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益智游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但对于有的幼儿园来说,经费的不足,教师综合素养的相对不高,困扰着大班幼儿区域益智游戏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丰富和发展区域益智游戏,使之成为幼儿自我发现,自主学习,合作分享的平台,就成为这些幼儿园教师的当务之急。下面,笔者就从材料、游戏与指导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开展大班幼儿区域益智游戏:
一、材料
废旧材料品种多样,相互组合起来便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益智玩具。比如说:用四块相同大小的牙膏盒,蒙上废旧图书,再进行简单的裁剪便可以做成“立体拼图”;平常用剩下的吸管,经过折、剪、贴等一系列手段,将其按一定的路径固定在废旧泡沫板上,便成为了“立体迷宫”;各式各样的盒子、旧的挂历、各种瓶瓶罐罐、塑料袋、报纸、蛇皮袋、稻草、废旧牙刷、旧袜子、不穿的毛衣、叶子、果冻盒子等等,都可以在老师的巧手匠心之下,变成有利于幼儿智力发展的益智玩具。
当然,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收集废旧材料光靠老师收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广大家长的支持才能使我们收集到的材料面广、量多。只要让家长明白了废旧材料的利用价值,家长们都会很乐意帮助收集的。在我园开展的区域活动中,几乎各班的家长都能积极的配合、督促孩子从家中带一些废旧物品来幼儿园。通过家长的配合,既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中,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家园的密切联系,无形中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观念。当然,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区域材料还要注意所收集材料的安全卫生,尤其是那些有残留物的材料。因此,教师必须和小朋友们一起做好卫生工作,把收集来的瓶、盒、罐等材料洗干净,放置在阳光下暴晒后方可使用,以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在清洗的过程中,也让孩子们得到了一次难得的自我服务的劳动机会。
二、游戏
有了材料的支撑,游戏的多样性就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当然,在游戏项目的设置上,我们的老师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综合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奠定乐意游戏的基础,创设轻松自由的游戏氛围,突出以下特点:
1.趣味性。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游戏趣味性的需求,一个新的游戏项目能不能受到幼儿的欢迎,幼儿愿不愿意玩,就在于游戏的趣味性:
例如:趣味小桌球、立体迷宫等,每次幼儿在益智区游戏中,都会抢这些玩具,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可以看出幼儿特别喜欢有趣的玩具。
2.多样性。
趣味性再强的游戏,幼儿在经过多次反复游戏后也会玩腻。因此,我们在设置游戏项目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游戏的趣味性,还应着重关注游戏的多样性,这样幼儿在玩的时候选择面就可以更多一些,师幼在一起探索性的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收获也就越大,相应的他们的视野、知识面也会随之增长。
例如: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更希望益智游戏的类型多样,既有对抗性的趣味小桌球,也要有适合一个人安静游戏的立体拼图,还要有能够多人合作游戏的磁铁小人,这样幼儿才能各取所需,各有收获。
3.多变性。
根据幼儿的现实需要,我们发现幼儿特别喜欢玩多变性的游戏,尤其是能够进行一物多玩,拓展性较强的游戏。例如磁力珠、百变拼板等玩具,还有毛线游戏,既可以让幼儿两两合作翻花绳,也可以用儿童图钉将毛线变幻出各种动物、图案,这样,幼儿就能在不同的游戏中探索“毛线”这一简单游戏材料的多变性。
三、指导
对于区域益智游戏来说,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纲要》中提倡: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需要教师善于把握机会,在游戏中,更需把握适时、适度的原则,让教师的指导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
1.及时发现,适时适当支持和帮助。
在指导益智区的活动中,教师需要特别留意幼儿活动的动机、目标和困难,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建议,以帮助他们完成任务,使游戏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在幼儿乐于操作的兴趣中促进其认知发展。
例如,对于立体拼图来说,大部分幼儿都没有玩过,特别是有些立体拼图,四个面都有图案,幼儿很容易混淆。每当孩子们一遍遍地重复,一次次地失败之后,我才会悄悄出现在他身边,低声建议道:“别着急,你先仔细看看,这一块盒子上的四个图案都是什么颜色的?”这时,幼儿往往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每一面的颜色都不尽相同,有的以黄色为主,有的以红色为主(教师在制作中需要注意这一点),这样他们就能很快地完成游戏,获得成功的体验。
