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秋浦歌李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春晓》:题目错了?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春晓》,绝大多数《孟浩然集》的版本都没问题,但偏偏是今存最早的宋蜀刻本《孟浩然诗集》,题目作《春晚绝句》。
“春晚”这个词汇,在唐诗中出现很多,有将近100处,而“春晓”出现大约20处。“春晓”和“春晚”傻傻分不清楚,不止孟浩然诗这一例。
从诗意本身来看,“春晚”比“春晓”更合适。孟浩然在诗中想表达的是“惜春”“惜花”之情,而不是春天早晨的困倦和思绪。而“春晚”的意思,就是晚春、暮春,就是“花落知多少”的时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是伏笔和铺垫,他最关心的是“春晚”,是春天不知不觉地离开。这才是“诗眼”。
“读书破万卷”:杜甫读书如此凶猛?
这句太有名了,为中小学生作文时常用。但是,“破万卷”的“破”是什么意思?估计大多数人都会理解成:读书太多太勤,把书都读破了。
为什么一个“破”字引发如此多的猜想?原因只是:它是杜甫写的,而且接了一个下句:“下笔如有神”。
一种理解,“破”就是“过”。我们现在还有“破百”“破万”之说。另一种理解,“破”就是“遍”,我认同这种说法。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破,犹尽也,遍也。”由此,我们发现,“破万卷”强调的是极其渊博。
“白发三千丈”:李白是在照镜子吗?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前两句很壮美,想象飞腾,有谪仙风范,那么,后两句的揽镜自照,是不是稍显温柔呢?更值得追问的是:对着一面小小的镜子来想象“三千丈”的白发,是不是夸张过火了?
问题就出在:“明镜”作何解?余恕诚先生对此有很精彩的解读。他以为,题目是“秋浦歌”,那就一定要结合李白在秋浦(今皖南)的生活和写作来看。
荒山的茫茫无际是一种美。
城市的喧嚣是一种美。
湖面的水波荡漾是一种美。
人物也是这样。一个人要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追求,这样,人生才更加有价值。在我国文学史中,李白,就是一个独特的人,特别是他那浪漫主义精神,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史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山顶上的这座楼高达百尺,站在楼上可以摘下星辰。我在楼上不敢高声言语,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读着读着,那夜中的静寂便在我心中荡漾开来,空旷的感觉回旋在脑中,久久不能忘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时何等的壮观!庐山上的云雾,在阳光的照耀下,好似升起一缕缕紫色的烟雾,远看瀑布如一条长河悬挂在山前,从天而降,让人怀疑是银河落入人间。庐山的壮观景色顿时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眼前。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又为我们展现了作者理想得不到得忧愁。此人清晨醒来,对镜梳头,乍见增添了许多白发,触目惊心,原来是愁恨啊!多少年来,在人生道路上的失意和悲愤都涌上心头,这又让我们在清闲的李白身上看到了一丝丝忧伤。
2、原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3、出处:唐朝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 》。
4、译文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锄禾
唐·李绅(一年级上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含数字的古诗
山村
宋·邵雍(一年级上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三、含夸张的古诗
1、夜宿山寺
唐·李白(二年级上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二年级上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秋浦歌
唐·李白(五年级上册)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四、描写长江、黄河的古诗
1、凉州词
唐·王之涣(六年级上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浪淘沙
唐·刘禹锡(六年级上册)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五、惜时
1、汉乐府民歌
《长歌行》(一年级下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六、描写除夕的诗
元日
宋·王安石(三年级上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七、诗中草
敕勒歌
北朝民歌(三年级上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八、诗中山水
1、绝句
唐·杜甫(一年级下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二年级下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九、诗中海
浪淘沙
唐·白居易(五年级上册)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十、诗中风
赠花卿
唐·杜甫(三年级上册)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风
