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软件工程试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教育兼属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范畴,软件工程的科学教育属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人类意识与智慧进行科学理解、增强运用软件本质特性(构造性与易演化性)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而软件工程的工程教育属性主要是引导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等科学原理,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提炼和固化知识,通过创建软件来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然而,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2005年10月发表的一份报告称,我国2005年毕业的60多万工程技术人才中适合在国际化公司工作的不到10%,主要原因是中国教育系统偏于理论,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受到Project和团队工作的实际训练,这对我国高等院校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挑战,也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保证培养目标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1900多所普通高校中虽有100多所院校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但与当前软件工程技术发展差距较大。为了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应用技能的工程型实用软件人才,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对此,本文结合CC2005、SE2004、SWEBOK、国内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现有的研究成果,探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1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策略
计算学科本科教学常用的课程体系设计策略主要划分为:课程启动策略、课程组织策略、特色课程设置策略。课程启动策略主要包括:1)围绕算法设计展开的算法优先策略;2)自底向上展开的硬件优先策略;3)从计算机导论展开的广度优先策略:4)强调编程能力的程序设计优先策略;5)强调系统使用命令优先策略;6)从面向对象展开的对象优先策略。
课程组织策略主要有:1)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它把知识体系中的每个知识域组织成一门或几门课程;2)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它把每类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置成一门或几门课程;3)混合模式,在课程设计时不考虑区分前两种方法,兼而有之。特色课程设置策略主要依据本校办学特色和研究专长来确定。
由于软件工程教育兼属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范畴,其科学属性和工程属性决定了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规划,一方面要强调工程性、技术性、实用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复合型,另一方面要强化基础软硬件知识在解决复杂软件构造和应用方面起到的关键作用。对于课程启动策略而言,传统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课程启动方式并不适合于本专业,但工程优先策略似乎也不适合于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的本科生;同样,在课程组织策略上,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更多地具有科学研究属性,而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又不利于基础知识强化;此外,特色课程设置时,有时会缺乏全面综合考虑,因人设课会造成特色课程系统性差问题。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策略方面,应根据软件工程学科自身属性,综合考虑以上各种策略特点,全局思考,统一规划,避免课程系统性差、教学内容重复和遗漏并存等现象。
2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架构模型设计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其课程体系采用“夯实基础教育、提高系统认知、强化软件开发、推进工程实训”为主线的设计思路,构建了“分层次、互动式、工程化”的课程体系架构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共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知识教育层、系统认知教育层、工程设计开发层和工程实践训练层。各层次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逐层递进的演进关系。该模型简化了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数量,突出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沿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路径,力图实现“基础与编程一体化、编程与系统一体化、系统与工程一体化、工程与职业一体化”四位一体的工程型实用软件人才教学目标。
2.1 基础知识教育层
基础知识教育的设计思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编程意识,实现“基础扎实和编程意识强”两个目标。基础知识教育层结构具体划分为:数学基础类课程模块、外语类课程模块、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其他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根据各模块自身特点,全面考虑各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做好彼此之间的衔接。在课程启动策略方面,主要采取基于基础的编程优先策略。在数学基础类课程模块中确定一门衔接较好的基础课作为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的启动,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率先启用软件设计基础课程,力图达到“基础与编程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在课程组织策略方面,采取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2.2 系统认知教育层
系统认知教育的设计思路:强化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对软件系统的认识能力,实现“编程能力强和系统级认知”两个目标。根据软件工程专业对硬件系统和系统软件的知识要求,系统认知教育层结构划分为:数据库系统类课程模块、网络系统类课程模块、操作系统类课程模块和编译系统类课程模块。在课程启动策略方面,主要采取基于编程的系统优先策略。通过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的数据结构等课程和系统认知类课程模块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编程能力,并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引导学生的系统级认识能力,实现“编程与系统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在课程组织策略方面,采取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简化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数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3 工程设计开发层
