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品加工贸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加工贸易产品 内销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3)06-0082-04
[作者简介] 曲国明(1978 — ),满族,河北滦平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王巧霞(1982 — ),女,甘肃靖远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后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缓解出口压力,一些加工贸易企业把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希望通过内销弥补外需不足。各级政府也采取多种措施,推行内销便利化措施。但总体上看,各种举措都是一时之举,缺乏长期有效机制。因此,建立长期稳定的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势在必行。
一、建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条件
(一)多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2009年以来,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增长方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制定并实施多项政策(见表1),通过简化流程、提供政策优惠等措施,较好地促进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为加工贸易企业内销带来了便利。
一些地区还推出财政和金融等举措,促进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如广东省财政计划拿出10亿元,设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其中部分资金用于对建立内销品牌的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奖励;另外还选取300家企业作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企业,从推动自主创新、建立品牌、拓展内销市场、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低端环节有序转移等方面重点推动转型升级;中国建设银行开发“内贸通”系列产品,帮助外贸企业更好地开拓国内市场。
(二)为加工贸易企业搭建的内销平台效果显著
2009年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为加工贸易产品出口转内销搭建了多方位交易平台,如全国外贸商品巡回展、上海外贸产品内销订货会、上海外贸产品进商场专柜、北京外贸大集、大麦客台商集体内销平台等,为加工贸易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提供了展示和交流渠道,得到了采购商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规模最大的内销平台,是2012年在广东省东莞市举办的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这是我国直接服务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国家级博览会。首届加工贸易博览会参展产品多为加工贸易企业面向发达国家市场生产的时尚、高端终端消费品,共有来自28个省区市的1325家加工贸易企业参展,近5000家采购企业和超万名专业采购商到会,观展人数达到16000多人,参展企业销售总额687.3亿元。
(三)加工贸易企业内销意愿强烈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内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增加产品国内销售的愿望十分迫切。
2010年3月,国际商报新闻中心策划组织针对外贸企业生存现状的大型调查,涉及16个省市,结果显示49%的企业已经尝试内销,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近年来,加工贸易企业产品内销保持逐年增长态势。据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全国海关加工贸易内销征税302.3亿元,在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大幅下降13.7%的背景下同比增长12.6%,比2008年历史最高水平268.6亿元多收33.7亿元。2009~2011年,仅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以各种贸易方式在国内市场销售总额就达3.37万亿元,其中2011年为1.4万亿元,年增长速度超过25%。2011年全国加工贸易补税内销总额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四)形成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要素已具备
2012年,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快速提升,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手机、电脑等产品的最大市场,是世界消费品市场上的头号买家。2014年,我国在零售市场或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国。美国专家海伦 . 王认为,中国的中产阶级大约有4.75亿人,他们大都生活在城市中,购买力已经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购买力。麦肯锡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购买的奢侈品占到全球市场的27%,其中包括在海外的购物。我国生产的产品正越来越多地卖给本国消费者。如苹果公司在我国生产的iPhone和iPad有15%流入我国市场,销售额相当于238亿美元。
我国人口众多,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对加工贸易产品购买欲望强烈,已完全具备建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要素。
二、建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设想
(一)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模式选择
针对我国加工贸易产品数量庞大、消费者需求旺盛的特点,可建立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两种模式。可建在同一地点,分隔成两片区域。
加工贸易内销产品零售市场一般总体规模较小,运营模式可参考海南离岛免税的操作思路:市场内销售的产品视同外销,适用保税政策。中国公民凭身份证每年准予在区内自购一定金额的商品,如果超过规定额度,可比照进境物品超额部分征税办法进行征税。
加工贸易内销产品批发市场规模较大,可借鉴“加博会”的操作思路,主要针对批发商、零售商等专业买家,销售的产品按内销处理,按有关规定征收相关税费,可考虑在现有政策下降低相关的税率,并不断完善现有的内销便利化措施。
加工贸易内销产品市场要有严格的准入机制,对进入市场的企业素质要进行严格审核,把素质不达标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对一些不确定能否参选的企业,要对其考察后进行评估,以确保进入该市场的企业及商品达到规定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市场得到长期、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二)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区位选择
世界上的市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产业为依托而形成的市场,另一种是纯中介性市场。
