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朗诵的技巧

朗诵的技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朗诵的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朗诵的技巧

朗诵的技巧范文第1篇

1、读正语音,语音是指语言的声音.就是人说话的声音。语言首先是通过声音来帮助交流思想的工具。在英语学习中很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不但有利于从声音方面来表达思想,而且还可以提高朗读水平。读正语音就必须认真读好48个音素,记住48个音标符号,能根据音标正确拼读出单词的读音,这是学习英语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朗读好课文的基础。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要努力说得一口纯正的语音。只有多听、多模仿、多朗读。

2、读准语调,发音纯正,读准了单词,语调不对,不但听起来不舒服,英美人甚至难以听懂言者的意思;相反如果语调正确,个别单词读不准,听起来像英语调子,英美人还能从语调上猜出言者的意思,所以语调比发音更重要。语调是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蘑的配置。英语语调主要表现在句子重音和声调上。语调不同,表达意思也各异。

3、把握节奏,英语的节奏是指英语诸音节在语流中强读和弱读的规律性。它以“步”(foot)为基础,每句话都有若干“步”,就好像音乐中的“小节”(bar)一样,每段乐曲都含有若干小节。乐曲中每个小节都以强拍开始;英语中,一般说来每一步的第一个音节都是重读音节。有的步单独一个重读音节组成,有的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上若干非蓖读音节组成。在朗读中,有的步有时也能以非重读音节开始,就如乐曲中的小节以休止符开始一样.这个步的非重读音节前也有个休止符,称为silent beat。现在,我们用“/”表示步与步之间的界线,用“一’表示休止。

4、掌握语速,语速是指朗读时的快慢程度。慢读与快读都有一定标准。慢渎,重在读准词、词组、短语、意群和句子基础上,进而注意语言速度。即慢中求准,慢中求快。因此,慢读的速度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快读,即以每分钟148个音节左右的正常语速朗读,或根据文章内容上的需要(如为了刻画人物,表达感情)朗读。语速影响听的效果,所以语速不可太快或太慢,否则都达不到“让人听清楚”的目的。读速过快会造成句子重音、意群和节奏方面的错误,还会造成发音不到位、加音、吞音、误读以及移行时的突然中断,影响意思的表达。所以要力求读准,发音清楚、正确。当然,朗读并不是越慢越好。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和朗读技巧的掌握,读速可以逐步加快。朗读应力求流利(nuentlv o流利即快而清楚,通畅。但一定要注意,流利并不是“速度过快”(very‰t o有些学生在朗读时速度较快,但时而停顿并不通畅,仍不能让人听清楚。这里应明确的是读得流利、说得流利是我们的目标。

(来源:文章屋网 )

朗诵的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 新诗 教学 情境朗诵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诗教学中总是草草了事,或者即使认真教了,也有很多有悖于新诗阅读欣赏规律的做法。

本文试从大量具有独特意象和形象性特征的新诗探讨新诗朗诵教学。

在新诗教学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还是很重视朗诵的,方法也很多样。比如朗读方式就有:范读、领读、齐读和分角色朗诵等;在朗诵指导上就有注意语调语速、把握情感、读出节奏和读出韵味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在朗诵指导上确实是需要的,但是让人感觉很多都是技巧性的机械训练,可以说只是注重一棵树的枝叶,而不注重根本。

我以为朗诵的根本不是仅仅在技巧上训练,而是应该从思维和心灵进行训练。在此,我提倡情境朗诵。

所谓情境朗诵,指的是在朗诵的过程中脑海里联想和想象诗歌中的形象或意象(以画面或生活场景的形式浮现)的一种朗诵。情境朗诵脱胎于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之所以特意命名情境朗诵,是因为情境朗诵注重的内容远没有情境教学法那么多,只是集中在诗歌文本形象的浮现上,只是针对富有形象性和独特意象特征的新诗朗诵,这样就能更加注重诗歌这种文体特征,目标性和针对性更加强。

因此,我提出情境朗诵,是针对大部分新诗具有形象性和独特意象这个特征,让教师在这类新诗教学中,具有更强的文体意识,具有更强的目标性,而教学方法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从新诗创作的角度来说,大部分新诗作品具有独特的意象,具有很强的形象性。譬如《再别康桥》里的“康河”等系列意象、《雨巷》里的“雨巷”和“丁香一样的姑娘”、《 金黄的稻束》里的“稻束”、《双桅船》里的“双桅船”、《雪白的墙》里的“雪白的墙”等,因此提倡情境朗诵是有生根发芽的广大土壤的。同时,情境朗诵是复活一首诗歌走进诗心的有效途径。

