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趣事新闻

趣事新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趣事新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趣事新闻

趣事新闻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区别

【作者简介】:白婷,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新闻学研究。

【责编介绍】:艾涓,女,今传媒杂志社编辑办主任,主要从事传媒理论和实践研究。

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是现今活跃于各大报纸和电视栏目中的两种不同的新闻类别,自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正式出现社会新闻到现在,社会新闻一直是都市报、晚报青睐的新闻类型。直到九十年代初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中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稳定、分配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作为民生和大众传播媒介结合体的民生新闻也应运而生了。

现如今,全面审视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的报道,不难发现,很多媒体、记者将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当作一类新闻加以报道。在报纸的版面安排上,也多将这二者合为一版,更有甚者,将社会新闻错刊在民生新闻中。究其原因,无非是对二者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因此,为了保证新闻报道可以在“正确”的地方报道“正确”的新闻,以达到预期的报道效果,区分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刻不容。

一、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定义不同

目前,业界和学界对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均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新闻学大辞典》中将社会新闻定义为“反映社会生活中体现社会伦理道德的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轶事的新闻。”[1]都市报、晚报最早将民生新闻定义为“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2]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在内容上有交叉重叠的地方,即都以社会生活为中心,只是所报道的侧重有所不同。民生新闻侧重于报道与人民生活相关的新闻,而社会新闻则注重报道在社会中发生的各类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社会新闻属于“软”新闻。而民生新闻除在报道内容,即有关“社会生活”这一层面上与社会新闻相重叠外,还注重解读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剖析经济形势,介绍新科技和新成果等,兼具“硬”新闻与“软”新闻的性质。

二、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报道特点不同

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兼具有报道题材的广泛性,报道内容的贴近性、通俗性等特点。但社会新闻更讲求趣味性,时效性要求低,在寻找新闻素材时,具有很强的时空跨越性。民生新闻更注重服务性,要求最大程度地进行舆论监督、帮助百姓解决疑难事、困难事,而且要及时为百姓提供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实用信息,比如菜价的涨落、健康养生小常识等。而且民生新闻多活跃于电视栏目中,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多采用热线电话、网络讨论、手机短信等形式进行现场信息互动,使观众的想法和意见得以及时传递,更好地发挥其服务的功能。

陕西电视台《都市热线》栏目就经常通过和热心观众的电话连线,获取民生新闻线索,是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的典型。其中的“小民话题”更是具有超强互动性的栏目,主持人以辩论的形式从正反两方面解读老百姓关心的民生话题。为生活在都市中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了表达意见的平台,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三、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报道题材不同

社会新闻的报道题材具体包括以下八种:“1.及时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2.抨击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和各种不良社会现象;3.报道有典型意义的恋爱、婚姻、家庭及其他日常生活问题;4.介绍有一定影响的民事、刑事案件;5.报道天灾人祸及特殊条件的气象、交通等关于人们出行的资讯;6.反映社会知名人物的活动和相应文化动态;7.介绍具有文化价值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民俗;8.报道能够增长见识或有一定娱乐价值的珍闻、趣闻等。”[4]

趣事新闻范文第2篇

1、进入小区车辆,请按规定缴费。

2、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

3、不要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无暂住证,无正当职业人员。

4、小草也在上课,请勿打扰。

5、小草含羞笑,请您勿打扰。

6、让你的身影像花儿一样美丽。

7、不留足迹,不留垃圾。

8、讲究点吧,地球人就剩下你自已了。

9、小心滑倒,请勿戏水!

10、收住您的脚,留下我们的缘份。

11、我在和你一同成长。

12、尊老爱幼好传统、夫妻和睦共白头。

13、行走时;应尽量靠近行人道处并妥善保管好手提包。

14、在出租房屋时,应认真做好核实相关证件登记,并到管理中心登记。

15、手下留情,脚下留青!

16、树立人人珍惜、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

17、具有靠近路边商铺的业主/住户,应严格禁止外来人员从商铺进出小区。

18、小草:请高抬贵脚。

19、安全用电,享受人生。

20、电老虎无情,请小心用电。

21、雨天路滑,小心慢行!

22、小草有生命,请你足留情。

23、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24、远水不能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人。

25、地球拥抱大家大家爱护地球。

26、不要相信手机中奖以及六和彩特码等不良信息。

27、为节约水资源贡献一份力量。

28、绿化小区,文明人心。

29、草木成荫多好看,乱扔垃圾是添乱。

30、芳草青青,踏之何忍?

31、在承租人租期满后;应立即向其收回房屋锁匙,并立即将锁匙进行更换。

32、勿将自己的收入状况及生活习惯告诉别人。

33、节约用水,关‘住’点滴。

34、你爱我护他关心,草绿树茂花美丽。

35、为了小区的绿色,请爱护花草树木。

36、小草青青,脚步轻轻。

37、芬草绿茵,来之不易!

