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宛转蛾眉马前死

宛转蛾眉马前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宛转蛾眉马前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宛转蛾眉马前死范文第1篇

说起唐玄宗,大家一定如雷贯耳,就是这个伟大的君王一手创造了开元盛世。而杨贵妃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我们也不陌生。就是这两个本来没有任何交集的人,却突然在那一天,相遇了。于是、他们谱写了一首历史的绝唱、、

三郎,我误你,所以宛转蛾眉马前死,也无所怨。只求三军齐发,护你早日回长安。

­玉环,我并不觉得被误,从未觉得后悔,只是救不得你,我抱恨终天!

——出自《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不了解历史,但是杨贵妃和唐玄宗是这样的爱着的吗!总是有人说杨贵妃是红颜祸水,让唐玄宗在晚年英名尽毁,但是唐玄宗应该是无悔的吧、即使最后在被部下逼迫不得已使杨贵妃魂断马嵬坡,他的内心也是对她的愧疚吧、、

在甜蜜地相拥相守不久后,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为这大唐之恋划上了句点。但是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永恒信念会穿透历史的长河,长存于这浩浩荡荡的天地间,谱写一首动人、激昂的乐章!

时间易逝,转身时,只能抓住岁月的尾巴、、它如流水无形,如流水无色,但时间所诞生的,是永存在精神上的,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抹杀的一种信念。也许当流年转过一圈以后、、也只剩它还能证明那旷世绝古的恋情曾经存在过、、

纳兰容若《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宛转蛾眉马前死范文第2篇

骊山烽火台,因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闻名于世。公元前8世纪,周幽王在骊山脚下修建了“骊宫”,终日沉浸于声色犬马之中,为满足一己私欲,想方设法博其宠妃褒姒一笑。西周前朝曾与各诸侯有个约定:在骊山的峰顶上设置烽火台,若发生敌寇入侵之事,就点燃烽火“示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则前来救援。

周幽王千方百计为博取褒姒一笑,竟去点燃烽火台上“示警”的烽火。各方诸侯看到燃烧的烽火前来救援,结果发现并无敌寇入侵,才知被周幽王戏弄了,褒姒见状,则放声大笑。周幽王终于使褒姒发笑了。然而,周幽王为此付出的代价可谓大矣。当外敌真正入侵之时,他再次点燃烽火,结果没有一兵一马响应。周幽王最终被犬戎杀死于骊山脚下,褒姒被虏。西周就此终结。

站在烽火台向下观看,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骊山的东北方向。遥想当年嬴政建立大业时,“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其兴也勃焉”。在其统一六国之后,即“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接着“焚书坑儒”,以为即能江山永固、万代千秋。然而,“竹帛烟销帝业虚”,“坑灰未冷山东乱”,随即有了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其亡也忽焉”。最终,不可一世的秦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短命王朝之一。

在骊山的北麓有一池碧水,它是由骊山喷发而成。自周建“骊宫”后,秦建“骊山汤”,汉名“离宫”,唐有“温泉宫”之称。747年,唐玄宗李隆基诏令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赐名“华清宫”,因宫建于温泉之上,亦称“华清池”。这里曾演绎着李隆基与杨玉环传奇的爱情故事。由于 “汉皇重色思倾国,”李隆基不遗余力地寻找国色天香,终于发现了寿王府中“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当即“一朝选在君王侧”,于是“三千宠爱在一身”。由于李隆基日渐沉醉于歌舞声平之中,“从此君王不早朝”,导致“安史之乱”。 杨玉环则“宛转蛾眉马前死”。由于李隆基贪一己之欢,骄奢逸,重色误国,从此,强大的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败。

王朝由盛而衰,由衰而亡,不是朝夕之事,而是有迹可循。周幽王、秦始皇和唐玄宗最终走向灭亡、走向衰败的教训在于忘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忘记了居安思危的古训;其所思多骄奢荒,不顾百姓火热水深;其所想多自身安逸,不顾社稷安危所系,以致国破家亡。

宛转蛾眉马前死范文第3篇

苍劲挺拔的“声闻于天”高悬于鼓楼之北,想像也好,错觉也罢,总之,凝望的那一刻,耳畔竟真切的听到了那一声巨鼓,周围熙攘的人群渐行渐远,仿佛回到了乾隆年间,一派盛事游移于前。幻想过登上鼓楼,抚摸历史的沧桑感,可到现实,终究只能是仰望回首,于紧闭的朱门前长久的凝望,希望可以让自己印象深一点,再深一点…直到可以记住那一抔黄土的韵味。

