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唐诗蜀道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创设情境,歌咏成诵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诸如李白的《蜀道难》等古典诗词是高度凝练、字字玑珠、便于人们口传心授、朗朗上口的纯粹的语言艺术。因为相比于戏剧、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它既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富有张力的人物形象,也没有严格的“三一律”和尖锐的矛盾冲突,更缺少对场景的铺写或对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等,它所具备的仅仅是高度凝练和高度概括的语言、优美的节奏韵律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而这种语言文字中的美学韵味,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吟咏诵读才能感知与体会。此外,古典诗词从来到人间的第一天起就与音乐成为一对难舍难分的孪生姐妹,因而它所具有的独特的铿锵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优雅的韵律等美学特质,学生也只有通过用心吟诵才能真正体会得到。所以,在李白的《蜀道难》等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文本的不同题材、不同内容、不同艺术风格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诵读、涵泳之兴趣,以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知、品鉴其美学特质。
讲解李白《蜀道难》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视频《文化大百科・蜀道难》,当学生美美地享受了精美的视听觉盛宴后,急于走进文本的心情溢于言表。随之,再为学生播放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的配乐朗诵,这样在音视频的导引下,学生不约而同抑扬顿挫地高声诵读起了《蜀道难》:“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二、品鉴意境,领略风光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多媒体电教设备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设施可以集图像、文字、声音、符号等于一体,能够将无声、静止、抽象的古典诗词文本有声化、动态化、具体化、形象化,在视频的声、光、色、图像等元素的综合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将他们带入亦真亦幻、精彩纷呈的古典诗词文本中,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古典诗词教学中难以处理的诸如语言高度凝练、意境极为深远广阔、形象极为生动、时空跨度极大、情感跳跃极大等难题。所以,语文教师该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将古典诗词的美学特质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理解、鉴赏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
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诗中精心描绘的诸多画面亦真亦幻、此隐彼现,山之高峻、水之湍急、河山之相互映衬、林木之荒芜沉寂、悬崖峭壁之险要等均有摄人心魄之势,全诗所描绘的山川景色气象宏伟、境界阔大、意境深远,沈德潜评价其语言“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然而,《蜀道难》上述的众多美学意象和美丽画面,如果仅借古典诗词传统教学中的简介作者生平、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掌握理解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借用的典故、诗人的情感意向等方法显然是无法让学生体会得到的。所以,在李白的《蜀道难》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本中描述的画面精心制作成PPT课件,并将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郭文景根据李白的《蜀道难》创作的交响乐《蜀道难》做为背景音乐。在学生用心体会诗中诸多审美意象所构成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深邃意境时,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就会获得借描述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而带来回肠荡气之感,同时,也会被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所深深感染。
