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项目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收入管理
我国高校项目科研经费的收入来源主要有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部分高校自筹科研经费,无论哪种来源经费,从科研项目申请到资金拨款到位都比较复杂。有些经费往往前期调研准备工作较多,但资金款项最终不一定能够实际到位,或者同一项目科研经费已经申请成功,但经费下拨需要分两次或多次完成,首次资金划转远远不足承担前期调研支出费用,这些现象都会影响科研项目的正常进展,无形中拖延了项目完成时间,妨碍我国科技发展速度。因此科研经费到位后,高校财务人员要及时确认收款,设立专项,由专业人员管理。
(二)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高校项目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重点,预算管理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科研项目预期发展目标的完成程度。高校应根据国家科研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为科研项目的资金收支、结余情况制定准确、合理的预算指标,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围绕在高校科研项目的整个研发过程中,包括对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核算管理,科研经费的合理化使用与监控能够有效的推进科研项目的发展进程。因此对成本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审核,规范财务报销制度和成本核算流程,防范高校项目研发资源浪费、流失现象发生。
(四)分配管理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分配管理是由科研项目相关归口管理部门来执行的,其规定的平均分配比例由各高校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得超过经费总额的5%。提取的费用主要分配给高校科研项目相关管理部门,用以调节科研人员的成果分配收入和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因此为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型,如何对科研经费进行合理分配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五)财务分析
高校应对科研经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定期编制科研经费的月报表、季报表和年报表,真实客观的反映高效项目科研经费的收支结构,时刻了解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运作情况,有效防范科研项目存在的财务风险和运行风险,为科研项目的快速发展提供准确、完整的决策依据。
二、高校项目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薄弱
我国高校项目科研经费是由科研管理部门自己申请、争取的,导致很多人认为科研经费的使用权、所有权归项目科研组所有,高校的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在科研经费的管理意识上大多认为不应该过多干涉,这种财务管理观念表现出对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制度不重视,同时科研人员仅在科学技术方面具有专业性,缺乏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和经验,造成预算编制不合理,经费使用混乱,为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资产管理等埋下了隐患风险,阻碍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高校项目科研经费没有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监督、分析和评价机制,预算执行结果与项目科研人员的业绩奖惩是分离、不挂钩的,使得对项目预算的执行过程不具有约束力,无法真正发挥预算管理机制的作用。一些高校科研人员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并未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作用,两个部门缺乏沟通、配合不积极,导致项目预算不全面,与实际执行情况偏差较大,若再作预算调整需重新等待一系列的审批程序,也有可能出现未通过再审批程序情形,这些都将严重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我国高校对科研经费成本核算只是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包括部分项目直接费用,几乎不关注间接费用的核算,忽视了与科研有关的公共资源、水电费耗用、科研设备折旧费等应计入科研成本的费用支出,加上有些设备、资源为教学和科研同时服务,很难准确区分科研成本,对于科研项目相关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也是缺乏的,导致科研成本信息失真,没有真实地反映出科研项目的真正经济效益。
(四)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科研经费报销制度不符合规定,时常出现替代或不真实违规报销行为。因科研项目需要而购买的研发材料或固定资产以能源材料费或设备维修费等形式报销。研发成果如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项目没有列入高校的无形资产管理中,此类资产管理缺乏价值有效计量,成果处理不规范,形成资产浪费和流失。
(五)结余经费管理不合理
我国高校科研项目决算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对科研结余经费的处理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完成的科研项目在结题验收时仅注重科研技术和成果的验收,没有提出明确的付款时间,结题不结账的现象屡屡出现,结余经费的后续特定用途不清晰。决算程序不规范,按照实际报销的科研经费支出结构填列各项指标即可,缺乏与预算成本的分析比较。
(六)监管不到位
我国高校对科研经费的财务监管不到位,审计制度不规范,从经费下拨到如何使用,都缺乏严格的科研项目实时跟踪和结题审计制度,高校的审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监督、管控职能,简单的项目完结审计结论对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和今后未来将要进行的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无法起到相应的警示、借鉴作用。在科研相关人员监管方面缺乏严厉的经济处罚制度,责任追究力度不强。
