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赤壁唐杜牧

赤壁唐杜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赤壁唐杜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赤壁唐杜牧范文第1篇

赤壁

唐 ·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赤壁唐杜牧范文第2篇

一、不同时期作品有不同特点,教学要把握好品析的重心

我国古代游记散文大致经过了魏晋诞生期、唐代成熟期、宋代高峰期、元明复兴期和清代衰变期,教学中要根据山水游记散文各时期的不同特点进行品析。

教学魏晋山水游记,要注重感受风物,在山水的描写中去体会文人学士的寄怀。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不安,朝代更迭,社会黑暗,这使得文人学士厌恶仕途,逃避现实,志趣转向广阔的大自然。他们有的隐居田园,有的寄情山水,开始对大自然进行自觉性的观赏,他们对大自然的审美以及觉醒,使得这时期的山水景物不再如秦汉时期只是表现主题的附属品,而成为了主要的描写对象。东晋陶渊明文风舒爽自然,情味隽永,教《桃花源记》,要让学生去想象那个和平、宁静、幸福、淳朴的理想世界;读鲍照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眼前要能浮现出庐山、九江一带气象万千,烟云变幻,光色耀目的景色;观吴均《与朱元思书》,水之清澈急猛,山之峻拔奇秀,要能让学生感受其描写的传神效果。

教学隋唐游记,文人对山水景物描绘时融入的主观感受以及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法是赏析的重点。隋唐时期,社会尽管有些动荡,但总的说来还是比较安定的,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展。这一时期人们的旅游目的和要求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但培养自己与自然之间相亲相近、相和相融的关系,以获得身心愉悦,还积极探索旅游价值观,注重景物的文化内涵。读唐元结《右溪记》,不仅要引导学生玩赏右溪“清流触石,洞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的清秀美景,还要品读出作者借景而抒发的“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的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读《永州八记》,就要了解柳宗元借山水之乐排遣内心抑郁,将写景抒情融合为一的写法。

教学宋代山水游记,要把握描写、叙述、议论并用,景情理融成一体的特点。宋代的山水游记把唐代山水游记散文融情于景扩大到寓理于景,借山水景物进行说理议论,为山水游记散文发展在内容上又另辟一条蹊径。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体会作者描写美山、秀亭、四季、醉翁、游人众景之后,归结到太守之乐,是要表现为官要“与民同乐”才为真正乐趣的理念;读苏轼《石钟山记》,要明了苏轼对景物的游览、观察是为最后发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议论作铺垫。

明清山水游记,文人注重个性表达、借山水抒发的独特游赏趣味则是最有特点的鉴赏之处了。明清两代,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发展得更成熟多样,文人都刻意在作品中表现个人在山水审美中独特的生活情调,在“独抒性灵”的旗帜下,作品富有个性。若读《游苏门山百泉记》,要赏析袁宏道以游百泉而借题发挥,充分表达自己向往古代隐士、热爱自然山水、鄙视功名富贵的情感和个性。而“桐城派”姚鼐《登泰山记》记游叙事,语句不多而线条清晰,考证述古,文笔平实而恰到好处,这些正是要表现“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结合的文学主张。将文学主张与旅游情趣融为一体,也正是文人在山水游记中的个性表达。

二、入景入境,重诵读促联想感受山水风物

读山水游记,必要跟随作者感受景物,走进有“佳木异竹”的山林,欣赏如“捣珠崩玉”的瀑布,如何走入这美景呢?

