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业健康发展

建筑业健康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业健康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业健康发展

建筑业健康发展范文第1篇

第一章总则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引进和在本县注册成立并取得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施工企业及个人、民营投资商。

支持方向。本办法支持施工企业资质晋升、拓展县外建筑市场和引进的建筑施工企业以及个人、民营投资企业与本县施工企业合作等。

第二章优化发展环境

建立统一开放市场,严禁在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外对建筑业企业设置的不合理准入条件;

严禁擅自设立或变相设立审批、备案事项,为建筑业企业提供公平市场环境。

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优化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流程,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根据建筑企业发展需求,选择适合地块,规划建设建筑企业总部基地,引导建筑企业集中发展,做大做强。适时安排一定数量的土地,用于解决建筑企业办公、仓储、生产、科研用地,参照工业企业供地的优惠政策,给予安排用地。积极鼓励、合理引导建筑企业建设建筑企业总部大厦,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第三章推动产业发展

加大对我县建筑企业晋级创优的扶持力度,在资质增项、升级办理上予以倾斜和奖励,积极培育打造建筑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对初始注册地在本县的现法人建筑企业晋升为总承包特级的企业奖励50万元;

晋升为总承包一级的企业奖励20万元;

晋升为总承包二级的企业奖励10万元;

晋升为专业承包一级的企业奖励10万元;

晋升为专业承包二级的企业奖励5万元。对新增公路、水利水电、电力、桥梁、隧道、消防设施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每增一项一级承包资质一次性奖励5万元,每增一项二级承包资质一次性奖励3万元。奖励资金由县财政局列入预算,用于经营场所、“企业总部”、“企业基地”建设或购置工程机械设备。

对注册地迁入我县的县外建筑施工企业,每年在我县纳税总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自迁入之日起三年内分别按该企业当年在我县缴纳企业所得税县级留成部分的90%、80%、70%的标准给予奖励。

对注册地迁入我县受到奖励的企业五年内迁出本县的,追回全部迁入奖励资金及相应利息;

晋升资质等级受到奖励的企业五年内迁出本县的,追回全部资质晋升奖励资金及相应利息;

利息按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计算。

鼓励建筑企业创优夺杯。本县建筑企业在本县项目中获国家“鲁班奖”、安徽省“黄山杯”、宣城市“云岭杯”,分别一次性奖励、15万元、10万元、5万元。

支持鼓励我县建筑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政府投资采用epc、ppp等模式投资建设的项目,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支持本地企业集团或企业参与投标。支持本地企业积极与央企、省内外大型企业组建联合体,或通过项目合作、股份合作、资本合作形式参与我县重大招商项目建设,并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支持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大、具有良好信用、能够提供足额担保和具有相关工程业绩的本地企业参与相应的项目建设。

民营企业投资(个人投资)工程,鼓励优先选择本县独立法人资格施工企业参加工程项目承包建设活动;

选择本县或在本县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建筑企业为项目承包人的,按施工企业承包该项目所缴纳的增值税县级留成部分的25%奖励给投资者,用于支持企业发展(该项目所缴纳的增值税县级留成部分达不到5万元的,不予奖励)。

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外地建筑市场,形成部分重点区域的规模市场。对县外承包工程年营业额达到2亿元的企业和单个工程合同额达到1亿元的大项目,进行项目跟踪服务。县内建筑企业到县外施工奖励回本县缴纳的增值税县级留成部分的10%,以支持建筑企业用于企业发展(该项目所缴纳的增值税县级留成部分达不到5万元的,不予奖励)。

积极举办对外合作推介会、银企合作对接会,鼓励银企合作,进一步拓宽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为建筑业提供宽松的资金环境。县金融部门应对具备竞争力、信誉好、业绩优良的骨干企业加大资金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信贷授信额度或优惠贷款利率,及时为企业出具资信证明和工程保函,以支持企业拓展市场,做大做强。

第四章规范市场秩序

对非依法必须公开招标采购项目,建立限额400万元以下各类施工企业协议库,本县企业直接入库,协议库建立后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对新取得相应资质的本县企业原则上每半年增补入库一次。入库企业年产值达不到1000万元实行动态调整。

