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危妊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危妊娠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危妊娠;健康管理;危险因素

一、资料与方法

2015年1-12月南京市六合区妇幼保健所共有3926例建卡孕妇,所有产妇均为在南京市六合区居住的常住人口或流动人口,产妇的年龄22~42岁,平均(28.64±3.76)岁;其中在第1次建卡或者孕24周转卡前发现有488例孕妇为高危妊娠,发生率12.43%。孕24周转卡以后发现的高危妊娠孕妇由接产医院管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高危妊娠判断标准[2]:每次产前检查使用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孕妇进行高危妊娠评分,标准中包含基本情况、异常妊娠分娩史、妊娠合并症、环境及社会因素内容。患者的高危评分累计得分≥10分的被诊断为高危妊娠。高危评分越高,妊娠风险越高。

方法:对被确定为高危妊娠的孕妇进行高危妊娠专案管理,每次产前检查时预约下次产前检查时间,或者转上级医院诊治。高危妊娠孕妇妊娠20~24周全部转卡到接产医院,转卡半个月进行随访,确认高危孕妇已经到达接产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针对性地对孕妇实施诊断、治疗、指导和干预,直至分娩。产后结案。观察指标:分析高危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统计高危孕妇接受健康管理后妊娠结局情况。统计学方法:对于患者的结果的相关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单位使用%表示,对于数据比较结果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高危妊娠的危险因素分析:经分析发现,瘢痕子宫、流产≥2次、年龄≥35岁、辅助生育技术是高危妊娠的最主要因素,其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因素(P<0.05)。另外,双胎、合并慢性肝炎、乙肝病毒、甲亢等疾病、围产儿死亡、畸形儿史、体重指数≥28kg/m2、宫外孕都是引发高危妊娠的重要因素。

高危妊娠的分娩情况分析:本院对488例高危妊娠孕妇予以健康管理后,472例产妇自然分娩或通过剖宫产成功分娩,成功分娩率96.72%,分娩成功率较高。高危妊娠剖宫产率79.10%,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剖宫产率。

三、讨论

高危妊娠的危险性很高,随时都会危及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尽早发现高危妊娠,并针对性地予以护理干预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妇及胎儿的危害程度,从而降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保证分娩的安全性,对于提升我国人口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示对高危妊娠予以健康管理能够有效保证孕妇顺利分娩。高危妊娠健康管理是对高危妊娠产妇实施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在产妇产检时通过对妊娠风险进行评估判断患者的妊娠风险,通过评估筛选出存在高危妊娠风险的孕妇,对其给予针对性的诊断、治疗、指导和干预。

近年来,二孩政策的颁布使更多家庭决定生二孩,然而很多产妇在第1次分娩时采取的是剖宫产的分娩方式,因此现阶段很多产妇都有瘢痕子宫,而瘢痕子宫是高危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分娩过程中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设计合理的分娩方式来保证分娩的安全性。此外一些产妇在分娩前已经经历过多次人流,而人流对患者的子宫及身体的损害都较为严重,多次流产很容易发生不良妊娠结局,这也是高危妊娠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另外随着晚婚趋势的发展,二孩政策放开,部分产妇年龄都已经超过35岁,属于高龄产妇,高龄产妇的分娩危险性高。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一些孕妇结婚多年不孕,需要通过辅助生育技术来完成妊娠。以上因素都极大地增加了高危妊娠的发生风险。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治疗、指导、干预才能保证分娩的顺利开展。本研究中对488例产妇予以健康管理后,100%的高危孕妇在Ⅱ级以上医院住院分娩,96.72%的产妇都通过剖宫产或自然分娩完成了分娩,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高危妊娠健康管理应用于临床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高危妊娠产妇建立健康管理档案,针对性地对患者的高危妊娠风险进行分析,并予以相应的诊断治疗,指导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分娩成功率,保证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唐志娟,江雪芳.社区高危妊娠孕产妇的风险因素预防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277-278.

[2]胡小红.高危妊娠产妇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J].当代医学,2015,21(14):20-21.

