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企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制度;落实效果
在企业管理中,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推进企业管理的第一步。考虑到企业管理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要想提高企业管理效果,就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在实际管理中以管理制度为重要依据。从目前企业管理过程来看,管理制度的落实,成为了衡量企业管理效果的关键,对企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来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但影响了企业管理效果,还制约了企业管理的发展。因此,正确分析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制定具体的企业管理制度落实对策,是提高企业管理制度落实效果的关键。
一、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落实企业管理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推动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认识,做好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对提高企业管理质量而言意义重大。但是从目前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过程来看,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管理制度本身的问题,导致了企业管理制度落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企业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除了要正确考虑企业现有的管理结构和管理体系之外,还要使企业管理制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达到提高企业管理制度适用性的目的。但是从目前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来看,还存在多种问题,主要为:
首先,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实际。
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要想提高其落实效果,就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但是从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来看,通常都存在企业管理制度制定过程过于粗放,没有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同时也存在考虑不周的情况,导致了企业管理制度存在先天不足,影响了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推进。
其次,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企业其他制度衔接不紧密。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制度要想提高管理实效性,就要与企业的其他制度结合在一起考虑,确保企业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但是目前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未考虑与其他制度的衔接,导致了企业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衔接不紧密,不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制约了企业管理行为的开展。
再次,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过于理想化,可行性不强
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之初,都设想着利用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推进企业管理行为,使企业的各项管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高企业管理的实际效果。但是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对企业的现有管理基础及实际管理难度考虑不多,造成了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过于理想化,影响了企业管理制度的可行性。
(二)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推进
对于企业管理而言,除了需要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之外,强有力的推进手段也是保证企业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的关键。但是从目前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来看,缺乏强有力的推进是影响企业管理制度落实的关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管理制度只注重表面,缺乏深层推进。
企业在管理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往往都存在只注重制度表面而缺乏深层推进的情况,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缺乏正确认识,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问题认识比较片面,使得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没有落到实处,而是处于浮光掠影的状态。因此,缺乏深层推进是主要问题。
其次,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流于形式,落实不彻底。
由于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了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流于形式,使企业管理制度在具体落实中,存在一定的虚假性,导致了企业管理制度不能与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贴合,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不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推进。因此,落实不彻底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
再次,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结果缺乏考核和监督。
在目前企业管理制度落实中,由于管理观念不到位,导致了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只注重落实的推进,而忽视了对管理制度落实结果的考核和监督,导致了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结果和落实过程难以得到有效评估,既影响了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管理制度落实的难度,不利于企业管理的推进。
(三)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影响了落实效果
考虑到企业管理制度的特殊性,在其落实过程中,合理的评价和监督是提高企业管理制度落实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企业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但是从目前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过程来看,缺乏有效的监督是影响企业管理制度落实效果的关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缺乏正确评价。
在企业管理制度落实过程中,对落实过程和落实结果进行正确评价,既是企业管理制度落实效果的一种反馈,同时也是搜集企业管理制度落实存在问题的重要措施。但是从目前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来看,缺乏正确评价成为了制约企业管理制度落实效果的关键。因此,缺乏正确评价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
其次,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
考虑到企业管理制定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落实的复杂性,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的监督,不但可以解决企业管理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加强过程控制。但是从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来看,缺乏有效监督的现象比较明显,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造成了较大影响。
再次,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缺乏有效引导。
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及管理层持续不断的引导。但是从目前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来看,缺乏有效引导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推进,影响了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实效。
二、影响企业管理制度落实的主要原因分析
从企业管理制度落实存在的问题来看,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形成原因也比较复杂。结合企业管理制度落实实际,影响企业管理制度落实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层面的原因
企业制度是企业成员人人要遵守的规则,是集体的智慧、经验的结晶,是大多数人的利益所在,需要广大员工的理解、认同、支持、实践。任何制度都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在一定范围内通用的方法和规则,它蕴含的管理思想既体现着管理的科学性,又要与企业实际相匹配。制定企业制度,本身就是一项非常严谨、规范的管理活动,也必然要求制定出来的制度合理、严谨、规范和可操作。而制度设计本身有缺陷,导致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必将使制度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从目前企业管理制度落实的情况来看,之所以会出现企业管理制度难以落实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对实际管理程序关注不够,导致了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过于理想化,不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其具体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定中忽视了与广大职工的结合。
企业管理制度无论是在制定还是在落实中,都与企业的广大职工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落实中,需要广大职工的配合和支持。如果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定中忽视了与广大职工的结合,必然会导致企业管理制度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其次,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定中没有与现有管理程序配套。
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现行管理程序有足够的了解,还需要把握企业管理原则,做到与现有管理程序的配套。但是从目前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来看,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对现有管理程序的配套问题考虑较少。
