问题。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索性主要表现在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好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结合学生的主体性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一直是重中之重。如果语文教学单纯只是教会学生学会基本的认字和课本的基础知识,势必让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其学习的方式也只是机械性的学习。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好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结合的时候,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把握[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教育的不断变革,信息技术的使用已经逐渐被融合到教育学的各个学科之内。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大。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既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也可以帮助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从而提高学生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信息技术的引入对于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各种难题有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与此同时也可以有效改善课堂的整体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永红. Yan zhao ping.成效略.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力,主要运用的方式是“多用智,少动气”课堂突发事件处理方法之我见――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J]. 经营管理者. 2012,14(13):125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第4篇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灵感,学生的想象力是无止境的,如《天上的街市》的教学,将天上明星和地上街灯交相辉映,牛郎织女天街闲游等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再配以背景音乐,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感悟,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个性

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就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获取知识过程与途径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如在教授《咏雪》之前,我先让学生看《陈太丘与友期》的课堂实录,学习课堂实录中的学生们:看看他们是怎样预习,怎样讨论,怎样解决疑难。然后我问学生有没有信心自己学会学习,因为有了范例,同学们信心百倍,跃跃欲试。

三、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搜集筛选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将知识进行延伸、扩展,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运用语言

教师依据教材,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收集资料,获取新知。将网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代语文教材中,教师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体现了我们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如在教授《三峡》时,我设计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再自己课下收集资料,查找资料的同时,或以导游身份,或以游人身份,或以三峡人、作者、诗人等不同的身份,介绍三峡。这一教学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整合; 效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的活力,让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可以说学科教学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了,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都能发挥出很好的功效。

一、信息技术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可以提供基于文本、语音、图形和视频等多媒体的教学支持。教师可以边讲解边引导,灵活地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师生互动,如讨论、辅导、质疑和答疑等,从而确保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另外,以前课堂练习教师只能我问你答的形式来进行,学生有时很难听清楚,而现在学生则可以很清楚的从大屏幕上看到习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例如:在讲解《紫藤萝瀑布》、《童趣》等课文的时候,我通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播放整合了音乐和课文朗读录音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享受优美的音乐;播放紫藤萝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紫藤萝的生态特点;播放小时候捉迷藏、钓鱼等游戏,让学生通过视频再次回味童年时代的种种乐趣,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课后还不由自主在回想上课的情景,很久都不能忘记,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展示教学内容,而且因为综合调动了视觉、听觉等感官的活动,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了,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的保证。将信息技术作为助学和促学的方式,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关键点是“课件”的使用。其中,制作优良的课件是关键中的重点和难点。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着很强的优势:

1.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在利用课件授课的过程中,用演示效果可以解决文本的重难点,教学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教学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如影片、音乐、录音、动画、图片等),帮助我们实现图形图像的直观性,解决教学重难点。例如: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课文前,考虑到学生对美学认识的局限,可以先播放美学直观的影片,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美的效果,没给人带来的享受,美学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也就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由此让学生自己讨论出作者要呼吁的是什么?很直观,是残缺也是美。

2.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复习课容量大大增加,教师写黑板的时间大大减少。比如我们复习文言虚词,梳理知识信息时就非常需要用多媒体技术。众所周之,单位时间内多媒体给我们展示的知识容量是传统教育教学无法相比的。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把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

3、利用课件,理解课文内容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造型优美,质量坚固,工艺精巧,就要分析石拱桥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制作特征。但是学生,甚至教师连石拱桥见也没见过,无法对上述特征加以分析;课本上虽有一幅插图,却无法与其他拱桥比较,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于是巧妙借用《中国石拱桥》的CAI课件,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有名的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解说词运用文中的语句,溶画、文于一体,此外还附加一些思考题。学生们一边听着缓慢的、充满感情的解说,一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雕刻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比较、分析等过程,学生们终于得出结论:中国的石拱桥优美、坚固、精巧,中国人民是具有高度智慧和创造性的人民。

三、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出发,使之能够跟上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才能实现二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