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核算体系

财务核算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核算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核算体系

财务核算体系范文第1篇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16-02

当前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与考验。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逐步增加,以及高校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核算和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国家财政、审计、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对高校财务管理问题保持高度关注。因此,如何调整发展思路,积极做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提高高校整体效益和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财务核算岗位绩效考核面临的问题

1.财务核算规模和工作强度日益增大,工作人员数量偏少。近年来,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支持力度逐年加大,而受限于高校人事制度,正式在编财务核算人员数量无法适应高校经费投入的日益增长,财务核算人员工作强度日渐加大,即便通过引进部分劳务派遣人员的方式来缓解用工荒,但人员数量有限,“师生报账难”的现象仍无法避免。在管理模式方面,不少高校采用“网上预约投递报账”模式替换传统现场报销模式,以A大学为例,财务部门承诺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投递票据的处理,师生无需现场等待结果,以期减少师生等候时间,改善报销环境,提高财务核算工作效率。但投递报销模式的期限属性和附加工作量使得财务核算人员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工作强度更是有增无减。日渐增加的工作量与长期不?的人员规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财务核算人员积极性有待提高,工作热情易消磨,内部稳定存隐患。相对于高校其他工作而言,财务核算工作强度大,耗时长,业绩缺乏显示度,财务人员上升空间小,更多是承担幕后工作,这使得财务核算工作本身性价比不高。同时,受限于高校人事制度,有所谓编制内外的差异,使得“同工无法同酬,多劳不能多得”的现象长期存在,导致劳务派遣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热情逐渐消磨殆尽,优质人才极易流失。付出与回报的长期错位也使得团队内部容易滋生不思进取、消极懈怠等不良情绪,久而久之,形成心理落差,导致团队内部凝聚力缺失,战斗力减弱,不利于团队内部建设的和谐稳定,更无益于学校财务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

3.财务核算队伍人员结构亟需调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随着财务核算业务量逐年增加,财务人员日趋紧缺。工作强度大、正式编制稀缺、福利待遇低等因素导致财务核算工作很难吸引到优质人才,同时在职人员流失现象也很严重。以A大学为例,2012-2015年财务处招聘劳务派遣人员33人,其中研究生学历仅5人,比例15%,整体学历水准偏低;“985”院校毕业者6人,且均出自A大学;期间离职8人,离职率24%,平均工龄3年,均为工作经验丰富人员。后续人才培养压力倍增,严重影响财务工作持续开展。此外,核算科室向其他财务科室输送人才16人,人员更迭频繁,队伍断层问题突出。因此,制定有效的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调动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优化财务人员结构,充实人才储备,减少人才流失,稳定高等学校财务核算队伍。

二、构建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一)确定考核目标

财务核算岗位绩效考核旨在进一步加强财务核算管理、改进对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广泛调动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财务团队内在潜力,提升财务核算能力和工作效率,完善财务核算管理体系。

(二)考核遵循原则

1.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原则。根据绩效考核的标准,对从事核算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强调全员参与,注重民主评议。

2.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的绩效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有效扼制消极怠工等乱象,强调个人对团队的综合贡献,注重被评价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团队内部和谐稳定。

3.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原则。高校财务核算岗位绩效考核体系在设计上既要瞄准考核目标,也要结合核算工作岗位的自身特点,所选取的关键性考核指标要具有代表性、针对性,通过多角度、全方位考核,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合理。既从理论逻辑层面考虑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又从现实角度考虑其可行性与适用性。

(三)制定考核方案――以A大学为例

A大学总体收支规模在40亿元左右,2014年全年会计凭证制单量15.5万笔,凭证分录数超过69.4万条;在岗财务核算人员28人,其中制单岗位16人,复核岗位8人,出纳岗位4人;为提升财务核算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调动核算人员工作积极性,该校财务部门于2014年制定针对日常核算岗位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案,具体如下:

财务核算岗位绩效考核体系采用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季度考核针对工作人员日常的工作业绩实施量化考核,包括完成所属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率。年终考核注重工作人员的学期综合性表现,其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履职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服务态度、团队意识等多个方面。