再次,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定中忽视了制度的可行性问题。
要想提高企业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就必须在企业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的管理基础和管理实际,并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但是从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来看,现有制度的可行性不高的问题相对突出。
(二)执行层面的原因
建立制度的目的在于贯彻执行。作为制度执行主体―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一般员工,是保证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执行者的态度、素质、能力直接关系执行水平的优劣高低,决定着执行的质量与效果。执行环节不到位,必然大大降低制度的执行力。
对于企业管理制度而言,不但需要制定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做好制度的落实是关键。结合企业管理实际,之所以出现企业管理制度落实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在制度落实和执行层面存在多种障碍,影响了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决策层对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不重视。
企业决策层往往会有这样认识,既然已经制定了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在具体的落实和执行中,只需要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去执行即可,不需要决策层的再次介入。这种认识的片面性导致了决策层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实行和落实中处于被动地位。
其次,企业管理层在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中不积极。
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和问责制度,企业管理层在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中不够积极,客观上导致了企业管理层在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中未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影响了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
再次,企业员工在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中缺乏监管。
基层员工作为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和落实的重要基础,在管理制度的落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企业员工在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上没有得到全面体现,既不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管理的效果。
(三)监督层面的原因
监督检查是促进制度落实的重要保证。企业中往往存在制度执行的机制不健全,导致执行力大打折扣。
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企业各个层面持续的大力推进,同时也是需要企业管理层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能够得到及时的反映和评价。但是在实际管理中,执行机制不健全和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成为了制约企业管理制度执行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管理层未对监督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
企业管理层是推进企业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的关键,但是管理层对监督管理认识不足,客观上导致了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
其次,企业管理层在管理制度的落实中未开展有效的结果评价。
结合企业管理制度落实实际,对落实结果进行全面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从企业管理层的工作表现来看,未开展有效的结果评价,是影响企业管理制度落实效果的关键和主要原因。
再次,企业管理层在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
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进行全面监督,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共识。也正是缺乏全面监督管理的手段和措施,才导致了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中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加强对企业管理制度落实的监督十分必要。
三、企业管理制度提高落实效果的具体对策
基于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做好企业管理制度落实,是其他企业管理效果的关键,对企业管理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一认识,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明确制度出台和实施的程序
明确制度制定规定,对制度的研究、立项、制定、审查、颁发、实施、考核、监督等环节统一规划,力求制定出的制度规范、严谨,符合企业实际、可执行性。
结合企业管理制度落实实际,明确制度的出台和实施的程序,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是提高企业管理制度落实效果的关键。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应提高其完善性。
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企业管理制度在实际落实能否取得积极效果。基于企业管理制度落实的现实需要,在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过程中,提高制度的完善性是重中之重,具体应从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入手。
其次,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应制定实施细则。
为了保证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和实施质量,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实现对企业管理制度实施的指导,确保企业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提高实施效果。
再次,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应与企业实际相结合。
从困扰企业管理制度落实效果的原因来看,没有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是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就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到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提高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实施效果。
(二)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
明确各岗位执行制度的责任,每个员工都要明确本职岗位必须遵循哪些制度,明确违反这些制度将要承担的责任和后果。重视领导层在制度执行中的主导和表率作用,强化其责任感、使命感。
从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来看,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并将企业管理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约束制度来执行,是提高企业管理效果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在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明确企业管理制度的刚性。
为了突出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具体落实中,必须要将管理制度的刚性理念传达给决策层、管理层和每一个员工,使企业的所有人员都意识到违反企业管理制度的后果有多严重。
其次,应强化领导层和管理层的管理意识。
在明确企业管理制度的刚性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基层员工强调企业管理制度的刚性,对领导决策层和管理层也应加强管理意识,使企业的多个层面都认识到管理制度是一项刚性制度这一事实。
再次,对违反企业管理制度的行为坚决予以处罚。
为了保证企业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对于违反企业管理制度的行为,应根据企业管理制度中的处罚条例坚决予以处罚,借以维护企业管理制度的严肃性,保证企业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三)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检查和考评机制
仅仅依靠个人的自觉性来执行制度,有一定的暂时性和不稳定性。从长远看,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考评、奖惩机制,形成强有力的执行约束,对执行过程、执行结果进行监测考评,赏罚分明。
结合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实际,只有进一步健全制度并执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和考评机制,才能保证企业管理制度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为此,在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企业管理制度中,增加监督检查和考评的内容。
为了实现对企业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有效考评,在企业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应增加监督检查和考评的相关内容,从制度上确立监督检查和考评的内容及地位。
其次,定期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进行评价,并形成完善的评价制度。
加强对企业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的实际情况,形成完善的评价制度,保证企业管理制度评价取得实效,提高评价的针对性,满足企业管理制度落实要求。
再次,对企业管理制度的的落实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为了强化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在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过程中,需要开展全过程的监督,确保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从目前企业管理过程来看,管理制度的落实,成为了衡量企业管理效果的关键,对企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来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但影响了企业管理效果,还制约了企业管理的发展。因此,正确分析企业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制定具体的企业管理制度落实对策,对提高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柳彦彬.浅谈我国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4(04).
[2]吴秋.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4(01).
[3]吴丽健.加强民营中小企业管理的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02).
