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文学常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现代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构建现代教学策略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改革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问题,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此,实施现代教学策略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现代学习观的确立。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应体现出对选择性学习、参与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的关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融合选择性学习策略,赋予学生更大的选择权
多年来困扰初中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就是为了提高中考的写作得分采取了单调而生硬的训练方法。根据材料所提供的要点进行表达使学生体会不到自由表达思想的乐趣,学生对写作充满畏难情绪。针对学生的这种实际情况,必须及时引入选择性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写作内容,写身边事和关注社会热点话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思想,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而选择性学习首先要求学生能根据学习的需要,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写作内容;其次是具有捕捉、理解信息的能力;最后面对大量信息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合理加工。由此可见,两者有着天然的融合契机。
1.我手写我口
传统的写作课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就必须选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世界密切相关的主题,贴近学生的世界,才会让他们有表达的愿望。
2.写出真情实感
传统的写作训练学生过多的考虑教师评判的标准,而不是自己的表达。学生作文,要按教师规定的模式写,而且写文章都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于是学生作文总爱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甚至套用他人的文章。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用真情实感与读者交流,他们写作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就会尽力写出能使读者感兴趣的文章。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尝试,如,在班级文化栏中设立班级佳作欣赏,供学生欣赏和交流;组建班级年级或校级文学社团,扩大交流的范围;组织学生选择最满意的习作汇编成册;联系青少年杂志开拓发表学生作品的渠道等等。
3.活学活用,现炒现卖
写作的内容可以自由选择,语言运用方面也应考虑活用所学的语言。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这非常有利于语言知识的巩固与积累。应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爱或擅长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写作。也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的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等等,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融合参与性学习策略,形成师生全员全程参与
通常,写作教学主要包括命题、写作、评价三个环节。其中,一般情况下教师只负责命题和评价,学生负责写作。表面上是各司其职,实际上是各自为政,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调动。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就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1.教师讲授与学生接受的关系,即知识传授与创新应用的关系
这个关系对应的是命题环节。命题采用师生共同参与命题的形式。教师命题之后,学生可以对教师的命题进行修改和补充,也可以另外命题,学生作文时可以在教师和同学的命题中任意选择。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写作意识,从而主动认真地完成每一次写作训练。
2.整体推进与个别化的关系,既要保证整体水平,又要兼顾个体差异,分类指导和推进,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
这个关系对应的是写作环节。写作中师生同时进行,教师应该“下水”作文。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常用教参中提供的范文,然而范文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师生同时写作,教师可在了解学生写作水平的基础上,根据近阶段教学实际,有意识写出略高于学生水平的文章,用作范文供学生参考,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指导。
3.学生参与中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形成学习共同体以产生整体效应
这个关系对应的是评价环节。一般作文讲评都是教师先批改再讲评,不仅增加了教师工作量,而且等教师完成批改再进行讲评时,时间早已过去很久,学生当初写作的热情与体验早已消失殆尽。学生每次作文完成后,教师可以立即组织学生进行自改和互改。然后教师对学生修改评价后的作文进行阅读和挑选,根据训练重点,选择典型作文发给学生,师生共同评价、修改。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批改,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效率。
三、融合自主性学习策略与合作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发挥“评价”的作用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集中体现在学生个体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控学习进程,自主评价反思学习结果,从而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与习惯。具体可使用以下三种方法:
1.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改反思中来,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互评修改一稿,然后再由小组评价推荐,最后由教师来点评。这样使学生在反思中形成新的思路,互相借鉴,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重点地进行讲评反馈,大大提高了评改的效率。
2.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在分析点评的时候鼓励学生们自己大胆发言,引导他们相互协商,并适时提供更多的同类文章,促进学生认真反思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使其发现自己在写作上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3.最后要抓好评价三环节,即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均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评和互评,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在教师评价阶段,教师出示各组优秀文章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大力表扬优秀文章,并进行班级展示,让学生共同受益,也起到了鼓舞与激励的作用。
关键词:正方现代管理系统;教务管理;排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05-03
