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学习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57
地理的中文词汇最早见于我国的《易经》,而在西方世界中,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geographica这个词汇第一次由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合成出恚并写了西方世界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这些都足以说明地理学科的古老,也充分表明了地理学科具有极为久远的历史。当然,纵观古今中外地理这一学科也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游遍名山的徐霞客写出了《徐霞客游记》,记录了沿途所见的各种现象、人文风土、地理、动植物概况等;对《水经》进一步增补最终写出《水经注》的郦道元,记录了1252条河流,被誉为是最为全面的综合性地理著作;环游了地球的麦哲伦,第一次成功挑战了天圆地方的中心学说;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探索到了人们未知的世界等等。还有许许多多不断在探索中冒险的人们,他们或许发现了新大陆,或许发现了新物质,或许发现了其他未知的东西,他们的成就来自于对地理的不断探究。
高中地理的课程设计是符合当前高中学生学习需求的,是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优化的。高中地理内容涵盖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内容,从自然、人文、区域三大方面进行展开,其展现出来的知识内容体系极为庞大,这让很多学生在对地理学习的时候产生了困惑,使其感到地理学习有不小的难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无从下手。具有庞大的知识体系,这是高中地理的亮点,也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难点,学生在对高中地理进行学习时要跟随教师的引导,对地理知识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
人们一直在对已知的世界进行着不断的深入探索,对未知的世界进行着不断的追寻,因此地理学科的内容也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地理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地理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将高中地理知识学好、学透,是其高中阶段中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
一、要背诵,但不要死记硬背
背诵是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无论是文科类学科,还是理科类学科,教学内容中或多或少都有需要学生进行背诵的部分,而地理作为附带理科属性的文科类学科,其自然也有很多需要学生进行背诵记忆的内容。背诵可以说是学习地理的关键,但正是这学习的关键出现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在对地理进行学习时,对要求背诵的知识内容采取了最为粗暴的背诵手段,直接对相关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只求背诵,这样对地理知识进行重复、机械的背诵短时间内能记住一些内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记住的内容就逐渐开始遗忘,如果不在遗忘的节点进行多次重复背诵巩固,那么是无法达到完全背诵记忆的目的的。显而易见,没有多少学生能够做到对死记硬背的地理知识进行多次重复背诵巩固,这是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科繁多,学习任务较重,众多学科中都有需要学生进行背诵记忆的知识,所以学生在对地理知识进行背诵时,要以理解为主背诵为辅,进行理解性的背诵记忆,这样才能将需要背诵的知识牢牢的记在脑中,且不易被遗忘。
通过教学实践不难看出,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性背诵记忆的效率是死记硬背的数倍,且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进行背诵记忆显得更为轻松,这样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为容易的将地理知识掌握。而且学生在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后,还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对地理知识进行更为升入的思考,这样对学生的记忆又起到了二次强化的作用。
在知识内容极为庞杂的地理学科中,学生要学会寻找到学习的小窍门,避免低效率的死记硬背式学习,转而采用理解性背诵记忆的方法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在轻松惬意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地理学习,同时在学习中不断深入的思考,不断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使得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二、善读地图,善用地图
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学生常常接触到的学习工具,地图的种类繁多,地图之中蕴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不同的地图涵盖了不同的地理内容,因此学生在进行地理课程学习时,不仅要学会看地图,还要能够看懂地图,把地图同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联系,从而对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尝试记忆并背诵地图,这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看是不起眼的小小地图之中蕴含了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内容,这些内容均为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进行记忆背诵的,因此背诵地图能够更为迅速便捷的将所需背诵的地理知识进行理解、掌握、记忆。当然,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地图进行背诵要有一定的小技巧,可以结合不同的地区对地图进行归类,使得对地图的背诵建立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之上,这样更利于对地图上的信息内容进行记忆。
如何学好地理,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好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结合我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下面我就初中地理学习方法及能力形成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激活和维持良好的注意力、情绪和动机,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达到愿意、乐意、会学、善学的效果,并能正确评价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学会使用教材
地理教材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工具,又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应该重视教材,学生在课堂上认真阅读课本,做自学笔记,来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课本知识的难易程度,新课标要求等方面的考虑,学会使用教材。