2.分享经验,加强合作和互相学习。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老师就是他们身边最熟悉的朋友。因此,对于一些难度并不高的游戏,如毛线游戏,我们往往选择先让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尝试游戏,待他们熟悉游戏过程后,再让其他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进行游戏。这时,已经熟悉游戏的幼儿就可以充当“裁判”、“家长”之类的角色,让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经验的分享。这样,比起教师空洞的说教来,更能让幼儿容易接受。
3.言语激励,增强信心战胜困难。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民间游戏作为当前游戏活动中存在的基本形态之一,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发展;价值意义
民间游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当前游戏活动中存在的基本形态之一,民间游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一、民间游戏对幼儿生理方面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影响。
首先,民间体育游戏多是在户外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环境中的新鲜空气中有充足的负离子和氧气,能促进幼儿新陈代谢,使幼儿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得以提高,从而增强免疫力;空气的湿度、温度及压力与流动对幼儿产生刺激,有效强身健体;阳光的照射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紫外线和红外线有很好天然杀菌作用,并可以促使骨骼正常生长,预防佝偻病的产生。
其次,民间体育游戏种类多种多样,对幼儿的身体发展起着多方面的有利作用。如“冰糕化了”、“贴锅饼”“老鹰抓小鸡”等属于身体活动的游戏,可以锻炼幼儿奔跑的能力,增加心肌收缩力,促使脉搏输出量增加,促进幼儿心血管的正常发育。“跳房子”、“抓子儿”、“操绳儿”等可以促进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促进大肌肉的运动机能发展。“踩高跷”、“溜冰”等能有效训练幼儿的保持平衡的能力。这些民间体育活动弥补了室内活动的不足,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和运动技巧技能得到锻炼,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发育。民间体育游戏对于幼儿肢体动作的发展,幼儿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增强体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再次,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使体能大量,食欲增加,促进了幼儿消化系统的发育。由于民间体育游戏多是练习跳跃和奔跑等基本动作的游戏,且幼儿的活动场地从室内来转移到室外,幼儿活动范围宽阔,运动量增加,大量消耗幼儿的体能,使机体产生饥饿感,促使食物充分的消化吸收,进而促进幼儿消化系统的良好发育。
民间游戏是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手段,在幼儿游戏场地逐渐转向室内的现状下,民间游戏在幼儿生理成长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
二、民间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价值意义。
第一,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民间游戏中,幼儿的感知觉、注意、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认知能力都在积极地活动。幼儿的认知能力在解决游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发展。民间游戏总是从某些方面反映了现实生活,幼儿在游戏中广泛而充分的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加深和巩固了幼儿的知识。
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一些民间游戏使幼儿直接接触各种材料和玩具,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发展幼儿感觉器官。如“打陀螺”“丢沙包”等游戏需要幼儿敏锐的观察保持陀螺的旋转和及时做好接住沙包的准备。这有利于幼儿视觉功能的发展,并要求幼儿注意力的集中。
民间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随意记忆能力。有研究表明幼儿在游戏中所进行的积极记忆,在记忆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好于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的效果。如“过家家”这一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必须根据游戏的需要积极地注意一些物品的名字甚至物品的“价格”,这比通过单纯的在教学活动的灌输效果更具优势。