1. 以产业为依托的加工贸易内销市场
这类市场应选择加工贸易企业集中的区域。广东和江苏是全国的两个加工贸易大省,两省加工贸易总量约占全国的六成左右。其中广东占比接近4成,江苏占比超过2成。从加工贸易企业的数量来看,广东占据绝对优势,加工贸易企业约2.9万家,其中既有像富士康一样的超大型加工贸易企业,也存在一定数量(约5000家左右)的以来料装配为主的非法人企业,涵盖大、中、小多个层级。江苏的加工贸易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少于广东,共计约7440家,但在平均规模上远大于广东,且加工贸易企业的质量效益好于广东。
粤、苏两省加工贸易发展各有特点。从行业分布来看,江苏加工贸易行业分布相对集中,其IT行业产品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接近6成,全省90%的IT产品出口由加工贸易企业创造;广东的加工贸易企业在行业分布上更加广泛,轻纺、电子、机械、家电、建材等行业均占有相当比例。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的加工贸易绝大部分都集中在珠三角9市,占总量的97%以上;而江苏省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其中苏州一市加工贸易约占全省近7成。从发展模式来看,广东加工贸易以“放养”为主,加工贸易发展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发展至今在规划布局上总体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江苏加工贸易以“圈养”居多,加工贸易企业大部分位于园区之内,容易形成集聚效应,同时监管也更加便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粤、苏两省各具特点,可考虑分别在两省建立加工贸易内销市场。广东省可在东莞,因为东莞是“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1万多家,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广东的20%以上,有“外博会”和“加博会”的经验。在东莞建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相当于将“加博会”时间无限期延长,而不是目前的只有4天。但选择在东莞建立内销市场也存在一定不足:一是从全国角度看,地理位置偏南,经济腹地主要在珠三角地区,辐射范围不及江苏;二是东莞旅游景点相对较少,不能很好地满足零售市场旅游、购物一体化的需求。
江苏省可选择苏州市,苏州也是“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是加工贸易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目前共聚集加工贸易企业5000余家,其中60家龙头企业进出口规模达到900亿美元,占加工贸易总额的70%。苏州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江苏省省加工贸易总额的70%以上,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15%,总体规模位居全国第二。苏州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汇处,长三角地区“核心腹地”,是长三角次级中心城市,处于上海100公里都市圈的范围内,有广阔富饶的长江流域以至可向南北扩展的更大地域作为的经济腹地。苏州在旅游资源、区位交通和综合实力等方面在全国占处于领先地位,非常适合建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可形成企业与消费者的完美对接。
2. 半产业半中介性质的加工贸易内销市场
这种类型市场要以区位优势为支撑,依托本地加工贸易企业,用完善的配套设施发挥市场的集散功能,通过积累资本,扩大经营规模,促使商业资本向制造业和更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扩张,实现市场与产业、城市的联动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
江苏省泰州市较具备建立半产业半中介性质的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条件。首先,泰州的区位位势明显:一是泰州地理位置,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位于江苏中部,处于沿海和长江“T”型产业带的结合部,南北承接苏南苏北两大经济板块,受到上海和南京两大经济中心的直接辐射,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连接长江中上游各省,同时与苏北乃至中原地区广大的陆域腹地相邻。二是泰州交通发达,已形成“公、铁、水、航”无缝对接的立体交通体系,减少了供需双方运输成本。三是泰州除自身拥有出口加工区外,周围各市均有出口加工区,为加工贸易企业入驻市场提供了方便。
其次,泰州政策优势明显,2012年10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泰州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确定泰州为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泰州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以转型升级大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建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正是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的具体体现,可在江苏省及乃至全国起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示范效应,也是扭转江苏 “重工轻商”传统思维惯性的大胆尝试,必将会对搞活区域经济做出重大贡献。
再次,泰州加工贸易发展具有一定基础,2012年全年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在江苏13个地级市排在第六位。最后,泰州具有后发优势,空闲土地较多,配套设施先进,比苏州和东莞建设市场灵活,发展空间较大。
(三)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相关配套政策
建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涉及海关、外管局、质监局和商务部等多个部门,必须协调配合,出台配套政策扶持市场的发展。
海关要建立相配套的“快速通道”监管工作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简化内销征税手续,加快单证流转速度,简化内销手续,减免相关税费。进一步完善“预审核”制度和“先销后税、集中申报”等管理模式。
外汇管理局要支持进入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企业购付汇行为。一是针对一些地区的“三来一补”企业内销获得的人民币无法购汇付出的问题,要允许其凭所在地外汇局签发的《进口付汇备案表》直接对外付汇。二是允许进入该市场的内销企业按实际需要申请增加延期付汇额度,保证其内销生产的需要。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要实施检验检疫绿色通道制度,推行检验检疫直通放行制度,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优势,全面实施通关单联网核查,优化检验检疫工作程序,简化手续,进一步提高通关速度。同时要加大认证工作力度,指导企业开展ISO9000、ISO14000、HACCP等体系认证以及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等产品认证。
[参考文献]
[1] 明洁等.加工贸易企业出口转内销的渠道问题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0(10).
[2] 毛军等.外贸企业开拓内需市场“难”与“解”[J].2010(17).
[3] 龚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新探[J].国际贸易,2011(10).
