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喜宴李安

喜宴李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喜宴李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喜宴李安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安里;岩体;闪长岩;二长岩;矿化

西安里铁矿属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龙溪镇管辖,处于太行山中段,属中高山基岩区,交通较为便利,有三级公路与平顺县和长治市相连。

1.岩体地质特征

西安里铁矿岩浆活动受南北向构造和北北东向构造复合构造带的控制,主要是中性的岩浆岩,呈两条狭长条带赋存于中奥陶统地层中,其底板平铺于产状平缓的下奥陶统白云岩之上,顶面呈凹凸不平的穹隆状,部分产于向斜中的岩体呈盆状,总体上呈中部厚大(最厚达六百米)两侧频繁分叉的似层状形态。

岩体与围岩既有顺层侵入的“整合”接触关系,又有切层贯入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围岩的热液变质现象明显、灰岩大理岩化的范围达百米以上。岩体中见到各种围岩的捕虏体,其中不但有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及其以前各时代的岩石,而且有中上石炭统沙页岩,这说明岩体形成于中上石炭纪之后。

根据明显的穿插关系,本区岩浆岩可分为两个侵入阶段:

(1)早阶段形成深部同化混染成因的超基性-基性-中基性杂岩。主要见于西安里岩体一带及其以南各岩体中,位于整个杂岩体的中心部位,规模较小,是一套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均具有独特特点、复杂多变的同化混染岩石。主要岩石类型有混染岩化橄榄岩、混染橄榄角闪辉长辉绿岩、混染中长角闪岩和中粗粒闪长岩。伴随的脉岩有浅色闪长岩脉、闪长煌斑岩脉以及长英质的伟晶岩脉和细晶岩脉,它们一般均未离开主体,特别是后二者,常呈不规则团块状产出。

(2)晚阶段形成本区岩浆岩的主体―闪长岩、二长闪长岩、二长岩以及就地同化混染作用造成的暗色不等粒闪长岩,分布于一带早期混染岩的和二带。伴随的脉岩有闪长玢岩、细粒石英闪长岩、斜长细晶岩及钾长细晶岩。

两个阶段的岩体具有清晰的侵入接触关系:晚阶段闪长岩呈脉状穿切早阶段混染岩;早阶段的各种岩石呈不同形态和大小的捕虏体被包于晚阶段的岩石中。本区的磁铁矿化作用主要与晚阶段闪长岩体有关,发生于岩体基本凝结之后。

由于本区岩体的形态是以狭长的形态为主,这就决定了岩浆的就地分异作用不发育。岩石类型的差异,早阶段岩体主要决定于同化混染作用的强度和作用的方式;晚阶段岩体,除局部见有闪长岩和二长闪长岩的不连续分异条带外,也主要受与围岩的同化混染作用控制。

2. 闪长岩-二长岩体的岩石学特征

(1)结构特征

以全晶质中细粒结构为特征的闪长岩的主要结构是半自行板状结构;二长闪长岩中发育的是二长嵌晶结构;二长岩主要是二长结构;闪长玢岩以斑状结构为特征;基质以细晶结构为主。

(2)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

①角闪石见于所有岩石类型中,均属暗绿色普通角闪石,不同岩石中含量虽有差异,但成分上变化不大,以半自形柱状为主,还有少量筛状晶体。闪长玢岩中只呈斑晶出现,具环带结构,其成分的变化与岩体边部同化围岩有关。

②斜长石是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其特点也最能反应岩浆演化的特征。各岩石类型中均以中偏基性斜长石为主,环带构造特别发育,斜长石的半自形板状结构。

③含钾矿物的特点:闪长岩中除含少量正长石外常出现黑云母,二长闪长岩及二长岩中正长石为主要矿物,结晶最晚。

(3)晚阶段闪长岩、二长闪长岩、二长岩的岩石学特征

晚阶段岩体主要分布于早阶段混染杂岩的,即沿早阶段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这个薄弱带贯入的。由于岩体呈狭窄的长条状,分异作用不发育,只见有闪长岩与二长闪长岩的不连续分异条带,岩石类型的差异主要受围岩的同化混染作用所控制。

现将各岩石类型的岩性特征简述如下:

①暗色不等粒闪长岩:岩石颜色极暗,呈黑色,主要由深绿色普通角闪石与中粒长石组成。

②闪长岩、二长闪长岩:这两种岩石紧密共生,野外常不易划出清晰的界限。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相同,仅含量不同。

③二长岩:主要由斜长石与正长石组成,其他矿物含量均很少,与闪长岩、二长闪长岩比较有如下特点:正长石除少数形成大晶体包裹斜长石并形成二长嵌晶结构外,多数形成与斜长石大小相似的晶体与斜长石组成的二长结构,磁铁矿的含量大大减少。

④辉石闪长玢岩:斑晶是角闪石及中基性斜长石,基质则主要由细粒单斜辉石组成,斜长石斑晶常蚀变呈绿帘石和绢云母的集合体。角闪斑晶常具环带构造,并且其最外缘常有一圈细粒的单斜辉石从生。

3. 岩浆演化与矿化之间的关系

(1)矿体的规模与岩体的规模相依存,矿体主要产于上接触带,并具有多层成矿的特点。如本区西安里岩体规模较大,侵入层位较高(矿化层位较多),矿量也较多,但由于其侵蚀深度较大,除北端保留一部分顶盖(岩体上接触带)以外,中部和南部,仅剩下两翼和近底部,因此,也只保留了两翼的矿体和近底板的小矿体;像南北两端的其他岩体,虽然侵入深度较小,也保留了顶盖部分,但因为岩体规模太小,矿体也很小。

喜宴李安范文第2篇

1.1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法

学者赵洪[2]提到典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有三种: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研究性教学应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其具体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如发现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支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案例教学等。上述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观点指出了案例教学法本身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典型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Case)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师指导下学生可开展案例调查研究,进行基于案例的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1.2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案例研究性学习中的案例来源可以是教师给定的,也可以是学生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完成的课题或项目。依据案例的来源,案例研究性学习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对基于给定的案例问题的研究性学习;二是基于案例(项目)的研究性学习。第一种基于给定的案例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这是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教材中的个案信息有限,不可能包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这就使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缺乏对企业所有问题的全面了解,所作决策难免有失偏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案例分析的现实可操作性。第二种基于案例(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基于案例(项目)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对教师给定的案例进行拓展性的研究性学习,由此克服第一种传统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拓展研究,最后在课堂上呈现。或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和课题或项目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后成果在课堂上呈现、分享、讨论、评价。笔者认为第一种传统基于案例问题的学习,学生没有参与到对案例或项目的研究全过程,因而没有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张利荣[3]认为“基于项目(课题)的学习”与“基于问题的学习”相比,“基于项目的学习”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偏重于操作和实践活动。第二种是一种能让学生更深入全过程参与的研究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一种模式的缺陷。笔者认为案例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可以采用两种模式的结合。第一种可以作为第二种模式开展的铺垫,先经过基于问题的案例研究学习再过度到案例或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学习能力有限的高职生来讲不失为一种更适应的方式。

2高职教育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2.1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2.1.1高职教育内在改革和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育最终的目标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自主学习能力。丘莉等指出在中国较为普遍的传输式教学模式的培养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特别是地方高校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急需培养、能力亟待提高。地方高校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容乐观,团队协作能力不足,持续改进能力比较薄弱,学生缺乏反思精神。这也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个核心问题[4]。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本位为核心的。这种教学理念所关注的是知识客体而非学生主体的发展。高职学生需要通过新型的教育方式来启动他们的自主学习态度、思维与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与反思能力,有利于提升他们可持续发展能力。2.1.2符合高职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宋良杰[5]指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卢森费尔德在1998年的实验研究表明,具有应用性学习和工作倾向的学生,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表现平平,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却常常取得“令人惊奇”的优异成绩。基于此,研究者们建议这些在传统课堂中表现差的学生应该更多地置身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中。受国情影响,上高职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较差(至少是高考成绩较低),他们可以从PBL(基于问的学习)中获取比本科院校学生更多的利益。高职学生学习成绩差跟他们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有关。而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就是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或任务项目导向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目标明确,也有助于唤醒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另外研究性学习通过协作交互式的学习系统可以让学生通过和他人分工合作,共同达成目标,会刺激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很多,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方法。案例或项目本身就包含具体实际情境,把理论知识蕴含在具体的案例或项目情境中,可摆脱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平白枯燥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可以说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实则融合了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向学习法及项目任务导向法特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案例教学真实地反映现实,具有说服力和现实的教育意义[6]。案例本身是来源于企业实践或模拟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尤其对于校企合作程度不高的高职院校,案例研究性学习不失为校企合作实践性教学不足的补充。案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媒介,案例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研究创造能力,这些素质是学生今后在职场上所应有的创造性素质。