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处于具体思维阶段,只能简单理解事物之间的表面的直接的关系。在“过家家”中幼儿由于要扮演别人,就需要把自己当作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看问题。这种游戏的开展使幼儿自然的学会转变角度看问题,潜移默化中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和幼儿自我中心。且民间游戏多来自生活经验,幼儿可以通过其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为抽象思维的发展做好准备。
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凡游戏必然包含想象,如果幼儿在游戏中一板一眼按照成人规定,那么游戏也就毫无乐趣了。很多民间游戏需要幼儿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如“过家家”中,幼儿必须有把一种事物想象成另一种事物的能力,这样才会找到游戏的乐趣。又如“滚铁环”的游戏,幼儿把铁环想象成奔跑的汽车与同伴比赛,就会增添另一种乐趣。幼儿通过想象得到意外乐趣,在游戏中的想象就会更具目的性,更具丰富性。民间游戏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此外民间游戏还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在大多民间游戏开展之前,往往需要幼儿之间进行有关游戏的情节内容的交流,且一些民间游戏有歌谣助唱,如“跳皮筋”“拍手背”歌谣,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
第二,民间游戏对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民间游戏能培养幼儿多种良好的意志品质及行为品质。游戏对幼儿没有外在强加目的,但幼儿为了让游戏得以顺利开展就必须约束自己,这有利于幼儿行为的目的性和坚持性的培养。有竞技因素的民间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竞争的品质。
民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社会交往机会。幼儿进行民间游戏,就要与其他幼儿发生联系,在过程中幼儿逐渐了解自己和他人,幼儿作为游戏中的集体成员,要学会相互适应,学习与掌握协商合作的社会技能,以达到集体游戏的目的。
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个性良好发展。如今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致使一些不良习惯,游戏中幼儿为使自己被同伴接受,就会自觉控制个性缺点。家长和教师可利用民间游戏的这些优势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教育。此外,幼儿在民间游戏的开展和材料制作时能充分展现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有意无意进行各种探索尝试,为个体自我发展提供机会。
关键词: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学前儿童;游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79-02
一、对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的基本认识
(一)游戏的实质
皮亚杰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他认为:“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作同化。”[1]7即接纳和整合,主体用已有认知去认识外部事物。还认为:“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作顺应。”[1]7即主体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小朋友的认知中已经有了“电话”这一图式,想妈妈时就哭着用形状很像手机的“假电话”打电话,当他多次打电话而未果时意识到不是所有“电话”都可用,此时他会改变已有认知来寻求解决途径。把“假电话”当成真电话表明是同化过程,通过无意识的“打电话练习”巩固了对“电话”功能的认识,但当这一刺激无法适应外界的变化时,儿童便改变先前的认知结构则表明是顺应过程,儿童的认知就是在同化和顺应的平衡下不断适应外界的过程中得以发展。
由于儿童早期认知结构发展不成熟,同化和顺应不能保持平衡而造成两种情况:一是顺应机能大于同化机能,以客体为主,主体重复客观的人或物的动作,表现为模仿;二是同化机能大于顺应机能,自我中心和兴趣占主导地位,较少考虑外界要求而产生游戏。比如小朋友在角色游戏时并不考虑娃娃家的假电话是否能用而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来进行游戏。皮亚杰用认知的语言来解释,在游戏时儿童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已有认知结构,证明游戏是同化机能超过了顺应机能的本质,游戏的存在不是独立的活动而是认知活动不平衡的表现。
(二)游戏的功能