38、播种文明、收获温馨。

39、不要让小草哭泣,不要让废纸飘扬。

40、高抬贵手,垃圾入篓。

41、停车时;应将贵重物品及现金随身携带,关好车门窗,锁好防盗锁及报警器。

42、孩子学习需宁静,四邻休息需要寂静――稍安勿“噪”。

43、举手之劳,我们能做的还很多。

44、发现可疑人员、声响、异味、请立即致电物业管理中心。

45、请您脚下留留情,小草宝宝谢谢您。

46、请勿高空抛物,共建文明小区。

47、睡觉前;应关好门窗、关好阳台拉闸及厨房拉闸门。

48、为了您的安全,请勿攀爬。

49、夜深人静已入睡、上下楼道脚要轻。

50、为了你的安全,用电时请打醒十二分精神。

51、绿色象征生命,珍惜生命。

52、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

53、业主在外出时应关好水电、煤气及门窗。

54、请爱护小区公共设施、设备!

趣事新闻范文第3篇

1 网络时代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影响

1.1 新闻线索来源的即时性

网络时展到今天,其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并且从传统的有线网络向现今的无线网络发展。2G、3G、4G技术已经普通应用,配合网络时代的智能手机、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等,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即时化。这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消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其它电视节目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即时性,这也是传统电视节目制作人员一直困扰的主要问题。然而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每一个拥有智能手机的用户都可以即时的把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用手机记录下来,即真实又直接。很多有可能转瞬即逝的精彩瞬间被记录下来,可能就会成为一条具有影响力的新闻。

1.2 新闻素材的丰富性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素材,都需要新闻节目制作人员通过现场拍摄的手段来获得,手段相对单一。由于有了网络技术的支撑,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人员会发现,新闻节目的素材已经极大丰富。由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相机以及一些其它的数码产品都越来越普遍的融入了摄像、照相功能,并且在像素与技术指标上已经接近于电视节目制作的标准。因此,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素材也可以直接采用由电视观众提供的素材资料。这使得电视节目制作的资源极大丰富。另外,由于网络资源的极大丰富,网络上的大量信息都有成为新闻的价值,这也使得电视类新闻节目制作人员不再像以往那样为挖新闻而苦恼。

1.3 传播的重复性

传统的新闻节目在电视的重播率普遍很低,因为各类电视节目的极大丰富。所以,电视类新闻节目往往播过了就过去了。但是,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就不同了,如今所有的数字资源都会存在网络上,观众可以随时观看,重复的观看。

1.4 采编制作技术的先进性

在网络时代,电视新闻从采访到编辑到后期制作,其技术都十分先进。由于网络技术的,资源的转接传递变得更快,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各环节的技术成本普遍降低,时间成本就更低。这都离不开采编制作技术的先进性。

2 网络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新趋势

2.1 更强的高效性与即时性

电视新闻类节目对即时性要求很高,在新时期网络时代,新闻的即时性已经很高。在未来这种即时性会更强,电视新闻类节目由于有了网络技术的支撑,很多民生类、百姓类、娱乐类新闻,都会可以采用“现场直播”的形式来进行制作。这些新闻的即时性会更强,更好地满足观众对新动态的需求。

2.2 更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新闻传播应该有五个主要因素:传播的人员、传播的信息、传播运用的媒介、接受传播的人以及传播反馈。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并没把太多的注意力停放在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广大观众的反馈信息中。反馈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 其中,接受传播的人是一个具有能动性变现的能给出客观有效反馈信息的一个个体。接受传播人给出的客观合理的反馈信息,不但能够促使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工作人员掌握与了解广大观众对其电视新闻节目的客观看法与观看的需要,促进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内容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进行其内容与形式科学合理的调整, 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广大观众参与的积极性,提升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与热忱。

由于网络技术的参与,当前部分娱乐电视节目在制作时正在尝试采用与观众互动的形式,观众可以扫描电视屏幕上的二维码参与到节目当中来。例如参与节目当中的选手评价、投票等。未来新闻类节目也会不断增强互动性,例如通过微众公众同台或其它现代化手段,观众对新闻引发的评价等通过现场及时互动,产生结果进行播报。这将使得电视新闻节目由单向信息流传递变成双向信息流传递,使得观众由被动观看,变成主动参与,增加了电视新闻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

2.3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的变革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都是先采编然后录制最后播放,但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下,电视新闻类节目可以录、播、反馈同步进行。也就是说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观众的即时反映及时地反映给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人员,使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人员能够更及时地了解受众的主要特征、需求以及对新闻节目的反馈,这些反馈会引发新闻节目制作人员对节目内容做出即时“微调”甚至“转向”的决定。以期使得电视新闻类节目更贴近受众需求,更能反映受众心理需求。来自观众的真实感受和社会的客观评价才是衡量电视节目成功与否的标尺。因此,从这一点出发,电视新闻节目为了更好地服务观众,在未来就一定会颠覆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传统流程,以期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服务性。

