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规则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是审题模糊化。
参加过高考阅卷的人都知道,“切合题意”的习作才可能进入一类。教师写下水文,是在相对放松与自如状态下进行的,没有时间限制,应该能对作文试题的规定性做出合理的解读,然后选择最恰当的角度立意、谋篇。但有些名师的下水文,在这一点上显得很仓促,很草率。以新课标卷Ⅰ为例,试题提出了比赛中可不可以违反规则的话题,答案是多向的,可以谈严守规则的重要性,也可以谈竞争中的合作与双赢问题。可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河南焦文林老师的下水文《生命因相拥而美丽》,语言是流畅的,内容是充实的,但离“切合题意”还很远。从全文来看,第一部分“生命相拥,展现共赢智慧”多少还能算得上“基本符合题意”,习作中的后两个部分“生命相拥,演绎人性善良”“生命相拥,达成万物和谐”则与竞争、规则、合作、双赢一点关系也没有,是典型的“贴标签”、粗暴的“拉郎配”。
湖南高星云老师写的北京卷下水文《由“老规矩”想到的》,混淆了老规矩、规矩、套子三个概念,属典型的偏题。试题中“老规矩”强调历时性,指的是实行已久的、人们普遍默认的约定或执行的方式方法。其中有的成了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文化符号,带有特定的时代、文化、观念等色彩,有的可能带有某种局限,但更多的老规矩是应该传承、丰富、改进的。规矩,是校正圆形p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而“套子”是有固化感情倾向的词语,是贬义词,与规矩、老规矩岂可混为一谈?最离谱的要数山东闫会才老师的下水文《窗外的世界》,虚构了一名教师误解学生后向学生道歉的故事。也许我有些愚钝,读了这个故事后,怎么也看不出其与试题提供的“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这个材料到底有怎样的关联。
二是表达程式化,思维表面化。
一半以上名师的作文有明显的套路化、程式化痕迹。全篇多用“总―分―总”模式,举例以外,多用因果分析法(包括正向的、反向的),且多为表面化的分析。写议论文,应以“分析”“推理”“解说”“阐释”为主,可以用例子,但并不是说你只要把例子摆出来对方就心服口服了,必须对例子作理性分析,揭示出例子所蕴含的使观点得以成立的内在逻辑必然性,或者有助于突破所谈话题认识理解上的关键节点。
另外,有些教师所举的事例过于陈旧、俗滥,又不能翻出新意,可见阅读视野的狭隘与大脑更新的迟滞。
名师“下水文”暴露出的问题我想应该不是个例,可以推想,写作方面的素养有待提高的,也绝对不会是这几位“侥幸”中枪的“名师”。
教师应该成为“眼高”“手高”者。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好作文的标准。什么是好作文,是有一个基本共通的标准的,可是,从名师的“下水文”以及见诸媒体的名师推荐的“好作文”看,的确存在着评判标准上的误差。有的“好作文”有明显的不应有的缺陷,甚至有的“好作文”竟然是曾被媒体批评过的病文。比如审题上的偏向,立意上因求异而舛误,分析、诠释的表层化,结构的模式化,材料的单一堆积等问题。学生的模仿力很强,教师把这些东西推荐给学生,很快就会谬种繁衍。
别小看题目,好题目不仅能够体现作者非凡的词语驱动能力,也能够给读者带来非常深刻的印象。
如果我们随意敷衍一下,可以随手写出以下题目:
《命运无常》、《命运需要改变》、《态度决定命运》、《习惯决定命运》、《在命运面前挣扎》、《命运不会主宰人生》……
无须多举,这些题目无疑显示出一种庸态。读者一看,大致就能对文章有个八九不离十的“了解”。这些“面孔”平板、钝滞,缺少内蓄,“刺激”读者眼球的智性。那么怎样才能发掘出非凡的“智性”呢?
这就需要炼字与炼意的复杂“绞压”。看起来好题目就是一个个字的组合。但是这些字是怎么被“攫取”到的呢?它需要哪些基本构件与程式运作呢?
