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围棋发言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是土木工程学院国旗护卫队队长陈明。今天是我们国旗护卫队成立二周年仪式暨新队员入队仪式。
那么首先,请你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我的老队员们。因为在这一年中,老队员们将我们国旗护卫队的魂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用清晨日暮的校园里疲惫的身影,换来了大合唱、运动会和新生军训的傲人成果,他们一直接受着考验,并非常清楚地告诉了那些觉得我们的存在没有意义的人,我们足够成为标杆成为榜样。队员们一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护卫队存在的价值。作为队长,我用军礼表示对你们的尊重,因为你们值得被爱戴。
关于新队员,我欢迎你们的到来。队伍的发展需要新鲜的血液,看到你们能认真对待每天的训练,和在休息时间请教学长们那种态度,我由衷的感到欣慰。队伍因为有了你们变得焕然一新,朝气蓬勃。与此同时,更多的挑战和历练,也在等着你们,希望你们能将精神传承下去,将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队伍之中,再次欢迎你们的到来。
百余年前,经济学家熊彼特开创性地论证了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此后,创新一直被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力量源泉,当今企业面临着日益频繁的技术更迭和复杂的竞争环境,创新的决定性地位也愈加突显,特别是在资源比较匮乏、人口众多的省份,要实现区域崛起和振兴,靠简单的规模扩张很难找到出路,科技创新才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最根本途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以河南省为例,科技创新一直是事关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首当其冲便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21世纪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各项资源的简单组合,它涉及人与人之间、人与资源之间的复杂协调,分工协作对于创新成果具有重要作用,高科技企业更是普遍采取研发团队的方式实现创新。团队创新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一种更为有效的形式,因为它适应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客观要求。那么,什么因素影响着研发团队的创新绩效呢?West(1996)提出了一个有用的研究框架,认为团队输入变量和团队过程变量都会影响团队创新,相比较而言,团队过程变量对团队创新的整体水平产生更大的影响,这里的团队过程变量包括了目标明晰和目标承诺、成员参与、任务导向、创新支持,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Anderson和West(1998)发展出了完整的团队创新氛围的概念与量表,并认为团队创新氛围是团队创新的有效预测指标,Hülsheger等人(2009)的一项元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这项研究认为包括创新支持、远景目标、任务导向在内的团队过程变量超越了团队输入变量(如多样性、规模),展现出与创新更强的相关性,而这些要素恰恰是创新氛围的反映,这些证据带给管理实践者和理论者的思考就是:培育团队创新氛围对于创新而言非常重要,那么,什么因素有助于这种氛围的形成呢?这要从理解团队创新氛围本身说起。
二、 团队创新氛围的基本问题
1. 团队创新氛围的内涵。雾霾时代引发了人们对环境的普遍关注,雾霾是人们对物理环境的共同感觉,类似的,群体中的个体对工作环境也会有共同感知,这构成了他们的心理环境,这个心理环境就是氛围,氛围一词萌芽于心理学家勒温,他认为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心理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里的心理环境隐含着对氛围最本质的解读,此后尽管学者们对氛围的界定众说纷纭,但氛围的含义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它强调个体对环境的认知,这一点得到了研究者的共识。