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发展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4—0015—05
随着中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管理落后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要具有竞争力,就需要大批掌握市场规律、具有战略思维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巨大的人才需求推动着中国MBA教育的快速发展。随着MBA教育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的MBA教育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从1991年试办开始,我国MBA试点院校从最初的9所增加到现在的236所,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MBA教育的水平,是从事MBA教育的院校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1 环境分析
1.1 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一般采用PEST分析法,即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这四大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MBA教育虽然不是企业行为,但采用市场化运作,这四大因素同样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1)政治环境。(1)教育部对专业学位设置的审批制度有较严格的程序和标准,符合MBA办学条件的高等学校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进行试点,并在招生后有一届毕业生时,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制定的培养方案和评估标准对办学单位的教学水平、办学条件、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评估,符合办学条件的MBA培养院校才可以继续办学;(2)国家对MBA教育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招生考试、教学评估体制逐步适应市场化运作的需要,招生学校的自逐步放开;(3)教育主管部门正在逐步增加招生院校的数量,现在具有MBA授予权的院校越来越多了。
2)经济环境。(1)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使得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从1991年到2011年5月,MBA累计授予学位142421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现代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还存在着巨大的缺口;(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技术MBA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方面,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网上贸易、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需要大批具有工商管理知识和一定专门技术的专家。
3)社会环境。(1)社会对MBA的认识趋于成熟。中国的MBA教育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人们对MBA认识已经从比较模糊到回归理性阶段,目前的MBA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每年报考MBA的学员在减少,但是获得MBA办学权的院校在增加。各个学校都在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扩大生源。整个MBA的教育竞争虽很激烈,然而由于中国的企业数量比较多,这个市场还比较大:(2)MBA学员年龄偏低,阅历较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3)中国对外开放以来,传统文化中追求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想逐渐淡化,物质的、功利的人生追求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健康甚至生命进行造假等,这些社会文化环境的问题要求MBA教育不仅要提供完善的管理知识体系,更要培养管理者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4)技术环境。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MBA教育提供了现代技术手段。除了运用电脑、多媒体设备等现代辅助教学手段,还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进行远程教学。网上教学可使外地的学生都能接受到著名商学院知名教授的指导,双向交互式交流犹如现场教学。
1.2 行业环境分析
中国MBA教育模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日渐成熟。各高校在适应市场的需要中逐渐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国内已有较高美誉度。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MBA教育机构与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如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与欧洲管理基金合作承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中国MBA教育市场占据了突出的地位。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开始采用波特五力模型进行行业竞争态势分析。一个产业的竞争状态取决于5种竞争力量:现有的竞争对手、潜在竞争者、主要替代产品、买方谈价能力和供方谈价能力。
1)省内高校间竞争能力比较。安徽处于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东部地区较为落后,急需培养出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杰出企业经理人。到2011年,安徽省有5所大学具有MBA学位授予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都在合肥市,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金融类大学,在蚌埠市,安徽工业大学是一所工科大学,在马鞍山市,安徽财经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具有一定地域优势,很多考生考虑交通和住宿方面的便利愿意就近读书。
合肥工业大学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大学,下面对这3所大学进行比较,主要着重于支撑MBA教育的因素分析,见表1。
关键词:大学发展战略规划;要求;编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071-03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编制大学发展规划已被提上我国大学的议事日程。大学制订与实施各种发展规划归根到底是为了大学能更为积极主动、目标明确地实现大学的发展愿景。众所周知,质量是大学发展的生命线,是大学管理与大学教育活动孜孜不断的追求,同样也是大学制订各种发展规划的出发点与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所应实现的重要目标。美国著名的教育管理学家乔治?凯勒认为,“规划的三要素主要是信息、质量与人员”[1]163。其中人员是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第一要素,决定着大学相关信息的收集状况与规划文本的撰写水平;信息与人员是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决定因素,决定着发展战略规划文本的质量程度,最终影响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效果,而高质量是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所应追求的目的。
由于我国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编制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编制的发展战略规划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顶层设计、重规划轻战略,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实施机制不完善,文本语言问题[2]等。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某些大学并没有认识到高校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在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忽略了基本要求与原则。本文从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入手,提出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要求,进而阐述提高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文本质量的策略。
