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生输血前准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三方共同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以及麻醉方式、麻醉设备、手术物品、仪器的情况,术前、术中的用药情况、输血情况、标本留置情况等进行核查。比较手术安全核查表使用前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核查患者的执行率。结果 手术安全核查表应用后,核查执行率为100%,应用前仅为44.0%-100%。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手术安全核查表;安全管理;核查
手术错误是手术室最大的风险之一,包括接错手术患者、开错手术部位、错误的手术等,是手术室特有的严重差错事故。此外还有术中输血、输液、用药的错误,手术物品、仪器准备不足而影响手术的安全实施,麻醉设备性能的安全也直接关系手术病人的安全和影响手术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虽然反复强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但部分手术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过分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忽视查对制度,虽然未发生手术错误的医疗纠纷,但却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2010年,新的《病历书写规范》颁布,要求在手术过程中增加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填写。2010年5月,我院正式执行了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安全核查率,有效地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前后为患者实施手术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为观察对象(各选择50台手术,局部浸润麻醉除外),年龄(32.1±16.2)岁。
1.2 方法
1.2.1 手术安全核查表 手术安全核查表对于手术病人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个时间段,对手术病人进行核查,内容包括手术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准备与实施、手术物品、仪器的准备、用药、输血、手术标本、各种管路、术后去向等项目的核查,三个时间段各有侧重点,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共同对项目进行确认,并签名。见样表。
1.2.2 使用方法 结合该表使用三步核查。第一步核查:病人入手术室后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共同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术野皮肤准备情况、药物过敏、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带入手术室的物品(如影像学资料),以及麻醉设备安全检查情况和麻醉方式的确认,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与否进行核查,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第二步核查: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再次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进行核查,并由手术、麻醉医师陈述手术、麻醉风险预警,手术护士陈述物品、仪器情况,所有成员均“确定”后,方可实施手术。第三步核查: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再一次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后用药、输血、手术标本、皮肤情况、各种管路、患者去向等进行核对,并签名、记录。
1.2.3 评价及统计学方法 比较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使用前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安全核查执行情况。在观察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核查表内容随台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安全核查表应用前后,我科均未出现手术错误。
2.2 手术安全核查应用前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安全核查执行情况有所不同。见表1
表1 核查表应用前后对患者安全核查执行情况比较
人%
项 目手术病人数 应用前应用后 X2p
麻醉实施前
手术医生核查 5022( 44.0) 50(100.0)33.889
麻醉医生核查 5043( 86.0) 50(100.0) 5.530
手术护士核查 5045( 90.0) 50(100.0) 3.368 >0.05
手术开始前
手术医生核查 5042( 84.0) 50(100.0) 6.658
麻醉医生核查 5038( 76.0) 50(100.0)13.636
手术护士核查 5043( 86.0) 50(100.0) 5.530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手术医生核查 5024( 48.0) 50(100.0) 35.135
麻醉医生核查 5027( 54.0) 50(100.0) 29.870
手术护士核查 5050( 100.0) 50(100.0) ->0.05
3 讨论
