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鲧禹治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卷接机组;控胶辊;改进
一、卷接机组控胶辊
上胶装置在将水松纸沿着机器中心对正之后在水松纸表面均匀涂抹适量胶水。上胶装置有胶水泵和上胶机构两部分,胶水泵把胶水送入胶缸,上胶机构再使用下胶辊输送胶缸中的胶水到上胶辊,由上胶辊将胶水涂抹在水松纸上。不同的下胶辊外表面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胶位形状,从而将对应胶位印在水松纸表面不同位置。上胶水方式根据水松纸的特性和滤嘴的卷烟工艺要求选择,可以根据不同的上胶辊与水松纸相对速度划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形式,上胶辊和水松纸之间无相对运动为同步上胶,有相对运动为异步上胶。水松纸输送工序则由送纸辊完成。
预打孔水松纸是一种预先在表面打好激光孔的水松纸,使用预打孔水松纸,下胶辊外表面上应该设置对应的胶位,保证水松纸上的激光孔能够漏出来,使得激光孔位于无胶区,被胶水覆盖的激光孔将无法发挥降焦的作用。因此预打孔水松纸胶位应该适当调整,将水松纸胶位对应水松纸切割位置,将两端头置于有胶区,保证接头位置有充分的胶水而能够紧密粘结。胶位调整完毕,机组运行过程中,下胶辊不匹配以及水松纸速度不匹配等因素会使下胶辊胶位对应的水松纸位置偏移,接头区前后错位将会进入无胶区域而出现胶位跑动,切割下来的水松纸片的接头位置胶水量不足,导致卷烟被以漏气等原因而在剔废轮上剔除。
(一)改进思路
机组工作过程中,上下两个胶辊有着相同的线速度,同步上胶操作中,水松纸应该和下胶辊保持相同的线速度,下胶辊外表面和水松纸卷制规格相匹配,工作中,下胶辊就能够将胶位和水松纸严格一一对应,切割刀切割下就能够获得质量合格的水松纸片,而异步上胶水松纸的速度并不和下胶辊相同,二者之间的速度差会造成水松纸胶位跑动,难以满足水松纸片制作质量要求。所以现阶段卷烟厂多选择同步上胶的方式,但是这种加工方法并不适用于预打孔水松纸卷产品,异步上胶在这方面却有着天然的优势。
理论分析可知,异步电机在满足如下条件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胶位跑动:
二、改进方案
(一)上下胶辊优化
1、速度比优化
为了保证水松纸上能够形成清晰的无胶区,要求水松纸的供给线速度和上胶线速度以及水松纸切刀切割速度需要满足式(3)要求,齿轮直接驱动上胶辊,上胶辊尺寸传动下胶辊,水松纸供给线速度恒定,因此需要保证上胶辊速度和下胶辊速度比,而该问题已经转换为上下胶辊啮合齿轮的齿数比例问题。
2、上下胶辊直径调整
上胶线速度主要和上胶辊转速以及直径有关,其周长和水松纸片长度之间是倍数关系,为了提高机组的适应性,机组自身具有同步和非同步两种上胶方式,因此有必要调整上下胶辊直径。调整上胶辊要求下胶辊要和上胶辊保持同步,控胶辊周长和水松纸片之间同样要形成倍数关系,胶辊之间的齿轮传动,中心距尺寸不能超过调整范围。非同步上胶控胶辊直径和上胶辊直径均需要调整,对控胶辊传动齿轮和上胶辊传动轴齿轮进行改造,使胶辊啮合齿轮齿数比例满足要求。改变了上胶胶辊直径之后,胶缸体、限胶板、刮胶板、胶水挡板等零部件都需要随之进行调整,避免漏胶、甩胶。
(二)胶缸传动齿轮
供纸辊和上胶辊传动比固定位96:36,传动速度相同,供纸辊旋转线速度162mm,是水松纸片长度的6倍,上胶辊直径60mm,线速度188.49mm每转,是水松纸片长度6.98倍,可见上胶辊和供纸辊之间并非线速度同步。供纸辊要和水松纸切割刀保持同步,这样才能确保所有水松纸片长度都相等,供纸辊线速度162mm,据此可求得上胶辊传动齿数、直径,上胶辊齿数Z=48,上胶辊直径的增加幅度有限,不会对安装空间造成严重影响。
上胶辊齿数调整至48后,供纸辊和上胶辊传动比为3/4,上胶辊直径增加到6838mm,单转线速度216.14mm,是水松纸片长度的8倍,供纸辊转速是水松纸片长度的6倍,最终获得的供纸辊与上胶辊转速比为3/4。
(三)胶缸改进
1、胶缸
因为增加了上胶辊直径,所以胶缸体和上胶辊配合弧形槽需要适当缩小,防止和胶辊之间出现耦合干涉,不能正常安装。胶缸体是铸铝件,涉及到一个定位块螺纹,需要重制。
2、胶板、胶水挡板
空胶辊和缸体上的限胶板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要求,设计间隙在0.15-0.20mm范围内,能够限制胶辊转动带走的胶液厚度,刮胶板是第二层限制,控制上胶辊和控胶辊之间的堆胶量,空胶辊改造后直径更小,胶板的高度则需要随之增加,保证间隙满足设计要求。
设置胶水挡板目的是避免上胶辊和控胶辊端面上的胶水溢出弄脏胶缸。上胶辊直径扩大,控胶辊尺寸减小,对应的胶水挡板位置也需要适当调整。
(四)轴向窜动固定
1、供纸辊、压直辊磨损控制
水松纸上位盘纸架半径大,转动惯性大,承受的拉力幅度不大,胶点偏移相对稳定,而水松纸盘架直径逐渐减小,拉力值越来越大,供纸辊磨损,两个辊之间的摩擦力下降,水松纸容易打滑,输送量下降,水松纸长度变小,涂胶次数增加,原有的涂胶位置和水松纸切割位置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胶点偏移。为了补偿胶点漂移,要求操作人员每次自检都需要检查涂胶间隔,每班次都要清理水松纸纸辊、压纸辊,检修时注意查看压纸辊和供纸辊的磨损情况,一般工作260h以上就应该更换。
2、控制轴与滚针轴承
控制并相对固定轴向窜动,才能够实现胶水缸组件长时间的正常运行,保证上胶中心位置稳定。滚针轴承外壳在缸体上固定,安装空间比较狭窄,无法使用固定在轴上的带内壳滚针轴承。考虑到减少结构改动和滚针轴承侧端摩擦,在两端设置超薄平面轴承缓冲,轴旋转过程中,平面轴承和轴过盈配合固定轴向位移,并用辊子转动代替摩擦,使之在灵活转动同时具有微量间隙。
三、结语