工程设计开发的设计思路:以工程化方法为手段,依托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锻炼学生对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系统级认识,实现“更完整的系统级认识和软件系统工程化设计开发技术”两个目标。根据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流程,工程设计开发层结构划分为:软件过程类课程模块、软件设计类课程模块、软件架构类课程模块、软件测试类课程模块、人机交互类课程模块、特色项目类课程模块、可扩充类课程模块。该层综合考虑核心专业课程和特色项目课程设置,基于专业方向设置若干动态可扩充课程,全面考虑课程之间的关联,强调统一设计、统一规划。学生在这个层次必修一些工程设计开发系列课程,选修可扩充类课程,达到“系统与工程一体化”的教学目标。课程启动策略采取基于系统的工程优先策略。课程组织策略采取项目的组织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2.4 工程实践训练层
工程实践训练总体设计思路:通过实验训练、专业实习、项目实训、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依托校内 外实习实训基地,采用校外实习实训、自主实习实训、校内实习实训和外聘软件工程师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场素质,实现工程与职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工程实践训练层结构具体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验与实习类课程模块,另一类是工程实训与毕业论文类课程模块。其中,实验与实习类课程模块的具体设计思路,通过基础实验、系统体验、编程能力训练三个环节,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完善学生的系统级认识,强化学生的开发技能;而工程实训与毕业论文类课程模块的具体设计思路,通过“软件工程项目实训”这个载体,采取“企业+实训+论文+就业”捆绑的运作模式,与多家国内知名IT公司合作,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项目综合训练,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技巧与职业素质结合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上述四个教育层是彼此联系和互动发展的,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充分考虑衔接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交流、沟通、讲演、写作的培养更多体现在第二课堂科技学术活动中。
3 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3.1 课程设置原则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遵循六个基本原则,即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创新性和模块化。1)先进性: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需反映国际上先进的软件技术发展成果和软件企业对先进技术的需求,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2)灵活性:课程设置需具有灵活性,应根据软件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3)复合性:课程设置需包括技能、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必要的综合技能和基本素质。4)工程性:课程设置面向软件工程实践,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自觉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技术从事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5)创新性:课程设置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能力,以及勇于开拓和善于创新能力。6)模块化:课程应按照模块化准则设计,课程模块设计可以交叉。根据软件技术最新发展、当前市场需求及专业培养方向、学生目前具备的领域知识等,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3.2 核心课程模块设置
1)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设有:计算机硬件基础、软件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织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课程。2)操作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操作系统原理、LINUX系统基础、嵌入式系统基础等课程。3)网络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集成、网络安全检测与防范技术、网络协议与网络软件等课程。4)数据库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ORACLE数据库、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等课程。5)编译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编译系统原理、编译技术等课程。6)软件过程类课程模块设有:软件工程、需求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建模技术UML等课程。7)软件设计类课程模块设有:C++高级程序设计、J2EE与中间件、.NET架构技术、设计模式等课程。8)软件架构类课程模块设有:大型软件系统构造、软件体系结构等课程。9)软件测试类课程模块设有: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测试与评估等课程。10)人机交互类课程模块设有:人机交互技术等课程。11)特色项目类课程模块设有:软件工程项目案例解析、大型软件工程项目实训等课程。12)可扩充类课程模块设有:手机游戏开发、网络游戏开发、计算机图形学、嵌入式Linux网络及GUI应用开发、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手持设备软件开发等课程。
4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是基于软件与工程的复合,将软件工程与领域应用相结合,强调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基础的同时,将专业课程重点放在软件新技术和软件工程新技术方面,通过对实践类课程工程化改造,增设软件工程项目实训环节,开设部分技能课程,试图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均衡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4.1 建立英语为主日语为辅的外语教学体系
根据IT市场的实际需求,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除正常开设四个学期大学英语外,增开两个学期标准目语和一个学期专业英语,坚持外语学习四年不断线,旨在为学生选择日企或对日外包企业就业提供方便。
4.2 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四年不断线、三个层次相呼应、两大措施为保障”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四年不断线”是指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每个学期至少有一个集中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全过程”实践;“三个层次相呼应”主要是从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上考虑的,包括第一层次教学实验,第二层次课程设计及专业实习,第三层次工程项目实训与毕业设计;“两大措施为保障”主要指教学计划保障和考核制度保障。
4.3 设置专门的实践课程
针对工程化软件人才应具备的个人开发能力、团队开发能力、系统研发能力和设备应用能力,以必修课和选修课形式,开设四类特色化、阶梯状工程实践学分课程,即程序设计类实践课程、软件工程类实践课程、项目管理类实践课程和网络平台类实践课程,构成了系统全面的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4.4 提高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验课时量
除个别侧重理论教学的专业课程外,80%以上的专业课程包含实验或实习环节,实验或实习成绩占总成绩的30%以上,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以上机考试和答辩作为最终考试方式。
