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王与乞丐

国王与乞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王与乞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王与乞丐范文第1篇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100102)

摘 要:最近有幸阅读了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国企备忘录》一书,这部著作全面备忘了中国国有企业的生存现状,真实记录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辛酸历程,是一部融思想性、通俗性于一体,全景式展现国企生存现状与改革历程的佳作。

关键词 :国企备忘录;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094-02

作为刚进入国有企业工作的青年员工,对自身工作的领域有着饱满的热情,因此也非常关注国企改革发展方面的文章和专著。最近有幸阅读了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国企备忘录》一书,这部著作由中央电视台《国企备忘录》节目组编著,由前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同志作序,是对央视同名纪录片的加工和延伸。全书分为六个专题,全面备忘了中国国有企业的生存现状,真实记录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辛酸历程。其中,“追根溯源”开启了中华民族关于国有经济的寻根之旅;“浴火重生”回顾了改革历程中的那些笑容和泪水;“光环之下”讲述了一代代国企人背后鲜为人知的自强故事;“血脉相连”显示了国有企业对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逐梦全球”展现了国有企业逐鹿世界的伟大征程;“行思行远”思索了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的治理规范。概而言之,《国企备忘录》是一部融思想性、通俗性于一体,全景式展现国企生存现状与改革历程的佳作。全书最鲜明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厚重深邃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国有企业领域的改革始终伴随着激辩和争议,也难免会存留些许误解,正如书中所言:“如果国企做大了,舆论会说它是垄断;如果它做不大,舆论又会说它没有竞争力。一些人眼中,国有企业为中国经济奠定了基础;另一些人看来,他们是金饭碗和高福利的缩影。”而之所以会产生这些误解,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国企还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对改革也缺少厚重深沉的思考。的确,国企改革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积存了许多弊病,然而动态的改革没有完成时,定型化的评论还略显片面孤立。诚然,国有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渐进式的改革需要有序展开,把“垄断”、“国进民退”等标签强贴在国企身上以质疑其合理性的过激言论,对当前全面深化的改革没有益处。《国企备忘录》并没有参与这场争论,也没有试图给出明确的结论,而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国有企业这一特殊群体,对其历史和现实进行了详实的考察,力图通过厚重的历史、厚重的现实、厚重的数据和厚重的责任来回应某些轻浮、偏激的言论,还原国有企业的真实面目。可以说,《国企备忘录》将人们引入了冷静的思索轨道,为国企改革的建设性意见提供了充实的论据,为国企有序改革之“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生动鲜活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不得不承认的是,国有企业不仅数量庞大,类型也多种多样,其改革必然是一场世所罕见的大规模“企业革命”,远非一两部专著所能论述和形容的。因此,如何做到“一叶知秋”,全面把控这样一个横向和纵向跨度如此巨大的描述对象,是同类作品创作初期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与一般作品大而化之的回答方式不同,《国企备忘录》并没有进行编年体式的宏大叙事,而是选取了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以及代表性的企业,并运用这些有血有肉的真实事例折射规模宏大的时代风貌,把无限的遐想和评论留给读者,从而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可以说,这些丰满详实的材料是对国企改革之路的多角度留存。例如,中国交建有幸成为了书中的一面“历史之镜”,用来折射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改革历程。书中提到,中国交建在2005年刚完成重组时净资产仅有80多亿元,而一年之后,集团便通过在香港的成功上市募集到了24亿美元,成为我国第一家整体上市的国企,充足的资金为企业内部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交逐步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中国交建的经验仅是国有企业整体“浴火重生”的一个缩影,诚如书中所言:“更加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日益完善的治理结构,正在给国企注入新的活力。”