趣事新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15)23-0068-01

新闻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电视新闻是传统情况下人们获知世界各地新闻的主要途径。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网络、微信、微博以及腾讯等等。这对传统电视新闻媒介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据最新数据调查显示,70%以上的年轻人通过网络获取新闻信息。下面我们就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一、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生存现状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其生存环境越来越困难。如受电视台自身模式的限制,所有电视节目都被安排好了其固定播出时间,人们只能够根据电视台的时间安排来安排节目的观看时间,这也就意味着电视新闻不能够实现对社会中各种新闻的实时播报。受电视传播媒介自身的限制,在进行新闻播报过程中,节目主持人不能够实现跟观众有效的沟通,导致其互动性较差。另外,电视新闻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播放完毕后观众不能够选择重新进行观看,或者暂停观看,除非有的新闻节目会在第二天有重播。由于生活和工作时间的限制,很多年轻人不能够根据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进行观看,所以他们选择比较灵活和自由的网络方式观看。年轻人是祖国发展的未来,电视行业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年轻人的特点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才能够确保收视率。

二、新媒体的优势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实现了新闻传播方式的彻底变革,下面我们就新媒体应用的优势进行论述。

(1)具有丰富的新闻信息量。新媒体的应用彻底打破了原来人们对新闻的概念,人们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电脑和Ipad等设备随时进行新闻的采集,并且通过博客或者微信等平台快速进行传播,为新闻节目的编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量。

(2)检索方式更加灵活。新媒体中所有新闻信息的采集、编辑和传播都采用数字形式,能够方便完成新闻内容的存储和拷贝。同时还能够利用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的检索功能,快速完成新闻信息的检索。

(3)传播实效性更强。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应用,实现了新闻的随时采集和随时传播,人们可以将新闻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传播,提高了新闻的实效性。

(4)播放时间更加灵活。新媒体环境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任何时候通过网络进行新闻的查看,还可以在新闻播放过程中进行暂停和重播等等。

三、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的应用给传统的电视媒体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但是也给传统电视新闻带来了很多优势,如电视中新闻节目的采编和播出方式更加灵活,提高其新闻内容编辑和播出的灵活性。下面我们就新媒体技术下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1)终端多元化和智能化。传统情况下,电视节目只能够在家中通过电视进行观看,给人民带来了较大的时空限制。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让观众能够通过电脑、手机和电视等多种终端设备进行观看。所以现阶段电视台都在努力寻求跟网络平台的合作,建立智能移动终端,使人们能够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观看网络电视或者网络新闻。比较典型的有爱奇艺和优酷,另外湖南电视台还建立了自己的芒果网络电视平台,用户可以通过下载该软件实现除湖南卫视外所有湖南电视节目的网络观看。相信未来发展过程中,网络电视终端是电视新闻发展的主要趋势。

(2)直播常态化。由于人民对新闻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发展过程中电视新闻也要不断象征直播常态化的方向发展,从而确保电视新闻零距离的实现对各种新闻的记录,充分展现新闻的魅力。直播常态化给电视直播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只在一些重大新闻节目中使用,还没有普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新闻节目的网络直播,但是受网络传输介质自身的影响,网络新闻直播的质量不如电视新闻。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要不断进行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移动设备技术的发展,为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和普及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3)制播分离和市场化。传统情况下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是由同一个部门来完成的,导致电视新闻的实效性较差。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要实现电视新闻制播的分离,一方面提高电视新闻播出的质量;另一方面提高电视新闻播出的效率。同时电视新闻的制作单位也可以向电视台提供新闻线索,确保新闻节目中的信息量。

(4)深度新闻和整合新闻方向发展。电视新闻虽然不如新媒体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同时其能够播报的数量不如新媒体,但是新媒体中传播的新闻具有浅显化和碎片化的特点,缺乏新闻深度和广度。电视新闻媒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经验丰富和业务能力非常强的制作人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多年积累的优势,从追求新向深的方向不断转换。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实现新闻的系统化。同时还要向着新闻专题方向发展,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系统化。四、结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各种新的新闻传播方式不断涌现,如微信、微博和腾讯等等,这对传统媒体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严重影响了其收视率的提升。因此,电视媒体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大的胜利就必须要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并且结合自身多年的新闻经验,实现其电视节目形式和内容的革新。本文在分析传统电视新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并且给出了未来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朝霞.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和电视新闻的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6).

[2]张国权.电视新闻在全媒体时展趋势初探[J].祖国,2013(8).

[3]童鹏程.浅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以凤凰卫视新闻节目为例[J].现代视听,2013(6).