1.季度考核按季度执行,实行超额累进式增量绩效考核方式,其主要内容是设定不同岗位的季度基本工作量,超出部分则按照已设定的超额累进绩效标准(表1)进行测算,低于季度基本工作量的差额部分则按照相应的标准扣减绩效,以确定考核人员季度绩效额度。各岗位季度绩效考核测算公式:

(1)制单岗个人季度绩效=(本季个人实际工作量+本季个人其他管理事务折算工作量-季度个人基本工作量)×超额累进绩效标准;

(2)复核岗个人季度绩效=(本季个人实际工作量+本季个人其他管理事务折算工作量-个人季度基本工作量)×超额累进绩效标准;

对于制单岗位和复核岗位工作而言,通常会采用会计凭证数、会计凭证分录数和原始凭证附件数作为衡量工作量的标准,其中会计凭证分录数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因此笔者将凭证分录总数作为制单岗位季度工作量的主要考核指标。根据对A大学往年平均工作量的统计分析,设定个人季度基本工作量,制单岗为6000条分录/季度,复核岗为18000条分录/季度。

(3)出纳岗个人季度绩效=本季制单岗人均绩效×110%;

现金出纳和银行出纳岗位的工作内容、难易程度差异大,工作量多少完全取决于制单输出量,二者很难进行横向比较,因此,采用岗位绩效包干制,按照制单岗位人均绩效的1.1倍作为出纳岗位个人绩效的核算标准。

(4)本季个人其他管理事务季度折算工作量=本季个人在所属岗位实际平均小时工作量X本季管理事务所耗工时×110%。

由于各类管理性工作种类繁多、琐碎,无法单独作为考核对象进行分类,但管理性工作耗时较长,随机性较强,对本职岗位绩效考核影响大,因此,在考核体系中对管理性工作实行工时折算制。考虑到管理性工作的随机性和中断本岗工作的效率影响,按照管理性工作所消耗工时的1.1倍进行折算,并将折算工作量并入本岗位绩效当中进行集中测算。

2.年终考核采用民主评分方式,全体财务核算人员共同参与,实行计分制,设履职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服务态度、团队意识五项考核指标,每项指标权重各占20%,通过民主测评互相打分,以综合评分排名作为最终考核结果。

(四)绩效考核成效

A大学的财务核算岗位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的阶段穿插运用,实现了定量定性考核相结合,对核算人员的综合表现进行了客观真实的评价,充分调动核算人员工作积极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核算报销工作人数未增加的情况下,2016年全年会计凭证制单量达到20万笔,凭证分录数超过80万条,工作量较2014年增加了15%,整体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同时,绩效考核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工作量和效率上,对学校财务的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体系完善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1.激发团队工作热情,维系团队内部和谐稳定。相对于其他财务工作而言,核算报销业务的基础核算工作量大,耗时长,发展空间小,导致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高质量人才容易流失。财务核算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打破编制内外的限制,实行“因岗定薪、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的薪酬模式,拉平了劳务派遣人员与正式编制人员的薪酬差距,一方面基本根除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消极怠工现象,有效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平等的待遇抚平了编制外人员心理落差,使其有归属感,防止人才的流失,有利于队伍建设和人员稳定。

2.优化人员结构,充实人才储备,为其他财务岗位输送高质量人才。随着财务核算业务量逐年增加,财务人员紧缺,尤其是经验丰富的人员更是稀缺,在没有正式编制的情况下,?效考核管理机制、同工同酬且多劳多得的管理理念能成为吸引优质人才的砝码,减少人才流失,优化财务人员结构,提升财务团队整体业务水平,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输送优质人才。

财务核算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核算;问题

引言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呈现出日益活跃的趋势,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想要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长久的发展,就要在其财务的管理上得到良好的保障,而财务核算是其重要的一个内容,它主要是依据着财务会计制度来进行对企业的和财务相关的内容进行准确的核算,进而有效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的一项工作,它在企业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1.企业财务核算的基本概述

