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作家

现代作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作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作家

现代作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分裂;土生子;看不见的人;双重意识

一. 处于“两极”的美国黑人作家

从1776年的建国纲领《独立宣言》到1863年的废奴法案《解放宣言》,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利,享有与白人同样的公民权和选举权。但是由于种族歧视等因素,黑人依旧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无论是在教育,医疗还是就业等方方面面都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运动,如“南部重建时期”,“哈莱姆文艺复兴”,“民权运动”“黑人权利运动”等等。一系列黑人作家因此应运而生像拉尔夫・埃里森,詹姆斯・鲍德温,克里斯・加德纳等。

现代美国作家对于黑人问题的立场主要是介于《土生子》和《看不见的人》这两部极端作品之间。拉尔夫・埃里森在小说《看不见的人》结尾处,罗列了许多具有革命精神的作家像阿米利・巴拉卡,拉尔夫・埃里森,詹姆斯・鲍德温,克里斯・加德纳和马尔克姆・X,以及一些早期作家,如杜波依斯和克劳德・麦凯,他们的作品里都体现了相同的观点,黑人不能算作美国的一部分,换句话说,黑人没有身份,是一群看不见的人。与此相反,这些作家在对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这部作品的评论中却表现了不同的观点,他们坚持本土黑人的美国性特征。他们主张无论身份的定义是什么,事实上,这个概念只对美国人和作为美国国土之上才有意义。“土生子”这个概念,不同的评论家会有不同的解释。即使他们的理解不尽相同,铂恩,拉尔夫・艾里森,克莱亚沃和马尔克姆・X都认为看不见的美国黑人能够成为美国的土生子。

二.美国黑人作家的“双重意识”

所有的作家都在尝试着回答同样的问题:美国黑人作家的地位是什么?黑人在美国社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摆在黑人艺术家面前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由于他是黑人,他可以选择成为一个“看不见的人”;或者是成为一个“土生子”因为他同样是美国人。然而,这个观点并不是由现代美国黑人作家提出的。早期的美国黑人革命家,杜波依斯在《黑人的灵魂》一书中,把这两种选择表达成一个黑人所具有的“双重意识”。他谈到:

在埃及人和印度人,希腊人和罗马人,条顿人和蒙古人之后,黑人有点像是第七个儿子,他在这个美洲世界上,生来就带着一幅帐幕,并且天赋这一种透视的能力,――这个世界不让他具有真正的自我意识,只让他通过另一世界的启示来认识自己,这给人一种非常奇特的感觉,这种双重意识,这种永远通过比尔的眼睛来看自己,用另一个始终带着鄙薄和怜悯的感情观望着的世界的尺度来衡量自己的思想,是非常奇特的。他使一个人老喊道自己的存在是双重的,――是一个美国人,又是一个黑人;两个灵魂,两种思想,两种彼此不能调和的斗争,两种并存于一个黑色身躯内的敌对意识,这个身躯只是靠了它的百折不挠的毅力,才没有分裂。[1](P93-4)

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来表达哪种意识更好,或是更接近真实的自己。对于杜布瓦来说,两者都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他是具有两重人格的,他既觉得自己是一个美国人,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黑人。只有把这两种意识都融合在一起,一个美国黑人才是完整的。

克劳德・麦凯也在他的诗《流浪者》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在诗中称自己为“幽灵”和“一部分”。麦凯的“幽灵”和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他们是一对远房兄弟,也就是说他们在社会上既是没有身份的也是不被社会所看到的人。另一位著名的哈勒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在他的诗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像沃尔特・惠特曼一样,埃里森认为“即使我是一名黑人兄弟,我也歌唱美国”[2]。埃里森用惠特曼风格式的形式表现了他和指导者之间的关系:“你是白人/ 然而你是我的一部分,正如我是你的一部分/ 这才是美国人[2]。”

从这些早期观点的表达中可以发现当前的种族困境,也就是 “土生子”和“看不见的人”分别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个问题不断的扩大并且日益加剧。现代黑人作家,尤其是阿米利・巴拉卡,拉尔夫・埃里森 , 詹姆斯・鲍德温,克里斯・加德纳和马尔克姆・X,他们已经成功的获得了美国人的同情,而且他们的作品对于这种窘境的研究达到了之前没有达到过的艺术高度。

