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葡萄沟教学反思

葡萄沟教学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葡萄沟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葡萄沟教学反思

葡萄沟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研究;活动推进;引导

一、前置性小研究充满活力

“先学后教”的语文课堂,注重学生前置性学习。前置性学习突出研究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置性小研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前预习,和课前预习相比有相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地方。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使其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将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载体是在“根本、简单、开放”的教学设计上下工夫。因此,学生的前置性小研究要成为教师的教学设计,而不是盲目地进行课前预习的作业布置。“简单”不是指内容简单或者难度较小,而是设计的环节简单,要留给学生很大的空间,让他们去发挥。“根本”就是核心,即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或问题。要求教师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难点,语文教学要看阅读推进了没有。在开放的形式中完成前置性小研究。《吐鲁番的葡萄沟》前置性研究,教师的设计是:让孩子们去发现课文中的美,可以是语言方面,可以是对象(葡萄)的形美、味美,亦可是人美。“三美”的探究,让孩子们感受作者是怎样把葡萄的味美写具体的,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升华,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近距离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悟出读法,读出真情,得以进步;在学生读悟的基础上,观看葡萄沟葡萄丰收的景象,拉近了文本与学生情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由衷地发出赞美之声,把握了课文的灵魂,积淀了学生的素养。这样的研究必须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进行,让其充满活力。

二、课堂环节过渡转换为活动推进

以前有这样一句话“有问题找老师”,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上应该落实“有问题找学生”,这样转变就是教师的教转换为学生的学。学生能做的事情,教师坚决不做,包括不重复、不强调、不补充,重在营造让每个孩子有话敢说、可说、会说的课堂环境。首先,在整个课堂推进中改变过去各个环节的过渡,转换为各个活动的推进。《清平乐・村居》课堂推进中,设计三个活动:认识人物,形成评价;对比发现,了解“词”性;吟诵词赋,积累提高。我以“诗中有画”为线,让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走进词境,并在宁静清丽的乡景、和平安详的人物场景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景进行深入研究。兴趣是牵引学习的最佳动力,学生兴致盎然地把兴趣集中在一点上,深入探究,必定成果斐然。确实,课堂中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如诗般恬静的画,生动又合乎语境的表演,简洁独到的评点,都让人感受到,他们真正与词人的心一起跃动,走进了词人文字书写的意境。

三个活动,连贯推进,完成了教学任务,是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完成的。其次,教师必须淡化“讲霸”作用,为达成课程目标,不是教师积极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活动中引领学生走向知识,让孩子们自己获得知识。《草原》第一自然段中“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对草原特点的高度概括,但孩子们理解起来很困难。老师给孩子们解释,就不是先学后教了,在学生读文的基础上,设计了画草原这一活动。线条描形,颜料涂色。描形属于白描,勾画草原的层次美:小丘、牛羊、骏马、天际,意在感受其不茫茫,草原充满了层次感。学生涂色时毫不犹豫,拿起绿色涂在了勾勒的线条上。利用这一活动的引领,对草原的了解与对那句话的理解,成了孩子们内心的一种感悟。“讲”转换为“引”,课堂将会成为“学霸”的乐园。最后,改变“中转式”的教学过程。教师不要在教材和学生中间挡着,要让学生和教材直接联系,而且不止一条联系渠道,形成一个环状的流程,互相联系,扩大学生学的空间与时间。

三、反思,为“引”找到出口

“先学后教”的课堂,工夫要下在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个方面。需要课前反思,也就是设计的引导策略定型后,重试策略的可行性与效果,把预期的目标初步定位,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预测引导策略会遇到哪些问题,为以学定教在课堂上改变策略做好准备。同时反思过去的课堂,反思引导非常成功的地方;反思引导不理想、不顺畅,没有达到目标的方面,也就是教师的引导策略与方法。这种反思在课后,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指向性,对调控自己的工作有积极的帮助意义。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积极能动因素是学生,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与场景,用无穷的智慧去应对那些灵动的生命,让孩子们的生命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葡萄沟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参加比赛的每位老师教学态度端正,课前能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备课,准备课件,教具,课堂教学中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良好。在比赛中出现了很多闪光点,值得推广:

1、注重了文本细读。所有授课教师都能通过文本的详细阅读,逐字逐句地对关键词、中心句、各种表现手法等,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彻的解读。比如徐老师抓住了文眼“惑”字,一字引出了全文的中心。杨老师抓住“望、馋得流口水、抓耳挠腮”等动词等于抓住了皮皮和汪汪的神态和动作。

2、注重学法指导。尤其是廖老师在古诗教学中的“平长仄短”诵读法,看注释理解古诗法,将古诗中的单音字转换成现代的双音词的翻译法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3、注重讲练结合。这点肖老师做得特别好,她巧妙地利用了课文的精彩句段,要求学生仿说家乡的特产,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型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课后作业要求设计一则广告,推荐葡萄沟。