保障患者安全是医疗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医护人员在身心疲劳的情况下,稍稍疏忽,手术错误就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过去,在手术室的安全核查工作中,由于没有书面依据,部分工作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受定势思维的影响,过分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出现确认患者资料缺乏准确、全面、客观等情况,若缺乏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沟通,极易发生手术错误[1] 。另一方面,对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没有明确的核查要求,因此常出现医生核查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依从性较低的现象,由于术中人员间相互提醒,故未发生手术错误。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明确了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查对责任,加强了手术安全核查的准确性,提高了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麻醉实施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三方对患者的共同核查,保证了患者的身份无误、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的无误;手术、麻醉的知情同意,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麻醉设备的安全检查,可有效保证术中麻醉安全;术野皮肤的准备情况核查,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此时的静脉通道的建立完成、患者过敏史及抗菌药物皮试结果的查对,可为术中的输液、输血、用药等提供保证;带入的病历、影像学资料、植入物等查对,可保证为术中提供使用。
手术开始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共同对患者再次进行共同核查,可进一步加强对手术患者、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的确认(尤其对称性器官的手术部位的核查)。预计手术时间、预计失血量、手术关注点的陈述、麻醉关注点的陈述、可使参于手术人员对手术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能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手术护士对于物品灭菌合格、仪器设备性能安全、 特殊用药情况的陈述,可为手术提供必需的物质保障。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三方的共同核查,又一次地证实了手术患者身份、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的正确性。此时的用药输血的核查,又一次保障了护理安全,手术器械物品的清点正确,进一步为避免物品遗落体腔,保证病人安全,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供保证;手术标本的确认、可防止手术标本遗失或弄错,保证标本及时送检,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各种管道的确认,做好标识,可保证引流通物,防止脱落、受压、扭曲。核查完毕后,患者离开手术室返回病房,巡回护士要进行护送,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可使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明确各自的责任,结合三步核查法,一环紧扣一环,从而保证了正确的手术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正确安全的麻醉、正确的输血、输液、用药,正确的手术标本留置。降低了发生手术错误的风险,并且有可观可循的记录文书,切实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全麻下行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的麻醉与护理配合。 方法 回顾对24例急性颅内血肿患者实施清除术时,麻醉医生运用熟练的技术和合理的用药,手术室护士精湛的护理配合。 结果 24例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针对急诊手术全身麻醉的特点,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并且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 全身麻醉; 围手术期; 麻醉; 护理; 配合 作者单位:474500 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 急性颅内血肿多发病突然,病情危重,且有易变、突变、多变的特点。争分夺秒,尽快手术清除血肿,解除神经压迫,是拯救生命的关键之一[1]。此手术又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麻醉又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前提。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行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24例,经麻醉与护理的密切配合,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男16例,年龄32~65岁,平均54岁,女8例,年龄26~52岁,平均46岁。均经CT和磁共振检查下明确诊断。其中外伤性颅内血肿20例,高血压脑出血4例。术前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3例。12 麻醉与护理配合121术前1211 调节室内温湿度 接到手术通知单首先调整手术间温度在22℃~25℃,相对湿度50%~60%。因为患者在全身麻醉状态时,全身会失去对外界温度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1212 做好术前器械准备工作 因为颅内血肿患者多发病急、突然、病情危重,需尽快手术清除血肿解除压迫,因此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后,应立即准备手术所需器械:敷料、双极电刀、冷光源、颅骨电钻、头架等所需物品器械,检查手术无影灯等器械,使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为手术做好准备工作。1213 做到严格的查对制度 护士、麻醉师、手术医师三方认真核查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检查麻醉前用药情况,过敏史,询问饮食情况,查看有无义齿,术前导尿管是否通畅,并三方签字确认。