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成长的诗歌

关于成长的诗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成长的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成长的诗歌

关于成长的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关怀教育 学生 个体生命

20世纪80年代,当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学家的杰出代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提出关怀教育理论。诺丁斯从1984年出版《关怀:一种女性特点的德育方式》(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开始,提出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相继又出版一系列著作,系统论述了她的关怀教育思想,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对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产生了震撼作用。

一、关怀理论概述

(一)关怀理论的主要内容

1.建立一种关系,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关怀关系:教师以关怀者的身份来关怀学生,帮助学生发展关怀能力;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应做出积极的反应,使师生之间的关怀关系得以形成、发展,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关怀者,从而极大地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

2.注重个性的培养与发展,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

教育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应依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特长和爱好加以引导,使个体得到和谐完美自由的发展。[1]教育者不应该从统一的教育目标出发去约束和拔高学生,而应该走进千差万别的学生的生命世界,换位思考,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

3.尊重生命情感,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

诺丁斯把情感问题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认为情感高于认知、推理。她坚持,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不是理智,而是情感,是我们对任何人和事所持的感情。关心理论呼吁人与人之间同情心的复苏,要求从小培养儿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情感,成为关心者。

(二)关怀教育的方法

1.榜样。

在关怀教育理论中,“榜样”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关怀者必须以身作则,和学生建立关怀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学生展示如何去关怀。

2.对话。

对话双方在一开始都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和决定将是什么。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理解、同情或欣赏,对话允许人们阐述自己的意见,给人们提出疑问的机会。这就使对话双方能够获得充足而正确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定。

3.实践。

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帮助,参与校内外公益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形成潜在的意识――关怀不是为了得到金钱的回报,而是让他们感受到关怀精神的回报。关怀理论需要的实践是给予关怀的实践,为孩子提供实践关怀的机会是为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4.认可。

教师应该赋予学生与现实相符的积极的自我形象,而不是将一种主观的期望强加给学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产生力量感,才能形成积极的道德追求,这就是对学生的认可。认可在了解某个人,能够看出他本人的意图,以及他的理想人格时才能达到效果。[2]

二、学生个体生命关怀缺失的现状

(一)教师现有的素质漠视学生生命的关怀

关怀教育理论特别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要以学生个体生命的需要出发,做好关怀学生的榜样,因此,要求教师具备关怀意识,关怀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当今学校教育中,教师现有的观念、学生观、价值观等缺乏生命关怀的意识。

(二)教育亲情的疏离是生命关怀缺失的具体表现

一方面,长期以来,教师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我们在教学中奉行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则,教师只讲给学生听,学生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另一方面,学龄人数的增长,班级授课制教学制度下,教师以学生集体为教育对象,学生个体的需求和特征被淡化,课后师生接触也很少。

(三)无视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生命关怀的缺失

现行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更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注重社会性和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来,对学生的评价上就出现了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单一和片面的弊端,学生的个性被埋没,个人的潜能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

(四)课程的设置缺少生命关怀

传统课程将对生命的关怀剥离、过滤。学校课堂越来越成为“有书无人”、“有知识无生命关怀”的文本“复制”场所。课程领域忘了实实在在的个体,单单关注于公共世界、可见的世界、设计、序列化、实施、评价和课程材料,课程领域忽视了个体对这些材料的体验。

三、对学生个体生命成长实施关怀教育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关怀品质

关怀品质的培养包括关怀情感的觉醒、关怀知识和判断的形成、关怀或感激行为的践行三大方面,是一个由情到知再到行的过程。[3]关怀品质培养的关键在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的养成,道德情感的唤起,移情力、反应力和沟通力的具备。

首先,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的养成。每个人都应对这个社会和大自然抱有感恩之心。如果每个人都怀有感恩意识,那么我们就会自觉地产生感恩生活、关怀他人他物的愿望,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付诸实践。

其次,道德情感的唤起。让学生纵观别人在道德困境中或人生逆境中怎样处理道德问题,从而获得经验,唤起本体的道德情感。

最后,移情力、反应力和沟通力的具备。移情力、反应力和沟通力可以通过关怀实践和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甚至亲自体验他人所处的情境而产生移情;学生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与他人展开良好的对话与沟通,从而更主动、更灵活,也更理解自己的感情,使自己的经验保持更加开放的接受态度,与别人更接近,更能表达亲密之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关怀教育观