三.黑人种族分离主义

在美国文学史中,美国黑人作家是一群看不见的人,这个想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所有的现代美国黑人作家中都有,包括拉尔夫・埃里森和詹姆斯・鲍德温。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中完全表达了这种看不见性。主人公所认为的很多身份,逐一破产之后,他才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看不见的人。鲍德温的散文集,特别是《没人知道我的名字》和《下一次将是烈火》 两篇文章中,表现了美国白人把“黑人当做一种象征或是一个牺牲品,但是没有把他当成一个真正的人”[3](P48) 的事实。

20世纪30年代,在北部城市底特律的黑人聚居区中形成的黑人穆斯林组织“伊斯兰民族”,对于那些深陷于种族聚居区黑暗生活而又无望返回非洲的黑人而言,为他们提供了精神与物质上的出路。从“伊斯兰民族”道德色彩鲜明的种族观众衍生出了倡导种族分裂主义的思想,伊莱贾宣称,白人的整个历史充斥着战争与破坏,和平从来都不属于白人种族的本性,白人天生就对黑人充满敌意。既然这种敌意是由天然基因所决定的,就几乎不存在道德改善的空间,因而黑人应该从白人做种族分离。[4](P104)

四. “强制婚姻”下的美国黑人与白人

现代作家范文第2篇

摘要:青年作家们成长于越来越喧嚣的环境中,因此,消费社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文学想象不同于前几代的作家;在他们的目视下,城乡二元化的世界被打破,地点渐渐变得模糊起来,不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现代生活给予的心理感受。

关键词 :现代性 城乡 虚空

《收获》在2014年第4期和第5期推出了“青年作家小说专辑”,收录了二十一位作家的作品,而这二十一位作家多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出生,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逐渐成长,现代性是他们面对的最大的现实。现代性,用吉登斯的话来说,是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在消费社会中,我们的社会生活与组织模式都大大地不同于以往,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出了原有的生活轨道,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经历与体验。因此,马歇尔·伯曼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经验,是一种关于时间和空间、自我和他人、生活的各种可能和危险的经验。而这里需要考虑的是青年作家的现代性经验是什么,什么样的文化支撑着他们的现代性经验?

一、城乡对立的逐渐消融

正如吉登斯所说:“在现代性条件下,地点逐渐变得捉摸不定:即是说,场所完全被远离它们的社会影响所穿透并据其建构而成。建构场所的不单是在场发生的东西,场所的‘可见形式’掩藏着那些远距关系,而正是这些关系决定着场所的性质。”因此,在这个消费社会,在青年作家那里,地点渐渐变得模糊起来,失去了它在先前文学上的面貌。回顾文学的历史,城市与乡村往往是对立存在的。从20世纪20年代起的乡土文学开始到八九十年代的“进城文学”,城市是“人山人海,龌龊,杂乱,骚扰,谣言,暗杀,掠夺,红尘万丈”的象征,乡村同然也有愚昧、封闭守旧的缺点,但回忆起来不免会带有一丝平和温暖的气息。

但在青年作家的目视下,没有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照,没有倾向性,不同于沈从文等乡土作家笔下的城乡二元化的世界。作家们对城市的外景式的描述大幅度减少,被认为是城市特征的摩天大楼、五光十色的街道、污浊的空气、拥挤的人群很少出现,城市不再是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生活的制造厂,不再被当成一个容易使人堕落的地方。城市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因此青年作家们不再选择人们追逐利益的主题,很少揭示城市人为利益你争我夺、勾心斗角的心理。城市里的人只是平平常常的人。在这里,没有了特殊面目的人,也没有了奇异的故事。只有普通的生活。尽管城市中仍然有灰暗的地方,有使他们困惑的东西,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城市本身造成的;在他们眼里,这一切都是社会发展所必经的,是现代化的一个结果。他们并没有突显城市是好是坏的观念,仅仅是把它当成一个居住的地方、生活的地方。城市成为一个普遍的存在物,它不再被以异化的眼光来打量,而乡村也失去了过去的美。

所以说,在现代性的影响下,城乡之间已画不出一条清晰的线,场所的模糊使得青年作家不再是关注城市本身,而是逐渐走向了内在式的写作,关注的是现代生活给人的精神带来的闲厄。

二、一切坚固的都在消散

在这个消费社会,南于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量的人与事出现在我们面前,但却走马灯似的,我们根本来不及把握到某些完整的东西,南此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后果:人们对稳定性与连续性的确信度不断下降,找不到自己的身份与应当归属的对象。

