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工作意见及建议

财务工作意见及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工作意见及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工作意见及建议

财务工作意见及建议范文第1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深入细化县、镇两级有关财务制度,使其更具有操作性,特对村级财务管理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调整费用基数

1、村(居)招待费。招待费要厉行节俭,按能省即省原则,在限额内严格按财务制度执行,写明事由,限额内实行单笔单报,实报实销。各村(居)全年招待费限额基数统一定为4万元。当年争取到县级及县级以上补助(奖励)资金的,可根据实际需要,在补助(奖励)款总额1.5%的范围内予以专项审批。当年结余的招待费不得转作下年使用,每年1月底前结清上年招待费,否则按“谁经手、谁负责”的原则处理,“三资”服务中心不予入账。

2、村(居)通讯费。在编村干部按月领取通讯费补贴,非在编人员不进行补贴。通讯费包括手机费和家庭电话费,书记250元/月,村委主任200元/月,其他编制内村干部100元/月,兼职人员从高计发。

3、村(居)交通费。全年村(居)交通费限额,尚保留村级公务用车的为2.5万元,其余各村为2万元,限额内实行实报实销。如遇重大工作或突发性事件需要限额外支出,需报镇纪委同意后方可开支。交通违章罚款不得入账。当年结余的交通费不得转作下年使用,每年12月底前结清当年交通费,否则按“谁经手、谁负责”的原则处理,镇“三资”服务中心不予入账。

4、村(居)误工费。误工费根据每年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规定的标准执行。误工费支出必须开列明细清单,写明误工日期、内容,并有领款人签字。

5、村(居)党员、代表活动经费。党员、村民(社员)代表活动经费实行限额报销制度,限额标准为人均每年250元。当年限额内有结余可转入下一年,但村级组织一届三年内总计不得超过750元。在限额报销范围外,各村(居)不得再以任何名义向党员、村民(社员)代表发放各类补贴、福利。

6、村(居)现金保管。根据近年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统一将村(居)出纳现金保管限额提高到20000元,超过限额的必须及时存入银行,不得坐收坐支,违反规定造成集体资金损失的,由出纳员承担。

二、明确招投标范围

凡使用村(居)集体资金、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捐赠款实施的项目必须进行招投标,同时凡使用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捐赠款实施的项目由镇、县招投标中心进行招投标。具体遵循县和镇政府文件精神。

1、村级招投标。工程投资额度在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资产处置或资源经营在2万元以下的、货物类或服务类项目在2万元以下进村招投标中心招标,同时,应报镇招投标中心备案。

2、镇级招投标。工程投资额度在10万元及以上且200万元以下的、资产处置或资源经营在2万元及以上10万元以下的、货物类项目在2万元及以上100万元以下,服务类项目2万元及以上50万元以下需进镇招投标中心招标。

3、县级招投标。工程投资额度在200万元以上的、资产处置或资源经营在10万元以上的、货物类项目100万元以上,服务类项目50万元以上需进县招投标中心进行招标。

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在出租、发包等经营活动时应在镇会计和村“三资”监督小组参与下进行公开招投标。镇“三资”服务中心根据招投标文书、项目合同、验收报告、正式发票等入账。工程决算金额超招投标金额30%内的需开联系单方可入账,超30%外的需重新招投标或凭镇党委政府会议纪要入账。

三、明确责任,严肃纪律

1、村(居)书记负责制。坚决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各村(居)书记负总责,村(居)主职领导实行离任审计制度,对违反财经纪律者,要严肃查处,必要时给予党纪、政纪处理。

2、会计负责制。镇会计严格按照制度做好个人的村(居)“三资”工作,对由于服务工作中审核把关不严、指导服务不力、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导致“三资”管理混乱,给村(居)集体经济造成损失的,或因此引起重大事(案)件或上访,要追究会计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给予辞退处理。

财务工作意见及建议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141-01

一、新《会计法》对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从法律上作了明确规定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石,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基础工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如果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实物款项、财务报告、财务收支发生问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其后果不堪设想。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各单位要建立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会计依法行使监督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会计资料要实行定期的内部审计;要加强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再监督,在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内部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共同完成对经济活动监督的任务。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它与会计核算相互交叉密不可分,会计不能离开核算而孤立地进行监督,所以一切财务活动只有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一重要程序之后,才能得以认可和实现。