正方现代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学院各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的多模块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教务公共信息维护、学生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智能排课、实验室管理以及学生综合信息查询、教师网上成绩录入等模块[1,2],能够满足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及教务管理各个环节的管理需要。但由于该软件的说明不够详尽,一些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并未提及,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遇到的问题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3]。
本文将结合该系统几个板块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帮助使用者尽快熟悉该软件,可以熟练地操作该软件。
一、学生管理中的问题
外部数据库字段要与学生基本信息表中字段匹配(见图1),另外在数据导入之前外部数据库中有些字段是必须要有的,如:学院(xy)、托管学院(xy_xysy)、专业代码(zydm)、当前所在级(dqszj)、专业班(zyb)、专业名称(zymc)、姓名(xm)、学号(xh),若缺少其中一项就可能导入失败或者导入后在对应的年级专业中不能显示学生的信息。另外,在导入前准备学生信息的excel表格中,设置单元格格式要设置为“文本”,不但学生信息导入前格式需要设置为文本,向系统中导入其他信息都需设置为文本,如:学生成绩、课程信息等。
二、专业计划管理问题
落实教学任务的流程:
一般按照流程操作就能够安排一个学期的任务了,但有时计划任务与实际招生人数不符,教学班需要增加或者缩小,课程需要增加或是减少等这样的情况出现时,就需要通过调整其他的板块来改变教学计划了。如教学班增加或是减少了,就需要在“系统维护”“学籍子系统代码维护”中修改教学班,而后在“专业计划管理”中可以按年级或是全部刷新人数,同样在“计划任务下达”中也需要再次刷新人数,这样才能显示新的教学班。课程的修改则相对容易一些,若是增加课程,则需要在课程库中增加相应的课程,然后在“专业计划管理”中的“课程信息管理”对课程进行增加即可。
三、智能排课中的问题
在排课之前需要将教学场地,排课数据条件设置安排好。(见图2)
每个学校所用的排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本文将以人机交互式排课(2)为例详解排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当排课前的准备都已做好,根据不同学院、系部以及课程的要求,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排课是可以安排好一个学期的课程的[4]。但当排课过程中间教学班有所改变,课程的学时改变,课程增加等,除了更改相应的教学班和课程信息,还需要其他的操作才能更改排课中所显示的信息,从而正常的安排课程。如课程的学时需要更改,首先在“专业计划管理中”更改相应的学时数,然后在“排课数据初始化”中选择“排课相关数据处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学年学期,点击“统计”。(见图3)
统计完成后,再选择“排课数据初始化处理”在备份当前所排课程信息的前提下选择初始化,初始化前年级选项要清空(见图4),否则初始化就无法成功。初始化完成以后就会提示恢复之前的备份,恢复完成后,排课板块中所显示的课程信息就是所更改后的信息,按照这个方法也可以修改其他排课时所显示的信息[5]。
正方现代教学管理系统虽然功能强大,但是有些设计不够完善,某些功能尚未达到预期要求,这就需要使用者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技巧,充分发掘该软件的功用。本文以在学生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智能排课三方面的实践使用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某些使用技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使广大使用者参与到该软件的经验讨论与交流中来,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各种技术,解决教务管理系统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为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创造有利条件,服务于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刘芳.浅谈高校教学管理的组成部分[J].科技信息,2010,(25):601.
[2]王先成,严晓峰.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20):5026-5028.
[3]高杰欣.教务系统应用瓶颈及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7):60-63.
[4]赵晓庆,熊璋,方义.高校智能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11):102-105.
今年高考语文大纲与去年比没有大的变化,仍然维持了“每错1个字扣1分,重复不计”的要求。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来看,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
识记。主要考查考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在试卷上主要是对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名句名篇等内容的考查,考生复习时应准确把握常见字的音、形。
理解。在考题中所占的分量比较大,体现在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中的有关词句的问题上,包括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翻译以及现代文中词句的理解等,复习时要积极训练,做到能通过阅读材料迅速理解题干的内容,深刻体会材料的各种内涵。
分析综合。考查内容主要有文言阅读中主要信息的筛选、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等,现代文阅读中还包括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克特及荒诞派戏剧;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初步了解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3.结合以前学过的戏剧类课文,分析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
4.通过了解世界现代文学创作的绚烂色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上学期学过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在封建制度下双双惨死的悲剧,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和斗争。课本节选了全剧的最后一场。先写了朱丽叶殉情,然后写劳伦斯长老叙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最终使两个仇家合解。剧本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练,音韵和谐,蕴含着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然而,世界现代文学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荒诞派戏剧在巴黎戏剧舞台上的上演,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被打破了,贝克特等作家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我们今天要学的《等待戈多》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剧情。
三、学生谈阅读过后的直接印象,尽量让学生寻找其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之处。
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点:
1.传统戏剧有完整的戏剧情节,有丰满突出的人物形象,有人物之间的性格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冲突即戏剧”;而荒诞派戏剧则几乎没有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程式。
2.戏剧场面、舞台形象的不同。荒诞派戏剧不关心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强调象征意义。
3.戏剧语言与人物表演不同。荒诞派戏剧采用了一种支离破碎的语言,表明对传统戏剧语言的反叛。
四、介绍荒诞派戏剧。