随着企业在当前的社会中的碰壁发展,企业的财务核算也愈来愈突出了其重要的地位,所谓的财务核算就是通过货币作为一个主要的计量标度从而对于企业的运转过程中对于资金活动的反映情况,主要就是对于会计的主体对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资金的核算,它对于企业的发展在财务的管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在现代的财务核算不仅仅是对于事后的经济活动加以核算,同时在事前以及事中都能够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算,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于企业的财务核算的方式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从以往的手工核算,发展至今日已经能够通过计算机来进行辅助会计人员进行财务的核算,不仅能够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在工作的效率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准确性以及全面性上也有着很显著的体现。企业的财务核算内容比较的广泛,其中包括款项以及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和基金的增减、收支与成本费用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2]。

2.企业财务核算在当下的现状问题分析

笔者根据实际的企业财务核算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企业在对物资采购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对于发票的处理问题,当对采购的产品不开具发票的时候就会得到一定的优惠,从而达到逃税这一目的,而在企业的财务核算的过程中对于发票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核算依据,这也是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但是在当下的企业仍旧在这些方面存在着一些管理上的问题,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给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企业的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以及在这一职能上不能够很好的得到发挥[3]。还有就是,当下企业的一些领导对于财务核算的认识还不充分,在企业财务合算的机构设置方面没有达到规范的标准,并且企业的财务人员在管理的技术上也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人员的配置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能够节省成本,对于财务会计的要求没有严格的加以执行,在职责的分工方面也没有得到明确,有的出现了一人多岗的现象,由于企业对于财务核算的工作大都是采取的聘任制,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的上岗工作,这就造成了他们只是对企业进行定期做账,而在与之相关的方面的了解就显得比较的薄弱,没能够真正的帮助企业管理好财务进而在决策上起到参考的作用。在财务核算人员的自身素质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有的相关人员甚至是没有从业资格证就已经开始上岗工作,这对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顺利发展有着很大的潜在隐患。

还有就是企业的财务核算的相关制度还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上的不到位以及对于企业的财务费用进行报销的时候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对于企业的资金管理的章程没有得到明确的展示,缺乏系统性[4]。从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核算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的企业都还没有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财务核算的管理制度,或者是有的已经建立但是还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这就对于其财务核算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在费用报销的程序方面还没有达到规范,存在着管理上的空白,这些问题都是对于财务核算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的一个重要体现。

还有就是企业在对财务核算方面的模式较为的单一,在当下的企业财务核算方面所采取的核算模式基本是静态的倒挤压成本模式,它在现实中的应用很难对于各个部门的运行状况进行同步的调节,在信息的反映方面也不能做出准确的反映,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当今的社会发展不能够很好的得以适应。另外就是对于企业在资金的使用方面不合理以及集中核算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充分,核算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从而不能很好的在工作效率上得到有效的提高。

3.针对企业财务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探究

针对以上我国的企业在财务核算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究,并制订了一套能够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其领域耳钉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在对其问题解决的时候首先就是要能够在管理的意识观念上得到有效的加强,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的财务核算要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在其认识以及理解的程度上得以有效的提高,清晰的看到企业的财务核算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只有在企业的管理者的重视之下才能够很好的使得财务人员积极的面对日常的工作,把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增强企业的决策准确性。同时对于企业的财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养也要得到有效的提高,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只有在达到了一定的要求情况下才能正式的上岗工作,要对于现代化的技术以及知识进行灌输,使其能够熟练的掌握财务核算的软件操作,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在当前的信息化技术不断的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企业都已经在新的技术方面得到了实际的应用,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在对于信息的准确性的处理方面也有着保障,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财务核算要想和国际相对接就要对会计电算化技术得到熟练的运用,而财务核算的有效实现就需要企业在这一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最快速的实现信息网络化的管理。在企业的财务核算的管理以及监督方面也要加大力度,要能够把企业的财务核算的基础性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的加强,首先就要对企业财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他们的思想品质以及专业的素养等方面都要得到加强[5]。

