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信息教学

电子信息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信息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信息教学

电子信息教学范文第1篇

作为一所本科院校,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具有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的能力,能从事电子与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指导思想,按照“夯实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增强毕业生适应性”的原则,注重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与层次性,注意将教学内容与科研生产实际结合,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电子工程、信息工程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二、当前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实验依附于理论课程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虽然近些年综合性的实验有所增加,但总体看仍是重在理论验证,没有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考虑,因此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仍嫌不足。第二,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被人为分开,没有建立有机联系。学生的知识点是孤立的。各门课程实践环节比较独立缺乏相互衔接及综合运用的环节。基本上都期望到毕业设计时再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但这种效果不是很好。第三,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仍客观存在,体现为理论教学学时仍明显多于实验教学学时,在实践教学中缺乏更加科学的考核检查方法,使部分实验教学流于形式。第四,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在所开设的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多自主设计实验少、封闭性实验多开放性创新性实验少、单科性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第五、实验教学尚未能真正地自成体系。学生在实验中难以获得创造的乐趣和激发更多的创造灵感。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认为从培养目标上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工科专业,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应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考虑。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最终确定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整体目标、分期目标及各个实验环节,形成了分层次、分阶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三、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科技创新层,整个系统呈金字塔结构。一是基础层,基础层实验主要包括电子工艺与装配实训、电工基本技能、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和专业应用软件等专业技能基础训练和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等课程的验证型基础实验,是金字塔底座,影响面最大、最广、最深。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其掌握基本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二是提高设计层。提高设计层的课程实验包括基础层课程实验中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可编程应用器件实验、系统仿真及虚拟实验、单片机应用实验、DSP技术及应用实验等。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具有独立完成各种小系统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综合应用开发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的训练主要包括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工程设计等环节。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完成较为综合的设计与开发,具有设计和开发综合性较强的应用系统的能力,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四是科技创新层。位于实践教学体系的最顶层。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坚持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统一,除了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外,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使其工程素质得到较好的培养。

2.创造条件开放全部或部分实验室

为了充分挖掘本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资源的潜力,给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提供环境与时间保障;也为了鼓励、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现有实验条件进行课外科技创新实验或自主实验,以调动和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进行科技创新的空间;本专业实验室在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任务之外,积极创造条件全天候开放实验室,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一个锻炼动手能力的良好环境,提供了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训练基地、创新实践训练场所,促进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开展。开放实验室在大学生的科技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小结

结合我校学科、专业方向及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电子信息专业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长期不懈地加强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及其它方面的改革,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形成比较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体系,使我们的毕业生在电子设计技术和实践技能上占有优势。为不断提高学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将继续努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实践教学的模式和内容,形成我校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特色。

【摘要】针对我校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明确实践教学的改革应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并树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将实践教学的体系分为基础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科技创新层等层次,构建了一个多元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电子信息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华君,程正富,朱家富,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3-75.

电子信息教学范文第2篇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用3年时间,把达到高职录取分数线的高中或中职毕业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电子线路分析设计和电子产品制造、维护能力;能在电子信息行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根据这个培养目标我们设想把3年时间分成两部分,即先用2年时间在校内集中学习和训练,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电子线路分析设计和电子产品制造、维护能力的素养;再用1年时间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进一步把学生培养成能在电子信息行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高职电子信息专业“2+1”教学改革“2”

阶段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研究和实践“2+1”教学改革的“2”阶段就是在校内集中学习和训练的2年时间,这2年时间要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要为后面1年的顶岗实习做准备,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所以“2”阶段的课程体系的整合要考虑电子信息行业的特征,要了解电子信息行业对一线岗位的需求。

1.“2”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

要在两年时间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内容多,范围广,到底哪些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要讲,哪些要整合,这要根据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需要来确定。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行业分工日益明确,岗位划分越来越细,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职业标准,确定了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2”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是通过了解电子信息行业对一线岗位的需求,参考国家电子信息行业相应的职业标准来确定课程体系的。

2.国家电子信息行业相应的职业标准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各个行业的职业岗位,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如下表1所示。