一、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性
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是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文本形成过程,是大学发展战略规划从理念到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对大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缓解大学组织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从组织的视角来看,大学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群体的复杂组织,大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协调组织内外部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不同群体间相互斗争且使彼此间不断妥协发展的过程。大学组织内部系统是由不同等级的团队、不同层次的组织以及形式多样的各种资源所构成的,大学发展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的发展理念以及人、财、物的合理分配与调控。在大学现实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领导层的知识、经历、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矛盾与冲突,对大学的健康发展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是发展战略规划形成文本的过程,规划文本的编制不仅包括大学的发展理念与使命、发展方向与目标、实现路径和方法,还包括对不同发展时期和阶段的不同要求和不同目标,同时还包括不同部门、不同工作人员的不同的职责和任务。
在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面临着如此之多的选择,不同的领导团队会有不同的决策结果。为了谋求学校的共同发展,大学组织内外部利益群体在编制规划的平台上集思广益,形成强大的大学发展思想库,各种思想交集的过程迫使不同的群体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比较与反思。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战略规划的最终决策应是经过多方验证、深思熟虑决定的结果,这也让更多的不同群体信服于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文本的指引目标,并为规划目标的实现而统一思想、服从大局,无形中缓解或减少了大学组织内部的矛盾与冲突,为调整学校资源分配的额度提供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为学校资源利用效率发挥到最大提供了一种可能。
2.有利于大学组织成员形成忧患意识
大学制订发展战略规划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组织自身发展的需求。从人的感知层面来看,外部的压力往往比组织自身需求更容易让人察觉与感知。在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前期准备与信息收集分析阶段可以让大学组织的内部成员了解所属的大学组织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与地位上,引起大学组织成员的关注与思考,激发不同群体的忧患意识。外部力量的冲击与压力的不断强化无形地促使大学内部形成以学校发展为中心的活力氛围与主动谋求大学发展的动力机制。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平台可以将个人的忧患意识传递给组织团队,进而引起大学组织内部成员的共鸣。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学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就是调动众人的热情与智慧参与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来的凝聚力量谋求发展的过程。
总之,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是大学组织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的过程,是大学实施发展战略规划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为大学实施发展战略规划与评估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要求
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是战略规划从战略理念到战略规划实践的中心环节,对战略规划的实施起着文本引领作用。战略规划需要考虑与关注三个层面:谋划全局、谋划重点、谋划长远[3]。同时,战略规划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前瞻性,需要着眼于未来,凸显大学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战略目标;二是有效性,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战略规划的实施。目前,大部分高校制订的发展战略规划前瞻性较为突出,但有效性稍有欠缺。为了达到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兼具前瞻性与有效性的目标,在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关键词:大学 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
中国作为教育大国,面对多变的国际环境,如何抓住机遇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建成一批高水平大学,这是许多高校都在为之努力的梦想,更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直视的问题。从前些年的数量扩张,到现如今的战略稳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的高校建设既要立足于自身特点和办学特色,又要紧跟国内外发展趋势。要办学规模和学科专业并重,在人才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紧跟时代步伐。
一、国外大学的发展趋势
1.建校规模
大学的名气与其规模关系不大。在哈佛大学,曾任校长科南特就曾经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大学的名气和各种荣誉并非来自学校的建设规模和在校的学生人数,这些荣誉是依靠多年优秀的教师质量取得的。例如,2001年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行榜,虽然加州理工大学当时的在校本科学生只有907名,但在当时的排行榜中却能名列第四;哈佛大学1990~1999年注册学生变化数10年间不过百人;加州理工1999年的在校生虽不足2000人,却凭实力在全美排名第一;同期的部分美国大学人数甚至不增反减。这些事例表明,国外的大学都在有意识地控制甚至缩小办学规模。
2.建校理念
有人说,看一所大学的名气有多高就是要看这所大学的教授有多少。这句话听起来似乎过于绝对,但细细品味亦言之有理。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纵观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量级大师,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成就一番大作为,取得了令人瞩目甚至是改变人类进程的大成就。这些大师大都担任过一些大校的教授,有的甚至担任过校长职务。例如,核物理的奠基人费米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基因工程的奠基人贝尔格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等等。著名大学也一直重视专家和依靠专家,懂得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提供最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他们提供有利的资金支持和实验室建设等等。