4.5 开设部分技能课程
在技能课程中,与该领域内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企业在课件共享、教师培训和资源投入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设计、讲授和评估课程。鼓励学生参与企业提供的专业认证考试,或参加国家相应的专业资格考试,对此,学院将计算机网络、Oracle数据库、J2EE与中间件等认证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中,全面体现学生的“多证多能”。
根据现如今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质量问题,管理达不到规范化,没有科学的审核标准,在围绕着企业对专业性人才的大量需求上,高质量的培育软件工程的创新性人才,构建一套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达到知识与能力还有素质层次划分评价指标体系,让教学过程规范化,系统化,高效化,创建有效的管理体制。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得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有质的飞跃。
关键词:
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质量保证;管理体制
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升级产业链结构,多多发展软件产业,集中培养高能力的软件人才。实践教学成为培育人才很重要的环节,和重要的一个保障,没有实践就是纸上谈兵,能力得不到锻炼,就只是一张白纸。对于实践过程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指导,保证每次的实践课程都是高质量,高指标的。软件类学院在学生的硬件塑造中积极的探索,并且取得了部分成效,但是,实践教学的体系还是不够完善,一直是在过程化的实践教学中机制不够健全,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也很不科学等等。
一、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着问题
软件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软件类型的学院中,根据老师的不断教学,不断摸索,不断改革出新的创新思路。对于高素质软件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是,在实践教学体制中具有不少明显的问题,主要有这么几方面:
1.管理体制不完善。在培养高素质软件型人才时,所有体制不与其匹配,导致管理制度的单一化,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不规范化,相对独立性的问题影响严重,没有和课程知识的配合性,导致学不能致用,缺乏系统的教学管理模式。
2.管理机构不健全。各大院校都会设置专门的教学管理部门,但是学院(系)这一级别,缺乏相关的教学管理机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比较多,单单依靠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很难有大的成效,很多的问题浮现出来,难以解决实践质量问题,并且及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指导。所以院系应及时抓紧建立属于自己学院的教学管理部门,提高对软件教学质量方面的监督和指导。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够。软件工程专业对于实践能力要求很高,而教学老师拥有很全面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不足,学生无法在其身上学习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并且引进先进软件企业工程人员补充师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4.时间成绩评价考核方法不科学。实践评价方式仍然将学生软件作品,作品报告等作为评价学生成绩高低的重要依据,对于只注重结果,不注重学生的能力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实现如今相当落后的弊端,学生们毕了业,走进社会,会因实践能力不足,跌一个大跟头,如若想让学生不输在社会的起跑线上,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监控和指导,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实践效果。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制
根据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我们需进行设计实验,创新实训等,从而达到学习实践,到企业实习的社会掌控性,努力发挥好,学校的本质,起到让学生“走进来,走出去”的良好实践能力。让学生能明白,进了学校并不等于进了温室,走出校门也不等于走进火海。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充分做好迎接人生挑战的准备,加强对软件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实践教学中融入工程案例,优化课程实验,多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们能够提前有多实习的机会,适应企业实践性,开拓软件创新性。达到三个大的阶段,程序的编程实训到软件系统实训,再到应用开发实训的过渡过程,尽快适应,今早开展培育是学校的必要任务,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开发培养。依照企业的严格指标来进行专项训练,能够让学生在提升软件能力的同时,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培育到,包括交流能力,和灵活变通能力。根据新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软件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素养的阶梯式的培养。
三、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为实现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的高效管理,学校与企业研发一系列方案,构建一体系教学系统,阶梯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可以有一个学习构架,引用最新科技和知识,让学生们不断进步,更有效的设计出高大上方案。成立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于实训方面,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单单评价报告结果。建立一套信息反馈制度,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系统,提高教学评估质量,从而达到激励学生的效果,老师责任心也会逐步增强。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多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专业教师,建立与企业同步的工程综合实践环境,促进学术和科研一体化,建设大的实践基地,让学生们多多参与科研,让部分优秀学生可以获得优秀的奖项,,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同时可以建立综合实践考核法,让知识、能力、素质可以明显提升,增强个人和团队的拼搏精神。
四、结语
建立健全高效教学管理体系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根据软件工程对人才培育的重要任务,成立实践教学质量保证机构,与企业共同培养测试人才,完善实训,实习等管理,促进学生的知识含量丰富,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特点突出的优秀习惯,让知识,能力,素质更为综合性。评价系统也更为综合,更为科学,不只是简单的看学生的学习结果,督促学生避免惰性,努力学习实践,改善优化教学评价模式,实现对实践教学的过程化管理。
作者:何柳英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卢苇,主编.李红梅,张红延.精英型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06).
[2]骆斌,主编,臧斌宇,丁二玉.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知识体系的分析、重构与求精[J].计算机教育,2012(11).