在企业的经费开支方面也要实行标准化,对于经费的开支渠道要能够加以明确,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制度方面要进行完善并加强,在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制度方面要得到重视,建立一个完善的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制度,把责权问题加以明确,责任要得到有效的落实,严格的对成本进行控制,同时还要根据资金的不同投向进而来制定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进行核算的时候要能够实行事前核算、事中核算、时候核算的这样一个有机的核算环节。要加强企业的财务核算相关部门的有效联系及沟通,企业的财务核算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是由于各个部门的沟通不到位而造成的,所以,在这一方面要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制度上对其进行规范,要对业务部门进行深入的了解,企业的管理层要能够认真的听取财务核算部门的意见,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的加以改善,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

4.结语

在我国的企业正处在当下激烈竞争的时候,企业的财务核算方面的工作对于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程序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从现阶段我国的企业财务核算的发展情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作者单位:杭州快迪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胡亚菲.以两重财务主体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认识[J].现代商业,2014,(11).

[2]陈晓萍.新形势下提升企业会计监督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

[3]侯开文.加强企业财务核算的具体措施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0).

财务核算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成本核算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涉及到医院内部的经营工作方面的制定以及相关医院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等各个方面。因此,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成本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工作必须作为医院财务管理活动中所必须关注的重要对象。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医院所产生的营运成本也正在逐年增加。因此,为了进一步的增加医院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医院方面正在不断的发展、创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成本核算模式,尽最大力量实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最终目标。

一、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在逐步进行着相应的改革措施。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领域的竞争也正在日益加剧。当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成本管理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医院的成本管理在信息方面不健全

我国的卫生事业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都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着不完全的成本核算。存在不完全成本核算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医疗卫生事业在信息数据采集方面的工作难度导致部分间接成本在计算的时候发生不规范性操作。其次,成本核算工作没有公认的、合理有效的分摊标准。因此,随着我国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医院的规模和效益正在逐渐增大,自动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进而导致医院的间接成本在总体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2.成本管理措施与成本控制目标之间不一致

在我国医院关于成本管理相关措施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只要表现为医院在成本管理的方法方面还较为落后。其主要表现为成本控制的目标与其所使用的方法不一致,不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员工内在的激情,不能真正发挥出成本效益配比之间的有效作用。例如,在一些医院进行实际成本核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能够准确、合理分摊医院内部以及后勤等职能部门成本管理工作。这一系列的现象经常会导致医院内部多个职能部门在成本核算方面与所上报的相关数据不符,导致其最终结果影响医院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在后期的分析以及反映结果。

3.医院在成本费用方面的控制管理措施不到位

首先,我国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在医院成本相关费用的核算中,不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性的造成医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成本费用控制工作的紊乱性和失控性。其次,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中的医院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国有医院,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经常会造成医院在成本控制工作中所推行的相关方案遭受阻力。除此之外,我国的医院在成本费用的控制力度以及相关的支出关系之间好不能够真正的与管理人员的最终利益相结合,导致成本控制管理者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中的成本管理措施在实践过程中还不能够达到最佳的联动作用,因此,严重影响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中的成本管理机制的实施以及相应结果。

二、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问题的重要性

1.医院成本控制工作能够进一步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

一个医院要想控制全局,必须对医院的运行成本加以控制,并对医院的相关费用、相关消耗以及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加以有效节约。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达到和促进医院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水平。

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在范围上主要指的是对医院的各个职能部门进行成本以及费用的相关控制工作,即运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例如:严格的科学计算公式以及监督工作等,对医院内部职能部门在实际消耗中的费用额度限制在原来的预算额度之中,并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指标对现有的可能造成成本失控的原因进行遏制,最终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目标的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管理。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成本控制工作在卫生事业管理工作中的财务管理方面的作用最为突出,因此,成本控制工作标准的确立也就意味着医院在管理方面标准化的实现。