根据氛围的内涵是否聚焦于特定战略结果,可将氛围分为总体氛围和特定氛围,学术界对氛围的界定经历了从总体氛围到特定氛围的变迁,创新氛围就是一种特定氛围,它直接指向创新结果。与此同时,它又有层次之分,即个体(心理)层次、群体(团队)层次和组织层次。群体或组织氛围体现的是成员对工作环境的共享知觉,但鉴于组织毕竟规模庞大且充满了多样性,想要在多部门的多层级的整个组织中形成共享氛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Anderson和West(1998)建议从群体、团队或子单元这样更为微观的层次上对共享性进行考察,与他们的定义保持一致,本文研究的团队创新氛围就是团队成员对影响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的一种共同的社会知觉。
在具体测量这一构念时,以Amabile等人的创造力工作环境评估量表(KEYS),Anderson和West的团队创新氛围量表(TCI)使用最为频繁,KEYS量表能够全面反映员工个体感知到的工作环境支持创造力的程度,而TCI量表则是文献中出现的唯一能清楚测量团队创新氛围的工具。TCI量表将团队创新氛围划分为五个维度:愿景目标、参与安全感、创新支持、任务导向和互动频率。愿景目标指团队制定了有价值的高阶目标,能够激励团队成员;参与安全感指团队鼓励成员积极地参与到团队互动中来,反对对信任和支持的破坏;创新支持指对创新行为提供实际支持;任务导向指团队看重与愿景目标相关的任务绩效,通过评估、修正、控制系统和严格评价来实现;互动频率指团队成员应保持经常的沟通。在进行统计分析时,通常是获取个体层次的数据,然后求平均值,这个值就代表了团队创新氛围的水平,现实中,我们期望这个值越高越好,大部分研究认为的团队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就是团队创新氛围的水平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培育团队创新氛围的可能思路之一就是发掘影响氛围水平的因素。
2. 团队创新氛围的影响因素。关于团队创新氛围的前因与结果,国内外已存在相当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国内的研究集中于对团队创新氛围作用机制的研究,比如团队创新氛围是如何影响创新行为或创新绩效的,相比较而言,对于前因变量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比较薄弱。有些观点将前因变量划分为个体和团队两个方面,其中所讨论的个体方面因素主要是对个体心理创新氛围产生的影响,而非是对团队创新氛围产生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对个体心理产生的影响能否延伸到团队层次呢?除此之外,前因变量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团队方面的变量,如团队异质性、团队类型与冲突类型、团队任务特征、领导类型,而且在进行跨层次分析的时候,通常采用团队和个体层次的跨层次研究,比如研究团队层次变量通过团队创新氛围对个体层次变量的影响。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对团队创新氛围前因的探求和分析主要是在团队层次展开的,然而从管理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员工感知到的影响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往往是组织管理政策的结果,也就是说组织层次的因素(比如HRM系统)更有可能是团队创新氛围的前因,如果我们能解释这个问题,就能从管理实践入手指导创新氛围的培育,但是目前从这一视角展开的研究还未得到充分的关注。
三、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个未被充分重视的领域
战略HRM理论始终强调一点:HRM活动影响着组织绩效,但其作用机制至今没有得到有效地论证,成为“黑箱”难题,研究者不仅在探求有效的中介变量,也在关注除传统组织绩效之外的结果变量,比如创新。HRM活动对组织创新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一项纵向研究表明:广泛的培训、精心和广泛的入职引导、高度的团队工作、恰当的绩效考核都会带来高水平的创新绩效,这些结论与团队创新氛围的研究不谋而合,既然HRM实践和团队创新氛围都能够影响创新绩效,那么它们之间的作用路径是否有交叉呢?如果能够通过战略HRM的顶层设计来提升愿景目标、参与安全感、创新支持、任务导向和互动频率的水平,那么团队创新氛围的培育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而HRM实践正是特定氛围开发的基础。