三、唯实求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实践证明,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国企改革发展之路,然而,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国企仍然积弊甚多,这也是我们不应回避的现实。面对当今社会对国企的赞许和质疑,《国企备忘录》仅凭事实说话,既不想为国企辩解,也没有过多的指责。书中记录的不只有国企引以为傲的成就,还有改革历程中的彷徨和困顿;不只有“共和国长子”的耀眼光环,还有光环之下的责任和担当。例如,全书的每个专题都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改革亲历者,他们之中既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先驱,也有承担“改革之痛”下岗工人;既有才识卓越的管理精英,也有临危受命的一线职工。可以说,他们的职业分工不同,对国有企业的观察视角也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全书却通过有机的整合,将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行了客观真实的展现和全面深度的透视。这种求真唯实的创作精神,也使得全书内容更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心理认同,从而在客观上助推了理性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的形成。“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没有代价,就难以成全今日的改革;没有试错,就难以明确科学的方向;没有付出,就难以收获成功的硕果;没有思索,就难以成就明日的辉煌——这或许也是求真务实的编者试图传达给读者的某种信息吧!

国王与乞丐范文第2篇

土比是一只小乌龟,是个孤儿。小土比的日子过的很艰苦,但他有个善良的心,他乐于助人,很受小动物的喜爱。

一天,土比正在森林里寻找食物,看见一只小猴子神情慌张的从这棵树上窜到那棵树上,然后又窜回来,好象在找什么。土比想,小猴子可能遇到什么麻烦了,于是他走过去问小猴子。通过交谈,他知道小猴子是迷路了,可小猴子又不知道他家住哪儿,于是,土比把小猴子带回家,用他仅有的几颗用来过冬的果子招待小猴子,然后又多方打听,帮助小猴子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土比看到小猴子幸福地偎依在妈妈的怀抱里,他也感觉很幸福。猴妈妈为了感谢土比,给了他许多果子还有其他的食物。土比回来后,又将这些食物分给了那些更可怜的小动物。

土比的故事很快在动物王国里传开了,大家都知道土比是个善良的人,都乐意与他交朋友,有什么困难也总是第一个找到他,土比总是热情地帮助大家,从不求回报。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土比的事迹传到了国王狮子的耳里,狮子国王很高兴,想亲自试试,于是,狮子国王摇身一变,由一个威严的国王变成了衣服破烂不堪,老态龙钟的乞丐,拄着拐杖,来到了土比家门前,“乞丐”痛苦地着,那声音很悲哀。土比正在午睡,听到声音,赶紧出来,一看,是一位受了伤的乞丐,土比连忙上来把“乞丐”,土比连忙上来把“乞丐”扶进自己的小屋,给他倒了杯热水,就去请小熊猫医生了。熊猫医生说“乞丐”只是骨折了,休养几天,吃点好的就没事了。土比每天都去河边抓一些鱼虾回来给“乞丐”补养。在土比的精心照顾下,没过多久,“乞丐”的伤就好了,可以下地走动了。狮子国王回到王宫后,立即招来文武大臣,把土比的事跟大家说了。大家一致认为得嘉奖土比,请土比来做动物王国的宰相。于是国王亲自带人把土比请进了王宫。

从此,动物王国被土比治理的井井有条,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同时,在土比的影响下,乐于助人的动物越来越多了。

国王与乞丐范文第3篇

国外学者对议会史的研究比较深入。自19世纪中叶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都铎议会史的研究基本上是辉格派史学家——传统派与正统派的观点占主导地位。前者的代表人物斯塔布斯强调议会的“奴仆”地位,后者以尼尔为旗帜,更看重王权与议会的“冲突”。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埃尔顿为代表的修正派部分地继承了传统派的观点,批评了正统派的片面性,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但他们自己也承认“过分强调王权与统治集团的合作”,而忽视了隐藏在后面的政治对立。[1](p9-17)国内学者对议会史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大多从政治制度及议会的职能入手谈议会与王权的关系。欧美学术界对英国16、17世纪前期流民问题认真而又深入的研究始于19世纪,先后出现了“史派”、“流民文学派”和“实证派”,但都未从流民法论及议会与国王的关系。[2](p404-4160)国内关于流民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重点主要是济贫法与英国社会福利政策、流民及政府对策,从流民法探讨议会与国王关系的论文则付诸阙如。笔者认为,流民法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该时期议会与国王的关系。因此,本文拟从流民法的角度进行剖析,以求对该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及认识。