唐·李峤(二年级上册)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十一、歌颂母爱
游子吟
唐·孟郊(三年级下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十二、以物喻人
石灰吟
明·于谦(三年级下册)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十三、其它写景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三年级下册)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舟夜书所见
关键词:成语;定型;结构
成语是语言词汇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而且成语具有稳定性,通过成语而保留下来的素材包含了民族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可以说,成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词汇的民族特色,成为能代表本民族文化的词语。
一、定型分类
据向熹先生《语文论集》对《诗经》中成语的定型分类方法,将出自李白诗歌的成语定型分为六类,据初步统计,语源出自李白诗歌的成语有80个。
1、“直接转化。有的诗句含义丰富,生动形象,往往直接转化为成语。[1]”这一类在李白诗歌成语中有18例:
笔参造化∕灞陵伤别∕鸿鶱凤立∕兰蒸椒浆∕事往日迁∕衰当益壮∕投山窜海∕心雄万夫∕眼花耳熟∕卓绝千古∕声价十倍∕包荒匿瑕∕鳏寡茕独∕浪迹天下∕代马不思越∕难于上青天∕清水出芙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加工改造。改换或省去原有诗句中个别的字,使之符合成语四字格的要求。[2]”这一类37个:
扪参历井∕别有洞天(天地)∕天伦之乐∕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弹剑作歌∕地崩山摧∕如堕烟雾∕白发千丈∕百代过客∕秉烛夜游∕长风破浪∕豺狼冠缨∕抽刀断水∕摧眉折腰∕雕盘绮食∕东家西舍∕飞流直下∕飞书走檄∕回山转海∕剪虏若草∕金鸡放赦∕桃花流水∕龙盘凤逸∕翩翩起舞∕千金一掷∕清风朗月∕日试万言∕三江七泽∕扬眉吐气∕世道日衰∕输肝沥胆(输肝剖胆)∕星离雨散∕直上青云∕钟鼓馔玉∕金瓶落井∕银河倒泻
3、“概括创新。根据诗的内容,新造一个与诗句结构不同的成语。其中一部分是诗句中原有的,一部分是新加的。[3]”这一类有13例:
风吹马耳∕锦绣肝肠∕笔走龙蛇∕娇小玲珑∕九天揽月∕骑虎难下∕一泻千里∕如堕烟雾∕苍髯如戟∕喝雉呼卢∕壶里乾坤∕竹马之交
4、“两两组合。由不同诗句里抽出两个词来组成成语,它们大多是联合式结构。[4]”这一类有8个:
今月古月∕选妓征歌∕金龟换酒∕海怀霞想∕三山两水∕玉尺量才∕玉楼金殿∕青梅竹马
5、“颠倒词序。组成成语的成分完全相同,只是词序颠倒,就变成同义的两个成语。[5]”这一类1个:刻骨铭心
6、“仿造革新。模仿已有成语构成新成语,有的反其意而用之。”“有的改换个别词语,使意义更加明白。”这一类有4个:
骚人墨客∕杀人如麻∕鱼目混珍∕虎变不测
二、李白诗歌成语的结构
成语的结构,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从音节的数目分析
从音节的数目分析,《论语》成语有四音节和非四音节两类。其中四音节76条,非四音节4条。四音节是成语的基本形式,占李白诗歌成语的95%。
2.从语法结构分析
本文将这81个成语的结构类型做出分析,按照短语结构类型对其分类,有以下几类:
偏正结构:天伦之乐∕竹马之交∕翩翩起舞∕长风破浪
主谓结构:两小无猜∕银河倒泻∕代马不思越∕金龟换酒∕金鸡放赦∕三杯通大道∕世道日衰∕金瓶落井∕风吹马耳∕玉尺量才∕苍髯如戟∕鱼目混
联合结构:海怀霞想∕扪参历井∕刻骨铭心∕选妓徵歌∕骚人墨客∕弹剑作歌∕地崩山摧∕青梅竹马∕包荒匿瑕∕摧眉折腰∕功名富贵∕回山转海∕龙盘凤逸∕清风朗月∕三江七泽∕三山两水∕事往日迁∕输肝沥胆∕
述宾结构:别有洞天∕直上青云∕灞陵伤别
述补结构:难于上青天∕骑虎难下∕杀人如麻∕虎变不测∕一泻千里∕飞流直下
连动结构:抽刀断水∕伸眉吐气
三、李白诗歌成语的语法功能
1. 充当主语
《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2.充当谓语
《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充当状语
《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嘲鲁儒》:“问以经济策,茫如堕烟雾。”
4.充当宾语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四、结语
成语可以充当句子的成分,也可以独立成句,它们的语法功能也如同词一般。理解李白诗歌成语的意义,熟悉其来源后绝大多数比较好理解,但是有一部分成语,其意义跟诗句的含义密切相关,还包含了典故,要真正理解李白诗歌中的这些成语,就必须理解李白诗歌,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些成语,反之,对某些成语的理解只是望文生义。
参考文献:
[1]曹瑞芳,《论语》成语研究《山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2]陈秀兰,成语探源《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
[3]韩娟,成语研究《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4]安旗,《李太白别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向熹《语文论集》,四川民资出版社,2002年
[6]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7]《汉语成语大辞典》汉语大词典编撰处,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