儿童为什么要进行游戏?皮亚杰说:“不得不经常地使自己适应于一个不断地从外部影响他的、由年长者的兴趣和习惯所组成的社会世界,同时又不得不经常地使自己适应于一个对他来说理解得很肤浅的物质世界。但是,通过这些适应,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他个人的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需要。因此,为了达到必要的情感上和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资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使现实被他自己所同化。这里既没有强制也没有处分,这样一个活动领域便是游戏”[1]46。“游戏,它是认识的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区”[1]97。儿童在不需要成人的帮助下自主游戏“以满足他自己的需要”[1]46。可见游戏是通过同化机能改变现实世界,在游戏中儿童不受限制根据需要适时改变,用想象创造和组织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用最真诚的情感体验游戏且相信虚拟游戏的真实性,用游戏的艺术来书写现实不能满足的兴趣需要和情感释放,比如小朋友把椅子摆成一竖排开火车。
(三)儿童游戏的类型及其发生发展
皮亚杰认为游戏发展与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相适应的,对应有三种游戏类型: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1.练习性游戏(0~2岁)
练习性游戏发生在感知运算阶段,此时儿童还未掌握真正的语言,主要靠感知觉和动作认识世界。事实上并不存在真正的游戏,只是为了获得愉快体验而重复某种动作。“他最初重复这个动作,是为了适应它并了解它,但这还不是游戏,是为了单纯的功能性快乐。”[1]46如婴儿不停地吮吸手指的循环反应是适应环境的探究,当循环反应持续下去时才变成游戏,根据儿童表情的变化可以判断游戏是否发生,循环反应开始时儿童表情是认真的,当学会且持续动作时儿童表情是愉快的,出现嬉戏表明游戏发生了。比如小人国中小锡坤发现小铁圈偶然落在地上不停的转动会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于是小锡坤便不断重复这个好玩的动作组合获得快乐,使游戏动作具有复杂性和嬉戏的特点,这时游戏便产生了。
2.象征性游戏(2~7岁)
象征性游戏发生在前运算阶段,此时儿童语言开始发展,主要靠符号表征认识世界。随着儿童经验的丰富,练习性游戏已经满足不了儿童自我的需要,于是儿童便通过象征方式去同化新事物以满足丰富的自我。此阶段儿童表现出游戏的组合性、结构完整性及个体性、嬉戏性,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展开想象,创造和组织游戏,用嬉戏的方式表达游戏。比如在把椅子当马骑这个象征性游戏中,椅子是象征物,骑马的景象嬉戏化的情境,儿童在自己所创造的情境中游戏。因此象征性游戏的特点就是脱离客体性,由儿童主观地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进行创造并通过嬉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3.有规则游戏(7~12岁)
有规则游戏发生在具体运算阶段,此时儿童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逐渐去自我中心,表明游戏将逐渐失去自主性的、嬉戏性的、有具体象征内容的特点而顺应外界,儿童具有规则意识、努力理解并执行规则。皮亚杰认为:“所有游戏的规则都来源于儿童之间所订的契约”[2]81 “在最简单的社会游戏的事例中,我们所见到的规则是由儿童们单独制定的。”[3]1 “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遵守这些规则”[3]2那么游戏规则如果没有经过儿童认知和情感上的理解和接纳,是不能由成人制订并且强行要求儿童遵守的,因为规则游戏要求参与游戏的儿童必须具有相应的认知水平,同时规则游戏中隐藏有社会性规范,儿童只有从认知和情感上主动接受规则制定才能积极参与执行规则以发展道德及社会性。
二、对学前儿童游戏之意义所在
一分为二地看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对于学前儿童游戏来说,可以从中获取诸多有价值的理念:
(一)为学前儿童游戏提供理论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主要活动,但我国大部分幼儿园普遍存在着忽视游戏活动的现象,有也只是教师提前编制的教学游戏,这种游戏的本质是变换形式的知识教育。在功利观念的充斥下,成人过早让儿童读书识字,学习十八般武艺,甚至有些幼儿园都有小学化趋势,最后把孩子培养成了教育流水线上的复制品。在异化的学前教育下,游戏理论警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游戏。虽然他过分强调认知发展对游戏的决定作用,但他把二者联系起来打破了游戏和作业对立的局面,颠覆了游戏是纯属娱乐浪费时间的传统观念,提升游戏活动的地位,使成人看到本属于儿童的新领域,使得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化有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二)游戏实质对学前儿童的学习作用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同化超过了顺应,顺应机能改变儿童的认知结构,同化机能将改变了的认知结构加以巩固,为下一次新知识的获取奠定良好的固着点。儿童获得新知识属于顺应,是习得的过程,如果要想把这些新知识长期储存且能活学活用,就需要练习和巩固,而恰恰儿童可以在虚拟的游戏中将习得的新知识练习巩固,这也是游戏的同化机能发挥的最佳途径。如果没有及时通过游戏来练习巩固,所获得的新知识或许只能短时记忆。因此成人应更注重把新知识的练习巩固融入儿童的游戏中去,利用游戏来进行学习。
(三)游戏功能对学前儿童情感的释放作用