关键词: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垂直专业化分工
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研究综述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科技的进步,国际分工水平日益深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得以在不同的国家展开,公司内贸易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世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各国学者开始关注于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工现象。
Hummels,IshiiandYi(2001)经研究准确定义了垂直专业化(verticalspecialization),并分析了垂直专业化贸易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工的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障碍(关税壁垒和运输成本)的消减。另外,Deardoff(1998)在研究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发生条件时认为,垂直专业化分工在各国的开展取决于专业化技术带来的成本节约与额外资源使用成本之间的权衡。JonesandKierzkowski(2000)则认为,服务成本随规模增大而减少,因此推动了垂直专业化的跨国分工。
从产品的垂直专业化生产过程来看,由于不同生产环节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对生产活动的协调和组织将会带来额外的交易成本,比如中间产品的运输、产品质量的控制等。同时,各国专业化生产带来的好处能够使得各个生产环节上的生产成本之和比原来的“一站式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事实上,也只有生产成本的节约超过额外增加的交易成本,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工才有可能在各国开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垂直专业化的研究开始走向“专业化”和“规模化”。Arndt(1997)运用传统贸易理论的框架进行分析发现,有关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使参与国福利降低的评价过于夸张。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看,将一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给在这一环节上更具比较优势的外国进行生产,由于专业化生产程度的加深,通过贸易分工将有可能获得福利增进。他同时也认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工人工资的影响有赖于发生垂直专业化的产业要素密集度与各国的要素禀赋的对比情况。
Arndt(1998)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了先进国家进行垂直专业化分工后对该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Arndt认为,当先进国家采用了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将原来国内生产的环节放在其他国家进行,先进国家的工资将会上涨,产业就业和产出都会有所增加,国家的整体福利都会得到改善,对于大国而言,福利改善的效果将更加明显。
Deardoff对垂直专业化贸易的跨国生产分工进行了研究,认为:如果价格不变,垂直专业化分工将提高各贸易国的产出;如果价格发生变化,则由于垂直专业化分工带来的贸易条件恶化将会降低其中一国的福利,而在受益国,某些要素所有者的利益也可能遭受损失。另外,专业化分工对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影响取决于专业化分工的生产环节所使用的相对本国平均的要素密集程度。
JonesandKierzkowski(2000)综合探讨了关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多个问题,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框架,并且将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分析拓展到多个国家的情形。其中主要的结论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一国福利的影响取决于该国专业化生产的产品密集度与该国要素密集度的对比。
HelgandTajoli(2003)考察了垂直产业化分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其对相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方式。他们在对意大利和德国的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意大利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度的提高与垂直产业化分工正相关,而德国的实证结果没能支持之前的假设。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工对产品原生产国的要素价格和福利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但以上的研究基本是静态研究,没有考虑一国在专业化链条上的动态转换。而且,大部分文献都是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尚待探讨和检验。
垂直专业化分工及其贸易所得
本文对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垂直专业化分工对该国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根据Ardnt(1998)的思路,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框架下探讨这一问题。初始的状态如图1所示,X0,Y0分别代表最终产品X和Y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工资租金比为等成本曲线的斜率w/r。发展中国家工资较低,因此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X,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Y。我们假定由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出现,发达国家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Y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生产,如图1中虚线OY1和OY2所示。在Y,Y1,Y2三种产品中,其中Y1是资本密集度最高的产品,而Y2的劳动密集度最高。产品Y的要素比例可以由中间产品Y1和Y2的要素比例向量相加得到,如图1中OF为向量OG和OH的向量和。
考虑垂直专业化跨国分工的情况。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运输或通信技术的发展,或者生产技术的进步,或者贸易壁垒的消减)使得垂直专业化的跨国分工成为可能,而且假定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足够低,使得发达国家宁愿放弃产品Y2的国内生产,让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垂直专业化进行加工贸易。如果两国均为小国,那么产品X和Y的相对价格外生给定。此时,生产过程的调整只会影响要素价格。发展中国家原来的Y生产部门将生产产品Y2,新的等产量曲线将处在点F和点H之间,如图2Y′所示。
原来的要素相对价格w/r已经不再符合Y部门的生产成本,新的要素相对价格由与Y′和X0都相切的成本线(w/r)′确定。资本租金将会上升,各产业的资本-劳动比都将有所下降,如图2中OY2′和OX′所示。资本租金的上升意味着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会得到提高。由于通过加工贸易参与了相对本国资本密集度更高的产品的生产,部分低效率的资本和劳动力从原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释放出来,因而提高了整体的生产力,这一效应有些类似于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
(一)垂直专业化跨国分工的产出效应
本文假定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满足市场出清,要素禀赋将得到充分的利用。从图3中可以看出,要素价格变动最终对产出的影响。图中E点为要素禀赋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出X0减少至X1,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则由Y0增加到了Y1。部分劳动力从X部门转移至Y部门,导致X部门的产量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增加,产量随之增长。在要素禀赋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部分要素资源的转移,发展中国家开始生产原来需要完全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原来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将减少。
(二)垂直专业化跨国分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若该国为一大国,则由于本国市场上产品Y的产量增加和产品X产量的减少,进口产品Y的世界价格将会下降,而出口产品X的世界价格将会上升,因而贸易条件将会得到改善。这一贸易条件的改善将有可能促进出口X部门的扩张,而抑制进口Y部门的萎缩,使得要素价格发生相反的变化。但只要贸易条件改善的效应更大,则X的生产会下降,而Y的产量会增加。