政府投资项目带头推行工程总承包,装配式项目原则上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加强示范引领,以市场化方式,培育一批县内工程总承包骨干企业,提高工程总承包的供给质量和能力。

引导建筑企业以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保函的形式,向建设单位提供履约担保;

落实好本县建筑业企业连续三年未发生欠薪的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免缴政策。按照“谁用工、谁负责”和总承包企业负总责原则,落实企业工资支付责任,实行农民工工资由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通过银行按月足额发放,积极探索建立商业保险机制,保障农民工工资兑付。

县建设主管部门根据政府的年度执法计划每季度开展一次建设监督执法检查,包含施工工地的质量、安全、文明措施、卫生措施、扬尘治理、消防、农民工工资等工作情况,对优质项目进行表彰,给企业和项目信用加分。

县公共资源管理部门每年对公共资源交易诚信系统业务进行培训指导。县财政、税务部门加强对全县建筑施工企业税收政策辅导,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并加强外地企业来我县承建项目的税收指导。

第五章拓宽人才培养

优化行业人才发展环境,重视对建筑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展“工学一体”,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和高职人才的培养、岗前培训及继续教育。县人社局、住建局等单位,要加大对建筑业高级职称和高级人才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提高高级人才占有率;

在职称评定方面,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材料的指导,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鼓励建筑业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符合条件的,享受县人才引进政策。

第六章强化服务保障

申请奖励政策的企业,于第二年7月31日前对上一年应得奖励提出申请。应如实提供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县外中标合同、税票复印件、企业晋升资质等级证明及资质等级复印件等资料,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住建局(交运局、农业农村水利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和财政、税务部门共同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审批,由县财政局安排奖励资金拨到行业主管部门后拨付给企业。

企业发生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重大责任事故、重大群体性劳资纠纷和信用失范等事件,涉及偷税等违法违规的,不能享受本奖励政策。

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引导企业又快又好发展。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单位要为建筑业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保障和专业法律服务,统计部门要加强建筑业统计指导工作。

建筑业健康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发展;精神支柱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一、关于职业形象与职场纪律

要树立企业良好的职业形象,首先必须严格遵守职场纪律。作为公益事业的污水处理企业,厦门污水公司把“安全生产、达标排放、优质服务”作为公司的经营宗旨,宗旨中的“安全生产、达标排放”诠释的是遵守职场纪律,而“优质服务”则是树立公司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职业形象的体现,这是公司全体员工的行动指南和努力方向。为了全面达成经营宗旨中的目标,厦门污水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不断规范和完善污水处理运行管理制度,积极推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并努力开展技术研发解决实际问题,生产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切实保证了污水处理安全生产和达标排放,为当地水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职场纪律是打造和磨砺企业的一把利剑,也是企业展示和提升职业形象的重要工具。厦门污水公司在力争“安全生产、达标排放、优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运行管理,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树立了良好的企业职业形象。2011年7月,厦门污水公司当选为福建省城建协会排水和污水处理分会会长单位,成为福建省排水和污水处理行业的领头羊;2007年被福建省环保厅等四家单位授予福建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先进企业;2008年度被厦门市政府授予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被厦门市科技局授予“厦门市创新型(试点)企业”;2012年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全国”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先进企业。

二、关于内外服务意识

在服务经济的当今时代,“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是企业生存的命脉。优质服务,必须把文明意识、服务意识融进广大职工的血液里,自觉地表现在一言一行上。厦门污水公司在内外服务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内提倡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注重落实一线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开展职工互助互济和补充医疗保险工作;在高温期间、春节等节日期间,深入基层慰问一线职工;组织一线职工进行定期体检、组织女职工妇检,并对健康问题的复查和治疗情况及时做好跟踪和回访;开展三八妇女节、六一节儿童联欢活动;做好困难、重病职工的慰问、看望和帮扶工作;重视职工食堂建设工作等,使广大一线职工安心一线、扎根一线工作。

