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住院部医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北京市卫生局近日公布了2003年本市16家三级医院7种疾病的平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日。同样的手术在不同医院里治疗这两个数字会有很大差别,有的费用竟会相差五千,住院天数相差13天。纳入统计的7种疾病有急性阑尾炎、结节性甲状腺肿、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宫外孕、剖宫产、老年性白内障。
据市卫生局信息中心统计,卵巢囊肿手术费用最高,住院天数最多的是医科院肿瘤医院,该院该种手术费用为11040元,住院天数为18天。而同种手术在协和医院,患者只需要住5天医院,花5520元即可病愈出院。治疗子宫肌瘤,在医科院肿瘤医院患者需要花10366元,住18天医院,而在协和医院患者只需要花5751元,住7天医院就可痊愈回家了。宫外孕患者如果住进北大第三医院治疗,就需要花7676元和9天的时间,而在协和医院手术只要花4466元和5天的时间就够了。产妇剖宫产生孩子,在北大第一医院需要7761元,住10天医院,而住进宣武医院准妈妈只要掏5388元,住院6天就能抱孩子回家了。另外,急性阑尾炎在朝阳医院治疗需要住院8天,花掉5878元,而在同仁医院治疗则只需3514元即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在医科院肿瘤医院手术需要8945元,在中日友好医院手术只需要4046元;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治疗费用最高的是北大第三医院8799元,住院8天,最低的是宣武医院5605元,住院9天。
摘自《北京劳动就业报》
类别 单位 金额(元)
-------------------------------------------
城镇郊区 亩 400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国外贸出口关系的理论及研究介绍
传统国际经济学认为,本币升值会使本国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国际竞争力下降,从而抑制本国商品出口,同时刺激进口增加;反之则鼓励出口,抑制进口。按照这种理论,如果人民币一旦升值,将首先冲击我国的出口及相关产业。尤其考虑到我国的出口依存度达30%以上,出口拉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大,出口产业的萎缩无疑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
然而国外多年来汇率与出口关系的实证研究并不一致肯定这一传统观点。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对贸易没有显著影响;有的发现汇率和贸易量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国内学者在研究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关系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徐璋勇等(1999)根据他们的计算结果认为我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临界值1,因而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是有效的。杨帆(1999)认为中国贸易中的60%为加工出口,与汇率变动没有关系。谢建国、陈漓高(2002)的研究发现,1978―2000年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中国贸易收支没有显著的影响。欧元明和王少平(2005)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汇率和出口的关系,发现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内资企业出口间没有因果关系。
从国际经验来看,汇率升值并不一定能够对出口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进而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状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和日本先后出现了贸易持续顺差的局面,两国的顺差加起来正好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大体相等。两国货币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此后马克和日元都不同程度陆续升了值,到1987年底,马克兑美元汇率为1.58∶1,日元兑美元汇率为123∶1,分别较4.20马克兑1美元和360日元兑1美元的最初固定汇率水平升值了1.66倍和1.93倍。但是,德国和日本对外贸易依然维持了基本顺差的格局。而美国的情况是,尽管美元与战后初期相比已经贬值了不少,但其贸易逆差的格局不但没有改观,相反自80年代中期由世界净债权国变成了净债务国,对外负债不断膨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国际贸易额第三大的国家。要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影响,必须要从中国特殊的贸易结构、贸易方式和比较优势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事实上,人民币升值和中国出口规模和顺差持续扩大是同时存在的,至少从表面上没有出现传统的汇率与出口关系理论中论及的现象。下面,我们结合汇率和贸易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二、 2006年中国出口增长的基本情况
据海关初步统计,2006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9690.7亿美元,增长27.2%。贸易顺差累计1774.6亿美元,增长74.0%。其中一般贸易4163.2亿美元,同比增长32.1%;加工贸易5103.7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其中来料加工944.8亿美元,增长12.5%;进料加工4158.9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其他贸易方式423.8亿美元。
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规模普遍增长较快。我国前十位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日本、东盟、韩国、台湾省、俄罗斯、加拿大、印度。2006年,我国对美国出口2034.7亿美元,增长24.9%,占出口总额21.0%;对欧盟出口1819.8亿美元,增长26.6%,占出口总额18.8%;对香港地区出口1553.9亿美元,同比增长24.8%,占比16.0%;对日出口916.4亿美元,同比增长9.1%,占比9.5%;对东盟出口713.1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占比7.4%。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的来源地,2006年,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累计1442.6亿美元,同比增长26.2%。香港地区是大陆贸易顺差另一主要来源地,2006年大陆对香港贸易顺差1446.0亿美元,同比增长28.8%。香港作为一个转口贸易大港,很大一部分产品最终销往美国。