三、读写结合,提升能力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意境含蓄美、语言凝练美、意蕴深邃美、情感丰富美、时空跨度大等美学特质。在诸如李白的《蜀道难》等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只用几个字来表现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幻化无穷的自然景观、辽阔深远的意境等,一首短小精悍的古典诗词犹如一幅用寥寥几笔勾勒而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山水写意画,其间留有的大量“空白”给学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想象与联想空间。古典诗词中这一具有含蓄蕴藉韵味的美学特点,显然给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带来了诸多不便。因为高中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等尚欠丰富,对于诸如李白《蜀道难》等古典诗词中所表达出来的作者的丰富情感和深沉意蕴等有时还无法准确、深刻地理解和体味,而古典诗词具有的无穷意蕴本身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至上境界。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在古典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处进行再度创作,就可以顺利解决古典诗词因具有上述美学特质而给学生的阅读、品鉴等带来的诸多不便。
比如,李白的《蜀道难》教学,可以在引导学生诵读体味诗歌的韵律美,理解品鉴诗歌的丰富意蕴,细品深究诗人在诗歌中寄寓的丰富情感等美学意蕴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挥动生花之妙笔或者挥洒灵动之画笔在文本中选择自己觉得最能体现“言有尽而意无穷”,又最有再度创作价值之处进行补写或者描绘,以期在此过程中既加深学生对文本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的感知、理解、鉴赏等,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蜀道;五丁;石牛道;蜀道诗
蜀道是连接长安与成都的驿道,是一个穿越秦巴山地的道路交通体系。长期以来,蜀道以艰险著称。关于这条穿越崇山峻岭的道路,民间流传着关于它的传说。
一、蜀道与五丁神话
蜀道南段的金牛道,又称石牛道,自汉中越七盘岭入四川境,经朝天驿过剑门关,被称之为“蜀之咽喉”。金牛道因为石牛和五丁的传说,具有一种奇幻的色彩。
《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蜀王本记》云:“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得道通,石牛力也。后遣丞相张x等随石牛道伐蜀。”
《太平御览》卷八八八亦引此:“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余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土地。秦当得蜀矣。秦王恐亡相见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王以为金便,乃令五丁拖牛成道,置三枚于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
扬雄《蜀王本记》有关石牛道的记载有赖于类书而保存下来。秦惠王欲征伐蜀,但是苦于没有路。于是秦惠王想到了一个办法:刻五头石牛,置金于石牛身后,贪财的蜀王以为石牛能便金。随即派了五名大力士前去拖牛,拖牛的过程中便开辟了蜀道。这个神话故事讲述了石牛道的得名。这五名大力士是何许人也?“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献山”(《艺文类聚》卷七引《蜀王本纪》)。
然而石牛之称,并非因为神话,而是源于地理。《太平寰宇记》卷一三三云:“旱山在(南郑)县西南二十里……《周地图记》云:山上有云即雨。故谚云:牛头戴,旱山晦,家中干谷莫相贷。旁有石牛十二头。”《水经注》卷二七云:“廉水又北注汉水。汉水右合池水,水出旱山,山下有祠,列石十二,不辨其由,盖社主之流,百姓四时祈祷焉。”由此可知,郦道元“不辨其由”的十二座石头,是按山形之数所列的山神、土地之类,所以百姓才会祭祀并且四时都祈祷于此。南郑县的旱山地理位置处于秦蜀交通要道褒谷之地,石牛的神话传说遂与秦、蜀要道的开通发生了关系,产生了“金牛”的神话传说。而这一神话传说又反过来影响了地理的命名[1]。无论怎样,所有与五丁相关的神话传说都反映了古代蜀地人民渴望移山开路这一美好的愿望。
二、五丁与蜀道诗
文人墨客们在入川的途中,亲身经历这险象绝境的时候,都会由五丁神话展开艺术想象。当他们跋涉在艰险蜀道中,这一经历便显得如此独特,“人在不同的时刻会碰到不同的人和事,这是人的经历;只有当人能够从这些经历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才能说是有了体验。”[2]文人们的体验结合五丁神话,便产生了超强的艺术想象力。
唐玄宗李隆基在平息安史之乱后从四川回长安时,行至剑门时写下了《幸蜀西至剑门》: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宋朝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载有该诗的本事:“帝幸蜀,西至剑门,题诗曰:……至德二年,普安郡守贾深勒石。”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二句写出剑阁天险,銮舆人主,铢两悉称。颔联二句“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互文见意。“屏”、“障”均指山峰,“翠”、“丹”形容山色之美。“千仞合”写道路险阻。皇舆经行,抬头看去,剑门七十二峰拥挤堆叠,壁立千仞,仿佛扇扇闭合的大门。“五丁开”写道路之险,引用五丁开路的传说。“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地势之高,如入仙境。尾联“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是就剑阁石壁所勒张载《剑阁铭》发议论。此诗格调庄严,引用五丁壮士开路来形容道路的艰难。
