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学习方法

小学生学习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学习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学习方法

小学生学习方法范文第1篇

    一、预习

    预习,他不止针对于一门课程,对语、数、英,三科都有帮助。做预习时,不能泛泛一看、草草了事,要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预习时,可以使用工具书,但不能依赖工具书,要有自己的思考,并记下不懂的问题,待明日老师讲课时,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当你真正掌握了这一方法,你会发现老师讲的知识,自己早已了如指掌,也自然会跟着老师的节奏,对听讲有很大的帮助。

    二、巩固练习

    光听讲是不足成为尖子生的,回家后,还要多翻书,多做练习(其实只要上课把老师的话理解透彻,做练习题时,也颇为得心应手了)把知识消化,成为自己的,踏踏实实地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

    四、针对性方法

小学生学习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方法

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先学好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学懂,要在学习中进行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十分简练的语言。如,在教学“位置”时,说“亮亮在左边,红红在前面”,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个错误。因为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不能单独地说某某在上面,某某在左边,而必须准确地说“亮亮在小刚的左边”“红红在小梅的前面”。这就是科学、准确的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式子语言、图形语言三种,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三种形式的语言,而且还要善于互相转化,加深理解和应用。

二、要学会正确地阅读数学课本

“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学习”,从这里可以看出学习数学也是离不开阅读的,有效的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它可以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便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课本是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的素材,是给出的一个问题、一个情境、一条思路,遇到这个情境、问题和思路,要充分读懂它们,想办法学会。而具体说来,要先“读教材”,看到教材提供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是什么,这样才有利于“懂教材”。要注意在阅读中的思考,特别是对数学概念中一些关键问题的问句的思考,真正做到善思善读。要认真阅读领会每个概念的含义。对概念要咬文嚼字,逐字推敲,在对比、应用中加深理解和掌握。

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通、用活数学公式

在阅读中学生对定义、法则、公式、性质等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这些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分几层意思,关键在哪里,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正确理解公式的本质,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公式及其推理过程,并能了解和掌握公式的变形。学习过程中,不断观察总结公式的应用规律,逐步做到每一个数学公式都有较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会在应用时得心应手,解题时举一反三。

总之,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寻找更加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小学生学习方法范文第3篇

一、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各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如在数的组成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的时间。

在探索方式上,有单个学生玩的学具,也有合作玩的学具;在孩子的操作材料中,有铅笔、记号笔、水彩笔、记录纸、练习纸、抹布、回形针等等,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学具进行操作。这种探究学习体现了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初步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教育培养的根本所在。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告诉学生有哪些知识,学会知识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自主学习,如何学会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老师如果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于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会很深,理解得也深刻。有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这种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如:在学习了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后,我给学生们出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饲养场买来黑兔9只,白兔36只?”然后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想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思考之后学生提出:“黑兔和白兔一共多少只?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再买多少只黑兔就和白兔同样多了?”就这样几分钟的时间,没有经过老师任何提示,学生积极主动,通过自主学习得出了上面的5个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既灵活运用了知识,又掌握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好得多。让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在这基础上组织交流与反馈,这样的设计,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共性让学生去探讨,规律让学生去揭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合作学习方法的培养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

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例如:我在教学乘加、乘减内容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四人小组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4人一起大步走上讲台,按他们自己的分工,四个学生都有事做,即一个说题意,一个说确定算法的依据,一个板书算式,最后一个向大家征求意见“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意见吗?”这时,只见台下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这个说:“还有一种算法:12-1=11,你们怎么没发现呢?”那个学生问:“都学习了乘法了,你们为什么还要用加法算呢?”还有的问:“为什么你们的算式和第三小组的不一样呢?”“你们能再解释一下4×3-1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等等。面对这每一个问题,台上的小组均派出代表作了认真的回答和补充。我抓住时机,对这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并在这个小组的组号后面贴上了一颗红红的五星,在其他组的掌声里,这个小组的成员带着自信、带着微笑回到了座位。当时,我真的为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高昂的合作热情和超常的合作能力所折服,我意识到:孩子们在合作中成长了。

小学生学习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参与;激发兴趣;学习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而新的时期又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负担,降低能耗;点面兼顾,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里说到的课堂教学是以过程、结构为显著特点的动态系统,它由导入揭题、讲授新课、巩固新知等环节构成。要提高课堂效率关键是要优化教学过程,引入先进教学方法,以此引起学生注意,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面对此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呢?