[4]王威然.浅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及其完善[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4(01).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本将取代有形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要素,这意味着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为无形资本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一、传统资本理论的新拓展
无形资本就其本质而言,是在资本的发展过程中,从有形资本中独立出来的,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本。以技术、品牌、商誉为代表的企业无形资本具备了资本的一般属性,而且具有远比有形资本强大的价值增值能力。无形资本的特征和运动规律与有形资本有所不同,无形资本理论是对资本理论的新拓展。
1、无形资本的价值取决于个别劳动时间,一般具有较高的价值(或价格)。大多数无形资本是由劳动创造的,其中包含着大量的高风险、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因而具有很高的价值。象特许经营权这样的无形资本,是“权利资本化”的结果,没有价值,但却有价格。从均衡价格理论来看,由于无形资本对企业有很高的效用强度,使其成为市场中一种稀缺的商品,因而有较高的市场价格。无形资本的创建,具有个别性生产的特点,不象一般商品那样可以成批重复生产,所以它的价值量应由个别生产者在个别生产中耗费的个别劳动来决定。实践中,企业在创建无形资本中的各种耗费,很难完整准确的计量,现在通行的做法,是用无形资本可能带来的收益,确定无形资本的价格。
2、无形资本使用的可重复性造成其产权容易被侵害。无形资本使用的可重复性表现为,它可以被一个主体反复使用和被多个主体同时使用,这使得无形资本被侵害的机会大大增加。加之无形资本存在方式的非实物性,造成产权主体对无形资本的独占能力弱化,因而无形资本的安全对法律有绝对的依赖性。
3、无形资本具有强大的增值功能。无形资本的增值能力源于它的强大的竞争功能和垄断能力。新技术可以数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品牌、商誉、特许经营权等经营用无形资本,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使同样质量的产品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使企业垄断某种产品的某个细分市场,从而使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无形资本自身的增值过程,是一种典型的质量型而非数量型的资本增值方式,其价值可以在数量不扩张的情况不断地积累,这也是无形资本具有较高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无形资本在使用过程中,本身并不发生有形磨损,有些无形资本反而可以自动增值。例如品牌资本,使用的次数越多,其知名度越大,价值越高。
4、无形资本与有形资本的良性互动,保证了企业的跳跃式发展。实现无形资本与有形资本的良性互动是无形资本经营的主要方式,即“有中生无,无中生有”。企业以有意识、有计划的有形资本的投入,催生和扩张无形资本,即所谓的“有中生无”。同时,企业应发挥无形资本的强大的增值功能,以无形资本带动有形资本增值,提高资本利润率,迅速扩张企业规模,即所谓的“无中生有”。无形资本作为一种价值存在,多数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用无形资本进行投资、出售、出租、特许经营,以实现其的价值或取得某种收益权。
二、无形资本理论呼唤企业制度的创新
1、无形资本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工业化初期,以机器、设备、厂房为代表的有形资本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处于支配地位。此时,企业生产的技术含量较低,市场竞争的广度、深度和激烈程度有限,技术、品牌等无形资本在生产经营中处于辅助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市场化、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竞争变得激烈而残酷,企业之间的竞争重心开始由生产环节转向产品开发环节和销售环节,技术、品牌等决定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销售能力的无形资本,逐渐从有形资本中独立出来,进而取代有形资本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将取决于企业拥有无形资本的质和量,以及管理和经营无形资本的能力和水平。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好的想法和技术发明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它是生产函数的内生变量,而且它不存在物质资源面临的有限性的约束,本身又能以低成本复制,因而资本收益递减的法则不再成立。对无形资本的开发和使用,大大缓解了企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空前地拓展了企业发展的空间。
2、无形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要求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当企业的发展主要靠有形资本的投入来实现时,企业的制度安排是以生产环节为重心的,企业的资本结构以有形资本为主体,企业的组织结构以生产组织为主体,企业的产权制度以无形资本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企业的劳动力构成以工人为主体,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对有形资本的管理为核心。当无形资本超越有形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要素之后,企业的制度安排则要围绕无形资本的开发和经营这两个重心来进行,这给企业制度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涉及上面提及的所有方面,这种变化过程就是企业制度创新的过程。
3、企业的制度创新,同时又促进了无形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所谓制度创新,就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创新活动使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从而使无形资本从幕后走到了台前。那些始终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企业,正是那些无形资本的富有者和高水平的经营者,也毫无例外的是始终进行制度创新的企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这些企业都经历了大幅度的改组,特别是近年来,大公司之间的兼并联合令人瞩目,企业无形资本的规模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突出。
4、无形资本理论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导向作用。创新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无形资本的发展为这种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无形资本理论为这种创新指明了方向。从前面的分析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提高企业开发和运用无形资本的能力,应该成为企业制度创新的一个基本目标。拥有世界第一品牌的可口可乐公司,其可口可乐品牌和配方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本,而且还在继续为可口可乐公司创造着丰厚的利润。比尔·盖茨创造的微软神话更为我们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无形资本创造价值的能力是有形资本无法比拟的,知识经济时代将是无形资本的时代,无形资本将把企业带进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为国有无形资本的有效开发和经营提供了操作平台
1、制约国有企业无形资本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无形资本意识淡漠、认识落后,是导致无形资本理论和实践低水平的主观原因。认识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无形资本存在意识淡漠。由于无形资本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不易被人的感官感觉和把握,而且企业对无形资本的管理和运营也不太熟悉,这些往往使企业忽视无形资本的存在,甚至对其流失也视而不见。第二,无形资本的生产要素意识淡漠。在传统的观念里,企业的生产要素仅包括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土地和有形资本,而忽视了无形资本,更不能认识到无形资本是生产函数的内生变量,在企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对无形资本的功能认识还不到位。虽然企业对技术开发、品牌培育等的重要性的认识已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大多数企业还认为,技术开发和广告等的投入是企业的费用而不是投资,说明企业对无形资本的认识还有差距。