所以,当存在感与价值都处在一种缺失的状态下,人们就容易怀疑与恐慌。于是,同时代人挣扎着,尽力想抓住一些东西,找到一个稳定的归宿,但最终这些努力都指向了一个终点——虚空。在这块荒地中,孤独、颓废便成为生活的常态。

霍艳的《无人之境》叙述了一群文学爱好者的故事,但充斥在文本中的是大量的文学颁奖会、签名售书会、文学改编影视、奖金、排名、称号,文学完全失去了昔日严肃与崇高的价值,在消费社会的影响下文学走上了市场。霍艳以自己严峻的日光审视着这个社会,展现出了现实生活的真实面目。在文本中,楚源在下楼吃饭时,发现“欢迎第三届中华文学奖作家”的横幅上“家”字的“宀”上的一点掉了,作者以楚源的眼睛来打量并发出疑问,在这一社会大环境里作家是否可以守住“家”这一方园地?在消费社会的影响下,也许没人可以独善其身。尽管多数人都知道它的价值,但却不由自主地离它越来越远。那么伴随而来的便是怅然与虚空。

同样的,传统的情感也在逐渐地消散。楚源与妻子之间的情感、柴柴与母亲之间的情感、楚源与柴柴之间的情感,都失去了传统的固定与严肃。楚源的妻子在文本中只是用一个冷冷的短信来印证她真实的存在,连夫妻之间的那种表面上的关心都不存在。而柴柴与母亲之间传统上的相依为命的亲密更是荡然无存。

于一爽的《每一个混蛋都很悲伤》中有郭培与张纲这一对情人看云的叙述印证着个人所处的困境:

云在天上缓慢地移动,变换出各种形状。我很多年没有看过云了。黄昏到来之前的最后几缕阳光太刺目,以至于我终于挤出来几滴眼泪……突然一瞬间觉得天旋地转,我缩起脖子,把头深深埋在郭培的胸前。我听她好像在叫我,张纲。极轻。我应了一声。好半天再听不到她说什么。我问她你说什么,她说没什么。我说怎么了,她说没事儿,就是想叫叫你。

在飘移而又受箍的生活中,郭培、张纲不断地在寻找某种归宿感以及自身的存在感与价值。因此,他们从虚空中出逃,选择了彼此,但现实生活并不能给予这种救赎。他们在心灵上是陌生的,摸不到身体听不到声音的那刻,彼此的存在感便会滑落。对存在怀疑的时候,虚空便乘机又一次钻进身体的每一个缝隙。最终,他们只能在无奈中回归到原点。他们是两片云,没有根,就那么轻飘飘地移动着,也许会有相遇的时候,但两人的关系却会不时变化着形状,甚或有在下一秒便会立刻消散的危险。郭培只能寻找更多的男人甚或是出国来逃避,她的哈哈大笑也成为一种逃避,因为“哈哈”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所表征的并不是高兴,而是意义的缺失。郭培用这种方式来寻找归宿感,证实自己的存在,不承认或是不敢承认自己的虚空;而张纲依然在墨守成规中间或选择一点危险性小的游戏,最终只能“去人多的地方,融进去什么也不想。在喧闹中让一切更彻底地风化、飘零、消失”。

朱个的《秘密》更是在表达着一种存在的脆弱。在现代社会,一台机器比活生生的人更有说服力,只有照片这个实物才是真真实实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感受不到这种实在;所以,左辉逃在一台照相机后,逃在一个谎言后;用一个谎言来唤起自己的存在感,用大量的照片来排除虚空感。除了这些,在现实中却什么都没有。一切发生过、在被怀疑后,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甚至在文本中,“姑娘”这个人都没有身份认同。

《人生规划》《哑然记》《刘琳》从存在的角度分析,无一不是在述说对现代生活存在感缺失的怀疑与恐惧。亲情、爱情、友情已经变得触摸不到,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在慢慢地烟消云散。但那些东西却是我们存在的证明,是我们生活的支柱,现在却成为了我们的一种渴望。

七堇年的《夜阳》同样如此。“我”从中国逃到西班牙,从一段婚姻中逃到另一段情感中,但最终“我”又从西班牙逃离出来。但在逃离的过程中,“我”其实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逃离什么、到底在追求什么,“我”只是感到一次又一次的虚空:“在她静静转身离开后,如黑暗消失在黑暗中,一切仿佛从未发生过了。”