从朗诵的角度来说,如果朗诵指导仅仅局限于范读、领读、齐读和分角色朗读、注意语调语速、把握情感、读出节奏和读出韵味等技术性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很难准确地把握诗歌,容易流于夸张或矫揉造作的朗诵,而对诗歌的理解也容易停留在表面滑行。譬如余光中的《乡愁》的第一节,在朗诵的过程,我们的教师通常会这样指导:要朗诵出浓烈的乡愁之情。或者说要带着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去朗诵。浓烈的乡愁之情是怎样的情感?有多浓烈?应该怎么朗诵?我现在又没思念母亲,怎么朗诵思念之情?这样的指导其实还是很抽象,还是很苍白无力的。我们不妨这样思路来指导朗诵:邮票会联想到信,然后是写信读信的场景以及母子在这些具体场景中的各种表现。

所以我们脑海里可以浮现这样的场景:一个背井离乡外出求学的十几岁少年,在陌生的他乡无依无靠,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想家了,想母亲了,只能深夜趴在床上写信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而母亲无法对千里之外的儿子嘘寒问暖,唯有望眼欲穿地等待儿子的书信。当收到儿子书信时便激动得满面红光,读信时的难过和担心都化为慈爱的泪珠。

如果学生脑海里能浮现出这样的或类似的场景,我想这样的形象思维指导,也许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比一味地给学生强调要注意语调语速、把握浓浓的乡愁、读出节奏和读出韵味等技巧性的指导要好。

因此我们在朗诵的指导的思路上,应该是从诗歌转化为脑海里形象的画面或生动的场景后,再从技巧上加以指导,使得学生能做到联想画面和朗诵同时进行,从而将诗歌中的独特体验融入自己的心灵和生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巧上的反复指导,这样会容易形成机械化的朗诵或矫揉造作的朗诵。

情境朗诵应该说是一种复活诗歌生命的朗诵,复活已经躺在书页上沉睡的诗句,转化成脑海里鲜活的形象,在这个复活转化的过程别需要注意的是浮现形象有确定和不确定的部分。同样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

在余光中的这首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是男性;小时候和母亲分隔两地,只有贴着邮票的书信来往等这些在脑海里浮现形象时应该确定的。至于抒情主人公、新娘和母亲的体貌特征、他们收到书信的具体反应等都可以说是不确定的,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加以描绘,只要合理即可的。

因此,面对一首具有独特意象或形象性的新诗,在转化为形象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形象确定和不确定的部分。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在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的同时,要修正学生错误的联想和想象,这其实也是理解诗歌的过程。

可以说情境朗诵注重感觉的训练,直觉的培养,形象思维和创造性的发展,促使右脑兴奋、激活,将形象与诗句结合起来,并通过朗诵传达这种形象。

这是一种需要转变朗诵习惯的朗诵。我们将从技巧的指导转向浮现形象的指导,然后再进行适当技巧指导,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朗诵指导过程,是一个会给人带来惊喜的大转变。

我认为在新诗教学中,特别是面对大量具有独特意象和形象性的特征的新诗,情境朗诵将是一种立足文体特征目标明确并极有针对性的新诗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Tom Hansen.“让躯体复活”――谈现代诗的教学.刘靖华译自TESOL QUARTERLY Autumn1991.

[2]邹建军.现代诗学中的本质特征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一期.

[3]李泓.谈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语感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29期.

[4]陈俊芳.从顾城的诗歌看现代诗的特征[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9月第20卷第3期.

朗诵的技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英语 朗诵教学 四阶段 教学原则 朗诵意义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朗诵教学往往处于次要地位,但本人和同事们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忽视它的作用,而是在教学期间适当地加以实施英语朗诵辅导,感觉英语朗诵教学是比较有效的英语教学形式之一。这是因为英语朗诵可以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英语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英语朗诵教学又可以通过明快、形象、逼真的英语声音,让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所以通过英语朗诵教学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其英语口语的提高。本人和同事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在谈一谈自己以往的体会,和各位同仁交流切磋一下,希望为现代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作出些贡献。