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组织结构、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中的不合理因素的存在,都在影响着无形资本的形成和发展。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强化了这种不利影响,使无形资本的形成和发展面临重重障碍。第一,国有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普遍仍带有明显的“生产型”特征,还没有质的改变,势必会限制企业无形资本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收入分配中的平均化倾向,使从事无形资本开发和经营的企业人力资本,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结果导致人力资本供给的严重短缺。第三,国有企业人才的流动和使用,仍带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离“市场化”的距离还很远。在人力资本的选用和开发上,用行政手段是代替市场选择的做法是低效率的。第四,我国《公司法》中规定,股份公司以无形资本方式的出资,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否则工商部门将不予注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无形资本的核算范围、入帐价值的确认方法以及费用摊销方法等,导致无形资本帐内无价或帐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类似这样的制度安排,无疑是企业无形资本形成和发展的障碍。第五,对国有无形资本监管不力。国有企业在与外商合资过程中,以及在兼并等资产重组过程中,存在不计算或低估国有无形资本价值的情况;国有企业的技术诀窍流失、专利技术被侵权、商业秘密泄露、名牌商标被假冒等现象的大量存在,造成国有无形资本大量流失。第六,国有企业无形资本的投资水平不高。一方面是不舍得投资,不敢冒风险。一方面是投资效率不高。比如,前几年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标王之争,中标企业花费的巨额广告费用并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投资行为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投机性,没有和企业有形资本的生产经营很好地结合,巨额投资开发出的是“泡沫”无形资本。
2、通过企业制度创新为国有无形资本的有效开发和经营提供操作平台。首先,要改革无形资本产权制度。明确产权主体、明晰权责边界,保证产权的可交易性是实现无形资本优化配置和使用的一般条件;反映无形资本特点,保证无形资本的安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特殊条件。国有企业中建立的“法人财产制度”,为明晰国有资本的产权找到了有效的办法。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逐步取消对包括无形资本在内的国有资本进入资本市场的限制,改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具体来说:一,除了与企业无法分离的无形资本(如商誉)和企业无法完全控制的无形资本(如供销网络),应允许可交易的无形资本进入资本市场;二,对于产权可以自然人化的无形资本(如专利技术、专有技术),不应片面强调其国有化或法人化,应鼓励国有企业的无形资本的结构中存在自然人产权,并赋予其与国有产权和法人产权平等的权利,这样可以鼓励技术创新,同时可以避免非自然人产权带来的交易费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三,应在法律的层次上明确国有企业在国有无形资本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上的责任。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解决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无形资本产权模糊、产权主体错位和产权结构单一化的问题,将会改变国有企业中无形资本开发无动力、经营无活力、负责无能力的状况。
其次,要建立企业人力资本制度。如果说有形资本的积累主要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的话,那么无形资本的发展壮大则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就是企业中进行创新活动的企业家和技术人员,他们虽然是人,但是他们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却具有资本的功能。建立人力资本制度就是要承认他们的资本所有者地位,他们进入企业就是以人力资本对企业投资,虽然他们没有投入货币资本,但是应该拥有产权。相应的,他们的收益应该是投资收益,而不是工资。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企业的股份构成中设立人力资本股,其产权属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本,并适当限制其转让或上市交易,以此作为企业人才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的基础。湖南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在企业中建立人力资本股制度的代表,袁隆平院士拥有该公司的250万股份,占公司股本的5%,这250万股就是袁隆平院士人力资本投资,体现的是他所拥有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袁隆平”品牌的价值。我们认为,这种人力资本股制度比经营者年薪制更科学、更规范、更到位,因为它把分配制度完全纳入到股份制度中去了。
同时,要建立人力资本投资制度,包括人力资本的引入制度和开发制度。就引入制度而言,一,国有企业应打破地区和部门的条条框框,打破户籍甚至国籍的限制,依托人才市场而不拘一格引入人力资本。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最大股东,当然有权力选择企业的经营者,但选择的对象应该是市场中形成的企业家,而不应该是政府的行政人员;二,以人力资本股制度的建立为龙头,确立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和权利,创造吸引人力资本的企业制度环境;三,为人力资本充分发挥其功能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广阔的舞台;四,与引入制度相配合,建立相应有退出制度,保证人力资本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就开发制度而言,企业对人力资本开发要舍得投资,同时要建立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回避制度。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意味着要企业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而得到的将是长远的利益。企业可以依托院校培训和市场实践为企业开发人力资本,并把人力资本的引入和开发结合起来。
第三,要加强企业的无形资本开发组织和经营组织。企业无形资本的开发组织和经营组织,好比是企业的“两翼”,缺少任何一个会失衡,只有“两翼”丰满,富有力量,协调一致,企业才能展翅高飞。就技术开发而言,第一种模式是设立企业的研究所或研究院。其优点是技术的可转化性强、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第二种模式是与国内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进行联合,把技术开发交给他们去做,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精简机构,转移开发风险,缺点是开发周期长,技术的适用性差。第三种模式是完全通过技术市场购买企业所需技术。引进的技术不可能是最好的技术,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中,我们提倡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从长期来看,我们还是要立足于自己开发,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以避免在技术上受制于人。从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考虑,我们主张企业设立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这样既有利于企业形成技术优势,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同时,又有利于提高技术的转化率。从宏观上讲,国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和人才上的优势,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保证。
就企业营销用无形资本(如品牌、商誉、供销网络等)的开发和经营而言,应该是企业的整体行为,不是哪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但应配备具备创新能力的专门人员负责。由于这些无形资本一般存在于企业同其他市场主体的关系中,所以协调企业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他们的基本职责。加强企业的开发组织和营销组织,并不是否认生产组织的重要性,而是我们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制造加工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同企业之间不会有太大差异,因生产水平上的差异而形成企业在竞争中绝对优势的情况,不具有普遍意义而已。