1214 建立静脉通路 核对无误后,巡回护士应首先迅速建立二路以上静脉通道,以保障麻醉及手术输血、补液及给药的需要,一般使用静脉套管留置针和三通阀,以保障麻醉和抢救用药快捷方便。122 术中1221 协助麻醉诱导 协助麻醉师连接好麻醉机电源,吸痰管与中心吸引等连接好处于备用状态,麻醉要抽好整齐摆放,约束带固定好患者协助麻醉医师静脉给药[2]。1222 配合气管插管 麻醉诱导后巡回护士应在患者头端一侧协助麻醉医生气管插管,将备好的喉镜递给麻醉医生。充分暴露声门后递气管导管,并根据需要协助暴露声门,插管成功后拔出导丝递牙垫,协助挤压呼吸囊,调整导管深度并用胶布固定[3]。1223 参与摆放 插管结束后,协助麻醉师、手术医师摆放,保证呼吸通畅,维持循环系统稳定。全身麻醉后由于患者肌张力丧失,所以在摆放时一定与手术医生和麻醉医师一起保护好患者的头颈部,头架要固定好,而且要观察好气管插管,防止扭曲脱落,保护好导管、尿管、静脉针。颅内血肿清除术基本都是平卧位,头部垫好头架在头圈,眼部用眼贴保护,双上肢双下肢适度固定保护。1224 保证静脉畅通器械配合 保持静脉通畅是麻醉及手术中给药、补液、输血及患者出现危症时极为重要的一项抢救措施。全身麻醉的患者应用诱导剂后应暂时加快补液速度,使药物尽快进入循环,又由于麻醉后血管括约肌松弛,术中出血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应遵遗嘱及时补充液体,必要时输血。器械护士应提前10~15 min准备器械,连接术中所需管路如电刀、吸引器、双机镊、冷光源线束、颅骨钻等器械,密切配合手术进行。1225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手术室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协助麻醉医师观察术中失血情况,如根据吸引量、纱布块血量的失血情况来决定输血量,输血前与麻醉医生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还应掌握各种抢救技术,熟悉各种常用监护仪及除颤仪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与麻醉医生默契配合,做到忙而不乱,很好地完成抢救工作。123 术后1231 苏醒过程中 颅内血肿患者意识均不清醒,术毕,护士应协助麻醉师共同看护好患者,适当约束患者四肢,防止因患者烦躁而引起的自行拔出气管导管、坠床、留置针脱出、引流管拔出等意外情况的发生。1232 拔管时 若患者术后呼吸平稳,意识有所恢复,应准备连接好中心吸引的连接管,协助麻醉医生拔出气管导管。并迅速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唤醒患者。若患者意识恢复差,观察生命体征平稳后,固定好气管导管、各种引流管,准备送患者[4]。1233 病房交接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护送患者回病房或ICU,与值班护士详细交代手术后的伤口引流管、尿管和留置针,以及皮肤情况。若未拔除气管插管,应认真交接气管插管插入深度及双肺呼吸音,麻醉术中情况,术后麻醉注意事项等,待值班护士测量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正常后返回。2 结果
麻醉满意率100%,由于护士与麻醉师细致合理的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本组24例颅内血肿手术患者的麻醉、手术成功,无1例出现异常情况,有4例手术室直接拔气管插管,20例带气管插管返回病区TCU。3 讨论
急性颅内血肿患者大多为外伤造成,个别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及病情变化快,术后病程长恢复缓慢,有继发并发症、后遗症的可能。所以在麻醉与手术过程重要快捷迅速,争分夺秒,密切配合,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首先要做好手术所需物品器械准备工作,其次做好相关的麻醉配合和术中的合理摆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护理失误,最后还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整个术程的生命体征变化,出血量及尿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麻醉医师,对症处理[5]。而麻醉对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非常关键,麻醉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协作的过程,不单纯是术中镇静、镇痛、肌松,还包括围手术期的监测,术中的合理补液、输血,维持电解质平衡等范围,所以麻醉师及护士一定要有娴熟的技术及过硬的水平。综上所述,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除了不断学习专科知识、操作技能、抢救技能,在实施护理过程中,还要做到严密观察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准确判断,及时处理,减少低血压及其他意外的发生,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对患者手术、麻醉、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麻醉医师的过硬水平及技术与手术室护士高质量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麻醉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护理配合能提高麻醉及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对保障手术成功有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1] 武哗急性颅脑损伤急诊护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2005,7(10):8586.[2] 肖艳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全科护理,2007,5(36):50.[3] 乐文珍,马改梅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工作的配合.长治医学院学报,2003,2:152154.[4] 顾雪萍全身麻醉拔管后15 min内病人的应急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112113.[5] 惠秀丽87例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3940.