已有研究倾向于分析单个HRM活动对创新的作用,但战略HRM越来越倾向于将HRM活动做为一个系统来审视。做为系统的HRM不仅要实现各个活动之间的协调(即横向匹配),也要实现与公司战略的对接(即纵向匹配),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将HRM看做是一个囊括了多个层次的系统,比如Arthur和Boyles(2007)将HRM系统划分为五个层次:原则层、政策层、程序层、实践层和氛围层。氛围层是这个系统的较低层,代表的就是员工对上述几个层次意义的共享认知,经过层层传递,HRM的原则最终能够被员工所理解。Posthuma等人(2013)将HRM系统划分为四个层次:原则层、政策层、实践层、能力层,比如当高科技公司的HRM原则是“我们重视创造力”时,那么就会推行有利于工作环境创新性的政策,继而采取诸如长期雇佣、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激励薪酬、弹性工作时间等实践,最后能够产生富于创造力的团队。既然如此,通过HRM活动来培育团队创新氛围的思路就是将团队创新氛围融入HRM系统,由于团队创新氛围本身是针对特定的战略结果(即创新),因此最为简单直接的思路就是HRM的原则也同样针对创新这一特定的战略结果。基于已有文献和理论推导,本文提出了一个多层次的HRM系统作用于团队创新氛围的框架(如图1所示)。
四、 理论依据和框架解释
1. 关于分层。现有关于HRM对创新氛围影响的研究大多没有进行分层,比如仅从HRM实践层进行的分析,但如果将HRM看做一个系统来研究的话,那么系统就会存在结构和层次,加之氛围本身就有层次之分,因此运用多层次框架进行分析是合理的,本文的分析从组织、群体、个体三个层次展开。
HRM的原则、政策和程序属于组织层,原则是驱动组织获得成功的信念、价值观和规范,政策是组织进行HRM要达成的目标,程序是组织当中正式的HRM活动的集合,这三者一般被认为是位于组织层次的,也经常使用组织领导者做为被试。由于本文关注的是创新这一特定战略结果,因此,HRM系统从源头上就要与创新的战略目标相匹配,而为简化起见,不再把战略放置到本文的框架中,但这并不表示它不重要。HRM实践属于群体层,因为它主要指管理人员实施的以及员工经历的HRM程序,而当这些活动得以实施的时候,通常是发生在组织单元、部门、团队这样的群体中,员工也是在组织单元中对HRM程序有所体验的,因此将实践置于这一层。
至于氛围,将会在个体和群体两个层次出现。首先,这里的氛围专指创新氛围,HRM系统应具有一脉相承的特征,创新导向的HRM原则经过管理人员的操作预期产生有利于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也就是创新氛围。其次,团队创新氛围是一个群体层次的集成变量,因此必须把它置于与个体层次的互动关系中去理解。心理创新氛围从个体角度解读其周围环境,此时研究者关注的是个体认知及其对工作创新的影响;团队创新氛围遵从的是共享认知法,此时研究者关注的是群体成员对周围环境的共享认知。心理氛围与团队氛围在本质上是兼容的、同构的,团队氛围根源于心理氛围,它是成员同质化认知的涌现,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因此创新氛围会在两个层次上出现。
2. 关于研发团队和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团队创新氛围对于研发团队而言非常重要,本文正是以高科技企业的研发团队为对象进行论证的。研发活动直接指向创新这一特定结果,但研发团队又有基础研究团队和技术开发团队之分,前者强调创造新知识,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较高,后者主要涉及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或是在新的环境中应用已有知识,总之,研发团队需要具备探索新知识和利用已有知识的双元能力,既然如此,HRM程序的设计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展开。
有利于探索能力的HRM程序。探索能力包括搜寻、变异、冒险、试验、柔性等内涵,这种能力的培育通常需要让员工多接触组织外部以及参与组织内部的知识交换,可能的HRM活动有:与顾客和供应商的联络、组织间借调、组织内的岗位轮换、与现有工作并非直接相关的员工发展培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起知识和经验等。与外部团体的联络可以促使员工质疑固有的认知模式并锻炼他们在变化的环境中捕捉机会的能力,组织间的借调促使员工了解其它组织所面临的挑战,从而有利于知识转移;组织内的岗位轮换和非工作相关的技能培训使员工了解工作的上下游环节和其它部门的流程,接触新知识和新技术,这些都有利于新想法的产生。