从上胶辊、下胶辊以及水松纸线速度比优化、上下胶辊直径调整、胶缸传动齿轮改进等方面对卷接机组控胶辊适应预打孔水松纸的改进方案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主要讲述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2、大禹名叫文命,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传说,尧在位时,黄河流域发生很大水灾,庄家、土地都被淹没了,百姓的房子、财产也被冲毁了。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无法生存。尧决定派部落首领鲧负责治水,鲧用了九年时间也没有治得了洪水。大禹是鲧的儿子,长大后成为新的部落首领,并接替父亲鲧的职责,继续负责治理洪水。大禹率领百姓挖渠,疏通河道排水,将洪水通过河道引到大海中。在他的治理下,部落和平,九州安定,并令人铸造了象征九州安定和平的九鼎。
(来源:文章屋网 )
2、大禹治水是中国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五帝时期,黄河流域水患特别严重,百姓经常因为水患而流离失所,庄家更是颗粒无收,正因如此,治理黄河水患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3、到了尧舜时期,黄河流域流水情况更加不稳定,已经到了不可不治的状况了,尧派遣鲧(大禹的父亲)负责治理洪水灾害,鲧采取障水法,在河岸两旁建立堤坝,也就是把水堵住,水高一寸堤坝就建高一寸。
4、结果治标不治本,一旦决堤,危害更严重,九年的治理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加重了,舜继位后就把鲧流放了。
禹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是大禹治水之域,酿酒之乡,扒鸡之城,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夏商时属九州之兖州,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设禹城县。1993年9月撤县设市。
大禹生于公元前22世纪末21世纪初。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曾在禹城境域率众治水而闻名九州。那时洪水滔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鲧治水9年而无效,被舜处死。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业,采用疏导的方法,苦战13年,终于战胜洪水,使千里沼泽变成粮田。大禹先后开通了“九河”,即徒骇河、太史河、马颊河、复釜河、胡苏河、简河、结河、钩盘河、鬲津河与黄河形成了三角洲。
大禹治水经过禹城县时,为查看水势,在城西十里处率百姓聚土成丘,堆成一个“高十仞,广倍之”的土疙瘩,这就是“具丘”。明代或明代以前,有人在具丘上建筑了一个亭子,取名“禹迹”,以此来颂扬禹的功绩。禹迹被毁坏后,为纪念大禹的功劳,张邑侯在原地修建了一座禹王庙。
清朝康熙年间,禹王庙又破落不堪了。甲午年间,禹城知县曾九皋,答应百姓的请求,“复草创焉,塑像焉,置田数亩,招僧而祝之。”从此以后,“禹王庙”改称“禹王亭”,为禹城八景之一,位于禹城市十里望乡,因大禹治水遗址而构建。它由山门,前、后大院大殿,东、西钟鼓楼,两侧配殿和后山突起的禹王亭构成串联式景观。千百年来,大禹之功德深受百姓民众之尊崇。
据此,禹王亭已名扬齐鲁四方。当地政府于1997年修建了禹王亭博物馆,占地9公顷。该公园由一个坐北朝南的大院落(内有禹王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等)、具丘遗迹、禹王亭和人工湖组成。其结构新颖、紧凑、气势恢弘,古朴典雅。大院落南首是一牌坊式山门,门上方为清朝乾隆皇帝题写的“禹王亭”手迹,是集考古、研讨、观光、旅游、娱乐为一体的一座文化公园。其中,具丘山遗址于199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龙山文化古遗址。
为弘扬大禹精神,发掘大禹文化,于1996年在禹西S101与S316省道交会处置建了大禹铜雕像。于2003年6月13日将雕像移置于城东外环,并构建了大禹文化碑墙景观。大禹雕像背西面东,眺望导河入海处,巍然矗立。昭示大千民众,祈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禹泽千秋。禹王雕像是禹城市标志性雕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成为世代禹城人学习的榜样。
禹城,可谓大禹之乡,禹王遗址而盛名。禹城系华北平原的组成部分,土质深厚肥沃,坡度平缓,土层主要由黄河泥沙历经冲积而形成。该市通过历年放淤造田,治碱改土、发展灌溉、建设稳产高产田,成为粮、棉等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由于地处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禹西”已成为生态观光的农业园。
The Relic of Yu the Great
关键词:先秦文学 浪漫主义 中华民族精神 思想内容
浪漫主义文学是与现实主义文学相对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借助于离奇的故事情节、华丽的词藻和非凡的形象,反映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理想。先秦浪漫主义文学有古代神话、庄子散文中的一部分作品和屈原的楚辞构成。