思绪拉的过长,迷离的伤感就会越浓,所以早已学会于一个适当的时间清醒,真实的行走于当下。跳过历史,悠然的转身,吃货们的天下—回民街牢牢的抓住了我的眼球。不做他想,和同事们一起涌入人群,寻找当地的风味美食。接着,就是一连串的羊牛肉夹馍、凉皮、汤包、糕点、酸梅汤还有包装古雅的酸奶等精彩纷呈的一一上演。一路逛来,那叫一爽啊!记忆犹深的是我和张捷同学看到那酸奶的包装那叫一爱不释手啊,都舍不得扔,后来考虑到它的重量还有易碎,只好傻傻的拍了张照片以做留念,依依不舍的将它抛弃在钟楼附近的垃圾桶里。

转完一圈回民街,回到鼓楼,随着人流往右走,不多久,“文武盛地”四个大字隐隐而现,拉长了夕阳下行走的身影。远方秀丽的钟楼熠熠生辉,于鼓楼一起交相辉映,浓郁了古城的历史韵味。

挥别暮鼓晨钟的伤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踏上了探寻人类文明起源的旅程。半坡遗址博物馆,古老母系氏族生活的原貌在文字与实物的渲染下清晰的呈现于脑海。最最难忘的莫过于墓葬区里的各式葬法了,真真的满足了我这颗小小的好奇心啊!洗骨葬、同性合葬、屈肢葬、翁棺葬…神奇而又奥秘无穷。

西安,最不缺乏的就是神奇和奥秘了,还沉浸在仰韶文化神秘墓葬的我不多久就来到了另一个神奇的地方—秦陵地宫,日月星辰、人间繁华竟被这位千古一帝牢牢的“掌控”了,伏羲女娲、城墙宫殿、香车美女…栩栩如生,置身其中,真不知自己是在哪个朝代,满满的都是惊奇!

领略过始皇的霸气,西楚霸王项羽接踵而来。天下第一宴鸿门宴拉开了这位英雄的故事,霸王,很好的诠释了这位历史人物刚性的一面,也许是女子又生在和平年代,我更多关注的是这位霸王温柔的一面,那就是可歌可泣的霸王别姬的故事,凄美的爱情故事让我忘了刘邦这位最后的胜利者。那象征着爱情的两口井,天圆地方、霸王别姬,多么美好的寓意却落得了如此悲惨的结局。

悲伤也好,快乐也罢,于佛面前只有平静。第一次看到男观音,但早已听闻观音三十二应度生,好奇之心便也没怎么生出来。于莲于佛,总有一种崇敬的心里,带着一份虔诚,轻踩步伐进入殿内,双手合十,拜了三拜,在导游的解说下第一个拾起了一个香囊,放于掌心。离开了鸿门宴,告别了那段汉朝的烽火烟云。

“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也许有无数个这样的三月三,长安水边,垂柳依依,年轻貌美的丽人杨玉环双手合十,对月企盼觅得一位知心人,安度岁月,静待光阴老去,把日子过的温婉如涓。可惜,自古红颜多薄命,多少红颜在前印证了这样一句古话。而她,也随着命运的齿轮划入了红颜的行列。曾经的回眸一笑百媚生,七月七日长生殿,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最终只是宛转蛾眉马前死,天人相隔罢了。不知道骊山上的夫妻树是不是真的是爱情的美好愿望呢。骊山一路下来,有的只是浅浅的思索。

许是前面的奥秘过于神奇了吧,以至于到了兵马俑,竟已觉得索然无味,只是跟着大部队静静的听、慢慢的看,兴趣渐减,直到那柄锋利的宝剑帅气的呈现在我的眼前,虽然仅是图片,但我和张捷的兴奋度已高到极点。尤其是张捷,都想立刻买把宝剑了,奈何上不了火车,只得作罢了。

来西安,除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感受烽火历史的苍凉,还有就是一赏“天下第一玉”,自诩为中华四玉中唯一一种水养玉的蓝田玉了。蓝田玉,俗名“菜玉”,历史悠久,久负盛名,著名的和氏璧就是蓝田玉采制而成。其质地坚硬,色彩斑斓,光泽温润,纹理细密,一玉多色,深受广大文人墨客的喜爱,“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赞美的就是它了。我们美丽的杨贵妃手腕上佩戴的就是蓝田玉里最美的一种冰花芙蓉玉,粉粉的,特别适合女生。可惜,咱不会鉴别啊,不敢乱买,只能看看罢了。喜欢但不一定得拥有嘛,就这样,我和张捷挥一挥衣袖,背着我们可爱的书包走出了兵马俑景区,结束了一天的旅程。

宛转蛾眉马前死范文第4篇

交响音诗的交响性艺术性要和理性化的创作思维相结合。作曲家用这种特定的体裁所要表现的是距今已有千余年的盛唐时期社会生活场面。那么作者是怎样运用理性化的音乐形式来表现具有突出形象性和画面性的音乐内容呢?