2.医院进行相关的成本控制工作可以有效的优化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组织

在医院的管理措施中,逐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可以进一步的建立健全我国医院部门在财务核算系统。确保每一个机构组织以及相关的职位在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中都不是空架子,可以真正做到职责明确。确保医院财务管理组织在信息管理统计以及分析过程中的正确性以及一致性。因此,在医院对于成本管理措施的应用中,必须做到以成本控制目标为中心,规范相应的工作流程,积极做好基础性工作;其次,建立健全医院相关财务,尤其是成本控制工作中的数据分类工作以及相对应的操作流程,确保成本核算工作有相应的原始记录以及传递流程。除此之外,还应该进一步的构建符合本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建立相对应的采购中心以及服务管理中心,对医院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系统的归集以及费用分摊工作,进一步完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成本管理考核措施。

3.医院进行成本控制工作,可以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卫生事业是够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医院在医院管理质量以及医院环境设施、医院成本控制管理等各个环节是否能够取得最佳成效。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环节,尤其是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已经不单单的局限于医疗费用、公共事业费用等方面,医院的成本管理已经逐渐演变为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管理活动。因此,进一步的加强医院在价值链成本管理以及精益成本管理环节中的措施,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导向,逐步发挥医院自身技术、经营管理层次以及经济力量为决策的新兴医疗管理项目,已经成为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财务核算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通信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9-0139-02

1通信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实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1.1通信企业的特点与财务管理方式

目前通信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财富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通信公司多为大型集团公司,集团下设多个分公司,分公司又下辖多个网点。各个网点都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建立自己的账务,如此,不同的网点之间财务数据比较孤立、分散,难以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同时,在进行统一考核时,难以划定统一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通信集团公司的上级单位比较难以实时、精准地了解各个分支机构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管理起来也比较滞后。

第二,财务机构冗余,组织机构效率低下,导致成本高企。在传统的分散的财务管理体系上,每个分支机构都需要配备齐全的财务会计人员,因此,对于整个集团公司来说,财务机构显得有些臃肿,从而效率低下。

1.2实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第一,实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方向。在国外一些大型集团公司中,已经有高达八成以上的公司推行财务会计的集中核算。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已经明显感觉到来自国外先进管理技术的压力,这也是我国企业,尤其是通信企业这类集团化运作方式的大型公司,更要加快改革的步伐。

第二,通信企业实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符合公司资金运作管理的需要。由于传统的核算方式不能从全局上调度资金,控制资金的使用效率,所以要引入集中核算体制,通过这种体制,将各个分支机构以及以集团名义筹措的资金统一调配,保证资金效率的高效运用,从整体上降低资金成本。

2通信企业实行财务集中核算的问题分析

虽然财务会计的集中核算方式的实行在通信企业必要而且紧迫,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一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方面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难免存在各种问题。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2.1对于财务集中核算的问题存在认识误区财务会计的集中核算主要是将核算工作统一交由公司的核算中心进行,这就给很多的下属单位一种错觉,财务管理不再是一种重要的工作了,因此对财务管理工作就开始松懈,从而造成财务管理工作的疏漏。对于通信企业这样的大型集团公司,分公司众多,网点密集分布,很多分公司和网点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种核算方式,认识不到这种核算方式的实质,就不能正确的贯彻这种方法,这样一来,作为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方式,集中核算就无法发挥其优势作用。

2.2通信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不便于监督,财务管理上容易存在盲区

对于任何一种组织、单位,尤其是通信集团公司,财务、会计核算都在管理中处于核心的一环,无论是收入、支出核算,还是费用报销凭证的审查等日常性工作,还是对于经营业务的管控,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当这种分散的管理体制变成集团公司集中核算时,就意味着这种核算体系脱离了一线运营,相比于原来的核算体系,就不容易做到及时、高效。在监管上,一个核算中心要想实现对于多个分部门、网点的管控,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这种核算体系也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

2.3在监管责任上,容易出现责任范围不明确,导致互相推诿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核算中,各个单位对自己的核算负责,但是在新的核算方式下,下辖单位会认为自己不谋其事,不负其责。核算中心则根据“三个不变”原则,认为中心只履行核算职能,自归各单位。从而造成责权不清,不能合理分工,遇事推诿的局面。