什么是神话?根据马克思的科学的概括,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我们可以引申地说,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神话是怎样产生的呢?在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的知识水平,当他们同社会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尚且没有掌握其中的规律,因此显得力量单薄甚至无能,就把自然、社会变化的动力加以幻想并把它们形象化和人格化,创造出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这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诸子散文,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具有浪漫主义特色,如:《逍遥游》和《秋水》显然具有这一特点。庄子的散文在内容上对古代神话故事又有明显的继承特点。到了战国时期又产生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他的《楚辞》,《楚辞》所表现出来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先秦浪漫主义文学给我们展示的是怎样的民族精神呢?概括地说来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改造自然和社会不屈不挠的斗志,“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为民思想,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勤劳、善良、勇敢等优秀品质。
一、“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古代神话首先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社会自然的总体看法,也体现了一种思想境界,那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例如《开天辟地》和《化生万物》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开天辟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极长。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化生万物》:
首生,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
这两篇神话显然是推原了自然和社会及人类的起源。传统的观点人们都习惯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来衡量一种理论和一种精神现象,要么说它是唯物的,要么说它是唯心的,当然人们都习惯用唯物主义去解释事物,而把唯心主义当作公敌来对待。这两种做法都有明显的缺陷,如果用这两种理论的任何一种评价中国神话故事,都会失于偏颇和简陋。《开天辟地》展示给我们的思想是物质和精神同时存在,同样伟大,无先后之分;《化生万物》是社会和自然的运动结果。用《老子》对上述神话故事做解释,方显恰当。
《老子》第一章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中的“道”应该解释为终极真理或大道,他普遍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之中,是自始至终起着作用之道,既包含物质,又包含精神;这里的“名可名”,前一个名是事物的状态和命名,是“道”的表现。人类社会和宇宙自然就是由“道”中而来,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就像《开天辟地》所展示给我们的思想――物质和精神同时产生,同样伟大,人类智慧的极限难以从中把头绪理得很清楚,所以说“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但是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对“道”的理解惊人的相似,这都是从《易经》传承下来的,《易传》称“一阴一阳谓之道”。孔子认为“吾道一以贯之”,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老子说“道生一”,韩非子说“道无双,故曰一”。那么《易经》道唯一的思想又是从大禹治水传承下来的,大禹治水的思想又是从中国古代神话传承下来的。这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脉络。
值得一提的是庄子散文中的浪漫主义文学,庄子散文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逍遥游》,《逍遥游》中所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什么是“逍遥游”?庄子认为无凭无借,任心所向、任心所之的逍遥便是“逍遥游”。
既然“道生一”,世界的万事万物都产生于“道”,它既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那么人类社会要追求的就是达“道”,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后世中国民族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方面在此不做累述。
