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带月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功能布局,绿色设计,以人为本
现代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鲍豪斯学派,该学派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意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构图手法,认为“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当时杰出的代表人物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也推崇“less is more”简洁的现代风格。在新世纪的潮流下现代风格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认可和推崇,“人性化”、“绿色设计”等新潮设计理念也列入其中。
坚持现代室内设计的四大内容(室内空间布局、室内装修设计、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室内陈设设计),总的原则上:节能、降耗,材料选择中、高档,坚持有虚有实的创作思路,重点突出,有主有次,符合使用要求的室内声、光、热效应,满足室内环境物质功能需要。打造具有造型优美的空间构成和界面处理宜人的光、色和材质,符合室内温馨、舒适的环境氛围,以满足室内环境精神功能的需要,采用合理的装修构造和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环保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
从“人性化”的内容上要遵从以下原则:
保护结构及安全原则:一是保护结构对承重墙、阳台的半截墙、房间的梁或柱,无论其位置如何绝对禁止拆除、改动;二是装饰所用的材料不得超过住房的承载能力;三是注意保护防水层和地暖设施;四是注意安全防火,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织物等易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五是根据电器的用电负荷使用相应的电表、导线。
经济性原则:从业主自身条件出发结合居室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按照业主要求把中、高档次的材料进行巧妙组合,充分发挥其不同质感、颜色、性能的优越性,达到既经济又实用的美化原则。
实用性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功能,为业主提供空间环境和最大限度提供物品储藏的需要,满足居住要求。
习惯性原则:对家居艺术美的追求以遵从业主的生活习惯为前提,讲求与生活习惯相和谐统一,满足生活需求。
环保性原则: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在材料的选配上应首选环保材料,注意节能、降耗、防污染,注重采光、通风、布景(绿化)、盆栽等。
按照家居设计形式上要遵从以下原则:
对比:对比是艺术设计的基本定型技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形体、色彩等作对比,把两个对立的元素放在同一空间,经过设计使其既对立又谐调,在反差中获得鲜明对比求得互补的效果。
谐调: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各种室内物体的形、光、色、质等组合得到谐调,成为一个非常和谐统一的整体,环境及造型的和谐、材料质感的和谐、色调的和谐、风格样式的和谐。
层次感:追求空间层次感,色彩从冷到暖,明度从亮到暗,纹理从复杂到简单,造型从大到小,从方到圆,构图从聚到散,质地单一到多样等以取得极其丰富的视觉效果。
呼应:呼应属于均衡的形式美,是各种艺术常用的呼应手法,也有“相应对称”、“相对对称”之说,一般运用形象对应、虚实气势等手法求得呼应的艺术效果。
延续:延续是指连续伸延人们常用“形象”一词,指一切物体的外表形状如果将一个形象有规律地向上或向下向左向右连续下去,就是延续这种延续手法运用在空间之中,使空间获得扩张感或导向作用,加深人们对环境中重点景物的印象。
简洁:简洁而不简单,指室内环境中没有华丽的修饰和多余的附加物,以少而精的原则把室内装饰减少到最小程度 。“少就是多,简洁就是丰富”,简洁是室内设计中值得提倡的手法之一也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趋势。
独特:独特是突破原有规律标新立异,引人注目,在大自然中“万绿丛中一点红”便是独特的体现,在室内设计别推崇有突破的想象力以创造个性和特色。
色调:色调是构成造型艺术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着冷暖之分不同颜色引起人视觉上不同的色彩感觉本案以整体色调以偏暖为主。
设计以潮流为先导,追求简约的现代风格。采用轮廓鲜明的线条与图案装饰作对比,注重天光的采用,使用纱质窗帘增加房间的空间感,充分利用阳光创造明窗净几的气氛,节约了电能之外,还可以有利于紫外线消毒杀菌,保证通风的畅通,摄取新鲜空气,保持良好的空气环境,满足业主家庭成员的居住需求,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满足业综合需求。方案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紧跟时尚潮流,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业主的生活、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来满足业主的审美要求,结构与造型亲切、功能多样、材料自然、实用、舒适、时尚、美观、环保、高效、节能,空间组织合理,采光、通风、保温、照明良好,使室内环境整体布局合理化,面积分配科学化,生活居住舒适化。营造出舒适、温馨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郝卫国.环境艺术设计概论,2007年6月,第二版;12页—219页