关怀理论视阈下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要求广大的教育战线工作者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作为关怀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人的关怀需要,尊重人的生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培养人的自主性人格,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充分肯定人的本性,促进人的生命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关怀教育理念,确保课程成为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资源。

1.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应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一种全新的要求。为了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提升,关怀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观念,相应的知识及相应的能力。教师观念的更新,需从教师的自我观念,教师的学生观,教师的自然观和教师的科学观入手;教师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要求教师尽量做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好奇心的知识准备,涉猎人类生活、生存及环境的基本知识,从而有效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教师能力的扩展及提高,关怀理论视域下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育人能力。

2.构建关怀、亲近、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做好关怀的榜样。我们要努力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人际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通过榜样的作用,让他们懂得关心,知道关爱。

其次,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对话是关怀的基础,是一切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平等的对话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加强相互间的联系,有利于关怀、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

再次,教师应该认可学生的关怀行动。当教师对学生的关怀行动予以认可时,学生的关怀热情会前所未有的高涨,关怀关系会更加巩固,师生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实践关怀。通过榜样的习得,对话的交流,认可的肯定,学生会有一种实施关怀的冲动,此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实践关怀,在实践中丰富对关怀的理解,提升关怀的技巧,形成稳定的关怀品质,为关怀师生关系的建立贡献力量。

3.树立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关怀教育理念。

我们要看到学生间的差异,对学生的个性要积极引导,而不是遏制。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潜能,独特的个性,无论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还是为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并发挥他们的潜能、个性,压制只能限制学生的发展。

4.确保课程成为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资源。

用生命的观点来理解课程,课程的价值追求就是生命的成长。作为人师,我们不仅要满足每一个生命体潜在生命力开发与生长的需要,而且要努力达成生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因此,我们必须做到: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整合进日常学校课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四、结语

本文以关怀教育理论为基础,审视学校教育中关怀的缺失,在学校实施关怀教育可能性范围内,提出促进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具体建议。我们应该在具体的操作中找准实施关怀,促进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突破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入地研究关怀理论,并且通过教育实践丰富关怀理论,推动理论和实践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倩倩.诺丁斯的关怀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5).

关于成长的诗歌范文第2篇

惭愧地说,在伟棠写的这么多作品里,我只能背出那首最著名的《一九二七年春,帕斯捷尔纳克致茨维塔耶娃》其中的一小段:“大雪落在/我锈迹斑斑的气管和肺叶上/说吧:今夜,我的嗓音是一列被截停的火车/你的名字是俄罗斯漫长的国境线。”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喜欢听他谈论诗歌。

傍晚的上海,伟棠拉着我从浦东杀到浦西,来到淮海中路的康绥公寓,我们寻找一家刚刚从广州开过来的二手书店。在这栋民国时期的建筑里,我们按照甲乙丙丁的门牌号摸索着,终于找到了这家名为Mephisto的二楼小书店。书店老板是伟棠的好友,大家坐下来寒暄,我则好奇地研究起书架上的书。在一排靠墙而立的铁书架上,摆放了大量的文史哲旧书,还有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外国诗歌和戏剧的译著,那是一个吟诗唱歌的年代。中间还夹杂着不少马恩选集及左派思想家的著作,以及一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的内部资料。书架边上的地上,则摆放了一个弹药木箱,里面堆着多种旧期刊和早期的少数民族调研报告。靠窗的地方还矗立着一个大书柜,摆放着书店老板自己收藏的珍贵旧书,不对外售卖。打开其中一本黄灿然签名的小书,扉页上写道:“总得有人在黑夜里听巴赫和/总得有人迎接黎明迎接晨光。”

很多优秀的好书,其实都隐藏在过去,需要有发现的眼光和耐心的时间才能寻找到。我们从Mephisto抱着一袋子旧书出来,伟棠提议再去绍兴路,那里有一家专门售卖诗集的书店。

书店隐藏在绍兴路上一个不起眼的家庭小院子里,对面就是在上海大名鼎鼎的汉源书店。店名叫开闭开,不大的空间里堆满了中国现代以来出版的一切与诗歌相关的书籍和杂志,很多都是品相较好的二手书,也有独立诗人出版的签名书在寄卖。原来我也孤陋寡闻,这家最早开在大光明影院历史长廊的诗歌主题书店,一直是上海诗歌爱好者的精神花园,后来却因为不可抗拒的因素不得不关门结束营业。这次在绍兴路重开,象征着要让诗歌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伟棠和开闭开的老板开始热烈的交谈,讨论诗人和他们的作品,讨论中国现代诗波折的命运。诗歌重归公众视野,传播着、渗透着、启迪着,可是诗真的有用吗?诗人又有什么用?