李白的《蜀道难》也讲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是从开辟之难来写道路的艰难。此外,在《读狄梁公传》这样的政论诗中,诗人张祜也引用五丁事迹来表彰狄仁杰在武后朝中匡教太子、保扶皇室的功绩:“失运庐陵厄,乘时武后尊。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上保储皇位,深然国老勋。圣朝虽百代,长合问王孙。”[3]
无论是天子,还是文人,他们对于蜀道,对于传说中开辟这条蜀道的五丁壮士,都寄托了深厚的感情。蜀道也因为它的奇险和壮美引发了文人墨客们无尽的情思。
参考文献:
[1] 李诚:《巴蜀神话传说刍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8页。
关键词:唐诗 宇文所安 李白 诗歌研究 中西文化
引言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诗人,李白的作品以及他的人格魅力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同时作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早在十八世纪末,法国阿米奥就将李白介绍到西方。此后,经由埃兹拉・庞德、亚瑟・威利、维特・宾纳、斯蒂芬・欧文的努力,李白的作品以及他的形象逐渐进入到了西方的视野。这个过程被吕福克总结为“起初是艰难的开始,尔后是盲目的崇拜,或是一丝不苟的逐字翻译,以至于现今兼讲内容正确、形式优美的翻译尝试。”[1]李白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凝聚了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不羁的精神。在李白形象、作品向西方传递的过程中,李白也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一、宇文所安对李白诗词的解读
斯蒂芬・欧文,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中文名宇文所安。1946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1972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学的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1982年进入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担任教授,教授中国文学。两年后担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中国文学教授和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他擅长的领域在于近代文学,以及比较诗学。他的许多作品集中关注三世纪到十三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中段。同时,他的专著《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九世纪中叶的中国诗歌(827-860)》都反映出他对唐诗的热爱和专注。宇文所安和保罗・克罗尔作为顾问编委,联手另外五位编辑一起共同编撰了中国人文藏书系列。此系列中国人文藏书计划将出版二十卷。欧文已经译完杜甫诗歌全集,将于2015年初,作为中国人文藏书系列的开篇第一本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为美国第三代汉学家,宇文所安不同于很多的中国学者,他采用的是截然不同的研治中国诗歌的方法。“中国学者可能起初是先听课,读一些别人的文章,然后再读诗;我则是先读诗,然后再读别人的文章。”[2]宇文所安注重细读,始于英国的“细读法”,这种分析性的细读,有助于克服由于过于熟悉所带来的思维定势或者障碍,避免过于受先验印象的影响。宇文所安对欧洲文学甚至中亚文学涉猎甚多,在他广泛的世界文化的阅读基础上,他对诗歌建立了一种客观而理智的评判,他摈弃宋代以来形成的所谓文学正统观。不应单纯以选本或前人的评价来证明某些诗歌的价值,某些诗歌没有价值。宇文所安将阅读本身视为一种愉悦,同时他也将此作为对中国和西方古代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唯一方法。
在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方面时,宇文所安认为远比西方古代文学理论复杂。他眼中的中国文学批评强调多样性和个别性,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不同的问题。它不像西方那样,形成完整的传统意义上的概念系统。宇文所安特别关注唐代以来逐渐兴盛的诗法、文法类的通俗理论,他认为“这些启蒙性的东西已经深深沉淀在各个层面的文化之中。”宇文所安对李白的解读建立在一个比较客观和全面的背景下,他并没有将后世盛赞的李白和杜甫等同于盛唐,而是采取一种较为谨慎的做法:将天才安置在其基本背景下。在宇文所安的《盛唐诗》中,就独辟了第八章《李白:天才的新观念》来解读李白的诗歌作品和个性特征。
西方曾经有学者表示,写李白的难度超过写任何其他中国诗人,因为他具有最多面的特点,将李白与法国象征派诗人保尔・魏尔伦相比。宇文所安在理解李白的过程中,认为其“全力描绘和突出自己的个性,向读者展示自己在作为诗人和作为个体两方面的独一无二”。[3]宇文所安曾经抱持一种观点,“历史研究必须用历史叙述的方法。”但在写作《初唐诗》《盛唐诗》过程中,历史方法的局限性暴露了出来。于是他采用了一种更为灵活的方式来完成《传统中国诗和诗学》,这本书中,不再像一般的论著,存在一个连贯且权威的主导的声音,而是引入了一个对话模式中的叙述者,通过建立一个对话系统,展开一个基于历史而又跨越历史的批评空间,将中国文学史上一些现象,跨时空地放在一起讨论。如在《李白:天才的新观念》中,宇文所安就李白和王维的形象进行了比较,这两者是同时代最著名的诗人。但宇文所安认为李白创作生涯的开端就大不同于其他诗人。在他看来,李白接受的诗歌教育和王维的大相径庭,这导致他的诗歌呈现出不同于当时其他诗人的特点。