二是对外积极开展社会承诺服务。污水公司依托厦门水务热线96303社会联动平台开展社会联动任务,2011年共接收处理社会联动任务914件,回复各类单62件,及时处置率100%,得到厦门市行风评议的认可。制定“三个一次”的管理制度,即对管理范围内的路面污水设施每48小时巡视一遍,对管理范围内的管网及附属设备、截流设施(设备)每半年至少检查一遍,对管理范围内的管网每年至少疏浚一遍,实现排水管道生产安全和环境安全零事故率。

三是对行业服务带动福建省污水处理事业健康发展。受福建省住建厅委托,主编完成《福建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标准》、《福建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实施意见》、《福建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和《污水处理工》培训教材;承担全省污水处理工和污水化验监测工培训工作,2007年至今共培训了423名合格污水化验监测工,培训了684名合格污水处理工。较好地规范了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三、关于责任意识与工作效率

“责任”与“效率”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递进的关系,责任心越强的人,往往工作效率就越高。厦门污水公司早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强化树立员工责任意识,一是组织内部培训,提高责任意识,邀请专家结合污水处理行业的特点,讲授职业道德和污水处理工作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二是引导职工开展自我教育,提高责任意识,在全公司范围内倡导职工阅读《责任比能力重要》、《把信送给加西亚》等好书并进行心得交流活动;三是提倡“珍惜每一滴污水”,提高责任意识,要求每一位职工严格遵守岗位职责,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保证每一滴污水达标排放。几年来,厦门污水在强化职工责任意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公司得以良好、稳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心是工作效率的根本动力,在责任意识建立的条件下,以制度促效率。自成立以来,厦门污水不断完善制度化建设,先后制定了《董事会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项目招标管理办法》、《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试行)》、《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项目经理管理办法》等。生产运行管理上全面推行《福建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标准》,按照公司制定的《工艺管理手册》建立污水处理厂自检——排水监测站每天监督检查——水务集团水质部定期考核的日常水质三级管理机制,严格规范各污水处理厂工况运行管理。制定《设备管理工作标准及管理办法》,《设备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规范设备管理工作,使设备管理标准化。制定《排水管理手册》和《排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制度上规范排水管网维护与管理。从制度上规范职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四、关于科学计划与有效执行

没有科学的计划,再美好的蓝图也是空想;没有一支高效执行的队伍,企业发展从何谈起。

1.高标准,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厦门污水公司自成立始终坚持根据“全局性、效益性、平衡性、应变性”的原则,每年9月初就开始筹划第二年的年度工作计划,要求下属各污水处理厂结合实际从水质、水量、生产成本、设备更新改造、技术创新、经营、排水、建设、应急管理等方面制定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针对各污水处理厂上报的年度计划初稿,公司本部各部门必须对本部门相对应的项目逐一进行现场调研和核实,重点核定计划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并反复进行会议评审后形成讨论稿,再经公司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形成上报,最终报公司董事会批准后再实施。使我们的年度计划既是科学决策,又切合实际,在保证生产运行的同时,使我们的资金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化。

2.重考核,保障计划的有效实施。首先,依照年度计划设立工作目标,并将目标进行逐级分解,每一个项目责任到人;建立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职工绩效工作挂钩,保证工作计划得以有效执行。严以考核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制定考核办法,坚持秉公考核。厦门污水制定并严格按照《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每月、季度从生产、设备、排水、综合、财务、党政工对各厂进行集中考核。对于违规违章行为的扣罚,注重调查了解,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不妄下结论,确保考核工作公正公平、合情合理。对存在的问题,绝不姑息迁就、不了了之,而是采取考核扣罚、下达整改通知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处理。

二是加强沟通,齐抓共管。结合规定的考核内容,注重加强与公司所属各单位的交流和沟通,尊重被考核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合理要求,把公司规定的考核项目和被考核单位内部制定的工作程序等有机结合,综合考核,通过考核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三是发扬民主,公正考评。对工作考核嘉奖、处罚的评定,通过召开考评会议的方式,公司分管领导和考核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由来自各职能部门的考核小组成员分别通报每月各自的考核结果,经过共同讨论,最后研究确定,并且会后形成每月综合考评意见,将嘉奖、扣罚事项和结果向被相关单位进行通报。

