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们便会触景生情挥洒自己不尽的乡思。被称为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万千: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长年在边关要塞的戍卒将士在这种氛围中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了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感情质朴而深沉。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之情。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炼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往情深啊!
修书传语。关山难越,锦书难寄。思乡的人啊,往往只能对月空吟,对影沉思。此时,要是遇到赶往故乡去的人,那叫诗人们多么欣喜啊!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终于可以给家乡捎封信了!诗人把全部的思乡之情都倾注在家书中。他写了又写,看了又看。觉得该说的全说了,才把信封上。但在行人要出发的时候,诗人还是禁不住又拆开封,再看看。生怕还有什么没说清楚。诗中的“欲”、“复”、“又”等字眼,恰当而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生动细致地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我们常说于细微处见真情,诗人往往会抓住典型的细节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再如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摘 要】很多学校认识到经典诵读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功能,在学校内积极推广,确实,经典诵读给学生的德育功是强大的。介绍了如何利用经典诵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 经典诵读;渗透;德育
一、开展经典故事会,促进学生诵读
很多经典诵读都包含一个小故事,比如,《三字经》是一本小学启蒙读本,它包括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而且趣味性强,对于儿童的德育教育具有很大意义,三字经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有很多学生在小学前的幼儿园就已经接触过,但是,他们仅是限于机械的背诵,而对其中所包含的故事却了解甚少,如果我们把其中所蕴含的故事挖掘出来,让学生去学习,通过查找资料或者教师给学生提供故事,在课堂上请同学们讲三字经故事,在学习故事、讲故事中了解《三字经》里所蕴含的德育理念,就能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二、创设经典诗文小环境,创设德育大环境
创设学生学习诵读的环境能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荡漾着经典诗文的气息。当进入校园的时间起,学生已经进入了具有浓郁品德教育气息的环境。学校里优美的环境能给孩子以美的教育,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那些健康活泼的经典诗文作品与一句句寓意深刻的格言,都像一朵朵绽放的小花一样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让学生回味无穷,感受到阵阵的香气,也感受到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气息,从而对自己的品德提升起到了耳濡目染的作用。比如,在学校的宣传栏或者黑板报上,张贴学校教师的名言警句,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们,起到示范作用。操场的围墙上一首首小诗并配有图画,如孔融让梨的画面感染着每一个学生。教学楼的走廊上,贴满了同学们自己亲手编制的经典诗文小报,小报的制作本身就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起到提升作用,他们也会在经过走廊时关注其他同学的小报,从而让同学们的辛苦劳动换来对自己的德育教育。班级也要定时更换经典诗文的学习内容、黑板上的激励性的诗句、立志做人的名言等,比如,“冠必正纽必结”“轻声慢步过走廊”这样的警句既营造校园环境,打造儒雅书香校园,也是对学生的行为举止的一个提醒,当他们长期得到这种警句提示时,就会逐步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三、从《弟子规》中吸取良好品德教育的精华
大多数学校都学习《弟子规》,这里的“弟子”特指学生,“规”是指规范。《弟子规》的内容出自《论语·学而篇》,其中第六条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形成顺口押韵的《弟子规》,《弟子规》规范了学生的具体行为,比如在家、在外、与人的交往、礼仪、学习等出外、待人要做一个行为举止规范的好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弟子规》时,要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生观,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一个拥有优秀品质的人。
四、从唐诗宋词诵读中形成热爱祖国的胸怀
在唐诗宋词中,有很多作品都是作者通过描写祖国的壮丽山河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在教学中把这些诗词进行归类,让学生全面系统地诵读,在反复的阅读中感受作者的强烈爱国思想,从而对自己产生深刻的影响。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让学生重复诵读的同时,多让学生从教室走出去,走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感受诗词中的思想。比如,可以组织春游活动,也可以在学习时走到大自然当中,当他们看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时,心头便呈现出一首首古诗。当学生看到则则发芽的柳枝时,就会想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当看到一只只小燕子从自己身边飞过时想到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句。学生在美丽的景色中想起了诗句,在诗句诵读中想起了美丽的景色。
五、在古诗词学习中体会真正的友谊
很多的小学生喜欢与同伴一起交往,但他们的交往很简单,只是感觉高兴,还是不明白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多么的可贵。所以,我们要对小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在很多古诗中,都有歌颂友谊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样的古诗时,通过反复诵读与学习能感受到友谊的真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与资料中有很多这样的体现友谊的诗句,比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这些诗句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友谊之情,朋友的送别,朋友的相聚,朋友的一段段友谊有如一幅幅鲜明的画面,在学生面前浮现,他们的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学生,让学生理解朋友之间的友谊是那么珍贵。
