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宿舍文化集中体现了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每个国家的宿舍文化各有特点,宿舍作为集体住宿区域,突出表现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文化和集体观念。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在融入当地文化圈时对此都深有体会。本文仅就中俄宿舍文化的差异与成因及其两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展开粗浅探析。
一
俄罗斯宿舍文化属于外向型,而中国宿舍文化偏向内向型。外向型的俄罗斯宿舍文化特点有四。
第一,开放与包容。俄式宿舍多为男女混住,异性之间的相处十分融洽。俄式宿舍楼里大多数房门都是开的,经常会发现房间里空无一人,门却敞开着。正如这敞开的门一样,俄罗斯宿舍里充满了开放、信任的气氛。而就包容性而言,俄式宿舍里多民族多宗教学生杂居,然而因为不同文化不同信仰而造成的摩擦却很少。伊斯兰教民和东正教信徒在饮食禁忌上区别很大,其庆祝的节日也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自然也有差异,然而在俄罗斯宿舍里却很少见这两类人的冲突。这得益于两者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第二,对待异国文化既好奇又排斥。虽然俄罗斯是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但它对异国文化的接受性却不如其辽阔疆土那么博大。俄罗斯宿舍里也会居住着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俄罗斯学生对待同一屋檐下的外国学生态度分为两种,其中男生多是好奇,他们会热情地帮忙,提出很多天真有趣的问题。同时男生们的民族自尊心也很强,他们很关心外国人对于俄罗斯的看法和评价。俄罗斯的女生显得比较矜持冷漠,她们的态度多为排斥,会时不时找机会教训外国人,提醒他们的言行不合时宜或是宿舍卫生条件差。
第三,管理宽松,学生行为自由。纵然有明确的宿舍规定约束着学生们的行为,但大多数规则俄罗斯学生都熟视无睹。他们夜半三更还会情绪高涨地引吭高歌,工作日也会兴致勃勃地在楼道里踢足球。凌晨还有人冒险用天然气煮饭,周末举办狂欢会更是家常便饭。俄式宿舍门禁制度和中国的一样严厉,然而宿舍间的走亲串友却相当宽松。因为管理的宽松,俄罗斯宿舍里人员比较复杂。
第四,公共物品保护意识强烈。俄罗斯宿舍里有着大量的公共使用空间,这些地方的用具、设施一直保存完好。很多苏联时代的厨具、浴室用品虽然外表已经很古旧了,可是功能和质量丝毫没有损耗。俄式宿舍里不仅有针对公共物品的使用规定,还有相关的保护措施和监管人员。很多俄罗斯学生表示,他们保护公共物品不仅是出于对宿舍责罚制度的担心,更多是因为对资源的爱护和珍惜。
总体而言,俄罗斯宿舍文化更加外向,崇尚自由、个性,比较推崇个人利益的重要性。
内向型的中国宿舍文化相对保守,极少出现男女学生混住现象,宿舍的访友制度十分严格,明确的门禁制度,较少的公共使用区域。夜晚和工作日较少有学生聚会或打闹,中国学生更多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对他人的影响。中国的宿舍文化很好地折射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和集体文化传统――强调集体性、和谐统一性。形成这种宿舍文化的原因在于中国集体式管理传统,集体利益至上的教育观念以及中国人谦虚内敛,易害羞的民族性格。
二
宿舍文化的差异常常导致中俄大学生沟通不善,因此中国学生要善于处理两国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第一,学好俄语。语言沟通不善是最大的障碍,由于词汇量不够或是发音不标准,在交际中容易传达错误信息,或者让人困惑。俄语中时态的变化和人称的变化尤为重要,人称运用不当会显得人傲慢或幼稚,时态运用不当会显得人笨拙。要改善这一点,需要从单词量、语法、语音等方面努力。
第二,恰当使用非语言交际。其实人类日常交际中非语言交际占大量比重,通过人的表情和动作,可以让交谈者了解对方的真实情感和用意。恰当的身体语言有时可以弥补语言沟通的不完善。相反,不合时宜的表情或粗俗的动作会使人心生反感。中国学生通常会用笑容来缓解尴尬的气氛或紧张的情绪,然而殊不知有些笑容却会引起俄罗斯人的反感。在俄罗斯人的思维和意识里,严肃的场合下是不适合露出笑容的,出于礼貌的微笑是不自然、虚伪的,笑容在俄罗斯文化里还保留着最原始的意义,并非是一种社会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人常用眼神、语气、用词来表达尊重与友善。因此如果和俄罗斯学生发生摩擦,态度一定要严肃,同时语气平和,就事论事,切忌面带笑容。中国文化下这可以被理解为释放友好、和解的信号,然而在俄罗斯文化中会被误解为嘲笑、幸灾乐祸、无所谓的意思。
第三,敢于沟通与表现。与热情大胆的俄罗斯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大多显得文静害羞。在海外留学由其是在俄罗斯,一定要学会维护自我利益,学会及时与周围人沟通,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帮助和理解。其实大多数俄罗斯人都古道热肠,只是你不及时表达出需要帮助的意思,很多时候就被忽略和误解了。当自我利益受到侵犯时,一定要据理力争,这是聪明和有自尊心的表现。千万不要用中式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维来处理矛盾,这样只会显得自己软弱无能。向俄罗斯学生学习,做一个有表现欲和交往欲的人,善于展示自己,显示自我的价值和特点,这样才能避免被边缘化,更多地得到俄罗斯学生的关注和认可。
第四,注重打扮,避免举止幼齿化。和中国崇尚的朴素之美不同,俄罗斯人喜欢奢华艳丽,这一点在俄罗斯学生身上也彰显无遗。无论是上学还是上班,俄罗斯女生绝不会素面朝天,香水和口红是必须的。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俄罗斯女生绝不会放弃时尚,高跟鞋和黑丝是必备的。俄罗斯男生出门通常都是西装革履,运动服在大街上和正式场合很少见。着装适宜在俄罗斯人看来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双重尊重。因此,在俄留学需要在自己的外表上下些功夫,并非要多么美丽高贵但一定要整洁大方。在俄罗斯大都是多子女家庭,家境富裕者不多,很多人很早就步入社会独立打工了。而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多是温室里培育出的花朵,依赖性强,心理独立性差。因此,俄罗斯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比中国学生高很多,行为举止更显老练成熟。在与俄罗斯学生交往过程中,切忌行为幼齿化,不要显得孩子气,这样才能获得尊重和平等的话语权。在性观念方面,俄罗斯学生比较早熟,中国学生比较保守幼稚。男女混住的俄式宿舍里谈情说爱的现象非常多,秀恩爱的场景也屡见不鲜,不要对此表示惊讶或反感。性观念不成熟会让俄罗斯学生把你当做小孩子对待,这样不利于平等的人际交往。