3.根据电子信息行业需要确定课程设置

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归并、梳理,提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与实训项目,确定课程设置。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有关课程有: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等。电子技术的专业课程有:音像原理与技术、电视原理与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技术、电路CAD、办公信息设备、电子技术专业英语、电子工艺、电子产品营销、移动通信设备等。原来有些课程门数太多,其中内容接近就可以整合。比如原有课程体系开设有“音响原理与设备”和“VCD与DVD技术”这两门课程,把它们整合成一门课程“音像原理与技术”,节省了课时,去掉一些重复和过时内容,使得学生愿意学老师也好教。通过以上课程的设置,可满足电子信息行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培养的人才可以较好适应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要求。

三、高职电子信息专业“2+1”教学改革“2”

阶段教学内容整合的研究和实践高职电子信息专业“2+1”教学改革“2”阶段的课程体系确定后,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因为原有的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参照普通本科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内容确定的。实际上是普通本科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内容的压缩型,存在内容太多,理论太深奥,叙述太繁琐,联系实际少的现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很难,教师教起来也很困难。所以必须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适应“2+1”教学改革“2”阶段教学的要求。如“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程。原来直接采用本科教材,存在数学推导内容太多,理论叙述太深奥,外文公式符号太繁琐,联系实际少的现象;而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外语水平不好,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太难,教师教得也很困难,而且课时要求达108学时。所以必须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关键是要有合适的“高频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为此组织教师编写适合高职学生基础的“高频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教材编写时注重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着重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计算方法的介绍。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新编写的“高频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简要说明高频电子技术研究的是高频信号的产生、发射、接收和处理的有关电路,主要解决无线电广播、电视和通信中发射与接收电路的有关技术问题。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电路基础上,较多介绍新型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有关知识和应用实例。教材的参考学时为54学时。由于“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教材编写时注重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教材在教学中得到有关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高频电子技术”课程容易学了,教师教得也轻松了,需要的课时数也少多了,学生也能较好的掌握高频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和知识。

电子信息教学范文第3篇

1、实践体系改革

通过10多年的教学摸索和企业调研,提出了将一大批课程实验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等从理论课分离,实行实验独立设课,并根据内在联系,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按技能发育的实验项目体系。该实验教学体系由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为主线,将“基本实验/实习”、“课内单元实验”、“课外开放实验”、“课内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大型综合实验/毕业设计”及各种校内、校外实习等工程实训环节于一体,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大加强。

2、实践方法改革

目前的大学生在学习中普遍缺乏严谨的作风,遇到困难比较容易放弃,没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和越挫越勇、迎难而上的信念。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对电子信息专业的研究历史以及科学家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缺乏了解;对电信知识体系缺乏整体、系统的认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兴趣,端正学习态度。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配合多方面多层次的引导,帮助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使之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除了学习的主要因素外,也要帮助学生克服心里障碍,不能有畏难的情绪,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能跨越难关。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找到适当的点,积极引导,善于鼓励,让困难较大的学生找到自身的优势,增强意志力。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促进技能和素质培养的“融合”。以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和就业导向为指导原则,创立以语言与商务、技能与素质、理论与实践、单项与综合、校内与校外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职场化训练模式。这种职场化训练模式把商务工作内容作为语言训练的内容,把商务项目作为训练载体,用模拟或真实的商务场景为语言训练营造氛围和环境,单项技能强化和综合运用训练相结合,按照商务流程序化语言训练模块。通过实施这种职场化训练模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在商务环境中得到有效提升,充分体现了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实现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融合”;用产业发展引领专业教学。

改进实践评价体系,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工科教学和文科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内容枯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的话,更加加重了教学难度,根据教学经验和调查结果,如果实验中敷衍,人云亦云或过于注重实验数据的正确性,从而导致不注重对现象的分析,而致力于比对数据甚至编造抄袭数据,其学习兴趣将荡然无存。实验评判中坚持结果错误但能够在数据分析时找到错误原因不降低得分的原则,以及实验过程遇到不可预见问题未能完成全部内容,但事后数据分析时对所见现象分析的合理得当同样得高分的作法,将使得学生注重对过程的记录和剖析。学生的能力逐渐提高了,实验内容自然会全部完成了,同时由于有了实质内容,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也有了保证,其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可持续学习的动力就具备了。

