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城镇发展现状
清溪场镇距离秀山县城12公里,全镇辖20个村(居)委会,126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2083人,城镇人口14580人。全镇幅员面积83.3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8659亩,镇内资源丰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国道326线纵贯全境[1]。该集镇发展现状如下:
一是高起点城镇规划。清溪场镇1994年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小城镇,攀枝花规划设计院对清溪小城镇作了总体规划。1997年清溪场镇又被列为重庆市重点小城镇,2003年被列为重庆市百强镇和45个中心镇之一。由于1994年的城镇总体规划已不适应变化中的清溪城镇发展需要,2004年根据实际进行了科学调整,再次对清溪场镇总体规划进行了扩编,形成了目前的"五纵九横三环"总体规划格局。近年来,清溪集镇建设主要是遵循这个规划严格执行。
二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清溪场镇以打造宜居清溪的"县城副中心、城乡示范镇"为目标,通过多方努力,让集镇面貌有了极大改观。集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完成升级改造,老区已建设完成多栋具有现代气息的大楼,并成功引进隆福商社;完成文化广场建设,成为了广大居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建成了垃圾中转站,购买了大型垃圾运输车和小型垃圾运输车,并200多个安装了垃圾箱等。这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大改善了集镇的人居生活环境,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以有效提升。
三是不断强化城镇管理。严格执行集镇建设整体规划,成立集镇建设办公室,确保规划执行不走样;城镇建房一律按规定程序、按要求办理,所有项目一律经过严格审查,近年来查处和纠正违规建房50多起;成立城管中队,加强集镇摊点设置、车辆停放疏通的管理,保证交通的畅通;成立集镇环卫队,脏、乱、差现象有了明显改观,树立了美丽清溪形象。
四是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发扬民族文化特色,利用好清溪场镇的渝东南历史文化古镇优势,弘扬土家、苗族文化,继承和创新了地方文化,如具有代表性的东林汉剧、寨种花灯等。展示建筑风貌特色,城镇建设以民族特色样式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建筑多以二至三层为主,绝大多数建筑采取坡屋式建设,青瓦白墙,成为了一道靓丽风景。凸显旅游资源特色,在清溪中心镇镇区周围有七大旅游景点呈环形分布,苗王墓、土司城、客寨桥、孔明洞、龙潮湖、古地道、红三军苏维埃遗址等,这些景点正在成为清溪场镇的宝贵财富。
二、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清溪小城镇建设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发展和不断完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集镇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城镇建设方面。清溪场集镇处于清溪大坝的中心位置,属于秀山主要的优质产粮区,土地资源约束较大,进一步规模扩展的可能性较小。历经近20年来的发展,小集镇房屋修建时间不一,居民的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不同样式的房子比比皆是,影响了整体美观。集镇电力、通讯、广播线路等未能事先统筹安排,遍布城镇街道上空,犹如一张张铺开的蜘蛛网。
二是城镇管理方面。清溪场集镇沿国道326线而建,每逢赶集日,由于街道狭窄,常常造成车辆堵塞,引起过往客商的大量抱怨;由于集镇经费紧张,聘请的环卫人员不多,环境卫生清理常常出现一些死角,加之一些居民卫生意识较差,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乱扔、乱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清溪场镇市场容量不大,为了展示和销售商品,一些商家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等。
三是城镇产业方面。清溪场镇目前虽有一些水泥厂、锰矿厂、豆腐乳厂、榨菜厂、钓鱼竿厂等,但总体来看,这些厂规模不大,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多。集镇以商业经营为主,由于清溪镇的辐射面不大,规模扩展较慢,吸纳的就业人口非常有限。由于产业能力不强,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人建房在清溪,务工在县城或者务工在外地的现象。
四是城镇投入方面。清溪场镇的集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投入主要靠政府财政支出,而镇政府可供投入的资金杯水车薪,往往靠上级政府的政策性投入,每年的资金非常有限,并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争取的力度。渠道十分单一,投入严重不足。
三、对科学发展小城镇的对策思考
清溪场镇集镇建设是秀山自治县集镇建设的典型,其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进一步加快秀山新型城镇化建设,助推秀山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作出有效应对。
一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要准确小城镇功能定位,把小城镇作为联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重要桥梁,坚持走集约化发展,有序引导农民进入城镇生活创业,将小城镇打造成为宜居宜业之地。注重可持续,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为城镇建设的价值目标,建设一切为了人生活发展更幸福的小城镇。
二是形成多元筹资机制。县级财力非常有限,"受国家经济政策影响,靠地方财力远不够满足建设需求"[2],必须不断拓宽投资渠道,破解建设资金难题。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居民投入和商业投入的三元筹资模式。特别是要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小城镇建设中来,如引导商业资本进入集镇社会建设中的学校、医院等领域,既能提高社会效率,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又能节约政府开支。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各乡镇(街道)城镇不能以简单的扩展为目的,应该依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做大做强产业经济,真正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或者兼而有之。通过实体产业带动,为居民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确保居民拥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愿意来、留得住、能致富。