一、音乐的结构布局

作曲家黄自曾于1932年依据白居易原诗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乐曲由十个乐章组成的。清唱剧每一个乐章的标题都选用了白居易诗歌中的句子,黄自的创作借古讽今,极具时代特色。

而饶余燕以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歌《长恨歌》的意旨为基调创作的民族管弦乐《音诗-鼙鼓魂断》,则围绕原诗中的“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五个相互关联的段落进行结构。音乐在表现原诗意境时,也作了极为细致的细节刻画,令人印象深刻。对于唐玄宗、杨贵妃爱情故事的描绘,作曲家同黄自一样作了借古唱今的处理,表现含蓄,情绪感伤,寄托深微。

从乐曲风格来看,大致由三个部分组成,层次清晰:

1、着重描绘场景、风俗性的群众场面。音乐色彩浓烈,感情炽热。乐曲多层次地描绘了华清宫中轻歌曼舞的场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音乐,几经变奏后,被逐渐展开的阴郁、暗淡的主题所打破。乐曲表现力度层层加强,最终展现了一幅边关狼烟四起的场景。

2、刻意抒怀,如泣如诉的歌声唱出主人公不堪回首的心境。音乐渐渐地由清淡典雅、甜美转向时断时续的旋律,前面乐曲中那种咄咄逼人的态势更趋激烈,直到完全展现出怒气冲天的情绪,酷似杨贵妃和唐玄宗的诀别心曲。

3、绘景与写意交融并举,表现生活情趣,音乐古朴、轻快,自然流畅。古朴典雅的乐调不忘清淡,生动地表现了满怀寂寞愁绪,面对梧桐落叶,在秋雨凄凄的夜晚苦苦哀思的唐玄宗的心境。乐曲的结尾安排也是匠心独具:音乐嘎然终止,可谓“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人梦,如今怕听淋玲雨,只一声,愁万重。”余音袅袅,无限缠绵。乐曲构思严谨入微,巧妙精致。音乐结构分析图如下:

诗歌有着严格的形式特点。“所谓诗的形式和字的结构搬到音乐的音响上来”已被现代作曲家们所认同。“作品的内部划分是由字义产生的”,把“诗的构造,诗的形式关系作为相应的音乐结构的基本材料”,这些已是“现代音乐创作中的一些倾向”(埃・克奈佩尔,作为语言的音乐和作为音乐的语言[J],世界音乐,1985,(1),)。对照《音诗――鼙鼓魂断》与白居易原诗《长恨歌》,二者无论在总体安排,还是在局部细节处理上,都有映衬关系。这种关系,笔者将在下面“创作特征”的论述中加以分析说明。

在内容安排上,作者依据原诗意旨作为乐曲的表现对象,篇幅上或长或短,重要之处也被格外加以渲染。音诗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古朴而清新的笔调,刻画了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再现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揭示的深刻内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创作特征

《音诗――鼙鼓魂断》最大的特点就是近现代作曲技法的灵活运用,表现在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节奏节拍、和声复调以及织体写法和配器手法上新的尝试。首先是乐曲巧妙的构思:在曲中,主题句首先由曲笛奏出。旋律的中心是核心音“e”。e音的运用就好像一个“轴心”,其它各音环绕其上下运动。这种用法使音乐材料集中、性格鲜明。把西安鼓乐中的曲调作为音乐发展的素材也颇有特点,其创作出的旋律音调,在作者笔触下既不拘泥于原诗,又独具时代特征。

其次是节奏在乐曲中的安排。下图的节奏型终伴随着乐思的陈述和发展而成为一个固定的(发展)对题。

这个节奏韵律既有歌唱性,又有较强的叙事性。它源于乐曲开始时弹拨乐器奏出的三音动机节奏。而三连音节奏的插入,起着抑制乐曲律动的阻碍作用,效果上有亦步亦趋的顿挫之感。这种节奏型(特别是三连音节奏型)不仅被用来加以陈述乐思,同时还被作者赋予了一种新的结构意义:乐曲中主题与答题间的连接句,发展与再现部的连接句以及各曲结束句中的节奏组合,都是用这个节奏型写成的。

再次,不同的结构部位在织体上与形象化的画面转换上也相互联系。例如第92小节,高胡和中胡先后奏出主题,乐器音色虽同出一系(均为胡琴系),但仍有对比。乐曲在这里情绪逐渐高涨起来,宛如唐代宫廷乐舞盛况空前的场面。而平步青云之后,处处可闻仙乐,音乐结构安排也随后不久转入第二场景“缓歌慢舞凝丝竹”的描述了。而此前在第88小节处出现的节奏则有如宫廷中翩翩起舞的景象,音响上是笙管齐鸣,丝弦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