五、关于团队精神和进取精神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有污水处理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全体职工力量投身企业发展,公司倡导树立团队精神和进取精神。团队精神和进取精神的建立,使厦门污水公司这个9年多的老企业焕发新颜,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团队优势。

一是注重学习型团队建设。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为主要内容,大力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坚持实施“三层”培训机制,在全体职工中经常性地广泛开展“读好书”活动,如今年开展的《 CCTV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和《新形势下雷锋精神学习读本》两本书籍和读书交流心得活动,公司全体职工学习的过程就是团队成员思想不断交流,智慧之火花不断碰撞的过程。公司注重沟通,团队领导不仅仅是授职工以鱼,而更注重授以渔,使职工不仅要做正确的事情,而且学会如何正确的做事,并把职工的学习效果纳入了各阶段考核内容,使学习成为污水处理公司团队亮丽的一部分。

建筑业健康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 内控制度 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270-02

作为中国会计界继新会计准则之后又一项与国际趋同的成果,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科学地构建了一套内部环境优化、风险评估科学、控制措施得当、信息沟通迅捷、监督制约有力的内部控制框架,有利于优化企业管理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有利于保障资本安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无论是对于巩固企业防范风险舞弊的“防火墙”,还是铸牢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安全网”,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内控制度实施的深远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内控制度实施具有深远意义。

1.构建了一个标准框架。科学地构建了一套内部环境优化、风险评估科学、控制措施得当、信息沟通迅捷、监督制约有力的内部控制框架。可以有效地解决政出多门、要求不一、企业无所适从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监管效益、降低监管成本,有利于优化企业管理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有利于保障资本安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2.强化了一种内控理念。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风险防范意识,实现了由内部牵制、单一会计控制向全面、全员、全程的风险控制的观念转变,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立信守诚、和谐进取、健康向上的内控文化,对深化企业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建立了一套内控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对财务报告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约束,提高了企业资源管理与利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提供了有力支持。夯实了一个制度基础,基本规范的制定实施,既是促进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其他有关法规制度有效执行的配套制度安排,同时也是推动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令行禁止的重要机制保障。

3.确立了一个实施模式。有效地化解了标准制度与实施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提高了内控标准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认性,增强了标准的执行力。构筑了一个联动平台,在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的大会计系统之中,完备的会计法规为会计改革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内控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具体应用

基本规范在企业内控标准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起统驭作用,描绘了企业建立与实施内控体系必须建立的框架结构,规定了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要素等基本要求,是制定应用指引、评价指引、鉴证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依据。

1.应用指引给企业带来什么。应用指引在内控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企业主要业务与事项的应用指引。目前印发的征求意见稿,基本涵盖了资金管理、采购、销售、固定资产、存货、工程项目、无形资产、投资、筹资、预算、成本费用、担保、合同协议、业务外包、对子公司的控制、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人力资源政策、信息系统控制、衍生工具、企业并购和关联交易等,这些都是企业最为常见、带有普遍性、迫切需要加强风险控制的业务环节和领域。随着征求意见的逐步深入,在具体项目构成上可能会作必要调整。二是针对特殊企业或者行业的应用指引。比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类企业,由于其经营业务特殊,涉及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关系重大,在内部控制方面,除遵循一般内部控制要求外,有必要规定特殊应用指引,构成应用指引的组成部分。

2.企业内部控制有章可循。基本规范坚持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惯例,确立了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框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科学界定内部控制的内涵,强调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二是准确定位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企业在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基础上,着力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三是合理确定内部控制的原则,要求企业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全过程中贯彻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四是统筹构建内部控制的要素,构建了以内部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评估为重要环节、以控制活动为重要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框架。五是开创性地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促进、以中介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

3.内部控制的着眼点。就《基本控制规范》要求管理层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问题。评价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和要求,包括评价内容和标准、评价程序和方法、评价报告的出具和披露等。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方式、范围、程序和频率,由企业根据经营业务调整、经营环境变化、业务发展状况、实际风险水平等自行确定,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鉴证指引是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基本规范要求,接受委托从事内部控制鉴证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基本规范及其配套办法和相关执业准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鉴证,出具鉴证报告。负责内部控制咨询的中介机构,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鉴证服务。在具体实施中,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各种因素十分复杂,各企业还必须根据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内控制度执行中的风险控制