[2]戴志中,杨震,熊伟.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生态·仿生,2006年4月,第一版;156-157页
[3]方海.欧洲当代著名建筑师作品精选,1995年6月,第一版;158-159页
[4]彼得·罗.中国现代城市住宅,2004年8月,第一版;264页—273页
[5]熊明.建筑美学纲要,2004年8月,第一版;59—72页
【关键词】音乐文献学 乐律学 音乐美学 音乐考古学 音乐制度
随着研究资料的丰富、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领域的拓展,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也向着多元化、深层次的方向迈进。2011年度公开发表于音乐类核心期刊的论文共计数十篇,文章拟从音乐文献学、乐律学、音乐美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制度的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描绘出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现状与态势。
一、音乐文献学
音乐文献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音乐文献的介绍、译注和研究,其研究成果渗透于各个研究分支,比较重要的论文有:王小盾、余作胜的《从〈琴操〉版本论音乐古籍辑佚学》以《琴操》作为个案,对中国音乐古籍辑佚学进行论述。商立君的《〈乐书要录〉若干问题探微》从《乐书要录》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流传情况、史学价值对其做出探讨。喻意志的《唐宋乐府解题类典籍考辨》通过全面搜集历代书目、类书、丛书、笔记等文献资料,充分运用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等文献学方法,对唐宋时期的九种乐府解题类典籍的作者、成书、内容、亡佚、佚文等方面情况进行了细致梳理与考辨。刘再生、陈瑞泉的《〈荀子·成相〉“相”字析疑兼及“瞽”文化现象》,在阐明“成相”之含义的同时,对“瞽”文化做出解释。夏令伟的《王国维论史浩大曲辨——兼论两宋大曲之变》指出“王国维在曾慥《乐府雅词》中的大曲与转踏的次序、洪适《渔家傲》的体制归属、史浩大曲的分类责任等问题上存在一定误断”①,并揭示出宋代大曲之变的特征及原因。
二、乐律学
乐律学是对乐学和律学研究的合称。2011年,有关乐律学的研究继续向纵深发展。其中,喻辉的《“乐律学”的英文译名与学科范畴问题》一文认为,“选择OrientalM usic Theory作为‘乐律学’的英文译名,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从语意和词义范畴上解决‘乐律学’研究这个长期悬而未决的学科定位问题,进一步推动我们全方位整理东方古代音乐的理论遗产,梳理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体系的文化源头;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我们进一步确定乐律学在世界音乐理论体系中的文化定位和地域特色,使这个古老的东方音乐理论体系在世界音乐研究领域里牢牢占据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②杨善武的《宫调史研究导论》对中国宫调的历史状况、发展变化、本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刘勇的《朱载堉著作的命运新探》对朱载堉的“十二等比律”不被应用提出自己的见解。贾争卉、杨小明的《十二平均律:从江永和安清翘看朱载堉的思想源流》“从朱载堉之后的江永和安清翘出发,对‘十二平均律’进行共同文化语境下的发掘后认为:一、朱载堉对生律的比例关系的发现,可能受到基于中国传统勾股理论基础上的方圆相函图的启发;二、朱载堉从三项等比数列求中项(开平方)到四项等比数列求中间两项(开立方)的突破,应该是从等差数列对应变换过去的;三、朱载堉关于平均律优于三分损益率的论证,更符合中国传统的简单、和谐自然观”。③陈克秀的《也谈“奏黄钟,歌大吕”》 将“奏黄钟,歌大吕”置于中国古代天文、律历的背景中进行论说与研究。
三、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的研究进展相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其他研究领域而言,发展速度较快,论文成果较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滕春红的《从“清浊”到“清和”——试析古代音乐美学中的“清”》,该文认为“‘清’在古代音乐美学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范畴,它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三个互为递进的层次:首先,作为‘清浊’的形态之一,构成声音的物理属性之一,成为‘和’的音乐审美原则的基础;其次,作为‘清音’,它逐渐成为美妙音乐的代名词,被当作音乐之主宰;最后,‘清和’成为古代音乐美学的审美理想”。