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节板报素材

教师节板报素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节板报素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节板报素材

教师节板报素材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93-01

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训练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小学第一学段作文教学称为“写话”,其目的是降低小学生写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做到“我手写我口”。对此,笔者认为写话教学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写话训练的内驱力。新课标对写话教学第一学段目标的设定特别侧重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强调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上,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首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话题,例如“我喜欢的动画片”“我喜欢的小动物”……学生在讨论这些话题时往往高举小手抢着发言,发言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趣。

其次,要创设情趣盎然的教学情境。创设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产生表达的欲望。例如,笔者给学生上《吹泡泡》的写话课时,在上课一开始就对学生说:“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吹泡泡,好吗?”学生纷纷欢呼雀跃。接着,笔者带着学生到室外吹泡泡,让他们观察阳光下泡泡的形状、色彩等。学生玩得尽兴,写话自然丰富多彩,有的写道:“听了老师的话后,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的写:“有的泡泡像双胞胎,背靠着背。”“有的泡泡像一串葡萄,晶莹透亮。”还有的写道:“泡泡飞到了天上,在跟白云姐姐捉迷藏。”……学生积极、愉悦地参与游戏情境中,能够写出生动形象的好词佳句。

二、观察生活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章。”鲁迅先生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把两者的观点结合起来就是‘观察生活’。”生活就是一个大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话素材。为了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素材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让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脑去思考,用心去感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下来。如学生参加“六一”儿童节游艺活动后可把活动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在教师节到来之际,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贺卡,亲手描绘优美的图案,写上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细心观察生活的同时积累写话素材、完成写话训练。

三、挖掘资源

写话教学还要随时注意将写话训练与其他学科,如美术、体育、科学等相结合,及时指导写作。如一次语文课上,笔者刚走进教室,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很多学生手里都拿着一个小纸盒,还玩弄着纸盒里的什么东西。原来 上一堂的科学课是观察蜗牛,学生还没尽兴呢。笔者正想冲学生发火,但是又一想,发火不可能解决问题,何不趁机让学生进行一次观察蜗牛的写话训练。于是在写话训练中,学生有的介绍蜗牛的食物,有的介绍蜗牛的外形,还有的介绍蜗牛是如何走路的等。

四、激励评价

写话训练刚开始时,学生由于没有经验,常常写不出东西,有的只有一两句话,有的条理不清,还会有错别字等。如果教师一味指出写话中的不足,肯定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该肯定学生写话中的闪光点,一个好句子或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都要给予充分的鼓励,使他们获得前进的动力。同时,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展示的舞台。如让他们大声朗读自己写的话,当他们的好词佳句出现在班级黑板报或墙报上时,他们的喜悦之情也会溢于言表,享受到写话带来的乐趣。

教师节板报素材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幼教专业;美术教学;能力培养 

 

进入21世纪,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幼教师资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中职幼教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社会对幼教师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缺乏专业特长的中职幼教专业毕业生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笔者开展中职幼教专业美术教学已有十几个年头了,从开始的茫茫然到如今的胸有成竹,通过不断总结、摸索,已能使教与学水到渠成。如今对每届毕业生,我们都可以自豪地向幼儿园招聘方说:我们的学生有美术特长。那么,中职幼教专业学生(均为女生)到底要掌握哪些美术基本功,以胜任日后的工作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本课程教学大纲的精神,主要就五个模块展开教学,即美术欣赏、绘画技能训练、美术字(包括美术字书写、板报设计等)、图案和构成、手工制作(包括手工作品制作、幼儿园墙饰布置等)。 

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是幼教美术教学的前提 

美术欣赏为绘画、手工制作提供了审美标准与取向。美术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它折射着人类意识及科技的演化。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认识客观世界,会有一种因人而异的全新发现。在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反复观赏品味,由表及里地感受艺术品的丰富内涵,美的动人的艺术形象和色调不仅能使学生得到视觉上的,使学生体验到作品体现的作者情绪和思想感情,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还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唤起学生创造美的意念。中职幼教专业学生年龄不大,文化程度、生活经历和感知能力都有限,应尽可能多地开展欣赏教学,以提高她们的审美水平,只有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时才会有好的起点。 