高危妊娠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孕产妇 高危妊娠 管理 分析

为了加强孕产妇高危妊娠管理工作,了解高危妊娠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干预措施,我们对2009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围产保健门诊筛查的472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监测及管理,并对高危妊娠孕产妇监测管理情况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2009年6月~2010年5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筛查的472例高危妊娠孕妇。

方法:按照《焦作市高危妊娠管理实施方案》中的高危评分标准,对围产保健门诊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孕妇分别在孕早、中、晚期进行高危妊娠筛查,同时在孕检过程中,发现高危随时进行高危评分。对筛查的高危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监测至分娩,对高危妊娠门诊实行专人负责,确保高危者得到及时、全程的管理,并负责相关资料汇总统计分析。

结 果

2009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围产保健门诊共建围产期保健卡1474例,筛查高危妊娠472例,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0.02%,因动态因素造成的高危妊娠,经孕期合理的干预及治疗,转归率为53.12%。472例高危妊娠共有高危因素635项次,高危因素前5位依次是流产≥2次113例(17.79%)、孕早期出血100例(15.75%)、剖宫产史60例(9.45%)、年龄≥35岁57例(8.98%)、胎位不正51例(8.03%)。

472例高危妊娠发生的孕周分布,分别是孕早期10例(2.18%)、孕中期369例(78.20%)、孕晚期93例(19.62%)。提示高危妊娠监测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孕中、晚期。

高危妊娠与正常妊娠分娩方式比较:1474例建卡孕妇中,已分娩者820例,其中高危妊娠分娩269例,正常妊娠分娩551例,高危妊娠分娩中剖宫产146例,剖宫产率为54.28%,正常妊娠分娩中剖宫产251例,剖宫产率为45.55%,高危妊娠剖宫产率高于正常妊娠(X2>/sup>5.51,P<0.05)。

高危妊娠与正常妊娠分娩结局比较:高危妊娠出生窒息发生数11例,发生率为4.09%,正常妊娠出生窒息发生数26例,发生率为4.72%,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无意义(P>0.05)。高危妊娠产后出血发生数15例,发生率为5.57%,正常妊娠产后出血发生数30例,发生率为5.44%。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无意义(P>0.05)。

讨 论

本资料显示,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0.02%,处于较高水平[1],但是经合理的干预及治疗,半数以上可转为正常,充分说明高危妊娠管理的必要性。

高危因素发生率较高的前5位依次是流产≥2次、孕早期出血、剖宫产史、年龄≥35岁、胎位不正,占高危因素的60%,分析原因可能与健康知识普及面小,育龄青年优生优育知识和意识差,医源性剖宫产增加,孕产妇系列保健服务不到位等因素有关。

因此,可通过加强以下措施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①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注重婚(孕)前优生优育知识教育,提高广大育龄青年健康知识,使他们主动接受保健服务,还可以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课堂,强化优生优育知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②加强孕期保健工作,提高孕期保健覆盖率,通过孕期保健,积极防止和及早发现妊娠期的各种危险因素和疾病,有利于及早预防和干预,从而降低危害孕产妇的危险因素。③加强高危妊娠管理的培训,提高业务人员高危妊娠筛查、干预及转诊能力。④加强产科业务人员的技术的培训,正确处理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

从高危妊娠发生的孕周分布显示,高危妊娠监测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孕中、晚期,加强孕中、晚期高危动态追踪观察,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尽可能使高危妊娠转为低危或正常,使高危妊娠的危险度降至最低限度。另外,应提高早孕建卡率,重视孕早期高危因素的筛查。本资料显示,门诊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孕妇多数在孕中期,早孕建卡率低,进行高危妊娠筛查时间延迟,不能做到早筛查、早干预,影响了高危妊娠的转归率。因此,应充分发挥基层保健网的作用,督促孕妇早期建卡,早期接受保健服务,以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

本资料显示高危妊娠剖宫产率高达54.28%,高危妊娠剖宫产率高于正常妊娠,可能于因高危妊娠而放宽剖宫产手术指征有关,也是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之一,进一步说明提高产科医生技术水平,可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

从分娩结局比较的结果看,高危妊娠与正常妊娠相比,发生分娩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并未增加;高危妊娠出生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与正常妊娠差异不显著。这说明通过高危妊娠系统管理,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围产儿的发病率、死亡率。