从都铎王朝(1485-1603)统治伊始,议会对流民问题即给予关注。都铎时期颁布的有关解决流民问题的法令比此前此后明显增多。立法的内容也是根据实际需要,亦张亦弛,亦严亦松,自始至终坚持刑罚和救济兼顾的原则。但在都铎王朝统治前期,由于当时社会上普遍认为流民纯属个人懒惰行为所致,因此,所有法令都以惩罚为主,救济为辅。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15世纪末叶和整个16世纪西欧各国都制定了惩治浪人的血腥的法律。今日工人阶级的祖宗,当初因迫不得已变为浪人和需要救济的贫民,而蒙受惩罚。”[3](p810)几乎所有健康的流浪汉都是流民,都要受到法律的严惩。虽然这个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问题的实质,如托马斯·莫尔在其着作《乌托邦》中指出,流民增加并非完全由于流民个人的原因使然,而是“由于少数人贪得无厌,本来是你们英伦三岛幸福所寄托的东西,反而变成一种危害。粮食腾贵的结果,家家尽量减少雇佣。请问这些被解雇的人不去讨饭,不去抢劫(性情粗豪的人比较易于趋向抢劫),还有什么可走的路呢?”[4](p38)他的观点并未引起国王和议会的重视,他本人反而因反对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而身陷囹圄。到都铎王朝统治后期,人们逐步认识到社会因素对流民产生的影响,政府在政策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健康流民不再一味地惩罚,也开始实施救济和扶助的政策。

在都铎王朝统治早期,英国政府对流民的态度是严厉有加,救助不足。亨利七世统治时政府即颁布了有关流民的法令(1495)。从内容来看,法令以惩罚为主。1503—1504年颁布的法令在对流民处罚的量刑上较之1495年法令明显有所减轻,对执法者的处罚加重。例如,被捕流民的关押时间为1天1夜(1495年法令为3天3夜);如果在同一座城市再次被捕,将被关押3天3夜(1495年法令为6天6夜)。对的官员罚款由1495年的20便士改为3先令3便士。[5](p67-69)法令变化的主要原因并非因为人们意识到社会因素对流民成因的作用,而是因为1495年玫瑰战争刚刚结束,亨利七世尚未站稳脚跟,虽然他个性比较温和,但此时保住王位比展示个人魅力更为重要,因此他在政策上对任何可能威胁王位的人都是严惩不贷。而这一时期议会与国王的利益是一致的。此时,议会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羽翼未丰,需要一个强大的国王来保持国家的稳定,保住来之不易的和平政治环境,以便发展商业贸易。因此,在政策上他们能够坚定地站在国王一边,颁布惩治流民的法令。1503—1504年都铎王朝的统治已经基本稳固,国家政局较之玫瑰战争时期相对稳定。战乱结束,人们开始休养生息。同时解散封建家臣团,贵族的势力被削弱,国王的地位得到加强。此时,流民问题作为社会问题刚刚露头,并不严重,对王权及社会稳定还不构成威胁,所以在对流民的量刑上较之前一个法令有所减轻。这和亨利七世个人性格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他也希望在保证王位和稳定统治的前提下调和各种社会矛盾,这也是流民法在量刑上相对缓和的原因之一。它体现了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国王的意志能够在议会法令中得到充分体现。