内部控制目标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是在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比较其他国家和经济体企业内控目标之后作出的科学选择。

1.在现金流管理内控机制上。一要加强现金预算管理,重点组织制定和实施长短期融资方案,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开展资产负债的比例控制和财务安全性、流动性管理;二要严格现金收支预算控制,及时组织预算资金的收入,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重点监测经营性现金流与到期债务等情况,调节资金收付平衡,严格控制支付风险;三要规范货币资金管理,制定资金管控方案,实施重大资金筹集、使用、款项的催收和监控工作,推行资金集中管理。货币资金的使用、调度,应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依据有效合同、合法凭证办理相关手续。

2.在采购与付款内控机制上。一要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成立包括采购、生产、质检、仓储等部门组成的供应商评价小组,侧重对所购商品性能、质检、价格、付款条件及供应商信誉的综合评价。办理付款业务时,要对采购合同约定的付款条件、采购数量和质量验收证明等相关凭证的真实、完整、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核。二要建立采购价格形成机制,成立包括企业管理层,采购、生产、财务、质检、法律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采购价格委员会。应实施大额定单集中采购或以招投标方式确定采购价格,并密切跟踪市场价格动态,完善价格调整机制,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和费用。三要建立存货预警机制,加强存货管理制度,采用经济批量等方法,科学确定存货的最佳采购批量与资金占用,适时采购,有效控制储存成本,实现“最优储备”内控目标。

3.在销售与收款内控机制上。一要建立销售政策形成机制和销售价格管理制度,根据区域市场的需求情况,制定相应的区域价格、折扣政策、收款政策,定期审阅并严格执行;在客户选择上,应充分了解客户的信誉、经营能力、财务状况等有关情况,防范应收账款的潜在风险;在合同审批环节,应就销售价格、信用政策、收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具体事项进行审查,根据预期收益、资金周转、市场竞争等要求,适时调整价格策略。二要建立应收账款管理责任制,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和逾期催收制度,跟踪客户履约情况,定期评估客户信用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通过有效的激励与警戒机制,将货款回笼率与销售人员的业务考核挂购,落实收款责任,有效规避坏账损失风险。三要加强应收票据的管理,制定票据管理制度,明确票据管理的不相容岗位分离,规定票据的受理范围和管理措施;加强票据合法性、真实性的查验,完善票据到期向付款人提示付款或票据贴现等管理程序,有效防范票据风险。

4.在重大合同的财务审核上。一要参与重大合同制定的评审,着重对合同中涉及资产价格、数量、收付款条件的形成等与财务、会计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审核。重点审核四个方面:经济性、可行性、严密性、合法性。二要强化重大合同执行的审查,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审核执行结算业务,凡未按合同条款履约的、应签而未签订合同的或未通过验收的业务,财会部门应提出意见,拒绝付款。

5.要注重内控机制的动态管理。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管理需求和发展阶段,建立相应的内控机制;同时要根据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

6.引入中介机构、专家等外部意见。如企业对外重大投资等会计政策的运用,都应征询会计、评估等会计咨询中介机构、专家的意见,再按照内控制度要求履行财务决策程序,落实决策和执行责任。

总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加强和规范了企业内部控制,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就能铸牢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安全网”,搭建安全的风险控制平台,促进企业和资本市场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这个平台,让内部控制的幼苗成长为替企业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为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保驾护航的“守护神”。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J].会计研究