3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的挑战

3.1教师的自身挑战

案例往往包含着跨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再加上研究性学习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有较完备跨课程的知识结构,要有丰富的教学组织、领导技能驾驭案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教师要善于融会贯通启发学生积极大胆思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如《一家饺子馆的物流案例》,虽简短,案例后面的思考题主要是涉及需求的波动、需求与供应的平衡。但如果细细挖掘,可以挖掘到配送、供应链、信息技术、营销、采购、客户关系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从案例中盘活与获取更为实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提高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其次教师要应对角色的变化挑战———从课堂主导者成为课堂指导者,从教师为中心变为学生为中心,从传授知识到指导学习,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另外,如何组织好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的课堂过程也是很重要的。放权的同时,可能会出现学生由于主动意识及分析能力的欠缺造成配合度低下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些情况规范教学流程、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和评价、调动启发指导学生等工作难度很大。

3.2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素质的挑战

研究性学习素质包括研究性学习认知、知识与思维能力、研究性学习方法能力。高职学生本身学习基础较差,自主学习目标、动机意识与能力、学习方法不容乐观。在个性特征方面往往表现为懒惰懈怠、缺乏毅力与自我控制力、认真负责态度,被动消极。不懂得利用学习资源,不讲究学习方法。在以团队合作式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当中,会产生责任推卸、搭便车现象;或产生对成绩无所谓毫无学习动机这种极端现象。因此,如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难题。

3.3研究性学习资源的挑战

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包括现成教材案例的适用性及研究资源的可得性。教材中的案例是否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新颖性、可挖掘性、适用性影响着案例学习。现有一些教材案例时间过早,过于陈旧,无法显示动态发展情况;或者过于浅薄,不典型、针对性不高、可挖掘性不强,这样案例食之无味,没有多少营养价值,影响案例的研究性学习。另外,高职院校能否为学生提供方便丰富的文献资源,也会影响到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4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组织系统———以《物流管理案例分析》课程为例

4.1《物流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目标与特点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是物流专业的一门课堂实训课,是基于案例分析与研究的实训课程。换句话说它是以案例作为载体而驱动研究的一门研究性学习课程。课程目的是通过案例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例,学以致用,最终加深对理论的了解,掌握理论的应用。同时帮助学生通过案例研究增长对行业、企业等实际经营见识;并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整理、处理资料的研究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式的合作研究可以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4.2该门课应具有的特征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课程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实践、开放、互动合作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1)自主性: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仅起指导启发作用。根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包括选择案例或项目,计划题纲,收集整理分析处理资料,完成报告、呈现资料,回答、评价整个过程,强调学生参与自主。通过放权给学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实践性:案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表现在案例是来源于实践,学生可获得间接的实践体会。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参与案例研究性过程。学生参与选择所要研究的对象,完成项目的设计,并进行资料的采集、整理、处理、呈现、分享讨论、评价。这些工作原来主要由教师完成改变为由学生完成,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意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大程度调动出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开放性:教学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开放性。第一、学习空间开放性。打破课堂的束缚,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课堂之外的地点开展项目研究。第二、教材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学生要善于利用教材及教材之外的学习资源辅助研究,包括图书馆文献,以及电子文献等。第三、学习合作主体的开放性。学生的合作不再是单纯的师生之间,而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所调研或实践的组织等。第四、教学理念开放性。教师要由主导型向指导、支持、启发的导师转型。学生要开放学习心态,通过自我研究与合作开展学习。第五、答案的开放性。打破教师固设的标准答案模式,研究性学习最主要目标是开启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而不是所谓的“正确答案”。打破条框限制,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心理与思维能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第六、评价的开放性。打破教师统一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基于自评与同学的评价,评价也是思考的过程,通过评价客观了解各组的优缺点,有助于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感觉,调动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学的开放性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力与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研究性学习目标与任务。(4)合作互动性:案例研究法可以采用个人和小组两种形式结合,以小组模式为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强调在团队互动学习中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团队互动分享想法、经验,碰撞思考,执行并完成任务。这种互动合作包括学生与自己的互动合作、小组内成员间分工协作、小组之间陈述小组与非陈述小组的互动合作、各小组成员与教师的互动合作和各小组与学习资源的互动合作等。