到亨利八世(1509-1547)统治期间,流民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更加严重,有关流民的法令主要有两个:1531年法令和1536年法令。亨利八世不仅参与制定法令,而且亲自起草有关法案。这个时期“王在议会中”的原则显得更为突出。他为1531年法令起草的前言中即指出:“长期以来全国流民人数与日俱增,危及臣民安全。尽管先王制定了许多有效的法令法规,流民和乞丐人数仍不见减少,反而日渐增多。”因此,该法令不仅是议会的观点,也充分反映了国王的意志,较之此前的法令在措施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如:实施乞食许可证制度,规定乞食范围,加重处罚等规定,流民将被关押2天2夜;无证乞食者将被处以鞭刑,或关押3天3夜。在对流民处罚的量刑上比1503年法令明显加重。其目的是想通过严刑峻法来限制流民的数量,减轻流民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带来的压力,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在严刑峻法的背后不能说没有亨利八世的影子。这位娶了6位妻子、休了1位王后、杀了2位王后的国王,在性格上和其父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他亲自参与制定的流民法中充满血腥味也就不奇怪了。1531年法令并未实现其最初的设想。1536年,根据前一个法令5年来的执行情况,亨利八世再次亲自起草并颁布了新的关于流民的法令。该法令在前言中明确指出,前一个法令“未规定健康及无劳动能力者抵达百户区后该如何安置,亦未规定居民应该怎样救济和安排健康人工作”,因而规定市郡当局要“慈善地接待”乞丐,用“自愿捐献和慈善救济金救济他们,以防其被迫乞食和流浪”。官员要强迫“邪恶的”乞丐劳动,靠自己谋生。法令还规定:有许可证的乞丐以每天10英里的速度返回家园可得到救济;服役期满的仆人有证明的可以在1个月内不受法律的约束。此外,要为所有没有工作和财产的人安排工作或施以救济;强制5—14岁的流浪儿童学徒。此时救济金的来源仍以募集和自愿捐赠为主。救济金集中管理,统一分发。原则上每个教区负责本区的贫民,必要时富裕的教区要帮助贫困的教区。为了

国王与乞丐范文第4篇

这是一潭死水。什么都死了,或者睡了。

雾蒙蒙的深渊。所有的风景都碎了,

然后,舢板一样退得远远的。一群又一群的人,

被扔掉,被丢弃在社会的主流之外。

世界在腐烂。垃圾在增加。空气越来越败坏、

污浊。天神与冥王是一丘之貉。

那些被侮辱、被损害者在低泣。

大街上只剩下房屋与狗。真冷!

灰尘在空中跳跃。云朵呈现硫磺色的黯淡。

北风像磨快的剃刀,削着所有人的神经。

森林云集了挥舞长矛的军团。

石头连着石头,连着烧焦的树。

那些死者,观看他们的嘴唇在作无谓的机械运动。

没有人再去想,或者去看那遥远的地平线。

这不是梦,也不是在一个健康的国度里所应有的幻觉。

这是一潭死水。水越来越深,越来越平静。

无数的鱼在下沉,沉入水底,没听到一丝尖叫。

乞丐

乌有国的乞丐都是老人和小孩,

或者重度伤残者。他们占满了

城市的每一个街角、地下通道

以及露天广场,像夜晚的暗疮,

白昼的伤口。他们是乌有国里的

剩余物,不被同情,并被四处

驱赶。他们不停地在地上爬行,

在垃圾桶中翻检,像刚从下水道里

爬上来的灰鼠,湿淋淋的,嘴里

喷着热气。他们像一滴滴黑雨,

绵绵不绝地落在这正在崩塌的

浩大帝国的疆土上,既鞭打它的良心,

又弄脏它的外套。为了博取同情,

他们以充满黏液和妥协的舌头唱着歌,

或者从喉咙里咕噜出城市上空翻飞的

咒语。让日子在诅咒和沉默中逝去。

然后,是暗淡的、低落的、绝望的游荡。

是寒风中的哆嗦。是饥饿的牙,咬着

薄薄的肠壁。是丑陋的天空。是乌有国

在集体的智慧里注入的、地狱的烈火。

乌托邦

那个披着洋装的乌托邦已被彻底地粉碎。

它曾经被描述得多么辉煌呵!