1软件领域工程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们培养的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型人才应该是基础扎实、理工结合、素质全面、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使学生在软件领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软件工程技术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工具和技术,能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工作。另外,培养的学生应具有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是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1]。
本科教育阶段是培养工程型人才的重要阶段,软件领域的人才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为基础的,无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还是软件工程专业,都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一直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之一。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软件领域的工程人才就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下工夫,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在本科教育阶段应该使学生具备以下四种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这四种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对于软件领域工程型人才能力的培养要从本科一年级开始,贯穿于本科教学的始终,为了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我们建立了针对本科教学的实践课程体系,将全部实践课程划分为四个层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能力训练、工程训练和综合训练。层次从低向高逐步过渡,以学生个体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能力训练,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好基础;以团队合作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小组项目开发和工程训练,使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背景下建立软件的工程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交流和沟通能力;以工程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开发实习、毕业设计等综合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意识;实现了从个体能力培养、团队合作与工程意识培养到职业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实践课程的层次和培养目标的关系见图1。
2实践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与设置
在传统的计算机类和软件工程类的主要课程中均有相应的课程实验,这些实验可以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使用开发工具、验证基本理论或成熟算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协作能力,但距离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工程型人才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探索新的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实验教学体系的关键,对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将成为实验教学体系的有利支撑。根据当前技术发展对于软件类工程型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紧密结合软件学院自身条件和特点,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逐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综合技能训练为辅助的实践课程体系。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将软件的工程化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逐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以实践能力培养引领理论教学,建立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的系列实践课程;将培养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渗透到每一门实践课程之中。
新建立的实践类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图中用粗线框起来的课程为新开设的实践性课程。
整个实践类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2.1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实现“以实践能力培养引领理论教学”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使我们认识到,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先使学生通过实践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实践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然后再通过实践验证理论、丰富理论,使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在新的高度进行再一次的感性积累。因此,“以实践能力培养引领理论教学”是新的教学计划中坚持的基本原则,在理论性课程之前增设必要的实践性课程。例如,“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先于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从应用的角度提出理论问题;“操作系统基础实习”从应用的角度为学习操作系统原理积累经验;“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为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提供应用背景。同时,专门设立具有阶段总结和综合性质的“软件基础实习”和“软件开发过程综合实训”,通过实践开阔学生视野,给理论一个发挥的空间,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工程意识。
这样“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学习过程,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相对独立的各门课程通过实践联系在一起。
2.2将软件工程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