(三)垂直专业化跨国分工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设初始的贸易条件为Pw,此时对应的消费无差异曲线为C0。由于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沿着Y轴扩展,Y产品的最大产量由分工前的T′增加到T〞。若贸易条件不变,则新的消费无差异曲线处于C1,比原无差异曲线更高,因而国家福利得到改善。若是大国情形,则出口产品X的价格会上升,而进口产品Y的价格会下降,新的贸易条件为P1w,此时发展中国家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C2上进行消费,福利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如图4所示)。
以上分析基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框架,从理论上论证了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垂直化专业分工,特别是参与到相对本国资本密集度更高的产品的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当然本文的分析仅限于两种要素的情况,这一结论也可以适用于技术、熟练劳动力等要素的情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工贸易作为一种参与国际分工的手段,不仅要参与到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分工中,还要参与到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分工中去。这一结论反映了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是有益于一国的福利和发展的,加工贸易的结构应该得到优化和升级。
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
本文建立模型说明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贸易所得。模型包括两个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种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在初始状态,由于发达国家还没有采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因而根据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原理,各国专业化生产本国要素丰裕的产品。
从图5中可以看到,在初始状态下,发展中国家(H)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设为X),等产量曲线H1与等成本曲线NN相切于点A,OA代表生产向量。发达国家(F)专业化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设为Y),等产量曲线F与等成本曲线MM相切于点C,OC代表此时的生产向量。当技术进步使得发达国家得以将原来的资本密集型产品C进行垂直专业化分工生产,比如可以将原来生产过程拆分为两个环节,先生产资本密集型中间产品D,产品D再经过劳动密集型过程的加工或处理,最终生产出Y。图5中这一垂直专业化分工表示为,生产向量OC可以通过向量OD和向量DC相加得到,即产品Y通过两个生产过程OD和DC最终生产出来。若其中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的生产技术刚好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所掌握,则由于较低的工资水平,生产过程DC将可能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如图5所示,向量DC平行于向量OA,两变量的技术水平是一样的。因而,发展国家H可以进口中间产品D生产出最终产品Y。原来发展中国家对产品Y的消费全部依赖于从发达国家的进口,而此时,由于生产过程的转移,现在发展中国家只要进口中间产品D,通过自己的生产就可以满足国内消费。发展中国家不仅生产可能性边界可能会扩大,而且进口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所带来的技术外溢也可能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整体生产力得到提高,因而改善国家的整体福利。
如果假设发展中国家由于进口产品的技术外溢,生产技术得到了改善。设新的生产技术可以用OB表示,则发展中国家H将运用生产技术OB生产相对产品A资本密集度更高的产品B,等产量曲线H2与等成本曲线NN切于B点。由图5中所示,此时发展中国家H只要进口比产品D生产技术较低的产品E就可以在国内生产产品C。由于产品E的生产技术OE仍然高于本国的平均生产力,进口产品E仍然可以对发展中国家造成技术外溢。随着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中国家将可能趋向于生产较原来资本密集度更高的产品,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也将转向相对资本密集度较高的产品B所在的产业,进入更高资本密集度的生产环节,国家的福利可能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获得整体改善。
以下将粗略分析发展中国家由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动态转变所带来的福利改变。假设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初始状态,发展中国家专业化生产相对资本密集度较低的生产环节。此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MM,贸易条件为T,发展中国家在Q1点生产,B1点消费。当发展中国家在生产链的分工阶梯上有所上升时,生产环节的资本密集度较原来更高,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生产可能性曲线扩展至NN。从图6中可以看出这一扩展是偏向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与之对应的国内生产点为Q2,无差异曲线为I2,假设贸易条件不变,发展中国家将在Q2点进行生产,而在B2点消费。显然,无差异曲线I2要高于I1,国家福利得到改善。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动态提升将可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改善。
综合图5、图6的分析,一国可以通过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获得技术进步,提升一国在生产链条上所处的位置,进而改善一国的整体福利。其中的关键是通过参与分工获益,促进垂直专业化的产业升级。
以上分析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到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主要形式,我们应该积极有效地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带动我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有赖于技术进步,这就要求必须使加工贸易要增强加工贸易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产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要积极提业配套,加强加工贸易对当地的技术外溢效应。
我国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启示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主要方式。目前加工贸易中相当大部分仍是服装、纺织和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部分高技术、深加工产品往往也存在加工过程短、增值率不高等问题。境外加工贸易也是我国从事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一种方式,但其数量和规模极为有限,在对外贸易中占的比重很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而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近期内,按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以劳动密集生产环节为主的分工。加工贸易处于劳动密集生产环节正是我国静态比较优势的体现。从21世纪前十几年来看,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将继续呈供过于求的态势。另外,我国人均受教育程度不高,平均素质较低,因此,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虽然增值率比较低,但毕竟能吸纳一部分人就业,增加一部分国民收入,国家也能得到税收。所以,目前我国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生产环节。
长期内,追求动态比较利益,提升分工层次和增值率。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实现加工贸易商品的结构升级;二是实现从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生产环节的过渡。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加工贸易商品的结构升级发展较快,而从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生产环节的过渡较慢。因此要创造后天比较优势,这种后天比较优势来自于资本积累的加速、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它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加工贸易商品的结构升级和增值比率的提高。
