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1-0000-02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c Exam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Zhang Yamin 1,Shi Sujuan2
(1. Luohe Medical College,Luohe462002,China;2. Luohe Medical College,Luohe462002,China)
Abstract:First introduced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d testing system design of necessity,secondly introduces the system of needs analysis,technical scheme selection,finally expounds the system.省略为服务器前台开发工具,作为后台开发工具,SQL 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B/S模式的系统结构【2】,分析并阐述了上机考试系统的基本流程、功能构成、开发环境和实现过程。
一、系统需求分析
(一)系统目标
设计项目在理论层面的预期目标和实践层面的预期目标。理论层面的预期目标: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考试系统的研究,观察该系统的实用性、合理性、和可推广性。实践层面的预期目标:通过将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考试系统应用于实际工作,简化传统纸质考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和公平公正性。
(二)系统基本要求
1.完善的安全机制【3】
为了提高上机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和公平、公正性,对系统实现安全性的途径、方法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网上考试系统的安全性(Security)在于:试卷的题目是随机生成的,所以每个人的试卷上的试题是不同的,保证了考生试卷答案的安全性。试卷答案是有教师录入,保证了试卷答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教师可以修改密码,也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防止试题泄漏。另外,教师密码和管理员密码在数据库中都采用了MD5密文形式存储(与某一常量字符串连接后MD5加密,可以防止MD5暴力破解),这保证了技术非法用户能够得到数据库数据,也无法登录密码。
2.系统的灵活性
网上考试系统的灵活性(Agility)在于:试卷上的题目均由题库中随机选出,有很大的灵活性。同时,教师可以选择录入的题型和试卷模板中各种类型题目的数量,增加了试卷的多样性。
3.省略为服务器前台开发工具,作为后台开发工具,SQL 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B/S网络运行模式的系统结构。
三、系统设计实现
(一)系统功能模块【4】设计
本系统面对的对象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系统角色包括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从而将系统功能模块划分为四大部分:系统模块,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
系统模块:包括倒计时和系统自动判卷两部分。系统模块在界面上没有专门的页面,它只是功能性的。
管理员模块:管理员可产生用户和修改用户并对用户授权。用户权限等级分明,若不是考试系统内的用户,将拒绝登陆;若是考试系统内的用户,将根据不同的用户身份凭密码登陆到不同的用户界面,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试题的保密性。
教师模块:包括①个人信息管理,可以修改个人信息包括修改密码。②题库管理,可以增加,删除,查看和修改各种类型的试题。③试卷管理,可以生成、修改、删除试卷。④成绩管理,可以统计、核算、查看、打印、导出学生的成绩。⑤成绩分析查询,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得分情况,设置该试题的难度系数,并分析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查询内容包括试题、试题库、试卷、考试、考生、成绩等所有的业务数据。
学生模块:包括在线考试、查询以往考试成绩、浏览考试新闻、留言等。
(二)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技术是上机考试系统的核心,它在数据的存储、维护、检索、分类、统计等诸多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本系统选择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本系统中的数据模型由管理员、教师、学生、试卷、成绩等表对象组成。