《夜阳》中引用的里尔克的《挽歌·追悼一个男孩之死》便是最好的诠释:“都不在言语中,不在笑中。是的。/不像你们都晃动,白糖瓶/不晃动,盛满酒的杯子也不晃动。/苹果躺着。有时候多好呀,/抓住结实饱满的苹果,/牢固的桌子,静静的早餐杯,/美好的杯子,他们使年华无限平静。”

因此,可以看出,不管青年作家所选用的题材是如何的不同,但青年作家在主题上都逃脱不了对虚空感的叙述以及对寻找传统温馨的渴望;同时,又因为没有历史的牵绊,他们的探索是勇敢而坚定的。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②师陀:《结婚》,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参考文献:

[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陈晓明.审美的激变[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3][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M].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现代作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关键词:文学史 周作人 评价 权力话语

正文之初,我们先对搜集的文学史进行列表,对资料进行客观呈现。

针对以上表格的整理归纳,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下列问题,第一,以年代为时间段,上述的评价资料呈现出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又在何处?第二,排列秩序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源又在哪里?第三,对周作人应该怎样评价?

评价资料的变化史:

70年代,此处搜集了四本文学史。总体上看,70年代出版的文学史对周作人普遍持较严厉的批判态度,在中南区七所高等院校合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以的《新民主主义论》为开篇,所有关于文学理论的文章中没有选入周作人的任何文章;刘绶松的《新文学史初稿》中,没有提及周作人的散文创作,甚至淡漠其“人的文学”观念,在文学改良主义者的章节中亦未点引。实际上,其做法是直接将周作人赶出了现代文学史的范畴。在林志浩的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将周作人放在“其他社团及作家”一节中,用了约一百字对周作人进行了批判性介绍,在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将周作人放在语丝社一节中,着重关注其“附逆”行为,并对此进行批判。

所以,周作人在70年代末出版的文学史中基本无立足之地或被排除在文学史之外,或进行严厉的批判性介绍,这一时期学者们注重的乃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而不是文学本身。

80年代出版的文学史(三本)里面又分出了小阶段,以85年为界。黄修己在83年成书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一书中依然继承了70年代的态度立场,在“多种风格散文”一章中有对周作人的讨论,但物理篇幅较少,评价多不是站在文学立场或审美立场,政治的、革命的、社会的倾向比较高,甚至有“丧志”的说法。在随后邵伯周的《简明中国现代文学史》及钱理群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两书中,观点发生了变化,二者都淡化了“附逆”之说的历史,而转向了周作人的散文风格,钱理群等的文学史更是直接标题“周作人为首的言志派散文”,周作人这才相对客观地有了一席之地。

90年代(六本)文学史呈现出“融合”的特点,一方面有对周作人散文风格、美学风格的讨论介绍,同时也兼顾到了历史维度中的周作人。92年成书傅子玫主编的《中国新文学》续接了80年代末的立场,谈行文风格而淡化政治历史。

以此处为界,我们可以观察得到,在自70年代末至90年代处,文学史中对周作人的评价基本是呈单线形式,或者完全批判,或者单讨论文章风格特点而淡化历史(后者属于褒扬的态度),态度立场是单一的。真正的融合性态度是在90年代中后期,首先是周作人在文学史中有了一定的位置,一般是单独成节或与散文作家放在一起讨论(当然,与鲁迅相比较则不足为道,只是将此与先前的文学史作比),93年版凌宇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周作人占据了一小节位置,97年版孔范今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周作人是列在名士派小品中的一个单节讨论,评价中肯且相对较高,同时,在章节结束的几行文字中捎带“附逆”之说;98年版黄修己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周作人、林语堂放在一节,但排列秩序位于最后,也有对史实的涉入,排列秩序上可能是兼顾了社会政治影响与文学成就;99年版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位置上,将周作人、朱自清放在一节中讨论,排列顺序上周作人为先,但历史描述,但历史描述也最为严厉,引用了张菊香在《周作人散文选集》(87年版)中的序言——“爆发后变节附逆,出任伪职。华北沦陷期间,在敌伪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一部分吹捧日帝、汪伪的汉奸文学……”。99年版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周作人的排列位置放在第一,但同时引用的批判也最为严厉,似乎走的两个极端。