一、英语朗诵教学的四阶段

1.准备阶段

(1)英语朗诵材料的安排。本人和同事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搜集一些经典的英语诗歌、散文、寓言、故事等,然后在授课班级中简要介绍这些材料,并且让学生选择两篇他们最感兴趣的朗诵文章。这样一来,学生就饶有兴趣地参与了英语朗诵教学的初始阶段,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与学的民主性。

然后,我和同事们一起把选择好的两篇材料拿来研究,对这些朗诵材料的特点、主题、结构、背景、影响等做了详细的分析,争取做到“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拥有长流不息的河水”。

(2)不断巩固教师本人的娴熟的英语朗诵的专业知识。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你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本人和同事们不断巩固和提高英语的语音语调,掌握好英语朗诵的语句和篇章规律,发现英语朗诵的瑰丽所在。同时,我们还切磋交流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等,不断积累自然科学知识和民俗民风。总之,凡是朗诵材料上涉及到的,凡是学生们想知道的,教师都尽可能多地掌握和了解。只有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为有效地实施英语朗诵教学做好准备。

2.朗诵的教学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和同事们往往选择在早读时间进行十分钟左右的教学,并且给学生至少五分钟的英语朗诵练习时间。教学时,我们往往采取由浅入深、由理解到跟读、由易到难的步骤。本人在日常朗诵教学中先分析讲解朗诵材料,帮助学生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对朗诵材料的健康向上的主题、精当的构思、生动的刻画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进行准确的分析,启发学生对朗诵材料的内容的理解和朗诵技巧的调整。接着,让学生跟着本人朗读英语材料,使学生把握好朗诵的语音语调。在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之后,学生就可以进行朗诵练习了。

3.朗诵作业阶段

在实际英语朗诵教学中,往往需要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朗诵作业,让学生在完成朗诵作业的时候,掌握英语朗诵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进一步巩固英语朗诵的语速、停顿、重音、升降等方面的一些规律的技巧。

4.朗诵测试阶段

一般来说,教师在测试时总是喜欢朗诵优秀的学生。可是这却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诵能力,很容易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所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在测试时公平面向全体学生,在测试时积极为全体学生们的积极表现创造条件,绝不只顾优秀学生,而不管朗诵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对于朗诵优异的学生,本人就及时肯定成绩,表扬进步,指明努力方向;对于朗诵得差的、胆小、害羞的学生,本人就多加鼓励,耐心诱导,尽量创造条件,给予他们顺利朗诵的机会。总之,每次测试,要努力使学生的英语朗诵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二、英语朗诵教学的原则

在对学生的英语朗诵的教学过程中,本人觉得需要注意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朗诵水平。

1.朗诵材料熟悉性原则。在实践中,本人发现朗诵材料愈和身边的事物有关,学生也愈容易巩固已经学习好的材料及朗诵技巧。学生一边看到、说到身边熟悉的材料,一边学习英语朗诵。这十分有利于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诵的兴趣。

2.朗诵准确性原则。这是进行英语朗诵教学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学生在英语朗诵时都体会不到发音时口舌位置的细小变化。如[i]和[ei],本人就让学生一边看口型,一边看另一种发音的细小变化,再把它们运用到朗诵中,告诉学生其中细小的变化,通过观察、示范、讲解、实际运用这样几个步骤后,学生便把准确的发音掌握了。

3.朗诵教学的民主性原则。英语朗诵教学是为了提高英语口语服务的,所以必须尽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实践证明:让学生参与英语朗诵的整个过程,将更好地提高英语朗诵的效果。比如,本人和同事们会让学生挑选朗诵材料,畅谈朗诵体会,进行朗诵表演等,效果很好。

三、英语朗诵的意义

朗诵的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朗诵考级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技能;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119-02

2008年,文化部批准朗诵考级为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正式新增项目,这是继音乐、美术、舞蹈之后又一项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考试,由于该项目增设时间相对较晚,一段时间内未在全国推广开来,后来伴随着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以及各地对语言艺术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这一职业倍受青睐,越来越多的人经过培训走向了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朗诵教师(简称“朗诵考级教师”)这一岗位。由于是新兴职业,行业规范标准还不甚完善,刚刚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对职业所要求的素质能力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教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对促进行业的规范和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朗诵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是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它具有道德的约束性[1],对朗诵考级教师来说其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又具有特别性,具体有以下两点:

1.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培训属于社会教育,考级教师与中小学高校等教师不同,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不稳定的,参加朗诵考级培训的考生从学龄前儿童到成年人各个年龄段都有,所以朗诵考级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因材施教、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为人师表。