④王军的《朱载堉乐律学研究指导思想辨析》指出:“晚明乐律学家朱载堉在乐律学研究中,承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崇尚‘自然之理’,注意把律学研究与传统的天地人合一思想合理地联系起来,提倡以数为本,强调遵循自然法则。但其中的痴迷河图洛书,对祖冲之圆周率的错误批判,又反映出朱载堉作为古代学人的历史局限。”⑤修海林的《先秦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以〈吕氏春秋〉诸篇为例的分析》认为:“《吕氏春秋》是先秦及秦汉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研究的重点,先秦道家哲学思想与其音乐思想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重生’思想与音乐思想的联系;‘太一’观念与‘乐’之存在的联系;‘周行’‘复归’观念与十二律相生、计算法则及‘随月用律’实践的联系”。⑥杨赛、洪艳的《乐从和》指出:“‘乐从和’是儒家对音乐的本质要求。儒家常讲‘致中和’,‘和’与‘中’密不可分。‘和’即个体心境平静祥和,‘中’即社会管理均衡适度。音乐通过实现个体之‘和’,进而实现社会之‘中’。”⑦孙星群的《儒家〈乐记〉与释家音乐思想的几点比照》从“国治平天下”与“大我”“物动心感”与“虚空”“情动而发”与“成文谓音”、君臣民事物与木火土金水、中和与“急缓得中”“乐而不,哀而不伤”、乐之“治心”与“乐离无欲”“乐内礼外”与“知内见外”八个方面将《乐记》与释家思想进行比对。
四、音乐考古学
音乐考古学“既是历史音乐学的一个领域,又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它的考察对象主要是有关音乐的实物材料,如乐器或它的残片、浮雕、壁画和器皿上音乐的画面,个别情况下还有少量的文字材料”。⑧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有:刘正国的《关于“龠”的考证诸家异说析辨》“通过对出土文物、民间遗存和文字训诂的综合研究,上通故训、下谐时俗,比类考原、多重释证,终于揭示出:所谓‘如笛’‘似笛’的‘龠’其实就是一种形制古朴的、不开吹孔而以管端作吹口的‘斜吹’乐管,这种质朴的‘斜吹’乐管也正是中国‘笛’类乐器的先祖”。⑨王清雷的《章丘洛庄编钟的音乐学研究》详细介绍了考察章丘洛庄乐器群的收获,并且通过对《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以及刘再生、郑中和方建军三家测音资料的辨析,提出新的观点。方建军的《楚简“乐之百之赣之”试解》一文认为“1994年河南新蔡葛陵发现的楚简,内容主要属于卜筮祭祷。其中的‘乐之、百之、赣之’,应是祭祷仪式的三个环节。‘乐之’就是奏乐祭神。‘延钟乐之’即陈列编钟以奏乐祭神。‘百之’即行百礼以祭百神。‘赣’读为‘干’,应为‘舞’的代称,‘赣之’即‘舞之’。所谓‘乐之、百之、赣之’,就是以乐舞表演和礼仪活动来取悦神灵,并求得仪式的灵验性,从而达到人神沟通的功效”。⑩
五、音乐制度的研究
音乐制度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不但具有鲜明的等级秩序,还具有调节理性人伦、和乐君臣、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这方面的论文有:康瑞军的《宋代音乐研究的社会史取向——以音乐制度为例》从制度及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研究宋代音乐。李萍、孙晓辉的《论宋代部色体系》,“详细考证这一历史进程中宋代部色体系的名实、功能、管理机制以及演变过程,并将部色体系与宋代艺术实践相联系,以探讨宋代部、色体系的功能特征及其转化的深层原因”。?项阳的《地方官府用乐机构和在籍官属乐人承载的意义》,“刻意强调国家用乐体系中礼乐与俗乐两大门类的主流形态以制度与功能为保障,在各级地方官府中须普遍性地设置相关机构以为支撑,从而形成国家意义上用乐的体系化和网络链接。宫廷用乐虽具特殊性并引领潮流,但从国家意义上考量,其地方官府所用礼乐与俗乐在主导层面上必然保持与中央政府一定程度的相通、一致性,地方官府所辖官属乐人在为官府服务的同时也服务于社会,如此形成‘国家在场’的体系内传承、面向社会传播,用乐主导层面的有序;正是地方官府中用乐机构诸如府县教坊、诸州散乐、乐营、衙前乐的存在,这些具有机构意义的单位形成“网络化”的同时,亦将在各地创造的相关内容加以吸纳并融入,经过规范后由这个体系返播全国”。?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不但是音乐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把握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脉络及中国音乐的未来走向都具有启发性意义。回顾与反思是为了今后更好地研究,我们期待研究者在沉潜之后,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以及一系列现阶段切实可行的论题,使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跨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从而为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注释:
①夏令伟.王国维论史浩大曲辨——兼论两宋大曲之变[J].黄钟,2011(1):104—110,133.
②喻辉.“乐律学”的英文译名与学科范畴问题[J].音乐研究,2011(6):77—81.