积极发挥跨国公司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链条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上,呈现出如下演进态势: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零部件的分包生产—中间产品的生产—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自创品牌的生产。在最初的加工、组装阶段,发展中国家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相结合,参与国际分工;随着资金、技术优势的逐步积累和关联产业的形成,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由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逐步向中间产品、整件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演化。
参考文献:
1.HummelsDavid,JunIshiiandKei-MuYi.TheNatureandGrowthofVerticalSpecializationinWorld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1,54(1)
[关键词]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 竞争战略 防御 进攻 农业产业安全
一、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主要竞争战略的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讲,WTO自由贸易体制可以使本国获得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但在实践上,市场份额的增加依靠贸易伙伴的同类产品之间竞争实现,而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取决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由价格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构成。
加入WTO以后,中国具有相对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屡屡因遭到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而呈现持续下滑趋势。从竞争战略的角度分析,发达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要凭借其在农产品有毒有害成分检验检测技术方面的先进性而掌握了农产品质量竞争力判断标准的话语权,对中国利用低成本优势创造的高水平价格竞争力进行竞争,从而有效地抵消了中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
本文认为,标准贸易壁垒竞争战略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防御性战略,即通过采取提高检验检疫标准和增加检测项目等方法来控制本国农产品市场准入机会,以保护本国农产品销售和本国农业产业安全免受进口农产品竞争的不利影响;其次是进攻性战略,即通过谋求以本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标准对农产品出口国的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实际控制,最后实现对农产品出口国的农业产业进行控制的目的。发达国家近年来已经实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从防御性战略过度到进攻性战略的转变。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使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获利能力被严重削弱
中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其中,贸易顺差自2000年的55.7亿美元下降至2003年的25亿美元;2004年首次出现逆差,贸易逆差自2004年的46.4亿美元逆差上升至2008年1月~5月的75.7亿美元。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与中国农产品遭受越来越严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直接关系。据统计,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累计达到1000项以上,有90%的农业和食品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造成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有关资料表明,对中国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最多的是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到95%以上。因此,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标准贸易壁垒是使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盈利能力被严重削弱的主要原因。
三、发达国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从防御性战略向进攻性战略的转变进程分析
1.发达国家对与中国农产品进口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竞争战略具有长期准备的明显迹象
在加入WTO以前,一些传统上一直进口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发达国家,利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中国农产品进口、压缩中国出口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倾向就已现端倪。
1993年,欧盟以中国茶叶农药残留超过限量标准为由,增加检测项目,大幅度提高标准,使中国茶叶出口持续下降。1997年,欧盟又以中国海洋环境不断恶化为由,决定不再进口中国贝类产品,造成中国直接出口损失2750亿元。1997年12月,日本重新颁布大米标准,规定对进口大米必须检测91项安全、卫生指标,造成中国出口日本的大米数量严重下滑。 1999年9月,美国规定必须对所有来自中国的木质包装物采取严厉的检验,要求所有纯木材都经过指定工艺流程处理,涉及到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大约100万个集装箱,显著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2000年欧盟提高茶叶的农药残余限量标准,禁用的农药品种从过去的29种增加到62种,部分农药标准提高100倍以上,当年即造成中国茶叶出口大幅度下降。
2.中国加入WTO以后,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农产品标准贸易壁垒的防御,对本国农产品市场进行高水平保护
在中国加入WTO最初几年,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农产品进口采取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大幅度提高特定农产品的检测标准,以及增加检测项目,通过有选择地减少特定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机会来达到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目的。如2002年欧盟提高蜂产品中氯霉素、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量的限量标准,美国和日本也采取了相同措施,从而使当年中国蜂产品出口下降近50%。2004年,日本以中国进口的鸭肉中检出禽流感病毒为由,禁止从中国进口禽肉及其制品,已经达到日本港口但尚未通关的相关产品全部运回,使得全国上千家肉禽企业遭受巨额损失。2005年8月,欧盟启动新的进口茶叶农残检验标准,其中硫丹的残留限量从30毫克/公斤提高到0.01毫克/公斤,比原来标准提高了3000倍。
自2006年以来,发达国家开始对所有进口农产品及食品制定和实施全面提高检验检疫标准和增加检测项目的新的法规制度,即通过建立高水平、永久性和普遍性的市场进入门槛来全面压缩进口农产品的市场进入机会。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是发达国家相互间参照各国检验检疫标准和方法制定的,因此这种新标准本身意味着对发达国家的优惠和对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苛刻。典型的事例是日本自2006年5月29日起实施《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肯定列表”制度规定的农业化学品几乎涉及到中国对日出口的全部食品和农产品。“肯定列表”制度所设定的新标准与此前执行的旧标准相比提高很多,如对734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264种食品和农产品中设立53862个限量标准,分别是过去全部规定的3倍、1.4倍和5.6倍。中国大部分农产品和食品的残留限量标准比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标准要超出上百倍。根据“肯定列表”制度,中国每种输日农产品平均检测项目达到200项,不少大宗农产品在日本港口每批检测费用比过去增加了近20倍,在中国港口出检的检测费用比过去增加了10倍。“肯定列表”制度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使中国大部分主要经营对日出口农产品的涉农企业的利润普遍下降20%~30%左右,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肯定列表”制度的最大受害国。
此外,自2007年3月1日起,欧盟开始实施关于食品污染物最高限量的新法规(EC1881/2006号条例),对各类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新法规事实上要求对绝大部分的欧盟各种进口食品都要实施全面严格的检验检疫,从而使出口国的食品生产成本和技术成本相应增加,显著地提高了进口农产品的市场进入门槛。例如在2007年,欧盟进口的中国苹果要经过360项药残项目检测,其检测费用增加之巨可想而知。
