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用像造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路边的蒲公英随风飘舞好像降落伞似的,仿佛在向我们点头。
2. 夕阳下的天空,像小妹妹害羞的脸庞,好像颜色艳丽的幕布,仿佛给大地披上了最耀眼的衣裳。
3. 天上的云朵有点像朵朵棉花,软软的,绵绵的;像棉花糖,甜丝丝的,离我们是那么近,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捏一大块下来。
4. 下雪了,雪花像云朵一般洁白,像花儿一样美丽,仿佛冬婆婆派到凡间的小天使丢落的羽翼。
5. 麦子熟了,一片金黄,像黄金洒满大地,随着微风起伏。仿佛在告诉我们,又是一个丰收年!
6. 八月酷暑的太阳像一个火球,仿佛要把地面上的人们都吞噬似的。
7. 秋天的云有时像棉花糖,有时像盛开的玉兰花,彷佛开在人们心田的纯洁白莲花一样漂亮。
8. 那高山上的流云,像飘动的轻纱,像朦胧的薄雾,仿佛是迷茫的眼神,又像是神秘的梦境。
9. 天上的云像珍珠一样洁白,仿佛像一张洁白无比的床,多么美的天空啊!
10. 柳树像一位娇羞的少女,经风一吹,仿佛在翩翩起舞,十分美丽。
11. 四月的西湖好像人间仙境一般,我们在这里快乐得仿佛一只欢快的小鸟。
12. 天边的月亮像一弯金钩,仿佛钩走了我的魂。
13. 春天的风筝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们,又仿佛是滋润的甘泉浸润着我们。
14. 蓝蓝的天空中,只见弯弯的月亮像小船,闪闪的星星仿佛一盏盏明亮的夜灯,又仿佛是一颗颗活泼的小眼睛。
15. 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是的。
16. 雪花像鹅毛般从空中飘落,在空中悠扬飞舞,仿佛手一碰就要消失似的。
17.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8. 巍巍群山像盘旋的巨龙,棵棵青松像挺立的勇士,夕阳残照之下,它们仿佛在等待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
19. 那轮圆月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盘,又像是一面一尘不染的镜子,仿佛远离世俗的喧嚣,散发出皎洁的光芒……
20. 美丽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仿佛就要熔化在蓝天白云之中。
21. 起初,雨滴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天空中落下来,慢慢的,雨越来越大,雨仿佛是瓢泼似的。
22. 这块石头很像一头猛兽,仿佛西游记里一位神仙的座骑下凡。
23. 图书馆就像知识的海洋,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花儿向太阳微笑,向风儿点头,向蜜蜂问好。
3、我向小猫学喵喵叫,向袋鼠学跳跃,向猴子学爬树。
4、我来到植物园,向小草点头,向花儿微笑,向树木致敬。
5、早晨,孩子们向着朝霞,向着暖阳,向着学校的那边跑去。
6、同学们向高高的大树问好,向友好的伙伴打招呼,向尊敬的职工敬礼。
7、我向妈妈鞠躬,向同学们打招呼,向保安叔叔问好
1、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它的预算仍然(刚好)有盈余。
2、王锺初次执导金手指,叫人刮目相看。
3、wpp在华盛顿的公司网络之所以让人刮目相看,不仅是因为其多年来收购的这些公司,还在于该公司中负责进行游说活动的重要政治人物的数量,这些人都把自己视为wpp大家庭的一员。
4、他显然从未听过拜伦的名字,但是拜伦那军官制服赢得了他的刮目相看。
5、谁也没想到,当年的倒数第一,如今却是大企业的老总,真的是刮目相看啊。
6、但是,等他把照片传到网上以后,才发现自己的照片并没有多少能令人刮目相看的新意,只能说是拾人牙慧罢了。
7、十年后的今天,小蓝获得了很多奖项,我们对她真的是刮目相看啊。
8、大家公认的天才,没想到毕了业以后混在了社会最低层,所以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了。
9、6年过去了,帕丁顿专科学校的生源来自同样的小区,但学校已经让你刮目相看。
10、世人将会对她刮目相看,将会向她肃然起敬。
11、小绿为了不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他现在非常努力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12、在球场上,就像全世界所看到的,()在一开始大败于意大利和巴西后,红白蓝军团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13、我要告诉你,最近他令我刮目相看。
14、台湾在前400所高校中占据了7个席位,小小的香港最令人刮目相看,占据了6个席位。
15、至为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不少高层管理人员察觉到品质是进取型竞争优势的重要优势。
16、考虑到日本的几大竞争对手德国、韩国、台湾以及中国并没有踏步不前,日本取得的成就就更让人刮目相看了。
17、当中国闭关锁国时,亚洲的经济地图上出现了一块巨大的空白,当中国开启国门时,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地理让世人刮目相看,政治影响力也在加强。
18、资本市场的表现也让人刮目相看。
19、越南股市成立才7年,民众对炒股竟如此倾心,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20、小小的摩纳哥位于法国里维埃拉旁边,一点八平方公里的面积却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三万人口。
21、虽然此后利润率略有下滑,但这一跃升仍然是人们对于软银的盈利表现刮目相看。
22、但是在过去一年里,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世界上五分之三的货币总供应增长是由新兴经济所提供的。
23、我一定要做到更好,让以前看不起我的人对我刮目相看。
24、它能展示人的权力、财富、品味和鉴赏力;能让敌友刮目相看;时常还能体现时代风气。
25、不能制造令人刮目相看的电视机,录象机。
26、啊,这孩子对你刮目相看啦!