一、建立平等、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1、以爱唤爱,促进爱的迁移。从《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来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激发者、引领者、指导者和情感的沟通者。只有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亲切、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认同教师,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处处关心学生,对学困生多巡视、多提示、多辅导,多为他们创造表现自己、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2、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创造研讨气氛。教学中我从来不搞 “一言堂”,而是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用心去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努力去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使学生有创新的火花。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平等研讨的课堂气氛,促进了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精心设计课前导语,引导学生进入我所描述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例如,可用歌词、优美的故事讲述导入,创造生动、愉悦的学习气氛,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直观教学,诱发兴趣。如在讲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我采用直观教学,先在纸上画了一个圆,把圆剪下来,再沿着圆心对剪成两个半圆,把两个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剪开,这个圆就变成了许多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了。把这些小纸片拼一拼,就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在演示圆变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中,适时说明,并在学生座列中走动,让所有学生都看清圆变成近似长方形的全过程。因为演示得比较清晰,学生观察得比较仔细,学生很快得出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借助以前掌握的长方形面积等于它的长乘以宽的认知,推出了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展示、抽象概括、演绎运用、动手实践等手段,紧紧围绕解决圆的面积计算展开,每一个环节都有一重点,这样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直到问题解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1、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在教学实际操作中,开始可以通过布置预习提纲的方法来进行,以后逐步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发现问题,让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有些课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课前去做。

2、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这里的听“讲”,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小学生学习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方法;低年级

在新课改理念下,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积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和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基石。在课前预习的前提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新知识,并产生一定的想法,这样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沟通才能够更加融洽,效率也更高。因此,本文探讨了引导小学生进行语文预习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预习

引导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进行预习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玩,教师留下的预习任务很多学生都不太喜欢或者很难认真完成。因此,教师要灵活采取各种方式方法让学生体会到预习的乐趣或是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保持自主学习的状态,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一讲雪地里的趣事,有的学生会说出“雪地里能画画,堆雪人”,这时教师再引出课题,让学生想一想:除了我们,小动物也会画画。它们画的是什么呢?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了。带着这样好奇、兴奋的心情去预习课文,预习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主动学习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从教材中挖掘适合学生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的引导才是符合小学生特点的,也才是最有效的。

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低年级小学生的自制力有所欠缺,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如果只是告诉学生大概要求,学生很难认真对待,经常会敷衍了事,这是预习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预习不是机械地做几件事情,而是要求学生带着思考参与其中,而低年级小学生好玩好动,一直集中注意力来思考问题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他们既动手又动脑,手脑并用参与到预习活动中来。在具体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可以简单为以下两步走:一是通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很少,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时也要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先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并在读的同时标记出生字和一些新词语,特别要用不同的标记画出自己不会的地方,然后鼓励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二是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感受,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说说自己的看法和对课文部分情节的简单概括。最好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从而使学生产生更贴切的情感体验。这样的预习后,教师在教学新课前,也不要忽视了检查这一环节,并对学生给予肯定、鼓励和赞美。

三、整理分享巩固预习成果

整理总结巩固预习成果的方式包括学生自身的整理和记录,也包括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一方面,学生可以在预习中将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通过预习,学生会有难以解决的疑问,在上课前将预习中产生的疑问总结出来,整理清楚,记录在册,以便老师讲解后找到答案。这样的预习目的性很强,也更有效。另一方面,巩固预习成果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即使是面对同样的预习任务,不同学生的预习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而在教学中,教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因此对学生预习的效果做出评价、分析和总结,巩固预习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如,预习之后,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前通过提问和生生之间分享的方式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当学生在预习中积累了一些优美的词句时,教师可以通过单独提问的方式来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者片段,并说出自己的体会或者理由,并用亲切鼓励的态度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促使学生带着美好的心情和欣赏的口味,各抒己见。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情感也会得到升华。

总而言之,有效的课前预习有利于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对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文教师不但要重视课堂上的教学,也要重视课下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启迪思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