制定一整套实验室管理规定。对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约束。实验室由学生自主管理。将实验室日常管理完全交给该校电子社团的学生,实验室的钥匙由学生管理,学生可以全天候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实践,甚至在参加暑期竞赛培训期间,学生就搬到实验室,以实验室为家。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在项目得到批准后签字领用,项目结束后归还,学生对实验仪器负责;同时要求学生自己配置计算机和常用工具,实现了部分设备的自主管理,并鼓励学生自己将计算机搬到实验室,实验室提供实验条件。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制度保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国家各级各类项目申请和学科竞赛。通过各个渠道多方面来筹措资金和资源,获得先进的实验开发平台和工具。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对某些科研方向的学习兴趣,竞赛以创新型科技课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活动。通过举办校内专家教授、企业高层技术人员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就业信息、行业动态、行业最新技术和企业对学生的最新专业能力的要求。给学生以危机感,并指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属专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形成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各种科学而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达到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增添学生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引爆”和“释放”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3、个性化培养与团体协作培养相结合

大众化教育下,学生数量的激增与学生的多样化,带来了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培养模式到专业设置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针对学生在大众化阶段下因数量增长而呈现差异放大的现实问题,针对基于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开放的、弹性化的人才个性化培养是当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难题。“人力资本是先于其他一切投资要素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将如何适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前我国企业和教育共同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我们所提出的个性化教育培养理念一是以地方企业岗位需求、学生兴趣为导向,增强培养的针对性,全面开展个性化培养。美国学者卡罗尔认为,个性化教育是“学习者个性特征与所学知识、概念、行为、学习环境、激励系统及习得性技能之间的一种合理匹配,而且是一种连续的过程”。因此,高校应遵循“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创新个性的完美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模式。二是通过学生整体素质分类,强化阶梯式培训,全部学生素质分层提高。主要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即基础好、技术能力强的学生以解决实践环节中的疑、难、险、重问题为目标,通过深入钻研各项知识,使能力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中间层次学生在巩固和熟练实践技能上下工夫,努力向基础好、技术能力强的看齐;实践技能相对落后的学生以保证实践能力的基本掌握为目标,加强实验基础培训。通过目标的合理设定,实现了鼓舞一批、培养一批、推动一批的功效,“引爆”和“释放”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推动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三是通过学生对不同实践课程选课的行为与自主学习,最终达到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能力;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相应的有区别性的发展;在多样的人才评价标准上,培养出多样化的人才类型的效果。四是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发现、开发学生潜在的个性。教师要尽可能地关注全体学生,并在实践教学中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指导,发现其闪光点,引导学生成长。学会用“心”与学生做平等对话,以达到师生的彼此真诚理解。五是固定小团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科研能力。该教学模式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主旨展开,以团队合作方式为激励,使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完成基本实践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引导各固定小团体自己去学习、去创新。改变学生团队精神淡薄、自我管理欠缺、集体荣誉感不强、科研能力较差的现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起到一定作用。

电子信息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改革;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电子信息处理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属于工科专业,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我院现有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三个: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国赛)和湖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省赛)逢奇偶年交替举办多年,其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得到了大多数开设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的积极响应,是评价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1]。

一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内容和特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起源于1994年,湖南省电子设计竞赛开始于2012年,交替错开每两年举办一次,采用“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的组织运行模式,其竞赛规则、比赛时间、评审要求和组队规模都有一定的要求。竞赛题目具有实际意义和工程应用背景,主要包含电力电子、高频通信、信号检测和处理、自动控制等几个方向,综合应用性强,必须依靠多学科知识才能完成。竞赛内容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面广,其中包括单片机(微机原理、可编程逻辑器件、嵌入式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也检验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通过竞赛发现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应用脱节。电子信息是一门日新月异、更新速度极快的学科,而目前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学生无法接触到新技术、新理念和新产品。(二)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较差。没有将所学专业知识系统化集成化,在电子设计竞赛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践思维,很多学生不能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具体应用问题,不会将具体应用场景理论化和进行建模,在竞赛中表现为盲目动手,毫无理论依据[2]。(三)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不扎实。部分同学对基本仪器仪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源等)的操作不熟练,电路布局、元器件焊接、走线等不规范不美观,考虑问题不全面。(四)综合能力较差。对单元电路论证缺乏系统分析,对系统电路论证缺乏逻辑性,硬件调试和程序调试缺乏经验和方法。部分同学团队协作能力、文档编辑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心理应变能力更需要加强。

