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调研的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天津体育学院的体育专业本科生400人(男、女生各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删除无效问卷42份,最终确定358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86人,女生172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社会支持量表》和《就业应对方式量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就业应对方式进行测量,以此作为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体育专业大学生基本情况
1.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量表得分情况
体育专业大学生在社会支持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两个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
结果说明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男生,女生更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和利用社会支持。
2.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量表得分情况
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就业应对方式量表上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
(二)社会支持与就业应对方式的相关矩阵
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支持总分与积极的应对(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正相关(P
三、社会支持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对就业应对方式影响的的比较
(一)社会支持高分组与低分组对就业应对方式影响的比较
根据全体被试社会支持得分的水平,将得分前27%的学生划分为高分组,得分后27%者划分为低分组。比较后结果显示:高分组与低分组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求助和退避的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不同性别、不同社会支持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的多元方差分析
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社会支持(高、低分组)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应对方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说明: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得分的高低有显著的性别差异(p
四、分析与讨论
(一)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分析
根据统计的结果,本人认为之所以女生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及支持总分都高于男生,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由于传统社会观念对男、女角色期望不同,导致社会对女性提供支持的可能性也较大一些,因而社会支持的这种差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性别间的社会心理差异有关。
第二,多数男生往往认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自身缺乏能力的表现,因此更倾向于拒绝他人的帮助,忽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可能与传统观念和性别角色有关。
第三,女生的客观支持高于男生,或许是由于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性别观念的淡化、女性地位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加,女生相对于男生得到更多的客观支持有关。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总体的分析
根据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就业应对方式量表上得分的统计结果,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传统观念和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角色认同已经根植于大学生的思想里。男性对自己的评价要高于女性,他们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失败而向他人求助。
此外,社会对男孩子的期望要高于女孩子,由于受到这种期望的影响,当没有达到一定期望的时候,男生的自责程度要大于女生,这也就是为什么男生的自责应对要多于女生了。
(三)社会支持对就业应对方式影响的分析
从就业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相关分析中能够看出,无论男生、女生,如果社会支持水平高,个体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会更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显著的性别差异出现在解决问题和求助应对方式上,高社会支持组寻求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显著多于低社会支持组,说明社会支持水平高,会促使大学生采用积极的就业应对方式。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量表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社会支持量表得分高于男生。
2.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上,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
3.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积极的就业应对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个体越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就业应对方式。
(二)建议
社会支持是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的重要的变量。增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会对他们的就业应对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本研究的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社会支持是影响就业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积极的就业应对方式可以从培养他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入手。
男生和女生的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整体的社会支持程度高于男生,因此,应特别注意引导和教育男生对社会支持的利用。
【关键词】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正确把握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及时掌握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社会信息,科学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十分重要,为此,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及其必要。社会调查是人们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有关调查对象(社会事实,现象及其规律)的信息资料,并作出描述、解释和对策等的社会认识活动。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能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社会调查的理论和方法,有效提高在社会科学研究及社会工作其他领域中收集、分析、整理各种资料的科学性和效率。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以往课程教学中由于受教学理念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存在重理论、重讲述、轻实践的现象。《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各高校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因此,按照教育部要求以及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需要,开展《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极其重要。