先是从“意”上着眼。“命运”所牵动的人物和事件要尽量多的出场。这里的“命运”不是一般内蕴上的指称,它的着眼点在于那些具有独特品貌与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以人物为例,所列举的人物必须尽可能的多“元”。也就是尽可能地呈现出命运的多“味”与多“棱”。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具有这些品性的人物很多,典型的如屈原、项羽、韩信等。他们悲剧的命运色彩是很浓郁的。悲剧因为多在结局发生,这就构成了命运的一般情节上的起伏。但是由于这种“起伏”过于显而易见,读者对此所形成的稳定性的经验判断,不大容易“刺激”读者的阅读神经。所以最好挑选一个比较“中性”的人物。最后我选中了诸葛亮。诸葛亮的形象是光彩照人的,似乎是智慧的化身。这是读者所形成的共识。这个“共识”意味着对读者来说潜藏着陌生化的可能。
当我们确定了“意”这个对象的指定后,我们就要开始对这个对象的存在进行“甄选”与“提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的发“光”的一面。我们所要挖掘的是他的“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的一面。这一面潜伏着,我们把它挖出来推敲,作为审视诸葛亮命运的一个角度,就可能掘出新意出来。
当我们对着“诸葛亮的命运”进行端详时,就会发觉,我们往往陷入了一场词语迷宫。我们在词语的海洋里左冲右突,以寻找词语的最佳搭配与智性对撞。但是这种对撞又不是混乱的,而是有序的。这个“序”就是对表达核心的凝神端视:
命运――诸葛亮――六出祁山――先帝遗愿未实现――恢复汉室成泡影――壮志未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悲剧色彩
面对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智慧化身的命运,我们该提炼出怎样的词语精粹才能用在“命运”这个话题上呢?我们常说命运无常,充满着某种神秘色彩。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位智慧之神在命运面前“失算”了呢?难道真的如他的名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般无奈吗?命运真的不可捉摸、神秘莫测吗?
谁替孔明灭了灯?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谁替孔明灭了灯?”这就是我们最后寻找的关于“命运”话题作文最为别致的题目。
诸葛亮,字孔明。在《三国演义》里,孔明是诸葛亮的另一代称。这个题目妙在“孔明”和“灯”的组合上。这两个词语联结起来就是“孔明灯”。而“灯”是光明、理想、志愿、向往的代名词。诸葛亮最终没有完成先帝(刘备)恢复汉室的宏伟志愿,病死在五丈原,那盏为孔明祈福的主灯也被魏延的突然闯入而熄灭了。谁替孔明灭了灯?质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概括。
词语的智性体现在“孔明灯”这个现在常见的寄托放飞人美好祝愿的物件与孔明命运的“嫁接”与神会。它隐藏了“命运”的直接暴露,却潜藏于词语具象之内,使得这张“脸”沉蓄、内敛而又暗藏玄机,让人过目难忘。
综观2014年高考全国18套作文试题,全部都是要考生“自拟标题”。因此,要拟一个新颖别致、匠心独运的题目,无疑是对考生词语智性表达的一个挑战。让阅卷教师眼睛一亮的好标题,毫无疑问会给自己的作文开个好头。
以新课标卷Ⅰ为例,“山羊过独木桥”的材料主要蕴涵着两个思考向度,一是对比赛规则的维护,二是对比赛规则的修改。对比赛规则的维护,如果以“比赛要有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等为题,虽然扣题,但是显得比较平淡。相反,下面的标题就比较新颖:
有了规则游戏才好玩
弱肉强食为哪般
第一个采用直白式语言,妙在一个“玩”字,轻松活泼,把一个看似严肃的话题调侃一下,俏皮总蕴涵着幽默与智趣。
后一个则是把规则提升到人类社会和自然法则高度来审度,与材料本身关联密切,“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把这个比赛置放到宏阔的自然和社会视域里,不仅深化了题旨的内涵,也开拓了标题的界面。通过疑问形式,强化了标题的具象性。
如果选择对比赛规则修改的角度来拟题,“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撇开比赛规则,从社会学角度来审视,那么这个修改的结果是“双赢”。这是一个极容易想到的词语。如果就以“双赢”为标题,也不失为一个中规中矩的稳妥之题。我们所强调的词语智性表达的意义就在于,当自己很容易就想到的,别人也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就想到。大家都想到的就不“值钱”了。对此,必须加以智性选择,一是要尽量破常规,摒俗套;二是要有具象,让标题充满动态感;三是要有质感,也就是要有内蕴,禁得住阅卷教师眼球的“频闪”,具有视觉上的吸引力。就“双赢”来说,缺乏的是具象感,具象感的存在不外乎依靠具体可感的人和物。就人来说,我们一般把视角投向历史,于是就有这样具象感的题目:
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
假如诸葛亮不三气周瑜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物”上去呢?我们就容易陷入这样的悖论,竞争是大自然的本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此“抱团取暖”只能相对存在,或者说只是寄予了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而已。比如这样的题目:
一只小羊遭遇一头老狼时
许多低年级学生不会写作文,感觉缺少素材,或是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主要是因为作文引导教学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不到提升。有些低年级语文教师不注重写作教学,认为只要学生具备基本文字能力,就可以应付考试。事实上,作文引导教学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做好写作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并逐步提高作文水平。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作文引导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
作文引导教学 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 培养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语文过程的难点之一就是写作。有的学生无法组织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有的学生面对一个给定的题目,不知道从哪里找材料进行支撑。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迅速提高的,要想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就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从日常生活入手,指引学生逐步积累素材。同时,教师要采取措施,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创作出优质的作文。
一、观察方法引导