三、高校项目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加强意识观念管理
高校领导层、科研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人员应加强财务管理制度观念意识,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科研经费管理,实行专款专用,规范经费管理程序,不能支付其他费用。财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有意识地加强科研人员合理使用科研经费的管理观念,定期组织座谈交流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制度管理
1、预算管理高校应制定一套符合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规定且切实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约束、规范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程序,充分发挥预算编制的指导和监控作用,确保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预算目标能够顺利实现。预算编制工作应由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完成,财务人员协助科研人员正确理解经费预算管理含义、目标,将每一项可能发生的费用精细化、明晰化。在科研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定期将费用实际支出情况同预算比对、分析的结果告知科研人员,让科研人员实时了解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促使经费预算管理全面、科学进行。2、成本核算管理根据高校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的科研经费财务成本核算体系,明确区分科研和教学所产生的成本费用,重视划分与科研相关的公共资源、能源消耗、设备折旧等间接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成本费用的分摊和归集,确定各个科研小组应分摊的费用,严禁报销与科研项目无关的费用或滥用科研经费的行为,真实地反映科高校研经费成本支出情况。3、资产管理高校应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体系。因科研需要而购买的配套设备,要严格按照实际购置的固定资产品名开具发票,规范固定资产的申报、审批、购置、验收和登记程序,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当科研项目结题后,做好资产转让、移交等处置手续,对于留用的科研设备要定期进行财产清查,避免高校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对于科研项目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应建立相应的验收、管理制度,对无形资产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度。建立资产共享公共服务平台,防止科研设备重复购买,避免科研经费浪费,提升高校整体科研合作实力。4、结余经费管理建立科研结余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科研项目的结款时间和结余经费后续使用途径,规范结题决算体系。通过验收的科研项目应在六个月内办理课题结账手续,对没有正当理由且不按照经费结算管理办法执行的项目,应下达强制性付款通知。科研结余经费最终应转为高校后续科研发展基金,并严格按照规定用于今后的项目开发和科研费用支出中,防止将结余经费长期存放在余额账户里,促进科研资源合理化配置。
(三)完善财务监管机制,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完善高校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制度,主动接受国家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管理。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监督运行机制,实施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审计程序,掌控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增强科研经费财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透明性、公开性,科研人员要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对科研项目相关人员的工作业绩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对成绩突出者进行嘉奖,并纳入个人年终绩效考核范围,对于弄虚作假、挪用科研经费等违法、不道德行为,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四、结束语
关键词:高校;科研项目;财务核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234-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高校也成为了我国科研工作的主要阵地,近年来,高校科研工作者的数量也是不断在增加。高校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另外一个方面的影响就是管理的难度增大,很多高校都存在科研项目经费乱用的现象,以至于实际用于科研的经费微乎其微甚至没有。这些现象都严重颠覆了科研工作的崇高意义,污染了我国高校科研环境。因此,加强对高校科研项目财务核算的管理已迫在眉睫。
一、我国高校科研项目财务核算管理的现状
1.1 经费来源多样化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比较多样化,既有国家拨发的又有学校、上级单位等筹措的,还有的是通过商业开发的。而来源不同的经费在财务核算管理时也需要区别对待。比如,对于国家拨发的项目经费,一般管理比较严格。一般会将其纳入部门预算,在审查时一般是这部分经费是重点。而对于上级单位筹措的经费,支出管理一般取决于上级单位的意向。不同来源的经费在进行统筹管理时,往往会难度较大,很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