3.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科技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很难依靠在大学时代学到的一门专业技能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国外,纯理论性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各行各业的发展和需要,而培养全面发展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们不仅要特别重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实践过程中每个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永恒课题。美国的高教改革就曾经提出过,我们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从一个只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变成一个能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人。此外,在教育模式方面,国外大学也一直在不断地调整,形成了以科学研发、投入生产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由教学到科研,再由科研再到生产的合作模式成为了今天西方国家大学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举措。仍以美国为例,这几十年的改革措施一直在被不断完善,其主要目的就是在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探索如何更好的形成“产学研”合作体,探索将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很多宝贵的成功经验和改革措施,如学校企业联合小组、教育教学联合会议、企业研发的奖学金资助等等。
4.社会化和国际化
因高等教育具有大众化的特点,传统的高教模式因教学场地和教学时段的限制,已经跟不上大众的求学步伐。因此,成人继续教育学院、职工大学、电视大学等相继成立并面向大众,以便满足社会各界受教育机会均等的要求。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使得高等教育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在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充分发挥着其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和社会义务。
二、国外高校发展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启示
1.明确理念,找准定位
在国外,虽然也不乏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但这些大学也都会在其某一个领域和方向上独占鳌头。换句话说,名牌大学不是必须面面俱到,事事争先。因具体的培养目标不同,培养的方向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有的侧重培养政治家和思想家,有的则从培养科技人才下手,还有的是要培养经济学家等。这个培养过程往往都经历了漫长的奋斗历程。我国高校的最长历史也不过百年,暂时无法成为世界一流不足为奇。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明确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定位。从实际出发,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规划,搞清楚到底要发展什么,学校的特色是什么。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强势与弱势,有计划地扬强扶弱。
2.人才强校,以人为本
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说到底必须依靠强大的人才队伍建设。只有引进和依靠优秀的人才,我们高校的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学校的知名度才能有所提升,学校的发展前景才能一片光明。所以,要想建设一流大学,我们就要广泛吸引人才和重视人才。有了优秀的人才队伍,就有了优秀的专业教师和高质量的教学工作,就能提高整体的科研学术水平和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也就不愁办不成就一流大学。由此可见,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实乃高校人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3.特色发展,学以致用
从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来看,他们大都多数是在其优势领域,选择特定的专业发展作为其成功的突破口。国外大学的做法给我们的启发,要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注重自身的特色与优势,选好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在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后,就是重点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放在培养目标的首位。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真正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将扎实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以致用;在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改革和创新,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努力让我们的大学在不久的将来跻身世界名校行列。
参考文献:
[1]李祖超.国外著名大学的形成及对我国大学制定发展战略的启示[A].现代教育科学,2005,(4):72.
[2]李兴业.美英法IEI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3]文东茅.中国著名大学规模与结构比较[J].中国高教研究,2002,(6):46.
南京大学确立了“发挥特色、延伸优势、点面结合、注重实效”的指导思想,并将“服务地方、重点服务江苏”作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列入了“十一五”规划。在具体工作中,南京大学从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出发,针对区域发展不同层次的需求,系统部署、精心组织、分类指导、全面实施,为地方提供了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服务、科技服务、决策服务、文化服务、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为确保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学校搭建了校府合作的综合服务平台,拓展了服务内涵、提升了服务层次,真正实现了服务地方工作从点到面,从单纯服务经济建设向全面服务社会发展的转变。
发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势,为区域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南京大学的特色和优势,长期以来,南京大学为地方培养和输送了为数众多的优秀人才,他们都已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近几年里,南大各类毕业生中约有70%在毕业后即走上地方工作的一线岗位,50%左右直接在江苏就业。得益于南大特有的人文氛围和综合性的学科优势,南大的毕业生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与能力突出,往往能够迅速在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承担重要工作,因此南大毕业生作为一个整体,已经成为地方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同时,南京大学结合服务地方工作的经验,不断改革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及时根据社会需求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案,实现教学改革与服务地方工作之间的良性互动,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此外,立足于南京大学综合的学科优势和雄厚的研究实力,学校主动承担起江苏省各类高层次管理人才的终身教育和培训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厅局级管理干部中75%以上在南京大学接受过各类业务培训;2000年至今,以MBA中心、MPA中心以及法学院法律硕士中心等专业学位硕士点为服务平台,南京大学已为江苏省培养了各类专业硕士3000余名,成为江苏省各类高级专业人才终身学习、终身培训的重要基地,在提高江苏公务员队伍、企业管理队伍和其他各类公共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到了省委省政府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赞誉。