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结合起来效果最好。多媒体能营造学习氛围和直观的审美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及时进行充分、贴切的引导,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师生良好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集思广益。这样的教学,能让美术欣赏课堂生动而又有深度。 

绘画技能技巧训练是幼教美术教学的重点 

学生如能画一手好画,不但自己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幼教工作。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教室布置、与孩子沟通等诸多方面,熟练的绘画技巧将使幼儿园教师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在中职幼教专业美术课教学中,绘画技能技巧训练内容包括透视的基本原理、素描作画的观察方法和步骤、简笔画、水粉水彩画、国画等。除了讲授好理论知识,教师还应让学生多加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而且在这些教学内容中,要有侧重点,比如素描教学,笔者没要求学生像美术班学生那样深入地画,只要求她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作画一般规律,能触类旁通就行。又如,在进行水粉画教学阶段,待学生对色彩基础知识有深刻认识和掌握后,不要求她们进行水粉画写生,而是更多地将水粉画与幼儿园的教学需要结合起来,要她们做幼儿装饰画、平面墙饰等,有时也让学生用所学色彩知识,为小朋友设计服装、书包等。 

幼教专业学生要适应幼教工作的需求,最重要的绘画技能是简笔画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要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并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当面批改,及时纠正学生绘画中存在的问题,让练习达到最大效果。一般师生经过一两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绘画水平便可以得到显著提高。此外,还要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创新,学会自主学习。 

美术字书写、板报的设计是幼教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识字量有限,板报等的设计就需要用美来感染孩子。因此,美术字书写、板报设计是幼教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另外,幼儿园的很多通知、宣传、课程安排等都需要与家长直接沟通,需要家长到幼儿园了解情况,这也要求幼教专业学生学好美术字书写、板报设计等,以便在家长面前撑起高素质幼教教师的形象。 

在中职幼教专业的日常教学中,除用传统方法开展教学、进行实训练习以外,还可以多组织一些比赛。比如,我校每周都有主题黑板报比赛,我让全班学生轮流负责,让大家都得到锻炼。在母亲节、教师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节日,笔者常组织学生进行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更好地相互学习,通过作品讲评、修改、展览等方式,促进学生不断学习、逐渐进步。 

图案教学是提高幼教专业学生审美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 

图案是一切艺术设计的基础,是最早唤起人类审美感知的艺术形式。中职幼教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通过图案的临摹、写生、创作,让她们逐渐认识和感受形式美法则,能够较有效地提高她们的审美素质。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常常对学生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大自然是美的,也是艺术的源泉,因为大自然中蕴藏着自然的创造魅力和合理而完美的结构、丰富而奇特的美的形式。 

在讲授图案时,除讲理论知识外,我们着重开展实践练习。一般让学生先临摹一两张教材上的范图,之后带着她们到校园的某些地方寻找素材进行写生,接着再让学生根据写生作品模仿范图,进行简单创作,把抽象的美与自然的美结合起来,引导她们主动细心地观察生活中的美,激发她们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手工是幼教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能力 

手工就是运用手的技能,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创造,塑造物体的平面或立体形象。它与绘画是密不可分的,是同一学科的两个部分,也是从事幼教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胜任幼儿园日常的美术教学工作,科学、合理地指导幼儿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它是中职幼教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手工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平面、立体造型能力,以及手、眼、脑的协调活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双手动作的灵活性,能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使学生日后在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笔者在讲授手工时,除了教学生制作技能,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地进行创作。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各种不同种类的纸花后,让学生探究、总结,把主要制作方法概括出来,下一阶段便找来几朵造型差异较大的花让她们剖析,对着对象进行写生制作,再探讨什么样的花该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并及时对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讲评、展示。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不是生搬硬抄,而是每次课都带着目的和想法,能激励她们创新的热情,从而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技能。 