1.2 管理部门之间脱节严重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及费用管理都是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而财务部门主要是与其进行财务的核对工作。项目和财务两个部门分管两个方面,而部门之间又缺乏相应的交流,只是定期展开财务核对。这就造成了项目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脱节严重,这对于两个部门的工作顺利开展都有着不利的影响。而项目的进程与经费的使用情况是密切相连的,这种脱节往往会造成项目尚未结束经费就已用完,或者项目结束时还剩余大量经费未使用。
1.3 经费浪费严重
资金的浪费一方面是高校将国家或上级拨发的项目经费用于别处,比如学校的基础建设等。不少高校在发放经费时扣除以各种理由扣除一部分用于购置教学用品、支付贷款利息等方面以缓解学校的经济负担。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国家的经济负担,还给科研工作增加了阻碍。另一方面是高校科研人员通过报销造假,从中牟取一部分项目经费。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挪用项目经费进行私人消费,开出的发票却都是购买办公用品等,还有的用于报销车费、食宿费等等。到最后,真正用于科研项目的经费很少。本来应当用于科研工作开支的经费却被用于不相干的别处,以至于科研项目的最终成果大打折扣。
二、加强高校科研项目财务核算管理的建议
2.1 建立并落实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制度
高校应当以自身实际条件为依据,建立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加大对项目各种开支的管理的力度。加大审查力度,对于项目经费的报销、支出等要严格进行审查。规范审批制度,明确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按规定对每一笔开支进行审批,以防止经费的挪用及浪费。同时,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考虑到并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加强对其核算及评估。在项目结题后,要保证财务部门对一切相关的支出核算完毕并确认后才可出具报告,以防止研究人员利用无形资产牟取个人利益。
要从根本上遏制高校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中的种种不良现象,就得拥有并落实好相关法律法规。我国针对这方面曾经出台了《科技三项费用使用办法》,但从很大程度上讲,其落实工作并不是太好。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还是缺少相应的执行法规。因此,政府应当完善并落实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应的惩罚措施,保证高效科研工作的严肃性。
2.2 形成科研项目绩效考核制度
很多情况下,项目经费浪费的根本原因是高校科研人员认为经费已经发放而至于最终成果是无所谓的事情。就是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很多高校科研人员将大量的项目资金用于私人消费。因此,高校可以成立科研项目绩效考核制度。综合项目的经费及最终成果考虑,考核该项目是否得出了创新性的成果或为学校及社会带来积极的元素。对于充分利用有限资源而得出丰硕成果的科研人员,学校应予以其个人及所属院系适当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并能有效遏制高校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不良之风,引导科研人员将来之不易的项目资金充分利用到科研工作中去。
2.3 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顾名思义,科研项目财务核算管理既涉及科研管理部门,又涉及财务部门,其对于两个部门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在管理时两个部门要彼此配合,经常沟通核对。从项目成立开始到项目结题,两个部门都要保持密切的配合,共同参与科研项目的前期投入与效益预测、中期管理、结余经费的清理等工作。共同加强管理力度,加大财务核算审查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不正之风无懈可击。
2.4 细化财务科目
适当细化财务科目可以降低管理的难度吗,提高整个管理体系的条理性和灵活性。比如,根据学科的层次设置一级科目、二级科目等等。科研项目资金为一级科目,包括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二级科目,二级科目又包括材料费、业务费、设备费等三级科目。在分配资金时,也可以逐层分配,可大大减小管理的难度。科目设置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科目分层的依据也多种多样,但最终目的都是便于管理。
三、结束语
在高校成为我国科研的主要阵地的形势下,加强对科研项目财务核算的管理对于项目、高校乃至国家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针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本文中提出的解决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政府要完善并落实好相关法律,高校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管理部门要加深合作。另外,科研人员要深刻意识到科研工作的严肃性,抵制利益的诱惑,摆正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相信只要加强管理、完善法律和制度,不断从实践中探索新的途径,就能有效解决高校科研项目财务核算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芸.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3.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廉政风险;防控
近年来,高校随着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需要,承担的科研活动数量逐渐增多,科研经费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和法律束缚,在科研项目立项,经费使用管理、审查监管等过程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导致科研腐败案件也随之增多。据统计,在2013―2014年间,全国范围内高校经费管理与使用违规违纪案件共有七起,其中五所高校的七名教授套取科研经费达两千五百多万元。所以,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廉政风险防控做深入的研究,才能有效地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完善并创新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一、廉政风险
