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角形三边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2.能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及得出结论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第82页例3的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
(1)请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
(2)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
①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
②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另两条边的和。
③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三角形的两条边之和要比第三条边大。
(3)那么,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二、实验探究
(一)猜测,操作
1.请把刚才老师发给大家的两根小棒拿出来。
2.猜一猜,如果要搭成一个三角形,你认为需要再配一根几厘米长的小棒呢?
3.请在纸上把你猜的长度用线段表示出来。
4.再把两根小棒放上去试一试,看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二)反馈,探讨
1.学生操作,反馈。
2.现在谁来介绍一下?
你画的是多长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给大家演示一下,好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单位:厘米)
不能围成能围成不能确定
1、4、74、4、73、4、7
2、4、74、5、74、7、11
4、7、124、6、7
……
小结:看来,随意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摆成三角形。
3.那么,3cm、4cm、7cm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1)猜一猜。
(2)请每位同学拿出纸条,请你量一量它们的长度,并标在上面。(汇报:3cm、7cm、4cm)
(3)合作交流:请你沿着线折一折,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上台进行实物投影展示)
(4)为什么?
(不能围成三角形,因为短的两条边加起来和长的这条边一样长)
板书:第一条边+第二条边=第三条边
小结:看来,3cm、4cm、7cm这三根小棒真的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4cm、7cm、11cm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4.讨论:1cm、4cm、7cm,2cm、4cm、7cm,4cm、7cm、12cm,4cm、7cm、13cm……它们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1)选择一组数据,把多余的折起来。
(2)折一折。
(3)讨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第一条边+第二条边<第三条边(短边+短边<长边)
5.引导学生将手中的纸条慢慢地往中间推。
(1)那么,这根纸条怎样折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2)这时,你发现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它的三条边有怎样的关系?)
板书:第一条边+第二条边>第三条边
(3)看一看其他组的数据是否都有这样的特点。
(4)是不是只要“第一条边+第二条边>第三条边”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了呢?
(5)讨论:因为7+4>2,所以2、4、7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
6.观察结果。
(1)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规律?
(2)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情况分析:两条短边的和大于长边,两条长边的差小于短边。(引出:任意两条边的和要大于第三条边)
三、巩固练习
1.判断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1)4cm、6cm、9cm(2)40cm、30cm、60cm
(3)9cm、2cm、11cm(4)7cm、7cm、7cm
2.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有这样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是几?
(4)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只要长度
在什么范围内的线段都行?
()厘米<木棒的长度<()厘米
4.把一根14厘米长的铁丝折成一个三角形(边取整厘米数),可以怎么围?你能围几种?
四、课堂总结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突破学生的认知盲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下面,笔者根据自己两次磨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聚焦特点,引发认知冲突
根据教材的编排,课始让学生用4cm、5cm、6cm、8cm、10cm等小棒摆三角形,这样就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三角形两种情况。针对这两种情况,选择哪种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呢?下面是我的第一次教学。
师:观察你用小棒围成的三角形,它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够围成三角形。
生2:两条边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
由此得出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看两条较短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从教学效果来看,预设和生成丝丝合缝,但实质上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基于此,我以学生的认知冲突为线索,重新设计了用小棒摆三角形的活动。
师:是否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
生:不是,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为什么?观察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后发现: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只要两条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就无法围成三角形。
二、抓住重点,发展思维能力
学生从“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问题入手,得出“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的结论,但这还只是肤浅的直观认识,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没有进行抽象的思维发展过程。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三边关系中“两条边的长度和”这个重点,是我让学生直接获得探究突破的关键。
师:有7厘米、3厘米、3厘米三根小棒,因为7+3>3,所以玲玲认为这三根小棒能拼成一个三角形。你觉得她的想法对吗?