教师节板报素材范文第3篇

由来:为了实效,基于创新

2008年2月,我被任命为滨海小学大队辅导员。开学前,我按照以往在其他学校担任大队辅导员的经验,制订了整个学期国旗下讲话计划,包括每周的主讲人和讲话内容。李唯校长看了我的安排,对我说:“我们要好好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国旗下讲话的教育实效性。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时间集中,人员集中,我们还要实现思想集中。”

我绞尽脑汁,决定首先改变讲话人员,由原来只安排中层干部讲话,更改为由中层干部、科级组长代表和优秀学生代表轮流讲;其次改变讲话主题,以往讲话多结合时事、节日、纪念日来讲,现在又增加围绕学校的“三风一训”来讲。根据李校长的建议,我们开展了以“尊重”为主题的一系列国旗下讲话,如“尊重生命,健康成长”“尊重他人,文明有礼”“尊重资源,节约用水”“尊重规则,交通安全要谨记”“尊重他人,用微笑传递关爱”等。一学期下来,收效甚微。

李校长决定包揽一个学期的国旗下讲话试试。2008年9月1日,我们全校师生聚集在崭新的升旗台前参加升旗仪式。她没有像以往一样做“新学期寄语”,而是说:“昨天我在五(2)班的板报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同一个学校,同一个梦想。说得真好!我把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就定为‘同一个学校,同一个梦想’。”五(2)班同学马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李校长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事情,并把贴近学生的事例转化成讲话素材、教育资源。她第二周讲话题目是“对自己负责就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时值第二十三个教师节,很多同学都在准备礼物,希望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她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老师最希望收到什么样的礼物?老师不要鲜花、不要掌声、不要贺卡,老师希望你们能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就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当周,我所教的三年级学生上数学课特别专心,个别不认真的学生也会被其他同学提醒:“认真听课是送给曾老师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一个月下来,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开始喜欢上升旗仪式了。

李校长不仅注重使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还尝试在国旗下讲话里加入合适的故事。她第六周讲 “尊重他人,做自己的贵人”时,用乔治・波特与纽约华尔道夫饭店的故事作为切入点;第七周讲“人生第一要事是健康”时,用陶行知等名人积极地锻炼身体的故事说明健康的重要性。讲话里加入故事后,学生更喜欢听,更容易明理。学生开始期待每周一的升旗仪式。

李校长不仅在讲话内容上创新,还在形式上创新。她有时请全校学生集体回答问题,有时请几位学生上台说说想法,有时请全校学生跟她复述一两句名言,有时带领全校师生宣誓。升旗仪式成了互动的平台,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高了。

渐渐地,有部分班主任在班队会课上,开始结合李校长讲话主题来开展教育活动。教学处建议趁热打铁,把每周五下午第二节的班队会课调到周一下午第二节,结合周一早上升旗仪式上的校长讲话实施国旗下班队会课。一个月后,大家惊喜地发现,班队会课进一步补充、延伸、丰富、厚实了升旗仪式,使得国旗下教育更加深入学生内心。就这样,国旗下讲话渐渐演变成国旗下课堂。

回顾国旗下课程形成过程,李校长提得最多的是“实效”和“创新”两个词。受此启发,2009年举行一年级入队仪式时,我打破传统,邀请了部分家长见证孩子们的入队。有一位家长动情地说:“作为家长,我们能见证自己孩子入队,对孩子和我都是难忘的。”