皮亚杰十分重视游戏的情感功能,认为“象征性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对未满足的要求得到补偿,实现角色的颠倒和自我的解放与扩张等等。”[1]47虚拟游戏可以满足儿童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他们相信虚拟游戏的真实性,也正因为此,儿童在游戏中能够尽情地释放自己,解决情感冲突,补偿未满足的需要。比如玩娃娃家游戏儿童扮演父母对玩具娃娃进行训斥,表明儿童想要颠覆服从和权威的地位,释放自己的消极情绪。因此成人应该为儿童提供最丰富的游戏资源,让儿童的情感宣泄找到出口。
(四)教师应意识到儿童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
皮亚杰明确表明认知对游戏的决定作用,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一般都要经历与认知发展水平相对应的三个游戏阶段,因此幼儿园在选择游戏内容、组织游戏时,必须重视各个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游戏活动,注意游戏内容要随儿童的认知发展而变化,象征性游戏阶段要注意发挥儿童游戏的创造性,规则游戏阶段规则的制定必须是儿童所能理解的、接受的和共同制定的,还要注意每个游戏阶段之间的过渡,注意儿童游戏发展的连续性。
(五)关注规则游戏对儿童社会性、道德发展的作用
皮亚杰认为游戏规则是由儿童共同订立的契约性的条件,每个儿童只要想进行游戏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有研究证明参与规则游戏可以培养社会性,帮助儿童去自我、使儿童能够理解游戏规则并且提高游戏规则的执行力,发展其合作与竞争能力以确保游戏顺利进行,因此,成人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激发儿童社会性与道德潜能。
(六)关注儿童游戏主动性的积极作用
儿童游戏的动机在于认知的发展,可以说儿童出生之后要适应这个世界,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认识世界,游戏就发生于儿童主动适应世界的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根据儿童的意愿来选择和组织游戏,不管是游戏的内容、主题还是角色分配、规则制定等等,都应该由儿童自己来决定,这样才不会束缚儿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教师要学会尊重儿童发起的任何游戏,不要因为儿童自发的游戏不符合教学目标就强制其结束,应该尊重儿童游戏的意愿,这样才符合游戏的本质,才能发挥游戏的作用。总之,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告诉我们:学前教育关注、重视和尊重儿童游戏是成人所需做的迫在眉睫的功课。
参考文献:
[1]J.皮亚杰B.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关键词】主题背景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促进幼儿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主题背景下的游戏是一种既能结合课程又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巩固和丰富幼儿的主题经验,并有效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为让主题背景下的游戏真正落地,我们开展了“主题背景下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期待通过对游戏本质的真思考,对游戏开展的真研究,让其真正承载快乐的元素和学习的功能,从而实现幼儿的真发展。现以主题背景下游戏活动的开展来谈谈自己的实践感悟与思考。
一、 主题背景下游戏内容设计的研究
游戏的内容从何而来?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它有三个主要关联点。
1. 根据幼儿兴趣点产生游戏。在主题活动展开过程中,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点不同,会出现很多游戏的生成点,我们根据这些生成活动背后的教育价值,并呼应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在师幼互动中,共同建构主题背景下游戏的内容。如:在大班“我是中国人”主题背景下,孩子对各地的特产、京剧脸谱以及美丽风光比较感兴趣,因此游戏中就将他们的兴趣点渗透其中,开展了 “双桂坊美食街”“我们去旅游”“京剧脸谱”“美丽的蜡染布”“茶馆”等等游戏内容。
2. 结合当下时令产生游戏。在主题课程中有一些主题是与四季匹配的,因此,季节性的游戏也就应运而生了。同时,我们也以“探春”“嬉夏”“赏秋”“暖冬”为核心,结合一些节日传统节日及社会节日,梳理出了四大版块的传统节日和四个维度的社会节日,并打造了一系列的节日游戏,如探春季――元宵迎新系列、我爱妈妈系列;嬉夏季――端午浓情系列、乐享六一系列;赏秋季――中秋团圆系列、庆祝国庆系列;暖冬季――感恩重阳系列、我长大了系列。各年段的孩子在同一主题不同游戏活动的参与中,自由自主、乐智乐心,享受节日文化的丰富多元和快乐愉悦的情感体验。
3. 匹配主题目标产生游戏。为达成主题目标,集体教学无疑是一种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目标都必须通过集体教学才能实现,游戏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能让孩子在快乐的情绪中获得认知、技能及社会性多方面的发展,同时为目标服务。如结合主题教学活动的进程,在小班娃娃家游戏中可以渗透幼儿一一对应的练习,巩固和提高幼儿对数物对应的认知;在“理发店”里,孩子们的分类能力、精细动作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关于游戏活动的设计,我们提炼出了“三个一”游戏创意设计行动策略,即:用一小时创意设计;花一天收集材料;争取让孩子们玩上一个月。旨在把游戏的权力真正还给儿童。