生1:不对,因为还有3+3<7。
生2:对,因为两条边长度和大于第三边。
生3:这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
……
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讨论后发现:虽然7+3>3,但3+3<7,显然并不符合“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条件。学生由此体会到,三根小棒必须要符合“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才可以围成三角形。
为了验证这一点,我让学生从课始的摆三角形操作开始自主探究,使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了全面的思考,即由原来的片面关注一组边过渡到全面关注三组边。这个层次的发展,让学生的思维深刻起来,由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基本特点到深入探究三组边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从直观认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也是必经的过程。
三、突出关键,掌握思想方法
学生根据前两个层次的学习,已经认识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应大于第三边。那么,如何使学生建立优化意识,掌握这一思想方法呢?
师:请判断以下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
(1,3,4)(3,6,4)(4,3,6)(4,5,9)(5,9,7)
师:怎么才能快速判断?
生1:只要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边,就能够围成三角形。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2:每次计算三条边太麻烦了,我发现只要计算出最短的两条边之和,再将其与第三条边比较,就可以知道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了。
……
为了验证猜想,我让学生剪下三根有刻度的细软铁丝,根据较短两边的长度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动手实验看看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以此判断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从猜测到验证,有了经验的积累,同时培养了数学方法的优化意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82页,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获得了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点。以“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问题为情境主线,主学生探索、实验、发现,从而获得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设想:
设计思路“数学学习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猜测、操作、归纳法、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本案例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学习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思想,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实践活动中,自主体验、探索,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发现、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首先“猜一猜”引发数学思考,然后验证猜测结果,再推理验证、得出结论,最后深化、推广结论。
情景描述:
一、猜一猜,引发数学思考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每人发了2根小棒,猜猜会干什么?
生1:我认为是摆角。
生2:我觉得研究三角形边的关系,应该是摆三角形吧,可怎么只有2根小棒呢?
师:对,你很会思考,就是来摆三角形的,老师发的小棒分别长3cm、5cm,先来猜猜再配上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猜测结果:9cm、7cm、6cm、6.5cm、1cm、8cm……)
二、实践验证、探究问题
师:这只是我们猜测的结果,究竟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来研究一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师:请同学们把结果汇报一下。(同时让学生展示过程)
生3:我研究的是7cm,是用小棒摆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生4:我是画的4cm的,也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生5:我也是摆的,1cm的小棒跟它们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生6:我研究的是6cm,6+3>5、5+3>6、6+5>3所以能。
师:你为什么这么算?
生6:这是妈妈教我的。一、猜一猜,引发数学思考: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每人发了2根小棒,猜猜会干什么?
生1:我认为是摆角。
生2:我觉得研究三角形边的关系,应该是摆三角形吧,可怎么只有2根小棒呢?
师:对,你很会思考,就是来摆三角形的,老师发的小棒分别长3cm、5cm,先来猜猜再配上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猜测结果:9cm、7cm、6cm、6.5cm、1cm、8cm……)
三、实践验证、探究问题
师:这只是我们猜测的结果,究竟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来研究一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师:请同学们把结果汇报一下。(同时让学生展示过程)
生3:我研究的是7cm,是用小棒摆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生4:我是画的4cm的,也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生5:我也是摆的,1cm的小棒跟它们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生6:我研究的是6cm,6+3>5、5+3>6、6+5>3所以能。
师:你为什么这么算?