新《会计法》在强调了会计监督的同时、也为内审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它的颁布和实施为内部审计监督的健全提供了契机,使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有了更为科学完善的尺度。内审监督是内审人员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是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运用专门的专业技术知识对本单位及其下属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效益性以及反映经济活动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鉴证、评价并提出改进工作建议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二、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我们把会计与审计的职能、对象、任务、原则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控制和监督费用开支,审计的最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会计的对象是商品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运动,审计的对象是财务的收支和经营管理的效益。会计的任务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任务是审计监督,完善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是统一性、真实性、政策性、社会性,审计的基本原则是独立性、依法性、权威性、客观性。

三、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不够。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这就造成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轻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因而使得这些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长期处于无人监督、无人检查的状态。因此,会计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与制度要求存在诸多的不符。

2.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尽管近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在稳步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教育体制也不够灵活,会计教育也同样如此。不少单位和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资格要求管理并不严,有些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知识只知皮毛,从来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还有一些会计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会计基础规范得不到重视,只满足于记账不出错为原则,忽视了最基本的会计规范,造成了财务会计工作的混乱。

3.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有所放松。一些单位因为管理松弛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会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 甚至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消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四、对今后财务会计工作提出的建议

1、进行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方面,内部审计能更深入组织内部,从而达到防范会计舞弊目的分析会计舞弊的行为实质上是主观化、个性化的,如果刻意掩饰那就很难被观察到。内部审计人员根植于组织内部,对单位管理理念、经营哲学、人员素质最为了解,在有效防范舞弊发生等方面,内部审计具有外部审计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自己的监督工作,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督促各级管理人员及单位员工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客观的会计核算并及时地真实地披露会计信息,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其次,内部审计职能的全面实现,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2.做好财务会计工作是为实现企业和单位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财务会计是按照特定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为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服务。如企业:要实现上述目标,企业必须有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目前人们通常认同的财务管理目标有三个: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科学合理。而会计记录反映这种经济活动。企业之间需要相互交易,以满足各自生产经营的需要,交易者之间的交易行为,形成了经济空间的联系。财务会计工作是对交易行为中的交易时间、交易内容、交易数量、交易价格等进行记录,实际上是对企业之间经济联系的记录。所以,做好财务会计工作是为实现企业和单位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服务的。

财务工作意见及建议范文第3篇

一、镇级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预算约束不严格。具体表现为预算编制不科学。长期以来实行的“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的方法,预算既不全也不细,可操作性不强。资金分配时,公用经费、项目经费更是按实际列支,部门预算起不到约束作用。此外镇级其他收入并未完全纳入预算,而这部分预算外资金的使用透明度不高,监管十分困难。(2)专项资金管理不到位。镇级专项资金的规模逐年增加,占镇级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加大,因此对专项资金的管理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在支农项目管理上体制不顺,职能交叉,导致镇级专项资金来源渠道多,管理过于分散。在对镇级专项资金的检查中发现,存在未按规定对资金实行专项核算的情况,尤其是项目多、资金量大的镇问题更加突出。项目经费与公用经费一起混用,“大堆出钱”,各项目之间互相调剂、挤占使用现象依然存在,很难有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和绩效评价。此外,对专项资金支出的监督多是采用突击性检查或抽查方式,未形成长效机制,使监督流于形式。(3)财务管理机制不统一。各镇财务管理模式五花八门:有的镇财政所与镇机关财务分别独立,有的镇机关财务与财政所财务合署办公,账务单独核算,财政所财务人员与镇机关财务人员岗位交叉,错综复杂。镇级财务人员的分工不科学:有些财政所长既是所长,还是会计兼出纳,有的财政所人员少,仅两个人,出纳成了事实上的兼职会计,内控基本失效。有些镇的财务人员更换频繁,手续交接不清,也造成财务管理混乱。(4)信息化程度不发达。镇级财政工作网络化、信息化程度较为落后,这就使资金使用的记录、统计、核算工作很难做到更为明细、统一,出错率较高。同时,镇级财政资金拨付仍旧采用支票的形式进行拨付,使得票据的使用、资金监管上存在着漏洞。

