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匆匆朗读

匆匆朗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匆匆朗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匆匆朗读

匆匆朗读范文第1篇

这段时间,我读了《笨狼和聪明兔》这本故事书。我觉得这本故事书非常有趣,并且非常少见。因为我在其他的故事书里见到的狼一般都是狡猾的狼、凶狠的狼、讨厌的狼,像这种傻乎乎,笨得可爱的狼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呢!

虽然《笨狼和聪明兔》这本书里有很多篇不同的故事,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聪明的小偷》这篇故事,里面大概讲得是笨狼拿走了一本聪明兔不愿意借给笨狼看的图话书,他怕聪明知道是自己拿走了图话书,于是留下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笨狼没有来过聪明兔家,也没有看见过桌子上的图画书,也没有拿走桌上的图画书。唉!他尽然可以写出这种字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笨狼和聪明兔》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故事,想不想听,但是我现在要卖个关子了,“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三年级:糖果小飞人

匆匆朗读范文第2篇

迎着初升的阳光 蹒跚而志学背靠残阳的余辉 静静而回

物是人非

看着夕阳慢慢的落下散落的余辉 温暖着我的手心

炽阳如梭,还能有几个五年。

你我的青春依旧在谱写,你我的画笔依旧在挪动。

生命中的过客如此之多但大多数都是匆匆而过,

只有最爱的人才能留下永恒的回忆。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歌德

追寻着曾经的笔记 曾经的那扉页的笔记。 书写着青春书写着感悟。

或许还不明白或许本就那么难理解

太阳落山了,宁静的夜空 群星也该闪烁了

传说天上的星星其中有一颗是自己,只不过不知道是那颗。

如果有一天我能飞翔

我要越过高山 越过大海

站在地球之巅站在天之涯 海之角。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你安静的听着我诉说

寂寞寒秋春夏几回。

不见不散 不离不聚

我想你

耳畔朗朗读书音梦回三年

从此开悟

静候轮回

信念、永恒

5/5平分

心的悲凉,是否可以算是要是碎了的前兆。

望淡月似悲伤。逝风若即流年、

安安静静,平凡也不错。

一切如旧,完美如今。

延续以往的悲伤。

画下我们依旧完美的结局。

曾经的曾经不是如今。

该想什么该要做什么。

我们的青春都在静静的。

用我使你不悲伤的语调。

说出我对你的思念

匆匆朗读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歌 教学 朗读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221-01

如今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与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与过去的相比,少了以前那种特有的萦绕校园的琅琅书声。这对语文学习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尤其是对于诗词的学习,更应该注重诵读。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进行杜甫的律师《登高》的教学时,我着重注意指导和培养学生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评作品的韵味,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并使学生在朗读能力上更上一层楼。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尝试使用了自己研究实践出来的诗歌教学的三步朗读法。

所谓的“三步朗读法”指的是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分层次进行朗读。第一步是读通句子,第二步是读懂内容,第三步是读出感情。下面我就以《登高》的教学为例,说一说我的“三步朗读法”。

《登高》是杜甫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加之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的相继去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压在心头的郁闷,杜甫重阳节抱病登高,面对萧瑟的秋江景色,触景伤怀,抒发了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郁闷和悲哀。要更好地感受和体会这种感情,重要的就是有感情地朗读,置身诗歌意境当中,化身诗圣杜甫,“亲口”表达内心的浓郁之情。

一、读通句子 在刚刚接触这首诗歌的时候,我在介绍完诗歌背景后,首先进行范读,解决字词难题,做到读通句子。教师所起的示范作用,把学生带入一种美好的意境,使他们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愿望。范读后当学生为我的表现鼓掌喝彩时,我就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不用羡慕我,等我们学完本课之后,经过努力,相信你们的表演会比我更精彩!”范读后让学生自由读或提问学生朗读,这样使学生对诗句有了大致的了解和整体的把握。并从中发现自己在朗读上的困难和不足,以便在指导时能有针对地去听,对症取药。