伟棠说,在这个功利社会里,一切东西我们都会问它有什么用,它能给我多少钱,它能让我赚到什么。诗当然是没用的,正是因为它没用,它才稀罕,反而变成了我们真正在里面获得自由的一个途径或者一个空间。

然而现实的吊诡,却是诗越来越有用。诗不再是抽象,而是具象成为了各种带有明确目的的工具产品。在北岛选编的《给孩子的诗》一书的序言里,北岛就说,他因为被老师布置给儿子兜兜阅读的一首名叫《假如我是一支粉笔》的诗歌所震惊,所以才决定编纂一本陪伴孩子成长的诗集,让孩子继续保有童心和想象力。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的:“假如我是粉笔/我会很乐意牺牲自己/让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让同学在黑板上画画/我不需要你们保护/但求你们不要让我粉身碎骨。”在此意义上,诗歌不再是美的映射,而转变成了一种价值观的灌输,强调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行动导向,而忽略了个体的自在和活力。

关于成长的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歌 《思修》课 教学 探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作为运用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大学生的重要阵地,是一门充满理性和思辨色彩的学科,在《思修》课教学中,思政教师可以运用充满了美感的诗歌去丰富课程内涵,将诗歌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情境,使课堂成为诗情洋溢的课堂、情感的课堂、生命的课堂,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奠定精神基础,找到精神追求,完善人格操行。

1 《思修》课运用诗歌教学的可能性

1.1 充满了美感的诗歌能丰富课程内涵 古今中外的诗歌,尤其我国的诗歌,是人类传统精神文化的载体,具有先进、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道德指向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诗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人文和科学两方面的教育功能。正值青春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某种意义上,诗歌就是青春的象征,“诗”的年龄,需要诗的滋养。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的,《思修》课教学过程中适时结合诗歌,能有效丰富课程内涵。利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大学生,把诗人的情感和大学生的自身情感相结合,让大学生在想象中体味千载之下的诗人情感,激发起学生的诗情和激情,再引导学生运用辨证分析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感悟并陶冶自身的性情就水到渠成了。如此,教学事半功倍。

1.2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诗教 《论语・阳货》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古往今来,人们以诗言志、以诗抒情,运用诗歌这种鲜明的语言艺术生动地表现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表达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抒发对自然和他人的真挚情感,反映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塑造健全人格的理想等等。我国有运用诗歌教学的传统,大教育家孔子利用《诗经》宣行教化,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是说到一个地方,看这个地方的人民在礼教方面的表现,如果人民温柔诚实淳朴,那肯定是《诗经》教化的结果。即是说诗教具有改变人的性情,使人走上正确人生道路的作用。以往人们注重运用诗歌来进行人文修养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立身处事、济时应变的能力,如今,诗歌在《思修》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方法的继承和发扬。

1.3 有助于实现《思修》课教学目的 《思修》是一门特殊的课程,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不但要使学生明白思想政治观点之理,还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信念,完成感人、化人、育人的任务。其教学效果同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和个性密切相连,讲究情感和感悟,必需架起情感的桥梁,才能使大学生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继而升华他们的灵魂。青年大学生坚定信念的形成源于情感,源于内心的感动。《思修》课堂上,适时引入美好诗歌,触动学生的动情点,把握他们在接触诗歌时的那些感动,将它逐步升华为一种深刻的理解,一种情感的熏陶,一种心灵的共鸣,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并使其从中得到人生的受用,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大学生通过优秀诗歌这股“清泉”的浸染,更容易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继而坚定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信念。

2 《思修》课中引入诗歌的具体做法

2.1 运用诗歌的智慧,唤醒灵魂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大学生难免会急功近利、感情淡漠,甚至价值沦丧。唤醒大学生的灵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刻不容缓。诗歌美妙的意境,能吸引大学生积极、灵动地参与《思修》课课堂,诗歌凝练的语言,能触发他们的诗情;诗歌高深的内蕴能唤醒他们的灵魂,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使他们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的教学中,我引入著名现代诗人于沙和流沙河关于理想的诗,用隽永的诗句引导学生认识理想,告诉他们,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船,人生要是没有了理想,就像失去船桨的小船,在人生的大海中随波逐流,随时面临沉没的危险。激励他们顺应时代进步潮流,追求远大理想,激发他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奋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仅仅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本领。使理想之花结出成才之果。