宇文所安以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为例,展示了李白在开篇中没有使用一般的场景,而使用了破坏全诗平衡的“犬吠”,这与当时任何经过京城训练的诗人的手法大相径庭,宇文所安认为李白大胆跨越传统文学经验,他这种刻意获得的“奇”效,也为他赢得了读者,这也进一步成为了他的诗歌标志。“在753年,殷[评价李白的《蜀道难》为‘奇之又奇’”。[4]同时,李白不同于京城诗人,他是个真正的“外来者”,宇文所安在对李白背景的描述中使用了非常谨慎的措辞,他认为李白的家庭背景含糊不清,真实的情况“可能在现实中黯淡无光”,李白在京城孤立无援。正因为如此,宇文所安对李白的理解有了一层更为深刻而现实的解读。[5]通常批评家和传记家持有一种观点,即李白倾心于创作超现实的作品,他对神仙体裁的诗歌创作颇多,并在其诗词作品中显示出对这一现象的深刻理解,这于大多数诗人而言是罕见的。但宇文所安敏锐地认识到,当时社会背景中对于这一题材的扶持,使它成为“宫廷宠臣的迷人捷径”,而这也成为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李白所选择的道路,因此,超现实的体裁都被李白作为驰骋想象力的对象,运用于诗词创作之中。宇文所安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极大,在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研读之后,对回忆往事的心理状态和写作手法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他又完成了《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论述“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人们面对过去的东西,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创作心理和欣赏心理。”[6]
二、宇文所安对李白诗词解读中有待完善之处
宇文所安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以及作家个性化的解读,给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路和视角。但不可否认,在西方视角下的美国汉学家,解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时,也更易于产生一种基于西方人文观念而产生的异读。宇文所安在解读王守仁的《旅文》时,认为王守仁同死者说话是“为了发泄他的怒气,同时也是为了赎清他的罪责,他把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他借此自夸,要死者对他感恩戴德,然而,就是这种隐而不宣的自我夸耀,削弱了他的诉讼的力量。”
宇文所安在对李白的解读中,曾经留意到“在开元时期,率真狂诞的天才正在成为流行角色”。宇文所安并没有认为这两种类型的结合与蜀地有必然的内在关联,不过他表示“蜀人经常以某种变化与这些价值标准联系在一起。”进而他推测“蜀地可能事实上曾经是一个比中原较不稳定的地区,故暴力行为或暴力的夸言及变幻莫测行为在那里是受到推崇的”。再者,在宇文所安对李白和王维的比较中,以《盛唐诗》为例,他视王维为都城诗人的代表,将李白作为都城诗坛格格不入的外来者。[7]这种定位确实有一定道理,但宇文在论述李白与王维的差异时,单从两人的作品中归纳出两人不同的特点,未免稍显草率。宇文所安认为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首联“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里,由于“犬吠”太过破坏全诗的平衡,由此他得出两位作者之间的不同差异,然而类似的现象在王维的作品中也不难发现:《赠刘蓝田》首联“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由此可见,单从少量作品出发分析得出的结论也许不够严密。不过这些微瑕不能掩盖宇文所安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唐诗文化传播所作出的创造性的贡献。
结语
作为西方唐诗研究中首屈一指的美国汉学家代表的宇文所安,在对李白的解读过程中,不仅言论新颖,且在研究视角、理论框架乃至具体结论等方面均使人耳目一新。他使用了与传统诗歌诠释不同的方法,不仅仅以知人论世的角度入手,还从句读、音韵、修饰分析并最终完成体验和思辨的结合。他常常因为一片现象激发灵感,捕捉一瞬间的独到感触,以文字为媒介,传递情感,抓住与读者的共鸣。他凭借自己的历史文化修养,深化了这一情感,将读者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开拓了读者的精神视野。更为不易的是,宇文所安跨越了不同语言的障碍,将李白的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客观事物来欣赏,而非作为社会或者历史的附庸物来分析。这种既不按照中国历来文学家所限定的框架,也不一定遵循现代文学批评家惯用的手法,却反而向中国学者和读者展示了一片新的天地,赋予了李白研究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吕福克.西方人眼中的李白:中国李白研究.1998――1999年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
[2]郭娟.目的论视角下庞德《华夏集》语言意象评析[J].语文建设,2015(14).
[3]宇文所安.盛唐诗[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唐旭.李白《蜀道难》的艺术表现特点探析[J].语文建设,2013(17).
[5]宇文所安.追忆[M].北京:三联书店,2001.
[6]曹丽芳.李白《蜀道难》的创作时间问题――从一则注释谈起[J].语文建设,2011(9).