有些低年级语文教师认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如果不对他们的写作思路进行约束,给予他们过多的思维发散空间,那么学生的作文就会失去标准,教师也难以把握作文的等级。这样的观点虽然能够规范学生的写作手法,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写作时无法表述内心的真实想法。
例如:在小学看图作文课上,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春天的画面,并让学生围绕着这幅图来写作。不少学生只是单纯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在春天里,各种颜色的花都开了,小草也发芽了,小朋友们在欣赏景色。”这样的描述不符合作文所要表达的主旨,因为学生并没有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展开联想,写出自己心目中春天的景象,并抒发对美好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过程,应当是一个整合了观察、构思和表述的过程。这样的写作练习可以提升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将观察与创作融为一个整体,与学生课下的观察实践紧密联系。要想提升学生的作文创作水平,教师应当首先带领学生观察自然界,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布置一些关于观察心得的作业,帮助他们收集观察感想,并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增添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写出能够反映真实生活的作文。
二、思维途径引导
对于学生思维途径的引导,主要是引导他们正确发挥想象能力。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强,他们很难理解复杂的事物,也难以运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这种事物。然而,受到年龄的影响,低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这为他们的写作增添了优势。学生处在思维的形成时期,喜欢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探索,并将观察到的东西想象成类似的事物。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不应当受到局限,教师只有认识到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进行恰当的指引,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优秀的作文。
例如: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云的形状进行描述。学生会结合自己观察到的云的形状,展开丰富的联想。如有的学生将云朵比喻成各种动物形状、扇子形状、衣服形状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这样的感悟记录下来,为今后的写作提供素材。另外,教师在讲授语文课文时,遇到优美的语句,也可以让学生将它们记录下来,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将这些句子变为自己的语言。
引导学生正确发挥想象力,并不排除对写作规则的指导。教师应当在规范学生的写作行为与指引学生发挥想象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学生既能顾及到写作的原则,又能拥有想象空间。需要注意的是,想象力的发挥也应当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就应当为他们指明创作的方向,而不能不加指导地让学生发挥联想。
三、写作兴趣引导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作文课通常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在课堂上,教师将写作要点和各种规则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并记忆这些规则,努力将它们运用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同时,学生们背负着沉重的考试压力,只考虑如何提高考试分数,而忽略了语文写作的根本意义。实际上,只要教师尝试着改变教学方式,在作文引导课上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环节,就能使沉闷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感受到学习写作的乐趣之后,也就能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写作,提高作文质量。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关于孝敬父母的作文时,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让每名同学在课后帮助父母做一次家务活,然后把自己做家务时的体会写到作文中。这样的生活实践,能够引发学生强烈兴趣,使学生觉得写作与生活关系紧密。同时,学生在亲身感悟了孝敬父母的含义之后,也就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写出更有深度的作文。由此可见,培养兴趣是提高写作能力的良好途径。
【结 语】
要加强低年级语文的作文引导教学水平,就要指引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积累写作灵感。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将有趣的故事等融进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热爱。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不成熟,他们需要有效的引导,才能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探索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讲,作文引导教学在培养写作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秀珍.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之我见【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关键词]网络语言 语言学 学生作文
有媒体报道说,在2007年的高考作文中,学生如果使用网络语言将会被扣分。事实上,这一说法并不确切。《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大纲》规定:“语文不考繁难字,作文要平时训练各种文体,用生造的网络语言可能会被扣分。”在笔者看来,高考作文并未封杀网络语言,尽管不提倡,但是对网络语言的态度也绝非禁用,而是慎用。“用生造的网络语言可能会被扣分”一句话中的关键在于“生造”,而不是“网络语言”。换句话说,网络语言完全可以出现在学生作文中,前提是这些被使用的网络语言应该是大众所熟知了解的,同时也要符合当时的语境;而不是学生一味地求新求奇,生编硬造的产物。笔者认为新大纲对高等学府入学考试的这种态度是正确和负责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提到网络语言,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新颖奇特的词汇,超乎常规的语法运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甚至是数量惊人的粗话脏话等等。正是因为这些现象的存在,才使得一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是跟规范化的传统语言表达方式格格不入的 “文化垃圾”,是对传统汉语的污染和破坏,因此他们主张倡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