二、加强镇级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流程体系。坚持“按制度管理,按流程控制,按手续办事”。制度、流程、手续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忽视哪一点都会有财务管理风险。要形成一套镇级的覆盖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较完整的财务制度和流程体系,规范镇级理财行为,将依法理财落到实处。在财务工作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坚持用制度说话,确保执行制度不走样。在制度建设的同时,要注重规范流程。做到每个重要的财务管理制度都配有流程图,在实际工作中按流程规定的操作内容和步骤处理业务。在支付审核上,明确各岗位职责,减少随意性。

财务工作意见及建议范文第4篇

一、 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基层农村干部拳头大的掌权,财务管理意识比较淡薄。长此以往的财务管理混乱屡见不鲜,滋生出诸多违法乱纪的不良行径,再加上农村干部多为家族大、亲兄弟哥们比较多的家庭成员组成,纵然违法乱纪的情况裸,群众也是敢怒不敢言。由于种种弊端长期无人敢管或者说是无人问津,从而为农村贪污挪用的不正之风提供了大量敷衍生息的温床。再加上由于农村处于最基层,点多面广,法律法规存在不足及查处机关在管辖权上认识不一、罪与非罪界定难等因素,司法、纪检查处部门不能全面开展工作。传统的手工记账、算盘核算仍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管理在农村还是死角,构成财务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

2、基层农村账目管理超常杂乱无章,亟待大力加强规范化治理力度。很多村会计在进行账目账簿记录和统计过程中,不遵循制度要求来处理明细账目,细账与总账迥然不同。在农村会计中,同时兼任出纳职务的实繁有徒,大多村会计毫无责任意识可言,账目中多记、少记、漏记及随意调账等违规状况司空见惯、俯摭皆是。农村财务资料和会计档案管理和保存比较混乱,无法正常开展账目的核算查证工作。

3、许多村会计对现行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程序不了解,许多村庄财务工作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由于许多村级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低下,对财务工作知之甚少,长期“依然采用单式流水账,对其他会计核算内容不核算记录,仅仅记录现金的收支,造成无法稽查考核。财务管理要求工作人员熟悉业务,有一定的任职资格,从事财务管理时间相对持久,可是多数农村会计根本未曾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对账目管理认识不够,理论知识缺乏,无业务技巧可讲,在实际操作中常出现审批不严格、凭证不查实、记帐方法简单等多种账务处理随意的不良现象,难以达到会计基础规范要求。所以难以客观地反映村组集体资产的全貌,上级有关部门无法从杂乱无章的账面上进行监督。

4、 农村财务干部长此以往借用或者使用村组集体资金,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办理交接清算手续,还有些村庄财务管理不规范。

这是由于财务制度在一些地方执行不严的缘故,有的农村干部目无法则,毫无纪律可言,于各项开支上肆意妄为,随意动用上级所拨的各种款项,甚至专项资金;由于缺乏民主监督,有的大搞”一言堂“,财务人员唯令是从,不敢大胆直言。财务报销凭证采用自制单据、白条入账的情况令人堪忧。造成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的恶果;从而引发村民不满情绪,酿出干群矛盾突出,群众上访不断。

二、 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 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网络化、电算化。

实行网络化、电算化管理是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最科学高效的措施,实行网络化、电算化管理将为农村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带来福音。实行会计电算化,传统的核算、手工记账、提交申请报告、手写相关资料、事后自评等落后财务程序将连根拔除。作为农村财务管理的有关上级领导和村干部要深化为民理财意识,全面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广泛采纳群众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心声,进一步强化农村财务的管理体系。实施村级财务村帐乡镇县区代管,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促使农村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到三到位:即领导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严肃保障开支的合理合规性得以体现。

2、有效化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矛盾,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五个统一”。

严格坚持“五个统一”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即: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统一才可还干部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农村干部也不必因财务管理而费心,农民也不会因财务问题而上访。

3、加强财务公开、会计核算管理

紧抓财务公开、会计核算管理以及民主理财等逐项重要工作的开展,加大农村财务公开力度。财务公开规范化、有序化建设是民主理财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可行使民利。这些优秀措施得以贯彻的基础是让群众参与财务管理,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管理能力。