一、鲜明的个性,时代的强音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具有洒脱不羁的气质、傲岸不屈的性格;又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诗人,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他的诗歌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抒发强烈的、鲜明的独创性。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之乱时,他又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了他强烈的愤怒。他在书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
上述种种炽热感情的抒发,使李白诗歌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表现出鲜明的傲岸不屈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李白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元稹语)、以气夺人的特色。李白正因为如此,他的情感的宣泄,从不顾及理性的规范,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任凭激情随着笔端流淌。
二、丰富的想象,豪迈的情怀
李白诗歌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发感情。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借助梦境描写了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风马等现实意象,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表现了崇高的理想。有的诗他借助神话传说驰骋想象,大胆夸张,贯以奔放的气势,描写雄伟神奇的山川形象,寄托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蜀道难》就是这样的诗篇,这首诗一开头就融汇历史传说和远古神话于一炉,运用夸张手法,着力渲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雄放基调,接着突出描写蜀道的艰难险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破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诗中“六龙回日”的神话,黄鹤难飞的夸张,“扪参历井”的想象,多种手法跌互使用,融为一体,层层渲染山势高危,层层映衬蜀道艰险,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气势雄伟的蜀道山水图,寄托了诗人对壮丽河山的赞叹之情和对现实政治的某种隐忧。
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也是李白抒写炽热感情所常见的艺术手法。有时既用夸张又用比喻,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都是夸张、比喻的名句。有时他又把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结合起来,写自己强烈的心潮激荡:“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京》),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神奇别致而又形象贴切;“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寄东鲁二稚子》),思念子女的骨肉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愁心可寄,已是大胆的夸张,寄予明月,更是奇特的想象,对友人的思念便在诗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
三、澎湃的激情,浪漫主义风格
一
新课改以后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选编古代诗词时不仅在《语文2》到《语文3》三册教材中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而且具体到每一册教材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所入选的4篇课文也都是按照作者作品的时间先后顺序编排的,具体如下:
1.先秦――南北朝时期
《语文2》中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分别选取了从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诗经》两首(《卫风?氓》、《小雅?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并序)》、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4篇课文。从诗歌的两大源头――先秦时期主要代表北方文化的体现现实主义的《诗经》和代表南方文化的体现浪漫主义的《楚辞》说起;到汉乐府叙事诗的巅峰之作――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序)》,再到东汉时期广泛流传的《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涉江采芙蓉》;最后到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价值观的曹操《短歌行》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按时间先后顺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题材的诗歌的不同情感体验,了解诗歌的源头并感受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初步领略诗歌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学习诗歌的浓厚兴趣。
2.唐代
《语文3》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分别选取了盛唐时期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短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中唐时期代表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晚唐时期李商隐诗的两首诗作(《锦瑟》、《马嵬(其二)》),共编4篇课文。唐代是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代孕育了一大批非常有才华的诗人,也盛产了大量精美诗作,所以编者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空间让学生充分领略唐诗的魅力。李白是“诗仙”,其《蜀道难》最能体现他豪放开阔、想象瑰丽的浪漫主义特点;杜甫是“诗圣”,其入选的三首古诗皆是即景感怀的诗作,代表的是与李白截然相反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风;白居易善写长诗,同时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提出文章合“为时”、“为事”而作,其《琵琶行》就是他的叙事长诗代表作;李商隐是在唐诗的发展上另辟蹊径的一位诗人,有善写七律,所选编的两首诗作正是最能代表他绮丽绵密格调的七律诗。
3.宋代
《语文4》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分别选取了北宋初年柳永的《望海潮》和《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南宋时期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跨越两宋的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词人和大量优秀词作,但大都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词风。柳永是第一个打破了五代花间词风的词人,也是第一个大量写“长调”的人,他长于铺叙,多用俗语,所选的两篇作品是最能体现他的婉约词风的作品;大开豪放之风,不拘声律、自由奔放,形成了一种豪放的新词风,所选两首作品也是他这一词风的体现;辛弃疾在苏轼的豪放之风上更添宏伟气魄,这与他抚时感事的爱国情怀是无法割分的,他的词作发展了散文化的句法;最后是跨越了两个时代宋词史上的奇葩,女词人李清照,所选的两首作品是体现她婉约词风的作品。
二
有一位特级教师陈日亮曾说:“语文主要不是教‘是什么’,而是教‘怎么样’的学科,即过程与方法。”该版教材在呈现了古诗歌“是什么”的同时,也通过每一单元的诗歌特点呈现了“怎么样”教和学的可能。最后主要就该教材的单元模块设计做归纳。
1.单元设计
该教材的每一个古诗词单元都是选取了某一时期的作品,集中鉴赏;在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之前,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单元导读,使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该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和整体把握。导读不仅介绍了本单元的诗词特点,而且提供了许多学习方法及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不仅能使师生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还能对整个单元诗歌的学习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
2.课文设计
课文设计主要是将原文客观地编排在教材当中,但该版教材还在诗文的边页穿插了一些相关图片,有诗人画像,有诗中情境等,这样直观的视觉设计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阅读兴趣的激发;由于古诗词的年代久远,与现代白话文有相当差异性,教材还在原文较难理解的地方分别依次编了标注,然后在原文下方做出了注释,注释内容不仅涉及作品创作背景、作者简介、诗作出处等,还解释了文中一些生僻字、通假字、多义词等,这样的编写不但有助于辅助学生自主阅读和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节省教师教学的时间。
3.课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