高危妊娠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危险因素,以加强对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工作,确保母婴的健康安全。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6月高危孕妇256例进行登记,筛查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并对孕妇进行跟踪调查和管理。结果:影响最为明显的危险因素为人流、高龄初产、乙肝、前置胎盘、臀位异常、瘢痕子宫和妊娠合并症等。在256例高危妊娠产妇中,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46.9%),产妇病死1例(0.4%),婴儿病死2例(0.9%)。结论:参加高危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和孕妇的病死率。

关键词 高危妊娠 危险因素 母婴病死率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256 cases with high risk pregnancy

Wang Wenrong,Li Fei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zhou City,Hubei 434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se high-risk pregnancy risk factor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nursing of high-risk pregnancy pregnant women,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Methods: 256 cases of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from March 2012 to June 2013 were registered.Screen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then,track and manage the 256 cases.Results: The most obvious risk factors were abortion, older and first-timer, hepatitis b, placenta previa, breech anomalies, scar uterus and pregnancy complications.In 256 cases, 120 cases (46.9%) were cesarean section, 1 case (0.4%) was maternal death.2 cases (0.9%)of babies died.Conclusion: Risk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perinatal mortality and pregnant women.

Key words High risk pregnancy;Risk factors;Maternal and child mortality rate

高危妊娠主要指产妇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或者合并症,以及其他高危致病因素,给孕婴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做好产妇孕期的护理保健工作,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产妇妊娠期的疾病,对出现的异常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及早诊断和处理,从而保障母婴的健康安全[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56例高危妊娠产妇进行了跟踪调查,对可能致病的高危因素进行了筛选和探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高危妊娠产妇256例,年龄22~34岁,平均25.5岁。

分析方法:对256例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统计分析,观察产妇出现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情况,以及探究其他可能影响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安全的相关因素。分析上述病例的临床资料,计算和统计其所占比例和构成比,统计的内容主要为剖宫产率、难产率、孕婴病死率、年分娩总数和剖宫产的生命指征,进一步分析高危妊娠的影响因素。

护理方法:对于高危妊娠产妇,医护人员不仅要采取适时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措施,而且还要加强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从而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3]。①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密切关注高危妊娠产妇的精神状态,缓解其临产前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尤其是要做好高危妊娠产妇恐惧心理的疏导工作。医护人员在监护的过程中,要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做到态度诚恳亲切,语言轻柔有力,注重产妇的生活护理,适时给予产妇精神鼓励。②指导产妇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在产妇还没有进入产程或者宫缩不紧的时候,医护人员要指导产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以提高产妇的身体机能,有效缩短生产的过程,减轻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痛苦。在饮食习惯方面,医护人员可以建议产妇多摄入高热量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并及时补充丰富的维生素[4]。在生活作息方面,医护人员可以建议产妇多休息,不要熬夜或过度劳累,保证夜间的睡眠质量。③在产程中采取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在产妇生产的过程中,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转移产妇的注意力,缓解其心理压力。医护人员还要指导产妇利用深呼吸等方法,以缓解身体的疼痛,使产妇顺利通过分娩。

结 果

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通过对256例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危险因素主要为乙肝、贫血、人流次数≥3次、高龄初产、骨盆异常、羊水过多、臀位异常、瘢痕子宫、先天性心脏病、前置胎盘、妊娠期合并妇科病、精神分裂症和哮喘等[2]。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危险因素为人流、高龄初产、乙肝、前置胎盘、臀位异常、瘢痕子宫和妊娠合并症等。

剖宫产率和孕婴病死率比较结果:在256例高危妊娠产妇中,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46.9%),产妇病死1例(0.4%),婴儿病死2例(0.9%)。

剖宫产手术的构成指征:采取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主要有以下指征:高龄初产、妊娠合并症、脐带绕颈、臀位异常、胎儿窘迫、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和胎儿巨大等。

讨 论

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是衡量产科医疗和护理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也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体现。为了及时发现和诊断高危妊娠孕妇,以便对她们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保证孕婴的健康安全,我院产科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了跟踪观察和管理,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坐诊,以保障手术的质量和产妇的顺利分娩[5]。