二、读懂内容 读懂内容的过程,就是分析诗句的过程。诗歌的首联描写了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猿猴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诗歌的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使诗人感到人生短暂和渺小,因壮志未酬而产生了惆怅;同时无边落叶与浩浩长江也会使诗人感到豁达、坦荡和胸襟开阔。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离家万里、时值悲秋、常年漂泊、作客他乡、年过半百、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发泄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的不满和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由此我们看出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一味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联的写景为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表明诗人构思用字的精妙。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现实和诗人遭遇联系起来,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三、读出感情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我们读懂了句子,也理解了杜甫当时的心境。带着这些理解,该怎样去朗读这首诗呢?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朗读全诗要语气缓慢沉重,读出“悲”的基调。节拍清晰,“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木”和“江”要适当拖长,留有余韵。“萧萧”和“滚滚”要拉长声音,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哀思。颈联是全诗的,重读“悲”和“常”,描绘漂泊之苦;重读“多”和“独”,刻画老病孤愁。“艰难苦恨”紧承上联,以酒杯新停轻轻结束全诗,含无限凄凉于言外,读得应缓慢而沉重,体会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这阶段可以让学生听取朗读磁带,因为朗读磁带上的朗读具有一种艺术表演性,让学生闭目欣赏,仔细体会,用心感受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逐渐进入诗歌的意境,在美感中受到陶冶,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激情,使他们在一种强烈的愿望下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这样的三步朗读法,读通句子,帮助学生排除字词障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读懂内容,帮助学生深入分析诗句,把握诗句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感情,帮助学生真正获得了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

匆匆朗读范文第4篇

一、阅读为本,朗读起步

我们山区好些学校的学生朗读,实际上是唱读。低年级唱读,中年级将就再唱,高年级难以纠正。有的老师很为孩子着想,认为低年级娃娃年龄小,读书唱读是自然的,长大了自然就好了。为此没有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法。可如此恶性循环,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又如何谈培养语感呢?阅读能力的欠缺和薄弱制约了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这一现状提醒我们山区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朗读对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朗读有什么优势呢?朗读可以咀嚼文中味,体味文中情,再现文中境,增强对语言的感悟,领略作品的神韵、节奏、气势,进而披文入情,与作者心息相通;朗读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朗读是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丰富语言材料的有效方法。可见,朗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各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低年级阅读的阶段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可见,朗读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应该首先正视朗读的重要性,必须从一年级起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二、提供示范,模仿性读

一方面,一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常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在语音、停顿、连接、语气、感情等方面的分寸都不能正确地把握。他们首先需要的是“学习”,那么就要有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一年级儿童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浓、天真活泼、善于模仿的年龄。老师是他们的崇拜者,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被她们效仿。因此,老师就要抓住低年级儿童的这些认知特征和年龄特点,在朗读教学中多作示范。

曾读过于永正老师的《看老师读》一文,颇以为然。学生“看老师读”,耳听老师读的声音,眼观老师读的表情和形体动作,表情随老师的表情变化而变化,老师的激情激发起学生的激情。尤其一年级学生,要培养起朗读兴趣,调动起朗读积极性,首推“看老师读”。当然,老师必须要有值得“听”和“看”的真功夫。这就要求老师能说一口标准、流利、亲切、自然、富于情感的普通话,还要求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课文揣摸、推敲、体会,把握好其中的韵味和感情基调,也要求辅之以恰如其分的表情、手势和体态。第一册课本上都是些儿歌、谜语、诗歌、童话故事等活泼有趣的课文,这又要求教师能将不泯的童心和真挚的童趣释放于课堂。只有这样,教师的示范朗读才能开启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的情感,调动孩子的脑、眼、耳、口、手等感官,使他们喜欢老师的示范朗读,并喜欢模仿老师的语调、音韵、味道、表情、动作去读。只要老师多作示范,坚持示范,一年级学生一定能初步领悟怎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入情入境,激情朗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运用多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更能唤起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光、色、声、形的配合,使不可经历的景象尽收眼底;由于全方位的刺激,使学生兴趣盎然,不由自主地想吟咏。正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情是成功的保证。这样,更有利于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学《小竹排在画中游》,可以一边放映投影片,一边播放鸟儿鸣、流水响的乐曲,一边拉动活动的小竹排,同时,老师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歌。如此让学生眼观、耳闻、入境,还怕不能让他们动情吗?当他们眼前展现一幅蓝天鸟鸣、碧水鱼游、绿树浓密、禾苗青青的江南美景,耳边感受鸟儿歌唱、绿水淙淙的美妙乐曲,心中自然会激荡起一股股愉悦、舒畅的情调。这情调促使他们想歌咏这如诗如画如歌的情境。此时此刻,孩子们一定跃跃欲试,想读出自己的感受,趁机让他们个性化地读,然后让他们交流读的感受,再让读得好的同学独立表情朗读,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为了让孩子们能真切地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还可让他们扮演课文中的鸟儿、鱼儿、竹排、树木、禾苗等角色,体验体验他们各自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他们随心所欲地去感受,去想象,去抒发……这样,不但拓宽了思维,发展了语言,而且能真切地体会到“江南风景美如画”。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之后更能有感情地朗读,而且一定能背。不妨师生一起来背一背,岂不乐哉。

四、读而生疑,创造性读

匆匆朗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理性;浪漫;建筑;建筑史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9-0034-04