培养软件工程意识,使工程化思想成为学生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行动指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软件工程往往是一门独立的理论性课程,学生们认为软件工程就是一些条条框框。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合作开发软件的感性体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于理解软件工程的精髓。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软件工程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从第一门计算机入门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起,就开始灌输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结合在低年级开设“个体软件过程”和“小组软件过程”等任选课,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在系统学习软件工程理论之前就先对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进度控制、软件质量、成本控制、文档管理、团队合作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使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接触并了解软件工程,并具有初步的程序开发经验,进而使学生在系统学习软件工程理论时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完成从经验积累的感性认识、到系统理论提升的过程。之后再通过实训,用软件工程的理论来指导软件开发,最终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需求分析、建模、设计、代码编写、测试、部署全过程的经验、理论和能力。
2.3分层次设立独立的实践课程,逐步提升工程能力
根据实践课程的难度和教学目标,将实践课程划分为四个层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能力训练、工程训练和综合训练[2]。
(1) 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基本的编程能力,进行编程入门。基础理论训练培养学生面对实际应用进行需求分析、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的能力,通过从实际应用中提出的简单工程问题体验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
(2) 专业能力训练是结合各个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完成各项实践。
(3) 工程训练是在软件工程理论的指导下,以典型的实训项目或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背景,进行软件开发过程训练,体验完整的软件开发全过程。
(4) 综合训练是通过实际应用项目使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开发。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逐步完成“个体能力培养-小组项目合作-工程项目开发”的能力训练过程。
2.4强化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新增实践课程采用“1+1”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各门课程在理论上已经相对完整和成熟,在教学方法上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在保持原有理论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调整和充实。
从整体而言,在理论课程中要继续保持原有的理论特色和深度,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开展验证性的实验,充实原有的实验内容,提高实验难度要求。通过研究课程之间的联系,删除重复内容,适当压缩理论课程的教学学时,加大不同课程实验之间的难度差异,使得不同课程在实验上可以相互协调和衔接。
在设置实践系列课程时,坚决避免原有理论课程中验证性实验的简单“搬家”。主要的实践课程要与理论教学课程密切配合,采用“1+1”模式,即“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的模式。与理论课程相配合的实践性课程以设计性、综合性、大型实验为主,一般为2学分32学时,其中教师课上集中指导或讲授仅在8学时左右。实践课程要强调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无论是个体的实践题目还是小组的协同实践,课程中涉及的技术和设计方法均有一部分是学生还没有接触到的,学生需要通过自学来掌握,实践的结果则强调创新性,鼓励学生把各课程和自学的知识融合起来,并结合社会的真实需求(课程中作适当的简化)创造性地从系统结构、数据结构、程序技术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全局架构、时空效率、功能等进行评价,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导”。
2.5对技术课程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学习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如何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不同的技术路线,或者把握不同技术路线的差异,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急迫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上,针对不同的技术路线,对技术课程进行了分类[3],开设了专业基础、JAVA、微软、LINUX、电子商务、嵌入式开发、软件理论、媒体技术、网络与安全、游戏开发等系列课程,引导学生能在不同路线上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同时根据技术的发展,我们也适时对课程大纲进行调整,把软件领域的最新发展反映到课程中。
3新开设的实践系列课程简介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主要开设的实践性课程介绍如下。
3.1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
“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的第一门实践类课程。在学生掌握了C语言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个体的编程能力。通过设置具有实际背景的题目,使学生经历问题抽象、建立数学模型、算法设计和数据结构设计、编程调试等过程,通过具有实际背景的题目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前就从应用的角度开始接触线性表、队列和栈等数据结构,开始接触一些复杂的算法。课程让学生从编写长度为几十行的代码起步,逐步达到能够编写300行以上C语言程序的水平,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和良好的编程习惯,逐步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和问题抽象能力。
3.2用户界面设计基础
“用户界面设计基础”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LINUX或DOS字符方式下开发用户界面的主要技术,以及Windows环境下图形用户界面的开发方法。使学生初步体验用户界面设计的重要性和设计技术,体会用户界面将是用户需求的重要部分,理解“用户的软件才是我的软件”。本课程与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主要侧重于个体能力的培养。
3.3软件基础实习
“软件基础实习”是为具有一定数据结构理论基础的学生开设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是对前期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基础)的一次综合实习,是对软件工程的第一次实践。实习采用开发小组开发方式,通过设计一些超越学生当时已有知识水平的问题,例如具有操作系统背景、人工智能背景、编译背景、数据库背景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内协作开发,完成一个至少2 000行的小型系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简单分工,并进行角色互换,初步体会软件开发过程,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3.4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
“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以低年级学生为对象,以学生已经熟悉的简单的业务系统为背景,采用开发小组的形式,开发网上数据库应用系统(如网上购物系统,图书借阅系统,学生成绩管理,BBS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技术和知识(数据库设计、网络程序开发等),体会应用软件架构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5操作系统基础实习