【关键词】护理程序;手术室;输血
手术室输血是根据术中患者病情的需要,其主要特点是根据术中失血情况进行输注,预防低血容性休克的发生。
近年来在国内时有输血事故发生,而手术室是输血差错事故的高发区。差错事故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执行各种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而致。我院均采用成分输血,常用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近年来,我科开展了护理程序在手术室输血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安全输血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08年9月—2009年12月对1550例病人进行了术中输血,男840例,女710例;60岁以上550例,18~60岁780例,3~18岁220例。全麻820例,腰硬联合麻醉475例,臂丛麻醉255例。输红细胞悬液及血浆1550例,其中加输冷沉淀及血小板55例。
2护理程序步骤
2.1评估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1],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手术室输血的特点;手术病人的基本情况,如年龄、病情、既往有无输血史、手术时间的长短、术中估计出血量;了解成分输血的基本知识,包括:成分血的种类、保存方法、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等。
2.2诊断在评估的基础上,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列出护理诊断,这是护理程序中关键的一步[2]。如对反复多次输血、术中可能大量输血或有过敏体质的病人可下“潜在输血反应”的护理诊断;对高龄病人或心功能较差的病人可下“潜在心衰”的护理诊断等。
2.3计划制定手术室输血制度。根据病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液成分类别等制定护理计划。如病人年龄较大、病情较重、心功能不好时,要严格控制输血速度,滴速应控制在30滴/min以内;如术中失血迅速、抗休克时,必要时需行加压输血;如术中失血较多,需及时补充血小板或冷沉淀,预防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以免加重术中出血;如病人需输血小板或冷沉淀时,临床领取后应立即输注,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为宜,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制定完善的查对制度。尽可能不将手术室输血带离手术室。
2.4实施护士实施护理计划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针对不同病人及手术创伤大小的不同特点给予。
2.4.1输血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常规进行术前护理查房,特别对于未行全麻的病人更需要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心理,以免影响其在术中生命体征的改变。
2.4.2输血前的准备咨询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术中可能需要输血量及成分,及时观察引流量及纱布数量,统计术中出血量,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手术时间长时,要求对术中领取尚未输注的血液进行科学的保存,红细胞悬液储存温度为4℃~6℃,稍复温后即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一经融化不可再冰冻保存,如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注,可在4℃冰箱暂时保存,但不能超过24h。血小板保存条件为24℃~26℃;未能及时输注的冷沉淀不宜在室温放置过久,不宜放于4℃冰箱,也不宜再冰冻保存。
2.4.3认真查对将血液错误地输给患者(输血错误)是最主要、最严重的输血危险[2]。在这一点上,手术室输血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术中输血常因核对制度未能很好执行,而容易引起严重的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常因手术在紧张进行中,台上手术医生未能给予监督,此时的护士更应注意查对所输血液的血型及成分,核对不可以走形式,必须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入手术室常规进行对病人的确认,输血前应仔细查对病人姓名、住院号、血型及输血申请单等3遍,取血人在血库查对1遍,入手术室时取血人与巡回护士查对1遍,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查对1遍,输血或加血者查对1遍。注意观察血袋是否完好,血液有无异物或凝聚,如有异常时及时联系血库,并给予更换。
2.4.4必须使用一次性带有标准过滤网的输血器同一输血器在连续使用5h以上时,部分血液成分在过滤器上粘着沉淀,不仅影响输注速度,还可能导致细菌繁殖、细胞破坏,故须更换。输注红细胞时,输血器莫菲管液面应取2/3为宜,因滴管内血液的滴落高度越小,红细胞受到的冲击及摩擦力越小,红细胞损失量越小。输注浓缩血小板前要轻摇血袋,输注过程中应经常轻摇,但忌拍打摇荡[3]。
2.4.5手术室输血反应手术室输血反应均为急性输血反应,一般在输血前15min发生,所以开始输注前15min滴速要慢,每分钟约2ml,输血总量不超过30ml,如果输血15min无反应,可按医嘱输入。手术室输血反应常见有过敏性反应、急性心衰、急性溶血性反应等。一旦发生,需立即停止输血,及时进行相应治疗。避免术中应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以免不能及时判断有无输血反应的发生。输较大量库存血后,需及时应用葡萄糖酸钙,预防低钙血症发生,避免加重术中出血。
2.4.6注意观察按手术进行情况调整好输血速度,密切观察输血反应。有特殊反应者,应保留余血备检。凡输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者之间输以少量生理盐水,两者不可直接混合。在输血过程中,要经常巡视,如检查滴速,观察输注是否顺畅,如果病人为清醒状态,需问病人有无不适感,密切观察尿量及尿色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观察皮肤有无输血所致皮疹,观察血压、脉搏有无异常改变等。
2.4.7临床上常有输血器穿破血袋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将血袋还输口提起呈垂直状或水平状,扭开还输口帽,把输血器针头缓慢旋转刺入血袋还输口。如发现穿破现象,可用血管钳在穿破点上方钳住,防止漏血,然后重新选择另一管,严格消毒后再穿刺。
2.4.8输血起始、完毕时间及输血量督促麻醉医师及时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输血毕,保留血袋,以备查对。尽可能在手术室里将所领取血液输毕,避免转运病房途中发生输血器内血液凝聚、输血反应等意外。避免病房里再次核对,减少差错事故发生。
2.5评价护理程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是科学的工作方法,在护理程序执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预防手术室输血中医疗差错的发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达到预期护理目标。评价是护理程序的最后步骤,其目的是评价效果。通过评价,护士可以总结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使护理工作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手术室输血是一个环节复杂、参与人员多的一项工作。从血液标本的采集、血液从血库的发出到临床输血之间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以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护士的行为更是保证血液从血库发出到输给患者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护士必须重视各环节的护理,不断加强对成分输血知识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学习,才能适应现代化输血医学发展的需要。
3结果
我科把护理程序应用于术中输血,本组1550例病人中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确保了手术室病人的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包家明,霍杰.整体护理临床问答.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45.