反复吟诵感受画面美和音韵美。作者运用准确到位的词语、变化多样的句式、灵活丰富的修辞手法、朗朗上口的音韵去描写景物,营造意境,这些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杜牧《阿旁宫赋》善于运用排比“广文势,广文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用“四字句”为主轴,整散相间,长短错落,显示阿房宫浩荡的气势。“使负栋之柱……多于市人之言语”,一连六个比喻,夸张的手法和蝉联的句式相结合,环环扣紧,表现出阿房宫雄浑奢华。这样的才思,铺采文,不值得我们千百遍的吟诵回味吗!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几乎是字字用典,句句对偶,其华丽的辞藻、丰富的内容、流畅和谐的音律、工整多变的句式,读来给人以畅快淋漓之感,细品之下,更觉作者独具匠心,勾画出的壮美的山水楼台如卷轴铺在眼前。

比较阅读,感受写景的不同趣味。古人在不同境遇下对待山水有不同的态度,不同心境下述诸笔端则有不同景观。比较苏轼前、后《赤壁赋》,《前赤壁赋》写景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月如美人,徘徊有情,寥寥数笔,苏轼便勾勒了一幅空灵秀美的月夜江水图。《后赤壁赋》写景句“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景物却空寂清冷,虚无缥缈。同一个人,同样写赤壁,不同的心境下呈现出的景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境,正是因苏轼写《前赤壁赋》表达的是其乐观旷达的情怀,而写《后赤壁赋》时,却寄托其孤独苦闷之意。《滕王阁序》中王勃的语言辞藻华丽,色彩绚烂,写景的名句化用前人诗句,却更有凌然之势。如“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与汉代张衡《西京赋》中“击钟鼎食,连骥而过”比较起来,辞藻更华丽,描绘更细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它描绘的画卷更为旷远明丽。从这些与前人的不同以及《滕王阁序》的文墨词彩中,我们能看到大唐盛世刻在年轻诗人骨子里的昂扬与乐观,即使后文有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悲,但这种文采激情照亮了失落的悲壮。

运用联想与想象进入美境。山水游记中的“景”,既是现实之景,又是作者心中之景,是作者创造的艺术之景。阅读时,惟有充分展开想象,对作品中所绘之景,所叙之事,所状之物进行再补充,再创造,才能常读常新,获得裨益。可以尝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文句,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还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情怀。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虽不是出游,却描写多年未回的田园风景,也是山水之间的抒怀,文中可以改写“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样写景的句子,感受田园的静好风物;也可以改写“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样景中写事的句子,体会他于美景中乐安天命,追求闲适与自由的人生理想。

入景之所以要联想,还因为游记作品也常常运用想象来写虚景。《醉翁亭记》中写道“环滁皆山也”,但实际上滁州周围并没有那么多山。《岳阳楼记》中的“虎啸猿啼”也非实写,岳阳楼周围自古就没有发现过“虎”,这些写景的佳句都是经过作者的集中概括和创造,实中有虚,虚实相生。而杜牧写《阿房宫赋》,全然是靠想象再现了秦宫的壮丽和秦皇的骄奢。

三、入情入理,抓脉络巧设问加深理解情理

古人游览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往往是有感而发,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寄寓其中。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0余字,写景的只有“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几句,在此基础上,作者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慨。而“闲人”一词即抒发了作者被贬黄州仕途失意的伤感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复杂感情。如何带领学生深入作者的心灵,理解情理呢?

1.抓住情感变化的脉络,把握写景、抒情和议论的关系

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找出贯穿全文的情感线,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灵魂――情理的深意。如《兰亭集序》中,找到文中情感变化句子“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理出作者的情感脉络为“乐―痛―悲”。兰亭盛会,畅叙幽情,游目骋怀,这是纵情山水之“乐”,乐在景中。但这样的清谈忘俗,真能带给人永恒之乐吗?这引发了王羲之的深沉思索,发出“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的“痛”感,以及文章结尾对人生代代生死的兴叹莫不相似的千古“悲”叹啊。由景入情,这样的思考和觉醒中,抓住情感的脉络,学生能体会到生的丰厚怎能与死的虚无相提并论,人生也不能只是在无为避世之乐中消极度过。