管理员表,用于存放管理员的用户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用户名、口令等。
教师表,用于存放教师的用户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姓名、口令等。
学生表,该表用于存放学生的相关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学号、姓名、口令、班级等。
试卷表,该表用于存放试卷的相关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填空题分值、填空题数量、判断题分值、判断题数量、单选题分值、单选题数量、多选题分值、多选题数量、考试时间、试卷名称等。
成绩表,该表用于存放成绩的相关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考试科目、考生学号、成绩、考试时间、是否补考、补考成绩、补考日期、结束时间等。
判断题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判断题编号、题干、正确答案、难度系数、添加日期、答案解析、状态标志等。
填空题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填空题编号、题干、正确答案、难度系数、添加日期、答案解析、填空个数、答案是否有序、状态标志等。
单选题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单选题编号、题干、正确答案、备选项(A、B、C、D)、难度系数、添加日期、答案解析、状态标志等。
多选题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多选题编号、题干、正确答案、备选项(A、B、C、D)、难度系数、添加日期、答案解析、状态标志等。
操作题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操作题编号、题干、正确答案难度系数、添加日期、答案解析、状态标志等。
(三)系统部分界面
四、结束语
本文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上机考试系统,取得的主要成果有以下几点:1.对网上考试系统做了一定的研究。对传统考试模式和上机考试模式的对比做了详细的研究。2.分析并开发了适合笔者所在单位的上机考试系统,实现了题库管理、自动组卷、自动改卷、考试异常情况处理等功能。3.完成了上机考试系统的开发,并投入使用,从测试结果来看,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当然,此次研究虽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对考试意外的应变能力不强,未能考虑对主观题的处理,对试卷结果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等,我们将在以后的使用及研究当中对其进行修改,以使其更加完善,稳健,易用。
参考文献:
[1]郭伟刚.计算机基础课无纸化考试模型初探[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报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145
[2]任国霞,魏蕾,刘红波,黄现代.基于B/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测试,农业网络信息,2004(12):41-44
关键词:考试系统;计算机基础;SQL
信息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练掌握和使用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技能。为了培养新时期的合格人才,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最直接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事务处理的能力,这也是最基本的教学要求。除此之外,计算机基础教学还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任务,以适应社会越来越高的用人要求[1-2]。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采用Visual C#和SQL Server开发,该考试系统既可以作为大学一年级分班考试的无纸化测试系统,又可以应用于这门课程的期末考试。
1系统总体设计
1.1系统概述
本系统包括考生网络综合考试系统和模拟自测
试系统。网络综合考试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考生信息维护、登陆、在线考试、考场信息管理、教师组卷、教师手动判卷、系统自动判卷、考生成绩管理等(如图1所示)。考生利用学号、姓名等信息登陆系统,开始考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后可提交试卷,系统可以自动对试卷判分。另外,为帮助学生自我测试和学习,专门设计了单机版的考生模拟自测试系统,该系统可随机组卷,自动判分,并能将各考核点的得分情况反馈给学生,方便学生学习。本文重点介绍网络综合考试系统的设计,单机版的实现类似。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题型包括传统的选择题、判断题和打字题,另外还包括Word、Excel操作题,本系统开发使用C#语言、SQL Server数据库,采用C/S模式实现。