生6:这是妈妈教我的。师:谁还研究的是6cm的,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7:我是用小棒摆的,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生8:我摆的是9cm的,也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生9:不可以。
生8:可以,(引起争论,学生各自讲出理由)
生10:我用小棒摆的是2cm,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
四、推理验证、得出结论
师:究竟三角形的三边有怎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小组合作一起来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1组代表:我们是通过计算得出的结果是7+3>5、7+5>3、3+5>7。
师:还有哪些小组是这样算的?(学生汇报)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组代表:我们计算时用的是减法,果是:(1)7-5
师:你们的思维很独特,是呀,是不是出会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验证吧。(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生11:我发现了一种简便算法,运用加法计算只要算一个就可以了。比如:7、5、3这个三角形,本身7>5,所以不论7加哪一条边一定大于第三条边,只要算出5+3>7这一组就可以了。
五、深化、推广结论
师:我们通过探究、实践为5cm和3cm的小棒配了6种不同的小棒围成了三角形,只有这6种吗?(学生回答,集体订正)师:你能说说最长能配多长的一根小棒吗?(学生通过探索,思考得出有无数种,只要大于2cm小于8cm)
师:经过我们的探究、实践,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下面,用得到的结论验证为什么这些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12:因为它们都要不符合这个结论,如3+5=8……
师:你能想办法让它们也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13:1cm的小棒用3根,0.5cm的小棒用5根……
师:同学们,教师真佩服你们,通过自己猜测、探究、验证,得出了三角形边的关系,并找到了判断的最简方法,下面,我们运用得到的结论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
教学反思:“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宜没有数学的发展。在本案例中,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猜测结果去验证、探究。让学生时刻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积极思考、大胆操作,且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现自己,从中体验到到探究的价值。不仅摆正了教师和学生引导者与主体者的关系。而且实现了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
基于如何让课堂教学由“牵引”走向“引导”,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的思考,笔者设计了以下的案例:
[课例]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
一、设疑
谈话: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二、猜测
两种情况:(1)一定能;(2)不一定能。
三、验证
提问:是不是像大家猜测的这样呢?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实验来验证)。
有4根长度分别为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的小棒,请你从中选择任意的3根小棒围三角形,有几种选法?哪几种?
究竟能不能围成呢?现在请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拿出这样的4根小棒分别围围看。
1.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提醒:可以自己围一围,也可以同桌合作围一围。
2.学生汇报,形成结论。学生汇报后,电脑演示能围成的两种情况。
讨论:为什么这两组小棒围不成三角形呢?先讨论4cm、5cm、10cm这三根小棒为什么摆不成呢?(电脑动画演示)
讨论结果:其中的两条边太短了或另一条边太长了。
讨论:如果把其中的一条短边加长,你认为增加多长就能围成三角形了呢?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增加1厘米就能围成三角形;增加1厘米以上才能围成三角形。
分析两种情况。
适时对4cm、6cm、10cm围不成的情况进行电脑演示。
明确:只有当三角形两条短边长度的和大于最长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
3.再一次验证。量一量刚才在点子图上所画三角形边的长度,验证一下是不是符合这一发现?
(1)学生测量,验证结论。
(2)全班交流,强化结论。
指名说说所量三角形边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教师随机板书,如:3+4>5,5+2>5等。)
四、推理
谈话:如果老师把这个三角形(指着黑板上的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用a、b、c来表示,你还能表示出这三条边的关系吗?
学生可能得出:a+b>c
追问:c>a吗?c>b吗?
追问: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关系呢?根据情况,必要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提问:从这三个关系式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初步感知: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看书:现在请大家把书打开到23页,看看书中是怎么概括三角形三边关系的?(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这里的两边是哪两边呢?
【关 键 词】 数学;教学目标;三角形;三边关系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数学课堂教学的走向与效果。教学目标的设定,重在谋划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顶层设计数学课堂,探寻对学生进行数学润泽的道路,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成长历程。
数学老师在备课时如何智慧地设置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可以立足“三场”,综合权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数学的思维方式,关注可检测的知识技能目标,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性目标,多元、立体地确定教学目标。
一、巧设“思维场”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潜能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学习目标是定向的,但不是从外部由他人设定,而是形成于学习过程的内部,通过思维构造实现意义建构,由学习者自己设定;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形成假设、推论和检验。
如何通过思维构造实现意义建构呢?我认为,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可以设计“思维场”,弹性预设环节目标,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调动学生的数学观察智慧和数学内省智慧,逐步推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构造与重组,从而达到打造学生数学思考通道的目的。
如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顾志能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片断。
师:从4cm、5cm、8cm、10cm四根小棒中选三根围三角形,请问:有几种不同选法?