“操作系统基础实习”以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Windows和Linux为背景,选择具有应用性质的课题,从应用系统开发者的角度学习和研究操作系统,通过系统调用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区别于传统的操作系统原理理论性为主的课程。通过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初步掌握软件部署的方法。上述课程也开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6专业能力训练系列课程
“专业能力训练”定位在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与相应的理论教学配合。在实践课程设置上考虑计算机软、硬件的有机结合,开设了“嵌入式系统开发”,在软件与硬件紧密结合的背景下强化学生的系统意识。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接触并了解当前的流行技术,专门开设以.NET技术或JAVA技术为背景的实践课程;通过增加Linux平台实践内容,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今后的自主确立专业方向打好基础。这些课程强调从系统高度来认识计算机,从软、硬件两个角度看待系统架构。
3.7软件开发过程综合实训
“软件开发过程综合实训”是以企业成熟的软件开发模型为基础,选择企业根据实际软件系统精选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学生以开发团队形式,按照步骤在规定的时间点完成规定的任务,体验从需求分析建模(需求由案例给出)、设计、代码编写、测试、部署的软件工程全过程。使学生熟悉企业化软件开发流程,具备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开发的能力。实训模拟企业运作机制,模拟企业中实际存在的项目压力和工作压力,以考勤和项目的进度检查点进行监控,以项目开发结果进行最后考核。学生将体会项目经理、设计人员、编码人员、测试人员等各个角色的工作,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和设计综合能力。
4实践类课程对现有教学的影响
4.1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新建立的实践类课程使得传统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我国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是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构建课程,重视基础理论的抽象和学习,忽视理论的应用背景和实现技术;重视独立课程自身的实验过程,缺乏覆盖不同课程、串联不同知识的综合性实验;更多的是融合在理论课程中的验证性实验,没有针对创新性能力培养的独立课程。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加强了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首先了解应用背景,并尽可能早地接触专业内容,在低年级就完成“计算机科学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用户界面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基础实习”这样相对完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而为后续的理论学习与提高打下良好基础。在这个体系中,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方式,学生通过初步的实践,积累必要的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学习,通过新的实践课程提出新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并总结出理论上的欠缺进入新的理论课程,在这个螺旋式上升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持学生的兴趣并使之能克服较大的自学和思维压力,变学习压力为学习动力,引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2实践类课程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出新的要求,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可能
要保证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防止实践类课程蜕变为理论教学,对于实践类课程必须有新的教学理念、讲授模式和课程管理机制。
教师首先要完成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再是“教师讲授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要树立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观念,以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讲述实验的步骤和细节,不再讲授原理和概念,而是将重点放在讲解题目(项目)的背景(实验需求)上,即向学生明确应用的背景、实验目的、期望看到的结果、实验的具体的参数和指标要求。同时适当点出实验中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然后由学生自己进行理论分析,自己建立问题的模型,自己掌握开发进程。
教师在实践类课程中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课堂讲授者,教师更像一位工程项目的经理,负责提出项目的要求、检查项目(学生)的开发进度、监督开发过程、评定软件质量。在课堂集中教学中,教师又像一位主持人,召开的是项目进度汇报会、技术交流会、软件演示会等。
对技术上或设计架构上有相同的课程,我们鼓励一些学生能以一个较大的项目贯穿始终,能逐渐把小系统完善成大系统,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对题目难度类似的课程,我们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架构和技术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的实践类课程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少学生们在实际课程中完成的算法设计,或者采用的理论指导出乎教师的意料,这对于教师同样是促进和挑战。
4.3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延展课堂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流提供新的途径
通过建立有效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辅助工具。教学支撑平台具有信息、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C/C++/JAVA源程序自动测试、在线答疑和讨论等功能,为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学生和访客提供不同的权限。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支持多门课程,既解决了教学资源共享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模式,有效地达到了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同时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也遵循软件工程的原则,在关键点设置时间节点以考察学生,把软件工程的思想融入教学管理。
5结论
自2002年起,我们从单门课程的改革开始,逐步建立了实践课程体系,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再进行调整和充实,逐步完成了具有可操作性、行之有效的实践课程体系,新设立的实践类课程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的距离,实践课程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并已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4-255,264-265.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很多市政工程中,比如公路铁路施工等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一种较难处理的地基形式—软地基,针对这种地基进行施工时比较麻烦的,我们需要先用一些处理方法进行加固处理然后才能进行施工建设。
1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1.1 换填法