上述情况表明,中国加入WTO以后,发达国家迅速从限制特定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机会的应急性技术性贸易壁垒战略过度到全面限制所有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机会的永久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战略,从而将技术性贸易壁垒竞争战略对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的防御发挥到最高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对进口农产品实施可控制的市场准入的目的。
3.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标准贸易壁垒由防御战略转变为进攻战略,谋求控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
中国加入WTO以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出现一种新的趋势,即从过去的防御性战略发展到进攻性战略。传统的标准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出口国生产经营链条终端针对出口农产品本身实施市场准入机会限制性措施,现在的标准贸易壁垒发展到将本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性的标准要求延伸到对出口国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和生产过程本身的要求上,并根据一系列所谓的国际标准认证体系逐步实施对出口国农产品生产者和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
2003年,美国农业部决定建立“家畜追溯体系”;2005年,美国又对进口水产品实施“原产地标签”制度,欧盟同年也对进口水产品实施“可追溯标签制度”。上述关于农产品原产地的标签制度实际上对生产者可能形成有力控制,它通过将终端销售市场的准入要求和原产地的生产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实际上是将进口国的单方面的对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标准要求加诸于出口国生产者,要求生产者必须严格按照进口国的要求进行生产,这样一来不但显著地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使得事实上出口国的生产行为置于进口国的监管之下,其实质是使外国标准代替本国标准,最终使得本国失去自主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方面的主导权。
此外,欧盟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食品卫生法规体系,其内容除了进一步强调对食品生产实施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和食品生产的可追溯性以外,突出特征是将食品生产过程中动物福利水平纳入到食品的质量安全性标准和要求进口国政府在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性方面负有更大责任。美国在2007年试行对进口产品的SA8000认证标准体系,其特征是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劳工利益保障水平都纳入到进口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标准。上述要求实际上是一方面谋求通过对食品出口国政府施加压力而加强发达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性标准对出口国生产者的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动物福利、劳工利益等道德标准而在出口国设置了更高的生产者准入门槛,实际上是以本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性标准为依据来谋求实施对出口国农业产业的全面控制。很显然,这种反映发达国家根本利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程度已经达到了威胁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安全的地步。
四、对策建议
1.充分认识标准贸易壁垒竞争战略的科学内涵,始终保持维护国家农业产业安全的警觉和意识
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发达国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并坚持本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标准的自主性发展方向,防范外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标准对本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2.提高国家对农产品的检疫检测技术水平
对农产品的精密检验检疫技术及其技术装备技术是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的核心竞争优势形成的物质基础,因此应当大力增加专项资金投入,以尽快全面增加和更新自主研发的农产品检疫检测设备,培训足够专业技术人员,以提高对农产品的检疫检测水平。
4.建立全面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合理、科学的生产方式
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和价格竞争力共同构成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缺少足够质量水平保证的价格水平即使再低也不能形成竞争优势,而产品质量是生产过程的结果,因此必须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注意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水平,这种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是创造真正的国际竞争力的源泉。
5.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降低质量管理成本
充分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是提高农产品总体质量安全性水平和有效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全体,而实现中国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近期应当尽快制定较为全面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有关技术标准,加大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尽力将国家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水平的标准要求和农业生产过程衔接起来。
6.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长抓不懈
农业生态环境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条件,也是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进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重要保证。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的投资属于受WTO规则保护的“绿箱政策”,因此,应当充分利用“绿箱政策”的有利规定,重点对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农产品主产区进行环境治理,近期治理重点应当是减轻土壤污染,以逐步降低农产品的有害物质残留。
参考文献:
[1]李红梅:企业执行食品安全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农业质量标准,2007(3)
1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近年江苏省加工贸易行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江苏省的加工贸易虽起始于80年代初期,起步较珠三角地区晚,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等,江苏省正不断赶超其他省份,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流力量。同时加工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整个江苏省经济的迅速成长。加工贸易顺差的稳定增长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增加,不仅提高了江苏省加工企业的产品制造能力和竞争力,而且将国内产品更好地带入到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据江苏统计局2010年统计年报表明,2000~2009年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速度保持稳定,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和加工贸易出口量缩减的影响,2009年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仍占整个江苏对外贸易总额的57%,高达1923.4亿美元。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自2009年江苏加工贸易出口量骤减,为减缓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加工贸易严峻形势。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金额达到756亿美元,同比增长51.0%;出口金额达到465.7亿美元,同比增长41.7%;进口291.2亿美元,增长68.6%。加工贸易进口比江苏省平均增幅还要高五点七个百分点,比一般贸易高十九点四个百分点。2010年以来,江苏省的加工贸易发展平稳增长,进出口加工贸易也保持着较为平衡的状态,技术型产业和资本型产业也不断壮大,持续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外资企业一直是江苏省外贸进出口的主流力量,2003~2009年进出口总额由860亿美元增长到2597亿美元,7年增长了1737亿美元,所占比重由原先的75.6%上升至2009年的76.7%。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比重偏低,外资企业仍对加工贸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威胁着江苏加工企业的发展。目前,在世界生产电子信息产品的众多制造基地中,江苏省的生产加工地位已经是首屈一指,在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它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提高了产品技术含量,越来越突出加工贸易产业的规模效益。在江苏省加工贸易的贸易结构比重中,机电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但是比重仍然偏低,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还略显不足。