过程:坚持儿童立场,深入浅出

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李校长说:“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要从儿童立场出发。比如,我们跟学生讲道理,要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讲,让他喜欢听,而且听明白……” 李校长的国旗下讲话,如《愿我们都有一颗橘子的心》《人生也像铅笔一样》《一颗糖果的诱惑》《人不能像树懒一样活着》《没有钱的布施》等,坚持从儿童立场出发,从学生生活中寻找资源,通过讲述一些简单而寓意深刻的故事,引发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思考。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围绕办学理念来开展。滨海小学的办学理念是“珍视童年价值,培育生命自觉”。小学生理解“生命自觉”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李校长设计了一系列有关“生命自觉”的国旗下讲话,从儿童立场出发,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生命自觉。《作业为谁而做?》《做最好的自己》《你竭尽全力了吗?》等系列讲话,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悟出点儿生命自觉的意蕴:“要做到生命自觉,首先要认真完成作业”……渐渐地,我也学到了一些深入浅出的技巧。在李校长出差时,我曾有幸在国旗下讲过10次话。2008年的讲话,我停留在讲大道理的方式上。2009年,我模仿李校长,加入了学生身边的实际事例来讲。2010年,我学校长,又加入了和学生互动。2012年开始,我学校长,尝试使用“故事+学生事例+互动”的方式来讲话。

2013年10月28日我需要讲“预防拐骗”。在准备这个主题时,我好几天睡不好觉。拐骗这个事跟学生有点远,这次如何创新,让大家觉得新鲜、有趣、易懂呢? 刚开始时,我打算用拐骗的新闻切入,但觉得没有新意。距离星期一只剩下两天了,我仍然一筹莫展。讲话前一天,我看到儿子在做《木偶奇遇记》的读书展示课件。我想起了匹诺曹被狐狸和猫欺骗的经历,我突然来了灵感,于是形成了以皮诺曹的遭遇为切入点的《提高警惕 预防拐骗》讲话稿。事后,有学生跟我说:“曾老师,我听了匹诺曹被骗的经历,一下子就记住了预防拐骗的注意事项。我还重新找了《木偶奇遇记》来看,班上好多同学都在看这本书。”

收获:重在坚持,贵在积累

在每周一的国旗下班队会课上,学生们在课堂上或谈自己的感受,或拓展故事,或反思自己,或展开辩论,畅所欲言。一节课只有40分钟,有的学生觉得没有讲够,班主任也没有办法听到每位学生的所思所想。有的班主任突然想到,让学生把对国旗下课堂感悟写下来。在阅读学生们的感悟时,语文老师欣喜地发现,有些平常一写作文就头痛的学生,却很乐意写国旗下感悟,一些平常写作文写不出几句话的学生,写国旗下感悟却可以洋洋洒洒。

有些老师把学生的国旗下感悟放到班级博客上,还有一些老师指导学生把国旗下感悟写在一个单独的作文本上,并编制了目录。特级教师王栋昌看到女儿厚厚一本国旗下感悟,美其名曰“国感本”。学期末,德育处查阅各中队的《少先队工作手册》,惊喜地发现有些班级把国旗下班会课的实况记录在其中,生动地呈现出国旗下班会课上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辩论等。

多年来,每个学期的每个周一,没有特殊情况,李校长都坚持进行国旗下讲话,班主任坚持精心组织好一周一次的班队会课,副班主任坚持做好每周一次的班队会课实实录,学生们坚持认真写好自己的国旗下感悟,老师坚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写国旗下感悟,家长坚持和孩子交流国旗下课程。正所谓“坚持就是胜利,积累总有成果”,我们不知不觉收获了国旗下课程的成果:原始资料1 100万多字,教师自觉专业成长,家长自觉陪伴成长,学生自觉进步成长。

国旗下课程带动了我在滨海小学的工作,激励我坚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促使我再忙也记录下点滴工作痕迹。我建立了一个“我在滨海的日子”文档,把这些年瞬间感动的事儿零星地记录下来。当我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我就打开这个文档,重温一下,吸取能量,鼓起勇气继续往前走。