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再表现出“天下为公”的伟大精神,尤其在国难当头之时,“天下为公”的伟大精神表现的更为突出。这一精神品质我们可以寻根到先秦文学的神话故事和屈原的精神品质及其《离骚》。这些作品有《女娲补天》、《神农鞭药》、《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瑶姬助禹治水》以及《离骚》等,其中最突出的是《鲧禹治水》、《神农鞭药》和屈原及其《离骚》。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大禹为天下苍生谋利益而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磨难它的品质是伟大的!
再看《神农鞭药》: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遇七十毒。
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
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一名神农源,亦名药草山。山上紫阳观,世传神农于此辩百药,中有千年龙脑。
神农氏又称炎黄神农,神农氏为民治病,尝遍百草,几乎没有哪一天不中毒,全靠预先带在身上的茶来解毒。最后尝到断肠草,由于毒性太猛,来不及取茶解救,刚入咽喉,肠已寸断,终于为人民牺牲了生命。四川也有类似的传说,只是没有茶解毒的情节。不管怎样,都是见神农为拯救民命不惜牺牲的伟大精神,那是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的。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遭到奸臣的陷害被流放到湘沅之间,仍然不改忧国忧民之志,楚国灭亡之时,屈原投江而死,以身殉国。他的《离骚》是千古绝唱,在《离骚》中先叙述了自己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又抒发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志,他把楚王比作美人,是自己追求的对象。但是,他的忧国忧民之志遭到了奸臣的陷害,他本人也被昏庸的楚王流放,自己的理想不能够实现,他却仍然不改变自己的志向,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精神和他的《离骚》,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中华儿女为捍卫祖国和广大人民的利益,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三、勇敢勤劳、不畏是先秦浪漫主义文学的精神之一
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有许许多多,这些优秀品质支撑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下去。中华民族曾经历经磨难,遭受外强的入侵,但是中华民族总能在危难之中从新站立起来,这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世界上公认的有四大文明古国,有埃及、印度、巴比伦和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都发生了文明的断裂,唯独中国没有发生文明断裂,五千年的文明早已使中国长成了参天大树,虽然我国目前经济上还算不上最强大,但是中华民族至少是精神上的参天大树。中华民族的勇敢勤劳、不畏的精神仍然可以寻根到先秦浪漫主义文学中。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愚公移山》都表现了以上伟大的精神,
先看《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填海》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勤劳勇敢的伟大精神。另外《愚公移山》更是老幼皆知的故事,其中的愚公不屈服于操蛇之神的敢于挖山,要子子孙孙挖下去,直到把山铲平为止,这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勤劳勇敢的坚强意志。
先秦浪漫主义文学内容是丰富的,有的反映部落之间的斗争,如《炎黄之争》、《蚩尤伐黄帝》、《共工触山》;有的反映世界百态,如《穿胸国》、《丈夫国》等;有的反映伟大的爱情,如《牛郎织女》等,在此不做累述。
人们常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中华民族从悠远的五千年走来,中国古代神话、庄子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散文和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塑造出了优秀的中华民族。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有过恩主编1983年6月版
2、《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于非主编1986年版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朱东润主编1979年版
4、《山海经》三晋出版社杨淮一译注2008年4月版
5、《老子》中国戏剧出版社张慧主编2006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