③贾争卉,杨小明.十二平均律:从江永和安清翘看朱载堉的思想源流[J].中国音乐,2011(2):187—190.
④滕春红.从“清浊”到“清和”——试析古代音乐美学中的“清”[J].中国音乐学,2011(1):86—91.
⑤王军.朱载堉乐律学研究指导思想辨析[J].黄钟,2011(1):161—175.
⑥修海林.先秦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以《吕氏春秋》诸篇为例的分析[J].中国音乐学,2011(1):28—32.
⑦杨赛,洪艳.乐从和[J].人民音乐,2011(7):77—79.
⑧俞人豪、周青青.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⑨刘正国.关于“龠”的考证诸家异说析辨[J].音乐研究,2011(5):107—114.
⑩方建军.楚简“乐之百之赣之”试解[J].中国音乐学,2011(3):71—74.
[11]李萍、孙晓辉.论宋代部色体系[J].音乐艺术,2011(2):99—108.
[12]项阳.地方官府用乐机构和在籍官属乐人承载的意义[J].音乐研究,2011(1):6—14.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法律依据】
一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句式”属于语法范畴,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大致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等。
二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前一条要求,往往是糅合在其他项(尤其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中,间接作考查的――像2014年高考浙江卷要求翻译的“此若家之宝也”,这是个判断句;重庆卷要求翻译的“是区区者,何难之有”,这是个宾语前置句。
下面我谈谈如何从成语中学习文言句式。
【技巧点拨】
(一)宾语前置
1.疑问句宾语前置。比如: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即“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代词宾语“焉”提到“附”之前;②何去何从:即“去何从何”,代词宾语“何”提到动词“去”“从”之前。
2.否定句宾语前置。比如:①时不我待:即“时不待我”,宾语“我”提到动词“待”之前;②人莫予毒:即“人莫毒予”,宾语“予”提在动词“毒”之前。
3.通过“是”“之”强调宾语前置。比如:①何罪之有:即“有何罪”,宾语“何罪”提到动词“有”的前面;②唯利是图:即“唯图利”,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
(二)介宾短语后置
比如:①绳之以法:即“以法绳之”,介宾短语“以法”置于动词“绳”之后;②业精于勤:即“业于勤精”,介宾短语“于勤”置于谓词“精”之后。
(三)成分省略
1.省略代词。比如:①习以为常:介词“以”后面连着动词“为”,中间省略了代词“之”,完整的结构应是“习以(之)为常”;②羞与为伍:应是“羞与(之)为伍”。
2.省略介词。比如:①自投罗网:“投”后省略“于”,应为“自投(于)罗网”;②投桃报李:省略了“以”,应为“投(以)桃报(以)李”。
3.省略连词。比如:志大才疏:中间省略了“而”,即“志大(而)才疏”。
4.省略谓词。比如:①一发千钧:它的完整结构是“一发系千钧”,省略谓词“系”;②一日三秋:省略谓词“如”,它的完整结构是“一日(如)三秋”。
【知识梳理】
文言倒装句种种
现代汉语中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文言文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这里有几个难点:
1.宾语前置中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比如: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原句调整过来,应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
2.定语后置中的楚辞句式。“楚辞”代表着南方方言,一般用“之”来倒装,考生掌握较差。其固定格式是:名词+之+定语。比如:
(2)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调整过来,应该是“陆离(言长)之长铗”“崔巍(言高)之切云(指帽子)”。又如:
(3)孰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调整后的语序依次是“察察之身”“汶汶之物”,“高之庙堂”“远之江湖”。
3.倒装的杂糅。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考生有可能辨析不全。如:
(5)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语。“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翻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句子结构分析如下:
安 在 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戴月琴的老伴儿高仲安退休前一直在市政园林部门工作,戴月琴与高仲安结缘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说起来相识的过程有点儿曲折,却温情四溢。若说戴月琴与高仲安的爱情,那还得从医院说起。1972年,戴月琴和高仲安的婚姻介绍人,北京市城市建设研究院的刘少清的妻子刘东刚刚生了女儿不到两个月,刘东就高烧不退,上吐下泻。刘少清把妻子送到人民医院,医生诊断,病情很严重,皮疹蔓延至全身,出现了昏迷休克。医生怀疑是传染病一猩红热。由于医院病床紧缺,暂时把刘东安排在一间大病房里住院,正巧当时低烧待查的戴月琴也住在这间大病房里。刘少清家有刚出生的小女儿需要喂奶照顾,病友们自顾不暇,又惧怕传染病。戴月琴主动帮助病重无法行动的刘东,帮助她大、小便,给她喂药,喂饭。医生和护士们都为之感动。刘东出院时,姐妹俩依依不舍互相留下了电话和地址。刘东夫妇认定这个美丽善良的小妹妹是上天赐予他们的贵人,怎样报答呢?刘东的父亲和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高文禄先生是好朋友,高文禄的儿子高仲安在清华大学工作,模样英俊,人忠厚老实。夫妻两个商议决定找机会让戴月琴与高仲安见面,交个朋友。没想到,他们还真是做了一件好事,成就了―个和睦家庭!