第一,思想道德方面的风险。科研人员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目前由于各类科研课题未实行归口管理,科研管理规定多又杂,不容易掌握遵守。此外,部分教师在利益面前抵制不住诱惑,也易发生学术诚信或道德腐败问题。
第二,制度机制风险。在预算阶段,容易发生科研基本要求与实际科研预算费用管理存在出入这一现实现象。
我国主要采用全额预算制度来进行经费管理,但这一制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与所要求的科研活动标准不相一致。有时候科研经费预算还会影响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这时科研人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存在的问题,甚至会出现购买虚假发票、实施不合规等行为。
在管理使用阶段,由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涉及部门、人员繁杂,再加上高校现如今的科研经费管理缺乏明晰的使用职责,同时,责、权、利划分也缺乏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管理合力的形成。
在监管阶段,监察审计监督作用未能及时、全面发挥,管理监督协调联动机制及考核奖罚机制不尽合理。除此之外,管理过程与监督过程的信息不一致,科研经费管理涉及的部门单位及其相关人员主动管理意识较弱,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监督协调联动机制。
二、廉政风险防控路径构建
1.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1)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强化不同类别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与管理。具体合理地设置科研预算人员的岗位职责,并指定专人指导预算编制,促进预算编制向严肃性、科学性、合理性方向发展,为严格执行预算奠定基础。
(2)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科研人员反腐防变意识。高校可以开展法律法规、廉洁诚信的日常教育及培训,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通报力度,引导其规范行为,廉洁敬业。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政策规定的宣传,协助做好目申报、预算编制、项目实施、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2.控制科研经费管理过程,构建信息网络平台
(1)高校应完善科研项目经济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与权限,同时,还应做到职、权、责、利有机结合,并建立科研经费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明确授权审批的权限和工作范围等,构建一套合理清晰的集职、权、责、利为一体的制度体系,减少人为干涉,保障既定预算的执行。
(2)全程监控科研经费的使用环节,构建信息网络平台。高校可以通过开发构建信息网络平台,专门为每项课题建立包含管理部门、立项年度、当年流水号经费类别等信息的科研账号编号,并将年度检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检查等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公示在网络平台上,便于科研经费的分类管理、责任认定和支出监控,对科研资金使用过程监控,降低廉政风险。
3.加大科研经费集成性监管,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1.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不够重视
大多数科研人员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和努力取得科研成果上,对经费报销和经费管理了解太少,对科研经费的支出范围也不很清楚,导致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与财务管理不协调甚至冲突的现象。有的人认为科研经费是科研人员争取来的,经费归科研项目人员支配,只要是用于科研工作,单位不应当过多干涉。有的单位在职称评定、升级考核、业绩考核时,把争取科研项目的级别、多少和科研成果的取得,作为重要的量化指标。因此,科研人员更多地注重对科研经费的竞争,而忽视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导致了管理制度不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另外,“管钱的”和“花钱的”各行其是,缺乏沟通,也导致了科研经费使用随意性和隐蔽性高,报销中违规支出时有发生,从而造成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资金的大量流失。
2.科研经费管理核算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农业科研单位统一执行的是《预算会计制度》,较为偏重于收支管理。农业科研单位在业绩考核中,也更多地针对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经费总量等情况进行奖励,并未对科研经费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差异进行分析,没有对未完成预算的项目进行处理,更没有以立项时的预算为基础的考核,预算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使科研经费支出存在无序性和随意性。有的科研经费结余经费年底突击使用;有的科研经费结题不结账,结余经费常被用于其他支出。
3.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与核算的复杂性
随着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科研资金管理制度的变革深入,不但有来自于国家各类科学基金、科学计划项目以及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还有来自于社会各界的横向科研经费,自筹的配套经费等等,科研经费来源逐渐向着多元化发展。由于不同来源的科研项目,对经费管理与核算的要求各异,要求科研经费管理按科研项目资金来源分项单独核算,给科研经费管理和核算带来了复杂的新课题。
4.农业科研经费管理缺乏必要的灵活性