一、《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是许多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笔者所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法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我们通过实地发放和网上发放的方式对学习过该课程的同学以及承担过该课程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随机分布于吉林、辽宁、北京、四川、云南等省高校,回收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36份。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原理与原则、基本概念与方法,选题、研究设计、撰写调查报告等理论知识和内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9%的学生认为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90%的学生认为“学习《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有很大的收获”;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学生自主参与研究,学生能较系统地学习有关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实际社会调研打下了基础, 但却未能充分体现出该课程所应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二)教学形式方面
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讲授为主,先进行理论讲授,后进行实践,实践往往限定在校内,或者网上调查及收集资料。长期以来,以教师主讲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只顾听和忙着记笔记,缺乏课上的吸收理解及讨论环节,学生参与程度比较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较为沉闷;这种方法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但是不便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未能很好的结合。问卷调查中,在你曾经学习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组织方式上,排在前面的依次是讲授、案例学习、讨论;但是讨论中,学生主动发言的少,气氛不踊跃,师生互动少;有在课程讲授同步进行课外实践的仅仅有9%;学生在选择喜欢的教学组织方式上排在前面的依次是课外实践、案例学习、讨论;学生们更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减少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希望教师与同学之间进行较多的互动,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知识趣味性。
(三)考试形式方面
收到的调查问卷中,本课程是必修课的专业,90%以上要求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来考核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的学校虽然在人才方案上注明由老师确定考试形式,但是90%以上采取了闭卷考试的方式;本课程是选修课的专业,95%的学校不限制考核方式,闭卷考核和课程论文形式由任课教师自行选择,95%的老师采取要求写调查报告、以课程论文的形式作为结业考试形式;但是学生写的调查报告大多数是文献查询的资料整理完成,极少是社会实践活动后的真实反映;教师反映这些考核方式基本能反映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收获,但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缺乏准确性。
总体看,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操作技能,还没有完全实现理论性和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还有一定距离。
二、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主体―客体”为主的师生关系
当前,教学活动中还没有摆脱“教育者中心”、“受教育者中心论”和“互为主客体论”,局限于用“主体―客体”范畴来界定师生关系,这种情况也存在于《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角色自居,自认为是传播知识的主题,学生仅仅受接受知识信息的受体,“讲与听”的教学模式,自然导致,“演员”与“观众”的师生关系;尽管教师在教学的“舞台”上,非常认真的讲课,努力扮演称职的“教师角色”;但是,无法实现师生关系的优化与和谐,不利于构建良性的师生关系,学生成了等待被灌输的、能力缺失的客体,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对人的塑造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和体现。
(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否
随着社会快速变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随着变化,高校教与学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在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在网络技术和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影响下,日益游离在课堂、网络与社会之间,一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受到前所没有的冲击。
(三)理论内容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本身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理论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实践环节对于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知识和具体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实际工作的经验,以及为将来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课程的讲授中,由于学校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的时间安排与课程很少能达到一致的,加之考虑到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人身安全等问题,许多学校在人才方案上设置了课程同步的实践环节,但是,却不能按要求完成相应的学时量和调研目标。这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性就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教师自身素质
由于部份教师自身素质不过关,教学观念落后 ,不精通网络媒体技术;理论功底薄弱和教学经验的欠缺,这就使得教学中,在教学深度、难度、广度等方面受到限制;有的教师科研能力不强,在设置调查课题方面,不能把握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或者不能设置学生利用现有的教学环境和社会资源能够获取丰富信息的课题,从而导致调查的实践环节不容易有序、有效地展开。
三、构建“双主体两翼一强化一结合”教学模式及实施途径
在社会调查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强化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双主体两翼一强化一结合”的教学模式。“双主体两翼一强化一结合”教学模式中的“双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传授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积极主动进行知识的吸收、应用的主体;“一强化”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两翼”分别是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在左翼的引导下,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查技能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推广到右翼的实践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检验学习的效果。学生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的左翼与右翼的共同推动下,才能畅游在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知识汲取和社会实践调查的领域中。“一结合”就是实践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一)确立师生的“双主体”关系
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坚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其个性的发展,接纳学生、教师由“主宰”向“主导”转变,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主体,学生由被动的听众、观众、转变为参与课堂讨论、发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的观点,成为积极进行课堂互动的参与者;转变为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调查主体;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价值感和实践意义。