4、保障工作,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会计法规培训工作,彻底杜绝任意批款的不良状况发生。

财政部颁布的新《制度》针对当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种种现状,对于积累工票据管理、费用开支管理、共同生产费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及义务工等方面均作了具体规定,大大促进了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农村会计法规制度培训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和人员档案管理网络的建设与健全,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彻底杜绝任意批款的不良状况发生。

财务工作意见及建议范文第5篇

[ 关键词 ] 基金 社会保险 财务管理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为了保障保险对象的社会保险待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由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专项资金。然而目前在我过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对这些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规定不完善。社会保险是一种国家依法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因此就必须相应的建立起相关的法律制度来加以规范和完善,针对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上,依靠的还是上个世纪末期国家的财务部和劳动保障部所颁发的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虽然这些制度对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规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目前社会经济和国际范围内的会计制度日新月异的发展,这些老的规范制度显然无法适应目前新的发展形势,目前我国的相关部门也依旧没有对社会保险基金制度上进行完善,这就必然会使我国的基金财务管理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2.基金来源渠道少,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来源主要就是依靠参与社会保险的单位以及个人所缴纳的社会保险金,还有其他很少的一部分是来自于基金在银行或者在购买国债中所产生的利息收入。这就意味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过少,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基金支付的风险。

3.基金管理体制不顺,工作职责不明晰。自从上个世纪末我国财务部和劳动保障部颁布了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制度以后,该制度对社保的基金管理做出了较为明确了规定,同时社会保险基金实行收入和支出两条线管理。但是这些相关的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一方面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发展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这些管理制度在很多地方也没有实现良好的贯彻落实,这就造成了我国的有些社会保险部门在基金的财务管理上,管理职能错位、管理渠道不畅、管理效率低下等多方面的问题。

4.基金存储多渠道,不能很好的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在社会保险基金的储存问题上,各地也多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家针对社保存储有明文规定,所有的保险基金都必须要存在国有商业银行所开立的财政账户。但是目前有些地方将所收入的基金放在多家银行存放,有些放在国有银行,有的放在地方的金融机构,这就会使社保基金出现不必要的流失。出现这种现在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目前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在于部门自身的利益驱使。

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快社会保险相关法律出台。我国新的《社会保险法》虽然在06年就提出了修改建议,同时在08年已经提出了相关草案,但是一直到目前都没有正式的颁布,因此建议尽快颁布新的《社会保险法》,进一步完善对保险基金的法律监管。只有有了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法,才能使社会保险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在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之下运作才能把社会保险基金赋予法律的“特征”。

2.依法建账建制,规范会计行为。社会保险机构应当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社会保险会计制度的要求,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特殊性出发,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和有关管理制度,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提取和征集预算的有效执行,加强收缴率的会计分析,定期检查未完成预算的原因,进行顶测、预报,以便为调整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3.强化会计监督,健全约束机制。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尚处于不断完善之中,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发放、管理难免存在各种问题。鉴于此,社会保险机构应当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完善基础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约束机制。

4.完善社会保险会计素质。会计素质方面实行道德水平与业务技能考核制度,以人为本,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一方面,广大会计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熟练掌握会计法规制度,全面掌握社会保险知识和规定,掌握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管好用好社会保险基金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以对广大职工、对国家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切实管好用好基金,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要运用法律手段予以抵制,真正成为执行会计法规的卫士,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

5.加大财政投入,拓宽基金筹集渠道。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增加社会保险投入总量是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一方面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预算内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基金增量。三是开征社会保障税,有利于确保社会保障事业有一个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四是探索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机制,促使社保基金的有效运营。

6.把基金征缴工作纳入法制化进程。目前,参保对象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而目前又没有强制措施来规范基金征缴,致使部分单位和个人对保险费的缴纳不积极,有的甚至补缴或漏缴。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基金财务管理,改进征缴手段,规范交费行为,加强社会保险稽查力度,保证基金全额征缴。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各项基金管理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基金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要进一步加强对基金的科学管理,依法筹集资金,合理安排支出,有效使用基金,争取资金使用取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加强基金财务分析,通过财务分析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基金收支管理运行的规律,进一步提高基金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金 宁 贾春玲:浅议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