新世纪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02年版蒋淑娴、殷鉴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对周作人介绍的篇幅不长,基本淡化“日伪”说,排列秩序上出现了一种倾向,周作人、林语堂列在第一位,次为冰心、朱自清,再次为鲁迅;03年版的两部文学史中在周作人处没有出现新的观点或态度,宋阜森,张用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有涉及周作人——“平和冲淡的小品”,但重点作家作品中并不包含周作人的任何文章,唐金海、周斌的《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中,“杰出散文作家的创作硕果”一节周作人列于第一位,后有冰心、林语堂、朱自清、梁实秋。论述介绍得相对比较充实,有对“附逆”的引入,但较之于99年版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态度则温和缓和许多。05年版吴景明,韩晓琴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将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作了单独一节讨论,淡化历史,与87年版钱理群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如出一辙,未有新说;06年版雷达等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周作人评价作为散文创作中一个小节的一部分,与冰心、朱自清放在一起讨论,周作人仍列于第一;朱栋霖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序数上同于雷达等主编的文学史,在为数不多的篇幅中有一段文字介绍了周作人自1937年出任伪职至1967年逝世的大致经历,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07年版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序数仍同于06年版雷达等主编的文学史,但周作人有单独的一节,基本淡化了“附逆”之说而主要强调文学成就与文学影响;08年版苏光文、胡国强等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在排列顺序上呈现了新的变化,即鲁迅,朱自清、冰心,周作人、林语堂,与93年版凌宇等所编的文学史,98年版黄修己所编的文学史具有相似性;09年版王嘉良、颜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将语丝派散文与周作人的创作单独成节讨论,没有提及意识形态内的附逆之说;而同年的罗振亚、王锡龙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学》又涉入了历史;10年版刘勇,邹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讨论语丝文体与周作人的散文,对周作人的文学成就评价甚高,但不乏“依附日伪”之嫌。

新世纪的“多元化”显得更为复杂,这应与99年版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两个极端存在联系,排序上的第一与最为严厉的措辞,在新世纪的学者看来都不大合适,他们有倾向于平和或客观,是对90年代融合管的一种大体继承。在07年版郑万鹏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书中有着更为偏激的态度,似乎在用一种主义攻击另一种主义,单列的周作人一节,人性个人主义者,郑万鹏从民族主义角度对周作人进行了文化性批判,政治色彩浓厚,对周作人的文学成就提及较少,多是站在国家立场,民族立场。

这种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态度立场的单向性走向融合的多元化,但其中存在迂回:

无立足之地、纯批判性介绍的政治阴影文学审美探索文学审美兼顾对本民族的历史思考,得到一个较为理性的融合。迂回则表现在单一的民族主义层面。

下面再来观察排列秩序层面的变化:

在主流秩序上,周作人是列于第一者的。

在这些学者们或编或著的现代文学史中,我们不难发现,对周作人的态度立场变化以及周作人在散文写作者中的排列序数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学者们(知识分子)自身,在他们的后面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制约着,一方面,与学者们的思想、知识结构相关,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到书籍的出版,它与主流意识形态是相呼应的。即存在写作者主体性的发挥又包括隐藏在背后的权力话语。

70年代的高度政治化体质,文学必须接受高度统一的规范,必须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甚至要充当意识形态领域内阶级斗争的工具,它存在一个文化限度史“关于那些模糊的,一经发生必然被忘却事件的历史。由于这些事件,一种文化拒斥某些东西,使它们成为它的外部”①,也就是说,周作人的文学观,周作人的某些行为,在当时的大文化环境中是被排斥的,从最先的无立足之地,到后来的批判性介绍,这种决定权掌握在知识阶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手中,且知识阶层又不得不隶属主流意识形态,在70年代尤其如此。权力,我们知道,它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有形的,如政权机构、法律条文;无形的,如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文化传统和习俗;”②同时“还包括思想、宗教等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控制力、支配力,它们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任何人都不能独立这个网络而存在。”③所以,周作人在那个时段被剔除或批判便成为理所当然。随着的结束,的粉碎,以及的召开,人们的思想开始得到解放,改革开放及新一轮外国文学理论、文学思潮的介入,文学环境变得相对宽松,尤其是“文化精神年”“1985年成为新时期文学的一块界碑。文学打破了现实主义独尊的格局,呈现出多远发展势头,对原有的文学思维和观念进行清理、辨析,开展‘方法论’大讨论”。④文学环境变得相对轻松,知识分子、学者们的文学观念相应发生变化,政治的历史的态度立场遭到文学的抵制,而纯文学,强调文学的审美性则放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如何面对周作人问题亦相应地发生变化,周作人的美文地位得到提升,而其历史上的所谓“污点”则被淡漠或者不提,80年代后期的两本文学史尤其如此。进入90年代,“文学形成了三足鼎立格局:官方主导文化、民间大众文化,学界精英文化并存不悖且相互渗透”⑤,由于这种文化格局,知识分子的自由度较之70年代相对更大,但又不脱官方主导文化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在外部权力话语层“主要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文化体制密切相关”⑥,周作人要受到批判,在内部权力话语层“主要与互文者的诗学追求相关”,他又是受到尊敬的,最为明显的是99年版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表现的两个极端,批判的最为严厉,引用的是其他学者的话,但在排序上却是第一位,这在客观上实际是是承认了周作人的文学地位,但编者存在顾虑,所以显得相当矛盾。较之于70年代、80年代的单线评价,这里显示出了融合,这种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又略有矛盾。