事实上,网络语言并不是每句话都与现代汉语背道而驰,尽管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网民们为了节省资金,尽可能地提高交流的速度,任意改造、省略或者链接了一些文字、数字和符号,但是绝大部分的网络语言还是遵守现代汉语用词造句的原有规则。网络语言只是语言的一种社会变异,它根本不可能完全超越或者替代现有的语言体系。显然,那些大骂网络语言的人真的有些杞人忧天了。当然,对于网络语言的现状而言,其过于自由和主观的一面确实需要适当引导,但是语言规范的实质也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社会习惯,它只能通过约定俗成的途径逐渐建立起来。网络语言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我们从不否定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因此,我们也不能盲目的反对网络语言进入我们的学习生活。
固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语言规范都是对全社会已经约定俗成的说法的追认,但是我们可以说大部分的确如此。比如“很+名词”的现象。按照传统语法规则,汉语的副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所以当“很中国”之类的语用现象出现时,语言学家们急忙跳出来大声疾呼:副词“很”是不能修饰名词的,这种用法是错误的。试图将这种不符合规则的现象一棒子打死,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很+名词”的现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大有风起云涌之势。2008年3月我在网上用搜索引擎查“很中国”这三个字,就搜索到342,000个“很+中国”的用法。现如今,与之类似的“很生活、很传统、很逻辑、很散文、很东方、很淑女、很青春、很绅士”等等一系列“很+名词”的用法都很自然的活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从上面的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当全民都这样认同并使用的时候,即使是再有名望的语言学家说“很+名词”的用法不符合语法规则、有碍于汉语规范化也无济于事。在这里,笔者想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生活如此,语言亦如此:原本没有这种说法,但是说(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规则”。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在今后,如果有哪些网络语言能够很广泛的被大众所接受、经久不衰的流传下去,成功地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时代的写照,那么就会有专门收集新词新语的专家对它进行收录,从而肯定其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最好不要在网络语言还没经受时间的考验之前,就过早地一棒子把它打死。可喜的是,据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介绍,2007年的流行语监测就准备加入网络语言和博客语言,因为“它们更加贴近生活的脉搏”。作家陈村先生同样对网络语言进行了肯定,他认为,有些网络语言非常生动形象,新奇幽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会显得新鲜,有个性。同样,《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的主编于根元先生也认为“互联网是高科技,越是高科技的东西就得越有人情味。网语的出现是因为它是网民减少语言障碍、上网方便的需要。”
很多媒体和语言学家也同样对网络语言表示了支持,认为这些形象生动、个性张扬的网络语言绝不是洪水猛兽,它们不仅不会影响社会的文明和发展,反而能丰富和活跃我们的文化生活。并强调只要经过时间的洗礼,必定会有一些有生命力的网络语言从网上走到网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语言发展历程了。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用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已经存在的鲜活事物,而不能对网络语言一刀切、一概而论。如今很多畅销的网络小说,诸如《第一次亲密接触》里就充满了“美眉”、“青蛙”等等让人读起来耳目一新的词汇。试想一下,如果把这些词汇换成通俗的说法,那么它的可读性肯定会削减很多。
网络语言新奇独特、简约快捷,这往往是由很多数字、汉字、字母的随意连接、简省或替代而形成。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像一块海绵,能最大限度的吸收和消化所学习的知识,但是他们不能很好地分析什么该吸收,什么该排斥,也就是说他们筛选语言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学习掌握好比较正规、已经得到社会认可和时间考验的传统语言是首要任务。然而,笔者绝不认为学生不能使用网络语言;恰恰相反,在现实生活中网络语言的使用群体比较年轻化,也可以说,网络语言正是大部分学生所创造和使用的语言。学生在网络的语境下完全可以使用网络语言,而且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也是很得体的,但是在作文中笔者还是主张慎用。
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作文无疑也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考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彰显个性的宽广平台。那些有生命力的新鲜词汇绝对不是高考作文的禁忌,正好相反,它们是作文的亮点、加分点。比如在适当的主题、典型的人物中,在没有影响他人理解的情况下,学生通过使用恰当的新鲜词汇紧扣主题、突显典型人物的个性从而为全文增色不少,那么自然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与欣赏。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备受争议的满是数字、字母和汉字的“大拼盘”还是不要出现在作文中为妙,它只会让阅读的人感到不解和愤怒。
基于以上对网络语言的现状和语言规范的原则与精神的把握,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对网络语言有所宽容,有所分析,该接纳的接纳,该淘汰的淘汰,从而引导学生创造并使用积极健康、富有民族特色的网络语言。
参考文献:
[1]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纲要.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47-174.