二、 主题背景下游戏观察介入的研究
我们发现:游戏情节并不全是伴随幼儿年龄增长自然丰富起来的,有时需要教师睿智的介入与回应。于是,教师在看见孩子、看懂孩子上下工夫,从专业角度把握时机适时介入,形成了“和孩子一起玩”的行动策略,也梳理了几种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与策略:
1. 介入的时机。幼儿主动寻求帮助;幼儿的游戏行为或游戏材料有安全隐患;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过激行为;玩伴之间出现游戏纠纷无法自行解决;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准备放弃;幼儿表现出无所事事的状态;遇到特殊幼儿(不说话、不参与)时。
2. 介入的策略。平行参与:教师不介入幼儿游戏过程,利用自身行为的榜样暗示作用,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的一种方式。
言行暗示:当孩子在游戏中碰到的问题不能解决时,教师介入只需要基于幼儿言行暗示,幼儿就能自动化解难题,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角色参与:孩子在游戏中无所事事或游戏行为目的性不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进去,起到引导幼儿游戏行为产生的作用。
三、 主题背景下游戏有效评价的研究
游戏评价作为游戏的一个环节,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对游戏情节的回忆,体验快乐情绪,同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推动游戏的发展。我们通过行动研究梳理出了以下策略:
1. 互动式交流:通过师幼之间自然交流、同伴间优势互补交流来评价。教师可从中发现幼儿游戏需求和遇到的困难,及时为孩子提供帮助;或在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作补充说明,帮助他们完整表达。这种问答式的互动讨论,往往能引发新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中职幼教;幼儿教育;幼儿戏剧;幼儿表演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提高是表演游戏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但幼儿表演能力的提高并不是教师“告知的”或“手把手教会的”,而是按照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以尊重幼儿为前提,通过幼儿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自主的思考、讨论、提议、采纳等方式而获得的。要让孩子在自主、自由、愉悦的“游戏性”体验的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就不得不借助于戏剧教育,尤其是幼儿戏剧教育。由于过去传统教育长期以来的忽视,幼儿戏剧教育的师资与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培养,如何使教师与家长对艺术文化有更深切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应用到幼儿教育的教学实践当中去,是当前值得重视与关心的课题之一。
一、幼儿戏剧与幼儿表演能力
所谓幼儿戏剧,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专门以幼儿为受众或表演对象的戏剧表演形式,属于儿童戏剧的一个阶段性组成部分。由于幼儿阶段(3-5岁)的特殊时间段而有所区别,因此,幼儿戏剧呈现出一些特殊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对周边事物的系统认识阶段,行为礼仪准则的初步形成阶段、口头语言和简单肢体语言的模仿和早期学习阶段,幼儿戏剧以其简单明了、含义丰富、寓教于乐、互动性强的特点,成为这一时间阶段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幼儿的表演能力,既与其成长阶段相挂钩,也与其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而幼儿戏剧,就是其中重要的交叉点。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幼儿戏剧在幼儿成长阶段中对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作用,不言而喻。
二、当前教育实践中幼儿戏剧教育的现状
(一)幼儿戏剧教育大多处于“戏剧欣赏层面”,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充当的是听众、观众角色,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通过在幼儿园的实地考察及参与教学,笔者发现在当前幼儿园中的幼儿戏剧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实际参与度很有限,多处于简单的“听老师讲”或者通过多媒体方式进行欣赏的状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束缚了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也不能真正有效地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致使幼儿戏剧教学的收效大打折扣。