换填法可以说是目前在市政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软地基处理方法。顾名思义,这种方法主要就是把软地基中的软土挖除,然后换填一些质地坚硬的土材,比如碎石、砂石、矿渣、煤渣等,然后在进行压实处理。
1.2 强夯法
强夯法也就是采用专门的机器针对软地基进行反复不断地强夯,应用物理压力迫使软地基变硬的一种方法。常用来处理一些粘质土、粉质土等。
1.3 排水固结法
软土地基的一大特点就是在地基内部存在着很多的孔隙,这些孔隙内又存在着很多的水分,所以排水固结法就是给软土地基施加一定的压力,这样孔隙内的水分就会逐步排除,软土地基也就变得结实一些了。通常,排水固结法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组成,两者缺一不可,在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中,对于高填路段,利用路堤填土的荷载即可满足加压要求;对于低填方路段或地基土层为欠固结土时,就要考虑采用堆载预压来加速土层的固结。排水固结法是处理软粘土地基的有效方法之一,适用于处理各类淤泥、淤泥质粘土及冲填等饱和粘性土地基。
这种处理方法能否满足工程要求,主要取决于地基土层的土层厚度、固结特性、预压时间、预压荷载等因素。如果软土层不太厚或固结系数比较大, 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就可获得较好的预压效果。反之,预压时间可能很长,因此限制了排水固结法的使用。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变形有严格的控制标准,对一些抗剪强度过低或有机质丰富的饱和软黏土层,即使采用砂井堆载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其工后沉降量和固结时间仍难以满足路基设计要求。工程实践经验表明,采用袋装砂井及塑料排水板处理地基,其工后沉降难以满足高速铁路地基要求,因此,在采用排水加固法处理高速铁路软基时需非常谨慎。
1.4 复合地基法
搅拌桩、粉喷桩和旋喷桩在秦沈线被普遍使用,主要用于处理淤泥质软黏土路段及过渡段,三者的累积沉降量同属一个范畴,很难分出优劣。近年来 CFG 桩在我国高速铁路软基处理中广为应用,该桩型的处理深度可达 20 m。研究表明,与水泥搅拌桩(搅拌桩、粉喷桩)复合地基相比, CFG 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要大,而且一般而言 CFG 桩的桩身质量也比水泥搅拌桩更易得到保证。但研究表明,水泥搅拌桩和 CFG 桩为“悬浮桩”时,下卧层的加固沉
降仍较大,应用这种桩型时,一般应谨慎采用“悬浮桩”。
1.4.1 碎石桩
碎石桩是一种复合地基加固桩,它是以碎石(卵石)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它的作用机理在不同的土质中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松散砂土中,主要是发挥砂石对砂土的挤密作用、排水减压作用和砂基预振效应;而在粘性土中,主要是对软土的置换作用。根据施工工艺不同,碎石桩可以分为振冲碎石桩、干振碎石桩、沉管碎石桩、强夯碎石桩等,主要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等地基。
1.4.2 水泥土搅拌法
水泥土搅拌法是另一种复合地基法,它是用来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这种方法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然后通过特制的深导搅拌机械边钻进边往软土中喷射浆液或雾状粉体,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固化剂和软土之间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形成的抗压强度比天然土高得多,且具有整体性、水稳性的水泥加固土桩体。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水泥浆搅拌法和粉体喷射搅拌法,形成的桩体分别习惯称为搅拌桩和粉喷桩。水泥土搅拌法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具有成桩效率高、成本低、施工占地面积小、施工现场周围无污染,并且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噪音等特点,最适用于加固各种成因的饱和软粘土,尤其是 20 m 深度范围内没有理想持力层的软土地基。目前,国内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的土质有淤泥、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 120kPa 的粘性土和粉性土地基。
1.4.3 高压旋喷桩
高压喷射注浆法也是一种复合地基法,这种方法的操作流程是先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入土层的预定位置,然后将浆液或水以高压流的形式从喷嘴射出,冲击破坏土体,高压流切割搅碎的土层呈颗粒状分散,一部分被浆液或水带出钻孔,另一部分则与浆液搅拌混合,随着浆液的凝固,组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抗渗能力的固结体,即通常说的旋喷桩。所采用的固化剂主要是水泥,并增添了防止沉淀或加速凝固的外加剂。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
1.4.4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一般我们常常称为CFG桩,这种桩基是在碎石、石屑、砂石和粉煤灰中掺适量的水泥加水拌和, 用各种成桩机械在地基中制成强度等级为 C5~C25 的桩。处理方法是通过在碎石桩体中添加以水泥为主的胶结材料,使桩体获得胶结强度,并从散体材料桩转化为具有某些柔性桩特点的高粘结强度桩。CFG 桩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淤泥质地基,既可用于挤密效果好的土,又可用于挤密效果差的土:当 CFG 桩用于前者时,承载力的提高既有挤密作用,又有置换作用;当 CFG 桩用于后者时,承载力的提高只与置换作用有关。CFG 桩和其他复合地基的桩型相比, 其置换作用很突出, 这是 CFG桩的一个重要特征。CFG 桩在建筑、市政、高速公路等工程中已有广泛应用。以前在铁路工程中较少应用,近期在客运专线中大量使用,已成为处理客运专线软基的主要加固措施。
1.5 钢筋混凝土桩网结构
还有一种在铁路工程中常用的地基,那就是钢筋混凝土桩网复合地基,这种地基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上部填土(路堤);加筋垫层,通常由两层双向土工格栅及 0.6m 厚的碎石垫层组成;钢筋混凝土桩土加固区,一般桩身采用 C30 钢筋混凝土现场灌注,桩间距 2.0~2.5m,而且桩顶设桩帽;桩土加固区下卧层。铁路工程中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桩网复合地基加固深度超过 22m、填方高度超过 3 m 的路堤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桩网复合地基在遂渝、武广高速铁路中均有采用。
1.6 钢筋混凝土桩板结构
高速铁路无渣轨道施工中存在着一种新的路基处理措施—钢筋混凝土桩板结构路基,它由下部钢筋混凝土桩基、路基本体与上部钢筋混凝土承载板组成,承载板直接与轨道结构连接。该结构综合了板式无渣轨道或双块式轨枕埋入式无渣轨道结构与桩基础的各自特点,充分利用桩、板、土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来满足无渣轨道的强度与变形要求。
钢筋混凝土桩网(板)结构中的桩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灌注,桩长一般不受限制,因此当软土层厚度超过 20m,在采用其他复合地基结构无法满足要求时,往往采用钢筋混凝土桩网(板)结构。在日本高速铁路改良线路中,有 72.7%采用网桩工法(桩网复合地基) 。该工法是在软弱地基上打桩,桩底支承在承力层上,桩顶用网眼状钢筋相连结,然后在其上铺设土工布,用以支承填土荷载。工程实践表明,该工法控制沉降十分有效。钢筋混凝土桩网(板)结构的不足之处是成本高,如果其他复合地基能够满足工程要求,一般不予采用。
2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中存在着众多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市政工程中根据工程条件选用合适的地基加固措施,对于工程安全至关重要。资料分析表明, CFG 桩在我国市政工程中应用很广,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占了较大比重,有必要加强对其设计方法和加固效果的研究,以确保其在市政工程中的成功运用。
参考文献
[1] 庞拓. CFG 桩基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08(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TB10202—2002,铁路路基施工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软件工程 教学模型