再如《赤壁赋》,找出情感句“于是饮酒乐甚”“哀吾生之须臾”“客喜而笑”,整理苏子的情感变化为“乐―哀―喜”,整理出脉络可以自然地带出问题:这前“乐”后“喜”是否为同样的情怀呢?深入到苏轼的内心,“乐”为山水之乐,美景之乐,暂娱心情,却生出了人生如蜉蝣的短暂渺小之感和羡长江天地永恒的“哀”叹之情。“喜”为“了悟之喜”,不如不羡,与清风明月“共适”,这是苏轼在人生遭遇重挫之后,在自然造化中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乐景虽暂生哀情,思考却终得释然的理趣。

《游褒禅山记》是游记名篇,不重在写景,而重在说理。文章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关键词是“悔―叹―得―悲”,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研读:作者“悔”于何因?“叹”于何事?“得”出何理?“悲”从何来?王安石“悔”自己跟随别人而没能尽情享受游洞的乐趣;由“叹”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得”出做好一件事要有志、有力、借物几个因素;“悲”为感怀学者做学问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由此来看前文写“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华山”乃“花山”之误,以及游洞一事,实为抒情议论作铺垫,在情感脉络的探讨中,王安石的深思慎取,不盲从,尽志可以无悔等思想,便让学生理解得更清晰更深刻。

2.课堂巧妙设计思维训练,往往能使学生潜入文意

研读补白,深味作者心怀。设计一些需要补充的句子,带动学生阅读,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如《兰亭集序》中设计补句子“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学生在反复诵读后,会由开始填“修短随化”,“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慢慢变为“齐彭殇,一死生”“诗酒清谈,虚度时日”等答案。在补写中品读出了王羲之在世人都回避死亡的时候,去思考生死区别的勇气和胸襟。《赤壁赋》中设计“客的箫声‘如怨如慕’,根据客的回答,补全句子。客借箫声,表达出羡慕( ),哀怨( )。”同学们从这个方向去品读,很快能理解在赤壁怀想曹操的缘由。羡慕曹操这样的人生,英雄得志,文韬武略流传恒久;哀怨自身渺小,生命短暂,平凡失志。这也正是才华横溢的苏轼借客之口而言自己贬谪黄州后的心情。研读补白,给了学生一个阅读体验指向,往往可以让思考进行得更深入。

课堂延伸迁移,能强化学生对文章情意的揣摩。如写一副对联描述滕王阁,上联“三江为襟,五湖为带,平地起高阁,成就千古妙笔”,下联“四海升平,七星拱月,青天显明辰,诉说百世沧桑”。在对联写作的训练中,再次品读文本,咀嚼俯拾即是的美词落英。还可以联系学生的阅读体验来拓展。如教学《兰亭集序》时设问,同学们是如何看待“死生”这样的大事呢?联系你读过的作品和自我人生体验来谈谈你对生与死的理解。当学生答出“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急流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这样的答案,他们已然感受到王羲之“一死生为虚诞”的思考。

赤壁唐杜牧范文第3篇

近年来,国内书画收藏不断升温,书画爱好者、收藏家往往不惜重金争相购之,然而“误鉴”现象屡屡出现,虽不足为奇,但必定给收藏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书画收藏者应炼就一双鉴定家的慧眼,增强辨别真伪的能力。为此,首先要分辨清各种类型古书画的作伪手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表及里,去伪存真。

历史上古书画作伪的形式,可谓五花八门,花样翻新,或摹制,或勾填,或对临,或生搬硬造,或真画假跋,或假画真跋等。古书画的临摹本大部分是为了造假骗人,牟取暴利,考查历史资料,究其根源,发现某些作伪手法是因古代传播手段和保存条件不发达而出现的,并非有意作伪。在南齐谢赫《六法论》中,已明确指出“传移模写”是作为学习和保存古书画的最佳方法之一,历代奉为圭臬。古代著名的书画作品,大多以临摹本的形式留传下来,因而使我们今天能够欣赏到更多的古书画作品,领略到年代久远的古书画作品的时代风貌。