本组研究证明,影响产妇妊娠的高危因素主要为人流、双胎、贫血、乙肝、瘢痕子宫、胎位异常、前置胎盘和妊娠综合征等,其中瘢痕子宫、双胎和不良孕产史为不可转变的因素,而贫血、胎位异常和妊高征等为可以转变的因素,只要对产妇进行认真地筛查,就可以及早发现这些高危因素,从而对产妇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

高危妊娠产妇面临着来自自身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使顺利分娩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如妊娠知识匮乏、社会支持有限和心理压力大等不利因素。因此,加强对高危妊娠产妇的产前护理必不可少。医院要建立和完善高危妊娠的产前护理系统,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高危妊娠产妇提供系统化、专业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满足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护理需求。同时,医院还要对产妇的产前心理和生理,以及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和掌握高危妊娠产妇心理护理的重难点,以便在工作中采取更好的心理干预措施。

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护理措施:①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护理态度,对待高危妊娠产妇要亲切热情,仔细询问其身体情况和心理问题,在对产妇进行检查的时候,要向其说明检查的目的与意义,消除其紧张、疑虑与恐惧的心理,检查中要尊重产妇的人格和隐私,检查结束后要向产妇耐心详细地解释检查结果,以便取得产妇的信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②医护人员要为产妇创造良好的临产环境,以便让产妇保持愉悦的心情,转移产妇对高危因素的注意力,使其可以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以利于医护人员对其采取合适的心理疏导措施。③医护人员要指导高危产妇家属进行家庭监护,如指导丈夫听胎心,指导孕妇数胎动,指导丈夫照顾产妇的饮食及休息等,这样既有利于消除高危产妇的多虑敏感心理,又可以及时发现产妇所存在的高危因素,以便及时就诊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曹鑫.对256例高危妊娠孕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73):78.

2 曹瑛,陆玲.对256例高危妊娠孕妇的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4):1385-1386.

3 刘姿.对256例高危妊娠孕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19):101.

高危妊娠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高危妊娠相关因素,总结社区高危妊娠管理有效措施。 方法:对辖区2008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高危孕妇112例管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孕妇年龄、高危因素发生分类及构成、高危因素发生时期、分娩结局等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结果:⑴年龄≥35岁高危妊娠发生率显著增高,占35.6%,年龄≤23岁发生率占21%,30―34岁高危发生率17.7%,24---29岁高危发生率14.9%,流动孕妇高危发生高于常住人口,为20.93% 。⑵高危因素分类及发生时期中,占第一位为年龄≥35岁、其次为不良孕产史、最后为疤痕子宫,以后依次是妊娠期合并症,胎位不正,羊水过少,过期妊娠,胎膜早破,先兆早产等;高危因素发生在妊娠早期多,其次孕晚期,最后是妊娠中期⑶分娩结局:剖宫手术产占57.1%,自然分娩占42.8%,围产儿死亡2例,死亡率3.41‰。 结论:加强社区三级网建设,广泛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宣传,重视高危妊娠筛查、跟踪管理尤其是流动孕妇的筛查、管理,是社区提高高危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危妊娠 筛查 管理分析 社区

高危妊娠是指具有高危因素的妊娠,这些因素对孕妇、胎儿、新生儿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围产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影响妊娠结局[1];为了孕产妇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质量,统一管理标准,乌市卫生局下发了乌市社区服务中心妇幼卫生信息工作表,社区依据其工作内容对辖区孕妇进行登记管理,现对2008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在我辖区筛查管理的112例高危妊娠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在社区建立孕产妇基本情况登记的孕妇583人,筛查出高危孕妇112人,高危发生率为19.21%

1. 2 方法: 利用早孕建册建立的孕产妇基本情况登记册,对初建册孕妇依据高危标准进行高危评分初筛,筛出高危孕妇后建立高危孕妇管理登记卡,并专册管理分项登记;同时在母子保健手册做高危标记,督促定期产检复查,专人负责登记高危情况变化;当孕28周至37周再次高危评分复评,填写新的高危因素,并监测随访。高危程度严重需转诊治疗时,填写高危转诊单,专人负责跟踪高危治疗及转归情况,定期随访直至产后42天结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软件数据分析,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危妊娠筛查情况:本年度社区共有孕妇583人,筛出高危妊娠112例,高危发生率为19.21%。其中流动户口孕妇387人,筛检高危孕妇81人,高危发生率为20.93%,常住户口孕妇为196人,筛检高危31人,高危发生率为15.81%,流动孕妇高危妊娠发生高于常住孕妇(P<0.05)

