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秋浦歌李白

秋浦歌李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秋浦歌李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秋浦歌李白范文第1篇

《春晓》:题目错了?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春晓》,绝大多数《孟浩然集》的版本都没问题,但偏偏是今存最早的宋蜀刻本《孟浩然诗集》,题目作《春晚绝句》。

“春晚”这个词汇,在唐诗中出现很多,有将近100处,而“春晓”出现大约20处。“春晓”和“春晚”傻傻分不清楚,不止孟浩然诗这一例。

从诗意本身来看,“春晚”比“春晓”更合适。孟浩然在诗中想表达的是“惜春”“惜花”之情,而不是春天早晨的困倦和思绪。而“春晚”的意思,就是晚春、暮春,就是“花落知多少”的时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是伏笔和铺垫,他最关心的是“春晚”,是春天不知不觉地离开。这才是“诗眼”。

“读书破万卷”:杜甫读书如此凶猛?

这句太有名了,为中小学生作文时常用。但是,“破万卷”的“破”是什么意思?估计大多数人都会理解成:读书太多太勤,把书都读破了。

为什么一个“破”字引发如此多的猜想?原因只是:它是杜甫写的,而且接了一个下句:“下笔如有神”。

一种理解,“破”就是“过”。我们现在还有“破百”“破万”之说。另一种理解,“破”就是“遍”,我认同这种说法。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破,犹尽也,遍也。”由此,我们发现,“破万卷”强调的是极其渊博。

“白发三千丈”:李白是在照镜子吗?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前两句很壮美,想象飞腾,有谪仙风范,那么,后两句的揽镜自照,是不是稍显温柔呢?更值得追问的是:对着一面小小的镜子来想象“三千丈”的白发,是不是夸张过火了?

问题就出在:“明镜”作何解?余恕诚先生对此有很精彩的解读。他以为,题目是“秋浦歌”,那就一定要结合李白在秋浦(今皖南)的生活和写作来看。

秋浦歌李白范文第2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秋浦歌李白范文第3篇

2、原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3、出处:唐朝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 》。

4、译文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秋浦歌李白范文第4篇

锄禾

唐·李绅(一年级上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含数字的古诗

山村

宋·邵雍(一年级上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三、含夸张的古诗

1、夜宿山寺

唐·李白(二年级上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二年级上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秋浦歌

唐·李白(五年级上册)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四、描写长江、黄河的古诗

1、凉州词

唐·王之涣(六年级上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浪淘沙

唐·刘禹锡(六年级上册)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五、惜时

1、汉乐府民歌

《长歌行》(一年级下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六、描写除夕的诗

元日

宋·王安石(三年级上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七、诗中草

敕勒歌

北朝民歌(三年级上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八、诗中山水

1、绝句

唐·杜甫(一年级下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二年级下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九、诗中海

浪淘沙

唐·白居易(五年级上册)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十、诗中风

赠花卿

唐·杜甫(三年级上册)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唐·李峤(二年级上册)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十一、歌颂母爱

游子吟

唐·孟郊(三年级下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十二、以物喻人

石灰吟

明·于谦(三年级下册)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十三、其它写景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三年级下册)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舟夜书所见

秋浦歌李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成语;定型;结构

成语是语言词汇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而且成语具有稳定性,通过成语而保留下来的素材包含了民族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可以说,成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词汇的民族特色,成为能代表本民族文化的词语。

一、定型分类

据向熹先生《语文论集》对《诗经》中成语的定型分类方法,将出自李白诗歌的成语定型分为六类,据初步统计,语源出自李白诗歌的成语有80个。

1、“直接转化。有的诗句含义丰富,生动形象,往往直接转化为成语。[1]”这一类在李白诗歌成语中有18例:

笔参造化∕灞陵伤别∕鸿鶱凤立∕兰蒸椒浆∕事往日迁∕衰当益壮∕投山窜海∕心雄万夫∕眼花耳熟∕卓绝千古∕声价十倍∕包荒匿瑕∕鳏寡茕独∕浪迹天下∕代马不思越∕难于上青天∕清水出芙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加工改造。改换或省去原有诗句中个别的字,使之符合成语四字格的要求。[2]”这一类37个:

扪参历井∕别有洞天(天地)∕天伦之乐∕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弹剑作歌∕地崩山摧∕如堕烟雾∕白发千丈∕百代过客∕秉烛夜游∕长风破浪∕豺狼冠缨∕抽刀断水∕摧眉折腰∕雕盘绮食∕东家西舍∕飞流直下∕飞书走檄∕回山转海∕剪虏若草∕金鸡放赦∕桃花流水∕龙盘凤逸∕翩翩起舞∕千金一掷∕清风朗月∕日试万言∕三江七泽∕扬眉吐气∕世道日衰∕输肝沥胆(输肝剖胆)∕星离雨散∕直上青云∕钟鼓馔玉∕金瓶落井∕银河倒泻

3、“概括创新。根据诗的内容,新造一个与诗句结构不同的成语。其中一部分是诗句中原有的,一部分是新加的。[3]”这一类有13例:

风吹马耳∕锦绣肝肠∕笔走龙蛇∕娇小玲珑∕九天揽月∕骑虎难下∕一泻千里∕如堕烟雾∕苍髯如戟∕喝雉呼卢∕壶里乾坤∕竹马之交

4、“两两组合。由不同诗句里抽出两个词来组成成语,它们大多是联合式结构。[4]”这一类有8个:

今月古月∕选妓征歌∕金龟换酒∕海怀霞想∕三山两水∕玉尺量才∕玉楼金殿∕青梅竹马

5、“颠倒词序。组成成语的成分完全相同,只是词序颠倒,就变成同义的两个成语。[5]”这一类1个:刻骨铭心

6、“仿造革新。模仿已有成语构成新成语,有的反其意而用之。”“有的改换个别词语,使意义更加明白。”这一类有4个:

骚人墨客∕杀人如麻∕鱼目混珍∕虎变不测

二、李白诗歌成语的结构

成语的结构,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从音节的数目分析

从音节的数目分析,《论语》成语有四音节和非四音节两类。其中四音节76条,非四音节4条。四音节是成语的基本形式,占李白诗歌成语的95%。

2.从语法结构分析

本文将这81个成语的结构类型做出分析,按照短语结构类型对其分类,有以下几类:

偏正结构:天伦之乐∕竹马之交∕翩翩起舞∕长风破浪

主谓结构:两小无猜∕银河倒泻∕代马不思越∕金龟换酒∕金鸡放赦∕三杯通大道∕世道日衰∕金瓶落井∕风吹马耳∕玉尺量才∕苍髯如戟∕鱼目混

联合结构:海怀霞想∕扪参历井∕刻骨铭心∕选妓徵歌∕骚人墨客∕弹剑作歌∕地崩山摧∕青梅竹马∕包荒匿瑕∕摧眉折腰∕功名富贵∕回山转海∕龙盘凤逸∕清风朗月∕三江七泽∕三山两水∕事往日迁∕输肝沥胆∕

述宾结构:别有洞天∕直上青云∕灞陵伤别

述补结构:难于上青天∕骑虎难下∕杀人如麻∕虎变不测∕一泻千里∕飞流直下

连动结构:抽刀断水∕伸眉吐气

三、李白诗歌成语的语法功能

1. 充当主语

《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2.充当谓语

《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充当状语

《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嘲鲁儒》:“问以经济策,茫如堕烟雾。”

4.充当宾语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四、结语

成语可以充当句子的成分,也可以独立成句,它们的语法功能也如同词一般。理解李白诗歌成语的意义,熟悉其来源后绝大多数比较好理解,但是有一部分成语,其意义跟诗句的含义密切相关,还包含了典故,要真正理解李白诗歌中的这些成语,就必须理解李白诗歌,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些成语,反之,对某些成语的理解只是望文生义。

参考文献:

[1]曹瑞芳,《论语》成语研究《山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2]陈秀兰,成语探源《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

[3]韩娟,成语研究《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4]安旗,《李太白别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向熹《语文论集》,四川民资出版社,2002年

[6]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7]《汉语成语大辞典》汉语大词典编撰处,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相关期刊更多

档案春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档案局

中国市政工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水产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水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