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引领区域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学科齐全、队伍精干,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应用研究态势喜人是南京大学科学研究的重要特点,学校以此为立足点,采取措施积极推动科研工作主动面向地方建设。“十五”期间,南京大学根据区域发展的需求,设立技术创新基金以推进技术创新、延伸科研优势,以学校特色学科和优势研究为依托,促进江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如延伸信息学科的科研优势,组建南大苏富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香港成功上市,切实推动了江苏迈向电子信息产业强省的步伐 ;南京大学实施了专利战略,作为一个基础研究见长的高校,2004年专利申请量跃居全国高校第九、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六,取得了显著实效 ;南大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大力度将一大批有潜力的高质量科技成果迅速推向地方市场,“十五”期间我校横向科研取得220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1300多项服务于江苏省。
另一方面,南京大学以机制创新为先导,积极探索服务地方的新路径。学校全面推进“校府合作”、“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高校科研工作与地方科技产业发展互动双赢的新合作模式。2005年南京大学与全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商金川集团公司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关系,金川集团二期就提供了1000万元经费,在南大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针对金川集团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联合攻关,该模式开创了高水平大学和地方优秀企业之间强强合作的先河,也为学校服务地方工作开辟了新路。2006年南京大学又与以环保能源和再生能源为主营业务的专业性能源投资控股公司――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南大-协鑫研究院”,互相借力、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在校府合作方面,近年来学校分别与南京市、南通市、无锡市、苏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常州市、盐城市等地级市与周边的优秀经济开发区、示范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搭建服务地方城市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摸索出一条富有实效的政产学研结合促进区域发展的新路子。在校府合作的框架下,南京大学充分调动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积极投入服务地方工作,例如以环境学院为主体与宜兴市人民政府、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三方联合成立“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将学校的智力资源和中试基地直接注入国家唯一的环保工业园内,宜兴政府已为该中心投资1000万元,并提供了1万平方米的场地,目前发展态势十分喜人,该中心牵头申报的 “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已获准建设。从2006年1月22日挂牌至今,该中心已在当地承接了20多项横向研究课题,为企业解决了大量共性和核心技术的难题。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今年3月视察中心时,对这一模式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目前,南京大学常州高技术研究院也已正式落户常州市科学城,市政府一期就投入1000万人民币,提供2000平方米的研发用地。此外,南京大学-南通循环经济研发中心、南京大学-泰州中国医药城研发中心、南京大学无锡人力资源研究院、南京大学无锡院士工作室都在建设之中。地方政府高规格承接了南京大学提供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为南大服务地方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资源,南大也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切实地将回报写在江苏大地上。
积极开展对策研究、提高咨询能力,为区域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决策服务
南京大学以一些特色应用学科为依托,搭建了一些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全面从事对策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甚至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深入交叉的平台,动员力量、精心组织,重点瞄准江苏“两个率先”和现代化工作中有关结构调整、战略重点、宏观布局以及其它全局性、结构性和方向性的政府决策问题开展深入的专题研究,为地方政府当好高层次的参谋助手。例如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江苏发展研究院就是南大搭建的以决策服务为主的重要平台,由研究院主办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目前已经进行了21期,每一期均围绕江苏社会发展确定一个主题,汇聚江苏地区高层次学者、高层次政府官员、高层次企业家共同参与、深入交流和讨论,为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前瞻性的咨询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性咨询和诊断服务。迄今为止,先后专题研讨过“结构调整和江苏经济发展的第三次机遇”、“中国经济进入新增长阶段的江苏对策”、“面向21世纪江苏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等不同主题,深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成为了江苏省委、省政府政策咨询的最高平台,被连续三任省委书记誉为“智囊团”和“思想库”,切实地引领了江苏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再如南京大学的城市科学研究中心、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等,也多次承担了南京市非典时期应急预警机制的研究和实施等重大问题的对策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均迅速直接地应用到地方建设中去,深受南京市委市政府和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好评。
此外,南京大学充分结合南京大学独有的高层次人才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措施,系统地组织和鼓励我校一大批院士、著名专家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以专家身份通过项目、课题、专家委员会等形式深入参与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决策参谋工作当中去。学校专家在诸如江苏“十一五”发展规划、区域城镇体系和都市圈规划、新农村建设模式、城市发展研究、江苏产业发展布局和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法治江苏建设、江苏经济和文化发展模式等牵涉重大结构调整、战略重点和宏观布局的决策问题上提供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并全程参与到这些决策的具体实施当中去,为江苏省和各市县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南京大学事业的进步赢得了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发展环境。
引领先进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区域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南京大学在研究、弘扬和引领先进文化,全面构建江苏和谐社会、建设“文化江苏”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因此,南京大学着力在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引介和传播先进文化、服务区域文明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已经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例如学校集中了一批专家在研究、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服务地方的文化工程反过来也促进了南大相关学科的发展,研究、明清史研究、中华民国史研究等都已经成为南大非常重要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南京大学还组织相关的院系主动参与到地方文化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项目中去,如名城会、南京市民论坛、城市名片、城市文化景点建设等项目的组织和策划,深受政府和公众的好评,包括一批应用学科专家对大型经济项目的文化内涵策划,也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赞誉,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真正引领了区域先进文化的建设!