2.2 运用诗歌的哲理,启发感悟 思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许多青年大学生因为成长环境优越,经历尚浅,所以不懂生活也不会生活,甚至很少去思考生活、生命这样的命题。在讲解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第一节时,我引用圣哲苏格拉底的箴言“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警醒学生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导他们,作为人,必须有思想,有思维,要去思考生活,反思自己的人生,感悟自己的人生。在感悟中走过最美丽的人生风景,到达最美好的终点。上完第三章的第二节,我在进行小结时提问: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并把臧克家先生的那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诗――《有的人》作为回答,让学生在隽永的诗意中领会人生的意义――个人只有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才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为了启发学生深刻思考人生,我在课堂上布置了一个小作业――思考人生及人生价值并以此为主题写一首小诗,题目自拟。学生们认真积极地思考着、写作着,当作业交上来时,呈现在我面前的是许多美丽的思想火花,这些学生个人情感的真实、自然流露,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思考和成长的痕迹。这种诗意的课堂交流不仅满足了青年大学生追求新意、渴求交流的需求,更能使我们思政教师深入学生内心,深度互动,进而更好地完善与改进教学工作。

2.3 运用诗歌的情感,激感 “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讲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第一节时,我为学生朗诵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作为导入,讲述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启发学生体会诗人对自己祖国的感情,体会作为中国人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理解爱国主义;通过南宋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学生领会了民族英雄心系天下、造福万民的浩气丹心;通过岳飞在《满江红》中面对备受欺凌的半壁江山,“怒发冲冠”,发出的“还我河山”的呐喊,和爱国诗人陆游病危之际,仍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通过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在讲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第二节时,我通常领唱一首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以歌曲那诗意、雄壮的歌词,震撼学生们的心田,澎湃起学生们胸中赤诚的爱国情怀,抒发我们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我适时叮嘱他们要时刻铭记我们是中国人,都有着同样的中国心,我们要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要为祖国的不断强盛共同奋斗。

2.4 运用诗意的至理名言,升华境界 至理名言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给人启迪,是陪伴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良师益友。我经常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作为座右铭,或者摘抄下来,将其作为自己成长的终身伴侣。在讲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的第一节时,我适时设问:几年后,当同学们离开校园时,希望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再引入爱因斯坦的名言:“青年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富有创造能力,而且思想、心理、人格和谐发展的人才。”“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作为回答,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成才目标。引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以及《弟子规》中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等诗句,启发学生珍惜少年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授课中有机运用古今中外的思想巨人、科技伟人和文学名人的至理名言,能有效激励大学生奋发进取,刻苦成才,修炼人格,提升境界。

参考文献:

[1]万勇华.“思政课”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探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探索,2013(1):144.

[2]侯晓华.以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孝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7):7.

关于成长的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雅罗米尔 诗性

米兰·昆德拉在作为一名受到无数读者喜爱的大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也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他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吸引广大读者,是离不开他对小说内容的定位与形式的革新的。在昆德拉的作品中,我们看见了小说中诗性的存在。昆德拉的诗性是在其作品的成长中形成的,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是《生活在别处》了,这部作品就如一个年轻诗人的肖像画,昆德拉用诗性的语言塑造出了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也展现出了这位年轻诗人短暂又丰富的一生。昆德拉用时间与空间交织、情节的跳跃、故事的模糊陈述,让这本书看起来更像是一部抒情的小说,就连昆德拉本人都谈到“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因此这部作品曾经被称之为《抒情时代》。

《生活在别处》对于昆德拉本身而言是具有极大的特殊意义的,虽然这不小说延续了“一部小说就是对几个难以捉摸的词的定义的长期摸索”[1]的基本昆德拉形式,但昆德拉却谈到这部小说是建立在这么几个问题之上的:什么是抒情的态度?作为抒情时代的青年时代是怎么回事?抒情、革命、青春这三者联姻的意义是什么?做一个诗人是什么是意思?对青春,抒情态度,革命”等基本词的研究。[2]而这些问题的答案,昆德拉在雅罗米尔的形象上做出了解答。