三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一)注意学科教学的前沿和发展状况,注重教学内容的面向工程化。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内容主要涉及到单片机、电子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就本人已经主讲的六年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其原来课程配套教材围绕Intel生产的8位MCS-51单片机为主,配套编程语言为汇编语言。然而,实际上Intel公司早就把单片机核心技术卖给ATMEL公司,自己不再生产单片机芯片,市场上产品化所用的单片机更是以AVR、PID、STM32为主,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程序存储器不再是ROM而是Flash结构,单片机编程语言以方便易懂、移植性好的的高级语言C语言作为主流。由于学校更着重的是基础教育,与企业公司和研发机构联系不多,接触新技术比较困难,而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其题目和要求的难度和深度促使高校相关学科老师和学生去寻求最新的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更优化的算法、更流行的解决方法和设计理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校中培养学科教学内容在实际项目当中的运用,使其面向工程化。(二)广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学院成立了电子竞赛指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学院具有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组成。依托创新训练中心,联合其它学院每年上下学期开展校内电子设计竞赛,同时作为国赛和省赛的遴选工作;宣传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创新性实验的申报,联合院团委组织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竞赛活动申报、评审工作,以及“电脑鼠走迷宫”、“毕昇杯”等活动。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热情逐渐高涨,参加各类学科实践竞赛的人数增多,积极性也加强,参与竞赛是对电子信息类学生一次锻炼和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3]。(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把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提出问题特别是实际工程问题的介入,吸引学生,继而提出与为题相关的课程知识点,展开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源于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鼓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强调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资料的整合能力,这就要求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过程中淡化概念的条文背诵,强调概念的理解、相互联系和运用、强调自学能力。应使学生学完之后懂得如何应用,应用时知道要查找什么资料,如何查找,哪里查找.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总体性和有机联系性。(四)重视课程配套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和实验态度。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设置和实验教学内容相对比较老化,缺乏灵活性,且书本知识与实践环节的联系相对单一,实践内容多为课本理论知识的测试性、验证性、模仿性内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几乎没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相对比较差[4]。本人主讲的两门课程,附带的实验共有7个,其中验证性实验5个,设计性实验2个,实验内容都与程序设计相关。对于验证性实验,除了根据实验要求得到实验结果外,另外提出若干个问题,对实验结果和实验附带程序进行分析,每组参与实验的学生随机得到一个或者几个问题,通过研究程序、分析数据、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等方式最后求得解答。对于设计性实验,针对一组的每个学生,将实验要求作一点点小的变动,这样,避免一旦某个学生程序成功,其他学生利用现成成果坐享其成的现象,迫使每个学生真真正正参与实验过程中去[5]。(五)优化师资队伍,实施阶梯型培训措施。教师必须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查阅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资料和算法实现,加强高校院系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与各仪器供应商生产商保持紧密联系,跟社会和市场电子信息类技术保持同步。同时,由于参与竞赛学生的年级和专业不一样,形成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的差异性,仅仅靠几个教师是没有办法形成普及化指导,这就需要高年级指导低年级,软硬件各有优势的相互学习,形成“学生指导学生,老生指导新生”的模式,既能加强学生之间团队能力和沟通能力,又能减轻指导教师的负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6]。

四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我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教学改革发过来推动大学生电子竞赛的发展和成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通过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经验,可以明确自身的强项,也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缺陷,这为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近年来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竞争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也需要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邹孝 刘美容 马天雨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姚有峰,赵江东,汪明珠.从电子设计竞赛谈电子类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7):131-132.