按出口金额排序,我国主要对外出口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服装;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钢材;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通讯设备的零附件;鞋类;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家具及其零件;塑料制品;电视机等。总的来说,农矿产品出口所占比例大幅下降。和2005年相比,我国2006年玉米、煤和原油的出口量分别同比下降了64.1%、11.8%、21.4%。我国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如鞋类、塑料制品等。可喜的是,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出现快速增长势头,如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数量分别同比增长了69.1%和51.9%。
三、 人民币升值的实际贸易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分析
理论上说,本币汇率上升会抑制本国商品出口。可是汇率改革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上升与出口贸易增长同时存在,甚至贸易增长速度高于汇率改革以前。我们认为这与我国特殊的贸易结构、出口产品成本、出口产品国外需求弹性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我国出口产品外国需求弹性小
我们知道,我国传统出口部门生产的产品国外需求弹性小,如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同时我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大都由跨国公司主导,是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的一部分,这些产品的国外需求弹性也不大。根据弹性理论,一国货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产生效应的条件是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当Ex+Em>1时,其货币升值可使出口收入减少,进口支出增加,贸易顺差减少。很多学者对我国进出口弹性进行计算和分析,认为我国Ex+Em<1或Ex+Em=1,也就是汇率升值并不能改变我国目前的顺差加剧的局面。也有一些学者计算出我国进出口弹性之和大于1,但同时指出马歇尔―勒纳条件并不适合我国。因为我国是个开放的大国,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和政策效率受多种因素制约,马歇尔―勒纳条件一般适合于贸易小国。所以人民币在小幅升值的情况下,对我国的出口影响不大。
本币的汇率变动对外贸产生影响也有一定的时滞,统计显示一年半左右才能见到效果。实际上,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到2006年底正好一年半时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的效应已有一定的显现。据商务部统计,对美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比例从2006年1月的21.9%下降到2006年12月的20.0%,这反映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贸易的影响。
2.我国出口产品成本优势较大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2年贸易与发展报告》中显示,在17个重要样本国家内,中国的单位劳动工资最低。样本国家公司工资分别是中国的2.5―47.8倍不等。跨国公司来华设厂也看中了这一点,产地虽然在中国,但涉及品牌、销售和市场等环节的高额利润业务却控制在外国公司手里。中国国内企业出口的产品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低廉取胜。目前我国出口高速增长的推动力还是劳动力成本优势。虽然我国物价也随着经济增长在不断提高,但劳动力成本优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据估计农村至少还有3亿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可以满足制造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在中国,劳动力价格呈严重刚性,尽管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劳动力工资水平仍然徘徊不前,占贸易品成本的比例进一步下降。据统计,中国出口产品的离岸价格只有最终产品销售价格或零售价格的25%左右。也就意味着,汇率变动只会影响到中国产品在国外市场最终价格的四分之一,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产品价格竞争力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国外中间商和消费者为对华贸易最大获益者。据世界银行预测,美国如果不从中国进口产品,每年至少多支付150亿美元。
3.我国特殊的贸易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工贸易是现代生产关系要求生产要素实现全球合理配置的必然结果,加工贸易已成为许多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在对外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2006年,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占中国出口52.7%。加工贸易只赚取固定的工缴费。人民币升值虽然使商品出口的外币价格上升,但是在加工贸易中是“两头在外”,大部分原料来自进口,人民币升值会使进口原料价格下降,可以抵消绝大部分因为人民币升值给出口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我国部分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所占比重很高,已经形成定价主体,小幅升值不但不会减少收入,反而还会增加收入。
4.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流入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逐步完善和发展,为外商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2006年我国非金融领域(不含银行、保险、证券)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73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0.21亿美元,同比增长4.47% 。可见,这次人民币升值对FDI流入我国影响不大。升值对外商的影响是双重的,人民币升值会提高外商在建投资成本,但也提高了在当地的收入。同时我国吸引外商投资大都来自发达国家、香港和台湾有实力的企业,这些企业看中的是中国生产要素成本低和巨大的潜在的现实市场。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大,离不开外资企业的贡献。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八成左右都是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特点就是“以进养出、大进大出”,汇率对这部分出口影响可视为中性。
四、人民币升值条件下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对策建议