教师节板报素材范文第4篇

一、激趣:让学生想写

习作兴趣既是习作教学的起点,也是习作教学的立足点;既是习作教学的前提,也是习作教学的重点。要深刻理解课标中关于“乐写”深藏的内涵,它不再是一种一般性的教学要求,而是一种教学目标甚至是教学思想的呈现。教师只有让学生从兴趣入手,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写法,用十足的兴味去写,再用成功激发其更浓烈的写作兴致,双促互动,不断攀升,产生良性循环,最终会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和习作兴趣都达到很高的境界,这才是解决习作教学的根本。

习作激趣的方法有很多。如题目求新,如《月亮和小草对话》《飞来的水笔》等富有新意的习作题,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就会高涨,不能刻板地被单元要求拘泥,翻来覆去地去写同一个题目,为应试而应试。题材也要求新,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新人新事新气象,从中选材,就会在观察中激发表达欲望。如:2012年的7月20日晚8点11分扬州的高邮、宝应发生4.8级地震,我们盱眙也有震感。我引导孩子回忆、表演当时的情形,现场重现“虚惊一场”的过程。通过情景重现,让孩子“震惊”事件的体验更加深刻。

写作教学只要扎根于生活,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能量。学生其实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感受,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融入写作中,让学生乐于写作,这样他们就会不知不觉的爱上写作。

如上例中,我们谈了“震惊”之后,我让学生联想夏天其他趣事时,如有个同学还写了《夏之歌》:开头:夏天是个演奏家,她唱火了太阳,唱狂了庄稼,唱醉了小虫,也畅快了我的心情……中间:小作者写鸡鸣鸟叫,写了知了的和鸣,写了度假的欢乐,写了花开花落,结尾:夏天是火热的,是欢乐的,是充满活力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点经:让学生能写

让学生把文章写具体,三年级常用的方法是“练五觉,加联想”。

“练五觉,加联想”,调动我们的五官感觉,让我们在联想和想象中步入情境,感受抽象事物而形成的具体形象,习作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练视觉,就是练我们的眼睛,写眼睛看到的色彩,形状、变化的过程;练耳朵,听声音,声响有大小、高低、快慢、强弱等,各不相同;练嗅觉,闻各种味道;练味觉,尝一尝酸甜苦辣;写肤觉,用手脚去感受冷、暖、柔、燥,感受到对身体刺激后,产生的感觉,还需要加以想象。想象点拨,学生的思维在自由的王国里穿梭翱翔,让人身临其境。

如从例文《台湾的蝴蝶谷》片断切入“……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引导1:这里重点写了什么蝴蝶?他们什么颜色的?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引导2:作者还把好多蝴蝶一起写呢?他们又是什么颜色的呢?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引导3:作者联想到了什么?(五颜六色的花瓣。)

引导4:你会联想到什么?

生1:我想到了六一大家一起舞蹈……

生2:我想到了满天的彩霞。

生3:我想到了花的飞泉。

引导5:多媒体出示丝瓜图,问学生你说这幅图上你都看到什么颜色啦?

叶子:嫩绿、苍绿、绿不带黄、枯黄……

花:花骨朵的青,半开的鲜黄,全开的黄中泛着白……

丝瓜:穿绿袍,绣黑线……

引导6:看到这些,你会想到什么?

生1:看到丝瓜,我会想到被包装的火腿肠……

生2:我看到丝瓜叶,我想到了海浪……

生3:我看到一墙的丝瓜叶,我想到了瀑布……

运用想象和联想,艺术地再现过去的情景让过去像一幅画,朦胧地定格在我们的大脑里面。习作时学生如果把它们清晰地再现出来,这些失落的旧闻一样会让我们激动不已。

在这个案例中,更多的是联想,五觉的体验并不十分明了。

2012年9月2日,中央台播放了《开学第一课》,县教育局和学校都要求学生观看了,结合这一活动,我让同学们也写了和开学有关的习作,但初次让孩子写班级开学了,学生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么能写具体呢?我作了引导。

师:开学了,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新老师,我们的语文老师是杨老师,数学是余老师,英语是唐老师,唐老师是女的,是我们的班主任,很爱笑的,也很漂亮,我们喜欢。

生2:我看到我们的黑板报换新的了,上面写着“新学期寄语”还有“班级常规”,图是蘑菇房子,色彩鲜艳,很好看。

师:开学了,你在学校尝到了什么?是什么味?