(二)幼儿教师在幼儿戏剧教学中的方式缺乏创新
在当前幼儿园的幼儿戏剧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幼儿教师的教学还仅仅停留在对文字剧本的讲解层面,老师讲,学生听,单方面灌输式“填鸭”教学。幼儿教师也大多仅仅满足于学生“听懂、会读、能写”,而不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这样的教育既不利于培养、激发幼儿的表演能力,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三、幼儿戏剧与激发幼儿表演能力的结合
通过一定量的走访调查和亲身的教学实习,笔者经过总结分析得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幼儿戏剧与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相互结合,是需要幼儿教师在多个方面配合进行的。只有跳出传统教学思维的窠臼,将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结合,才适合幼儿戏剧与幼儿表演能力激发的相互结合。作为中职幼教学生,掌握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一)幼儿戏剧剧本教学
1.文字剧本讲解
即对剧本内容进行文字讲解。针对幼儿阶段刚刚开始识字过程、识字量很少的情况,往往应用于简单的戏剧剧本内容;同时由于幼儿大多尚未培养起专注学习的能力,因而这种方式更多适用于篇幅较短的戏剧剧本。符合这些条件的戏剧剧本,都可以应用文字讲解的方法,例如《三只小猪》《狼来了》《小兔子乖乖》等,这些故事的内容简单明了,情节曲折生动,又具有较强的教育功用,正是适合进行文字剧本讲解的剧本。在进行文字剧本讲解的同时,结合幼儿阶段专注力不强的特点,更多地加以卡通配图,以活泼生动的图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讲解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分角色阅读等具体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幼儿对剧本的理解,加深其对剧本的印象,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离开书本,顺利将故事表演出来。
2.动态表演观赏
即通过对幼儿戏剧的动态实例观赏,吸引观众(幼儿为主,包括家长在内),并在观影结束后进行讨论、提问等活动,从而达到吸引观众、激发幼儿表演能力的作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以动画片、木偶剧等不同形式、内容呈现。对于儿童来说,影片内容本就比书本内容容易接受,对于刚刚开始识字、掌握量很少的幼儿就更是如此。相较与较为抽象的木偶戏、皮影戏等表现形式,幼儿动画片由于其情节相对简单,内容容易理解,色彩和对比更为强烈更具吸引力而成为绝大多数幼儿容易接受和喜爱的表现形式。在一次某幼儿园的课外旁听中,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受到幼儿和家长们的广泛欢迎,这样一部出品较早,情节和手法现在看起来十分简单甚至幼稚的动画片,却能取得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可见其中可供挖掘的潜力之深。
(二)幼儿戏剧活动实践
即通过简单布景、化妆、排演,鼓励与激发幼儿亲自参与表演的兴趣,同时组织发动家长与其他教师共同参与,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借以培养起幼儿对表演的兴趣;通过引导幼儿的表演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表演行为,促进幼儿表演能力的提升。笔者一次在旁听时《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组织了幼儿的角色表演,制作了故事中涉及到的动物头饰,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带上扮演成各种小动物,孩子们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把之前学习的对话运用了进去,很成功地完成了情景表演。头饰、道具一类的辅助可以可以增加表演的情景之余也激发了幼儿的表演兴趣。
综上所述,虽然尚没有明确的研究,但幼儿戏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使幼儿产生兴趣并灵活发挥,给他们以肢体与语言来传达感情与创意的条件,在接受简单的戏剧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同时,有效地激发并提高了幼儿的表演能力,并透过这种能力来进一步开发幼儿潜能,因此幼儿戏剧也正符合幼儿教育在本质上的需要。作为中职幼教学生,在学习一般教育理论的同时,也需要将实践与理论学习相互融合,这样才能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下良好基础,切实为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索丽珍. 浅议创造性戏剧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J]. 现代教育科学,2010,(6).
[2] 张丹. 教育戏剧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应用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