2.2 社区不同年龄高危妊娠发生率

从表中可见:年龄≥35岁高危妊娠发生率显著增高,其次是年龄≤23岁,占21%,24--29岁最低,占16.42%。

高危因素发生分类及构成比

2.4 高危妊娠发生在孕早期54例,发生率占48.2%,孕中期19例,发生率占17%,孕晚期39例,发生率35%,在高危妊娠分娩结局中:剖宫产分娩64例,占高危分娩总数57.1%,自然分娩48例,占高危分娩总数42..8%,其中,围产儿死亡2例 ,死亡率3.41‰。

3 讨论

3.1 目前社区高危妊娠发生情况及对策:从资料看,流动户口孕妇高危妊娠发生高于常住户孕妇,流动孕妇管理难,筛查难使高危管理率上不去。由于流动孕妇素质参差不齐,生活不稳定、经济条件局限,卫生保健知识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差,对孕期高危因素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不愿也不及时孕期检查,使潜在的高危因素难以发现,一旦出现严重孕期并发症若未能及时矫治干预则增加了孕产妇死亡的风险,因此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加强流动孕妇高危管理是社区妇幼工作的重点。对于流动孕妇管理,在加强三级网建设的同时,要搞好与政府宣传、民政、计生、公安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及时掌握流动孕妇孕情,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孕期保健意识,使她们能主动积极接受孕期保健服务,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及时纠正治疗。

3.2 依据资料从发生高危妊娠的年龄看,≥35岁及≤23岁发生几率增高,分别为27.58%及21.%,在发生时间上,早期妊娠高危因素发生率高,如多次人流、未婚先孕、多次流产早产等,其次是晚期妊娠,如妊高征,胎位不正,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等,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分娩的风险。多次流产、子宫壁损伤可导致孕中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要在社区广泛进行婚前、孕前、孕期健康教育宣传,普及生殖健康常识,普及优生优育知识,计划生育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避孕节育知识指导,减少计划外怀孕,从根本上降低早期高危因素的发生,对避免孕中晚期高危因素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3.3 从高危因素发生分类来看,高危因素分类前三位依次是年龄≥35岁;疤痕子宫;不良孕产史,这些因素是孕早期筛查高危的固定评分因素,是不可转变因素[2],其次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胆淤,胎位不正,羊水过少,过期妊娠,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等,多是发生在中晚妊的高危因素。因此,社区在强调早期开展生殖健康健康教育的同时,高危管理的重点要放在孕中晚期并发症的纠正、监测管理上,采用社区与医院共管模式,积极与上级助产机构沟通、协作,开通高危孕妇救治绿色通道,做好双向转诊,使高危孕妇得到及时干预和治疗,社区由专人跟踪随访高危妊娠转归,督导定期检查,直至产褥期结束。尽可能变高危为低危,减少不良后果发生。

3.4 加强孕产妇高危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做好社区孕产妇保健工作,提高社区高危管理质量,在强调政府重视加大投入 ,改善人员结构,变兼职为专职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妇幼专干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高危识别能力、跟踪管理能力;各助产机构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强化高危分级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使社区妇女保健,高危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华嘉增 主编.妇女保健新编,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6

高危妊娠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危妊娠 护理监测与护理管理 新生儿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03-02

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高危妊娠是引起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高危妊娠可以引起难产或者给孕妇及胎儿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加强高危妊娠孕妇孕期的监测和管理是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1],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妇产科护理也随之得到相应的调整,如何让患者能顺利度过这一阶段,是临床医生和护士努力的方向,我院在高危妊娠孕妇孕期进行相应的护理监测和护理管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诊断为高危妊娠的孕妇2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4例,观察组年龄在23~44岁之间,平均30.3±4.5岁,初产妇87例,经产妇57例,妊娠合并糖尿病3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14例,妊娠合并重度贫血15例,妊娠高血压23例;对照组年龄在22~43 岁之间,平均31.2±4.4岁,初产妇79例,经产妇5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3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17例,妊娠合并重度贫血19例,妊娠高血压1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产检及护理,观察组给予相应的护理监测与护理管理措施,包括认真做好产前检查、监测高危孕妇妊娠过程、给予护理监测和专案护理管理,观察对比两组分娩结局。