趣事新闻范文第5篇

一、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之辨

新闻摄影不是艺术摄影,它们各有其特点和擅场,这本不成其为问题。然而,由于它们都以相同的二维图像形式出现,在图像采集与画面语言的构成方面也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其区别并非那么泾渭分明,有必要在进入正题前进行一番辨析。首先,新闻摄影是一种图片新闻。与文字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等相比,图片新闻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们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媒介及表现形式的不同。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认为:“新闻摄影是报道某些事件和与这些事件有关的个人或知名人物”。[2]图片新闻首先是新闻,其次才是图片。在这一前提下,能否及时、准确、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是评判新闻图片质量的根本价值所在,而图片所具有的形象价值则退居其次。也就是说,在新闻性与形象性、真实与审美、传递信息与娱乐身心之间,前者起绝对主导作用。真实准确地传递信息是图片媒介的优势,也是新闻摄影的目的。在对新闻摄影所做的若干解释中,一个广为流行的定义指出:“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3]这个定义明确提出新闻摄影的目的是“传递新闻信息”,之所以强调“图文结合”也是为了能够弥补图片之不足,更加全面准确地传递信息。荷赛在创办之初就明确宣称,其宗旨是“鼓励高水平的专业新闻摄影标准,促进信息自由而无限制的交流”。[4]这从另一角度指出新闻摄影的目的是“信息的交流”。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新闻图片能够与文字并驾齐驱,成为“两翼齐飞”中的一“翼”,因为其对事物的准确反映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历次新闻图片的新闻性与形象性孰主孰次的论战中,最终都是新闻性占了上风,因为它是新闻而不是艺术。通过照相机记录新闻事件,确保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直被报道摄影师奉为基本的工作准则。其次,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在创作方式、表现形式及价值取向等方面各具特点。为了更详细地描述新闻摄影的特点,我们不妨对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进行一个比较。当然,这种比较的价值可能会因为对艺术摄影彼此相异的解释而稍打折扣,但放到摄影文化的宏大背景下考察,这种比较是有意义且必不可少的。

(1)创作方式。新闻图片的拍摄方式以抓拍为主。早在20世纪20、30年代,被称为“新闻摄影之父”的法国摄影家萨乐蒙便确立了“小型相机+现场光+不干涉对象”的拍摄手法,抓拍后来成为新闻摄影最基本、最重要的拍摄手法,因此萨乐蒙又被尊为“抓拍摄影之父”。《美国新闻摄影教程》认为:“新闻图片的风格建基于抓拍的一瞬间”,“摄影记者必须尽可能捕捉被摄对象无意识的一瞬间,以记录他们的真实情感。…拍摄结果依赖于他们(指摄影记者)不加干涉地抓取到贴切瞬间的能力。”[5]中国新闻摄影的前辈蒋铎也指出:“新闻照片、纪实照片的基本拍摄方法应该是抓拍”,[6]并充分论述了抓拍的基本特征、优势、忌讳、方法等。然而,艺术摄影的拍摄手法没有任何限制,举凡抓拍、摆拍、置景、合成等,变化多端,无一不可。不仅在前期拍摄、后期处理方面具有充分的自由,所使用的摄影器材和感光材料亦不受任何限制,摄影者可以充分探索各种摄影手法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性。创作方式的多样性带来了艺术摄影画面语言的丰富多彩。

(2)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主要指摄影图像的画面语言和最终呈现形式。对新闻摄影而言,通常要求画面清晰、主体突出、要素较全、意义明确,文字说明也是新闻摄影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交待新闻信息必不可少。新闻摄影的最终呈现方式是纸质媒介和网络空间,对画面质量无需精益求精,满足基本需要即可。艺术摄影的画面语言则极为丰富多样,各种平面艺术的造型、构图手法均可借鉴使用,还可充分挖掘摄影技术所特有的造型语言,如慢速曝光、色温对比、透视调整等。艺术摄影作品的呈现形式不拘一格,既可以传统的书报媒体,现代的网络空间,也可以通过美术馆、画廊、橱窗等进行展出。

(3)价值取向。对新闻摄影而言,快速、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是根本原则,这也是判断新闻图片价值高低的评判标准。在画面意义的表达上,要求简明直观,不宜使人琢磨猜测,更不宜产生歧义。对艺术摄影而言,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于表现主观情感、传达审美信息,并不追求画面的真实可信。艺术摄影作品通常不仅强调形式的美感,还重视意义的丰富复杂和情感的含蓄蕴藉,充分利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含不尽之意于画外。那些画面粗陋而不符造型法则、意义过于简单直白、感情肤浅的作品则被视为等而下之之物。再次,新闻摄影的艺术化不同于新闻摄影的艺术性。前面已经说过,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虽然我们对二者进行了一些辨析,但在实践中由于二者在造型语言上的诸多趋同性,所造成的困惑其实由来已久。例如荷赛在1975年前的奖项设置中设有“新闻”、“特写”、“体育”、“图片故事”、“艺术性强的新闻照片”等类别,其中“艺术性强的新闻照片”这种含糊其辞的说法正是这种困惑的具体表现。毋庸讳言,新闻图片是可以具有艺术性的,甚至许多新闻图片在艺术品质上丝毫不逊于艺术摄影作品,在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中这类作品屡见不鲜。然而,新闻图片的艺术性终究是相当有限的,并且主要局限在瞬间、构图、用光、色彩等形式层面,与摄影技术特征密切相关。所谓新闻摄影的艺术化,就是摄影师倾向于在新闻摄影作品中更多地表现主观情感、观念和评价,表现形式、画面语言更加丰富多样。摄影师不满足于报道新闻事实,而是像艺术摄影那样,努力开拓新的语言形式,发挥摄影作品的表现、评价功能。如果说新闻摄影的艺术性主要指图片在形象表现方面精益求精的话,那新闻摄影的艺术化则指一种整体上向艺术摄影演变的趋势。艺术性是特点,艺术化是过程。考察整个新闻摄影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历史上曾有新闻、纪实、艺术混沌一体而无法清晰分野的时期,但一个大致正确的判断是新闻摄影作品的艺术性一直存在,而艺术化则是最近几年新闻摄影发展的新动向。对新闻摄影的艺术性与艺术化加以区分,有助于我们对新世纪以来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有更准确的把握。