六、在古诗中体验浓浓的思乡之情
有一类古诗是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类古诗有很多,比如,在《静夜思》中这样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又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有《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等等,诸如这类古诗有很多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每一个诗句虽然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但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那就是思乡之情,我们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产生这种思乡之情,就根据作者不同的背景而教,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思乡之情又有不同的味道。
是的,读书能给人知识,同样,小学生诵读经典,也能受到各方面良好的教育,开卷有益就是这个道理。我国的历史悠久,古诗更是博大精深,尽管小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不是那么深刻,但是,只要他们能牢牢记住这些名篇佳作,一定会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将会受益无穷,最终后慢慢释放出浓醇的芬芳,从而提高他们的涵养,净化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素养。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经典诵读的教学时,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德育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晓中.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J].文学教育(下).2011(01)
[2]田永梅.经典诵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3]周吉群.巧借“经典诵读”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J].新课程(下).2011(01)
一、设情境――“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始,教师与学生亲切地交谈,从姓名及其含义谈到老家:“你的老家在哪里?离这儿有多远?”看似无心之笔,实则有意为之。不经意间,“老家”对于学生,从一个不常提起的词语变得渐渐熟悉、温暖。
轻柔悠扬的歌声轻轻飘出,荡漾开来,那是《月之故乡》。乐声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听得格外入神。孙老师顺势让学生说说感受。有的学生说:“我听了这首歌,忽然很想念老家。”有的说:“我的眼前仿佛就是老家,就是爷爷奶奶。”还有的说:“我恨不得一下子飞到老家看看!”孙老师点点头:“是啊,家乡就是爷爷头上的白发,就是小桥流水,就是儿时伙伴,家乡就是妈妈温暖的怀抱啊!”寥寥数语,悠悠乐曲,产生的却是强大的“场”效应,使学生们置身诗歌学习的情境。
二、会诗意――“转轴拨弦三两声”
组诗教学共选了五首诗,其中三首古诗,二首现代诗。教学中,孙老师多是以教师配乐诵读引入,再引导学生品诗句、会诗意。学习《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一诗时,孙老师耐心地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停顿,读好诗题,并结合诗题介绍了诗人柳宗元因变革失败而一再被贬谪,远离朝廷,远离家乡,此时身处边荒之地广西柳州。为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意,孙老师以“似剑芒”拨动学生的情弦――
师:同学们学过《桂林山水》这一课,那里的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生:桂林的山很美,一座座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竹笋……
师:广西的山何其美也!何以在诗人柳宗元的心中,这么美的山却成了锋利的“剑芒”而不是竹笋、骆驼?
生:这山已经深深刺伤了诗人思乡的心,就像“剑芒”一样。
生:重重叠叠的山挡住了诗人回家的路,在诗人的眼里已经不美了。
生:此刻,诗人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
师:是啊,正因为如此,这海畔尖山就成了锋利的宝剑,割着他的――
生:愁肠。
师:刺着他的――
生:心!
师:刺着他的――
生:思乡之情!
喻体的选择,往往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在这里,引导学生联系曾经学过的课文,唤起学生对广西山水已有的表象,再以诗句中的“剑芒”叠加其上进行对比,促使学生联系诗句、背景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其中深意。无须逐字逐句解析,学生们已然领会了诗句的意思。
三、入诗境――“轻拢慢捻抹复挑”
诗歌的美在于形式、语言,在于意蕴、情境,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是其美的内核。孙老师以其充满感染力的教学语言、高超的朗诵艺术弹拨教学之弦,让学生亲近诗歌,渐入诗的意境。
学习《七子之歌・澳门》,孙老师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同名歌曲,童声演唱动人心弦。而后,孙教师以深情的话语简介背景,把学生带到1924年风雨如磐的旧中国,又以声情并茂的诵读传递闻一多先生的喷涌真情。诵读是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有感情诵读能再现诗歌意境,使读者与诗人产生共鸣,加深对诗的含义、感情的体会。但在精心营设的情境中,教师并不急于让学生交流感悟、指导诵读,而是对“掳”、“襁褓”、“梦寐不忘”等词进行一番正音、释义、追问。如,“掳”可以组什么词?“掳”是什么意思?肉体可以被掳去,灵魂呢?又如,“梦寐不忘”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轻拢慢捻”之间,学生的心与闻一多先生的心慢慢靠近。此时,教师才引导学生品读:“诗中什么句子特别打动你?”并结合学生的发言指导有感情朗读。当学生争先站到台前诵读时,已然将自己当作了“当代闻一多”(孙老师评价语),激情澎湃,势不可挡。
当诗与情、情与境交融,学生们不仅感受到诗歌的形象美、意境美,更在抑扬顿挫中领略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熏陶感染。这不正是诗歌教学的最高境界吗?