例如:在唐代,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临摹王羲之法书蔚然成风。由于当时没有照相、制版技术,爱好者以临摹形式制成副本,这样就出现了临摹本。那么,要弄清哪一件是原本,哪一件是临摹本,所以就出现了真赝的问题。由于古书画名家的作品争购者众多,书画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大书画家的作品很难满足爱好者的需求,牟利者为了提高书画作品的价格,绞尽脑汁,不择手段,随之社会上又出现了“仿”、“造”、“改”、“”等作伪现象。

作伪手法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完全作伪,即作伪者自书、自画的伪作,包括有摹、临、仿、造四种;另一类是改头换面,即改款、填款、减款、拆配、割裂等。伪作中还包括另外一种特殊情况,即半真半假的作品,款真画假,请人作书作画,即。

一、完全作伪的手法:

1.摹。所谓“摹”,是复制古书画的一种方法,又称“影拓”或“移画”。

一般是指在原作上敷上一层较为透明的薄纸(现在多采用透明胶片),把作品的轮廓用墨线勾描下来,得其稿本,然后再用纸或绢在稿本上勾摹,墨线勾好后再敷色染墨。书法则必用细线双勾后再添墨,称之为双勾廓填。也有用薄纸或绢在原作上直接勾描的,但这样容易污损原作。好的摹本可以乱真,如果真迹失传,摹本就显得更为珍贵了。唐代以前的真迹大部分是以摹本的形式传世的。例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的《簪花仕女图》,五代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以上作品虽是摹本,但被古代美术理论家奉为“上真迹一等”的摹本,因此具有相当珍贵的历史价值。

东晋顾恺之在《论画》的“模(同摹)写要法”一则中,简单扼要地论述了摹画的方法。例如:“以素摹素,其素丝邪者不可用,久仍还正,则容仪失。”南朝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的“六法论”,其中也有“传移模写”,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对临摹做了进一步总结。古代名画的临摹,从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来看,最早的要属顾恺之。据米芾《画史》记载,他收藏晋代的第一幅画是顾恺之的《维摩天女飞仙图》。米芾还在文中记述了自己在颍州公库里,看到过唐代诗人杜牧摹顾恺之的《维摩百补图》,他还称赞杜牧摹本“光彩照人”。可惜这件摹本没能留传下来,仅存记载而已。

据史料记载,古代法书的临摹,要早于绘画。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一件非常逼真的法书摹本。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获得王羲之的《兰亭序》后,遂命令当时的供奉拓书人冯承素、韩道政、赵模、诸葛贞等四人,分别各拓数本。目前流传下来的几件摹本中,以冯承素摹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最为逼真精确,应是最忠于原作的上等摹本。

唐代鉴赏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中,详尽记述了摹制的方法。宋代太宗(赵光义)、徽宗(赵佶)御府所藏法书真迹,皆摹拓刻版于禁中。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宋人拓本《淳化阁帖》、《大观太清楼帖》等,都是大规模地摹制拓版,此后历朝历代都有人节摹片段。

上述临摹作品,是以学习古人书画技法和风格,保存古书画为目的“摹”制,其意义与作伪有一定区别。作者于摹本上书摹者姓名或故事,然后将原本归还收藏者,目的是为了留下副本以供鉴赏。唐武后时,张易之掌管宫中书画事宜时,召来所有画工精摹宫中精品书画,然后将摹品归还宫中,真迹自己留下,一直隐瞒到他去世以后才被发现。这些摹品可称为“暗摹”或“偷摹”,这就包含了作伪谋利的成份了。图1为南宋李唐的《谈道图卷》为摹本,而图2的《采薇图卷》为李唐的真迹。图3、图4为书画界有名的“三胞胎”疑案,三件作品初看起来极为相似,图3《草屋蒲团图轴》为唐寅的真迹,图4的左图《水亭幽居图轴》为摹本,右图为吴湖帆摹本。