二、新闻摄影的艺术化倾向

新闻摄影从整体上向艺术摄影转型,其艺术化倾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画面语言的艺术化,二是创作观念与手法的艺术化,三是社会功能的艺术化。通过对近几年荷赛获奖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转型的滥觞与发展。

(一)画面语言的艺术化

此处的画面语言指新闻照片的形式语言,包括构图、色彩、质感、光线等形式层面。荷赛作品历来是各种新式画面语言的创造者与引领者,各种表现手法与画面语言无不在新闻摄影的可能性中被运用到极致。除了不能对照片形象进行修改外,各种摄影语言均有机会在荷赛中得到充分展示,找到用武之地。在数字技术及其他高科技摄影技术的帮助下,荷赛作品的摄影手法越来越多样,影像语言越来越丰富,不断突破传统的新闻摄影语言。除了生动的瞬间、精致的用光(如人工光线的运用、光比的精微控制)、匪夷所思的视角、精心控制的构图、强烈的对比等传统手法被进一步推到极致,还出现了一些具有倾向性的影像语言和表现手法。

(1)黑白影调。如果说早期的黑白新闻照片是在不成熟的彩色胶片技术、昂贵的印刷成本等条件制约下的无奈选择,那么在技术与成本都不成其为问题的今天仍坚持以黑白形式示人,就是一种有意为之了。虽然如今彩色新闻摄影大行其道,但荷赛中的黑白影像仍不绝如缕,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最近的53届荷赛中,60幅获奖作品中有12幅(组)照片是黑白的(包括因造假被取消获奖资格的一组照片),占总数的20%,其中黑白组照达到10组。其实若从传递信息的角度看,色彩也是图片信息的组成部分,去除色彩等于主动放弃一部分信息,实则是不利于信息传递的。然而黑白图像所具有的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又是彩色图像所不擅长的。将彩色图像调整为黑白或近似黑白的单色(如棕色)图像,正是利用了黑白影调的这一特点。黑白图像不仅能够摒弃色彩对观赏者可能产生的干扰,使注意力集中于事物本身,还能够传达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情绪。同理,那些降低了色彩饱和度的彩色照片也具有类似的效果。可以预想,黑白影调语言仍将作为一种重要的图像语言在新闻摄影中长存下去。

(2)模糊图像。清晰不仅是新闻图片的技术素质,也是一张合格照片的基本要求,一张模糊的照片意味着拍摄的失败。从传递信息的角度看,清晰的照片具有更大的信息含量。新闻照片追求更高的清晰度是其本质的自然反应。然而,如果传递信息已不是新闻摄影的主要使命,那么清晰也未必是新闻摄影的技术要求。从50届的《伊拉克夜间搜捕》、52届的《印度时装周后台》到53届的《蒙大拿州汉格瑞豪斯的定居者凯蒂》、《身受重伤的下士》,这类整体或局部模糊的影像不仅富有动感,而且其显得飘忽不定的影像语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

(3)LOMO风格。LOMO相机是一种成像质量较差的照相机,所摄照片不甚清晰、颗粒较粗,而且由于劣质镜头的像场不匀导致画面出现暗角。这种与玩具无异的相机所形成的模糊而带有暗角的影像后来成为一种反主流的艺术影像风格,在部分年轻人中颇有市场,并且为新闻摄影所借鉴和模仿。中国摄影师常河正是凭借LOMO相机和过期胶片拍摄的《中国动物园》获得50届荷赛自然类组照二等奖的。LOMO的暗角风格似乎已经成为荷赛获奖作品心照不宣的影像语言,在近几年的作品中比比皆是。由此可见,新闻照片的图像语言向艺术摄影多有借用,在某种意义上与纪实类艺术摄影图像语言并无本质差别。可以说,经过这一番处理、打造后,最终的新闻画面已经与新闻事实渐行渐远,成了不折不扣的、画面形式压倒信息传达的艺术摄影作品。