2.学会使用地图
利用地图获取信息,使学生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阅读地图,掌握运用地图解释地理问题的一些方法,使学生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在地图上独立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地图,开发创造性思维潜能。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应充分利用地图,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图像上,使繁杂的地理事物成为简单的直观图像,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各种完整的地理表象,为创造性想象提供充足的“原料”。经常读图、用图,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使学生的思维到需要时,大脑就像放电影一样自然准确地显示出一幅幅“有血有肉”形象生动的图像。由学生自己看图、读图,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后解答问题,教师引导后得到正确结论,这样不仅深化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激活了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3.加强地理知识科学记忆
要掌握好地理知识,记忆是重要的一环,在地理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1)发挥想象
很多时候,学生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会使难以理解、枯燥的知识变得十分的有趣。如世界地理中一些国家地图:意大利酷似长筒靴,澳大利亚像个马鞍,法国像个六边形等,把所需要记忆的材料同某种具体的事物或几何图形等联系起来,借助联想加以记忆。
(2)对比记忆
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对比记忆,抓住它们之间的异同。
如讲中国的河流时,可将黄河与长江进行对比,可以从河流发源地、流经的省区、注入海洋、干流长度、流域面积、水文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如下表:
(3)归纳记忆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会认为地理知识“散”、“乱”、“杂”,不知如何去归纳知识,像是没有规律可循。但如果学会抓住地理规律,学会归纳,也就是抓住了地理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窍门。
归纳法就是根据教材内容,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组合,归纳出其规律内容。诠释这种学习方法最好的莫过于:秦岭—淮河这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归纳后可得到以下几点: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其分布;年降水量800mm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4.注意观察生活
地理学科是源于生活的一门学科,生活离不开地理。因此,学习地理知识,既要了解书本内容,还要多留心观察我们的生活,热爱生活,多学习观察我们身边的乡土地理。
要求学生平时多阅读地理书籍,观看电视新闻等有关地理的内容,拓宽知识面。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要建立平等的师生人格关系。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有足够地表现自己和表达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的机会。在地理学习中,要特别重视情感教育,注意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并重。创设愉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纵向联系法
从知识的纵向联系看,它是指沿一定思路使知识向纵向延伸发展,从而掌握部分知识的联系。
按地理知识体系的先后顺序来联系。如地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在许多局部知识范围中,也有纵向思路的体现,如从上到下,从老到新的岩层变化等。
按时间发展演化有从旧到新或从古到今的知识联系,如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按地理事物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或层次有由浅入深或由初级到高级的联系。如工业的发展,从手工业——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等,这些地理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纵向联系中,在每一阶段或层次上又存在着多向或横向联系。
按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逐步推进的前后联系。如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源:太阳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引起近地面空气或升或降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空气密度差异——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水平运动。
按地理事物存在的点、线、面、体的空间分布反映了由近及远、由始至终的纵向联系,如学习工业分布中的工业基地、工业地带,城市群等,容易混淆,可在图中抓住几个中心城市,沿铁路、或河流、或海岸线都可作纵向联系,使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沿一定思维线索发展,便于理解其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也加强了记忆。
二、横向联系法
从知识的横向联系看,是指地理知识间的对比、相关、影响、制约等关系,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广延性。
地理事物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如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就存在着这种横向联系,因为它们都是由日光、空气、水、矿物、生物、土壤、岩石等自然要素组成的,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相应变化,从而使它们紧密联系起来,成为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在人代地理知识中,类似的影响与制约的内容也很多,而以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最为典型,气候影响人类活动,使农业、工业、城市规划、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等受制于气候;人类活动则通过改变局部地区的地面状况,来影响或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象植树造林、修水库等就是通过人类活动来改善气候的重要途径;相反,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则会使气候恶化,进而影响环境,使人类越来越难以在环境中生存下去,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了。所以,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从而造就更有利于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环境。