4、教学形式多样。比如杨老师设计的读一读、摆一摆、演一演、想一想等环节,寓教于乐,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真正愿学乐学。

5、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比如肖老师的课件图片丰富、资料齐全。杨老师的准备的小岛、椰子树教具、徐老师的纸船学具都为学生理解文本起到了关键作用。

说到听课后的感悟,还是想强调两句老话:

第一句是请脱下公开课繁华的外衣,还语文本色自然。不少老师把公开课的教学目标定得过高过全,想通过一堂公开课多展示一些自己的教学理念,想多教一点文学常识、想多几个拓展练习、想多教学生几种学法,这种积极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这种探索的精神是也值得鼓励的,但一堂课中承载了太多的内容却很可能让老师和学生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很可能导致两种后果的产生:一是因为内容太多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太多的内容挤掉了对语文教学之根本——文本的理解感悟时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主次不分明,中心不突出。因此,我们期待“删繁就简教语文”,提倡“简约、务实、自然、真诚”的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自然、简朴实在,即“可留可不留的坚决不留,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可做可不做的尽量不做”——凭借简单的教学目标、简单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

第二句老话:阅读教学,“读”占鳌头。朗读的重要性自不需多说。朗读看起来是最简单的一种教学方法,可要想指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感悟却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我想指导朗读可以从“四有”入手。

一是读有层次。

有些老师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这是不切实际的。读出感情应建立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应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的三个层次,一定得循序渐进。

二是读有指导,这个指导不应着眼于指导学生如何读好停顿、重音,而是要引导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在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悟。

三是读有示范。四是读有评价。

葡萄沟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语录一:“这个问题是你提出的,请你自己点名吧!”

初次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话语,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平等,老师把点名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平等对话的自由,同时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自主地走进了文本的言语的深处。看来这种做法是值得尝试的,然而,课堂上的反馈让我们有喜有忧。

案例一:语文课堂上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课堂上,老师请一名学生起来提问,这位学生兴致极高起身质疑,问题提得很有思考价值,教师满心欢喜,请他点名请人回答,点名者自己点完名后,因为享受了点名的乐趣,心中美滋滋的,只顾着高兴,哪里还听得进别人的回答。其他学生有的能够用心听一听,有的因为没有被点到,无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也有的因为无聊,自己在抽屉里寻找快乐。

镜头二:在《葡萄沟》一课中,初读了第三段后,老师让学生对“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提问,一位学生踊跃举手提问:“葡萄干是在什么地方制成的?”他正准备点名让别人回答,周围立即就有学生笑答道:“这还用问,在阴房呗!”点名者怏怏地坐下。

案例二:学习《挑山工》伊开始,学生只提出一些疏通性问题,如:①挑山工是什么人?②他们是怎样工作的?③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这时老师对学生说:“你再读读课文想想,提的问题自己能不能解答,如果真的不能,我们大家帮你。”学生是很聪明的,我发现,过了一会他们书本上的问号会少去一些。同时,教师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还有一些更想知道的问题,如作者与挑山工相遇的经过怎样?挑山工给了他哪些深刻印象?其中哪一点启发最大?作者为什么说这位山民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作者画挑山工有什么用意?并让学生讨论比较这两组问题,哪些问题更能有思考价值。这一讨论,使他们认识到,在促使自己深入思考的地方,应留意重点的词句,选择性地提出问题,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的好习惯。

反思: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在这里,教师采用了给学生点名权的方法,顺利地打开了学生的心智大门。但是,我们从案例1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形式的积极性重于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的现象,其中也折射出个别学生思维的惰性。为此,老师很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意义,刺激他的积极思维。同样是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却是大相径庭的。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案例2中的老师没有一味跟着学生走,由着学生走,而是指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梳理、调整、提升,选准学习目标,围绕那些有很大的覆盖面和穿透力、相互之间有关联的或相对集中的专题研究。

语录二:“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

当学生的语言无法表达他自己的想法或者他们一起讨论后,仍无法得出满意的解决方案时,老师的一句:“我想给你们提个建议?”对学生会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在对话中,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求异思维的发展,也不排斥阅读中思维的求同。

案例一:适时点拨求异

“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是人教版第十一册《月光曲》中的一句话,在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让学生用“幽静”一词造句。然而所造之句真是令人失望。

甲:今天,我在幽静的津河边散步。

乙:竹林里真幽静呀!