进入新世纪后,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一方面有对90年代的观点态度的延续,比如在周作人的排序问题上,大多将他放在散文写作者的第一位,批判的措辞显得相对温和,介绍讨论进入了一个辩证阶段,显得更加理性化。但随着民族复兴主义的兴起,随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提倡,周作人的评价又呈现出迂回,最为明显的则是在07年版郑万鹏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态度十分偏激,似乎在用一种主义攻击另一种主义,单列的周作人一节,人性个人主义者,郑万鹏从民族主义角度对周作人进行了文化性批判。

综合上面的阐释归纳,如何评价文学史中的周作人,它一定受着至少两个方面的制约,其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其二,学者们、知识分子层的知识结构与诗学追求。在当下形成的基本态度则是理性地辩证地看待文和人。文学史中的评价立场态度与这些年来的的周作人研究专著是潜在呼应的,这从周作人的研究综述文章中不难发现,究竟怎样看待周作人的人和文,此处不多说也不便说,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体作家者中,他一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写作者,这也是我们研究他的目的之所在。(作者单位:湖北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雷达主编:《近三十年中国文学思潮》,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现代作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方 现代艺术 马蒂斯 杜尚 毕加索 安迪・沃霍尔

西方现代艺术史作品中曾评出了5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作品,顺序分别是:马塞尔・杜尚的《泉》、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安迪・沃霍尔的《金色玛丽莲》、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马蒂斯的《红色画室》。当前,在我国的复杂、多变的艺术背景下,研究和剖析以上的5件艺术品,对于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将具有更多启发意义。

一、马蒂斯与《红色画室》

《红色画室》是野兽派代表画家马蒂斯于1911年创作的,大大地推进了单纯、统一的色彩原理。

野兽派的革命,是现代艺术的首次猛烈爆炸。马蒂斯以形的简化和夸张的色彩以及奔放的笔触替代了事物的表象特征,在他貌似涂鸦的作品中,色彩的张力被放置最大,同时更是艺术家情感个性的解放①。

现代西方绘画的色彩解放,是西方绘画艺术的重大转折点。马蒂斯的艺术诠释了这种变化。马蒂斯高举色彩解放的大旗,向后人昭示:色彩至上,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它②。

但是,马蒂斯并没有把“新概念”带到他的绘画中来。或者说,他表达了一个合乎逻辑性的时代结论,以自己的绘画方式回答了时代向塞尚、毕加索等艺术家们提出的同样的问题。只不过是运用色彩来解答。

对此,泰特美术馆前馆长威尔逊这样解释:“今天的艺术家都希望艺术能间接表达社会或者政治观点。而马蒂斯的艺术是纯粹的感性主义,现在的艺术家对此并不推崇。”所以,这也是马蒂斯屈就第五位的原因。

二、毕加索与《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特有的表现主义风格作品。《格尔尼卡》融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其典型地含有立体主义要实现“自然客体”之外相对独立的“绘画客体”,并以此确立一种超乎自然的更为“巩固”的东西的理想。《格尔尼卡》没有刻意追求任何风格和流派,完全是毕加索情感撼动和正义控诉的历史杰作。