有利于利用能力的HRM程序。利用能力包括提炼、选择、生产、效率、执行等内涵,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HRM程序应该有利于员工具备高效工作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能够为员工的行为评价、认可和奖励提供指导和支持。可能的HRM活动有:入职引导、绩效评价、培训、团队工作等。精心设计的入职引导使员工掌握目标、流程、规范以及明确绩效差距,促进员工通过创新来缩小绩效差距;绩效评价中的反馈也能够使员工明确绩效差距,从而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基于学习和成长的绩效评价有可能帮助员工获得运用机会的信心;高度规划的培训保证员工掌握有效工作的必备技能,有利于员工能力的发展;团队这种组织形式比其它的结构安排更加有利于创新,团队工作使个体能够分享经验丰富者的知识,鼓励那些缺乏经验的成员通过观察、提问、接收反馈来实现最优绩效,还能够利用多样化的知识和技能。
3. 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分层模型讲求各层次关系的辨析。在图1这个框架中,从上到下的机理是容易被理解的,它体现了HRM系统的纵贯性,一项实证研究表明了有效的招聘和选拔、团队工作、广泛的培训、跨职能的培训、绩效反馈等HRM实践都能正向影响包括创新支持在内的心理氛围。但是往往被文献忽略的一点是,从HRM实践到群体氛围的形成,还必须经由心理氛围的聚合,即从下到上的过程。这意味着考察团队创新氛围的形成,必须回归到个体心理层次,能不能进行统计上的聚合还要看成员之间是否形成了共享知觉,在具体测量时通常收集的是个体层次的数据,然后根据三个指标――组内一致性、组内相关(1)和组内相关(2)――来对共享性进行判断的。如果从团队成员是否对创新氛围形成了一致看法的角度来看的话,那么团队创新氛围实际上指的就是团队创新氛围的强度,通常用标准差和组内相关来测量,它代表了团队成员对氛围认知的差异性或离散性,我们希望这个差异越小越好。那么如何提升团队创新氛围的强度呢?相关研究指出团队成员的社会互动(如合作解决问题的次数)以及团队领导的信息传递行为都与团队创新氛围的强度显著相关,这提示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考察相应的HRM程序。除此之外,团队创新氛围一旦形成,也会自上而下影响心理创新氛围,它们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个体对工作环境的感知也受到了情境和社会的影响。
五、 总结
我是高一四班的杜小珊。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自信的第一步》。
新年的鞭炮声还在耳边萦绕,亲朋好友的打闹嬉笑还在眼前浮现,但寒假已过,春天已到,我们必须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在这个短暂但多彩的寒假生活中,我也受益良多,不仅是在学识方面的,更多的是为人处事方面。
学校寒假开展的实践调查活动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接触社会的机会,也是生活中的一种挑战。下面我回顾一下我完成调查报告的过程,在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调查那天,我原以为自己可以很勇敢地去停止别人的脚步,去问别人问题,配合我填表,可是我错了,大街上人来人往,我却拿着一大叠问卷不知所措。当我意识到自己在浪费时间,决心勇敢地去面对。我鼓起勇气向一位年轻的女士走去,可是还没走到她面前,她便朝我挥了挥手说:“我不做调查的。”边说边后退,我只好尴尬地站在那里。第一次出师不利,这多少打击了我的自信心。我在那愣了几分钟,重新鼓起勇气去问第二个人。这位男士虽然接受了我的调查,但却没有多大耐心,到最后他怎么也不肯再写,任凭我怎么苦心地劝他,他就是不愿配合,什么也不说就走了。受到如此“款待”我的信心顿时又被摔得支离破碎,自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真想就这样放弃了,因为人们做事情都期待回报。但是我厌恶自己的懦弱,既然走出第一步了,何不走下去呢?没人知道成功在哪里,就算是踏上第一百步、第一千步,仍然可能是荆棘布满前途,也许成功就藏在拐角后面,除非拐了弯,要么谁都不知道成功还有多远。那时我想起卡耐基说过的一句话:你今天敢面对的人有多少,你以后的成功就会多大。我于是拾起破碎的信心,调整好心情后,再一次勇敢地站在别人面前,面带微笑地问:“不好意思先生,打扰您一下,可以麻烦你填一下这份表吗?”这句话也不知道说了多少次,才有人帮我填写了一份,即使是一份,我也成功了。付出一份心酸,自然收获一份喜悦,人生并没有一直顺风的航船。
事后我常常想,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不能轻易妥协,不能轻易放弃。这时更需要的是自己积极的心态,尤其是耐心,而耐心是一个人意志力的体现。
挫折如拦路猛虎,你强它则弱,你弱他则强。据说老虎不吃喝醉酒的人,它在旁边看你酒醒后的神态。如果你胆小,它就吃掉你,它要显示的是自己的虎威。对于无所畏惧的人来说,虎威焉存?