关键词:剖宫产;大出血;抢救;护理
剖宫产手术手术中大出血时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在手术中或手术结束进行宫腔清理时发现,出血较多、来势凶猛,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巡回护士术中密切过程产妇的生命体征,观察吸引储液瓶的量及显影纱条的使用量,与手术医生共同估计术中的失血量,做好剖宫产大出血的抢救准备,并通知护士长及二线班的人员到位组织抢救。
1临床资料
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抢救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术中大出血8例,术中出现量均在1700~2600ml左右,抢救开始至结束时间在1.5~2.5h。胎盘的因素有2例,是因为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以及人工剥离胎盘等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有4例是因为儿过大、双胎、子宫肌瘤等因素。有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
2抢救方法及措施
热盐水大方纱做子宫热敷按摩、带尾纱条宫腔填塞,2-0可吸收线缝扎子宫动脉止血,子宫次全切除手术。药物使用缩宫素20单位静脉滴注、米索前列醇一片舌下含化、台上垂体后叶素6单位宫体注射,立止血、等药物,同时快速补充血容量,输入晶体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和胶体琥珀酰明胶、同时抽交叉,备红细胞、冰冻血浆、新鲜全血等抢救休克,预防并发症。宫腔填寒带尾纱条是我院最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他的优点是能够快速有效的达到宫腔内止血的目的,减少出血量,而且对于保留严重产后出血患者的生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带尾的纱条由手术室准备备用,手术室护士长根据医生的要求准备两种规格的带尾纱条。宫腔填塞纱条是手术者根据出血的情况来决定。并充分把握填塞的时机,如果患者出血量多或产妇出现休克,手术医生就会禁用此方法。术后注意观察阴道有无出血;巡回护士督查手术医生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填塞带尾纱条使用过的钳子视为有菌污染的钳子放入弯盘内不在使用。手术医生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手或更换手套在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纱条填寨的时机要灵活掌握,避免取出后再出血的发生,同时应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发生感染;24h取出纱条时无子宫出血的现象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其次是采取上述方法均无效者立即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其治疗效果满意。优点是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后子宫体血供迅速减少,开放血窦出血就可以止住。并且可以保留了子宫及患者的生育功能,方法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小。
3手术护理配合
3.1建立抢救小组 手术中或手术结束时出现剖宫产或剖宫产术后大出血,在班的巡回护士,不分时间立即通知护士长组织人员抢救,并通知二线班的到位,二线班的人员在接到手术室的通知后10min必须赶到。成立抢救小组。指定手术巡回护士2~3名,一名负责供给台上物品;一名负责给药输液;另一名负责记录。负责给药输液的护士指定是本台手术配合的巡回护士(包括采集血标本、输血等工作),由负责记录的另一名巡回护士负责对外联系和病房护士进行输血等物品的交接、有供给台上物品的巡回护士负责急救车和抢救物资的准备和补充。
3.2重视预防 剖宫产手术患者多数属于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书后,详细询问产妇的情况,对一些潜在性的因数如胎儿过大、双胎、妊娠合并高血压、二次剖宫产手术等。术前准备好热盐水、在产妇入手术室之前把2~3瓶灭菌生理盐水放入恒温水温箱内,打开电源,调节恒温水温箱温度在37°C。检查备用填塞宫腔的带尾纱条是否在有效期内(我科备用的带尾纱条是根据医生的需要准备不同的规格,20X70X4双带尾或20X40X4单带尾,不同的规格分别包装灭菌)。巡回护士与病房责任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进行交接,认真核查手术部位、手术方式。评估患者的情况,仔细询问病史,查看病历,充分估计病情。接产妇到手术室后,合理安置,在每周开始前建立静脉通道,选择上肢静脉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选择合适的留置针,我们通常采用18G留置针开放静脉通道。