2.临。所谓“临”,就是在熟读原作面貌的基础上,比照真迹,临写或临画,尽量求得与原作的精神、形貌、位置相吻合。其方法是置原作于面前,或挂在墙上,看作品的形象走势而临之。

这种“临”法,要求临者具备较高的书画技巧和艺术素养,要比摹画和摹写的难度大。要做到形神兼备很难,大多临者只是依葫芦画瓢,仅仅得形似而已。绘画若想达到神似,这就要求临者熟练掌握原作的运笔、用墨、设色、章法、结构的特点,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会下笔有神。书法的临写,要求临者深刻领会名家书法的运笔、用墨、结体等特点,做到运笔流畅,行气贯通,神气活现,而又不失其位。此外还要求临者应尽力克服自我的书画习性,如果完全照着原作,边看边临,依葫芦样画瓢状,就会显得呆板,少有原作之气韵。

历史上许多大书画家都擅长临前人佳作。北宋李公麟的《临韩狮子骢图卷》,称得上是一件临品佳构。清代王铎对《淳化阁帖》情有独钟,他对其中各帖几乎可以背临,形神俱备。明代文徵明的《前后赤壁赋》(册),就是一个临本佳作,由此可见,临者本人一定要具有很深的书法功力,对文氏书风的熟读程度是惊人的。又如图5《溪山雨意图卷》为临本,图6《溪山雨意图卷》为元代黄公望的真迹,两件作品十分相似,但真迹上有前人大段的题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北宋马远的《踏歌图》,乍看两者十分相像,但仔细观察,一真一伪,伪作用笔刻露,笔墨单薄,有明代浙派院体画风,但只是形似而已,少有马远之神韵,应是明代低手所临。北宋的米芾擅长临古帖,所临作品众多,技能相当高超。米芾的书法是集古人之大成,早年遍临晋唐墨迹,晚年作品多得晋唐之风骨。米芾所临前人作品,大多不署自己的名款,由于临得形神兼备,当时人们大都误以为是前人的真迹,可以假乱真。目前存世的一些称为前人名书家的作品,其中就有不少是米芾的临作,署“二王”款的作品,后世人一直都误认为是“二王”的真迹了。例如,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王献之《中秋帖》、颜真卿《湖州帖》,以前一直都被误认为是真迹,其实是米芾所临。乾隆皇帝还误将米芾临的《中秋帖》当成王献之的真迹列入“三希堂”之中,十分珍爱。后来专家见到了王献之、颜真卿两位书家的原作,加以对照,为此予以正名。图7《行书赤壁赋册》和图8《行书前后赤壁赋册》两件书法风格极为相近,但前者为文徵明真迹,后者为学文徵明书者所临。

赤壁唐杜牧范文第4篇

常见的诗词风格

在古诗当中有这样一部分诗词,它们不追求词藻华丽,其语言平实朴素,其风格平中见奇。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整首诗显平淡,但在平淡当中却传达出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把握这类诗歌时,要从语言方面下手,在平淡的语言描述中,作者的情感渗透其中。

情或事不直接写出,恐怕是东方人固有的特性,更是古代人典型的性格,通过其他事物的描写含蓄委婉地表达内心情感。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人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闻”歌,到落花江南“重逢”。含蓄地表达了时代沧桑、人生巨变,抒发了沉痛的家国兴亡之感。此类诗歌借景抒情,咏物言志,字里行间的情感总能让人言欲未尽。

不留雕琢痕迹,浑然天成。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四句,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工华美的词藻,自然清新,但内涵丰富。此类诗浅显易懂,但说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韵味无穷。

既讲究词藻,又强调对仗,色彩绚丽,工稳和谐。如杜甫的《绝句(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四句,两两相对,且一句一景,独立成画,色彩缤纷。此类诗歌,虽有明显的雕琢痕迹,但作者遣词造句的细腻还是让人领略到真切的情感。

气势豪迈壮阔,笔力刚健遒劲,境界雄奇奔放。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凸现了历史长河荡涤千古的风流人物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边对景生情的豪迈。