2.当下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从考级单位来讲,少数考级单位为了抓生源,提高经济效益,把艺术考级变成以赢利为目的的纯商业活动,这样不仅容易滋生腐败还会扰乱整个行业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讲,少数教师的功利心在作怪,把目光主要放在的了挣钱上,保证不了教学质量,并且教师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再次,从学生家长方面来讲,少数家长要么功利心重,把艺术学习当成升学的捷径,要么就是互相攀比,虚荣心作怪[2]。作为朗诵考级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把职业操守,真正热爱这一事业,抛开一切功利,敢于揭发不良现象,守住自己心中的一片净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同时还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家长。考级单位、教师、家长三位一体,一起努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氛围。

二、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朗诵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

1.提高理论政策素质

朗诵考级教师若忽视了对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有关理论政策的学习,就好比没有帆的船,很难找到正确的工作方向,使教学失去针对性,甚至工作会走弯路。所以朗诵考级教师要认真学习关于朗诵考级的文件政策,熟知朗诵考级的标准与级别,朗诵考级中各级别的组和试题、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以及其他关于考生考级的要求,同时认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24号)《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以政策指导实践。

2.夯实专业理论基础

有人说:“教师的上课,是一滴水与一桶水的关系。”虽然课堂上倒出来的只有一滴水,但是教师肚子里却需要一桶水。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只有钻研得深透、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讲得生动,讲得透彻;只有自己有较为深刻的体会,而且有独到的见解,才能讲出新意[3]。所以教师要想教好朗诵必须具备丰富系统的朗诵专业理论知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朗诵实践,提升自己的朗诵水平。

从事朗诵考级教师的人员来自各行各业,不同的工作经历、专业背景和学历决定了他们的朗诵专业理论基础不一,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以北京电台培训中心2013年7月举办的“全国艺术水平考试朗诵考级专业教师证书培训班”为例,学员中有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在校大学生、中小学以及高校教师、各类私营艺术培训中心负责人等,学历从专科到研究生都有。通过对结业考试成绩比较研究,可以按照专业背景把该班学员分为四类:一是有播音与主持艺术或表演专业背景的学员;二是具备省级或以上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的学员;三是有语言艺术教学或管理经历但专业性不是很强的学员;四是其他专业背景从未接触语言艺术领域的学员。前两类学员由于系统的学习过语音发声和语言表达技巧等学科,接受朗诵专业理论的能力较强,而后两类学员几乎是从零开始,学习的起点不一样,所以后两类学员就需要更加努力,除了培训课上认真学习以外,还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和书籍,勤学苦练,下大力气夯实普通话语音、艺术发声、语言表达技巧、朗诵理论等理论基础知识。同时部分前两类学员由于有一定的基础就心存优势,走马观花地学习,易产生浮躁的学习态度,有基础是好事,但要是停滞不前,好事就变成了坏事,学无止境,应该在现有基础之上刻苦钻研、不断提升、虚心请教并耐心的帮助其他同学。

3.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朗诵教学同声乐、舞蹈等艺术类教学相似,教师的示范能力非常重要,朗诵考级教师必须提升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示范教学能力。往往专业实践能力强的老师在同学们心中都有较高的威信,反之在教学中很难有说服力,还是以“一滴水与一桶水的关系”来讲,要想教好朗诵首先自己得朗诵的好,朗诵考级教师要练就扎实的语言艺术基本功,能熟练地表演经典的贯口和绕口令,并掌握各类体裁文学作品的朗诵方法。“朗诵考级教师培训班”时间虽然不长,但授课的教师都是经验丰富并具有高级职称的播音员主持人和演员,曹灿、虹云、杜敏等知名专家都在其列,他们不仅阅历丰富、德高望重,并且有很强的示范能力,学员们应该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学习老师教予的朗诵技巧,多争取朗诵练习的机会,并虚心接受老师们宝贵的指点。艺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参加十几天的培训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但是学员在培训期间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朗诵的不足,同时建议学员们在培训结束后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帮助其详细找出自己的语音问题,以在日后进行改正。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教学相长,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朗诵比赛和朗诵实践活动,通过丰富的舞台经验来锻炼自己。一段时间后争取考取普通话一甲证书,以最标准的语音和最完美的朗诵进行示范教学。

三、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朗诵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文学素养