图1网络综合考试系统功能结构
1.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2.1信息维护
考生信息:包含学生信息输入、修改、删除、导入等功能。学生基本信息可以通过系统录入,也可以通过从学校学生基本情况表中导入。学生基本信息录入后,可以由管理员用户对学生基本信息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教师信息:包括评卷教师和监考教师的基本信息。在教师参加评阅试卷前,教师可登陆系统并被系统授予阅卷和查询成绩、分析试卷等权限。教师基本信息包含教师姓名、教师编号、性别、任教科目等。
考场信息:包括考场的人数、数量、计算机编号、A\B卷考生分配等信息。
1.2.2考试过程管理
考生登录:当考生登录到考试系统界面时,根据输入的学号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验证通过后开始考试,否则给出错误提示信息。
考试过程:实现试卷提取、考试答案暂存、时间管理等功能。
交卷管理:实现试卷答案保存、计算机锁定、特殊情况处理。
1.2.3试卷管理
组卷与发卷:教师可以从课程难度级别,各种题型的数量等对某份试卷提出一定的要求后由系统自动生成试卷也可由教师指定出卷。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库中已有的试卷进行修改和删除,添加新试卷等。组卷完成后,在考试开始前按如下规则为每位考生生成试卷:随机生成试卷、指定单一试卷和A\B卷;
手动判卷:教师在登录后,选择自己所授的课程来阅卷,阅卷时应该挑选出未阅的试卷和试题,点击学生试卷编号或者点击已经选择的考生的某题目后显示题面和考生的答案以及该题目的标准得分,评阅后给出该题分数后再进行提交;
自动判卷:系统根据考生答案及标准答案,自动判卷并生成成绩。
1.2.4成绩管理
成绩统计:按班级或考场等选定方式统计成绩分布情况、各题得分情况。
成绩查询:按考生姓名、学号、班级等信息查询成绩。
1.3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需要从用户需求、数据库性能、对现实世界的模拟程度、开发应用的速度与质量等方面多加以考虑。设计一个合理的数据库,可为日后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带来便利,并能缩短系统的开发时间,减少开发成本。本系统主要数据库表的设计如下。
1)tb_questions:用于存放题目信息,包括字段qID(试题编号)、catID(类型编号)、KnowledgePoints(知识点)、ChapterID(章节编号)、qText(题目)、havePic(是否有图片)、qPicture(图片)等。
2)tb_answers:用于存放单选、多选和判断题的标准答案,包括字段qID(试题编号)、selectNum(选项号)、selectText(选项内容)、isRight(正确选项号)。
3)tb_Student:用于存放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字段stuID(学号)、stuName(姓名)、Password(登陆密码)、stuClass(学生班级)、stuColl(学生所在学院)。
4)tb_room:用于存放考场信息,包括字段roomID(考场编号)、roomName(考场名称)、teacher1(监考教师1)、teacher2(监考教师2)、teacher3(监考教师3)、Capacity(考场容量)。
5)tb_PaperSel:用于存放已出试卷,供学生抽卷使用,包括字段PaperID(试卷编号)、PaperName(试卷名称)、Danxuan1(单选1ID号),以及各题的ID号。
6)tb_ExamineeList:用于存放考生的考试情况,包括该考生的试卷信息、登陆信息、考场信息等。
2系统实现
2.1数据库相关技术
系统采用ADO技术实现C#与SQL Server的连接[3-4],采用SqlConnection类实现。
public static SqlConnection sqlconn = new; SqlConnection("server=ibm\\weapon;Uid=sa;pwd=;DataBase=DJKS");
sqlconn.Open();
数据库的查询、编辑等操作主要通过SqlDataAdapter和DataSet类实现,如:
//获得单选题目
SqlDataAdapter dataadapter = new SqlDataAdapter("select qID,qText from tb_questions where qID=" + tihao, sqlconn);
DataSet dataset = new DataSet();
dataadapter.Fill(dataset, "题目");
Question = (string)dataset.Tables["题目"].Rows[0]["qText"];
qID = Convert.ToString(dataset.Tables ["题目"].Rows[0]["qID"]);
2.2系统判分功能的设计