四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建立低"门槛"准入政策、鼓励引导农民进集镇的同时,要切实解决农户进入集镇的后顾之忧。一方面要明确让转户农民拥有与过去市民的平等地位,充分享受市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就业、入学、就医、住房、保险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形成集镇居民生活保障的良性长效机制。
五是不断创新城镇管理。创新城镇的社会管理,要加强政府主导,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让进入集镇居民迅速转换角色,实现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增强公民意识。与此同时,政府要提供有效的制度渠道、对话平台和物质保障,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城镇居民成为了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后,城镇管理才能更加高效、有序,居民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秀山政府网:清溪场镇简介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全省小城镇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已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全省城镇化水平极大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建制镇846个,比1978年的105个增加近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城镇已经成为全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成为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2、乡镇企业的推动。乡镇企业是继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革命。乡镇企业的发展打破了农村经济单一的格局,缩小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推进了农村工业化进程。80年代中后期,省委、省政府着力于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乡镇企业得以迅猛发展,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迅速提高,并形成一定的集聚规模。到2000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076亿元,近五年平均增加14.9%;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5.2%。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过5亿元的乡镇、过亿元的村分别为75个、234个、315个。近年来,乡镇企业正迅速突破“三就四为”、分数布局的模式,向农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乡镇企业进城办企业和异地办企业6923家,创增加值24.35亿元。全省70%以上的乡村企业集聚在小城镇,已设立乡镇工业小区78个,一批经济发达的乡镇以企业为支撑,把发展工业小区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3、城镇建设水平低,品位不高。主要表现在:(1)不少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不少小城镇的基础与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狭窄,镇貌依旧。(2)缺少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许多城镇的街景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的设计都十分单调,品位不高。(3)开发建设方式落后。许多城镇仍以分散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整体环境差。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4、相关配套改革滞后。城镇现有政策体制环境已日益不能适应城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如户籍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3)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滞后。农民离开社区不再享有集体经济、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各种权益,由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离开农业的农民“弃土”动力不足,“两栖”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乡镇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状况。同时,结合加快推进湖北城市化进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2、科学规划。做好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先发展市县城首位镇,重点发展中心镇,加强对区域范围内城镇的宏观调控与协调。湖北农村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在市县域一盘棋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规划城镇的整体布局,对城镇密集的区域,可进行乡镇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以经济区域代替行政区域,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使城镇在空间地域上形成有机整体。在现有建制镇的基础上,全省可选择100—200个镇重点发展,争取到2010年建设成为镇区人口5万以上,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小城镇。同时根据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城镇职能分工,明确城镇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