4.3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的组织系统要求

喜宴李安范文第3篇

1.1管理的滞后性

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档案信息在建设的过程中也不断的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与应用。但是在众多档案管理中,管理现代化技术并没有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建立而改变,仍旧延续着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对档案的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推动其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此,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不断加以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跟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脚步,最终推动其档案管理的进步。

1.2档案信息管理缺少规划

档案信息管理对于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人们对于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在档案管理中,由于其管理效率的低下,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对于档案信息的管理并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与了解,信息检索不规范,这些因素将严重影响档案信息的管理与质量,对此,在今后的管理中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统一规范标准要求。

1.3数字档案资源短缺且结构不合理

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传统的档案资源都是以纸质媒介进行存储与管理的,对于数字化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一定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的管理人员并不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资源整理与利用,这对于档案信息的存储将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信息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难以保障。

1.4档案信息化专门人才缺失

在我国,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档案管理人员因区域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经济相对于落后的地区,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更是缺乏,这就导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建设,对此,必须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推动其档案信息工作的开展。

1.5档案信息化立法和规范化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对于我国而言,档案管理相对起步较晚,在相应的管理制度上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规范与管理标准,甚至对于档案管理的法律依据也没有相应的完善与建立,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管理的发展,对于管理而言,更是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来自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简介详见)

2加强档案信息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2.1档案信息管理要统一规划、统一原则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加剧,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对于档案管理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为了有效的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达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以便更好的为各级机关领导部门服务,对此,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与制定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档案信息管理的特点,可以将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开展各项措施的管理活动。运用统一的管理规划原则进行文档管理,确保其信息的安全。

2.2加强数字档案的信息管理

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由于其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随着时间推移,信息的质量以及服务水平都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对档案加强数字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数字化的管理方式不仅仅能够将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而且方便快捷便于查找以及信息的网上传输,使其档案资源更加丰富化,系统化。

2.3加强档案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升档案信息管理质量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其专业的档案知识管理工作技能,因其档案人员管理水平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档案信息管理化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必须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建立一支信息化的管理队伍更好的为档案管理服务。首先,应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使其熟悉的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并对数字化、信息化等管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其次,要与各科研院所建立联系,以各种形式加强合作和交流工作,从而为档案从业人员提供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使其能及时的对新技术和新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最后,要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工作要加大力度,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4抓紧档案信息化法制与标准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法制建设。加快研究和制定电子公文归档、电子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公开和上网安全、网站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行政规章,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二是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学习、宣传与贯彻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标准规范和实施办法,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要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

3结束语

喜宴李安范文第4篇

在约克大学,针对首次进实验室人员包括学生、新进职工、访问人员均签署安全注意事项,并要求遵循其管理规定。特别是化学类实验室,新进入员必须先进行安全培训方可进入实验室区域,同时每人配备全套防护装备(包含护目镜、实验室衣服及鞋子),进实验室必须穿戴,否则不予入内。培养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警惕性对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国内实验室对于安全管理也有相关规定,然而从导师到学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流于表面。只要导师同意就可以进入实验室,跟着师兄师姐做实验,没有经过正规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埋下隐患。另外,约克大学在安全培训的时候反复强调:如果你感觉事故局势超出你的控制能力或不知道如何处理,应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电话报警或求助,同时要及时通知附近的同事撤离。这样的安全教育告诉我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保护自己及同事。而笔者曾在国内遇到学生为了掩盖自己打翻致癌液体在地面,用大量酒精清洗的,导致液体挥发更严重的事情。由此可见,安全意识的培养在面对如何处理临时突发安全事件时的重要性。

二、健全的安全制度

建立和健全有效的安全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保障。在组织架构方面,约克大学设有校级和系级健康安全咨询委员会,由学校各专业代表组成,完善健康与安全的相关政策;安全管理的总负责人是约克大学的1位副校长,负责制定大学健康安全管理的方针和政策;同时健康与安全咨询委员会聘用3位专家,分别负责为放射性防护、生物安全和职业健康提出建议。大学设立安全办公室,负责所有与安全相关的具体事宜。各学院领导全权负责学院及各系的工作环境及实验室的安全。各院系均聘有一位专职安全员及多位兼职安全员,协助大学安全办公室在各学院系落实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这种层层负责的制度,对于学校及实验室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在大学的整体安全框架下,结合各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条例及办法,基本上涵盖了实验室的相关安全领域:

1.消防安全,包括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消防疏散演习规定、个人紧急疏散规定,消防安全处罚条例、火灾事故条例、火灾自动报警报告等。

2.化学品安全,包括化学品实验安全评估规定,废弃物处理办法,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办法,危化品管理条例,通风橱的管理规定,威胁健康危险物的控制等。

3.工作场所及设备安全,包括电气安全测试,建筑物石棉安全规定,工作状态下设备使用及防护规定,仪器设备及教学设备操作规定,设备例行检查及维护规定等。

4.电离辐射安全,包括镭射安全管理,辐射防护管理,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等。

5.生物安全,包括生物安全管理规定,生态管理办法,生物/医药废弃物的处理等。

6.一般安全规定,包括健康安全手册,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定,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健康和安全标识管理规定,无烟规定等。

7.意外,包括事故与意外报告流程,事故调查规定,急救处理流程等。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更深入

1.实验室危险评估系统。建立实验室安全危险评估系统,检查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可能对人身产生伤害的可能性,从而决定规避伤害的方法。具体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由各学院指派的学生导师,行政管理者以及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做出相关评估。同时,每年年底要设计下一年的实验计划以及预计使用化学品的种类、数量等,进行安全评估。若未经过安全评估的实验是不能进行的,未申报的化学品也无法购买。国内高校及研究所对于实验计划的管理深度相对较浅,缺乏深入管理实验室的安全机制。

2.重视安全培训。安全培训向来是国外高校重视的环节。在约克大学,安全培训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广义的安全培训,由院系的安全负责人负责,主要培训内容为用电、用气、安全逃生、疏散演练等广义的培训,每个学期培训2-3次;第二阶段为实验室安全培训,由实验室安全员负责,主要针对各个实验室的安全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具体按照人数每周进行。培训结束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重视和强化安全培训,是实验室安全的第一步。

3.严格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对于已经造成不良后果或者有相关安全隐患的实验室,必须彻底整改通过后方可使用,几乎不考虑实验的进程等其他因素,安全位一票否决制。笔者曾接触到一个做碳材料的实验室,因墙壁上有黑色未知不明材料沾污导致关闭一个月,采样检查结果黑色不明物质为非碳材料,然后整个实验室彻底打扫检查后开放。虽然这感觉有点吹毛求疵,但是确实是以安全为第一考量。实际上,如何提高实验室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和监督力是国内高校及研究院所共同的课题,单单制定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执行和落实,并且当出现与制度相悖时,则严格进行监督和追责。

四、结语

喜宴李安范文第5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高效课堂”,“自主学习”一直是课改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但是反思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主导课堂,不愿放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很好的落实等现象仍然存在。本课题通过对“教师主导,学生接受”和“教师引导,学生主体”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对比研究,探讨初中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2. 案例研究主要环节

笔者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 3a内容为例,分别采取“教师主导,学生接受”和“教师引导,学生主体”两种不同教学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2.1复习环节

2.2略读环节

先请全体学生迅速阅读3a,然后回答教师的问题,目的是为提高学生总揽全局,掌握文章大意的能力。问题的设置由what is the passage about?改为could you give a title to this passage?与考试阅读理解中为文章找出适当的题目这一题型相结合,在教学中引入做题方法,将考试训练与高效课堂结合。

2.3精读环节

3. 案例研究的结果与反思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它的优缺点,“教师主导,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具有条理化,直接快速等特点,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无疑在教师追赶教学进度的过程中大打折扣,学习兴趣在单一的课堂活动中消失殆尽,自主学习能力也在不断丧失。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给学生灌输知识,不如教会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自主学习”,这正是“教师引导,学生主体”教学方式所倡导的,让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充当“组织者” “参与者、”“促进者、” “引导者、”“顾问”等多种角色,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通过案例研究,笔者深刻认识到“自主学习模式”的优越性和必要性。经后将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自主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1] 何基生. 自主学习能力论[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相关期刊更多

文化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社会科学院

电影评介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