一、引言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软件产业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专业,软件工程试图通过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等专业技能。目前,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尚处于不断摸索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尚存在着以下问题:
1.离散型、非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如C++/Java、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都配备了相应的课程实验。这些核心课程在理论授课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出课程之间的前趋后继关系,但课程实验环节的实验内容由各个授课教师自行安排,未能体现关联关系,实践环节间孤立的教学模式容易产生高分低能,学生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现象。
2.重复实践小型软件开发,缺乏大中型软件开发过程实践。由于实践教学课程通常由不同的教师承担,每个教师自由确定实践内容,经常造成实践内容小型化、且重复的问题。比如,数据库开发实践环节,让学生实现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软件课程设计同样实践一个围绕数据库应用的小项目。两门课程实践内容的规模没能区分开来,后者规模较小,影响了对于软件开发全过程的体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3.实践教学与科研、企业需求相脱节,教师自身软件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实践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经验,而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侧重于理论环节,从事软件项目开发经验不足,对于软件工程的技术、方法的理解不够。该环节仅由在校教师承担,没有企业的指导和参与,导致教师凭个人感觉和经验教授的偏多,认识上把实践环节看作是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基本操作技能,对实践思路、设计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对实践教学要求不高,未能改变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
上述问题,涉及到了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方式等两个方面,因此对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在深入研究软件工程核心课程知识点之间前趋后继关系的基础上,把理论教学中的关联关系体现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关联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以本人所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关联式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基本囊括了本专业开设的所有实践课程。
关联式实践教学体系具备如下特点:实践方式体现了一种分层次实践的思想,由简单到复杂,由点到面;实践内容体现了由虚拟到实用的转变过程;实践规模体现了以小到大,逐步累积的过程;实践主体由个体到团队的转变。
根据实践内容的难度和教学目标,将实践课程划分为4个层次:
(1)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训练。以学生个体为单位,以课后练习或实验指导书上练习为主要内容,锻炼编程能力,培养良好编程习惯。
(2)专业技能训练。以学生个体为单位,以理论课程的实验环节为背景,夯实基础理论,巩固专业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3)工程训练。在软件工程理论的指导下,以实际或自拟项目为背景,以合作方式建立团队,训练培养学生面对实际应用进行需求分析、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的能力,通过从实际应用中提出的简单工程问题体验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培养团队精神。
虽然各个实践课程隶属于不同的实践层次,但各个实践课程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实践内容体现了软件工程核心课程知识点之间前趋后继关系,形成了一种链式教学、渐进式教学风格,使实践内容不断在后继实践中得到复习、巩固与应用提升,使后继实践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在专注于本阶段核心目标的实现的同时巩固关联知识,这利于学生对软件类课程系统化知识体系的贯通与全面掌握。
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首先要完成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再是“教师讲授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要树立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观念,以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讲实践的基本思路,不再讲述实践的步骤和细节;充当一位工程项目的经理,负责提出项目的需求,检查项目(学生)的开发进度,监督开发过程,评定设计、开发和文档等的质量。学生在完成不同层次的实践内容时,根据实践内容的规模和难度决定选择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实践方式,还是以团队合作为单位的实践方式,从而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逐步完成从“个体编程―小组项目合作―工程项目开发”的训练过程。在团队合作的实践方式中,需要特别注意团队的形式方式和构成。教师因遵循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可采用“异质合作,同质选学”的教学模式,实践中首先由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各方面差异进行调整,将具有不同优势能力的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尽量避免随意分组造成学习能力相差不多的学生扎堆,使得一部分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较弱的学生失去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的氛围。团队合作的实践方式还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发挥各自长处,既有利于丰富组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其他成员影响下弥补缺点,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自2006年起,应用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中,到目前为止,刚好有两届学生完成了整个实践过程,实施的效果比较明显。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在诸如基础技能、团队协作意识、团队合作技能等几个方面与往届学生相比均有较大进步;通过以实际项目为背景的工程训练和综合训练,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的距离。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也经历过几次微调和充实,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秀坤,张宪超,郭禾.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软件类核心课程关联式教学模型研究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8,(24).
[2]卢雷,石冰,史清华.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研究与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