3.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

建筑业健康发展范文第4篇

1当前生猪市场形势

1.1生猪价格上涨创历史最高水平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控中心提供数据显示:猪价自2010年4月份谷底拐点,连续上升17个多月,于2011年6月14日突破18千克。特别是进人6月份后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有望走到第四季度。2011年7月l7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9.23元/千克。据今年的畜产品价格定点监测,上半年我区瘦肉型肉猪平均价格l6.01千克,同比上涨48.5%;瘦肉型仔猪平均价格31.52千克,上涨42.2%;猪肉平均价格24.79千克,上涨43%。进入7月,一些地区瘦肉型活猪涨至20.4千克,创2008年以来的历史高价,比上年6月平均价格上涨了近一倍,并且仍呈现出持续上涨的势头。生猪生产处于较好盈利状态。据自治区物价部门监测,上半年猪粮比价始终保持在盈亏点l:5.52;上,平均猪粮比价为1:6.75。特别是6月后猪粮比价突破1-7,6月底达到1:7.41。按目前猪粮比水平,管理好的养殖户每头肉猪盈利在500元以上,与去年同期出栏一头亏损100元一200元相比,养殖户每头猪同比增收650元以上。

1.2当前生猪价格居高的原因

当前生猪价格居高的主要原因:①母猪存栏减少。2010年国内生猪价格连续低价位运行,导致养殖户严重亏损,进而缩减生猪养殖规模,从而整体影响今年上半年的生猪出栏。②疫病严重。近年来由于疫病发展变化快,疫病时有发生,很多养猪场闻“病”色变,周围疫情稍有风吹草动,立即处理猪群,造成正常发展计划受挫。2010年的几个重要疫病、2011年第一季度的流行性腹泻病相继暴发,仔猪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生猪生产,导致后期市场上的生猪供求关系失衡。③饲料原料涨价。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饲料原料持续高位运行。经测算,由于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饲料成本增加150吨~200吨。另外,规模养殖的发展缓慢、人工成本上涨、养猪散户的退出、物价上涨、区内生猪外销量加大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区生猪的价格。

2下半年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2.1生猪生产将仍然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根据上半年生猪生产情况判断,目前能繁母猪数量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基数,没有出现母猪大幅减少的情况。在没有发生突发事件影响的条件下,下半年生猪生产仍然会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中秋国庆节市场供应有保障。

2.2猪价相对稳定在高位运行。不会大起大落

下半年生猪价格走势估计会高位运行,保持稳中略降的趋势,预计9月份~10月份生猪价格有所下降,但不会大起大落,真正的拐点预计出现在明年的1月份~2月份。原因:①供求关系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供求矛盾仍然相对偏紧。②饲料价格上行空间有限。今年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夏粮增产已成定局,秋粮无论从播种面积还是长势都不错,另外目前我国小麦库存充裕,可以取代部分玉米用于生猪生产。

3稳定生猪生产、防止波动的主要措施

2011年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强调必须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继续火力扶持生猪生产。

二、切实加强生猪疫病公共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三、进一步强化信贷和保险对生猪生产的支持。

四、加强生猪市场调控和监管。

五、完善生猪生产和市场统计监测制度。

六、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

七、正确引导市场预期。

八、强化地方政府责任。

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的《通知》精神,农业部畜牧司8月2日《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就有关事项做了6项具体安排,具体包括:抓紧落实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建立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切实加强生猪疫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生猪生产监测和预警。说明中央政府和其职能部门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政策措施是有力的。因此,广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根据广西养猪特点,按照《通知》要求,配合自治区人民政府抓紧制定促进生猪生产和价格稳定的工作方案,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进一步落实好《通知》中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我们建议特别要抓好以下工作:

3.1落实国务院有关稳定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

3.1.1抓紧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积极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规模效益。

3.1.2加快推进生猪良种补贴,严格良种猪精质量,确保项目实施的效果。

3.1.3优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用途,充分发挥奖励资金的引导和调动作用。

3.1.4落实好用地、用电、税收、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特别是协助龙头企业解决重大项目用地、用电问题及其他难题,发展生猪生产。

3.2切实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

3.2.1着力抓好生猪免疫注射工作。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免疫密度应常年维持在90%以上,应免生猪免疫密度应达到100%,严防因免疫不到位引发疫情。

3.2.2落实疫苗监管责任人,加强疫苗入库、储存、运输、发放、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

3.2.3着力抓好疫情监测。按照“定时、定点、定量、定性”的原则,科学布点,加大监测频次和监测范围,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监测、开展病原学监测等工作。严格疫情报告和疫情举报核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3.2.4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注射工作补助经费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3.2.5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免疫技术培训,提高免疫注射操作水平。