计算机基础课程试卷的题目有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打字题,主观题包括Word、Excel操作题。我们为每种题型设计了相应的类,以单选题为例,单选题类封装了单选题号、题目、选项、正确答案和用户答案等字段,封装了单选题初始化、单选题判分等方法。对于单选题的判分比较简单,只要将单选题的正确答案和用户的答案作比较即可(进行字符串的比较)。多选题与判断题的判分与单选题基本相同。
打字题的设计和判分与上者稍有不同,在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问题:
1) 提示考生当前的打字位置;
2) 已完成的输入应能判别出正确的字符和错误的字符,并以不同的颜色显示;
3) 关闭控件的复制粘贴功能,防止考生通过复制粘贴完成打字题;
4) 根据考生答题正确率给分。
系统使用两个 RichTextBox控件分别用来显示打字题目和接受考生输入。前两个问题通过RichTextBox控件的TextChanged事件编程解决。在TextChanged事件中,首先利用RichTextBox. SelectionStart属性获得考生输入点,在显示题目的RichTextBox控件中使用RichTextBox. Select()方法选中对应字符,然后修改RichTextBox.SelectionBackColor属性,
改变打字题目中待打字符的颜色,以提示考生当前的打字位置。在TextChanged事件中,以字符为单位依次比较两个控件中对应字符是否相等,利用RichTextBox.Selection- Color属性,在接受考生输入的RichTextBox中修改正确和错误字符的颜色。将RichTextBox的ShortCutsEnable属性设为False,可关闭控件的快捷方式菜单,防止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功能答题。最后将考生答案字符串和打字题目字符串进行比较,按正确率给出分数。
对于主观题的判分是通过VBA技术实现的。以Word操作题为例,.Net将Word操作封装成了类,使用动态链接库文件向用户提供接口[5-6],使用前需添加引用COM组件中的Microsoft Word 11.0 Object Library组件,另外在项目中添加引用Using Word。操作步骤如图2所示。
图2VBA操作步骤
Word应用程序及文档的打开需要实例化Word.Application 类和Word.Document类的两个对象。利用Application.Documents.Open()方法打开Word及应用程序;利用Document对象的子对象实现文件操作;利用Application.Quit()方法实现文档及程序的关闭。文件具体操作都被封装在了Word.Document类以及其子类中,结构图如图3所示。
操作题判分的依据是各得分点,系统将每道题目的得分点记录在该题的对象中。判分时,采用VBA技术读出文档的属性,比较得分点,实现判分。
3题库设计
考试系统中,题库设计是其关键。本系统在题库的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了考试试卷组成时试题的合理性和学生考试中重复抽取题目的情况。具体设计如下:
1) 为了让考试题目能覆盖整个教材,数据库在设计的时候把教材按章节分为很多知识点,数据库中每个题目都具有知识点和章节字段。
2) 专门为知识点建立数据表,教师出题时,可以通过知识点查找试题。
3) 为了将每一个考生的试题单独存档,考生成功登陆后,会自动建立一个以考生学号命名的文件
夹,所有考生的答案均保存在该文件夹下。考试结束后,文件会以二进制流的形式存入SQL Server数据库。
4运行效果
考试系统可以安装在标准的机房(30台机器)。考试系统自动组卷、阅卷可以重复使用。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评分和成绩、做试题分析也可很快完成,大大提高了考试效率。另外试卷的保存在性价比低、占地空间小的磁介质上,节省了学校的财力、物力。我校4000多人的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基础的试卷的保存(包括学生的试卷及其答题内容和评分细节)只需要4张光盘。考试系统还有配套的单机版练习和模拟考试软件方便学生课下练习。系统实施一学期,提高了学生的考试通过率,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能力和分班教学提供有利帮助。
参考文献:
[1] 林川.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考试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55-59.
[2] 胡斌.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 教育信息化,2006(2):43-44.
[3] 明日科技. Visual C# 开发技术大全[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300-302.
[4] 张奇. Visual C# 2005 数据库项目案例导航[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50-156.
[5] 李小军. VBA实现EXCEL数据录入有效性检查[J]. 电脑学习,2009(6):44-46.