(二)创作观念与摄影手法的艺术化

画面语言的丰富多变还只是新闻图像的表征变化。与画面语言的艺术化表达相比,新闻摄影创作观念与手法的艺术化体现了更深层次的变革。首先,这种深层变革体现在创作过程与拍摄手法的转换。新闻摄影通常指在新闻事件现场使用照相机对事件加以记录,这决定了新闻摄影的基本拍摄过程是“发现选择记录”,拍摄手法以抓拍为主。这与艺术摄影作品“观念先行”、“摆拍为主”的创作方式有根本的区别。然而在近几年的荷赛作品中我们发现,“观念先行”、“摆拍为主”的摄影作品占据了越来越多的获奖份额,仅以部分中国摄影师的获奖作品便可看出这一变化。获52届体育组照一等奖的《电视里的北京奥运》,就是一组视角独特、颇具观念意味的照片。它是“先有了想法后才进行的创作”,[7]是被策划出来的作品。这一组11张照片没有直接记录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面及民众的热烈程度,而是从屏幕呈现的角度,以“冷峻”的风格揭示了北京奥运期间电视图像的无所不在,是在同一时间段记录的不同空间画面。无论是商场、后海酒吧、民宅、饭店、办公室、民工宿舍、街头,还是堆满杂物的角落,无论空间如何切换,所有的电视屏幕都指向“北京奥运”这一事件。画面安静而简单,既缺少精致的形式,也缺少戏剧性的冲突,更缺少动人的瞬间。然而,奥运所拥有的渗透力量却在空间的并置中不经意地得到彰显。作者赵青在谈到这组照片的创作过程时说:“我在办公室里看电视中播放的赛场节目时,突然迸发出拍电视里的奥运会的想法。因为奥运会不仅仅是场馆内的事,也和北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是先有了想法后才进行的创作。在一周多的拍摄中,我突出了更多的环境因素,找了许多民宅、酒吧等场景。”[7]这种理念先行的拍摄手法在传统的新闻摄影中并不多见,然而却获得了荷赛的重要奖项。这也印证了一位论者的判断:“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本身,而是关注画面背后所深藏的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以观念支配语言,以观念决定语言的用法。这种论断,对于当代(新闻)摄影师同样适用。”[8]自由摄影人区志航的《那一刻》获得53届当代热点类荣誉奖,这是一组比较典型的观念摄影作品。该组作品由《央视新大楼火灾》、《云南“躲猫猫”》、《上海“钓鱼执法”》等12幅照片组成。虽然照片都是拍自2009年重大社会新闻事件现场,但是画面内容与新闻事件并无直接关系。它是作者为了表达某种观念而创作的行为艺术作品。从50届《中国动物园》、51届《濒临灭绝的植物》到53届《被污染的橘子》,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观念先行”的新闻摄影作品,而这类图像在20世纪的荷赛作品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同时我们也发现,脱离第一新闻现场的摆拍正成为新闻摄影的常规拍摄手法。如《被污染的橘子》便是作者为了突出视觉效果,“采集了一些便于带走的瓜果蔬菜,回到近百公里外的酒店客房进行拍摄”[9]的。其次,这种深层变革也体现在拍摄题材的变化上。新闻图片所记录的是新闻事件、新闻现场或新闻人物,这是无可争辩的常识。然而,52届获奖作品《复制战争》却以惊世骇俗的姿态打破了这一常识,成为迄今为止最为另类的新闻摄影作品。《复制战争》以摄影史上的经典战争画面为蓝本,用玩偶加真实场景的方式模拟拍摄了《诺曼底登陆》、《胜利之吻》、《美军攻占硫磺岛》、《》、《士兵之死》、《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等经典战争画面。按通常的理解,这种创作手法是典型的艺术摄影手法。事实上,这组照片最初是作为艺术作品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早在参加荷赛之前,这组照片就已经出现在广东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作为艺术品展出和拍卖了。虚拟题材而能在以真实为生命底线的新闻摄影大赛中独占一席,可以说《复制战争》已不是对新闻摄影的边界突破,而是对新闻摄影基本理念的彻底颠覆。这引发了争论:反对者认为,虽然新闻摄影可以进行各种手法和风格的尝试,但又明确表示在新闻摄影中,“目前这种形式的新闻照片在国内尚属初探,严格来说,我个人并不提倡。”[10]甚至认为,“面对新闻摄影新的发展趋势,评委把握得不是很好,在网络和平面设计的冲击下,评委离新闻摄影的走向还是远了一些,应该说从评选结果上看,评委的水平有点良莠不齐。”[11]赞同者认为,“荷赛……和直白式的普利策标准不完全一致,它还讲究品味、意味,允许一种摄影个性。进入本世纪后,其对个性的容忍度越来越大。”[12]作为评委之一的路透社图片与插图部副主任艾佩里•K•埃切尔(AyperiKarabudaEcer)的说法道出了这组照片的获奖原因:“我们一致同意这组照片(指《复制战争》)是‘肖像的肖像’,…这一尝试很有创意,也很有挑战性。荷赛的‘肖像类’允许摄影师采取更自由的拍摄方式和拍摄技术,并且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力。这组作品看来非常适合这一类别的评判标准。”