(二)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性质以及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根据教育部精神要求“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各高校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例如根据课程的内容,在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问卷法等知识讲解后,要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有针对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缜密的安排、调查前的联系工作、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必要时购买学生安全保险、检查学生的社会调查进展、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调查方法和技巧、解决临时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师生交流和调查总结;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在课堂学习的调查方法和具体实务技巧、并运用社会工作等专业课程中学到的沟通、倾听、观察等技巧,开展社会调查;在调查中还要注意社会调查的伦理准则等等。调查结束后,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三)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认真讲授社会调查基本理论知识、方法、技巧的基础上,本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想,教师要避免“一言堂”;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增加问题研讨、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教学活动及实验室模拟的方式,学生可结合课程进度,对于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学习体会和调查研究方案设计、问卷设计与学生和教师交流、开展研讨活动;根据设计的课题开展个案调查、集体访谈、实验法应用等模拟训练活动;尝试网络教学与研讨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
强化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就是将科研活动引入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人才。教师一方面根据当前社会现象选择和确定调查题目;一方面可以与自己及相关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紧密结合,特别是以社会调查方法收集资料的应用性课题的论证和立项,确定调查内容,制定社会调查方案,同时更要鼓励学生自拟调研题目。学生根据确定的调研题目、组织调查小组,设计调研方案、设计问卷等;学生带着科研任务,做好调查前的一切准备,到广阔的社会空间去收集信息、开展社会调查。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既可以使学生获得研究能力和研究精神,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多样化
对于课堂研讨、社会实践的过程进行实时评估。对于参与课堂互动、实验室模拟训练活动的情况进行讲评,将讲评结果记入平时成绩;在进行社会调查之后,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对调研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以及调查报告的质量和水平进行评选,记入课程结业考试成绩中;或者直接以研究方案设计、调查研究报告作为课程结业考试成绩。
(五)教师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当前的授课对象是90后群体,最鲜明的特点是“富于个性与创造力”,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其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且大都都有一技之长,形成授课对象本身知识的超前不规则集聚状态,因此,我们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心理分析、结合90后自身特点和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地寻求最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最佳途径;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学观念,教学主题富于时代性,扑捉课程所在学科最新理论、方法和技巧,掌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主动权。
四、小结
二年来,笔者所在高校在《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到社会开展调查活动的环节,进行了“双主体两翼一强化一结合”教学模式的尝试,主要利用开课学期所在的双休日、“端午节、五一、中秋节、十一”等时间开展具有明确主题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并对我校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进行跟踪分析,收到了实效,学生们通过《社会调查方法》这门课程,挖掘了自己的潜能,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了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目标。今后,学校可以与驻区、所在城市的人大、社区、政协等部门联系、就当地政府年度工作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涉及社会发展及民生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发挥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
注释:
①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省略2012年02月03日来源:教育部().
②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省略2012年02月03日来源:教育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互动
作者简介:王海稳(1976-),男,河南桐柏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院,副教授;丁国浩(1980-),男,广东梅州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院,讲师。(浙江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c2010026)、2012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试点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29-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和功能是多方面的,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契合,才能在高等教育中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使这一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是提高其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在长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紧紧围绕如何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着眼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要求,设计并实施“调研—互动法”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和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调研—互动法”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调研—互动法”模式主要是指通过指导学生围绕相关课题进行社会调研,以加强学生、社会、教师之间的多重互动,并以课题调研报告和课堂展示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基本依据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行,有利于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相关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认清社会现实,并以教学主体的身份在课堂进行阐述与展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以及对理论的接受程度,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主要突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1.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要求
教学模式坚持把课堂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中心,通过引导学生的深度参与和自我展示等方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
2.促进了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参与性体验需要