农业科学研究周期长、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其工作量和所消耗的费用也具有不确定性特点,立项时不能完全准确给予预见,从而导致科研经费的预算开支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同时,由于科研经费的下达不能与农业科研的季节性同步,也给科研经费管理与核算带来诸多不便。农业科研工作的这些特点,要求财务部门随机应变,及时作出必要调整,在讲求科学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管好用好有限的科研经费。
加强和改进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1.实行内部成本核算机制,合理配置科研资源
建立科学的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对科研项目全部经费来源和全部支出进行反映;对跨年度的项目,应注意保持其核算对象、核算口径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严格科研经费支出审批手续条件下,依据明确的经费使用权限,相关人员在核准的范围内自主使用经费,通过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对经费支出进行监督,确保经费预算的严格执行,并在此制度基础上,建立与落实科研成本与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固定资产档案共享平台,对通用科研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管理,有偿调配、专人负责、统筹使用。从而形成公开监督、协调合作、合理使用的机制,既避免重复购置、流失等现象的发生,又能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虽然科研项目形成的科研成果的权属不同,但应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和管理制度对这部分资产进行管理,并在日常核算及会计报告中加以体现。另外,设备使用费可根据设备折旧费、维修费计算,这样既能节约科研项目费用,又能保证定期保养维修,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科研活动所使用的水费、电费等间接费用可以考虑按比例摊销计入科研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理顺科研经费管理与核算及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财务部门要积极宣传财务方面的有关法规和知识,使科研人员了解和理解财务核算工作,提高科研人员自觉合法使用科研经费的意识;同时,要增强对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把工作做在前面,把问题想在前面,经常和单位领导和项目负责人、科研人员沟通,了解科研项目的有关情况,用优秀的服务密切配合科研人员工作,保证科研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项目负责人应该学会如何合理支配科研经费,发挥经费的使用效益,多出成果;还要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只有理顺科研经费管理与核算及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促使各部门在科研经费管理上达成共识,主动配合、各负其责,才能保证资金的使用安全合理。
3.强化财务信息化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监督力度
论文关键词: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研项目成本管理
近些年来,国家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大幅增加,2009年预计投入的科研经费高达1761亿元,同比增长了25.6%。同时在税收、金融等方面也给予了配套的激励和支持政策。这使得科研单位获取科研经费的来源和经费的数量有了质的飞跃。相应的如何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也成为了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我国科技改革的大潮中,一些以推进科技进步为宗旨、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性质的学科研究、技术咨询与服务活动的科研单位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们广泛存在于农业、卫生、科研教育、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等领域,社会效益显著而经济效益不很明确,属于事业单位范畴。这些非营利性科研单位是我国科研事业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力量,具有很好的前景。目前,这些科研单位仍处于持续的改革之中,其财务管理、特别是课题经费管理较之于企业型科研单位和专业性很强的基础科学研究单位,更为复杂和困难。
这些单位课题成本管理的困难之一是课题经费的来源比较复杂,性质也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其课题来源有三种情况:一是列入各级政府部门科技计划的指令性课题,即纵向课题,经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财政科技三项经费等渠道划拨;二是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和专业能力承接的政府、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需要做大量调查研究工作的委托项目、竞标项目,即横向课题,经费由委托单位支付;三是以现成技术进行有偿服务的项目,如资源调查、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等。这三类课题的经费来源性质、课题实施方法等都有很大差异,因此这些科研单位课题的财务管理首要原则是分类管理。如纵向课题的经费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管理办法》、《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等法规进行。横向课题则需要在借鉴上述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等等。本文是在这一前提下,就这三种情况的一些共性问题,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作一些初步探讨。
1加强科研项目经费成本预算,正确归集和分配项目经费