27、小猪一心一意想当一只牧羊猪,但主人不相信它的能力,然而后来就对它刮目相看了。
28、我刚刚对你刮目相看了,朋友。
29、过去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令世界刮目相看。
30、高级威士忌味道相当好啊,不仅能让你一醉方休,还令对手刮目相看,为什么不喝喝啊?
31、他最近出了几本十分畅销的书,这使得很多人对他刮目相看。
32、不出数年,这个市场已令人刮目相看。
33、学汉语不是为了让你未来的老板对你刮目相看,而是为了让你能听懂她说的话。
34、它的加速、操控、做工、外观、内饰以及型号配置均令人刮目相看。
35、今年前两季度印度gdp增长率是8.9%,令人刮目相看,然而最新的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长数据表现得更为惊人——10.4%。
36、他的成就使许多人刮目相看。
【关键词】瑶族;道具;情感;继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32-01
瑶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主要集中在广西状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五省。瑶族舞蹈历经千年的沧桑历史演变至今,仍然盛行不衰、渐渐大放光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不断跟随时代的变化、转变表现形式。它是生存状态的显现,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形象。
一、道具运用与情感表达
道具在不同民族的舞蹈作品当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包含独具特色的民族道具,例如瑶族的长鼓舞、维吾尔族的顶碗舞等。道具的使用一方面是增加了舞蹈动作的丰富性,另一方面还能够展示舞蹈表演人员的身份、性格特征,烘托舞蹈表演现场的氛围,强调舞蹈叙事当中事件的性质等等。在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当中,道具的使用能够延伸舞蹈表演人员肢体的丰富动态,从而增加个体在舞蹈中意愿的表达。在舞蹈表演当中使用道具能够体现舞蹈的层次感和立体性,烘托和提升舞蹈的整体氛围,使得舞蹈当中的语言表达更加具体形象,舞蹈中的情景能得到渲染。
道具是表演中的重要内容,人物的心理情感、内在性格很多时候都是通过道具表现出来的,张弛有度的道具使用会让人物活跃自然,性格丰富,相反就会让人物呆板木讷,没有生机。舞蹈道具不仅是一种外在的穿着道具,更是一种传达信息、表达主题的媒介。舞蹈与道具紧密相连,相互依存,二者既是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蹈表演中不可分割的整体。
瑶族祭祀舞蹈都为道具舞,如请圣则击鼓、敲锣、跳钹、摇铃、舞令简;祭祖则跳法杖;求子则跳法棍;镇坛压邪则舞法道具;跳罗帛意为诸神驾到;舞花带则是送给神灵的束束鲜花。长鼓是瑶族民间常见的一种古老乐器,据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载:“瑶之乐,有芦笙、铳鼓、葫芦丝和竹笛”,瑶族长鼓具有悠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每个民族都会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情习俗、特点、民族心理和精神,创作属于自己民族特点的民族舞蹈。这种宗教舞蹈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以及民族心理,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瑶族舞蹈中的道具是与宣泄生命情感和烘托场面气氛紧密结合的,是瑶族舞蹈表演人员内心激情的重要表达方式,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再高端和精湛的表现技巧对于舞蹈人员来说也是苍白无力的。就个人动作来说,简单地使用四肢进行跳跃、转动和翻滚的技巧和姿态,无法充分地进行情感的表达,而利用道具则能够更加充分地表现,所以我们通过结合舞蹈动作表达的意图来运用道具,通过研究道具的应用,对于瑶族舞蹈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形象塑造
作为人体艺术的舞蹈,主要靠人体的动作、造型、表情来传情达意,舞蹈作品的创作和舞蹈动作的提炼,应该与演员的表现能力相适应。舞蹈的民族特质的提炼,要有鲜明个性的动作来贯穿舞蹈的主题,在动作的元素上提炼、发展,动作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准确地把握形象和以个性的动作特色取胜。道具舞蹈作品风格性浓郁,将道具的功用与舞蹈动作的“拧、碾、扭、韧、抻”的动律有效结合起来。瑶族舞蹈动作中“屈”是典型代表动作,色彩较为鲜艳,显示的是民族的气息。有“屈”的瑶族舞蹈在审美价值上,就极具观赏力。这种形象鲜明的舞蹈动作配合着瑶族特有的长鼓,可以在创作中找到形象。舞蹈所传递的信息就是编创者试图使用激动昂扬的瑶族舞蹈和韵律,来展示在历史的进程中整个民族不畏艰难、突破重围实现民族大义的一种英雄气概,以及神明保佑、民族顺利前行的一种感激情怀。瑶族舞蹈结合民族文化道具和情怀,展现的是一种具有深层启示意义的创作美学。
瑶族舞蹈中有多种手式,同一姿态、同一动作,手式不同就有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含义,所以瑶族舞蹈中既有韵律美又有造型美;在其中需找到这个民族的舞种中显现出来最具价值的审美取向,那就是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之情。道具使用的韵律上的特点就是节奏十分明快、动作幅度大、舞步稳健轻捷,在举手投足之间都洋溢着一种属于青年的粗犷与热情,展现着豪放的气度。道具动作实际上就是一种枢纽功能,能够将舞蹈中许多独立的动作和精髓都连接起来,呈现出舞蹈应该具有的张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金秋.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M].民族出版社,2009(3).
[2]范秀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大长鼓舞》[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8).