作为涉世不深的学生,一旦步入社会,总觉得处处碰壁,正是这厚壁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坚强。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就要敢于面对失败。除此之外,要寻找方法,世间万物皆有规律,只要找到规律,并执着行动的人方可迈向成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也更为成熟和坚强,也加深了对生活的体味。
为全面了解XX县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剖析发展障碍,XX县统计局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小微工业企业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了解、查看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小微工业企业生产设备利用率、产成品存货、生产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初步掌握了小微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一)小微工业企业数量多,总量大,吸纳就业能力强。
20xx年一季度,XX县小微工业企业达到161户,占全部工业企业的95.8%。从业人员2.1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91%。据测算,一季度全县小微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87万元,同比增长10.7%(按可比价),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 31.96%。从调研情况看,除部分行业和企业效益滑坡,少数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外,绝大部分企业基本实现正常运转。
(二)小微工业企业行业分布广,特色产业优势突出。
XX县小微工业企业分布广、特色鲜明,全县小微工业企业已涉及砖瓦制造、小水电、砂石开采、清真食品加工、砖雕、酒的制造等20多个行业,形成了黄酒制造、砖雕、清真食品等具有鲜明地区特征的特色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延伸链条,推进战略重组,做大做强,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主角。
(三)小微工业企业依据经济园区这一发展平台,进一步推进发展进程。
近年来,XX县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着力加大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为小微工业企业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已有69家工业企业入驻甘肃临夏经济开发区,同时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减免税政策,定期开展银企交流活动,近期又出台了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园区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措施,为小微工业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政策动力。
二、小微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及原因 (一)企业持续增效难度加大。
XX县小微工业企业主要是小水电、砖瓦制造、砂石开采等初级产品加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以房地产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的下降,使小微工业企业市场需求不足,产成品库存增加,特别是小水电企业由于天气干旱,上游水量减少,不能正常发电,开工不足,导致生产设备利用率下降。
(二)周转资金依然短缺。
目前,企业的融资渠道有三种:向银行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资。后两者对小微工业企业来说都不现实,实际上,小微工业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越来越困难,主要是工业企业不具有银行贷款要求的房产地产等抵押物,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窄。
(三)工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新技术企业偏少,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企业对科技研发投入较低,缺乏创新人才,在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展缓慢,产品依然存在量大质低的现象,抵抗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薄弱。
(四)市场形势不容乐观。
一是成本上升。近年来,各类原材料价格波动大,影响了小微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随着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管理逐步规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增加。二是销售不畅。通过调查显示60%以上的企业出现库存增加、订单不足和销售下降的情况。三是利润下滑。小微企业缺乏市场议价权,各类生产成本的上升进一步挤压了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不少企业通过压缩生产规模来保本经营,一些企业甚至放弃已有订单。
三、推进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制定小微工业企业发展规划,引导小微工业企业从事国家急需发展的新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扶持地方特色产业的开发与利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原材料进行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建议在税收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从财税扶持、企业贷款、防范金融风险、科技创新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针对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的实际,建议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出台有关政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建议成立创新扶持基金,鼓励企业自建或联合建立产品研发中心、试制中心、检测中心等科技机构,对有愿望、有需要的小微工业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财力支撑。
(三)进一步破解瓶颈制约。