2.4核算系统、制度等软硬件未能及时跟上,集中核算还未做好充分准备

由于通信企业规模庞大,机构繁多,分支机构分散。因此在集中核算时,需要一个强大综合型配套系统。例如对各个核算对象进行发票验证、会计分录的创建以及相关跨平台的报账业务等,都需要一个专业的系统。如果集中核算的系统无法保证高效,那么对于大型的通信集团,集中核算会是一个复杂的重复劳动过程,必将伴随着核算效率的降低。集团规模越大,这种矛盾越突出。

2.5沟通成本加大,上传下达信息容易失真,给战略性的财务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通信公司实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对财务预算、业绩考核、经营分析等战略性的财务工作要求极其高,因此要求公司对每个岗位的职责分工明确,制度完善,但是由于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在我国发展较晚,实行时间较短,所以在集中核算后的财务管理组织框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人员配备方面也不到位,这些都制约了集团公司战略财务问题的实施。

3对通信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3.1加强培训,注重提高财务会计人员对集中核算的认识

财务会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需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工作,然而如果通信企业的核算中心以及各单位的财会人员意识不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甚至产生误解,对其持抵触情绪,那么这项工作就不可能做好。在通信企业中实行财务会计的集中核算,利大于弊,最主要的好处在于把分散的核算变为集中管理,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去把握每个下属网点的运营情况。这更加要求每个财务人员树立起大局的观念,积极支持新财务核算方法的应用和完善。

3.2实行有分散的集中核算

集中核算的优势明显,但是对于像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样的大型通信企业集团,过度的集中,并不一定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对于这类集团公司,应该实行适度分散的集中核算。例如中国联通公司,下辖有各个省分公司,省分公司又下辖市级分公司以及各个网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实行分级集中核算,最后再进行总体集中。例如可以设置广东核算中心、湖北核算中心等,最后在集团总部设置一个集中核算中心,这样的核算方法不仅能够实现集中核算的优势,也能够避免过度集中带来的信息沟通不畅、监督不便等问题。凡事过犹不及,把握度才最重要。

3.3在实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时,要注意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集中核算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对应于其统一管理、统一核算这一优势,其弊端就在于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监督的问题。通信企业集中核算后,下属单位将被取消核算账户、财务岗位等,取而代之的是统一的核算中心。那么对于核算中心而言,就要履行原由各单位履行的监督职能。而做到这一点,更需要强化中心的监督职能。其困难之处就在于核算中心远离业务发生地点,有效监督相对困难。关于这一点,需要通信公司在其他的管理组织架构中加入有效监督的环节。

3.4应该科学设置核算中心内部岗位,合理配备专业人员

众所周知,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工作,而且大部分的财务核算中心都面临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当较少的人面临较多的工作时,很难保证会不出漏洞。

通信企业在实行财会集中核算以后,使得集中核算中心规模变得更加庞大,业务更加复杂,流程也更多,这样,就要求财务管理者在核算中心的人员配备、岗位设置上多动脑筋。一个好的岗位设置方式和人员配备情况能够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具体而言,应该实行核算中心人员轮岗制,不相容职务分离制等。

参考文献:

[1]解晓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9(10).

财务核算体系范文第5篇

一、从小企业信息需求的特殊性

    看小企业会计目标小企业在企业组织形式、内部治理结构、资本结构等方面与大企业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对小企业的财务信息需求也就与大企业迥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企业的财力有限,资金一般不是来自企业外部,而是从内部筹集资金。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信誉低,他们在争取银行贷款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即使有幸得到贷款,银行也往往要求资产担保或信誉好的其他企业的信用担保,因此,银行并不构成小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另一方面,由于小企业几乎无望获得上市资格,其财务状况并不直接影响公众利益,故其财务报告的应用范围受到了相当的限制。

2. 小企业以非国有性质为主,所有权和经营权基本重合。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企业的内部人,而他们对企业运营情况的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可以从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获取。他们更希望财务报告能够提供与他们的生产经营决策相关的信息,并不特别看重财务状况的公允表达。