3.3管理好静脉输液通道 巡回护士用约束带妥善固定好患者输液的手,使手外展不能超过90°,避免损伤血管神经。术中加强巡视避免因患者术中躁动留置针滑脱,影响静脉输液。术中巡回护士无特殊情况不准离开手术间,配合麻醉医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认真执行口头医嘱,把各种液体与药物的及时输入。如发现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应立即开通第二条静脉通道保证输液通畅以备输血使用,(剖宫产术术中大出血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出血量大)在输液过程中对医生下达的开通医嘱巡回护士必须复述两边,正确无误方可执行,严格执行三查八对。输血时认真进行血液制品的核查并认真执行双人签名。严防差错事故。杜绝不良事
件的发生。
3.4准确评估失血量 胎儿取出后巡回护士查看储液瓶液平面羊水量并做好记录,观察术中娩出和胎盘剥离情况,严密观察病情和吸引瓶血量,查看术中显影纱条止血情况和使用的数量。根据显影纱条侵湿情况准确评估失血量,我们使用十块20X40X4D的显影纱条用水浸湿称重量的方法加吸引瓶血量估计术中失血量,为手术中补充液体和输血提供依据。
3.5术中病情观察 巡回护士手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询问医生子宫收缩情况,查看患者小便颜色并记录患者尿量。准备好急救车及抢救物品。随时巡视并评估患者生体情况。如果发生休克现象时。立即准备配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3.6产妇心理支持 手术中遇到产妇大出血,巡回护士应保持冷静,忙而不乱,按照手术室工作流程,准备好抢救物品,推急救车到手术间。给患者保暖,关心安慰患者,为了防止患者术中低体温,输液进行加温后在输注,密切过程患者,注意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4体会
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大出血情况危急,来势凶猛,如果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出血,会使产妇血压很快下降进入休克状态。抢救中的组织管理,明确的分工时抢救成功的保障。加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使其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过硬的及技术操作时抢救患者成功的必备基础。加强术中静脉输液的管理,保障静脉输液通畅,保障医嘱的正执行是是抢救功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黄欧平,刘淮,王筱霞,等.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 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8(6):355.
1临床资料
2012年10月~2015年9月,本组患者70例,男59例,女11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8岁。肝硬化34例,原发性肝癌17例,重症肝炎6例,肝衰竭13例,肝功能均处于失代偿期。手术时间5.7~13.8h,平均为7.8h,术中输液量4970~10860ml,平均输液量约6500ml。
2术前准备的精细化管理
2.1成立肝移植输液小组,设立组长一名,制定肝移植手术输液的标准化流程。每次手术结束后为下一次肝移植手术所需的药品和液体准备到位,组长负责检查。
2.2接到肝移植手术通知单后,输液护士到病房访视手术患者,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血型配血,患者的全身皮肤情况,重点是静脉穿刺处血管的条件和皮肤情况。
2.3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为患者介绍有关肝移植手术参加的相关人员及分工情况,是一支非常优秀的移植手术团队,手术中必须使用的药物及作用,手术前为患者准备的相关仪器设备等;消除患者手术前的紧张情绪。
2.4输液护士回到手术室后,按照肝移植输液的标准化流程查看所有的药品、液体和相关用物,并准备到手术间。
3术中配合的精细化管理
3.1建立静脉通道
3.1.1选择适当的静脉血管 肝移植是难度较大的手术,包括输液在内的每一环节都必须准确到位,鉴于肝移植患者下肢不宜作为输液通道,应采取上肢输液法。为避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应选弹性好、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尽量避开关节部位,便于固定。
3.1.2实施稳妥的固定方法 穿刺成功后,使用专用的手术贴膜稳妥固定,并在穿刺针头和输液管之间连接三通,便于术中用药。根据病情,调整滴速。