特定的表达意象

与别离有关:如杨柳、长亭、浮云、明月、扬花、柳絮、孤蓬、灞桥、易水等。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友人将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飘远,此种寄托了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又如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柳”“扬花”“离亭”牵拽彼此的惜别之情,惹动了双方缭乱不宁的离愁。

与乡思有关:秋风、归雁、杜鹃、落花、明月、枯藤等。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风”使百草凋零,游子见到这凄凉摇落之景,必然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秋风”引发“乡思”。又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边塞的秋天,风景独特,南飞的大雁却无半点留恋之意,由此触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

与情操志向有关:松、竹、梅、菊、兰、蝉、荷花、大鹏等。如李白的《送杨山人归嵩山》:“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月”“松”象征隐居者高洁的情怀。又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抒发自己高洁傲岸,但遭人妒忌的愤懑。

与自己身世命运相关:落日、西风、残照、贾生、屈原等。如杜甫的《江汉》:“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落日”指自己已到暮年,也有身处逆境之意。

典型的艺术手法

直抒胸臆,表明自己的爱憎。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思悠悠人生,悲从中来,放声长叹,一吐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表达失意苦闷的情怀。

情景交融,将情感融于景物。如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景物中包含着作者对诸葛亮的凭吊,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哀叹。这种手法多为诗歌词曲所用。

托物言志,通过对某种具体事务的描绘,表达一种志向,寄托一种情操。如陆游《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本词明写梅花,暗寓人事,表达了诗人不肯同流合污和不屈不挠的品格。

借对历史人与物的缅怀、凭吊、讽喻现实,寄托情怀。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花”的靡靡之音,使陈朝灭亡。杜牧借这一史实对当时不以国事为重,反用这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的统治者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运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如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借李广故事,既表现了对汉武时国威远播的向往,又显示了对当时变幻莫测的世事的担扰;既表现了对“飞将军”李广的仰慕,又蕴含了对唐将庸碌无能的谴责;还希望能有英才良将克敌戍边的期待,可谓言简义丰,意味无穷。

赤壁唐杜牧范文第5篇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本诗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 、 、乱花迷眼、 。

3.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的精妙,换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4.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题目中“闻”的意思是 , “左迁”的意思 。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了写此诗的时令是 ,又渲染了

的气氛。

3.本诗中因构思奇特,感情深沉而流传千古的句子是: 。

4.此诗首句写景,其作用是什么?

5.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的艺术特色。

6.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是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同情。

E.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8.古诗词中,写“月”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几句含“月”字的诗句。

(1) , 。出自

《 》

(2) , 。出自

《 》

(3) , 。出自

《 》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古体诗的作者岑参是唐朝著名的

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在《木兰诗》中,我们也学过类似的两句: 。

3.选出此诗中具体表现边塞奇寒的句子或短语。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千古名句,对它的妙处你能说出一、二吗?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请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相见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本词点明伤情的地点是 ,时间是

,季节是 。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 ”一句写仰望之景,“

”一句写俯视之景。

2.“剪不断,理还乱”在本诗中比喻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比喻什么?

3.“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受?

4.鉴赏家们都认为“锁清秋”的“锁”字最为绝妙,请赏析“锁”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妙处。

5.上片写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一切景语皆情语”,试结合上片的写景加以分析。

6.古诗中写“愁情”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能再举出两例吗?

五、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本诗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3.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句,“东风”在诗中具体指什么?

4.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

5.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6.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1.第一句两个“笼”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2.第四句中“犹”字意味深长,蕴含哪些丰富内容?

3.作者对唱《花》一事的态度怎么样?请说出理由。

4.对这首唐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也就是说“水”和“沙”都被烟雾与月光笼罩着。

B.第二句的“夜”交代诗人到达秦淮河的时间,“泊”点明其前来此地使用的工具。而由“秦淮”和“近酒家”的描写我们可知唐时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