四、感诗情――“弦弦掩抑声声思”
在《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一诗教学中,独具慧眼的孙老师以“身千亿”为凭借,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诗人寥寥数语所要表达的情怀,体悟语言文字的魅力,获得情感的滋养。
师:看到这一座座山,诗人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生:(读)“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师:诗人说的是什么意思?
生: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分身,散到无数的山头上。
师:为什么非要分成无数人散向无数山头?
生:山太多了。
生:分成无数人,这样才可以从多个角度把家乡看仔细。
生:每一个部分都能够注视着故乡。
师:只怕看得不够啊!……
关键词:乡愁 游子 意象 情感
一
朱英诞的诗歌创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其诗作不仅兼具古典和现代的多重元素,也饱含了诗人在时代风云中对生活,对命运的情愫与思考。乡愁是人类共有的文化心理特征,是人类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朱英诞作为笔耕一生的诗人,三千多首诗歌作品里不乏以“乡愁”为主题的诗作。本文选取《游子谣》进行鉴赏。
二
诗题为《游子谣》,《康熙字典》里有“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谣是唱歌,是没有配乐的歌唱。朱英诞将诗作命名为“谣”,而非“歌”、“吟”,原因在于,这首诗不仅为表现游子长期在外,久未归家的离愁别绪,更意在传达游子孤单一人的寂寥凄苦之情。诗人欲借唱歌来纾解郁结于心的愁苦,却连个伴奏的人也没有,只能一个人边远去,嘴里边哼唱着思乡的童谣,莫不凄凉。诗题即为诗作奠定了凄婉哀伤的基调。
“‘门在哪儿啦,先生?’‘在哪儿,先生。’”门即回家的路口所在,我多年未归家,欲寻访家的归途,急切的希求路人给个答复,一个“啦”,一个问号,将诗人那焦躁急切的心情表露无遗。 “在哪儿,先生。”平淡的语气,淡漠的心情,仿佛对归途已不那么急切。客居在外,屡次寻归而不得,游子的心情已由初始的急切期待,在无助的现实面前逐渐淡漠。是因为游子对归家死心,已不再渴望返家了吗?不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岁月流转,淡褪了曾经的激情满怀,游子的心在饱受绝望的凌迟后,在累次的寒霜中愈加坚韧刚强。正是这种屡次失望带来的内心持久的钝痛,更令人痛彻心扉。
“铁轨与铁轨是等号,野原里的小桥是蜂腰。”等号是由两条平行,永不相交的线组成的。这里意在描绘两条列车并排行驶,一条驶向家的方向,一条不知其归途,而我一直在那条不知归途的铁轨上离家愈远。回家的路近在咫尺,每每饱含期待的眺望归途,然,我却如何也没法搭上回家的列车。这里以两条永没有交叉的轨道喻指我前进的方向与归家的路途永无交错,暗示我的注定终身漂泊的处境,表达我不知何年才能回家的怅惘,措辞平易却蕴藉哀伤。后句我站在无边的原野上,放眼望去,无边无际,只一小桥,天地之辽阔可赞可叹,周遭之荒芜亦令我心有戚戚。内心的荒凉空落不禁萦于心头。以蜂腰说桥,描摹桥之小且窄。桥之意象有多重解读,既可将桥看做由此地贯通家乡的途径,登上桥即可返乡,但小桥的若隐若现,它的窄又容得下几人行走?我真能从这羸弱的桥走回家吗?希望背后是莫大的无奈,满目的萧索油然而生。同时又可由此桥联想家乡的桥,孩提曾和三两伙伴在桥上嬉戏玩闹,欢愉不尽,现客居在外,每每回想,无穷酸楚咽下心头。
“用阳光做肌肤,用圆做心,多少步路,你独自成为一群。”离开家乡已许多年,阳光伴我走遍了千山万水,它见证了我一路走来所有的甜蜜、辛酸与悲苦,而所有这些构成了我完整的生命。我不再孤独,不再怅惘。执着于脚下的道路,一步步远去。纵然离家多年,纵然归期渺茫,我不再绝望。这里,诗人的境界有别于一般的思乡诗作执着于离家思别的哀苦,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脱离个人的小惆怅,以宽阔的眼界着眼于未来人生。纵然离家万里,孤苦无依,我不悲戚,不颓唐,收拾行囊,继续人生。这非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开阔的胸襟所难以做到。