[6] 刘新伟,王遂缠,杨晓军,等. C#对Surfer及Word的接口及应用[J]. 甘肃科技,2009(23):19-22.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xam System for the Cours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s
XIE Li-li, LI Qin, ZHANG Rong-xin, FU Ch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Engineer,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 Tianjin 300410, China)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教学
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作为广西北部湾地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每年入学的新生比较多,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统考的必修课,所以搞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和省级统考的通过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们学校有多个专业,但跟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不多,像一些汽车、机电、学前教育专业与计算机专业有差别,所以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会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之处,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从我校的生源特点、教学特色及培养目标考虑,改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很有必要,这关系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成效,关系到我校学生每年参加省统考的及格率。下面就我校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改进解决的办法作一浅析。
一、根据教学规律,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根据教学规律,强化课堂教学管理,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所要求的教学环境比较高。在2011年以前,我校的计算机教学在学校的计算机中心机房内进行,由于计算机比较落后,机房没有空调设备,网络不稳定,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积极性很差,影响了班级正常教学。差的教学环境也就使我校计算机省统考通过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学校领导的不断努力下,学校在2011年下半年筹集了资金买了一批联想的新电脑。我校便利用这批新电脑组装了四个带网络的计算机机房。在2012年上半年的时候,我校已经全面启动新机房进行计算机教学。教学环境的改善也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积极性,教学工作也能很顺利的按计划展开。在2012年下半年省统考中,我校的通过率已经大幅度的提升了。
二、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及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动态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对于计算机类的应用性课程,集中授课和上机指导是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计算机应用基础属于应用性课程,一个概念、一条命令都是通过相应的操作来表达,如windows使用、办公室软件的操作等知识的讲解已经无法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去完成,特别是互联网知识,如果只是“纸上谈兵”的话,学生就无从理解、掌握。同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都安排在第一学期,由于刚进校新生的计算机知识起点比较低,静态图文较难抽象、连贯理解。因此,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教学,符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点,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室是由计算机、投影及音频网络设备组成的一个综合网络系统,它容易实现手把手教学方式,具有直观、同步、集中和互动特性,达到讲演统一、演练统一,特别适合应用操作类课程教学。而网络教学平台是实现网络辅助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把传统教学方法和网络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一部分课时由老师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跟学生面对面直接传授,另一部分课时则由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利用机房的局域网来建立学习资料共享,它把教师的课件、教学要求、重难点、课后作业、模拟试题等都放在共享文件夹里,供学生使用,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
三、采取分层次教学和分类考核方式,改变及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实施分层次教学,是使层次不同的学生分别掌握适合他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更注重开发不同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思维能力。因此,在一堂课中,它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针对优、中、差三类学生制定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高等学习目标、中等学习目标、基本学习目标。此时,教师不但重视了教学中的统一标准,突出了学习要求的一致性,以保证学生打好坚实的素质基础,又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了学习的层次性,做到了“划一性”和“层次性”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对后进生保“底”(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对优生上不封“顶”(鼓励他们向更广、更深的学习目标进军)。在学生选择学习目标时,教师要加强指导,使学生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让目标成为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我校作为北部湾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既招收初中起点的生源,也招收高中起点的生源,每年还要对本市大量返乡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其中包括电脑技术培训。初中、高中生以及农民工的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如果他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都采取同一个标准,那么,教学若按中技生培养要求制定,高技生就会“吃不饱”,埋怨教学在浪费时间,容易打击高技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若按高技生标准制定,中技生就可能“消化不良”,容易制约中技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具体实施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考核目标。由于我们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通过计算机初级考试,所以无论是高技还是中技生所教内容和教学的时间都是一致的。比如我所在的汽车维修专业就安排每周一天(6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在上高技班的时候,我一般会讲得比较快,让学生练习的时间比较长,通过回收的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如果考试大纲的内容掌握得比较好,内容就会适量的延伸一点,这样我们高技班的同学就觉得上课时间很充实。在上中技班的时候,我会把所讲内容再细分一点,内容不会延伸,就像少吃多餐一样,这样容易让学生慢慢消化,这样中技生就会把考试大纲里的内容完全吃透。这种分层教学和分类考核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突出我校的教学特色