3、体制改革。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市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其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其三,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咸阳市概况及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了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咸阳市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对策。要编制科学的小城镇发展规划;以产业建设为中心,努力增强小城镇的聚集能力;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小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关键词】 咸阳市;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对策
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文化、卫生、科技水平,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1]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这为咸阳市的城镇化发展既带来了政策支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未来咸阳市的城镇化进程更加健康顺利,本文将对当前咸阳市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区域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能推动咸阳市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希望为将来的小城镇建设提供参考。
一、咸阳市概况
咸阳市地处陕西省关中盆地的中部,南北长123公里-145公里,东西宽65公里-106公里,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高差明显,界限清晰,高原、平原居主导地位。全年平均降水量为537毫米-650毫米,平均温度9.0℃-13.2℃, 水资源地表径流5.43亿m3。2011年全市有耕地面积38.82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8.01%;园地12.01万公顷,占11.78%;林地20.21万公顷,占19.82%。咸阳市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是陕西省重要的工业城市,能源、化工、建材、机械制造、食品、医药等产业有较强的竞争力,2014年全市常驻人口为495.68万人,城镇化率为47.62%,国内生产总值为2077.34 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9%。
二、咸阳市的小城镇发展现状
咸阳市下辖2区1市10县,126个建制镇、25个街道办事处,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了47.62%,比1998年的28%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16年间咸阳市城镇常住人口和非农业人口都有显著增长,常住人口从1998年的145万增加到2014年的237.6万,非农业人口由1998年的92万增加到2014年的184.27万。根据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咸阳市正处在城镇化的中期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咸阳市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存在内部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咸阳市区,兴平市区发展水平较高,进步较大, 2014年两个市区的非农业人口占全市总量的50.57%;其次就是咸阳市的10个县城,作为各个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其余的126个小城镇虽然在镇区建设,经济发展,人口聚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与咸阳、兴平的市区发展速度相比落后较多,126个小城镇在全市的非农业人口比重和二三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
三、咸阳市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根据对咸阳市小城镇的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交通道路狭窄拥堵,环境卫生脏乱差,生产区、生活区混杂,人均占有的公共设施数量少,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道路面积、天然气普及率和每万人拥有的公交车数量都低于全国及陕西省的平均水平。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咸阳市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长期投入不足,来源比较单一,建设规模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最终导致基础设施只能在原有基础上缓慢发展。
2、产业发展不足,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由于咸阳市小城镇产业发展较为落后,食品加工、餐饮服务、日用品商贸流通等传统产业是大多数小城镇的主导产业,这些产业的扩张能力有限,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不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也不能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不能很好的发挥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3、城镇规划不全面,空间布局不科学,规模效益差
城镇规划是城镇建设的依据,缺乏规划的城镇,建设必定会混乱无序。咸阳市一些发展较好的小城镇制订了科学的发展规划,但是大多数建制镇、集镇缺乏完整科学的城镇发展规划,造成建设各自为政、城镇空间布局杂乱无章,大量土地被占用。一些小城镇内部工业区、商品区、住宅区、文化娱乐区等功能区域混杂;还有一些小城镇沿公路条带状延伸,结构松散,影响了城镇整体的外观,导致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投资过高,效用难以发挥。小城镇松散的结构,使得生产要素的聚集度降低,整体规模效益变差。