科研单位在申请项目经费时,都需要报送拟立项课题项目申请书或投标文件。其中项目的成本预算是文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来经费的预算应由课题项目负责人和单位财务人员共同编制的,但是在实际操作时财务人员往往缺位,项目负责人则多采用增量预算方法,过多考虑以往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情况,盲目夸大项目预算。其结果或是导致项目申报失败,或是导致实拨经费的数额与预算相差甚大,从而无法与科研管理部门经费上报数据相核对,后续管理困难。另外,科研项目在制定经费预算过程中本身也确实存在一些困难,例如它不可能象产品生产过程和工程项目那样有明确的预算步骤,不能确切归集每一步骤成本费用,在科研工作中经费支出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所以在申请科研项目经费时只能大致按用途归类,致使项目经费申请到后,后续支出也不能按成本项目和期间费用进行正确分配核算。
针对科研项目预算中的问题,首先要重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在各项课题申报立项期间,财务部门应主动介入、协助课题负责人,根据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编制出科学、合理的科研项目预算。另外,如果从制定预算开始就控制好项目的经费申请、中途使用和最后项目结题决算,能使申报的预算经费开支范围和实际执行中的财务支出相互衔接,对于在项目考核时财务部门分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填制中期、年度报表提供了连贯的数据,从而提高了报表填制的效率。具体在制定预算的时候,如果申请的是省一级的三项经费项目,因为是科研单位的常规项目,因此原有数据可以参照。在预算方法上可主要选择滚动预算,参照以前年度预算情况,剔除一些变动因素即可。如果是首次立项或申请其他领域的科研项目则需要重新设计预算指标进行测算。
非营利性科研单位执行的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课题的成本费用实行内部成本核算指的是为保证课题顺利实施而必须的、且符合相应法规和管理办法的、应列入项目或提供的劳务中去的各项费用。这些成本费用在实际发生时,财务部门应采取一定的会计核算方法,归集到不同的项目费用中去,在归集的过程中,应符合课题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主要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①遵循科研课题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会计核算方法既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也可用权责发生制,但对于项目经费的核算来说,为了正确核算收入和费用,还是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宜,每个会计期间计入项目中去的费用必须与当期的科研活动有关;在项目费用的使用过程中,应贯彻合法性原则,计入到项目成本费用中去的各项费用以及费用开支标准不但要符合科研项目立项时预算的用途,还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有关规定,例如业务招待费、福利费的支出等,不得随意增加或扩大科研项目的开支范围。②要能对项目经费完成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支出界限进行明确划分,其中能分清是由项目使用的直接成本费用,如专用耗材、聘用人员工资(劳务费)和其他一些直接费用,如制图费、设计费等,直接按相应用途计入项目的费用中去;对于不能直接计入的例如由非营利性科研单位集中核算的课题参与人员工资、还有一些共同管理费用、经营支出等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到项目经费中去。
虽然现在地方税务部门都对公益型单位从事科研活动取得的收入有一定的税收优惠,但是相对于科研单位事业收入来说性质有很大差别的经营收入还是要按月缴纳相关税费,如营业税、城建税及所得税等,这些税费与利息费用、销售费用等作为科研项目的期间费用,在发生时直接减少课题结余额。
2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核算,强化成本费用控制
在课题获得立项后,单位财务部门要根据一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对项目进行财务核算。由于非营利科研单位实行的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对于项目成本管理经验比较少,因此在实行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按照会计核算的规定,对于来源于不同拨款渠道的项目必须分开进行核算,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申请到的国家项目但是省里又配套了相应资金的话,就形成一个科研项目课题内容相同,但是资金来源不同的情况,给核算造成困难。另外就是核算对象问题,由于现在科研单位资金来源渠道众多,科研人员同时申请的课题项目较多,如果按课题名称作为核算对象的话,将给财务核算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除纵向课题独立核算外,有的单位对横向课题会按科研项目主持人作为核算对象,将获得立项的课题统一放在主持人名下进行汇总核算。由此带来的弊端是课题费用有时候会混用,而且有的时候科研人员为了完成单位规定的年度任务,相互之间还有经常调账的情况发生。导致课题建账时管理不规范,有的甚至难免造成混乱。
其次,科研人员的财务常识不够、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严格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科研单位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多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经费的使用基本上由项目负责人说了算。超计划拨出“合作研究”经费、不按预算指定用途使用、使用过程中不按成本项目和期间费用进行归集、随意突破项目经费的列支范围或挤占事业经费、不及时进行项目结题和课题决算、长期挂账报销与项目无关费用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会影响项目经费成本核算的正确性。长此以往,将使科研单位经费的成本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另外一个项目核算中的问题是由于科研单位会计制度引起的,是存在于科研单位财务核算中的普遍情况,这就是对于科研项目购置的设备的相关财务处理。课题组为完成任务购置的固定资产,除了一些专用的设备外,据统计一般多为公共性耗用资产。同一单位内各课题组之间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的情况大量存在,而且还普遍存在课题项目无偿使用单位固定资产的情况(如一些通过政府采购的专用设备)。