生1:我尝到辣条,多远就闻到香味了,吃过后,人也有辣条味,不信你就闻闻我。

生2:我尝到饮料了,喝了以后还改气呢……

师:开学了,你在学校听到了什么?

生1:我听到了同学的欢笑声了……

生2:我听到了打闹声,闹的很开心。

……

师:开学了,你在学校干了什么?

生1:我扫地了,一头汗。

生2:老师叫我做了手抄报,是迎教师节的,我在上面写字画了图,大图是妈妈帮我画的。

……

教师节板报素材范文第5篇

一、广泛阅读经典,创设“知识平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积累有重要意义。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得到间接的生活经验,从中汲取习作的材料。因此要想让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必须借助于广泛阅读。小学生首先应向书本学习,书本是教学生写作的最好老师,学生应背诵教材中好的词句、经典段落。学生阅读还要向课外书籍进军,不能只局限于看作文书和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学生阅读时,除了背诵好词佳句外,还可以搜集优美文段摘抄下来,积累语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设一个《摘抄本》,把平时在阅读中读的好词名句摘抄在本子上,然后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再次扩充词汇,达到积累的目的,为日后的写作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基础,也是前提。

二、留心观察生活,创设“发现平台”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尤其在孩子的眼睛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被生活陶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保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向学生灌输“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因势利导,让他们留心观察生活。比如:上半年我乡进行道路大整修,堵车现象时有发生,住得远的学生不免常迟到,我便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堵车时的情况,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下来。有过类似经历的学生写出了《等车记》《今天我迟到了》《堵车百态》等,不仅真实地写出了堵车时的场面,而且把急着上班、上学人们的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得活灵活现。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尚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的能力,生活中的很多亮点就这样流水般悄悄溜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素材,指导学生及时撷取生活的浪花,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无拘无束地写下来。此时习作,自会水到渠成。平时我教学生随时记日记、写随笔的方法,可长可短,只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感想即可,然后定期开展“日记擂台”“随笔乐园”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体验习作乐趣,互相开启观察之门,培养了一批善于观察生活的小能手,习作素材自然越来越广泛、自由、有深度。

三、快乐参加活动,创设“实践平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的内容源于生活实践,没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用心体会,就不会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对于生活,单单引导观察和认识还不够,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一是游览大自然: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日出日落、山河田园、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让学生有物可写,借景(物)抒情。二是剪辑“社会生活”:引领学生走进社会,记录社会见闻、热点透视,让学生有感而发。如双休日调查当地环保,写些感受等。三是锁定“家庭生活”:引导学生立足家庭,品味家庭生活的情趣,感受家庭成员的亲情,让学生有情可抒。四是扫描“学校生活”:让学生的“慧眼”捕捉校园动态或多彩的生活并“忘情而作”,有感而发。如节日组织拔河比赛,教师节制作小贺卡……比如:上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实践劳动,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家长过集体生活,既新鲜又兴奋,全身心投入到了这种实践活动中,同学关系空前融洽。回来后,我抓住这一契机,先不谈习作,而用整整一节课让他们畅谈下乡一周中难忘的人和事。孩子们没有“要写作文”的心理负担,畅所欲言,七嘴八舌争先恐后抢着发言,在学生兴犹未尽之时,我趁热打铁鼓励他们自由选材、自由表达,把这些难忘的人和事记录下来,作为小学阶段校园生活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学生兴致很高,写得很开心,习作内容空前丰富,体裁各异,达到了百花齐放的喜人场面,连最怕作文的学生也写得妙趣横生。此外,我还针对学生爱玩、求新、求异的特点,经常开展一些趣味游戏或体育活动,让他们自主选择项目,自己策划,自己主持。如学生组织模仿《幸运52》中的“幸运搭档”游戏。我提醒他们注意观察大家在活动时的各种表现(神情、动作、语言、心理等)以及场上的气氛。而后,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挥笔写下活动过程中最难忘或最有趣的一个小片段,这样,学生往往能一挥而就,而且效果总是出奇的好。