4、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严重超标,土地利用集约度低
城镇建设需要占用土地,合适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能够促进城镇的健康发展。我国的城市规划标准规定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的最高限额为120 m2,计算发现咸阳市各个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远远超过了这个限额,达到了180 m2以上,有的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甚至达到了250 m2。过高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使得咸阳市小城镇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 城镇周边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四、推进咸阳市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对策
1、编制科学的小城镇发展规划
城镇规划是指导城镇建设的依据,决定着小城镇发展的方向,科学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对提高城镇发展质量,避免乱占滥用土地至关重要。[2]编制咸阳市小城镇发展规划时,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确定合理的小城镇人口、土地和产业规模,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目标;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实用、够用为目标,防止搞形象工程。
2、以产业建设为中心,努力增强小城镇的聚集能力
当前的新型城镇化与过去的城镇化相比在思路上最明显的变化是强调了人的城镇化。只有让广大农民在小城镇有工作干,有较好的收入,他们才能够安心留在小城镇,才愿意转为市民,这就需要小城镇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发达的产业。咸阳市各个小城镇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资源特色,以产业建设为中心,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特色手工艺产业,劳动密集制造业,吸引投资,发展经济,提高小城镇发展水平。
3、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
基础设施是构成城市面貌形象的重要方面,影响着城镇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3]今后咸阳市的小城镇建设要重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重点是集中力量建设城区内的交通设施、电力线路、给排水设施,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公共文化设施、体育锻炼设施,教育设施,改善城市的基础条件。同时要加强小城镇与大中城市间的公路建设,便利它们之间的商品、人员、技术、信息的流动。小城镇发展过程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项目选址应避开生态环境敏感区;加大环境保护宣传,使市民形成节水节电,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高环保治理标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从而营造出小城镇良好的人居环境。
4、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小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根据咸阳市未来小城镇建设规划,重视建设用地利用管理, 努力提高城区建设用地利用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率、生态效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小城镇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产业规模,按照发展规律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加强工业园区用地和工业项目用地的管理,防止借园区建设之名圈占大量土地,新建项目用地一定要集约节约利用,坚决杜绝以地生财,以地引资,提高土地上的资本投资密度,减少土地浪费。
【参考文献】
[1] 马智胜,金亮.抚州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4(11)142-144.
【关键词】长寿区;小城镇建设;绿色生态;策略建议
1、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小城镇也逐步成为城市与乡村间“人口置换”的平台。重庆市二元经济结构明显,适宜城乡统筹以发展小城镇。2007 年,中央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是六试验区中唯一以省为单位开展改革试验的区域。
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发展现状、国内外经验总结、建设管理模式探究等方面。夏荣静针对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策略提议。翟毅对“小城镇”的含义与内涵进行了拓展,对现代小城镇的规模确定、产业定位、规划建设方面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张伟光、刘吉双等对英、德、美、日、韩等国家的农村城镇化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得出了城镇化发展的新经验、新趋势。张群、秦川等则是从国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实践特征、理论研究动态和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三个方面,总结了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方向。然而,较少有人以具体实例探究的方式来剖析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正是以实地考察的方式,重点剖析了长寿区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做出提议。
2、长寿区小城镇发展现状及问题