[2]何莉,张里.电子实践教学与电子设计竞赛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5):275-277.

[3]杨民生,伍宗富,任艳惠.以电子设计竞赛促进自动化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7):123-124.

[4]付艳平,韩德复,王光野.实验课传统教学与管理的缺陷[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2):34-36.

电子信息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践;电子信息;教学效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

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实践,勤勤恳恳;勇于创新,善于反思,提高学生的个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电子信息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专业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电子产品与设计结合紧密、软件与硬件结合紧密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专业特点,突出重实践、有特色的教学思路,从来实践教学内容、实验实训设备、实践教学方法多个层面进行系统改进。下面逐做举例。

一、调整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进

应着力改变过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如果仅仅侧重理论的灌输,而与实际例子脱离,学生可能在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后,依然无法真正理解课程的实际作用,在学习兴趣培养上是不利的。为此,应结合电子信息专业发展现状,基于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调整,重点突出应用性更强的信息系统、电子电路、通信工程等方面知识的综合调配,将落后的知识或者没有应用价值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同时拓宽知识面,将信息论与编码、计算机网络等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纳入教学计划。把图像处理技术、数字语音、数字视频技术等信息前沿技术充实到教学体系中,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和掌握,专业当前的最新理论和技术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应坚持引导开发教学,适时采用多媒体将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实例带到现场进行演示,让学生在演示和操作中提升兴趣,调动动手实践的积极性。

二、修订教学计划,进行实践教学过程的改进

应结合社会用人需求,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修订,减少验证性的项目,增加与实际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的实用型课题,在课题选择上可以选择CPLD、 EDA、综合电子系统设计PCB绘图技术、DSP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等实践类教学内容,用精心选择的实验作为载体,把实验的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机地贯穿到教学之中。取材上力求新颖、先进、实用。在实验过程的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关键试验步骤,教师绝不过多参与,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使其通过实验来获得更加扎实的知识和能力,给学生自由的思索和动手空间。应根据需求,加速实验室的整合,专业课实验教学应单独设课,有计划地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并适当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

三、创新考核方式,采取多种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可以将实践教学方法在细分项目中心型、问题中心型、任务中心型、体验中心型、训练中心型、案例中心型和复合型。比如,在单片机的实践训练中可以采取任务中心型、项目中心型和训练中心型三种类型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学方法,用来完成一个实践课题,带动训练和项目,同步进行相关知识学习。电子产品工艺训练可以采取训练中心型,对元器件的测量、元件的焊接、元件的装配、电路的调试、电路的维修等工艺进行连贯的强化训练,用大量实践来快速提高学生的动手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对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应当做出一定的改变,更多地强调素质考核和技能考核,缩减对记忆类知识的考核。实践课程笔试部分可以采取开卷考核的形式,允许学生使用懈怠和使用工具和仪器。某些特定的实践课程可以采取分段考核和实时考核。

四、加强实习,建设特色专业实训室

生产实习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本专业产品的生产流程,建立实际的生产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建立一个良好的实习基地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为实习教学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而且会使实习的质量得到提高。当前各大电子企业几乎均有较为先进的流水线,在与之密切联系,争取学生到电子企业参观实习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在自有实训室动手组装电子整机产品。通过安装和调试,提高对整个电子系统生产体系的了解,尽快缩短教育与就业的距离。总之,要通过与企业进行实践活动的契机,增加学生将充分接触社会,了解产业,增强专业知识理解应用能力的作用。使之真正参与实际研发相关环节,了解各个层面的具体运作状况,这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实践能力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建设特色专业实训室时重点开展设计型和综合型实践课题研究,需要与现代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能完成职业岗位技能训练,需要综合考虑类似专业课程的整合,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

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和各级设计竞赛。对学生的创新科技活动给予正向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在学校实验室完成自己的制作,在元器件方面也应当予以一定的支持,以此调动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采取实践教学创新后,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较大提升,实际能力和个人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的踊跃,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基础知识扎实,在毕业也用人单位的对接上也更加顺畅,电子信息实践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秀英,张进明.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