1.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师基本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之后就要想办法把理论和实践教给学生,此时教学方法尤为关键,现实中不乏有些老师自己朗诵的很好,获得各类朗诵比赛的奖项但是却不知道怎么教,实践与教学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朗诵考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共性的教学法,所有专业的教学都是有共性可循的,要掌握一般的教学规律,师范类专业背景或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学员对此都有了解,主要学习《教育学》等课程,了解教育原理,在此不多赘述。

(2)因材施教,前文中述,参加朗诵考级的考生各个年龄段都有,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特点、生活阅历、知识储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对于年龄较小或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较简单的稿件,同时要多多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营造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其查缺补漏,选择有一定难度的稿件练习。另外在教材选择方面,目前比较权威的教材是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中国歌剧舞剧院考级委员会编著的《朗诵教学考级表演教程》。总之在教学中要以科学的教材为依托,以合适的教学方法为支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3)采用小班授课,艺术类教学不宜采用大班授课,当然可以采用“大班讲授理论共性问题,小课解决个体症结”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全部大班授课是不科学的,是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的。

(4)注重对朗诵稿内容的解析,朗诵实践教学中最切忌的是只一味的解决学生的语音、发声、朗诵技巧的问题,或只采用“教师领诵,学生模仿”的方式,这样学生不仅不会举一反三,并且朗诵出来的作品也缺乏内涵,甚至表达不清语意。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文字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按照字读音、照本宣科的一种简单、机械的言语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则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4]。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朗诵作品的讲解,先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主题、背景、层次等之后再解决语音、基调等技巧问题,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读、多写,提升文学素养

朗诵考级的作品以中外古今经典文学作品为主,提升文学素养有助于教师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教学中才能更详细深刻的讲解作品,并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朗诵技能。提升文学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要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最好能背诵一些经典的、朗朗上口的文章,其次是要累广博的知识,在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同时还要阅读各方面的书籍。张颂老师在《播音创作基础》中讲到的广义备稿的理论也告诉我们要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因为朗诵的稿件中可能会包含历史、人文、自然等科学,只有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

目前,就全国来说,“朗诵考级教师资格培训班”班次还不是很多,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朗诵考级教师的岗位也会越来越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努力,无论在思想上还是业务上都要有较高的水平,以更好的传播朗诵这门高雅的艺术,进一步唤起社会对语言艺术教育的重视,提升公民整体的语言表达能力,争做合格且优秀的朗诵考级教师

参考文献:

[1]唐伟,钟伟,陈蕾吉.高校青年教师素质能力要求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3).

[2]刘晓娜.关于社会艺术水平考级问题的思考[J].综艺论坛,2006(12).

朗诵的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元音;辅音;吐字的心理方法;吐字的技巧方法

一、歌唱嗓音的训练

对“吐字”的解释是:歌词中的字音要清楚、准确、完整、饱满;“念字”是:在语言念字的基础上的夸张,是由语言器官和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读字”是:将元音和辅音糅合成大的富于节奏感的音节群、单词群和短语的结合过程。总体来说吐字是使歌声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唱一首歌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让人要听清楚歌词。我认为声乐的最基本见解可以归纳为三个原则-呼吸的控制、发声自如和恰当的元音、辅音运用。

二、理论

(一)元音是声音的载体

麦克兰说:“音其实就是元音化的气息,”马格里斯也强调了元音的重要性说:“尽管呼吸十分重要,如果元音的发音不正确,歌手即使拥有最绝妙、最完美的呼吸技巧,还是不能唱歌。”各国各民族的声乐作品所使用的的语言不同,但中外艺术家以语言纯正为歌唱美学标准的审美观是一致的。各国各民族对元音的认识历来就非常讲究的。

(二)歌唱中的元音和辅音

维克多・亚力山大・菲尔兹不仅搜集了43位声乐大师的意见,而且还搜集了28位声乐大师的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歌唱与讲话,就教学法而言,“歌唱与讲话的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有极其相似之处。再有歌唱与讲话都是一种以发音手段表达概念或交流思想的形式。另外,歌手的吐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日常讲话习惯的影响。因此,必须教会学生如何首先通过朗读和充分注意歌词含义,以此引出一首歌在交流和表现上的价值!”说话习惯的夸张性,豪放的热情性格,这些特点成为歌唱发声的许多有利因素。相比较而言,汉语言是世界上比较复杂的语言之一,是由声、韵、调三个因素构成,而且在韵文形成的声乐作品中,对押韵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还需拓宽汉语言的音乐表现力。