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可从多方面横向联系。如水能的丰歉程度是由落差和水量共同决定的,我国水能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与我国地势、降水特点紧密相关,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降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导致水能在空间分布上西南最多,华北最少。通过空间分布上的横向联系,可帮助我们全面思考问题,广泛地联系各项地理事物,并按一定思维线索使知识形成网络。
各地理事物间的对比,无论相同、相似、相反、相异,都属横向联系。区域差异可以对比,地理要素间也可进行对比,运用比较法是学好地理的一项重要方法。如冷锋和暖锋的比较,气旋与反气旋的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对比,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对比,天气与气候的对比,内、外力作用的对比,不同地域类型的农业生产特点、措施的对比,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影响的对比,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对比等等,高中地理的每一章节都蕴含着许多这样的横向联系。横向联系的对比一般要列表说明要点、概括特征、总结规律,并指出被比较事物的联系。
同一时间出现的不同自然现象或生产活动,在这些现象或活动之间,反映了同一时间地理事物的横向联系。这种联系可解决一些覆盖面广、知识空间、时间跨度较大的问题。如地球在公转时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及季节状况、气团及气压带、风带势力的强弱、气候的变化等,可结合起来考虑,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与气候形成变化的原因。总之,要广泛考虑在固定时间内的地理现象,才能适应这种横向联系的有关问题。
从知识的多向联系看,这里既包括地理知识与学科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与学科外各方面的联系,前者称内部联系,如自然地理与人代地理,地形、气候、水代、生物、土壤、资源、能源、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环境等,都存在可以联系的线索;后者称外部联系,如地理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的联系,特别是与政治、历史、生活实际、生产实际的联系,与社会热点等问题联系,有助于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多向联系法
同一地理事物从多角度进行解释,是运用发散思维进行知识的多向联系的方式之一。如太阳直射23°26′N,可以从下面几点取得联系:(1)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北半球夏至日;(3)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4)地球公转速度慢;(5)亚欧大陆受低气压控制,北太平洋受高气压控制等。(6)气压带移动与北半球气候变化等。
地理事物中一因多果的推导,是进行多向联系的又一种方式。如因地理自转产生地方时的变化、昼夜更替等。在高中地理中一因多果的例子很多,经常主动思考有关问题,有助于使知识的多向联系更为广泛。
要:“理难物理,文难地理”,地理一直以来都是同学们十分头痛的一个科目,因为地理之中有很多算式,经度、纬度、时区的计算方法都是同学们十分头疼的事情。因此地理很有可能成为同学们学习的阻碍。并且地理的学习并不是只要努力就行的,还需要同学们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学生;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256-01
学好高中地理对于同学们的高考来说非常重要,而对于同学们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同学们日后要是想去其他省市或是其他国家旅行的话,就一定要能够了解这个省市或是国家的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当地的风俗等等,这样才能够避免在旅行之中发生什么错误或是不愉快的事。高中地理是一门结合同学们生活实际的学科,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关联,同样对于同学们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上,很多的同学们都有较为严重的问题,学习的时候不能取得好成绩,虽然他们很努力的学习地理这个学科,但是成绩还是不能够有所提高,这极大的影响到了同学们在学习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地理和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所以这个学习其实并不难学习,那些付出努力,但是成绩却有很大的问题的同学们一定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才会一直都不能有所提高。笔者在和资深高中地理教学人员沟通和交流之后,为同学们总结出以下的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希望对于在地理的学习上找不到出路的同学们能够有所帮助。
一、学会使用地图,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
地理这门学科是研究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的学科,往大了方面说,我们研究的这个空间可以是整个宇宙,往小了说,我们可以研究自己家里日常的气候,温度等的变化。总而言之,地理作为最古老的学科之一,所研究的范围还是非常的浩瀚,巨大的。而要想学好地理的话,学会使用地图十分重要。地图对于同学们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地图可以容纳无数的地理知识,地图之中可以包含这块土地的气候类型,经度纬度,生活的人群,还有其他重要的内容。学会使用地图,会让同学们的地理的学习更加轻松,而且在同学们的考试之中,地理的题往往是结合地图而出的,所以掌握地图也是同学们在考试之前一定要做好的事情。
而且一般情况下,几乎每一道地理的大题都伴随着一幅甚至是多幅的图片出现,由此可知,学好使用地图对于地理的学习有多重要。地图虽然很重要,但是同学们对于地图的掌握的能力还是很薄弱。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够学好地图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和教学人员探讨,并查阅众多的资料之后,找到了“五多学图法”,所谓的“五多学图法”,是指多看,多背,多画,多查,多想。古往今来世界都在流行这句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人们成功的秘诀,多背就是需要同学们能够把地图之中所隐含的知识点,内容全部都记忆下来,一个地图之中不仅是有那些简单的地理方位等知识,还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内容,比如说是地图之中各个地区的气候类型的划分等。多画则是要把铁路线,区域图等划分在纸上,画是一种将脑海之中的知识和内容呈现在实际之中的过程,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一个过程,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能够勤动手多画图。