第四,要调整无形资本的管理制度和经营制度。无形资本的管理是无形资本经营的基础,主要涉及无形资本的价值管理和安全管理。就价值管理而言,无形资本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而且价值量难以准确计量,给无形资本的价值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价值评估和财务核算是无形资本价值管理的基本工作,其具体制度应以企业无形资本的完整、合理和及时地计量为原则。现行的无形资本核算制度和注册制度应予以调整,解除其对企业进行无形资本价值管理和引入无形资本投资的影响和限制。同时,应特别注意对无形资本的效益进行监控,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设立反映无形资本效益的指标体系,并把其纳入企业的效益指标体系中去,这是企业配置和使用无形资本的依据。无形资本的安全管理完全不同于有形资本的安全管理。有形资本的安全管理主要是防盗、防火等,是防止有形事故的发生,而无形资本的安全管理主要是防侵权、防损害、防泄密等,其难度更大,对人才、制度的要求更高,对法律的依赖性更强。
无形资本经营是发挥其增值功能的关键。在国有无形资本可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前提下,通过转让、租赁、特许经营等方式,充分发挥无形资本可以被多个主体同时使用的特点,实现无形资本本身的价值和价值增值。充分认识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之间相互促动的关系和无形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用企业无形资本带动有形资本的生产和经营,实现企业资本的迅速增值。以无形资本为纽带,进行企业间的兼并联合,迅速扩张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旭亮等.资本一般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保健云.知识资本.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王军旗.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东方出版社,2000
〔4〕卢宏定.现代企业无形资产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5〕霍宏.知识产权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导刊,1996(4)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910(2016)03-0079-05
中国经济已进入增速换档、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特别是十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确定并实施,很多领域和市场逐步开放,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处于自然垄断领域的国企依旧可以保持其优势地位,如石油、通信、电力等行业。但处于竞争领域的生产型国企发展面临三大困境,如水泥、玻璃、钢铁、化工、机械加工等行业:一是产能过剩严重。市场竞争格局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同台竞技”,面临成本上升、销售难的“双重压力”,竞争态势加剧。二是产品“同质化”。大多数企业产品的技术参数、质量标准等相似,产业技术创新动力弱,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少,产品创新能力差,行业处于低水平竞争状态。三是人才流失严重。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传统思维的惯性、国有企业的“外部性”,企业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职工工资低、待遇差、职业发展空间小、晋升通道窄,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技术、管理、营销等关键岗位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建立提高员工收入的长效机制,如何实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如何构建员工职业安全与健康保障体系。对处于竞争领域的生产型国企而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应实现以制度激励人、以制度监督人、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拴心、留人”,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与企业共成长同发展。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主要来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人事管理。多年来,在向现代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引进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以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人才竞争压力。但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过程中,企业尚未形成涵盖薪酬激励、职业生涯管理、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一)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待深化
2000年11月,原劳动部的《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在全国推广普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维护劳动者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旨在实现两大功能:一是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提高相适应,确保职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二是建立和谐稳定的企业劳资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调动职工积极性。但是,当前《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对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表述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工资集体协商内容过于关注工资本身,集中在协议期限、分配制度、标准、分配形式、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和调整幅度、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及支付办法、变更、解除协议的程序、协议终止条件、协议违约责任等方面。而与此相关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安全与健康、职业保险与福利等内容涉及较少,多功能、多目标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尚未形成。同时,该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对企业岗位工资进行细化区分,易陷入“平均主义”误区,特别是对于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等关键岗位没有特殊激励,不利于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将工资作为激励的唯一手段,没有将企业年金作为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制度纳入职工养老保险计划。西方私人退休历史已有100多年,发达国家1/4的老年人和1/3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都参加了企业年金计划,企业将年金计划作为吸引留住人才、优化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年金是职工退休后的重要收入来源,是老年生活保障的重要支撑[1-3]。而中国企业年金出现只有20多年的历史,相关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今后,企业年金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作为企业薪酬福利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成为吸引、留住、稳定优秀人才的重要“筹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势在必行。
(二)职业生涯管理缺乏激励性与系统性
在岗位设计及发展空间上,仅有行政和职称两大类目标,即行政职位的提升和技术职称的评聘。受企业职工总规模影响,行政职位、技术职称的总数有限,晋升通道较窄,大多数人难以找到适宜的发展空间[4],存在“官本位”思想普遍、“玻璃天花板”效应、职工忠诚度低等问题[5]。同时,企业尚未形成集入职遴选、岗位安置、职业培训、监督考核于一体的系统性职业生涯制度体系:首先,受“自上而下”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影响,员工入职选拔机制流于形式,对专业技术背景要求不严格,影响企业人力资源质量优化;其次,岗位安置与个人胜任特征不契合,难以发挥职工的优势,职工个人目标难以与企业经营目标紧密结合,难以提升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第三,职业培训以企业内生产实践为主,没有构建企业内外的技术培训、项目培训、高校培训等多元化体系,跟不上个人岗位需求、职业发展需要,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三)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重身体、轻心理