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两重的参与重于一吨重的说教。知识的获得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通常强调和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单向地把学生看成是思政课教学的客体,从而影响了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因此,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角”,鼓励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来获得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同,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3.强化了学生学习的实践探究性特点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坏的教员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员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要为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思考、探究和发现的空间,才能有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二、实施“调研—互动法”的基本步骤和环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得以顺利操作。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是由:“分组—布置调研课题和任务—社会调研—课堂展示与答辩—教师点评与总结”这样几个基本的阶段和环节所构成的。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三大基本步骤和阶段:
第一步,调研课题的设计及准备阶段。这一步骤又分为三个具体环节。一是调研课题的设计。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教学要求和社会实际,就课程中的一些理论难点、热点,提出详细的课题指南。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可以设置大一新生大学适应性及个人预期的调查、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现状调研、如何看待老人摔倒没人敢扶的现象、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调研、大学生择业观调研等课题。二是调研小组的设定。根据兴趣、宿舍组成和班级规模,一般以5—6人组成一个研究小组。课题小组内部可以进行具体的分工,以共同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三是对调研活动动员与引导。一般来说,“基础”课程是在大一学生中开设,对刚进大学的新生来说,这样的任务很具挑战性,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畏难心理。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动员,加强必要的辅导,让他们能突破自我。
第二步,课题调研实施及过程控制阶段。这一步骤也包含了三个环节:调研问卷的设计、社会调研过程的实施及调研报告的撰写。要求学生在接到课题任务以后,根据课题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调研问卷的设计,并及时发给教师指导,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在调查问卷确定之后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社会调研,并写成小组调查报告,发给教师进行具体的指导,修改之后的调研报告作为最后的成绩评定内容之一。
第三步,课题调研的总结与评定阶段。这一步骤包含三个重要环节:一是课堂展示与答辩。这一环节的进行,前提是需要学生将社会调查的结果以一定的形式如PPT展示、辩论、小品、演讲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展示的过程一定要与学生、教师进行互动。二是教师点评与总结。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研究课题的内容,能够与学生进行对话,并对学生讲解的内容进行评价和总结。并以此展开或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三是成绩评定。依据社会调查报告、课堂互动与参与表现、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成绩占总成绩中的比重应高于50%。
总的来讲,“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思路、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模式具体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的课题指南不仅来自于教师自己的备课,而且要充分听取学生的问题和意见,了解学生自己的兴趣和想法,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来进行确定。同时这些课题也要基于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思想现实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探究,通过思考和探究澄清认识上的迷雾和理顺价值上的偏差。另外,在“调研—互动法”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自主选择兴趣小组、确定研究计划、进行小组分工、小组调研、研讨和撰写调研报告,各环节都需要学生分工协作,相互之间紧密配合,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指导学生之间加强相互沟通和联络,让他们能够朝着自己团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置于一个开放的场域,让学生带着课题任务走向社会生活实践,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范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场域,并且通过有效的自我展示,有助于使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三、实施“调研—互动法”的创新意义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思政课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其创新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该教学模式通过提供学生探究性课题并进行社会调查,有效实现了教材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也实现了学生主体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学生主体行为的自我教育。第二,该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展示与答辩”环节,有效实现了教师讲授与学生有效参与相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也更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第三,通过进行社会调查与课堂展示,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教师以及社会之间的互动,从而锻炼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第四,将课题调查报告、课堂展现以及平时参与课堂讨论综合起来作为期中成绩,并提高其比重,完善思政课教学的评价机制,有助于突破传统考试方式的弊端,促使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平时,以此推动学生平时道德素养的养成。
另外,要想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还应该注意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一是要协调处理好学生在课程中的精力投入与各项能力训练的关系。要使本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进行,就要突破目前学生单纯靠背书来完成课程的现状,使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真正投入到社会调研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较好的训练。
二是要进一步协调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问题。由于目前思政课教学存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实践教学常常流于形式的情况,如何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将两者有效地统一在一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学生从认知到行动转化的问题。
三是要处理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目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高度浓缩,如何更好地对其加以诠释,紧密结合现实社会实际非常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四是要进一步提高这一教学模式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以问题小组为组织形式,以探究性课题为轴心,可以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增加各种互动环节,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有效参与问题,在增强课程体验性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
五是要处理好学生成绩的综合考评问题。应当通过加大平时成绩的分值比重,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表现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可以认为,我们只有较好地解决了以上的几个相关的重要问题,“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发挥它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是理工科实验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某种借鉴与运用,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本化、实践化和生活化的发展取向,突显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对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查广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公共政策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42-05