像一个由云朵幻化的宫殿,有着发光的

圆圈和天神的阶梯。但云朵做成的乌托邦

毕竟是虚无的。无需雷霆与暴雨,

它就在天空中瓦解了。虽然它的名词,

还挂在国王与大臣的嘴边,像驱赶麻雀的

稻草人,像国王那早已衰竭的性。

乌有国的民众,由最初的相信,变成怀疑,

再由怀疑变成调侃。他们深知那东西已死。

但乌有国的黑夜并未过去,一切活的事物

仍然受到阻挡。一顶伪装的帽子,在天空下

驰过,切割着一颗颗无从慰藉的头颅。

只有极少数人,从梦中站起,唇边携着一点

不死的花粉。

在法的门前

乌有国的长老们天天在立法。

法律的文件都锁在很大的柜子里,

像少女的秘密。一只权力的大手,

比法的每一根骨头都硬,

并卡住法的每一个关节。

而民众,则被法的大网牢牢网住,

像苍蝇飞不过沧海。

在法的门前,站着穿制服的守门人。

门一层又一层,越来越小,

越来越窄。他们戴着袖章,手握电棍,

像武装到牙齿的外星人,不懂

尘世的苦难。他们盘问、驱赶、

索要金钱,或者趁着夜色,把上访者

秘密地圈禁。

上访的民众,在法的门前排起了长龙。

从帝国的首都,排到帝国的边陲,

从清晨排到傍晚,从少年排到白头。

他们甚至弄不清门的方位,

也没有窥见过门的里面是判官,

还是木偶。他们不知道,夜幕早已落下,

法的大门早已关闭。

国王或大臣,在城市最大的城门口,

穿着锦绣长袍,戴着晶莹剔透的

绿宝石戒指,在宝座之上鼾然入睡。

那些在法的门前排起的长龙,

是他们梦中的一个哈欠,或者

国王与乞丐范文第5篇

有一天,安妮来到森林里玩.她走啊走啊,竟迷路了.安妮急了, 坐在地上,哇地一声哭了.这时,一位老婆婆走了过来,她亲切地说:“怎么了?小朋友. ”“我 ..我迷路了,爸爸会担心死我的!”安妮哭着说.老婆婆很同情安妮,于是便给了她一根魔法棒,并嘱咐她说;“ 唉,你真不应该来到这里,当年我也是被困在这里,一个老婆婆给了我这个棒子,要我拿它去打败魔王,这样才可一出去,可..可我没有过人的智慧,即使有蛮力也没用啊!现在,这个任务就交给你啦,希望你能打败魔王哟! ”"恩,我一定努力!说完,安妮便踏上了冒险的征途.

安妮走啊走啊,遇到了一个要饭的,要饭的央求她,希望她能给她这根魔法棒.安妮说:“不行啊,我要用它打败魔王,拯救老婆婆和我啊.”"可有了你那根棒子,我就能救我的乞丐 家族啊,你们两个换我整个家族还不值吗?”"好吧.”富有爱心的安妮 答应了老乞丐.这时,闪下万道光芒,老乞丐便成了一位俊俏的青年:"谢谢你救了我,你真有爱心,你将获得无限智慧,而且你可以立即到达魔王殿,与她挑战,虽然你没了武器,但你有智慧,用它打败魔王吧!”"恩!”安妮大声说.

一眨眼工夫,安妮来到魔王殿."呼呼”一阵呼噜声传来,原来魔王正在睡觉啊.安妮悄悄地来到魔王身边.或许魔王睡得太香了,居然没有听见安妮来了.安妮打量了魔王一会,心想:魔王那么高大,怎么让他死呢?这时,一个声音告诉她,用最大的正义力量去击魔王的头部.于是,安妮照着哪个声音去做.果然,魔王一命呜呼了.

这时,那个俊俏的青年来了:"美丽的安妮,牵着我的手,我带你回去.”安妮点点头,说完,便回到了自己的城堡,还与那位青年结婚了,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放射肿瘤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协

清洗世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微体古生物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