技能是运用某种知识经验,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学生要想成为技能高手,就要将技能训练贯穿于学习的始终。技能需要一点一滴磨炼而成。从新生入学起,学生就应该认识到掌握技能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基础性训练。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同步教学方式,由于教学直观,学生很容易领会掌握,但要达到熟练操作和灵活应用的程度还有差距,这就需要课任老师应十分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演示教学力求做到既要结合实际,让学生感到学有意义,提高学习兴趣,又要扣紧统考题型。由于以前设备不足或技能教学理念不强,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不到1∶1,学生没有足够的练习课时,也就不可能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现在,我校已经改善了设备,使用的都是全新的设备,所以,完全可以按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可按4:6分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只作简单讲授,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实训操作,学生在实践中领会要点、学好技能,突出体现理工学校的教学特色。
五、加强实操纪律,重抓上机训练,建立“考证促学”激励机制
论文摘要: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基于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为了更好的培养时代与社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实在必行,并从师资培养、教材改革、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这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改革。
在我国,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目标的。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是,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拥有在信息化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技术逐渐得到普及,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求职者计算机的水平如何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用人依据之一。但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必须对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为更好的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为避免盲目跟进,调研是教学改革的必要前提,是改革的依据,必须了解其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可以通过学生进行摸底测试和填写调研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计算机的基础情况,了解他们对这门课程的期望和要求,以便对症下药。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应用基础课程师资力量薄弱,该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师资结构的分布存在着不合理性,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导致教学内容无法深入。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理念偏离,一些高职院校将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量化教学质量的指标,使很多学校片面要求通过率,有些学校甚至将通过率作为考核教师的依据,教师为了提高通过率教学中运用题海战术以提高通过率,不利于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教学理念。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仍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明显的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难以统一,计算机基础课程从小学到高中都会开设,但是由于存在着地区差异与个体差异,一些学生计算机使用率几乎为零,而一些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常用操作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难以统一,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应用基础课程评价标准缺乏合理性,多数高职院校仍以试卷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这种评价方式缺乏合理性,显然无法适应当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力量。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很快,要想让学生能够获取最新的知识,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目前在中国,学校教育是滞后于实际发展的,所以为了能够跟上信息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师要坚持不断给自己充电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学校应多给教师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通过短期的学习和交流,增强教师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紧跟时代步伐。高职院校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及相应专业对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有所不同,编写教材讲义格外重要。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但现在的计算机教材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内容简略,知识结构不系统,甚至有些老化了的知识还出现在教材上,而一些新的技术、新知识又未能及时补充到教材中,不能为教学所用。鼓励教师编写教材讲义,促使他们能将现实生活中的新技术及时更新到教学中,收集更多的教学素材和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只有教材跟上时代的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改变传统考试方式,实现考试方式多元化。目前,尽管高有些职院校已做出上机考核代替笔试考核的改革,但是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如考生由于事先不熟悉考试环境,导致考试发挥失常,更严重者还有得零分的情况,针对出现的类似情况,应借鉴国家或省级计算机考证考试的经验,要求学生获取一个国家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证书为基本前提,结合教学中的过程化考核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考试题库,允许学生使用网络环境进行课外学习和练习,考试试题可采用从题库中随机性的抽取的方式,使学生做到有备而来,也能很好的促进他们平时的学习,增加学习的兴趣。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工作、学习、娱乐都离开计算机,它既是学习对象又是学习工具,通过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刚开始会抱着极高的学习兴致来学这门课,但是学习兴致很快就变淡了。通过调查,我们获知是教学方法存在着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的一个教室、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已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改革的需要,理论教学一般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对于课时少、内容多、知识新的计算机课程来说是不适应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是为地方经济培养技术型和高技能型人才。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操作性较强,所以将授课环境安排在机房更科学、合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边学边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工学结合。