[作者简介]楚德江,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江苏徐州221116)
自杜威1909年提出探究式教学理念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期间探究式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早期,探究式教学主要应用于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但从上世纪50年代起,随着探究式教学的热潮在美国兴起,这种教学方式在各个学科,特别是应用性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探究式教学引起我国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但成功应用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仍不多见。本文以公共政策课程为例来探索如何有效应用探究式教学方式问题。
一、探究式教学与公共政策课程的契合性分析
探究既是一种开展科学研究和认识自然的方法,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研究方法的一种途径。探究式教学试图将科学探索的过程引入教学过程,从而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然而,探究式教学不仅仅是针对教师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针对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Entwistle和Waterston将学习方法分为深层和表面两种学习方法,深层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对学习材料有真实的兴趣,自觉、有意识地理解学习内容,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表面学习方法是指教师通过讲授课程内容来完成教学要求,并伴之以学生的死记硬背。探究式教学“通过鼓励批判性思考和知识应用从而有助于促进深层学习战略”。简言之,探究式教学就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求证知识的教学方式。
根据探究方式的不同,探究式教学主要有确定型探究、结构化探究、引导型探究、开放型探究等。确定型探究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证明一个已知的理论;结构化探究是在给定的问题和程序条件下,学生根据获得的证据给出解释;引导型探究是指教师只提出问题,学生设计研究过程并提出解释;开放型探究则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研究过程,开展实验并得出结论。虽然探究式教学的多种类型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仍具有显著的共性特征。
1.探究式教学具有类似的教学结构。Jensen和Kindem认为,探究式教学有五个步骤,即:观察(Observe)、设疑(I Wonder)、计划(Plan)、探索(Investigate)、总结(Conclude)。Carin等人认为,探究式教学主要由探究式教学方法和探究式教学行为构成。方法部分构建概念和结构模型以帮助读者理解探究式教学方式;行为部分遵循参与(Engage)、探索(Explore)、解释(Explain)、阐明(Elaborate)、评价(Evaluate)的“5E”模型。Hermann等人则提出了7E学习周期模型,即参与(Engage)、引导(Elicit)、探索(Explore)、解释(Explain)、阐明(Elaborate)、评价(Evaluate)和扩展(Extend)。
2.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课堂上,一般由教师首先提出一个复杂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思考,然后学生通过调查、建模、讨论和阅读等各种探究活动得出对问题的解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问题导向教学的一个优势就是有助于构建真实世界的联系,并展示科学是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因此对所有学生都具有吸引力。Tal和Kedmi研究发现,学生通过学习问题导向课程,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辩论能力,发展了基于科学证据的更复杂的推理模式,而且还向传统的科学中立的观念提出了挑战。
3.探究式教学注重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极大地提高了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美国国家科学院在2011年的《下一代框架》声称:“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持续的兴趣并使他们领会到科学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联系,需要将科学与他们的兴趣和经验联系起来。”Zohar和Dori的研究也表明,在科学教学中融进社会、文化、环境、政治和伦理问题,学习差的学生在学习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此,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曾建议,将科学指导与那些和学生相关的个人及社会问题相结合,以促使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参与学习过程,并将他们的理解应用到个人和社会生活中。
从上述特征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学并不满足于对事物和现象的认知,而是基于这种认知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寻求解释和解决方案。同时,探究式教学关注的问题并不是那些抽象的思辨性问题,而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特别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那些问题。探究式教学的这些特点与《公共政策》课程的特点高度一致。首先,与探究式教学一样,公共政策同样是问题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现的是社会公共权威为解决社会问题所作出的努力,没有社会问题,就不会有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研究始终围绕着社会问题的发生、发展、根源与影响等展开。其次,公共政策所研究的问题一般都是社会影响广泛、与民众关系密切、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和研究兴趣。第三,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不仅使问题探究成为政策研究的必需,也为问题探究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这就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对于公共政策课程的教学而言,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能够带来多方面的益处。首先,探究式教学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有助于唤起学生对人类生活状况的关切和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民主、公平的社会理念。其次,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民主决策的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研究创新的能力。第三,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研究表明,那些在课堂情境驱动下集中注意力并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学生能够在教学中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而学生的投入和深入思考正是公共政策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
二、探究式教学应用于公共政策课程的基本方式