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大量闲置和贬值流失。另外项目预算中明确允许列支设备费,但由于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一些使用周期长、价值高的设备使用成本如何分摊,是一直使用、直到报废毁损时直接冲减固定基金还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折减项目结余资金,都是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科研项目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具体采用的核算方法可以根据科研项目的性质和数量规模来确定,如果是生产或研发高端产品的科研项目,项目投入的规模大,可以采用品种法或订单法来进行成本核算;如果是普通的公益性质的科研单位,每年的横向课题数量比较多,并且单项经费不多时,也不排除现在好多科研单位普遍采用的按项目负责人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进行项目核算的方法。只是在采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财务部门要按项目负责人建立备查账,按项目来源渠道明细登记每年立项课题名称、经费使用情况等,报账时按每个项目的经费预算范围进行严格审核,项目之间不得相互使用经费;二是给每个项目负责人一个活页格式的明细账本,经费到账或报账时财务人员在上面登记收支情况,这样在该项目结题决算时,双方可以相互核对。
财务部门应定期宣传或请税务部门人员讲解财税法规知识,提高科研人员的财会基础水平。适时制定适合本单位情况的科研成本管理办法,提高成本核算意识。在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审核和监管力度,严格区分应计入成本项目中和期间费用中的开支范围,强化成本费用控制。具体来说,要重视两方面工作:①对于合作研究项目,应了解合作项目资金来源渠道、经费分摊情况,如果需要向外单位拨出协作经费,应由项目来源单位下达文件,财务部门见到转拨通知书后再行办理,防止变相转移项目经费情况的发生。②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直接人工费用的开支范围都比较大,制度虽然没有具体规定占项目总经费的比例,但是根据调查,这部分人工费用(包括聘请人员的工资、专家的劳务费等)差不多要占到三分之一强。由于对于科研单位没有统一的成本核算制度规范,财务人员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票据审核过程中加强经费的控制范围。人员经费方面,为完成项目临时聘请的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应与之签订合同,按期发放劳务费用并代扣个人所得税,不得白条发放劳务费。不是课题组成员的费用开支坚决不予受理(例如与项目无关人员的差旅费等);各课题组使用单位的资产应按照受益原则,分摊相应费用。③公益型科研单位的课题项目的起止时间都不长,一般在两三年之内就需要结题。
课题组应按照项目书上规定时间及时完成科研任务,及时进行结题决算,结转或报销结余经费,与财务部门核对账目。
固定资产是项目组材料费用中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专门购置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虽然是用课题经费购买的,但也要纳入到科研单位总资产的管理体系中去,做好各项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手续,不得出现在课题结题后资产下落不明的情况。大型专用设备可以参照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办法,在购入时列作资本性支出,每月可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形成固定资产的更新基金,在课题结题后作为本课题组的长期资产,从而保证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还要尽量避免重复购置资产,提高办公资产的相互使用效率。
3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考核,努力降低科研成本,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
科研课题是一种长远性、连续性的创造性劳动,目前对科研项目的考核多在科研成果评价方面,科研成果相对具有独立性、目的性,衡量标准具有高度的模糊性,现行评价主要是从能否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方面,是处于同行业先进或国内领先,而再难加以具体细化和量化。项目经费及其使用情况是一个具体而微的量化资料,分析这一资料,对评价科研项目的成果功与否会有重要价值。
对于科研经费的考核,首先还是从源头预算抓起,科研单位要根据自身科研力量,本着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在不影响课题任务的完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下科学核定科研项目的预算成本,从源头上减少浪费。
非营利性科研单位还应建立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对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科研考评的重要依据,从而促使课题组降低科研成本,努力提高成本效益。如果是产业化项目,能量化投入成本与产出社会经济效益;如果是软科学项目、科技攻关、自然基金等政策性较强的科研项目,暂时只能从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看社会、经济效益,或转化为相应分值进行考核。
获得科研经费的投入程度,是衡量一个科研单位研究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非营利性科研单位要想在科技体制改革中可持续地发展下去,除了利用自身优势获得足够多的科研经费外,加强对项目经费的成本管理也成为单位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管好、用好科研收入,降低每一项科研课题的成本费用,才能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科研事业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 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若干意见 [2000]78号
2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1998年1月1日
3 罗飞. 成本会计[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