截止2010年,长寿区总人口为90.21万,城镇人口27.6万,占到总人口比例的30.60%。按国际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规律来看,长寿区城镇化进程已经跨入了城镇化加速阶段。长寿下辖14个城镇,葛兰、云台和长寿湖镇为市级重点镇,洪湖镇为区级重点镇,全区以此4个镇为中心形成4大片区。工业、农业、旅游、果品加工、商贸、物资集散等正逐渐兴起,长寿区的城镇化体系已初具规模。
长寿区在经济和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选取了葛兰镇和新市镇作为调研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城镇居民访谈的形式,进行了2天实地调研,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2份。长寿区小城镇建设遇到了以下问题,这些方面已成为阻碍城镇建设的“瓶颈”:
2.1 城镇配套设施建设薄弱
调研结果显示,长寿区城镇道路崎岖,维修不及时;绿化管理混乱;市政管理不力,自来水管道、煤、燃气管道网铺设不均衡;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娱乐休闲设施急缺。
2.2 人口积聚功能不强
截止到2011年,长寿区各个乡镇除了葛兰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了30%(达到39.23%)之外,其余各乡镇都不足30%。云台镇23.08%,八颗镇11.40%,但渡镇仅有4.76%。人口积聚功能不强,很难进行规模化的建设,而劳动力资源不足也是一个发展限制因素。
2.3 环境卫生条件较差
农贸市场、街道店铺等,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购物点。长寿区各乡镇的农贸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管理混乱、垃圾堆放、乱扔乱弃杂物现象。
2.4 发展资金缺乏
城镇的发展需要资金和人才,但现如今很多乡镇企业厂房建成后,由于资金不到位致使运营艰难。
3、长寿区小城镇建设策略建议
3.1 城镇配套服务设施实行“标准化”、“连锁化”,城镇“特色化”
“标准化”是指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的配备根据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既定标准统一制定,要求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连锁化”,即在“标准化”的前提下,根据每一个建制镇的居民人数确定各种类配套设施的数量,对已经实践的标准化城镇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行推广。城镇“特色化”,则是要尽量避免镇容镇貌“千镇一面”,因地制宜。长寿区小城镇分为工业型、农业型和旅游型三大类型,应发挥其各自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打造特色小城镇,使各类型城镇之间协作发展,形成功能更加完善的互补城镇体系。
3.2 优先发展示范镇产业,形成小城镇“增长极”
长寿区城镇四大组团各有中心城镇,优先发展中心镇产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使中心镇成为这一城镇组团的核心。强化中心镇作为农村商品生产和交换中心的职能,形成小城镇“增长极”,对周围城镇进行辐射性影响。中心城镇与周围城镇之间要素互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真正成为统一的有机体。
3.3 加强有关政府部门职能,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针对城镇市政失修、卫生脏乱、环境污染等现象,政府要积极引导“商业进市场”,控制监管“马路经济”现象,引导日常商贸活动到镇区市场成“行”成“市”经营。融资方面,韩国《小城镇培育事业10年促进计划》规定,行政自治部、国库补助资金管理部门、市道政府、市郡政府对于小城镇建设各自承担资金比例为2:2:1:1。建设项目的 BOT,BOOT等管理模式,也可以运用到小城镇建设中,那么企业和政府就能够实现双赢。
3.4 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清洁可再生资源
长寿区小城镇建设可尝试推广可持续能源建筑,如,太阳能照明及热水、地源热泵系统等。应注重建筑的再利用,对旧建筑进行节能化改造。在建筑废弃时,注意无害化解体和解体材料再利用。清洁可再生资源方面,西南地区雨量充足,雨水的收集及循环是值得在城镇和乡村实行的,尤其是用在灌溉等农业生产活动中。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德国的生态农村——欧豪村就采用了新型排水系统,以增加地面水流量,减少污水处理负担,并有利于补充地下水资源。
3.5 以人为本,打造绿色生态小城镇示范镇,创造和谐软环境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这一理论可以看作是现代绿色城市的开端。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充足的就业岗位,便利的交通和优美宜居的环境是宜居城镇的重要标准。中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结合重庆山地特色,打造有山有水绿色生态小城镇不再是人们一纸蓝图。人们认同生态文化,并以其作为生活准则,是打造绿色生态小城镇的保障。例如,处理和回收生活废弃物,减少空气和噪声污染;合理运用通风、蓄能、阻热技术以及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手段;因地制宜制造生态景观,优化格局等措施。创造和谐软环境,小城镇建设将能吸引更多的目光,人口聚集能力也会不断增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生态小城镇的基础上,也许会创造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夏荣静. 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2010(48):30-36.
[2]翟毅. 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J]. 城市,2008,11:99-103.
[3]张伟光,刘吉双等. 国外农村城镇化发展新经验、新趋势[J]. 管理科学,2010(7):87-88.
[4]张群,秦川.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J]. 建设与管理,2008(12):100-104.
[5]单德启. 小城镇公共建筑与住区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44,156,174-175,261-262.
[6]汤铭潭,宋劲松等. 小城镇发展与规划概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08-211.
[7]曹小林,马小均. 小城镇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2):1-5.
[8]王士兰,陈行上,陈钢炎. 中国小城镇规划新视角[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90-291.