1.雅罗米尔的情感世界内的诗性

谈到雅罗米尔的情感,必须就要谈到他的母亲与初恋的失败。雅罗米尔是在母亲温情与浪漫中长大的,雅罗米尔的母亲将对爱情的浪漫梦想寄托于儿子的身上,她渴望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天才,是一个具有浪漫气息的诗人。在雅罗米尔的世界里面,似乎更加证明了母爱是孩子的整个世界,他在母亲的绵绵无尽的爱里得到了自我的肯定,睁开双眼看见是最为温柔的目光,并在目光的注视之下,迈向了世界。然而,母爱并不是一切,特别是雅罗米尔走向更为远大的世界时,他还认识到母爱与他的自由是有着冲突,但这种认识却是姗姗来迟,因为母爱已经在多年的积累下,在他的心里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墙。这道墙所阻碍的是现实与幻想,诗人的手心是现实,手背是幻想,阻碍他们的却是无法背叛与抛弃的手掌。这样的现实他们难以意识到现实世界与幻想的对立是多么的强大。世界是如此之大,但雅罗米尔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在何处。雅罗米尔更是在冲突中,需求中那种在别处的美好生活,他也被召唤着要长大成人,追求自己的理想与自由,也就必须冲破母爱那道墙。

2.雅罗米尔成长背后的诗性

昆德拉在作品中用了很多的笔墨去描写雅罗米尔的成长过程,但与一般成长题材小说不同的便是昆德拉从成长的背后,来观察的诗人的成长。诗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有着许多的矛盾的,母亲变态的占有激发了雅罗米尔成长的动力,也让他更加快的步入社会的步伐,虽然在这一过程中雅罗米尔是有着最为明显的青春特质,但是他却在那样并不太平的年代之中。在现实与理想差距中,雅罗米尔选择了用革命的激情来点亮自己的人生,却走向悲剧之路。昆德拉用这样的视角来撩拨着读者们的阅读欲望,对于我们精神来说是一种万劫不复的挑战,全身心的投入这本书,默认它,它就会将我们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远比我们开始所能想象得要远,一直拖到某种意识的极限,远到那个《玩笑》中的主人公所发现的“摧毁世界”。阅读在此时真正成了一种摧毁。”这种摧毁,或者说颠覆,“是简单的,柔和的,银付的,也许我们可以说,但却是彻底的毫无余地的。”[3]可见,昆德拉的故事视角是独特的,吸引读者的。而在雅罗米尔的成长轨迹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一生是用着青春、革命、抒情、诗歌来串联的,在故事内容不断引人入深的过程中,我们看见了形象背后是价值崩溃的世界,诗人在存在状态下的深思。

3.革命与幻梦中挣扎的诗性

诗人本身的特性就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平衡,雅罗米尔之所以会在别处,就是因为他有着幻梦。幻梦是不真实,是来源于现实但美好与现实的。雅罗米尔生活的环境下,最大的阻碍看似是母亲及

具有占有欲的爱,而当我们进一步走进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雅罗米尔的阻碍是来自于自身的,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他逐渐的形成了一个幻梦,关于他的一切生活,也促使了他最后投身于革命之中,并在革命之后会刻意的去反驳其他诗人的观点。他在革命中获得认同满足感是来源于现实世界中的虚幻表象而已,但却给他带了极大地满足,因为在这之中,他得到了幻梦的满足。

虽然诗人在革命中并没有获得其所渴望的成年男人形象,也让他在虚幻形式中感受到了孤独与迷茫。昆德拉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描述着雅罗米尔的内心想法“雅罗米尔觉得深圳的游行队伍只有真正革命大游行的短暂模仿,缺乏密度,转瞬即逝。”在最后,诗人的语言沦为了革命的工具,在充满激情的“革命”下迷失着,并离诗歌本身的意义越来越远。在革命与幻梦之中,诗人似乎得到了满足又没有任何收获,这也让我们看见了满足与得到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吴晓明.从卡夫卡到昆德拉[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3.10

[2]郭建辉.诗人之死——论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关于成长的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乌托邦 村庄 麦子 月亮 少女 野花