《格尔尼卡》是一幅非常容易理解的现代派绘画,立意明确、画面单纯朴素,笔法稚嫩,散发着朴实的原始美。这种直接的表现手法是被几个世纪以来艺术精巧追求而丧失或淹没的。

但是《格尔尼卡》毕竟是多种艺术形式的揉杂,决定了其革命性作用是有限的,不足以代表现代艺术的最典型特点。这是其屈就第四位的原因。

三、安迪・沃霍尔与《金色玛丽莲》

沃霍尔作品的内容总是以日常物品为作品的表现题材来反映美国的现实生活。其作品被称作打破粗俗与高雅界限的艺术尝试。

沃霍尔的贡献是为艺术与日常生活搭起了一座新的桥梁,艺术作品不再是为少数人的个性表现,而是服务于广大普通大众、服务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体现出艺术界前所未有的社会性和大众化特征。以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家通过不懈的艺术探索,改变了世人评价世界、生活和艺术的方式,以此证明生活与艺术水融,没有贵贱高低。

可以说,沃霍尔在波普艺术中的开拓和革新,对于现代艺术的多样化和互融性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③。 这就成为安迪・沃霍尔《金色玛丽莲》上榜的理由。

四、毕加索与《亚威农少女》

《亚威农少女》曾被评价为是立体主义画作最早的典范之一。

关于立体主义,乔恩・戈尔丁写道:“立体主义如果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那么无论如何,其也是文艺复兴以来最全面和最根本的艺术革命”“对过去五百年各种派别、各种风格、各种绘画特有语汇的原则方面的否定 ,震动了西方绘画的基础”④。

立体主义促使艺术能够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看待,这是对艺术的自在自为的特性的肯定。但另一方面,这种形式上的创新,虽使作品的形式向“视觉哲学化”方面迈进了一步,然而也限制了艺术潜在的更广、更深的意义,忽视了艺术超越于形式之外的价值,也因此作为现代主义艺术发展的一个中介而遭到了新的否定⑤。

五、杜尚与《泉》

《泉》创作于1917年。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中,杜尚的贡献在于他给艺术准备了一条路:让艺术不美,甚至让艺术非艺术。艺术家顺着杜尚准备好的路走过去,发现了一片大有可为的新广阔天地。于是艺术家运用一切可能进行试验,这些形成了艺术真正百花齐放的局面。杜尚曾说:“我不觉得艺术很有价值。是人发明艺术的,没有人就没有艺术。所有人造的都没有价值。”他为这个价值主题找到了表述的方式,即完全放弃艺术的感性美,让其成为服务于人的思想的工具⑥。

所以,杜尚想通过《泉》告诉人们:艺术没什么了不起,并不值得这样被我们推崇。艺术是有限的,而非无限的,艺术与非艺术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艺术并不需要从生活中严格区分出来⑦。

杜尚的出现改变了世纪艺术的进程,杜尚否定了前面我们所讲的艺术思想,却为后来者提供了新的艺术思想。这些正是杜尚对艺术的贡献,也最终奠定了《泉》以其里程碑式的意义成为现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结语

今天谈论现代艺术已不再是时髦的话题,但艺术家们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却十分令人敬佩。他们的作品在批判性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推进,这种轨迹反映出现代绘画运动关注艺术本质的特点。理解这一点对于当代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注: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国侨乡(江门)特色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与应用”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D12XYS21;五邑大学青年科研基金团队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TD02;五邑大学第五届校级重点学科“侨乡文化”项目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朱红.在风格的表层之下――塞尚、马蒂斯艺术之剖析[J].美术观察,2001(7): 75.

②李章惠.论色彩的解放[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4):68.

③张小华,吴卫.重复的拓展与延伸――波普艺术领军人物安迪・沃霍尔作品新探[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

④王晓玲.论立体主义的艺术反叛[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⑤孟宪文.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形式主义倾向的演变[J].美术观察,2005(4):184.

⑥方艳.论杜尚[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30.

现代作家范文第5篇

家校通现代家校合作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家校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与家长的书信联系转化为电话、手机联系,使得家校的联系变得便捷。在2002年,家校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一种新的家校沟通方式――家校通,它是利用手机和电脑等信息平台,方便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作为一种新的辅助家校交流的工具,家校通很快进入了校园,被多数家长和教师的认可,现在,家校通是家校联系的主要形式。那么,家校通的出现是否改变了家校合作效果不好的局面,是否改革了家校合作的方法并取得较好的沟通效果呢?通过对教师和家长的调查发现,家校通在运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家校通运行现状中制约其使用效果发挥的许多因素。在这众多因素中以下几种因素起重要作用。