作者简介:
关键词:城镇化;中小城镇;旅游规划一、我国中小城镇的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一)中小城镇旅游发展的优势与潜力1、客源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在物质得到极大满足后,对精神上的追求越来强烈。在大中城市,几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对中小城镇旅游都存在一定的兴趣,城市中的旅游者们对回归自然,体验田园风光的渴望越来越强烈。钓鱼、划船、摘水果等在城市无法体验的休闲活动都对城市中旅游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
2、经济实力
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世界各国家和地区人均GDP(据2012年4月最新数据):中国人均GDP排名第89名,人均GDP为5,414美元。人均GDP的快速提升,使得越来越多人能够购买得起旅游产品。
(二)中小城镇旅游发展的问题
1、中小城镇建设的布局规划工作不适应小城镇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一部分中小城镇领导缺乏规划意识,一味追求地区GDP的提升,盲目开发旅游资源,未做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致使所规划中小城镇的旅游业难以做到健康可持续发展。
2、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导致其精品少,缺乏竞争力。
①目前国内中小城镇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和观光等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开发中片面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人文景观,没有形成旅游链。并且对各种参与式、文化类旅游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开发较少,导致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②产品品位不高,再加之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使得中小城镇旅游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③中小城镇旅游产品开发投入不足,缺乏深度的挖掘,导致精品少。
3、产品开发竞争多、协作少
中小城镇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关系密切,许多时候都需要相互协调。①小城镇旅游产品开发大多是在城镇居民、地方政府各自为政进的情况下行的。致使各中小城镇中各景区之间产品开发缺乏协调与联系。②缺乏与周围小城镇的协作。导致各个中小城镇的之间的景点缺乏联系,难以形成区域间的合作。
4、管理混乱
小城镇旅游区的许多管理人员由当地的干部或由当地农民兼任,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整体素质偏低。这与小城镇旅游的迅速发展相矛盾,导致小城镇旅游处于粗放经营状态,造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城镇旅游业的发展。
5、中小城镇的旅游产品开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环境本身就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前景。然而一些小城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缺乏对这一重要性的清晰认识,导致中小城镇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出现了重开发轻绿化,盲目修建景点设施,对树木草地也加以破坏,使景区失去了生机盎然的意境。
二、对于我国中小城镇旅游发展规划的建议
在城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过程中,做好中小城镇旅游发展规划既要摒弃盲目效仿,和搞“大一统”的做法,也要根据各个中小城镇客观实际,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找准定位,以此为中小城镇旅游产业良好的发展做好准备。
(一)区域规划
以城市为依托,提高市场知名度,并且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由于中小城镇市场知名度低,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借助其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以城市为依托,同时突出个性,强调特色。在扩大宣传影响的同时,着力打造拳头产品,以其他为辅助,软硬件同时提升,以优质的服务加上良好的资源吸引游客,提高知名度,以知名度促进产品销售。与此同时,中小城镇在旅游规划中应着重打破各级旅游部门封闭的现状,加强信息和业务沟通,避免各自为政的弊端。通过黄金线路将分散的中小城镇旅游点联络起来并使之形成网络,实现区域旅游也一体化,以取得整体效应。
(二)产品规划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突出特色,大打精品牌。这必须在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中做到“四字经”——“实、新、特、精”。即:从顾客实际需求出发,创新地开拓旅游市场,创造旅游精品项目,因地制宜地发展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
(三)服务规划
加强对导游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培训,提高管理素质,使之要达到对生态旅游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的全面掌握,对本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能流利讲述,给游客带来非凡的旅游感受。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摆脱传统的经验管理。
(四)生态规划
提高生态意识,适度发展旅游,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产业链。必须综合考虑环境生态容量、资源空间容量、游客心理容量及经济容量,合理控制日游客总量,真正做到适度开发,以维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 语
在中国镇化飞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好中小城镇旅游规划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作,完成好中小城镇旅游规划是一个异常艰辛的过程。本文提倡从区域、产品、服务、生态几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的规划格局。通过精密系统的规划,我们便可以实现:①各中小城镇旅游产业的区域合作,优势互补;②各个小城镇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特色突出,实现旅游精品的推出;③各个中小城镇旅游服务专业化;④中小城镇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 唐秀丽,乔忠,李应博.城乡统筹过程中小城镇旅游产品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6,21:19- 21.
[2] 李柏文.国内外城镇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10(006):88-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