丙:下午,我们在幽静的树林里踢球。

……

不难看出,这三个句子似乎都造出了“幽静”的美,写出了“幽静”的环境;但是,甲句模仿之迹明显,乙句求速不求质,有投机取巧之嫌,丙句中“踢球”与“幽静”又形成了冲突,显得不协调。面对这样的句子,教师必须给以正确地引导:“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请你们充当小小画家,按照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四要素展开讨论。”学生们的讨论非常热烈,非常精彩。

不一会儿,一幅幅幽静的画面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明晰起来了,一个个优美的句子也在他们笔下诞生了。

甲:清晨,雾还没有散,爷爷就来到幽静的河边练习太极拳了。

乙:黄昏,我和几个小伙伴来到幽静的竹林里写生。

丙:夜晚,月光洒在田野上,乡村是多么幽静呀!

……

其中也有别出心裁的,如“清晨的树林里薄雾缭绕,偶尔传出几声鸟叫,真幽静呀!”此处以小动写出了大静,真棒!

反思:点拨是一种艺术,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点拨,将会给学生在知识上以启发,开启学习的门径;在精神上以振奋,活跃思维,养成会学的能力、习惯,享受学会的喜悦。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现场资源(学生说、读等活动),引发学生“对话”的契机,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生发的世界,走进老师及同伴的心灵深处。

案例二:及时总结求同

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片段,有的学生提出:这位隐者是谁?是神仙吗?针对这一疑难,同学的回答各式各样:诗人、僧人、道士、采药人、医生……都为自己的看法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教师说:“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我们能不能再仔细地读读诗,边读边想,从诗中的一些词语里,把这位隐者‘画’出来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大增,讨论十分热烈。有的说:“我从‘采药’这个词里想象隐者是懂医术的人,他采了药为人治病,是一位救人的良医。”有的说:“‘云深不知处’说明隐者的采药是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他不辞辛劳、不怕艰险,隐居在深山,采药行医,是个大好人。”有的还说:“‘松下问童子’的‘松’也有意思,是不是也象征隐士的品格像松树一样坚强,精神像松树一样长青。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的老人。”……正是有了教师的点拨,课堂上学生才会意趣横生,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葡萄沟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一、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上好这一堂课的基础。那么新课改的语文课堂,上课之始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在备课时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这样上学生会不会喜欢……”。我尤其注重每一堂课的导入部分,精心设计每一段导语,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还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老舍的《草原》这篇课文时,找来草原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美丽的草原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对于草原的美是如此惊叹!我扣之心弦地提出:“面对草原你们想问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很多学生提出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草原去看一看。“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二、语文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新课改的探索实践中,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在新课改的课堂中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所以,我在语文课堂上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诱导者和辅导者。在讲课时不急于很完整地去“灌”, 而是把机会让给学生,尊重学生。从讲台上走下来,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呈现自己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平等、自由、民主、尊重,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错了或说错了,我不会大惊小怪,而是耐心的和学生共同来分析为什么错了,原因在哪里。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以鼓励其继续努力。

三、语文课堂上尊重学生的课堂需要

对于语文教师,要有效提高四十分钟课堂效率,就必须要了解学生心理,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和发展需要。按照人的需要是行为动力的本源这一规律而展开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工作,让教师的人格、学识和教学艺术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利用好语文课堂教学这块最前沿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借助于学生的角色认同,以有感情朗读或讲述、对话、短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和主人公沟通,学生在归属需要默默推动下就会把主人公看成“自己人”,就会产生同情心,就会产生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切感受。我们以往在课堂教学中,致力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说得天花乱坠,口干舌燥,板书写了一大堆,而学生却听得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还不如让学生深入作品中,借助多种形式进入作品进入角色,进行角色认同后对主人公形象有了最直观的印象和见解,那样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留下的记忆也会更深刻。

四、语文课堂要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在课堂的质疑解惑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天空,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时,文中出现了两个形近字,“密”和“蜜”,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老师教给学生方法但有的孩子就是记不住,我就想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思考,我问“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区分使用这两个字呢?”学生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一个孩子说山上种了很多树,非常茂密,就用“密”,蜜蜂是小虫子就用“蜜”;另一个孩子说把心事藏在大山里就是秘密,要用“密”;小蜜蜂每天用心的采花蜜,就用“蜜”。孩子们的思考结果五花八门,大家在发言中就记住了这两个字的用法。在活动中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学会学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实践性的体现,也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长期以来,语文课都是老师偏重讲解、提问和分析,学生则“君子动口不动手”,因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一直得不到锻炼。语文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密切配合,协调活动,通过看、听、说、议、诵、赞、辩、唱、演等多种形式,在做中学,动中悟,教、学、做合一,使语文训练实而见活,动而有序,真正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的体会“负荆请罪”的意思,我在课前准备好了荆条,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表演这个小故事,并让演得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大家非常认真的表演竟出乎我的意料,不但把人物的表情动作演得出神入化,而且还加入了个人的理解,把人物形象表演的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