探究式教学几乎可以应用于公共政策课程的所有内容,从社会问题调查、政策目标确定到政策方案设计与选择,从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变革到政策终结等政策各环节,从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到实际政策案例的分析等,都可以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公共政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方式可以体现为不同的形态和方式。根据公共政策课程的特点,运用探究式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社会问题调研与分析。社会问题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公共政策分析必须首先从社会问题人手。深入了解社会问题的产生、发展、现状及影响既是公共政策探究的需要,也是学生了解社会、增长阅历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增加学生对政策问题的感性认识。将探究式教学应用于社会问题调研和分析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带着问题开展调研,学生通过观察、问卷、访谈、体验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二是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专项政策研讨。专项政策研讨是公共政策课程中对某项政策议题的专项探究,是学生围绕某一特定政策问题分别加以研究然后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过程。政策研讨是公共政策探究式教学的主要形式,几乎可以用于所有政策问题的教学过程。在专项政策研讨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一般做法是: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专项政策研讨开始前2―3周布置专项政策研究任务;接着学生分组开展实地调研、文献调研、小组讨论等,对所研究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最后,在课堂上交流研究成果,并相互质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3.模拟听证与政策辩论。听证会是一种将司法审判的模式引入行政和立法程序的制度,常用于涉及利益冲突的公共决策过程,各利益主体的代表在听证会上陈述立场及理由,相互辩论,努力影响决策者的政策选择。模拟听证会是真实听证会的预演或再现,是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从而模拟政策制定过程的新模式。模拟听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至少提前2周选择适当的听证议题;自主选择或分配角色并分组准备;在教师主持下召开模拟听证会,各组选派代表以各自扮演的角色参与政策辩论;教师点评与总结等。
4.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通过对典型政策实践的观察、了解、思考和分析,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政策场景和政策过程,帮助学生获得真实的政策体验和经验,以加深对政策理论的理解并提升学生对复杂政策问题的思考和决策能力。列恩曾指出,公共政策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在政治和官僚制生活领域中的分析习惯,帮助学生增长运用分析政策问题的特定的分析概念与技巧的能力,帮助学生熟悉公共政策形成的知识和背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研究可以按照经典案例选择、情景引入与案例介绍、各环节挑战性问题辩论、案例评介、政策改进的创新性思考等步骤展开。在这里,案例选择和挑战性问题的设计对于案例教学的成败关系重大,也直接影响到探究式教学能否较好地应用到案例教学过程。
探究式教学应用于公共政策课程并不仅限于上述方式,任何以问题导向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政策探索的教学活动都是公共政策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应用。不过,上述四种方式是公共政策课程与探究式教学方式有效结合的典型表现,充分体现了探究式教学方式与公共政策课程特点的内在一致性。
三、公共政策课程实施探究式教学存在的主要困难
1.社会问题调研存在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社会问题调研与分析是政策研究的前提,学生开展社会问题调研不仅是获取决策信息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顺利开展调研活动既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也需要具备相应的经费支持,同时还要得到相关部门和机构的配合。由于课时有限,几乎没有可能抽出时间开展实地调研。另外,我国高校与社会合作较少,任课教师的社会联系不广,调研中也很难取得相关部门和机构的配合。同时,缺乏调研资金也是限制学生社会调研的重要因素。因此,目前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主要是文献调研和少量的访谈及问卷调查,难以满足公共政策探究式教学对社会问题调研的需求。
2.本土化案例数量不足且质量偏低。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是开展案例教学和研究的基础,这些案例应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热情。正如约翰・巴赫(John Boehrer)所说的,如果你的学生出了教室仍然谈论课堂上的案例,就可以认为你这堂课是成功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并不重视,许多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高校甚至没有建设公共政策案例库。即便建有公共政策案例库,所收录的案例不仅数量有限,质量也偏低,特别是本土化案例严重不足。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本身任务繁重,案例编写费时费力;二是因为我国高校大多缺乏专业的公共政策案例研究和编写人员;三是高校间缺乏公共政策案例库资源的共享机制,已有的案例得不到充分利用。目前,许多高校的公共政策案例教学仍局限于“举例子”的层次。
3.学生大多缺乏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了解。探究式教学不仅要求有需要探究的问题,更要求学生能够将探究的问题与自身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但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校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不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较少。这样,在实施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就会面临两方面困境:一是学生社会生活阅历较少,成长经历简单,难以理解社会生活中复杂的利益和文化冲突。也缺乏理解和把握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二是学生生活经验趋同,对问题所持观点的差异较小,难以围绕特定社会问题形成有效的辩题和观点冲突,从而使政策研讨和政策辩论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4.学生对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不高且课堂教学中参与机会不多。探究式教学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鼓励学生对探究过程的投入和热情。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探究式教学便无法实施。然而,经过长期应试教育的培养,我国学生大多重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不重视研究能力的培养,也很少体验探索和创新的快乐。一些学生缺乏探索的热情,不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努力;有些学生虽然有探索的意愿,却因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训练,不懂得如何开展创新性思考和研究。另外,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管是开展政策研讨还是模拟听证,都难以给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
四、完善公共政策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策略
1.建立学生社会调研机制。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程度是有效开展公共政策探究的重要条件。目前高校主要采取课程见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问题,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政策问题开展全面和深入的调研。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法是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调查和研究。学校可在放假前并实施学生社会调研课题立项,通过项目经费为学生调研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在下学期开学后学生以研究成果或调研报告的形式结项。这种深入的社会调研不仅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开展,也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责任心。
2.提高教师探究式教学能力。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是否具备探究式教学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公共政策探究式教学的成败。Quigley等学者指出,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面临四个主要挑战,即衡量探究质量、用对话推进探究、通过探究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以及学习如何有效管理探究式课堂,这四个挑战都与教师探究式教学能力密切相关。提高教师探究式教学能力可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切实转变以知识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其次,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探究能力。如果教师不懂得如何开展政策分析与研究,怎么可能对学生的政策探究进行有效的指导呢?再次,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政策探究的动机和热情。这种动机和热情是促进教师不断深化政策研究、不断提高政策研究能力的不竭动力,同时这种热情也能有效激励和感染学生积极投入到政策问题探究中去。最后,教师要熟练掌握探究式教学的步骤和方法,不断提高运用探究式教学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探究式教学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步骤,教师要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熟练设计探究式教学过程。同时,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问题设计能力、引导启发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学生政策探究过程的辅导,努力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1、系统性原则