3.1.3协助麻醉医生建立右侧锁骨下或颈内深静脉穿刺,完成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和四腔漂浮导管的建立。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肺动脉嵌压和监测中心血温、鼻温。
3.1.4输液护士在患者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控,对所有输液穿刺点随时进行观察,防止输液外渗等情况发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麻醉医生。
3.2术殊药物使用管理
3.2.1肝移植手术使用的药物很多,输液护士要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操作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现配先用,要注意观察使用药物后不良反应。
3.2.2术中输液根据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进行药物的使用。无肝前期给予凯斯抗感染,洛赛克保护胃黏膜,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减少出血。无肝期在门静脉开放之前输入甲强龙500mg和乙肝免疫球蛋白4000IU。新肝期在止血彻底的情况下,输入舒莱4mg,起到抗排斥的作用,必要时联合激素使用,手术时间超过8h的还要补充一组抗生素。
3.2.3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和尿量指导补液量[2]。无肝前期仅补充蛋白液(白蛋白20g加入到500ml晶体)及大分子胶体液500ml,切肝时的出血以等量全血补充,血红蛋白
3.3保证输液安全
3.3.l预防液体进气,防止空气栓塞 肝移植手术患者输液输血量大,用药种类多,输液管腔粗,其滴速较快,输液护士必须及时更换液体,严防空气进入引起空气栓塞。输液输血加温仪适宜温度37℃,温度越高气泡越多,由于血液含氧和二氧化碳,加温后易产生气泡,所以加温不宜超过38℃。
3.3.2液体温度的控制 肝移植患者在短时间内大量输入液体时,体温会随之下降,使小静脉特e是微静脉毛细血管发生强烈收缩,可加剧微循环障碍;术中大量冰水的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手术切口较大,脏器长时间暴露都能使机体体温下降,加之术中大量使用库存血进一步使体温下降,术中体温降低可导致物代谢减慢、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抑制、心肌缺学、术后渗血量增多,术后切口感染等,故应提前备好加温毯及输液输血加温仪一套,然后排尽气体将输液连接管接好延长管并连接三通备用。
3.3.3防止输液意外脱管 在输液安全管理中,意外脱管成为临床输液中常见的输液安全问题,意外脱管可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如脱出的锐器可伤及人体[3]。肝移植手术需多条静脉与动脉通道,输液护士将不同管道分别用不同颜色标签贴上,进行有序管理。
4体会
4.1注意查对制度和执行口头医嘱的及时准确 肝移植手术输血输液量大、种类多,在经静脉给药时,必须严格遵守用药原则,执行三查五对制度,确保用药安全。在输血时,执行输血前的三查八对制度,防止输血差错。输液护士在执行麻醉医生的口头医嘱前,需复述一遍,经麻醉医师确认后,再执行。
4.2注意输液器材的使用 正确掌握输液三通的用法,确保给药剂量的准确。在输液过程中,护士的操作方法是影响输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肝移植的输液护士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4.3注意输液、输血反应 在输液、输血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变态反应、溶血反应等,发现异常,迅速报告,及时处理。
4.4液体量的记录 肝移植手术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精确记录液体量,输血量及回输血量。输液护士对输液总量、输液速度、开始用药时间、停止用药时间等相关内容,要做好详细记录。
4.5经过精细化管理,输液护士能提前熟悉手术输液方案,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对突发事件做到忙而不乱,准确及时地配合,保证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协助麻醉医师实施科学的输液管理。
4.6肝移植手术大多为急诊手术,护理人员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果断的判断力,娴熟的配合技巧和良好的医护沟通技能,才能促进手术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刘秀珍,柯山,高君,等.大创伤手术围术期液体管理的基本要素和原则[J].中国临床医生,2012,3(40):16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