对于戴月琴与高仲安来说,那是一段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岁月,但那又是一段充满了亲情爱意的岁月。回首往事,高仲安说:“经父亲的好友刘叔叔女儿介绍,我与月琴于1972年9月10日相认。月琴给我第一印象是单纯、漂亮、聪明、大方,性格开朗、待人诚恳。我见到她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我想,能与这么好的姑娘结成终身伴侣,是我一生的幸福。我坚信月琴淳朴善良,我俩一定能够白头到老。
“1973年7月16日,我俩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我们从右安门月琴家骑着自行车来到我工作的清华大学。驻清华大学军宣队的领导在静斋会议厅给我们举行了婚礼,很多同事都前来祝贺。虽然婚礼很简单,但在当时算是规格不小了,引起了轰动。从此我们就成为同志们羡慕的一对小夫妻。婚后的生活,给我们增添了很多乐趣,我起早贪黑上班很辛苦,但我很幸福,因为我有家了,有疼我、爱我、关心我的妻子,再累,心里也是甜蜜的。月琴家庭条件好,住楼房,冬暖夏凉。可是她为了照顾我上班远,毫无怨言地和我一同住在8平方米的简易小平房里。夏天很热,冬天生炉子才5摄氏度,我们盖三床被子才能够御寒。
“月琴工作很忙,练功、排戏、观摩、演出,很辛苦。记得刚结婚时月琴主动承担起家务。我们家院内没有自来水,月琴下班后,要到别的院子去挑水;生炉子,照顾86岁的老爷爷。这样的生活,的确难为月琴了。我看在眼里,内心愧疚。就是现在想起来我心里也酸酸的,觉得这么多年她为了这个家,吃的苦、受的累真是太多了!我爷爷患湿疹性皮炎多年,常年溃疡,痛痒难忍。月琴带着老人家找多位专家看病,我岳母每天给爷爷熬中药,月琴的弟弟月林每天晚上下班后,骑自行车把中药从右安门送到新街口家中。月琴上班趁中午休息,赶紧跑回家,给爷爷上药,吃药。他们一家人的善良、真诚,月琴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没有多久,爷爷多年的顽疾,奇迹般的康复了!直至老爷子96岁时离世,就没有再犯过。
“1974年9月22日,我们爱情的结晶、生命的延续――儿子高峻出生了。我岳母担起了照顾孩子的重担。由于日夜操劳,老人家得了大叶性肺炎。
“我的岳父岳母一辈子做人、做事是最令人敬重的。二位老人家爱国,有责任心,有担当,有爱心。岳母慈祥、厚道,勤劳节俭,干净利索,只要是同志、朋友遇到困难,她会尽最大努力鼎力相助。她心灵手巧,月琴几位姐妹结婚礼服,都是我岳母精心制作的。我在清华大学上班,下班很晚。那时候住房条件差,房子小,多年来,弟妹黄秋风和弟弟月林无私地支持我们工作,他们把自己的儿子戴光送到姥姥家照看,担起了照顾年迈父亲的重担。月琴有了今天的荣誉,是和我们这个和睦的大家庭真诚无私的支持帮助分不开的!
“月琴说:从小母亲常教导自己,女孩子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能要别人一分钱,不能吃别人一块糖。她秉承了岳母的做人准则,善良、自尊、忘我、屈己待人。对老师,对同志,对师姐妹和朋友们,她非常大方得体。记得我们住在有果胡同时,月琴每天下班回来,都给我爷爷、父亲和儿子买回来他们爱吃的东西,可是她从来没有舍得自己吃过一口。她每次从外地演出回京,特别是从台湾演出,美国讲学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带回来很多礼物,送给她的老师、同志、朋友,街坊李大婶、苏大妈、白大妈,给我爷爷、父亲、姐姐、妹妹;她父母、弟弟、弟妹的亲人;还有我和儿子高峻的礼物;唯独没有给她自己买过一件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