尽管这种有点含糊的说法未能从本质上解释何处是新闻摄影的底线,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出荷赛的评判标准和理念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和宽容性,允许这类艺术摄影作品加盟,以促进新闻摄影的不断创新。再次,空间在新闻中日益得到重视。在以记录新闻事件为主的新闻照片中,摄影师着重表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事件中人与人的关系等,强调时间之流中某一瞬间的表现,而事件的发生场景通常只是作为背景存在,起到辅助说明和衬托的作用。但在近年的荷赛作品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即出现了越来越多直接描述场景的图像。这些照片的共同特点是通过对静态场景的刻画来传递某种气氛或信息。已经有敏感的研究者发现:“荷赛不再坚持它本身的广角错落式的画面,近年获奖作品越来越多一种正面场景图片,甚至没有主角,只是静态展示一种‘气场’。”[12]这种创作手法也是向艺术摄影借鉴的结果。这类静态场景的展示在第50届《巴黎无家可归者的帐篷》、《土库曼斯坦之父尼亚佐夫总统》,52届《电视里的北京奥运》,53届《意大利卡西里诺900贫民窟》、《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的流浪者》、《3月3日,加沙影集:加沙地带的图萨》等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种拍摄手法不由使人想到人类学的“深描”理论。“深描”是对社会行为的一种微观描述,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应该用“深描”的方式来研究社会行为,“典型的人类学家方法是从以极其扩展的方式摸透极端细小的事情这样一个角度出发,最后达到那种更为广泛的解释和更为抽象的分析。”[14]摄影是一种非常符合“深描”的本质需要的媒介,它有比文字更细致真实的特点。事实上,在民族志研究工作中,摄影一直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早期柯蒂斯或庄学本的摄影作品中便能发现摄影对其他民族的“深描”。而在艺术摄影中,这种“深描”手法早已屡见不鲜,如慕辰、邵逸农的《大会堂》系列便是典型例证。在新闻摄影中,“深描”体现在对场景和空间无微不至的表现中。它不是通过动态或瞬间,也不是通过揭示主体间关系,而是发挥镜头对细节的表现功能,通过对场景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示空间中的事物,展示事件发生的场景,从中窥见时代变革所引发的社会表征变化,感应其深层脉动。如《3月3日,加沙影集:加沙地带的图萨》,图中是空无一人的房间,除了两个破旧的沙发,一个电视柜,别无他物。天花板上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大洞,这是一次狂轰滥炸留下的印记。一切都在这无声的场景中,空气中似乎仍然弥漫着火药的味道,战争的残暴和令人发指,无辜平民所受到的戕害尽在不言之中。

(三)社会功能的艺术化

通过部分荷赛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闻摄影的功能定位已悄然变化。新闻摄影正日益摆脱传统记录、确证、传递的功能定位,让位于评价、阐释和审美功能,而后者是艺术摄影的常规功能。新闻摄影像艺术摄影一样,越来越美观,也越来越主观。传统的记录定位已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新闻摄影实践。摄影社会功能的变迁与摄影的特性有关。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而摄影是见证事实发生的最重要的媒介(除了视频)。通常认为,摄影图片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它传递的信息是确凿的,具有“证据”的作用。然而罗兰•巴特指出:“照片的反常现象(即悖论,引者注),就是两种讯息的共存性:一种无编码(就是照片上的相似物),另一种有编码(就是‘艺术’,或者是处理、‘书写’,或是摄影的修辞学)”。[15]按照巴特的说法,照片不仅具有字面义,还具有隐含义,而隐含义恰恰是照片最想表明的东西。巴特是从符号学出发来解释摄影之特性的,这种解读既适用于艺术摄影也适用于新闻摄影。至少它打破了人们通常认为的照片只具有见证功能的偏见,可以充分挖掘照片的主观评价及阐释能力。53届荷赛一等奖作品《六月德黑兰的屋顶》便是涉及自由、民主、选举的重大新闻事件,而且发生在伊朗这样饱受西方指责的国家。在这组照片中,一张表现一名德黑兰妇女在屋顶上大声呐喊,表达对大选结果不满的单幅照片被授予了年度大奖。如果单从画面来看,画面语言平淡晦涩,甚至搞不清这个女人在干什么。然而这张照片获得评委青睐并授予最重要的年度大奖,还在于它发挥了照片的评价功能,正如评委会主席阿比利•卡拉布达•艾瑟所言,“该照片宛若揭开冰山一角,预示着重大变革的开端,它赋予新闻以观点”。[16]在艺术摄影中大行其道的批判、评价、阐释等功能,如今俨然成为新闻摄影的不传之秘。在笔者看来,这个奖项毋宁说是西方主流价值观在新闻摄影中的一种体现,某种意义上再一次证明了所谓“客观、中立”的新闻原则的形同虚设,倒不如干脆撕下面纱,借鉴艺术摄影的修辞语汇,主动发挥新闻摄影的评价、阐释功能。总之,新闻摄影的信息传递功能弱化,形象表现能力加强;见证性下降,表现性提升;客观退,主观性凸显。一句话,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三、艺术化,新闻摄影的大势所趋