在融资方面,积极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部门降低贷款门槛,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放宽贷款政策,确保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在土地政策方面,建议制定针对土地整理和置换的专门文件,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小微工业企业实行土地优惠政策,提高项目建设用地奖励指标。同时拓宽信息渠道,增强信息服务。
(四)进一步推进转型升级。
鼓励小微企业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细分类别,在产品市场上做精做专,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传统产业,腾出发展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早期干预;围生期;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临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9.190
本研究对2014年2月~2015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5例围生期高危儿和同期在本院正常分娩的35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比分析, 以探讨早期干预在防治围生期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围生期高危儿作为研究组, 其中男19例, 女16例;选取同期在本院正常分娩的35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常规组, 其中男18例, 女17例。所有研究对象都是足月新生儿。两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干预方法 常规组新生儿均采取基础健康训练与指导, 为此, 医护人员要教会家长如何正确为新生儿沐浴, 并做好脐带消毒、喂养指导、保暖指导等基本工作。研究组围生期高危儿在采取上述干预措施的同时, 还要接受早期干预, 具体为:①在患儿住院治疗期间, 医护人员要进行常规治疗和用药观察, 同时要和患儿家长沟通, 告知其患儿具体病情、神经系统损伤的程度、生长发育能力、可能会出现什么并发症、有哪些可靠的干预方案等情况, 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提升患儿家长的配合度[1]。②要做好发育支持和运动训练。例如, 避免侵袭性操作、噪声和强光等刺激患儿, 定时为患儿进行全身按摩, 更换患儿姿势和, 帮助患儿做被动体操;根据患儿的运动发育情况, 指导患儿翻身, 做拉手坐起、站立、爬、走和俯卧抬头等运动[2];可以在获得患儿家长同意的情况下, 适时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 对患儿进行抚触和游泳干预。通常, 在正式抚触前, 医护人员要使双手温暖起来, 并将抚触油倒入手掌心, 轻轻揉搓手掌, 直到手掌产生适宜热度。在抚摸患儿的时候, 动作要尽可能轻柔、匀速, 并按一定顺序进行;适时和患儿进行眼神交流, 并对其表情和肢体反应进行观察, 以及时对动作和力度进行调整[3]。在给予患儿上述干预的过程中, 最好引导患儿家长共同进行, 并向其详细介绍干预的方法、要点和注意事项, 以便患儿出院后, 家长可以在家中帮助患儿进行运动训练。③患儿出院后, 医护人员要定期进行随访, 并做好随访记录, 以便充分了解患儿患病、运动训练、神经系统评估、体格发育、喂养和营养等情况, 及时发现异常现象, 尽快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同时, 患儿家长也可以定期带患儿回医院复诊, 做好神经行为评估和智力发育评定等检查。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根据NBNA评分表对70例研究对象的神经发育情况进行评定:评定内容主要有神经反射、行为能力等, 最高分40分, 得分35分表示新生儿神经发育正常, 没有异常情况。得分越高, 提示新生儿神经发育状况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出生时, 研究组NBNA评分为(31.62±3.14)分, 常规组为(38.52±1.75)分;1个月后, 研究组NBNA评分为(37.56±1.67)分, 常规组为(39.28±1.46)分;2个月后, 研究组NBNA评分为(39.92±1.73)分, 常规组为(40.00±1.12)分。出生时, 研究组NBNA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3558, P
3 讨论
有关资料显示, 遗传因素和早期干预都会对围生期高危儿神经发育情况产生影响[4]。在新生儿幼儿时期, 适时加以刺激、干预, 可以加快其神经发育, 有效防治脑功能损伤。近几年, 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对围生期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 并取得了较好干预效果, 切实提升了高危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 有效减少了神经系统伤残后遗症。通常, 为了充分做好早期干预工作, 在临床实施过程中, 医护人员既要给予围生期高危儿常规治疗, 加强用药观察, 也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患儿家长沟通, 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基础健康训练与指导, 以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确保家长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同时, 要适时给予患儿发育支持和运动训练, 待患儿出院后, 定期进行随访, 做好相关记录, 及时针对患儿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本文对本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的神经发育情况展开了对比分析, 统计发现, 研究组的干预效果显著:出生时, 研究组NBNA评分(31.62±3.14)分明显低于常规组(38.52±1.7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适时给予围生期高危儿早期干预, 有助于提高患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 有效防治患儿神经发育异常情况, 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赖翠婷, 麦桂霞, 叶优珊.早期干预对围生期高危儿预后的临床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16):159-160.
[2] 凌飞, 杨桂凤, 赵权英.早期综合干预促进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智能发育的临床研究.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 35(3): 328-329.
[3] 章恒, 蒋新液, 卫雅蓉.综合干预对脑损伤高危儿神经发育的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4, 22(12):1334-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