发挥优势、贡献地方,为区域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
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南京大学校内一大批优秀的海外归国人才和众多国家级专家学者都掌握着许多前沿的信息,学校系统地通过各种形式,组织这批专家针对区域的发展,及时向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和回馈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全局性、前瞻性和先导性的,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发展类社团;指导;学生竞赛;科研调查
作者简介:吴志锋(1981-),男,广东江门人,五邑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讲师。(广东?江门?52902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133-02
高校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学生参与学校活动,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重要方式。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以及锻炼交往能力的重要活动。实践证明,学生社团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促进学生就业也有很大的作用。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更是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方面大有帮助。该类社团受到学生的“热捧”,社团在招新时录取率约为10%。但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从学生竞赛和科研调查的角度,提出指导和发展该类社团的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在高校发展迅速,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管理制度不规范,社团活动表面化和断续化,社团组织整体稳定性不足,专业教师指导缺失,经费与活动场所等难以保障,社团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制约着社团的发展。
1.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指导和资金来源
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由学生自发成立的兴趣社团或协会,主管部门为校团委,指导教师为团委或由社团聘请的辅导教师。以这种方式成立的社团,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高,有很强的探索意识和尝试精神,但是普遍存在教师指导不足和学校重视不够的情况,造成社团发展缺乏外部环境或资源支持,活动开展中碰到不少的困难及社团发展方向迷失等问题。另一种是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议成立。以这种方式成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较多,虽然也属于团委管辖,但实际挂靠在就业指导部门,也有专职指导教师。这类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在经费支持、企业人脉、活动开展的外部环境中会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社团合理的管理制度(运转机制)还没有形成,在一些管理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如筛选社团的指导教师,是由团委还是就业指导部门聘任,指导教师是否应该选定有心理学、教育学或者有企业背景的教师担任。在实际中,社团的指导教师多是兼职的指导教师,更替也较为频繁,未能有延续性的教师指导,导致社团管理与发展不能有效延续;如何把企业资源人士纳入到社团运作中也是一大困惑。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因挂靠在就业指导部门,是高校内与企业接触较多的社团,具有较强的对外性。但实际运作中,社团缺乏有效揉合企业、学校、毕业生的途径,社团往往只是举办一些讲座、论坛、兼职实习等“表层次”的活动,没有把企业的相关活动与社团的发展有效耦合。制度上的不完善、“双重身份”、企业资源整合不足使得社团在发展中处于尴尬的位置,很多活动流于表面,影响了社团活动开展的效果。
2.注重社团的服务功能,忽视成员个体成长
作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教育的新载体——社团,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为高校推进就业指导与服务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实践了学生社团“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理念。目前,由于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人员紧缺,高校在开展校园招聘、招聘信息、毕业生派遣咨询、毕业生鉴定、档案咨询、校友论坛、模拟面试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繁多就业事务中,都开始借助于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的帮助。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成立的目标就蜕变为就业指导部门日常工作的“外转移”,社团成员每天都在做反反复复的就业服务工作,而不是身在一个职业生涯探索的兴趣团队。目前,很多高校都忽视了此类社团的核心性质,仅把其当做一般的学生社团看待,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就业指导部门交予的“工作任务”,把社团只当作“老师延长的手臂”或“学生业余爱好组织”,学生只是了解就业指导表层的事情而没有进行内化吸收,如此必然导致了社团为其他学生提供的就业服务不专业、不深入。另外,因为缺少实际锻炼,在就业竞争力方面和其他学生相差无几,从而使整个社团失去了吸引力。当前,面对逐年增长的毕业生数量和繁多的工作安排,不少高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都疲于应对就业指导部门交办的就业事务,大大限制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的发展,也忽视了社团个体成长。据笔者了解,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成员的流失率很高,而问题的根源是很多成员认为社团的活动只是完成就业指导部门事务性工作,留在社团收获不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