由上可见,艺术化已是当代新闻摄影作品的重要特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转型?这种转型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新闻摄影最终将向何处去?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新闻摄影艺术化转型的主客观深层原因加以探究和辨析,厘清新闻摄影的发展脉络,从而把握其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新闻摄影的艺术化不是简单地搬弄画面语言,以陌生化手法哗众取宠,而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及时代背景,交织着主客观的多方面因素。转型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看似被动适应,实则也是主动迎合。就总体而言,新闻摄影的艺术化倾向与媒介生态环境及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在重重压力下的新闻摄影必须直面各种挑战,通过转型闯出一条生路。

(1)制图技术的日新月异。日新月异的数字成像采集与处理技术在新闻摄影领域已彻底取代了传统的化学成像技术。制图技术的变化必然对影像语言发生重要影响。每一次技术进步都预示着将出现新的图像语言。正如《东方早报》视觉总监、荷赛获奖者常河所指出的:“…人类历史上的视觉呈现,任何一点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表达方式的变革。从最初的黑白到彩色,到现在影像技术变革带来的媒体融合,摄影的变化也是如此。…摄影记者需要新知识和新技术让自己的作品表达更有深度。”[17]比如数字照相机的超高感光度有助于捕捉暗弱光线下的动态影像,这是传统胶片所无能为力的。微型照相机、遥控摄影、数字红外摄影等技术在各个方向上拓展着画面语言的可能性,形成丰富多样的画面语言。

(2)大众媒介的蓬勃发展。电视新闻对新闻摄影的压力从电视普及起就一直存在。按照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所进行的视知觉研究,人们从运动的图像(比如电影)中比从静止的图像中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18]也就是说,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活动的电视图像要优于静态的摄影图片,这迫使新闻摄影必须奋起应对这一现实。进入新世纪,网络传播的发展(包括数字电视、网络流媒体、手机等)构成新闻摄影的多重压力。在这种压力下,“那些简单的、具有新闻告知意义的照片越来越往后退,而有主观倾向的照片越来越多地走向前台……平面媒体可以通过告诉读者其如何看待某一事件而强调自己的存在和地位,所以无论是用文字还是用影像来表达我的观点、我的立场、我对这个事情了解的深度等等就成为一个媒体必须做的事。另外,当信息通过网络广泛时,对信息权威性解读的迫切性也表现出来。”

(3)受众视觉素养的提升。见多识广、具有越来越丰厚的视觉素养的读者已不满足于直白的新闻图像叙事,开始追求影像的多样化、多义性和独特性。就形式层面而言,他们对图像的审美需求越来越强烈,强调图像的精致与美感。就内容层面而言,他们反对简单的见证式的叙事,强调对新闻照片的评价和解读。受众视觉素养的提升对传统的新闻图像风格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是促使新闻摄影转型的重要推力。

(4)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当代视觉艺术的丰富多样及各艺术间的交流融合对新闻摄影的发展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艺术摄影、活动影像的语法修辞及影像风格对新闻摄影的美学倾向形成了重要影响。绘画中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的理念和思路不但对艺术摄影带来了深刻影响,而且已经在荷赛作品中有所体现,“当代影像艺术正在影响着传统摄影报道”。

以上所进行的简单分析其实不足以充分说明新闻摄影艺术化转型的深刻原因,但对我们思考新闻摄影的走向不无参考意义。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在重重外在压力及自身内在发展需求的推动下,通过对各种视觉艺术尤其是艺术摄影的挪用与借鉴,主动进行艺术化转型,在传媒发展的大潮中完全可以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生路。四、对新闻摄影艺术化的几点反思然而,我们不宜对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趋势过于迷信和乐观。就荷赛作品而言,针对不同题材和事件性质,其表现手法也呈多样化趋势,传统的新闻摄影理念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不同类别的新闻摄影,并非都往艺术化这个方向努力。目前看来,传统的瞬间、构图、现场仍不可替代,卡帕的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靠得不够近”仍被新闻摄影师奉为圭臬。如果对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趋势进行反思,可以看出艺术化所具有的一些天然缺陷。过于迷信艺术化不仅无助于新闻摄影的发展,反而会对新闻摄影造成致命损害。

(1)无法艺术的“硬新闻”。对于突发新闻、当代热点、一般新闻等事件性新闻的报道,及时记录仍是主要任务。尤其对于突发新闻这样的“硬新闻”,在瞬息万变的新闻现场,快速、清晰、完整地记录新闻事件是考察摄影记者业务能力的基本标尺。这些新闻,大部分无须艺术化,也无法艺术化。

(2)过度艺术的“软新闻”。对于大量的日常生活、新闻人像、自然环境、艺术娱乐类的“软”报道题材,新闻摄影通常会在借鉴艺术摄影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表现手法和画面语言。但借鉴发掘的尺度如何把握?如何坚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底线?越来越多的边界突破会不会从根本上造成对新闻摄影的无形消解?这些已经引发研究者及从业人员的深思甚至“忧思”。《复制战争》所引发的争论便反应了大家对待艺术化的矛盾态度。

相关期刊更多

女性天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

今日中学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教育厅

青少年科技博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