2加工贸易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经济贡献度作为一项指标来衡量一种贸易方式对经济增长拉动度的大小。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首先要通过计算加工贸易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这两个方面来分别进行研究。
2.1加工贸易增值系数的分析
增值系数作为质量指标来衡量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高低,同时它也间接反映了加工贸易行业的升级状况。增值系数等于加工贸易出口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值,其数值的提高不仅反映了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程度和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小,也表现了其在质量上的扩张程度。1995~2009年间,江苏加工贸易增值系数都大于1,并且图表还显示增值系数已从原先的1点1提高到现在近2点的水平,这表明江苏加工贸易出口额总量均多于进口额总量,即加工贸易一直处在顺差的状态。1995~1999年的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呈逐步上升的态势,1999~2003年的加工贸易增值系数略有下降,2003~2009年(2005年除外),增值系数又呈逐步上升的态势。这表明江苏加工贸易的技术引进能力和产品质量在不断提高,出口创汇的质量正逐步改善,产业结构也在逐步优化,体现加工贸易独一无二的地位。
2.2加工贸易对江苏GDP拉动度的分析
加工贸易对GDP的拉动度主要是指加工贸易在GDP增长率中贡献了多少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对GDP增长的拉动度D=P*(GDP/GDP)即拉动度=(X-M)/GDP*GDP增长率其中X为加工贸易出口增量,M为加工贸易进口增量,X-M为加工贸易净出口增量。虽然加工贸易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呈逐步上升的态势,但是上升速度较为缓慢,1995~2009年间(2002年除外)的加工贸易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均是正数,这表明加工贸易对江苏省的经济增长是正向拉动的。在2006年的GDP增长率中有5.329个百分点是加工贸易贡献的,是近十五年来最高值,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与外资大力引进。通过计算平均值发现,江苏省的加工贸易总的来说是正向促进经济增长的,而且加工贸易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度和拉动度都比一般贸易要有优势。虽然江苏省的加工贸易是在90年代才开始才起步的,初期的发展速度也不是很快,但是自21世纪后,江苏省的加工贸易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工贸易体制也相对成熟,各项基于垂直FDI和垂直约束的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也相应完善,所以这段时期的加工贸易所计算出来的贡献度、增值系数和拉动度不断增大。这一情况在遭遇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发生了逆转,加工贸易原本的增长趋势呈现波动趋势,沿着之前的波动曲线转而下滑。
2.3加工贸易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度的线性回归分析
为了更加透彻的阐释江苏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江苏省的加工贸易总额、进口总额及出口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作用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与线性系数相关性检验。为了更好地说明每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减少数据的波动,提高拟合的效果,对上述变量取对数,也就是用LnJG表示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LnIM表示加工贸易进口总额,LnEX表示加工贸易出口总额,Ln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来建立二元回归模型,并用Eviews计算。把LnGDP看作因变量,把LnJG,LnEX,LnIM分别作为自变量,进行OLS回归,分别得到回归方程如下:LnGDP=c+bLnGDP(-1)+aLnJGLnGDP=5.770+0.437LnJG(41.369)(25.257)R2=0.981508
F=637.9384
DW=0.831158注:括号内的数据为检验值以上数据表明,通过对方程进行检验,拟合优度良好,参数的经济意义合理,但是发现估计方程存在序列相关性。进一步用LM检验后发现方程确实存在二阶序列相关,因此在上述回归模型中加入AR(1)、AR(2),进行修正来消除自相关,得到以下检验结果:LnGDP=5.814+0.427LnJG+[AR(1)=1.047]+[AR(2)=-0.838](25.817)(14.993)R2=0.983536 F=200.1328 DW=2.277327注:括号内的数据为检验值由DW值检验结果来看,修正后的模型已基本消除了残差的序列自相关现象。对方程进行分析发现:江苏省加工贸易总额与GDP两者间存在着正相关性的联系,也就表明江苏加工贸易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拉动的作用。模型修正后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加工贸易的回归系数为0.427,也就是说加工贸易总额每增加1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就平均增加0.427个单位,这表明江苏省生产总值很大一部分是由加工贸易拉动的,并且作用比较显著。
3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建议
经数据及实证分析表明,加工贸易已然成为江苏省重要的对外贸易形式,对江苏省的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工贸易对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我国国际地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要想推动工业化战略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是其有效途径,在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时,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便可以削弱其受到的影响。
3.1推动内资企业发展,促进江苏省加工贸易主体的转变
据江苏省统计局公布数据结果显示,2003~2009年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由860亿美元增长到2597亿美元,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75.6%上升至2009年的76.7%,而内资企业所占比重不超过20个百分点。由数据表明要推动江苏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格局,拉动内资企业的发展,加快内资企业改革,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快技术进步。
3.2提高加工贸易的配套值,促进江苏省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江苏省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仍相差较大它为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的料件等配套不足,在技术、管理和产品质量上均不能达到国际产品的要求,而且产品加工仍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加工产业进驻江苏,外商投资力度加大,高等劳动力的不断短缺,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严峻,本土高端加工企业竞争力大,发展更为艰难。对内资企业来说,要充分合理利用和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与科技水平,积极为已经进行加工贸易的企业提供配套设备、原料及产品零部件,善于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国内料件的配套值,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使其达到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技术要求。
3.3立足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