多查则是查阅书本之中或是资料的信息,当同学们遇到了难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多去翻阅翻阅地图册,查找一些资料,一定会使得同学们茅塞顿开。最后一个是多想,多想对于同学们来说也很关键,学习就是一种思考,并且将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的过程,要想学好的话,同学们是一定要动脑思考的,而学习地理的时候,更是需要脑子不停的转动,思考其中的缘由等,另外在学习高中地理的时候要能够做到书本之中的知识地图化,将知识与地图相对应,这样更加有利于同学们的记忆和学习。
二、善于归纳总结,进行知识迁移
地理之中的内容非常的多,而出题的时候,出题方式也非常的灵活,答案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找到,有些题目的答案还是需要同学们自己进行计算,尤其是时间的问题,需要同学们结合经度纬度,时差等问题多方面的思考计算,所以地理的学习是非常需要学习方法,想要提高成绩,同学们也一定要能够掌握方法和技巧。而和一般的理科一样,地理也是需要反思总结的,不是只要知道正确的答案就可以的,同学们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可以总结一个错题本,专门用来总结地理学习之中的错误的地方,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搞清楚自己到底是哪里不明白才会出问题,而整理完错题本之后,还需要经常的拿出来翻一下,很多的同学们都不喜欢翻阅错题本,这是非常不正确的习惯,相同的错误不再犯第二次,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就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三、学会取舍,懂得区分重点和非重点
关键词: 高中地理;学科特点;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263-02
不断在学习实践中有意识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最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虽然学习地理没有一个公共的最佳方法,但还是有一些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供同学们参照,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一 中学地理的学科特点
通过高一和高二的地理学习,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由此对地理科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
二 高中地理复习方法的指导
1.学习重点内容的指导。
⑴地理基本概念方面:地理基本概念有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有些地理基本概念容易混淆,指导时应说明概念的差异,特别是要注意这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比如太阳辐射强度与气温,太阳辐射强度是地面获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它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大气削弱有关;而近地面气温与地面获太阳辐射有关外,还受下垫面性质地影响,受大气状况不同影响。
⑵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方面:“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地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观点,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与原理。”是地理高考十大能力要求之一,而这一类能力要求的试题在自然地理中体现最多。这一部份知识较难,但规律性较强,多采用理科的方法复习。比如初中化学中学过在一定的温度下百份比浓度的计算方法:
百份比浓度=溶质/(溶质+溶剂)
在海洋中,溶解度与水温成正比;可溶性盐相当于溶质,液态淡水作为溶剂,海洋中溶剂水的变化主要是来自大气降水和河流径流,水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通过回忆初中化学知识并加以引导,结合气温和降水的纬度分布规律,加强海水盐度分布规律的理解;同时也能用它进行同纬度和不同纬度(同一经度)海水盐度高低的比较,进而分析陆地咸水湖、地下咸水盐度。
⑶地理基本技能方面: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图解法等等,都可以依据一个思维进行指导。比如:某地等高线示意图,M为当地的气象观测站点,N为某旅游公司的一栋观景楼,MN的图上距离为1.5CM。为了使气象观测点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阳光照到,修建观景楼最大高度约为多少米?从这一题目中读出M地位于120°W,35°N;从题意中算出最小太阳高度角为31°34′,利用几何图型得出楼高。
⑷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方面:“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达。”这是高考十大能力要求的两个方面,而这种能力要求在考试中难度最高。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给定的信息和最终结果要求,再利用信息与要求之间建立某种逻辑联系,或者用反推的方法,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2.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需要整理知识,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目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需要整理知识,需要开展积极的思维,对知识进行加工,才能学到活的知识。
3.学习过程的指导。
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怎样进行学习的指导。
(1)怎样预习。
对于人文地理应怎样预习呢?首先要确定预习的几个主要环节。
第一,将教材浏览一遍,抓住基本概念重点理解。本部分教材的基本概念主要有:区位、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等三个。先看教材的经典解释,再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重述,试着延伸其外延。
第二,抓住重点的基本原理去思考、理解。本部分教材中需要思考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农业区位因素中哪些是自然因素、哪些是社会经济因素;哪个具体区位因素决定了农业区位选择的必要性;哪些区位因素则决定了这种区位选择的可能性;哪些区位因素是动态可变的。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尽可能的在教材和配套的地图册中寻找答案。然后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自己提出一些问题问自己。
第三,尝试做课后练习,把在练习中遇到的难题带到课堂上去解决。这样做,似乎很费时间,但只要你坚持做一段时间,你的听课效率将惊人地提高,你的课后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将比你原先预计的要少得多,逐渐地学生预习的时间将逐渐缩短,复习效果也就更好。
(2)怎样听课。
经过充分的预习,进入课堂是带着许多困惑和问题来听课的。只需要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解你所带来的问题,参与同学讨论你所困惑的问题,听课效率必然大大提高。上课做笔记,关键是记下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与你预习时的思考中不一致的东西,要注意记下教师为了说明某个问题而设计的板画和思路。
(3)怎样阅读教材。
除了按上述预习方法阅读教材外,还应注意阅读教材中的各种插图和配套地图册中的各种图表,因为许多地理概念、原理是用地图语言来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