在构建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务必要从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经济管理专业发展规律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出发,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效地运用系统科学的办法,让学生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将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知识理论体系相互连接,形成良性互补的系统,避免实践与理论的分离;另一方面则要科学分析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要地位以及之间的内在作用,保证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能够协调统一。
2、目标性原则
为了使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就要将过去传统的学术教育模式转变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构建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规模,促进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理地配置教学资源,对教学组织方式进行创新。
3、规范性原则
为了避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过于随意和无序,务必要对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保证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计划性和严肃性。具体来说,要将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体系结合起来运用到人才培养机制中,根据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运行和控制。另外要对高校内部的各种实践教学文件和资料进行规范整合,例如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以及考核评价标准等等,保证实践教学管理能够有序、合理的开展。
二、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构架简述
要知道,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务必要和本校的招生机制、经济管理专业的特点、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紧紧地联系,在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两个时期,三大板块,四个平台,六种形式”的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两个时期
两个时期既是指大类时期和专业时期,在大类时期,高校教育主要由通识教学内容和专业教学内容组成;而在专业时期,则主要进行的是专业内容的教学,这样一来,在大类招生的环境下,这两种时期所构建的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专业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同时将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到大学本科四年的教学中。
2、三大板块
这里所讲的“三大板块”包括了校级实践教学板块、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板块以及被分流之后的专业实践教学板块。第一种主要针对的是基础知识的教学,例如外语应用能力教学、计算机运用能力教学、社会调查研究教学等,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基础技能,提高学生的一般素养,这个板块是面向经济管理所有专业开设的。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板块主要是由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基础课程构成的,这种大类专业的口径比较大,涵盖了大类专业下各个专业的共性特点。而最后一种实践教学板块是针对具体的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实践课程,如动手实验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跨专业实践课程等。
3、四个平台
“四个平台”指的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外和校内这四个教学平台,其中第一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关键平台,同时也结合了相关的实训和校内模拟实验课程;而第二课堂主要是一些课外竞赛和活动,如各种社团活动、科技比赛等,它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提升,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体质能力等等;校内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学校组织和开展各种实验、活动策划的重要场所,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是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运用的关键平台,学生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平台,能够极大地开拓视野,增加自己得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使得学生的职业教育能够得到贯彻和实践。
4、六种形式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实训、教学实验、实习、创新创业、社会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这六种主要的形式。实训是根据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某项具体的能力或者是综合的技能进行训练的方式,它能够使学生在模拟的教学案例中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学实验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流程,树立正确的学科思维,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实习是学生将知识理论转化为技能运用的重要途径,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覆盖性;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方式是学生自主地研究、独立思考的重要方式,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得自己能够更快地适应实际的工作状态;社会调研是大学生认知社会、了解社会的一种科学的手段,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调研的教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最后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则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将大学期间所学的全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整合、综合应用的环节,学生在设计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提高了自主科研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写作能力。
三、对建设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1、教学理念的更新,树立以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观
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高校要充分借鉴各种实践教学经验,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建设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要突出本校的特色,树立以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观。
2、巧用社会资源,推行产学结合
为了使高校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将学校教育和企业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系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科研能离开和业务能力,实现产学结合。
3、完善实践基地的建设
高校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促进实训、实习、社会调研、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种实践教学形式结合的有效途径,高校要从自身学校的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经费预算,多方面地筹集资金,改善实践教学的各项设备设施,完善学校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