生1:(4,5,8)
生2:(4,5,10)
生3:(5,8,10)
生4:(4,8,10)
生5:我知道这里面有一些拼不成三角形的,三角形两条边加起来超过另一条边,才能拼得成三角形。
师:我大概听到一个意思,他说这里面似乎有一些是拼不出来的,你们信不信?给你三根小棒,难道还会围不出三角形来吗?
师:同学们,争论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怎么样就行了?两个字“动手”。
师:听清楚要求,老师给你准备了这样的四根小棒,我们按照黑板上的顺序,一种一种地来围一围,看这里面到底有点什么学问,是围得出还是围不出?
学生动手操作。
生汇报:(4,5,10)围不出的,其他三种围出来了。
师(实物投影4cm、5cm、10cm的三根小棒):谁来围围看,怎么就围不出来呢?
师:你觉得围不成的原因在哪里?
生6:4cm+5cm=9cm,红色的是10cm,哪怕4cm和5cm连在一块也没有10cm长。
师(指着实物投影的小棒拼图、这一头接牢了,那一头也接牢了,中间这两头,它们还能相交吗?因为它们合进来也只有9cm,因此这两根小棒的另一头不会再有交点。
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把上面两条边叫短边,也就是说,两条短边之和小于长边,围不成三角形。
师:请你观察,为什么(4,5,8)、(5,8,10)、(4,8, 10)这三组就围得出来呢?
生7:因为两条短边4+5=9,比长边8要长。
师:她说出了一个很关键的说法,谁能把这个说法再来说说看。
生8:短的那两条边加起来比长的那条边要长,围得成三角形。
师:同学们都认为,两条短边之和大于长边,围得成三角形。
师:为什么“两条短边之和大于长边”就能围得成三角形了呢?你能不能自己动手,把道理演示给同学看?
生9(实物投影演示):围成三角形的过程。(不符合要求)
生10(实物投影演示):三根小棒重合(其中两根短的小棒的一头分别与长的那根小棒的两头相连),重叠部分再打开,就围成了三角形。
师:打开重叠部分,也可以说往上拱起来,就有一个交点,这不就围成一个三角形了吗?
多媒体动态演示拱的过程:如下图,分别逆时针旋转小棒AC与顺时针小棒BD,得到两条用虚线表示的运动轨迹以及一个运动交点;让小棒回到原地,再次重新演示,按上述旋转方法同时旋转小棒,使两根小棒相交就围成了三角形。反之,同时顺时针旋转小棒AC与逆时针小棒BD,则可在另一方向围成三角形。老师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围成的两个三角形,得出这两个三角形完全相同的结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同样的三根小棒,不管怎么围,围成的三角形是一样的。这样的小结方式,为学生今后深入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埋下了伏笔,体现出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是课程标准对数学思考提出的目标之一,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分析顾老师的教学片断不难发现,顾老师巧妙地把教学目标中的“思维场”搭建在“从4cm、5cm、8cm、10cm四根小棒中选三根围三角形,有几种不同选法”的操作实践中,紧紧围绕“通过动手操作、对比、分析,让学生发现、感知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目标,在活动中逐步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根据小棒的长度“四选三”,唤醒学生已有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与技能,容易得出四种不同的组合结果。其中(4,5,10)的组合结果是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说理、计算、操作等过程,深层次理解了“两条短边之和小于长边,围不成三角形”的道理,实现了学生数学思考的多元发展。
学生在操作中发现(4,5,8)、(5,8,10)、(4,8,10)这三组能围出三角形,总结得出“两条短边之和大于长边就能围得成三角形”的正确结论,这是“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核心知识点,应当说环节教学获得了成功。但顾老师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操作、说理、几何作图等方式,使得环节教学变得更加鲜活,学生数学思维的广度得到了有效的拓展,教学目标中的“思维场”也变得更加强劲有力。特别是以旋转为主题的几何作图,合情合理地弥补了“动手用小棒拼三角形”所达不到的认知效果,借助几何直观来描述和分析问题,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洁、明了,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体现出数学的几何美。由此可见,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合理设计“思维场”,一定能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二、巧设“方法场” 激发学生自主体验的潜能
数学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逐步让学生养成有根有据说理的习惯。数学绝不等同于解题训练,数学是一种思考方式,重在“悟”数学的思考方法,并采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会在顿悟中灵动起来。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营造“方法场”,在过程教学育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采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出自己数学思考的结果,在自主体验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我们继续欣赏顾志能老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片断。
师:两条短边之和小于长边,围不成三角形;两条短边之和大于长边,围得成三角形;那么两条短边之和除了小于长边、大于长边之外,还有一种什么情况?