20世纪60年代,海子出生于中国安徽一个贫穷的农村,当他15岁考入北大,来到北京这座多元文化与思想激烈碰撞的城市的时候,80年代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也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体制的转换,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丹尼尔・贝尔认为:“根基被斩断的个人只能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文化漂泊者。”[1]从安徽农村来到北京昌平的海子,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身在都市、身在异乡的漂泊感,他认为“(昌平的)柿子树下/不是我的家”(《昌平柿子树》)。海子虽然曾经认为:“关于乡村,他至少可以写作15年。”[2]11然而,当他在北京这座大城市读书几年,等再次返回家乡时,家乡的现实状况“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芜之感”,而他“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人”。这也就是说,当海子从城市归来的时候,他眼前的现实中的乡土,已然和他记忆中、想象中的乡土有了明显的区别,于是,海子变成了一个介于城乡之间的漂泊者。因了儿时的乡村生活经历与体验,也为了给现实中的自己寻找精神上的归宿,海子用村庄、麦子、河流、少女、野花等意象编织出一个朴素、美丽的乡村乌托邦。

海子在他的诗歌文论《诗学:一份提纲》中写下:“在这一首诗《土地》里,我要说的是,由于丧失了土地,这些现代漂泊无依的灵魂必须寻找一种代替品――那就是欲望,肤浅的欲望。大地本身恢宏的生命力只能用欲望来代替和指称,可见我们已经丧失了多少东西。” [2]1038“丧失土地”亦可看做是“丧失精神家园”,从此人们的灵魂漂泊无依,这是工业化浪潮席卷而来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事情,技术把人从大地分离开来,将人驱逐出灵魂之乡。海子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并将这种回归精神之乡的愿望用诗歌表达出来。他在组诗《诗人叶赛宁》之七中,表达了深切的还乡之念:

我要还家

我要转回故乡,头上插满鲜花

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

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

我要头上插满故乡的鲜花

返乡之于海子,并非仅仅是回到现实中的家乡安庆,更是回到精神之乡,回到以耕躬为基础的农业乌托邦之中。海子返乡的愿望是如此强烈,并在《莫扎特在中说》继续写下:

当我没有希望

坐在一束麦子上回家

请整理好我那零乱的骨头

放入那暗红色的小木柜,带回他

像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

“海子的抒情诗写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农耕式庆典’的文化意味,体现了海子深深眷恋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情怀”。[3]那么,在海子的诗歌中,那个由村庄、麦子、月亮、少女、野花等所构筑的代表了传统农业文明的乡村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他的诗歌文本中寻找踪迹,予以探讨。

一、村庄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千百年来,子民们勤勤恳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农耕文明时代,村庄是人类的主要栖息地和居住集散地,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物质载体和文化符号。海子生于清贫的农家,自小在农村长大,对村庄怀有极其深厚而敏锐的诗意情感。在城市里,人们不断扩张的物质欲望,与之对应着的是繁华背后暗涌的浮躁。而村庄虽然贫瘠、荒凉,诗人却从中看到了至高无上的美丽,充满了宁静的诗意。

“星日郎朗/野花的村庄/湖水荡漾/野花/生下诗人”(《诗人叶赛宁》),于是,犹如写下一个童话般,诗人诞生了。这是诗人写给叶赛宁的献诗,也是对自己的描写。“你家中破旧的门,遮住的贫穷很美”(《给母亲》),“故乡的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新娘》),面对家乡破旧的门,家徒四壁的清贫,诗人有吃有喝,分别以筷子和一缸清水来点出,而这已经足够。这份美丽,这种诗意关照,也只有像诗人这样在乡村中长大的孩子才能体会得出来。“五谷丰盛的村庄/废弃果园的村庄”(《北斗七星,七座村庄》),“芦花层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村庄》)。这是丰盈的、饱满的、诗意的村庄;“风吹炊烟/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藉心灵”(《重建家园》),这是村庄的宁静、祥和与灵性所带给诗人的激情狂想,村庄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村庄,在五谷丰盛的村庄,我安顿下来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

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雨水的村庄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村庄》

村庄是如此美丽,但并非真的如诗中所写是“五谷丰盛”,现实中的村庄更多了一些贫瘠、荒凉,“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黑夜的献诗》),而这个所谓的“五谷丰盛”其实是诗人对农耕社会里自给自足状态的一种诗意想象和满足。当诗人失去爱情、心情悲伤的时候,村庄在诗人眼中就变成了“高地的村庄/又小又贫穷”(《雨》),这种骨子里流淌着爱、表面上说恨的孩子气的表达,似乎是在跟“村庄母亲”撒娇,诉说自己心中的委屈,一种童真童趣渗透在深深的悲伤中。