3.2.6抓好死亡生猪处置。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相关环节死亡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置,坚决杜绝随意丢弃死亡生猪事件的发生。

3.3进一步规范种猪市场秩序

3.3.1加大对种猪场的执法检查力度,特别要强化对县市种猪扩繁场生产经营资质排查,认真查验销售种猪出具的相关证明(种猪合格证明、检疫合格证明和种猪系谱),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和生产销售劣质种猪行为。

3.3.2自治区级重点种猪场应严格按照规定自觉组织实施相关疫病控制及净化措施,推进广西健康种猪场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健康种猪。

3.3.3对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疫病控制与净化健康种猪场》牌匾的种猪企业,在巩固猪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布鲁氏杆菌病、猪支原体肺炎等主要疫病控制与净化成果的同时,争取净化更多的病种。

3.4强化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3.4.1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瘦肉精”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农明字[2011]第12号)精神,从强化措施、完善制度、提高水平和加强监管等方面人手,强化投入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3.4.2指导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完善原料进厂、生产过程记录、产品留样、产品出厂检验等质量安全制度。

3.4.3督促生猪养殖环节完善和落实投入品索证索票制度和生产、用药及销售记录。

3.4.4完善定点屠宰场的检疫检验制度。

3.4.5坚持整顿和规范相结合,逐步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进一步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3.4.6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资源及技术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推广养猪技术,指导养殖场户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3.5防止生猪价格大波动的主要建议

我国养猪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多次发生因供求失衡而导致价格大起大落,造成猪价低时,“价贱伤农”,猪价飞涨时,“价贵伤民”的严重后果。因此,如何避免“过山车”式的价格大起大落,使活猪供需量大致平衡,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3.5.1抓好生猪生产,确保充足货源供应。在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能繁母猪补贴等各项政策时,应保持理性,不盲目号召、发动养殖户购猪补栏。如果以群众运动式来增加生猪存栏数、出栏数,必将导致下一轮生猪生产过剩,价格下跌的惨况更快来临。

3.5.2加大扶持规模化猪场,同时对中、小猪场及农户提供必要的技术及资金支持。3.5.3加大活猪和冻肉存储能力。发挥好冷库在猪多肉价低时存储冻肉,而猪少肉价高时将冻肉和活猪及时投放市场的“蓄水池”作用。

3.5.4开展期货交易,培育期货市场。创造稳定的养猪环境。

3.5.5建立长效的价格补贴机制。国家应积极考虑用不同补贴方式调节猪肉供求平衡。例如,当粮猪比价低于5.5:1时,立即启动基金按每头能繁母猪补贴100元;当粮猪比价高于7:l时每个居民每月补贴8元或10元,直至粮猪比价低于7:1时停止补贴。

建筑业健康发展范文第5篇

税务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仅有十几年的过程,其作为社会中介组织通过对纳税人的服务,来宣传贯彻落实税法。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税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市场对税务行业的需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促进税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国外税务机构涌入我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我认为要谋求事务所的长远发展,首先应认清注册税务师的作用,现阶段注册税务师可以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注册税务师是一支贯彻落实税法的社会力量。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较好,工商注册企业增长迅猛,但同时也暴露出企业财务人员或办税人员素质总体较低,因人们的纳税意识、财税专业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目前仍存在一定范围的偷、逃、骗税行为,给国家税收造成一定的损失,同时企业也承担了违法的风险。

第二、注册税务师可以把执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税务执法机关。如当前存在的一些经济行为在税法中表现为空白,而税法中的一些规定又找不到针对对象,有些规定与税收立法原则相背等等,这都需要信息反映的顺畅。而注册税务师将获取的信息,加上自己的专业判断形成建议,及时地提供给税收执法机关,这样可以保证国家税收调节经济职能有效地发挥。