低层次的组装型加工和简单加工占据着江苏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如服装加工、汽车零部件加工、电子装配等,高新技术产品加工比重较小,销往国外的商品由于技术的落后而导致其附加值低,多数的加工贸易是以资源和能源消耗为代价以换取贸易的增长,而且国内营销渠道单一化,与国外产品相比缺少竞争力度。从长远利益来看,江苏省的加工贸易应向其他方向转移,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合理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出口商品结构,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提升产品加工深度,将不同附加值的环节进行优化调整和分配整合,同时实现贸易结构的升级,提升加工贸易产品的整体水平。
3.4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实现加工贸易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江苏省处于沿海沿江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科学技术、人文环境等要素的差异,使得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地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日益严重,这些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苏南的苏、锡、常、宁等地,而苏中及苏北所占比重很小。苏、锡、常、宁等地区交通便利,贸易加工区分布广,各大高校人才不断涌入,加上诸多优惠政策,使其发展尤为迅速。苏中及苏北,各方面条件都较弱,人才短缺,加工产品形式较单一。目前加工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已制约到其转型升级,因此各区域应充分认识到不同产业链中的加工贸易在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将苏南一些附加值比较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向苏中和苏北转移,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同志们:
刚才,我们一起收看全省加工贸易电视会议,省长、县长的讲话完全符合我县实际,各单位、各企业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县里研究的意见,讲三个问题。
一、我县加工贸易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到××年底,全县共有加工贸易企业家,其中三资企业家,自营进出口企业家。涉及纺织服装、食品、玩具、机电、木器、化工等十多个行业。去年,全县加工贸易进出口贸易额万美元,占全县进出口总额的;其中加工贸易进口额万美元,占全县进口总额的;加工贸易出口额万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加工贸易总额位居(上级市)县第二。
涌现出了仁木、泸河、桑莎、兰凤、泰森大龙、裕泰针织、宜林燃料、中康公司等加工贸易大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直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加工贸易出口企业不断进取、辛勤劳动的结晶。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加工贸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长期制约加工贸易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我县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针织服装、食品、木器、化工行业,出口规模小,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高附加值、高新技术含量、高创汇的集约增长型加工贸易项目少,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低。
二是加工贸易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我县利用外资总体水平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加工贸易方面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大。多年来,外商投资企业一直是我县加工贸易的主力军,对推动加工贸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年我县三资企业加工贸易呈下降趋势,加工贸易出口仅万美元,同比下降。这从反面说明我们在加工贸易领域招商引资的不足。三是加工贸易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大项目、大企业的支撑与拉动。特别是由于加工
贸易涉及部门多、环节多,监管力度又高于一般贸易,致使部分做加工贸易的企业改做一般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加工贸易的发展。这些问题,既是工作的难点,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各部门、有关企业,要认清形势,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千方百计促进全县加工贸易业发展。
二、下步突出抓好的几项工作
进一步加快加工贸易发展,推动全县外贸出口长期稳定增长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外经贸工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下步,要以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外商投资项目为重点,以优化经营环境为动力,努力为加工贸易企业搞好服务,着力提高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创汇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实现全县加工贸易新一轮量的扩张和质的突破。
第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加工贸易企业扩张不快、规模偏小是制约全县加工贸易发展的突出问题。没有新的增量,仅仅依靠现有的老企业,加工贸易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加工贸易企业队伍快速发展。一是要重点加强对日韩企业的招商工作。近几年,日韩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向海外转移投资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要紧紧抓住他们这种加工布局结构调整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县的区位、劳动力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尽可能多地吸引日韩企业来我县投资设厂,开展加工贸易。二是把加工贸易领域的招商引资作为利用外资的一个重点突出起来。要按照全县招商引资的总体部署,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与跨国公司挂靠联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项目,建立加工贸易企业,大力引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创汇的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关联配套”型加工贸易项目,为加工贸易发展增添活力。三是积极争取
企业自营进出口经营资格。这方面,有关部门要认真搞好指导和服务,为加工贸易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年内力争有加工贸易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第二,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大力发展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参与机电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分工是当前国际投资贸易的发展趋势。对我们来说,这方面是个薄弱环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有关部门和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政策集中支持、资源集中使用、精力集中投入”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发展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增强加工贸易和外贸出口的发展后劲,努力培植我县在国际市场上的自有品牌。
第三,强化载体建设,为加工贸易发展搭建平台。今后,要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园区建设的重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为加工贸易发展培植优良载体,使园区特别是出口加工区真正成为全县加工贸易的示范区和亮点。在抓好现有加工贸易企业嫁接改造、扩张规模的基础上,结合招商引资,狠抓加工贸易新项目、新企业建设。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建立加工贸易重点企业信息库,及时跟踪了解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四,发展配套产业,提高加工贸易水平。版权所有
今后要把培植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群与聚集带,作为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抓紧抓好。不断拉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原材料,提高原材料的国产化率,密切加工贸易与县内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增强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