一、影响以家校通为载体的现代家校合作的因素分析

1.从学校方面分析

在家校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在与家长进行协调、沟通,争取配合、支持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校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便会积极考核评价。现实情况是,部分的学校认为学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全权负责,从而漠视了家长的责任。在家校通的使用上,多数学校对此不怎么管理,认为它不是学校工作的方向。部分学校为了了解教师有没有和家长交流沟通,对教师实用家校通使用情况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中,这种考核基本上是考核是一种重量而不重质的考核。

2.从家长方面分析

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由于每个家长的差异,这就使得家长应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孩子。部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由于每个孩子的差异,在操作时家长感觉困惑,就会寻求到家校通,希望得到教育专家或教师的帮助。家长在实用家校通希望获得更实用更有价值的帮助。可是大部分家长不会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导致家长无法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来参与家校合作。家校通的服务收费比较高,服务的信息内容单一,容易使得家长产生抵触情绪。

3.从家校通分析

家校通在运用过程中,运用频率高不等于运用效率就好,家校通在运用时多数没有给出有价值的信息,这造成效率不好。这不是说家校通对教育而言,没有使用的价值,家校通的优势有许多,在运用的过程中,有些优势运用不当而发生变化,表现在家校合作是需要传递信息,合作需要传递双方或多方的信息,合作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对信息内容作出回应才算取得了合作。现在家校通运用主要是教师向家长发送的信息,内容单一,家长看了之后根本不用回复。有时尝试使用“双向互动”功能,可得不到对方及时回复。这样的运用,搭建家校之间沟通桥梁的功能就失去。家校通使得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地位发生变化,家长认为用几条短信是解决不了问题,家校合作还是需要家校双方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这是家校感情的沟通,家校通代替不了的。家校通在某些方面使得家校合作便捷,从某种程度来说也阻断了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

二、改进以家校通为载体的现代家校合作的对策

家校通作为一种新的家校合作辅助工具,在运用的过程中发挥优势需要学校和家长的配合,这中间离不开家校通自身的优化。

1.学校的转变

学校管理的民主和开放是学校发展的趋势。学校由传统的封闭式管理转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学校管理,从而使得转变为一个具有社会活力的教育生态系统,使学校教育力量得到有效的最大的发挥。马卡连柯用“学校应当领导家庭”来说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学校在运用家校通时的态度势必会影响到家长的态度。学校在运用家校通时需要对教师有严格的要求,教师要有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这种能力最好在师范教育时对教师进行培养和训练,使得教师在工作后具有指导家庭教育能力的理论和经验,从而有效的指导家庭教育。

2.家长的转变

家校合作既要学校的努力也要家长的努力,家校合作是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面的合作。每个家长在教育孩子、参与家校合作的能力上有差异,但是家长只要努力,还是可以实现增长家庭教育能力。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首先接受到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需要得到家长的重视,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需要在学校、社会组织的相关的培训中获得。在平时利用家校通、家长学校等信息渠道,了解现在社会教育的情况,做到对孩子有充分的了解,参与学校事务,与教师沟通合作。

依托网络平台的通讯工具的家校通,其功能在网络上才能实现,学生家长对手机或网络技术运用能力差,在运用家校通的过程中导致了家长处于不利的局面,家长需要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从而实现家校之间的畅通交流。信息技术和沟通技巧需要学校在网络平台上或家长会的过程中对家长进行指导,以及讲解家校通的使用方法和沟通的意义等。

3.家校通的努力

功能的单一性是家校通运用过程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不能满足家长的需要。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开发更多的功能,依托家校通网络平台的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特点、家长关注的问题,创设多种渠道、有意义的交流沟通。例如,开设专门的教育叙事、电子日志、家教理论等。教师把自己上课教案、上课后反思、班级学生轶事等,通过家校通平台给家长。家长和教师之间可以通过家校通平台参加家校会议、家长交流会议,参与讨论、旁听等。家长与教师在家校通平台交流具有无障碍性和即时性,弥补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的缺陷与不足。通过家校通平台就能实现家校共享信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交流,不会耗费时间和精力,家长和教师的正工作和生活不受影响。家校通自己也有局限性,要改变这个局限性需要家校通和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相结合,使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的优势和以家校通为载体的家校合作方式的优势整合到一起,进行相互补充,实现家长和学校的有效沟通。

家校通是现代家校合作的一种辅助工具,在运用过程有不成熟走向成熟需要一个阶段,在这中间需要学校,家长,家校通开发者三者相互配合,互相努力,使得家校通造福与学生。

参考文献:

[1]陈龙图.校园突发事件及其预防探析.教育探索[J],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