二、麦子

“民以食为天”,人们为了维系基本的生存,除了有一个栖身之所,最重要的就是吃了。在工业化进程的反观下,海子找到了农耕民族那潜意识深处留痕最深的性命攸关的“粮食”,麦子无疑是粮食里最有典型性的代表之一。苇岸说:“麦子是土地上最优美、最典雅、最令人动情的庄稼。”[4]那能够维持生命的存在,保证人类代代繁衍昌盛,促进生命茁壮成长的麦子,在海子诗意心灵的投射下,似乎具有了神性光彩。看这一首极有神性意味、温情脉脉的《麦地》:

吃麦子长大的

在月亮下端着大碗

碗内的月亮

和麦子

一直没有声响

“存在的澄明”所蕴藉的诗意由“端着大碗”这一动作直接呈现出来。“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金子”,是诗人以诗意笔法虚写了劳动场面;诗歌末尾,一句“健康的麦地/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麦子”,则是从内心蓦然发出的呼喊,是诗人激越情感的不能自已。在《春天,十个海子》里,诗人写道:“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户/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其中,“谷物高高堆起”是诗人对饥饿想象所做的强烈回应。嘴巴和胃、躬耕劳作、繁衍后代,都与粮食、与五谷密切相关,没有粮食,就没有一切。而粮食的事情,正是大地上的事情,是生命存在的事情,也是人类繁衍的事情。

除了上面的《麦地》,还有《熟了麦子》、《五月的麦地》、《麦地与诗人》等等。诗人要在麦地里,与志同道合的兄弟们一起狂欢,“背诵各自的诗歌/要在麦地里拥抱”;诗人写下麦地的辉煌、壮观,“在青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并由此反观到自身的渺小,“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谊”,并将麦地的辉煌、壮观进一步指向终极存在:太阳!其无法偿还的深情厚谊,来自麦地,更来自太阳,“你无力偿还,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在你头顶寂寞燃烧”,在这辉煌与终极面前,海子的心有着圣教徒般的虔诚。但是,诗人毕竟不是庸庸碌碌之辈,在终极面前,表达完虔诚后,接着据理力争,告诉麦地“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这是诗人据以自己对中国诗歌的贡献,对自己所向往的诗歌事业所做的努力的一种自信与肯定。这些诗歌中的麦子或粮食的意象,是海子对中国当代诗坛的独特贡献,是他敏锐眼光的独到发现,从此以后,开启了中国诗人们书写麦子的篇章。

三、月亮

如果说麦子意象是海子对中国诗歌的独特贡献,那么月亮在中国文学中则是一个相当经典的传统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月亮的意象被诗人们反复书写着。诗人们不仅描写了月色之美,更多的则是寄托了他们各自微妙的情思、情怀。

“在歌颂麦地时,我要歌颂月亮”(《麦地》),海子笔下的月亮,一扫中国古典诗人的忧郁。他以入世的心态、诗意的笔触写下了月亮的美丽。如《月光》:“今夜美丽的月光 你看多好!/照着月光/饮水和盐的马/和声音//今夜美丽的月光 你看多美丽/羊群中 生命和死亡宁静的声音/我在倾听!/这是一只大地和水的歌谣,月光!” 诗人在反复的吟唱中,仿佛融化在这美丽月色中了。美丽月光下,是生命静静地生长,静静地安享与静静地死亡,而诗人则静静地倾听着、观察着、体味着。在《诗人叶赛宁》中,“故乡的夜晚醉倒在地/在蓝色的月光下/飞翔的是我/感觉到心脏,一颗光芒四射的星辰”, 月亮成了诗人醉倒故乡的时间维度上的背景,它同故乡的野花、云、少女、玉米、麦苗和白杨等共同打造了一个乡村诗人情真意切的乡土情思。而《麦地》,则直接书写了月亮下的劳动场景,“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金子”,“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 月光下劳动的父亲和在麦地中休息的我,都呈现了一种神圣的意味和氛围,而这种意味的获得和氛围的营造,是以月光为背景的。“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我们各自领着/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的孩子 在河流两岸/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洗了手/准备吃饭”, 诗人将故乡的月亮和麦地扩大、上升到整个人类的月亮和麦地,勤劳的人类同在一个月亮的普照之下。这是一个多么朴素、美好的心愿。月亮在诗人笔下熠熠生辉,重新焕发光彩。它普照着家乡的大地,沐浴着生活于其间的人,是家乡的美景,也是背景性的存在。它是乡村乌托邦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

四、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