[关键词]语法;新课程标准;发现式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语法教学在初中英语语言知识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语法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熟记条条框框的语法规则,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弗伦奇(French,F.G.)说,语法必须和听说、读写紧密结合。因为语法来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语法应该是我们的"仆人",而不应是我们的"主人",我们要学语法,但不能迷信他,一定要使语法起到工具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单个的词语应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构成较大的语言单位,比如说句子,才能表达明确的意义。在过去比较保守的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英语的各种语法结构。教师的教学过程围绕着考试的要求来进行。学生被动地模仿、记忆,然后通过重复地练习来进行强化的记忆。这种应试的教育虽然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轻松地应付考试,但是却让语言学习失去了它的趣味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谈一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策略。
首先回顾一下英语语法教学有哪几种方法。关于外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不同的外语教学流派有不同的观点:
1) 演绎法
这种教学时以往老师最熟悉、最常用的语法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告诉学生本课教学内容,同时呈现含有该目标语法的例句,突出建构该语法结构的关键词语,以引起学生注意。教师详细讲解语法规则。然后,教师提供更多例句,进行分析、推理。最后,学生运用新学的语法规则进行练习,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但是,离开语境进行过多的解释,会令学习者产生厌烦情绪,教师讲解越多,学生被动接受的时间就越多。另外,演绎法通常更加注重形式,学生不易得体地运用所学规则,有时可能一错再错。
2) 归纳法
在使用归纳法时,教师先提供尽可能多的含有目标语法的例句,然后启发、引导学生悟出、发现其语法规则,而不是直接告知。然后,教师提供相关练习,让学生运用语法规则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按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能够避免单纯抽象的讲解,学习者通过接触具体生动的语言实例,积极参与寻找某些语法规则,容易理解并记住某些结构以及他们的用法。
在真实的语境中接触新的结构,学生不仅能理解结构形式,而且能更好地使用所学结构,学习者一旦养成自己寻找语言规则的习惯,并将这种技巧用于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他们就会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逐步学会自学,尽早获得语感,从而感受到语言学习越来越轻松。然而,归纳法比较费时,对教师来讲,创造真实的语境有时很困难,而且并不一定能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规则,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这是因为有些学生更加喜欢教师讲解语法规则,而不愿意自己动脑筋发现规律。
3) 发现式语法教学
发现式语法教学和归纳法有相同之处,两者都是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语法规则。不同点在于,发现式语法教学中,教师精心指导,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整个发现过程。在教师的引领帮助下,学生通过一系列步骤(如布置任务、展示图片、提问、进行提高语言意识的活动等)观察语境中所呈现的目标语法,在真实语境中发现更多含有目标语法的句子,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归纳、总结出其语法规则:既关注形式,又关注意义。然后,教师简单明确地帮助学生强化其形式和意义。最后,教师创设语境,提供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发现的语法规则进行多层次的语言实践。
在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理念的初中语法课中,我们倡导使用发现式语法教学,因为,发现式语法教学有利于激励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在做中学",自己去发现、归纳、总结语法规则的。和被动地接受"教师告诉知识"的学习过程相比,这样的自主学习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记忆语法知识,加深对语法形式和意义的印象,夯实基础,还能激励和发展他们的思维,使其养成通过思考进行观察、自我发现的学习习惯,从而受益终生。正如Scrivener所说,"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接触或努力运用'高于'他们现有水平的语法知识是非常有用的,他将大大地促进学生的语法学习"。
在进行发现式语法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 练习材料的真实性
传统的语法教学过于重视语法的条条框框,不但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了加强语法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并激活课堂学习,教师可从选择教材入手,建立灵活的语法教学的认知环境。教师如果能将语法知识与真实的语言材料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弥补语法书的不足,又从认知内容上活化了语法教学。
那么如何来选择真实的语言材料呢?可供教师选择的真实语言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声像资料及电子教材等。文字材料如报纸、杂志、书籍、诗歌、广告、表格或学生作文等。声像资料如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图片等。另外,教师可以针对年轻人爱唱歌的特点,借助英文歌曲帮助学生学习语法。
二、 活动趣味性和多样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特别注重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运用真实的图片、鲜活的情境设计,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注重通过小组竞赛等形式,激励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
三、 语言运用体现交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