建筑是理性和浪漫的统一,理性构筑了建筑存在的客观基础,浪漫使建筑超出简单的物质存在而反映人的主观情感,建筑之所以区别于其它构筑物就在于此。

1 建筑中的科学理性

建筑学是一门科学,同时是一门与众多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这些学科包括材料、结构、物理、设备等等,它们强调的是科学的理性。众多学科的发展推动着建筑学的发展,无疑,科学的理性也贯穿于建筑学的发展之中;反之,建筑学的发展也必须以尊重这种科学的理性为前提。无论回顾西方的建筑发展史还是我们传统建筑的历程,科学的理性与建筑发展的这种关系清晰可见。

1.1 西方建筑发展史中的理性之路

古埃及时期,当金字塔矗立在大漠之上时,它那宏大、单纯的形体表现出一种山体般的稳定性,精确的几何形体反映出古埃及人几何学和测量学方面的突出成就,这是对客观规律的把握。于是,金字塔的形体放映出理性。

古希腊时期,数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数量比例的和谐,从此开间、台阶、柱子、檐壁等等有了明确的数量上的比例和尺度的关系。以数量来确定比例尺度就是理性的体现。

古罗马时期,拱券和穹顶是理性的代表。在发展拱券和穹顶的过程中明确地区分开了承重体系和维护体系,同时也发明出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拱顶侧推力平衡体系。

拜占庭时期大量地继承了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但是古罗马的理性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帆拱的发明和使用就是最好的例子。从穹顶到帆拱,再从帆拱到支撑的柱子,一种理性的结构关系建立了,从受力到形体是如此的有序和逻辑清晰。

中世纪,理性在哥特式建筑中也非常清晰。对“框架”结构基本原理的认识,骨架圈被使用,从而使承重结构和维护结构完全分离了,建筑空间更加自由。另一方面,各种飞扶壁是如此的空灵但是使人觉得它对由拱顶传来的巨大侧推力的抵消恰到好处。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推动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的理性进一步发展同时更加深入地贯彻到建筑当中。虽然是继承和发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两者的成就不可同日而语。比如,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不但使用了骨架券而且是双层中空的,质量更轻,结构关系更合理。

文艺复兴以后直到20世纪初,代表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工业在为现代建筑催生的同时也把科学的理性彻彻底底地渗透在了其中。当钢和玻璃在伦敦海德公园内搭建起“水晶宫”时,理性被一览无余,标准的、工业化的、结构简单的,所有的构件和材料不多不少、不大不小,完全从实际的需要出发,理性在建筑发展的新纪元里充分暴露出来。

1.2 中国建筑发展史中的理性之路

在中国的建筑发展史上,有三次选择,两次发生在古代,一次发生在近代,科学的理性在支配作用清晰地体现。

中国建筑的第一次选择发生在遥远的古代,先民们从山洞和丛林中走出来,他们在各自特殊的自然环境中熟悉和掌握规律,选择了合适的居住模式,这就是科学理性所支配的选择。

第二次选择发生在汉代,儒学成为中国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当这种影响由中原向四面八方传播时,“合院”模式也随之成为一种主导的模式,周边地区“中原化”了。这虽然是一种文化的同化过程,但是最深层的原因仍然是科学的理性,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合院”模式相对于其它模式更有利于安全和组织功能的需要。同时,从汉代开始木构架体系日趋成熟,梁、柱、斗拱等构件逐步定型化、模数化,科学的理性精神中最典型的数的概念被体现出来。

第三次选择发生在1840年开始之后,这尽管是一次被动的选择,然而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大量西学东渐接受西方文明时理性打破了固步自封的传统去迎接新生的事物,在另一方面以工业革命为背景的西方文明相比较于当时本国的传统所散发着的是更为科学的理性。

除了这三次选择外,还有很多反映理性精神的文化和思想,比如“天人合一”的思想映射出一种原始的生态观,“适型则止”则是一种规划观和设计观。总的说来,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建筑思想中的理性相对于西方是比较懵懂和混沌的,但闪烁着不朽的光辉。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技术书籍,如遗失的《木经》,保存至今的《营造法式》和《工程做法则例》,技术是理性的集中体现,技术书籍也一样。

从历史中找根据,充分证明了科学理性在建筑发展过程中的存在和作用。当然,科学的理性也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上面所列举的实证,它贯穿于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所产生的都是一种主导性的作用,不管这种作用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它都确实存在。不过,建筑不能仅仅需要科学的理性,否则它就会呆板和机械,所以建筑也需要浪漫。