“朝山的客人们:正好讲故事啊;你悲观于影子的行吟者,”此句出现了讲故事的朝山客人们的形象,让人想起薄伽丘的《十日谈》。十个青年男女为躲避瘟疫离开城市去郊外的一座小山。大家约定每人每天讲一个动听的故事来愉快地度过难熬的时光。无独有偶,乔叟的笔下也有一群人,他们是去朝圣的香客,路途中为了解闷而商定轮流讲故事。故事尽是天南海北的闲聊,却包罗万象,充满了世俗人间的热闹。朱英诞的诗里,客人们也在讲故事,大家兴高采烈的说着笑着,但欢声笑语的背后是道不尽的离愁别绪,纵然欢快也难掩哀愁。这里写到客人们兴致勃勃的以讲故事的方式聊以慰藉,我却踽踽独行在这天地间,只有影子做伴。我边走边歌,歌声里浸染满腹的辛酸与离愁。以乐景衬哀情更显得我形影相吊的孤苦。古典诗歌的创作技巧杂之以西方经典故事的隐喻,可谓中西合璧、贯通古今,诗人极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显露无疑。
“每当雨天,或是秋季到来,游子的乡愁成为美食了。”此句点名了两个自然物候,雨天与秋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道尽了雨的发人伤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说不尽的秋的寂寥愁苦。无怪诗人以雨,以秋起笔,渲染悲秋,悲愁的氛围,也暗合整诗离愁凄苦的意境与基调。后句诗人将乡愁比作美食。乡愁引人不快,但美食令人快慰,两者有何共通之处,可以引来做比呢?《晋书・文宛列传》记载,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一天“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因为思念家乡美味,张翰辞官不做,毅然千里返乡。可见古人有以美食指代故乡的传统。雨天、秋季是游子最为思乡的时候,用美食指代故乡彰显了诗人不拘一格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独特的意象选用是一以贯之的。
“但春此刻过了深,而窗外的落红又如海了。”此句化用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作为理学家朱熹的后代,朱英诞的古典文学功底之深自是不言而喻,化用前人诗句而又不着痕迹。借意象,春、落红、海书写乡愁情怀。春天过去很久了,光阴匆匆,又是一季,诗人离家又平添了几度春愁。 “过了深”即过了很久,诗人用“深”而弃“久”。“久”乃长久,表示时间长,但“深”之一字更兼有触感的厚重与心愁的浓烈。春天过去了,但那厚重的压在心底的难以言说又无处排遣的乡愁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深厚。 “而窗外的落红又如海了”,落红如海即万花凋零,取其衰败意,以如海的落红这一物象具象化了乡愁。乡愁似海深,似海阔,故乡的人、事物、景都似花般绚烂。诗人将深切的思念诉诸笔端,不过“深”,“如海”。没有哀婉凄惶的低泣,不见撕心裂肺的吼叫。激烈而痛彻心扉的情感激荡蕴藉于胸,反复凝练,倾吐出来,更显雅致深厚。无怪废名明确指出“而朱英诞也与西洋文学不相干,在新诗当中他等于南宋的词”。
三
诗人戴望舒也以《游子谣》为题进行过诗歌创作。但戴望舒和朱英诞的诗作有所不同。先从两位诗人选取的意象上来看:戴望舒在诗里将家园比喻成“蜘蛛的家”、“荔枝的家”和“鸟雀的家”,并且用“沉浮在鲸鱼海蟒间”的舟子来指代“游子”,生动展现离家的游子无所归依无可依傍的愁绪。意象具体,角度新颖。朱英诞诗中的意象选取则较抽象,意象与被指称物的联系相对薄弱,感情的表达也相较委婉,如用 “门”、“铁轨”与“小桥”三个意象来比喻归家之路,以“落红”来表达对家的眷念,非特定意象的选取给人以无穷的阐释空间。
其次,从诗歌表达的感情上来看,虽然两诗表达的都是游子的思乡之情,但作者对情感的处理各不相同。戴望舒的全诗将游子的情感构成往复不已的循环:乡愁不断萌生,又不断被理智抑制。由“蔷薇”触发思乡之情到思乡之情被理智所压抑,“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但浓重的思乡之情岂是那么容易抵挡的?“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可见乡愁并没有被压抑,而是萦绕在作者心头,如何都挥之不去。戴望舒先生巧妙地抓住了这种情感循环,借助于大量的意象,细微地将游子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既有坚强的意志,又有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情绪波澜。全诗满是内心的挣扎,激荡的情感。而朱诗的感情基调则相对温和。游子的思乡之情经过反复凝练更显含蓄委婉,雅致深长,缓缓流进读者的心中,浸润着读者。
流落他乡的人叫异客。来源于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现用来描写远在他乡的游子,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从十五岁开始作诗,二十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广泛为人们传诵。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