1.2.1 认真做好产前检查 初筛高危妊娠孕妇,确定产妇是否为高危妊娠,深入细致的检查至关重要,注意产妇身材,对于身高<150cm、骨盆小的产妇或者体重过大有水肿的产妇可能存在羊水过多的可能,血压>140/90mmHg或者收缩压上升>30mmHg的产妇要防止妊娠高血压的发生。检查孕妇的心脏,注意有无心脏杂音[2],排除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贫血等。检查产妇的子宫,大小与孕期是否相符,胎儿生长是否迟缓或双胎。注意观察有无阴道脱垂、软产道异常、子宫附件及宫颈畸形等。仔细观察有无前置胎盘或者胎盘早剥出血的现象。

1.2.2 监测高危妊娠过程 对于筛查出来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专案管理,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在产检过程中,认真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仔细观察孕妇各种症状体征变化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全面了解孕妇及胎儿的情况,能够及早发现问题,跟踪落实医疗处置,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监测和护理管理,及时消除或降低危害因素,使患者能顺利度过产前期。首先提高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的质量:仔细测量孕妇的血压、宫高、腹围、体重,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生长情况,胎儿胎心率,胎方位等,胎心率>160次/min或者<120次/min,并伴有节律不齐,应该行B超检查[3],了解胎儿在宫内是否存在缺氧情况或心脏畸形情况。对于高危妊娠孕妇,孕中期教会孕妇自数胎动,并告知其意义,建立孕妇自测胎动家庭档案,以及时筛查胎儿慢性宫内慢性窘迫,以便能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死胎,死产或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的发生率。

1.2.3 提高护理质量 高危孕妇的心理因素多不稳定,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急躁,常因为精神紧张而导致血压升高,出现头晕、眼花、下肢水肿、头痛、难产、产后出血、休克等,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鼓励患者,及时让患者了解病情,树立治疗的信心[4],和患者建立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实施适时的心理护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定期的产前检查和胎心监测,每次产检均对照标准,评估孕妇的高危因素和风险,全程监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风险防范,有利于患者顺利渡过分娩期。作为一个妇产科的护士应该不仅有熟练的产科技术[5],还要具备各个学科医学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掌握难产的规律,及时发现异常,并能正确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和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

2 结果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皆顺利分娩,其中顺产106例,剖宫产38例,无新生儿窒息或死亡案例;对照组顺产64例,剖宫产80例,新生儿窒息4例,胎死腹中1例,两组护理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以及经济观念的增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高效的高危妊娠产前护理模式成为一种趋势,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理念,为高危妊娠产妇提供标准化、多样化、系统化的优质服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懂得如何接近患者并和患者进行接触,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在服饰、外貌、言行和表情上给人以沉着、稳定、诚恳的感觉,让孕妇能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和蔼可亲、真挚、体贴[6],以减少孕产妇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同时注意礼貌,尊重患者的隐私,对病情和预后要注意保护性医疗机制。从高危妊娠孕妇角度研究其产前生理、心理、社会的全方面健康服务需求以及如何对高危孕妇产前需求实施干预是今后高危妊娠产前护理的重点和难点,高危妊娠的护理监测与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高危孕妇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对保障母婴安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武明辉,程怡民.孕产期生殖健康服务需求与优质服务模式[J].中国妇幼保健,2009,19(1):89―91.

[2]Majoko F,Nystrom L'Munjanja S.et a1.Does MaternityCare Improve Pregnancy Outcomes in Women with PreviORSComplicationsA Study from Zimbabwe[J].Trop Doct,2008,35(4):195-198.

[3]孙香玲,王灵宣,王碧云.产科家庭化护理模式的构建和实施[J].护理学报,2009,13(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