关键字:模具制造工艺 项目教学 实践
1、前言
《模具制造工艺》是中职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主要包括模具制造的基本理论、模具的机械加工、特种加工、模具的装配等内容,具有内容繁杂、知识涵盖面宽、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悉模具制造中所用到的一些主要工艺方法,能够正确选用合适的加工方法,安排一般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面对当今社会对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原有的课程的体系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培养出有职业素质的人才及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效率需要改革。
2、项目教学法与模具制造工艺教学的关系
2.1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成的一个系统,而“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在这个教学系统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它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尽量自己克服困难,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一行动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教学中是主导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传授者、导航员、和监督者。
2.2模具制造工艺教学与项目教学法的关系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是一门新型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悉模具制造中所用到的一些主要工艺方法,能够正确选用合适的加工方法,安排一般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模具的机械加工、特种加工、模具的装配等内容。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模具制造工艺的教学满足开展项目教学法所需具备的条件:(1)用于学习预定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3)与实际生产过程或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4)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5)教学项目完成时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6)学生能自己克服和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7)教学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同时,模具制造工艺这门课程的项目的设置内容必须切合实际,作为教师必须清楚要给学生讲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这一点在模具专业的项目设置中尤其重要。因此,模具制造工艺项目的设置可以根据国家的模具专业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要求来设置,确立适应模具行业要求的人才。通常,模具制造工艺的整个教学内容可分为两大项目,即工艺设计项目和加工实践项目。
3、项目教学法在“模具制造工艺”课程中的实施
3.1确定项目
课程整体设计以培养模具制造岗位职业能力为支撑,将教材体系和内容重新整合为教学体系;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模具零件模柄、固定板、凸模、凹模、动模板、定模板、型腔的制造作为载体,由易到难确定7个项目14个子任务,重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3.2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的教学方法上,根据我校的实训设备的情况,把学生一个班分为若干组,每组5-8人左右,每组做的工艺各不相同,由主讲老师和辅导老师共同指导。要有意识的选择有代表性的零件进行讲解,以学生学为主,教师讲为辅。
课程的教学手段上,一是在机床前现场教学,机床有限,要把学生分组把机床的理论和实操进行讲解,让学生一目了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三维动画或录像演示模具的实际加工过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解。
3.3课程考核
对学生的考核不能以考试为主,而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中,学生的工作态度、劳动纪律、安全生产意识等都有纳入考核范围。对学生的每一个项目进行考核,具体百分制分值为:学生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工作态度、安全制度执行),项目70%(每个项目10%),这样得到的总和就是学生该门课程的成绩。
4、结语
《模具制造工艺》在采用项目教学法之后,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动手能力及实践获得探求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样也受益良多。
参考文献
[1]谭海林,陈勇.模具制造工艺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电话:400-888-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