3. 纳税成为小企业对外的主要义务,因此小企业的主要信息使用者可归纳为税务机关。

这三方面因素决定了小企业基本上不存在现代企业制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及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不存在什么“众多的潜在投资者”。从小企业财务状况的特点看,小企业财务信息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在于:第一,对外满足纳税需要。第二,对内为单一业主或有限股东提供经营决策方面的信息。而现行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就是两权分离,它着眼于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报表编制及信息披露的规范也以现代金融市场中广泛、分散的债权及股权所有者为导向,故当前这些会计规范从整个逻辑框架上背离了小企业会计处理的特点,制定专门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势在必行。

二、小企业应建立以税务为导向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

对于小企业而言,税务部门是其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主要对象,税务部门根据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依法征税,而在这两种报表中,纳税申报表是主报表,企业的财务报表只是辅助报表。由于小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简单,会计机构的设置不规范,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要求他们严格进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不仅加重他们的工作负担,而且除涉税以外的信息对税务机关来说也没有多大意义。如果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小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是否应兼容的问题已无须赘言。特别是,如果能建立以税务为导向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则这种模式更适合于小企业。

然而,小企业财务信息还应为单一业主或有限股东提供经营决策方面的支持,这种以税务为导向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会不会对此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呢?这正是小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模式选择的焦点所在。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可以从现金流量信息对小企业的特殊重要性这一角度予以诠释。

为了财务信息的公允表达,权责发生制在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地位仍是牢不可摧的,然而,引人注意的是,现金流量指标现已受到越来越多会计界人士及理性投资者的青睐。对于小企业来说,现金流量的重要性更是远远超过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因为:

1. 小企业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为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支持信息,这样我们就希望它具备一定的管理会计的职能。管理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研究对象正是现金流动,即:通过提供关于各备选方案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分布和风险程度影响大小的信息,为领导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小企业因资金与技术的匮乏,注定了其所面临的风险更大。例如:小企业就比大企业更易被经济业务中的三角债拖垮。未来的严重不确定性使应计制对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反映易发生偏离"

3. 小企业主要以内源性融资为主,其对自身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依赖性比大企业更为严重。

小企业对现金流量信息的迫切需求暴露了应计制的诸多缺陷。实质上,任何以应计制为基础产生的财务数据都必须转化为现金流量指标才能最终标志一个企业的真正实力,从这一观察视角,我们也可以认为,应计制及配比原则是对企业现金流量信息从另一侧面的反映。虽然现金流量表有弥补应计制的作用,但因应计制与现金流动制之间转换的复杂性使现金流量表在小企业中的应用相当不尽人意。如何化解这些矛盾是我们长期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若小企业建立以税务为导向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这一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得以解决。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收益确认的时间和费用扣减的项目上。因为税法要求有‘支付能力”观念和‘征收管理方便”观念,所以,在收入确认方面,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同时,也采用收付实现制或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混合制。在费用确认方面,税法征收当期收益的必要性与企业财务会计的配比原则是有矛盾的,例如所得税,在收入确认方面,税法将企业所得分为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如利息、股息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等'。会计制度要求对所有收入一视同仁地按权责发生制计量,而税法仅对生产经营所得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予以确认,对于其他所得项目,采取的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确认原则。对于费用确认的时间界定,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时间性差异并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会计处理技术的产生。

若小企业财务信息以税务为导向,就可将一定程度的收付实现制引入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中,并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对配比原则进行了修正,因为应缴税款并不必然与权责发生制下的收入相配比。这样,建立以税务为导向的财务会计体系因引进一定范围的收付实现制而达到了对企业现金流量信息予以更直接反映的目的,这就与管理会计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为小企业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助了一臂之力。例如在建筑业中,若工程价款采用预付方式,则税法将按收付实现制对这笔预付款课以3(的营业税,而这笔收入按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是不予承认的。根据配比原则,相应的税款也就不能费用化,反映在会计报表,这笔税款的缴纳应以预付形式列示于资产之下。然而,这笔税款既然已缴纳,企业就对它失去了控制,强调这笔税款与会计意义上的收入相配比不能使现金流量信息有更多的反映,故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决策的角度来看,这一信息披露徒增加会计核算的繁琐而已。若将这笔税款采用收付实现制直接以费用形式列示,则与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