总之,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和系统工程,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和技能,如何使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的快速需求,如何实现双赢,它需要任课教师和广大学生长时间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考试;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考试现状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已成为当代许多高校作为新生人校必修课程之一。无论哪个专业,每个大学生必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就属其一。《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属全校性课程,一般统一在大一上学期开设。因此,同时参加考试的学生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大。
目前,这门课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计算机的应用结果,亲身体会计算机应用的优点。这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从实践中理解理论,在理论中深入掌握实践的本质。
期末考试同样也分上机操作试题与理论试卷试题。现在的上机考试多采取实验课随堂出题测试,上机考试的分数计入期末总成绩。
另外,在学校考试周中,再统一组织所有相关学生参加笔试考试。主要形式是提前由教师预先出好几套试卷,由教务处组织印刷。到了考试周,学生考试。考试结束后,教师立即开始手工阅卷工作。
二、考试方式的客观约束
(一)上机考试的客观约束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全校性考试,普通高校每年参加这门课考试的学生人数都有上千,甚至更多。然而,大多数学校的机房数量有限,不可能同时提供如此之多的机器设备用于上机操作考试同时进行。因此,现在的上机考试多采取实验课随堂出题测试,上机考试的分数作为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
理论试卷考试比较容易实现同一时间进行。到了考试周,学生在教室里做试卷,教室数量充足,是完全可以在同一时间完成的。但是,在考试结束后,教师繁重的阅卷工作随之而来。
(二)课程性质与考试方式的关系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多为动手操作,例如:新建文件夹、制作电子文档、制作电子表格、制作演示文稿等。所以,大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动手操作能力应是这门课考核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说考试方式以上机操作考核为主。
理论考试主要是为了考核学生对计算机本质的认识,对计算机基本原理的理解。如果没有理论教学,学生容易陷入在上机实验中“照葫芦画瓢”的误区,不能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理论考试现在多以纸质试卷在同一时间进行。试题类型包括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考核,例如:排他选择能力、判断对错能力、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计算能力、操作过程描述等。试卷所有试题由任课教师手工批阅。由于理论试卷考试一般在学期的最后几天组织,试卷量较大,教师阅卷与统分工作显得尤为繁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考虑一些客观题采用机器批阅的形式,如选择题、判断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轻阅卷教师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机器批阅更不容易产生过度疲劳而出错。
三、信息技术对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方式的影响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同样,信息技术也可以帮我们改进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试方式,克服一些客观约束,提高效率。
信息技术中包括的程序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都可以为我们实现机试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
(一)信息技术为机试提供的技术支持
我们先来看看程序设计技术对机试的技术支持。如今,有很多有效的程序设计工具,如Visual Studio系列、JAVA等。利用这些程序设计工具设计软件,将一些规范工作流程记录下来,可以代替一些手工的重复性劳动。如考试中客观题的批阅,是完全可以用机器替代的。手工批阅客观题,即使是一名很熟练的教师,批改40道单选题,平均需要60秒。如果用程序来实现的话,大约在1秒内就完成了。而且,即使一名熟练又细心的教师,在长时间重复劳动中免不了会疲劳而导致出错。反之,程序没有这样的限制。另外,可以用程序来严格控制考试时间,到时间由程序自动收卷。
其次,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也为考试方式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比如:考试试题可分类存储于试题库中,这样在考试进行前,可以从试题库中随即抽取试题进行组合,这样更能有效地防止作弊行为。再如:在数据库中预先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学号、姓名、专业班级等),试卷批阅后,自动将本试卷的分数匹配添加至相应学生记录中,从而减少教师登分的过程。
再者,网络技术可帮助实现试题于服务器端统一管理、试卷提交位置的统一分配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人性化的考试环境,比如考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可用动态字体或语音进行适时提醒。
(二)借助MIS改进考试方式
MIS,即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它是基于信息技术针对不同应用,实现目标的用户一机器系统。针对不同的应用,MIS可以有其他一些名称,如“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库存管理信息系统”、“考试系统”等。
对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也可借助MIS来克月Ekes的一些约束,提高考试的公平度、考试效率、阅卷效率、节约纸张与人力。
(三)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功能流程分析
此系统将上机考试与理论考试结合起来,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学生不需要参加两次考试。考试以机试为主。上机操作题型基本内容可以不变,理论测试题中的操作描述题可以省略。由于学校计算机设备的限制,仍然不能实现所有学生同时考试,所以该系统要有丰富的试题库,以供随饥抽题。
系统考试模块功能流程如图1所示。
四、结语
在利用信息技术改进考试方式之前,我们要明确两点:(1)考试方式的任何变革,不能改变教学目标,即培养大学生应用计算机基础的能力;(2)考试方式应结合实际,充分考虑本校可以利用的资源及客观约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