(三)辅音的重要性

查尔斯将辅音解释为“歌词的明显特点,正如元音是旋律的显著特点一样,歌词的象征意义来源于它们的使用。”《歌唱演员英语吐字手册》特别强调辅音“也许你们并不知道辅音有多么重要,它们将声音投射出来,增大它的音量,让它集中致远,唱出人的弱音和人的强音时,它们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截止到目前为止,辅音发不好是良好吐字的大敌,所有辅音的发音都要运用恰当的肌肉,千万不要影响旋律的流畅性,歌唱越富于戏剧性,辅音越重要。

三、发展良好吐字的心理方法

(一)想象的重要性

想象: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人不仅能回忆起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而且还能想象出当前和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但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想象分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两大类,前者指没有预定目的想象,例如歌唱家对声音吐字的想象。随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两种,再造想象的目的是已有的表象,创造想象的目的是在现实中尚不存在,音乐想象是人在原有的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形象基础上,通过拼接、重塑而形成的新的音乐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白毛女》中“刀杀我,斧砍我”一段的拖腔,悲愤激越的情绪应贯穿到最后一个字一个音。借助音乐想象人们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得以遨游在神奇的音乐世界。

(二)采用朗诵的练习方法

我们要对朗诵与声乐中吐字的关系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它对声乐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朗诵对声乐教学的影响极为特殊,作用不可低估,这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朗诵的基础训练,对打牢声乐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也就是我们在声乐教学里必须强调的字正腔圆。第二,朗诵的专业训练,有利于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声乐讲求气息,注重发声,因为它是声音的艺术。而朗诵,对发声、气息的运用同样有严格的要求。受过严格的朗诵专业训练的人员,再接受声乐训练就会很快进入“角色”,进步极快,是没有接受朗诵训练的人所望尘莫及的。换句话说,学过朗诵的人学声乐就是走了一条捷径。第三,学习朗诵,便于学生展开想像,获得感受。我们在学习或处理声乐作品时,必须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艺术境界等,才能很好地感受作品、理解作品、表现作品。而通过朗诵创作,容易产生形象感,透过文字感受生活、感受作品,让作品中的人、事、景、物在脑子里成为活生生的东西,形成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形象感受,赋予作品二度艺术创作以“灵气”。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朗诵对声乐教学是有益处的,朗诵与声乐是相通的,将朗诵引入声乐教学是可行的,朗诵对声乐教学的作用是积极的。

四、发展良好吐字的技巧方法

(一)元音的演唱方法

声乐课的教学中,在学生的发声基础训练时,如何寻找最适宜的元音作为练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让声乐教师颇费心思的问题。因为女声的i元音较为集中明亮,对于共鸣的形成较为容易,而男声的a元音较为放松,比较适合男声发声特点。通过教学实践和体验,我认为,在发声基础训练过程中,u元音的训练较之i和a元音有着它的独到之处。u元音能较好地解决呼吸与保持的问题,还能较好地解决打开喉咙与稳定喉头的问题。

(二)辅音的演唱技巧

辅音是气流通过声音通道时受到阻碍而产生的,辅音的作用是读清歌词,嘴唇必须非常活跃,辅音对气流起着阻碍的作用。当歌手感到气流中的元音就像一串串由辅音断裂点连接起来的长方形时,歌唱效果最好,发出清晰优美声音的最好办法,最好的办法是放松。当你了解了语言,把握了歌词的情感,并充满感情的读出歌词时,歌曲里的辅音就会完全像讲话一样,自然变得异乎寻常的清楚。

(三)歌唱演员要具备语音知识

歌唱演员必须充分发挥声乐艺术的特点,运用声音和语言来表达人们的真实而深刻的思想感情,以达到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唤起人们美好的理想。许多初学唱歌的人以为本民族的语言谁都会说,没什么需要特别练习的,主要是把声音练好。因为清晰的语言是塑造声乐艺术形象的基本因素之一,离开语言,声乐也就没有意义了。

五、总结

通过考察歌唱吐字的理论,我们发现歌词的演唱与相关的一些领域是相互依存的。要研究说话和歌唱的特点,需要具备良好的嗓音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声学和心理学知识也助于了解声音的本质、在歌唱吐字中,语音研究对选择最佳的发声方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吐字就是研究书面或脑海里的语音符号。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普通心理学[M].王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