生齐:等于。
师:如果两条短边之和等于长边,这个三角形是围得成还是围不成呢?
生齐:围不成。
师:现在请你在脑海里想一想,两条短边之和等于长边,这是怎样一种情况?
师:在脑海里想的过程中,是围得成还是围不成呢?
生齐摇头:围不成。
师:请你用别人能够看得懂的方法,把它表示在本子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围得成还是围不成。
展示学生作品1。
师:你能看懂她的意思吗?谁来说说看,你的想法跟她一样吗?
生1:两根小棒同时往上移,都没有相交的地方。
展示作品的学生补充:应该是同时往下移。
展示学生作品2。
师:唉,这个图你们看得懂吗?他还写了一些文字,谁明白?
生2:两条线段在一起时,相应地碰到了交接点。
师:也就是交接点在下面的长边上,跟它重合在一起。
展示学生作品3。
师:这幅图上有两条虚线,你看得懂吗?
生3:两条虚线表示下面的线往上移,它们没有相交,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多媒体动态演示:如下图,进一步用几何直观理解“两条短边之和等于长边,围不成三角形”。
当顾老师抛出“如果两条短边之和等于长边,这个三角形是围得成还是围不成呢”的问题之后,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先鼓励学生在脑海里“几何书空”,再把自己的想法用几何作图的方式表达出来。
从教学内容分析,一方面,“两条短边之和等于长边,围不成三角形”是教学难点;另一方面,三角形三边关系“从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到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再到两条短边之和大于长边”有三个不同层次上的递进理解,这也是教学难点。顾老师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最优化表达方式入手,抓住“两条短边之和大于长边,围得成三角形”展开教学的主体部分,采用先入为主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有效回避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当学生掌握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数学表征后,再集中精力抛出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作图分析、动态演示,用数学几何与图形固有的魅力刺激学生敏感的神经,获得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实属上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学不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获取知识方法的指导。由此可见,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学生自主体验学习过程的目的。
三、巧设“探究场” 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潜能
任何教育如果脱离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不能产生什么效果的。课堂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否主动、积极、互动与合作,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可以预设“探究场”,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数学课堂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思维定势――在探索新知的教学环节,较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合作。其实,数学课堂应当是探索新知与巩固应用的有机结合,让预设的“探究场”穿行于探索新知与巩固应用之间,能够成为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重要养分。
如顾志能老师《三角形三边关系》巩固练习的教学片断。
出示练习题:
下面每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单位:厘米)
学生用列算式的方法判断、说理,解决该问题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
把2厘米的换掉一根,那么需要一根几厘米长的小棒,它们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在自主探究、充分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解决了该问题。
分析此教学片断,我们可以发现,前一个练习直接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新知识解决问题,后一个练习从前一个练习派生出来,具有极强的开放性。正是练习题的开放性,造就了学生探究的空间与合作的机会,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变得更加积极。因此,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自己探究的老师不讲,能让学生自己交流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自己合作学习的老师不包办,就会不断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学习一定是有针对性的,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独立思考、自主体验、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如果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能够巧妙地把这些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机地融合在教学目标中,课堂就能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运动场。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 数学方法论稿(修订版)[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