第三、注册税务师在经济活动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税法的宣传和指导,各纳税人的实际问题向上反映,都离不开注册税务师作用的发挥。国家税务总局总经济师董树奎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仅就全国20个地区的统计,税务师事务所审核鉴证200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8.6万户,共调增应纳税额100多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证明,注册税务师行业在保障国家税收、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注册税务师行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可大大降低税收征收成本。据测算,我国的征税费用占税收收入比重约为3%左右,而美国的征税成本仅为0.58%,日本也只有1%。这与发达国家均有大量的税务队伍,高素质的税务人员有关。

第五、注册税务师行业可以起到监督制约的作用。税务师事务所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和本身的自律,并通过国家、行业协会的管理来提升税务师事务所的总体服务水平。注册税务师独立的地位,决定了在其执业过程中即可以为纳税人和社会提供涉税方面的如鉴证类公证服务,又可以起到监督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作用。

二、目前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注册税务师行业现已成为税收工作中进行协税、护税、办税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注册税务师行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是朝阳产业。但与发达国家比较在法规制度建设、社会认知度、市场占有率、执业标准等若干方面有很大的差距,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首先,注册税务师行业法律建设滞后,无专营业务。国家税务总局新颁发的《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对注册税务师行业的立业和发展是基本保障,但一些实质问题仍需高层次法律进行解决。国际上税务搞得比较好的国家都有专门的法律,如德国、日本、韩国等。我国一些服务业也都有专门的法律或条例作为保障。我国注册税务师行业要获得稳妥、独立、顺利地发展,必须提升法律级次,使注册税务师行业具有牢固的法律保证。另外要体现注册税务师行业的独立性必须要有专营业务,这是注册税务师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注册税务师行业生存的根本保证。目前尚没有真正意义的专营业务,应通过法规的形式把涉税鉴证类业务和政策性强的税务业务,界定为专营业务。

其次,注册税务师执业质量方面的问题不尽如人意。有的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缺乏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执业质量低下;有的事务所忽视内部质量管理,片面追求业务收入,这些都有违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执业宗旨。具体包括:风险意识淡薄急功近利、执业队伍素质不高不适应工作需要、执业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执业质量的责任制度不健全、执业质量管理力度差等。目前应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推进行业的诚信建设,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税务服务收费混乱。我国目前的税务收费执行的是政府指导价收费,但在执行中已严重地背离了这一标准。个别单位是典型的短期、一次,这已严重扰乱或影响到了税务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检查力度,及时进行纠正与规范。

三、促进注册税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一)立足现实,积极推进,争取注册税务师立法的早日实现。加快注册税务师的立法进程,已经得到了本行业有识之士和国家相关部门领导的充分重视。这需要我们立足现实,积极推进,一是通过行业的进一步规范来进一步夯实注册税务师行业的基础,包括贯彻落实好《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的各项内容。二是积极向注册税务师立法的相关部门进行反映和协调,逐步提升法律级次推动注册税务师行业立法的早日实现。

(二)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并完善配套制度。随着《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建设提上了日程,如涉税鉴证业务标准、行业监督检查工作规程、注册税务师行业收费办法等,切实通过制度建设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行业自律管理。行业协会的作用非常重要。行业协会既要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又要对严重损害行业整体利益的会员进行处理,同时可以及时反映广大会员的声音。在事务所内部或事务所之间出现纠纷时,协会可以调解。通过各个层面的自律管理,可保障本行业内部环境乃至外部环境的净化。

(四) 事务所应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执业流程。事务所在构建相关规章制度时,应注意吸收现阶段公司治理的一些先进的理念与思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规范治理。如不同层次的例会制度(包括行政管理与业务交流两大方面),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培养规划,薪酬制度,风险控制与报告审查规程等关键性制度的建设。在这些制度中应充分体现事务所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薪金报酬的激励,风险控制的严格等。克服个人好恶倾向,体现集体领导、相互调整、按程序工作、协调发展的目标。

(五)税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注册税务师良好个人道德约束需在良好控制环境的事务所发挥作用。从长远看有利于吸引越来越多的德才兼备的注册税务师加盟,从而赢得市场和社会的尊重。注册税务师行业组织应注册税务师质量控制规范,明确事务所业务质量负责人,保证质量控制部门的独立性,确立健全的控制制度,建立相应的控制程序,并把对执业风险的防范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