虽然人民币升值与出口增长同时存在,但出口企业已经感受到人民币升值给出口带来的压力。安徽服装进出口公司是一家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2005年人民币汇改之初的半年时间里,该公司利润减少近1200万元。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持续攀高,虽然公司采取了不少应对措施,但公司的利润率还是大打折扣。2006年该公司每出口1美元就减少收入近0.3元人民币。这对出口利润较薄的服装行业是个不小的冲击。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从大国到强国的挑战。在大国(如德国和日本)的崛起过程中经常会经历本币升值的困难时期。日元在1985~1986年间升值达45%,这给以出口为导向的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日本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此期间从4.9%下降到2.5%。然而,日本通过产业结构改造,用几年的时间逐步走出了本币升值的阴影。日本银行的投资调查显示,出口业的萎缩使很大一部分资金投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如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电子产品等。制造厂商不仅从出口市场转向国内市场,而且从制造业转向非制造业,因而使第三产业得到了加强。从日本的发展经历可见货币升值具有双重性,关键在于如何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人民币升值事实上也为我国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升级提供了有利因素。为在人民币升值条件下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鼓励出口,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贸易增长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我国出口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的产品,这种粗放型的出口贸易会用尽我国在劳动力价格上的优势,并给他国以社会倾销的借口,恶化我国的贸易环境,使我国出口稳定增长的潜力受限。因此,我们要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这就要求我国应该大力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改变产品的生产方式和结构,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2.优化投资环境,接受国际间产业转移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日渐完善。良好的投资环境、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供给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这些外国投资又与我国快速增长的出口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外资企业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58.2%。当前世界正处在产业结构转移的活跃期。积极接受产业转移,可加快我国出口商品的更新换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和企业利润,加大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能力。
3.增加外汇交易工具,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目前外汇市场主要是即期外汇交易,银行可多推出衍生金融工具来促进外汇远期交易、外币期货期权的发展。在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同时,推进结算货币多元化。去年底刚刚上市的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积极调整结算币种作为规避汇兑风险的重要手段。据该公司的公告表明,目前在其外销市场结构中,美国占53%、欧洲占24%、中东等其他地区占23%。该公司已经开始与欧洲客户以及其他地区的客户洽谈采取欧元等强势货币进行结算,尽可能减少销售结汇产生的汇兑损失。
4.完善外汇管理体制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大幅攀升,外汇市场形成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这给人民币造成很大的升值压力。外汇储备的增长主要有贸易顺差大幅增加、FDI规模扩大和外国大量的热钱持续流入造成的。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我们要把外汇储备控制在一定的规模。第一,要加强外汇收支管理,要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套使用。第二,要实行藏汇于民政策,放宽企业和个人的用汇政策规定,提高企业可保留外汇比例。第三,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化解风险。
参考文献:
1、杨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问题探讨”[J],《新金融》2005年第1期
2、欧元明、王少平等:“汇率与中国对外出口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第9期
3、权婧雅、朱明磊:“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师》2006年第6期
李某,1993年2月出生,从1998年11月起,李某开始出现走路不稳、头疼等症状。1999年8月,由于李某走路不稳加剧,摔跤次数增多,李某的父亲带其到医院的外科门诊,要求检查其腿部是否有问题。医院对其腿部进行拍片检查后,诊断其腿部正常。
1999年9月1日,李某上小学一年级,其学校为全体学生投保了学生团体住院医疗保险,每人的保险费为20元,保险条款中规定“因被保险人投保前已患有的疾病的治疗,造成被保险人发生医疗费用,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时投保书中“被保险人健康告知”栏未填写,并且被保险人免体检。但投保人在投保书中已声明被保险人皆全日正常在校学习。
1999年11月4日,李某恶心、呕吐,其父亲再次带其到医院就诊,最终确诊为髓母细胞瘤。2000年3月,李某的手术和放疗结束后,李某的父亲申请理赔,要求保险公司赔付5万余元的住院医疗费,未果。李某的父亲诉至法院。后经法院调解,该案以保险公司通融赔付李某2万余元结案。
案例分析:
本案中保险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付责任,存在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保险公司不应当承担赔付责任。理由是李某在投保前就出现了走路不稳、头疼等明显症状,而上述症状是髓母细胞瘤典型的临床表现,表明其在投保前就已经患有疾病。而保险条款中已经约定,因被保险人对投保前已患有的疾病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因此,保险公司不应当承担保险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保险公司应当承担部分赔付责任。理由是李某在投保前就出现了走路不稳、头疼等明显症状,但投保人并没有对被保险人的状况如实告知,却在投保书中声明所有被保险人均属正常,而保险公司并未对投保书进行认真审查,在投保人健康告知栏没有填写的情况下就签发了保险单。因此,告双方都有一定的过错责任。保险公司应当承担部分赔付责任。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即保险公司应当承担全部赔付责任。理由是:
1、投保人并没有故意或过失而不履行告知义务。李某在投保前虽然出现了走路不稳、头疼等症状,但她投保前到医院就诊时并未查出任何疾病,因此不能说投保人存在故意或过失而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况;
2、李某在投保前出现了某些症状,但并没有任何医院诊断,证明其在投保前就患有某种疾病。因此,不能仅凭李某在投保前出现的某些症状就断定其投保前就患有某种疾病,以此而适用保险条款中约定的免责事由;
3、保险条款中约定的免责条款,可以有两种解释: 其一是对被保险人投保前的疾病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2、《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