2 建筑中的浪漫

建筑除了物质功能还有精神功能,无论设计者还是使用者都希望把自己的浪漫理想寄托于它,也正是因为这样建筑才区别于结构物或构筑物。建筑的精神功能是以它创造了一种环境、一个场所,还有它:本身就是一个大艺术品等等方式来表达的。回顾西方古代的建筑发展史,很大程度上是建筑艺术的发展史,简单回顾一下建筑的“浪漫史”,就能对它清楚了解。

古埃及人的浪漫来源于他们对尼罗河沿岸大地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对山岳宏伟、巨大的崇拜被表达在金字塔中,对当地植物的热爱则体现在建筑装饰当中。古代两河流域的先人们同样把他们对山岳的自然崇拜寄寓于山岳台之上,而正是基于宗教审美的浪漫追求才有了墙体饰面的丰富多彩。在古希腊,“人体是最美的东西”是人本主义的浪漫最直接的反映,多立克柱式象征着男子的阳刚雄伟,爱奥尼柱式象征着女子的柔和秀丽。到了古罗马,强大的物质技术力量为人们实现他们的浪漫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而雄伟高敞的空间感在万神庙、浴场和剧院中得以体现。在古罗马的帝国时期,皇帝把他的威严和至高无上赋予在凯旋门、广场之上,体现了帝王的浪漫。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无论从内部空间还是外部的形体,都使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向上升腾的动势,这正好符合基督教宣扬原罪崇尚天国的教义,宗教的浪漫赋予了建筑。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人本主义被重新唤起,人们以人体的比例来解释柱式,通过人体的美来解释建筑的美。巴洛克和洛可可让人觉得荒诞不经,最直接的原因恰恰在于对浪漫的追求过了头。即使到后期的折衷主义、复古主义,体现的仍是一种怀念传统的浪漫。

在中国,浪漫的思想自古就有,同样这种思想也物化于我们的建筑中。在强调居中为尊、秩序井然的建筑布局来呼应尊卑有序、天纲伦常的儒家思想的同时,中国的山水园林则开辟了另外一个自然别致、随遇而安的浪漫天地。其实,在古代中国建筑发展中的这种两面性来源于一种人性的呼唤,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理想下还有一个修身养性、享受生活的小理想。自然山水园林成了人们抒漫的集中体现。最具有对比性的是指在等级森严、宗法制度强烈的皇宫大院中,山水园林式的景观仍然出现在它的一角,有时甚至占去很大的面积,如唐大明宫的“禁中”是以太液池来展开的皇家生活区,宋的“艮岳”是依附于大内的皇家园林,明清的故宫中还有御花园等等。可见,即使是儒家等级与宗法制度的最高代表――皇帝也同样有他寻求浪漫的一面。此外,传统建筑中的石作、木雕、彩画等等,虽然它们的产生有特殊的功能或者象征意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又何尝不是浪漫精神的体现。

当代的建筑呈现着一种混沌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是透过各种各样(有的甚至光怪陆离)的建筑形象表面之后,我们发现,这种最深层的内涵实际上是在经历了现代主义“唯理”的清冷之后对浪漫理想的复归。当然,追求浪漫的方式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对地方本土文化进行挖掘,有的对现代主义直接解构,有的从高科技如何人化人手,有的则回到乡土村落去寻找答案。此外,今天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一直到文保单位都有其深厚的价值,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情感、使用和历史文化所构筑的这样一个价值体系之中,这是保护的最根本出发点。但是,这不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人对美好传统眷恋的浪漫吗,毕竟在历史文化遗产中“文化情感价值是其价值体系的核心”。

建筑需要浪漫,回过头来思考其实质是人需要浪漫。没有了浪漫的建筑只能是一个结构物或者构筑物,那么建筑与人的关系也就简化到了一个物质功能使用的关系上了。然而,现实生活中建筑与人发生关系是这么的频繁,以至于人一生中最多的活动都可能发生在建筑中,从而也就决定了人要把自己的情感赋之于建筑,同时也需要建筑予以回应。所以,建筑离不开浪漫。

3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即一棵新的建筑之树

理性与浪漫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其中理性是主要方面,二者有对立也有统一。在建筑中,科学的理性总是处于支配地位,无论如何建筑都避免不了解决使用功能、场地、结构、构造、材料等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则要归于科学理性的指导。浪漫为建筑注入活力,为理性骨架赋予血肉,使人的情感物化,使建筑呼应人的情感。说到这,一条理性与浪漫相互作用的规律浮现出来,理性和浪漫交织伴随着建筑的发展,当建筑走向浪漫的极端时它将被理性拉回正轨,而当它走向理性的极端时浪漫发挥同样的作用,两股力量使建筑沿着适宜的方向发展。

相关期刊更多

百姓生活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金盾出版社

东方藏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语文教学通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