四、尽情展开想象,创设“联想平台”

学生有了生活体验,并不等于他们在每次习作训练中都会获取和选择恰切、典型的材料,他们还会感到“没啥写”。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认识生活和语文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叶老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这里的“思”和“感”。就是对客观生活的认识和思考。《新课标》提出:“要激发学生想象,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富于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在他们的脑子里总是充满了对世界、对未来、对一切事物的奇思妙想,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异想天开”。当然,这里的“想”不是无中生有的凭空捏造,它是以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积累为基础的合理想象。教师除了平时应引导孩子们留心观察生活,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外,还应充分结合有关课文的教学发挥学生想象,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灵感,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安排想象作文训练。比如:学完《凡卡》《穷人》等课文后我让学生进行续写。对于一些课文中省略的片段,让学生进行补白。更多的是让学生写自己的幻想生活,写自己的梦、自己的未来、未来的事物等,还用编写童话故事、科幻故事,听音乐想象故事,图形、文字组合故事等形式进行训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快乐地飞翔在作文天地里。事实证明,创设想象平台将带给孩子们思想飞翔的快乐。生活不但是习作的源泉,而且是想象的凭借。根据一个简单的生活情节,往往可以想象出一个形象生动的故事来。生活也是学生童话故事的源头活水,教师鼓励学生将身边的事,有意义的活动编写童话故事,奉献给大家,学生会受到启发,得到教育。在生活化习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也可以给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合理科学的想象,写成科幻作文,鼓励学生去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

五、引导关心时事,创设“思考平台”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还应多指导学生关心时事,拓宽视野,培养学生对人生、对国家大事的一些关注与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习作训练。小学生写这类作文难度较大,因为它远离我们,不是亲眼所见,所以往往不是泛泛而谈,就是套话、大话、空话连篇。如何引导学生对热门时事进行关注并产生思考呢?首先得让学生多留心时事报道、新闻评论,对有关事件有个感性的了解,然后结合身边的人或事进行描述,写出切身感受,写出自己的思考,文章就能感染人,就算成功了。如,汶川大地震,除了那里的当事人,谁都没有经历这一事件。但我们进行了捐款活动、亲身经历了五月十九日“全国哀悼日”。我就引导学生写自己学校、班级的捐款活动,写自己父母亲人、亲戚朋友如何关注灾区,如何参与到关心灾区、捐款捐物之中,写细、写活,写出切身感受。我还拟了《坚强》《感动》《致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三个题目,让学生选择练习。通过此类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六、品尝成功欢乐,创设“共享平台”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我们只有不断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正如叶老说的:“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是谁,都有一种渴望别人认同自己劳动成果的心理。因此,作文教学中应尽量创造让孩子们进行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的作文多得到些认同,少一些挫败感,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首先在习作批改中应尽量挖掘“亮点”,多一些肯定成功的赞美语与亲切的指导语,让学生在关爱的批语中提高认识,明白写法。其次,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作文中的“亮点”。作文写完后让学生自己先评,或用词造句,或段落安排,或开头结尾,要求找出一两处(学困生)、两三处(中等生)或三处以上(优秀生)令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并写上为什么。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一词一句去寻找自己习作的“亮点”,反复思考、品尝自己的得意之处,并且改回不足之处,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自我评价的快乐,还养成了认真修改的好习惯。最后,在讲评课上,让学生把自己习作中的“亮点”在小组或班级中进行交流、展示、共享。这种展示与共享不仅可以获得老师和同学的激励,而且可以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快乐,提高习作的兴趣。我还把一些有特色的习作及时推荐给班级黑板报、学校学习园地、广播站以及一些报刊杂志,进一步燃起学生习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