随着安全意识、生命意识的提升,国家、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日渐健全,相关配套措施也日益完善,如生产环境管理、生产设备管理、生产安全管理、职业危害防护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业病防治等制度体系的构建[6]。但当前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存在明显的重身体、轻心理倾向,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制度与措施较为全面,但与职工心理健康相关的制度较少:一是对影响职工心理变化的因素缺乏足够重视,尚未建立相应疏导安抚机制;二是职工进入工作状态后的严肃性、积极性、主动性需强化,“生产无小事、安全无小事”理念需深入普及。对企业而言,要多举措确保生产安全“万无一失”,要让职工及时调整心态,全身心投入工作、融入环境,更要清楚设备操作程序的严肃性、生产环境的复杂性、作业心理的多变性等因素的影响,否则安全生产会面临“一失万无”的险境,任何小的失误都会导致生产事故,甚至是大的财产、生命损失。
二、国有企业M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
M公司为省属国有企业,作为国内知名建材生产企业,其主要业务为水泥生产与销售,拥有多家控股子公司,依托管理、成本、人才、技术等多方面优势,已成为很多大型重点工程的供应商。近年来,该公司为应对人才流失困境,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尝试与探索,成效显著。
(一)薪酬管理制度创新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职业生涯管理研究者、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施恩(EHSchein)教授提出的理论。他认为心理契约虽然不是一种有形契约,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其核心是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和义务[7]。研究发现,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中物质激励、环境支持及发展机会三个维度均与工作满意维度存在正相关,环境支持与发展机会维度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最大[8]。M公司提出“员工争岗位第一、企业争行业第一”的目标,将职工努力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效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多渠道、多举措保障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提高同步,重视提高员工对企业心理契约履行程度,以实际行动保障职工权益,确保每个职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增强企业凝聚力,调动职工积极性。1.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细化。继2008年下半年调工资、2009年执行员工带薪休假制度之后,公司于2011年开始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控股企业职工收入涨幅高达30%,一线职工平均工资达到36万—42万元,大幅度高于本地区同行业工资平均水平。同时,公司根据物价水平和经营业绩,结合本地区和同行水平,及时调整薪酬分配方案,以上年度员工工资总额为基础,按一定比例上浮,强化地方工资指导线的约束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细化:一是明确收入向一线工人倾斜导向。公司方和职工方将一线工人界定为技师、中高级工及技术标兵等,协商制定技师津贴、技术标兵津贴、首席技师津贴等分配办法,对具有技术职称的一线技工发放职称津贴,给予相应待遇。重点对生产一线倒班运行工人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整,引导收入分配向一线职工倾斜。二是明确收入向技术岗位倾斜。公司方和职工方将技术岗位界定为产品设计研发中心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协商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三是明确收入向关键岗位倾斜导向。公司方和职工方将关键岗位界定为销售人员,销售人员根据不同销售业绩给予相应的提成,原先销售提成不足的,进一步提高提成标准。2.初步构建企业年金制度。2011年开始,公司初步构建企业年金制度,为符合条件的1780名员工办理企业年金,共缴纳年金509万元。由此,企业年金成为薪酬激励制度体系的重要补充,成为稳定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等关键岗位职工的有效手段,为引进行业优秀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职业生涯管理制度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日的一份国企人力资源报告显示,超过85%的国有企业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调查数据证实,驱动中国员工敬业度的首要因素,已由薪酬转向职业发展机会[9]。职业锚理论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施恩(E•H•Schein)提出。该理论强调人们在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要围绕一个中心。施恩提出了技术智能型、管理型、创新型、独立自主型、安全稳定型五种职业锚类型,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7]。M公司基于职业锚理论,强化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系统性,设计多元化员工发展通道。基于职业发展的系统性考虑,借鉴英国等发达国家企业经验,构建职工培训与再教育体系,建设职业生涯管理支持与服务体系[10]。1.“逢进必考”,严把职工入职水平与质量。在进人上,公司坚持“逢进必考”原则,不论是相关行业人员转入,还是新进大学生,都要参加企业组织的相关考试,择优录取。新进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质得到保证,人力资源质量大幅度提高。2.“逢晋必考”,严控干部提拔程序与质量。在晋升上,公司坚持“逢晋必考”原则,以业绩、能力为基础,在公司系统内公开竞聘,为发现人才、提拔人才打造平台,确保业务素质高、业绩好、能力强的人可以得到重用,避免人才流失,实现对人才的“拴心、留人”。3.建立“后备干部制度”,确保岗位工作质量可持续。公司建立了“后备干部制度”,即在岗位公开竞聘选定第一名之后,将第二名确定为“后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第一名不能胜任岗位要求,到规定期限或试用期截止时由第二名(后备干部)直接替代第一名上岗,如果第一名因工作原因调离或出差暂离,则由第二名(后备干部)直接接替岗位。“后备干部制度”为公司培养人才、建设人才梯队奠定良好的基础,竞争机制的引入,提升了企业的活力,保障了岗位工作质量的可持续发展。4.尊重制度胜于尊重人,干部选拔由“人治”转向“法制”。“后备干部制度”实施过程中,也曾经出现某个岗位只有几个人报,公司领导层知道第二名或许难以胜任“后备干部”人选,或者选定的第二名(后备干部)接替岗位后,难以开展工作,但为了体现制度的“刚性”,公司领导层坚持“尊重制度胜于尊重人”的原则,让“后备干部”继续接替岗位,让其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用实际工作业绩来选拔人、淘汰人,干部选拔由“人治”转向“法制”。制度的刚性、公平性、公正性得到很大体现,使得干部、群众和谐共处。5.多渠道设置职工发展空间,实现每个人都有上升渠道。在知识型员工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新形势下,M公司以自我决定理论(SDT)为核心,实施按需激励和差异化管理,采取多元化激励策略,构建独特合理的激励机制,重视职工个体成长及其职业生涯管理[11]。企业的管理岗位有限,不可能有能力、有业绩的职工都得到提拔。M公司多渠道设计职工发展方向,确定职称导向、级别导向、岗位导向等目标,以职称晋升、级别提升、岗位转换等规划设计发展空间:一是建立职称评聘机制,让职工申报对应的职称;二是依据个人对企业发展的贡献,设立“总经理级员工”“副总级员工”“高管级员工”等岗位;三是在岗位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员工,由一线生产岗位转向服务岗位。这些虽然不是实际领导岗位,但工资、福利待遇等同于甚至超过同级别管理岗。职工发展空间的多元化设计,激励了员工,优化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6.构建职工培训与再教育体系,让职工与企业共成长。为让职工分享公司经济发展成果,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实现职工与企业同成长,提升职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公司设计了职工培训与再教育体系:一是企业内部多渠道开展培训。