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学生初步阅读的感受,引入“荒诞派戏剧”这一概念,然后介绍荒诞派戏剧的由来、思想基础、表现主题的形式等。介绍重点应放在其与传统戏剧的区别上,如荒诞派戏剧不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相互关系,不强调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不要求在舞台上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等。
五、仔细阅读课文节选的第一幕,进一步体会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在教师介绍的荒诞派戏剧的相关常识指导下,具体体会荒诞派戏剧表现主题的形式,从而认识这一现代文体。
六、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学生对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对作者作一些简要的介绍,重点介绍贝克特在荒诞派戏剧创作领域的地位与贡献,接着联系学生已有的现代历史知识,简要介绍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社会现实,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
七、布置课外阅读
阅读《等待戈多》全剧
第二课时
一、以问题:“两位流浪汉苦苦地等待着戈多,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戈多是谁,那天,他们在等待什么呢?”导入。
二、分析作品,讲解重难点。
教师可以对作品的主题、情节结构及语言等方面作较为全面的分析。
教师要讲清这部剧作一改传统戏剧的情节模式,剧中没有戏剧冲突,没有起因一发展一一结局的情节结构,没有丰满、完整的人物性格的刻画,没有精彩富有哲理的人物对话,代之的是没有跌宕起伏的、无头无尾的情节,毫无人格魅力的卑微、肮脏、猥琐的“非人”和重复机械、单调乏味、不合乎逻辑的语言。虽然这是一出“什么也没发生”的戏剧,但却揭示了“人类在一个荒谬宇宙中的尴尬处境”,表现了“上帝死去”后人生意义和终极目标的失落造成了人存在的虚无与荒诞感。
三、布置课外任务
1.将本文排演成课本剧。
2.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条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一些荒诞派戏剧作品,以加深对这类作品的认知。
荒诞派戏剧是一个反传统的戏剧流派,试研究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
研究提纲:
1.可重点比较二者在戏剧的情节结构、戏剧冲突、人物设置与刻画等方面的不同。
2.需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即举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与传统戏剧的典范作品,并对之作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二者的不同。
3.应纵深比较,即从形式到内容,从作品到作家创作指导思想进行比较。
参读书目:
1.金元浦等主编《外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自我写实;细刻深刻;朴实优美
凡是具有现代文学常识的人,谈到中国散文总会提起朱自清先生。他是我国“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他对中国白话散文的发展、成熟作过相当而又执着的多方面的探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提倡写实,表现自我
朱自清先生是文学研究会早期的重要成员,他十分欣赏文学研究会那种“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所以他的前期散文创作的活动,都以现实主义原则为指导,还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提出了不少关于散文创作的见解。
为了贯彻写实的主张,朱先生要求深入观察生活,体验现实。《山野掇拾》一文中,他谈到“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并且进一步说明:“他们所以于每事每物,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独得的秘密!”从中可见,他那种观察、体验现实生活的严肃态度。众所周知,有人曾怀疑《荷塘月色》中“月下是否有蝉声”,朱自清为此请教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自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这足以证明他的“尊重生活,尊重现实”这条原则,既用以教人,也用以律己的。
二、题材广泛,情感丰富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因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取材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且在不同题材的散文里,抒发了自己不同的感情。一是社会类的作品,具有真实感,给人以思想、心灵上的震撼。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通过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小女孩被廉价贱卖的事件,并以种种设想预测了她将来不幸的命运,对社会的残酷不仁提出血与小泪的控诉,篇末发出了“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罪?”对制造这一悲剧的社会提出了抗议。表达了对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
三、表现手法,独到有力
(一)精雕细刻,细针密线
由于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细,体味细,因而文章写来也呈现细的特色。《荷塘月色》采用的工笔,描写非常细腻。在写荷塘月色时,先写荷塘,抓住典型景物,从荷叶、荷花、荷塘上的风,由风送来的荷花的香,微风通过荷叶的风致,荷叶下面的脉脉的流水等各个角度来写,观察细致,针线很密。写荷花:连用五个比喻,作者在写月色时,正面描写结合侧面烘托,从塘面的雾,塘里的荷叶、荷花,周围的树影等各种角度来烘托。这样,通过一番细针密线的描绘、渲染,把作者所能领略到的美的境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二)简炼深刻,平中见奇
《背影》一文虽是怀人之作。没有给读者提供多少广阔的现实生活的画面,但从作者家境的变化,父亲老境的颓唐,父子为生计各自的奔波,我们不难窥见旧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生活的动荡不安,以及灰暗的世态造成的心理压抑,可以说,通过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了当时整个灰暗的世态。
四、平中见奇,严谨布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结构布局,都严谨精美。这也是朱自清为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熟所作的一个努力。《春》作者抓住了春景特点。有层次地描绘春景。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中间是美好的春景画面,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赞美春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深化题旨。如果我们对《背影》的线索作再深一层的发掘,就可以看到,《背影》除了一条有形的明线“背影”外,还有一条无形的暗线,那就是“父子深情”。《背影》写的虽是背影,但显出的却是正面。流露的是真情,透过背影,可见那正面的慈祥容颜。可感那心底的滚沸人情,“背影”里凝聚着深沉淳厚的父子深情。《荷塘月色》则以一路行去为行文线索,从小路到荷塘到伫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使各层情景得到步步深化,使内心感受得到充分展示,加上一首一尾,自然呼应,都显示出结构而布局上的严谨精美,为细致的描写和简炼的表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功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复杂情绪。同时,从各篇的布局中都可看出,有些部分精炼,有些部分松动,精炼和松动互相配合,做到疏密相间,呼吸自如,更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结构上严谨精美特色的高度表现。
五、语言风格,朴素优美
散文是语言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第一要素。”对于散文更特别突出。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语言成就在现代文学史上是极负盛誉的。叶圣陶曾经说过:“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是口语,朱先生是应该首先被提及的。”《朱佩弦先生》。这主要就朱先生早期散文的朴实而言,朱先生自己也以口语化的语言为贵,认为“用笔如舌”是文章语言的极境。在这点上,《背影》上那自然朴实、简洁传神的语言正是一个突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