借助国家、省、市工会开展的“节能减排”等主题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样的技术比武、技能培训、知识竞赛;控股企业间组织开展培训与交流会,以生产现场为平台,对控股企业的“亮点”、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缩小企业间差距;控股企业内部班组之间开展培训,由岗位标兵、先进工作者、首席员工、劳动模范、技术革新能手等对员工开展培训,以“员工争岗位第一”为导向,建立内部竞争激励机制,提升员工业务素质。二是借助高校开展培训。公司先后与郑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项目合作为基础,开展员工技术培训与指导,让员工参与研发,集成、移植行业新技术、新成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是鼓励职工提升学历层次。公司专门出台《鼓励职工在职教育规定》,鼓励员工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更新知识结构,明确规定对于参加在职高等教育,取得国家认可的在职学历教育证书的,全额报销学费,按学历层次给予学习时间照顾和资金奖励。由此,在公司内部逐步形成脱产、自学、岗位培训等多种职工培训与再教育形式,专业涵盖技术、经济、管理等多领域。从目前从事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学历来看,大多数人已取得本科学历,部分人取得研究生学历,逐步形成以本科学历为主导的“橄榄型”人才结构。大多数职工享受到再教育优惠政策,更好地接受教育和培训,职工的知识层次得到很大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三)建立健全心理健康管理制度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的西方现代激励理理论认为激励应遵循其范式,即“需要-目标-动机-行为-绩效-奖励-满足-积极性”,强调培育人的主体精神、激发人的内在潜能[10]。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影响人工作积极性的“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该理论认为企业要善于区分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两类因素,对于保健因素要给予基本的满足,以消除下级的不满,要抓住激励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M公司对职工的心态变化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疏导,缓解职工心理压力,调动职工积极心理状态,让职工保持愉快工作心情,筑牢安全生产大堤。1.关注影响职工心态变化的因素。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为职工能力的充分发挥搭建平台,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弘扬企业安全文化:一是加强制度执行的灵活性。公司强调,规章制度是刚性的,但执行方式确实灵活的,同样的制度、规定,生硬地去执行与带着感情实施效果大不一样。前者不但会遇到更大的阻力,而且极易造成职工的反感心理,取得相反效果;而后者遇到的阻力会比较小,执行的效果自然也会更好。二是倡导合理调配工作时间,避免疲劳作业。长时间工作会导致职工心理压力的调节失常从而造成发生事故的概率提高。公司倡导职工合理调配工作时间,让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避免疲劳作业。三是针对主要问题,做心理疏导工作。生产企业职工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压力、安全压力。公司领导及时给予员工关心和帮助,定期找其谈话,帮助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其轻装上阵。及时发现职工身上表现出来的闪光点,给予公开的表扬和鼓励,提升其应对工作的自信心。2.尊重员工发明创造,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坚持通过尊重劳动发明创造、增加福利等措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上升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每年评选月度、季度、年度岗位标兵,给予现金奖励;每年开展先进工作者、首席员工、劳动模范、技术革新能手、劳动模范等“明星员工”评选,对在技术应用、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员工给予重奖,制作“荣誉墙”,对做出重大贡献员工的业绩展示一年,大力弘扬“员工争岗位第一”导向,激励优秀员工,树立先进典型。
三、主要结论
当前,处于竞争领域的生产型国有企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严重、产品竞争“同质化”、人才流失严重等难题,人力资本作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待深化、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激励性与系统性、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重身体轻心理等问题。以国内知名建材企业M公司为例,对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探索进行了深入总结:一是薪酬管理制度创新,推进工资协商制度细化,初步构建企业年金制度;二是职业生涯管理制度创新,“逢进必考”,“逢晋必考”,建立“后备干部制度”,尊重制度胜于尊重人,多渠道设置职工发展空间,构建职工培训与再教育体系;三是建立心理健康管理制度,关注职工心态变化影响因素,尊重员工发明创造,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徐征开.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国有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3(1):190-192.
[2]梁欣如,葛海娟.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演进和热点[J].经济与管理,2013(1):118-120.
[3]张捷,吴建成,周曾海.中美人力资源管理差异比较及其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13(3):252-256.
[4]陈晓华.实施以人为本管理措施,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3(13):91,122.
[5]李丽,张力.我国国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探析———基于职业锚理论的多重职业生涯规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21)86-90.
[6]邓予焓.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探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2):33-37.
[7]E•H•施恩.职业锚理论[J].刘磊,译介.中国人才,2002(9):25-27.
[8]周莉.心理契约对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J].学术论坛,2014(6):140-144.
[9]张榕芬.基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战略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探讨[J].时代金融,2009(12):144-145.
[10]陈智锟.英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5(1):83-86.
关键词:风险管理;金融企业运作;风控理论
一、背景介绍
风险管理指的是在一个存在风险的环境中,通过合理的手段(包括合理的管理架构流程,科学的计算方法等)将可能的风险降到最低。众所周知金融运作是充满了风险,这种风险包括来自大环境的系统性风险(例如利率变动、汇率变动、政策变动)、来自管理者的操作风险(例如交易黑天鹅等)、来自于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等。操作风险的把控方法包括分散权限:在投资交易中如果赋予单个交易者或者部门过大的权限就会有较大的可能带来交易黑天鹅,相关例子包括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等。针对信用风险国内有诸多信用评级公司对相关实体进行评级进而发到公开其信用信息,降低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例子包括诸多P2P平台跑路事件、债券违约事件等。系统风险是三大风险中较难处理的问题,因为宏观经济变量的未来走向本身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总之,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金融企业运作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成熟的风险管理架构及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
(一)风险管理架构
一个完整的风险架构体系应该包含如下部分:
1.风险管理委员会
风险管理委员会多由公司董事会成员组成。该委员会具有决定公司风险管理的最高权限,其权利包括制定公司的风险管理纲要,制定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任命公司的风控总监。风险管理委员会与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需要保持独立。
2.风控总监
由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任命,为公司风险执行层面的最高领导,领导公司风险管理部。
3.风险管理部
风险管理部属于公司的一级部门。该部门的职责在于根据风险管理纲要,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的具体事务。包括具体的风险准则的制定、风险流程的审批等。例如对于券商、基金等金融类企业,风险管理部有职责对投资部门的投资决策进行风险评估和项目审批,提供相应的评估意见,并有权对高风险行为进行否决。
进过多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外的金融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建立完善风控体系的重要性,但是在中国由于各方面因素,在很多金融企业风险管理部门沦为鸡肋。由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存在着惨烈的竞争,不少金融企业为了维持企业利润不得不去触碰风险的红线。另一方面,国内的金融企业中,投资决策委员会多由公司高管组成,该委员会在公司具有绝对的强势地位。这种“你管你的,我的”的现象在金融企业中已经成为了主流。
(二)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
1.风险点的识别
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步骤为风险点的识别,也就是说找出可能带来风险的病灶。以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为例,一个显著的风险点就是:程序化交易的安全隐患。程序化交易速来以其科学性与纪律性诸城,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机器是不具有人的主观应变能力的。我们命令交易系统下单100手,它就下单100手。但是如果由于人工操作的失误在下单数量上多加一个“0”呢?如果由于病毒的公司使得交易系统产生了错误的指令呢?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2.对风险点进行评估
风险点的评估可以包括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以投资类公司为例,风险管理部门需要对首先对投资标的的种类进行定性的识别,例如期货类风险大于股票类风险,股票类风险大于债券类风险;蓝筹股风险大于中小板风险,中小板风险大于新三板风险。在完成对风险的定性评估之后,风险量化团队需要对投资标的进行定量评估进而确定风险等级。风险量化团队多数由具有数学、统计学背景的员工组成。他们基于投资标的历史数据计算出相关的风险指标,例如VaR等。
3.对投资决策进行肯定或者否决
风险管理部门在完成投资标的风险点的识别与评估之后,需要针对评估结果对投资决策进行肯定或者否决。如果某项投资决策超过公司的风险底线,风险管理部门有权限执行其权利对该投资决策进行否决,并出具相关的指导意见。
三、风险管理的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人才需求
随着中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开放化,如何防范风险成了各大监管机构和金融企业考虑的重要问题。2015年后半年中国股票市场20年不遇的龙王事件使得监管层将风险控制提升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具体措施包括对配资的限制、对私募基金牌照的限制、对市场参与者交易行为的限制等。股灾事件同时给众多市场参与者上了重要的一课,那就是虽然1%概率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大,但是一旦发生了那便是灭顶之灾,因此任何的市场参与者不能抱侥幸心理。P2P跑路事件、债券违约事件等,都说明了风险管理是必须要在中国发展的。
随着风险管理在越来越受到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企业的重视,风险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追捧。现在各大高校已经把金融风险管理作为金融经济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可能,旨在加强学生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培养金融风险管理的意识。FRM(风险管理师)考试报考热度越来越大,甚至有赶超CFA等传统证书之势。总之,这些现象是中国金融市场走向健康走向科学的重要信号,未来中国的金融市场将会在一个更加市场化,更加科学化的框架中运行。
参考文献:
第二条外国企业在本市的常驻代表机构(以下简称常驻代表机构)为非直接经营性的机构,只可代表其派出企业进行业务联络和服务活动。但是,两国政府已有协议规定的,按其规定办理。
第三条外国企业在本市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应按照业务性质,委托本市有关对外经营的企业或公司,向*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对外经贸委)提出申请。市对外经贸委审核后,按照业务性质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第四条外国企业在提出申请时,应提交下列证件和材料:
(一)由该企业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签署的申请书,内容包括常驻代表机构名称、首席代表和代表的姓名、业务范围、驻在期限、驻在地点等;
(二)由该企业所在国家或所在地区有关当局出具的开业合法证书;
(三)由同该企业有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出具的资信证明书;
(四)该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委任常驻代表机构代表人员的授权书及各该人员的简历。
外国金融、保险、证券业申请设立代表机构,除按照本条规定提交证件和材料外,还应同时提交该总公司的组织章程、董事会董事的名单和最新的资产负债和损益年报。
第五条外国企业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申请获准后三十天内,应持批准证书,向*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工商局)办理登记手续。逾期未办登记手续的,批准证书自然失效,并应于十天内向市工商局缴回失效的批准证书。
常驻代表机构登记证有效期为一年。登记证逾期需要延长的,必须在期满前三十天办理延长手续。
未经批准、登记的,不得以常驻机构人员的身份从事业务活动,不准设置外国企业的标志。
第六条常驻代表机构的派驻人员及其家属,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并向*市公安局及时办理居留或户口申报手续。
第七条常驻代表机构代表和聘用人员应分别持市工商局颁发的“代表证”或“工作证”进行业务活动。
常驻代表期满或由于其他原因离华时(因为业务需要暂时离境者除外),须向市工商局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并缴回常驻代表证。
第八条常驻代表机构应按中国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持登记证在中国银行或外汇管理局同意的其他银行开立帐户。
第九条常驻代表机构及其派驻人员,应按照中国税法规定,向*市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手续,照章纳税。
第十条常驻代表机构及其派驻人员进口或出口自用的办公、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应按照中国海关规定办理进出口手续。
第十一条常驻代表机构因业务需要必须装设商业性电信设备的,应向本市有关电信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常驻代表机构不得架设电台。
第十二条常驻代表机构租用本市的房屋,应委托市对外经贸委指定的经营对外服务的公司办理。
第十三条常驻代表机构需聘用中国职工,应委托*市对外服务公司提供、承办,双方签订聘用合同。
常驻代表机构不得在中国境内自行招聘职工。
第十四条常驻代表机构及其派驻人员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法令和有关规定。*市人民政府依法保护常驻代表机构及其派驻人员的合法权益,并对其正常业务活动提供方便。
第十五条常驻代表机构的业务活动必须接受市工商局和其他有关机关的监督检查。
常驻代表机构应每年一次向市对外经贸委和市工商局呈送业务活动情况年度报告。
第十六条常驻代表机构及其派驻人员违反本规定或者有其他违法活动,市工商局有权进行检查和依法处理,并视其情节轻重,可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取消代表资格、吊销登记证等处罚。
第十七条常驻代表机构一次批准驻在期限不超过三年。期满如需延长的,应在期满前三个月委托本市对外经营的企业或公司,向市对外经贸委提出延期申请。经批准后,向市工商局办理延期登记。
常驻代表机构在申请延期时,应提交本规定第四条所列之证件和材料。
常驻代表机构一次延长驻在期限不超过三年。
第十八条常驻代表机构在批准期限届满或者提前终止业务活动,撤销机构时,应于期限届满或终止业务活动前三十天以书面报告市对外经贸委。并于债务、税务和其他有关事宜清理完毕后,向市工商局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登记证。
外国企业应对常驻本市代表机构的未了事宜,继续承担责任。
第十九条常驻代表机构要求变更机构名称、首席代表、代表、业务范围、驻在期限和驻在地点,应委托本市的对外经营的企业或公司,向市对外经贸委提出申请,获准后持批准证件向市工商局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凡变更驻在地点和派驻人员及其家属的,应同时向*市公安局办理变更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