最后,真诚沟通,与人为善。用心灵和双眼去感受俄罗斯的别样风情,毫无保留地去体会赴俄留学的爱与恨。俄罗斯是一个无法用理智理解的国家,只有用爱和信仰才能明白她的全部。(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2]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爱德华・霍尔.《隐藏的维度》The Hidden Dimension.传播学百科文库.2012年
[4]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教材;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多媒体
Abstract:This article concer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ection of the language materials of senior English books (new edition) and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English Approaches ,which stresses on how these principles should be applied in the daily senior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Senior English teaching;new textbooks;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 English;Approach
一、跨文化交际对中国中学英语教材提出新的课改要求
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 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
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问题,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大纲中要求中学英语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互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中国中学英语教材提出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为此新教材系统地介绍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环节。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目标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一般说来,教师对于英语的交际文化(如问候、邀请、称赞、致谢、道歉、求助等)更为熟悉,而对于知识文化(如宗教、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则了解不多。《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二级目标中要求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标志物与国旗;五级目标中要求了解常见自然现象、动植物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内涵;八级目标要求理解常用典故、传说,要求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大众传媒情况等。这些目标不仅需要英语教师在课上结合教材内容及所教学生特点进行适时、适量的介绍,而且还应自成体系地进行跨文化的对比与分析。如果教师对相关知识没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则难免会在教学中穷于应付。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新课标修订出版的高中英语教科书,除结构处理与活动设计上进一步体现任务型教学思想外,还增加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与素材。如SEFC1A第五单元The Silver Screen中涉及了《英雄》、《侏罗纪公园》、《黑客帝国》等热门影片,还重点介绍了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与电影《Not One Less》,第十二单元Art and Literature中甚至介绍了风靡全球的童话新作《哈利・波特》。教材中渗透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环保等多种学科知识,而且大量活动任务需要师生共同结合课内外相关知识来进行。显然,一个兴趣单一、知识面窄、求知欲差的教师决不可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阅读适当的英文报刊来拓宽知识视野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尽管缺乏直接定位于中小学教师的英文报刊,但从阅读难度及知识面上考虑,一些以大中学生为读者群的报刊很值得推荐。如中国教育协会会报―《学生双语报》,是中国教育协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利用其丰富的英文编辑资源创办的普及性中英文时事周报,以报道时事文化知识和指导英语学习为特色;《英语世界》杂志有”小百科”之誉,使读者能在学习和提高英语技能的过程中,获得有关古今中外各方面的新知识,选材品位较高。
二、现行中学英语新教材的特点
现行中学英语新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还具有趣味性,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于这样的好教材,应打破传统意义上每节课只教单词、发音、语法等应付考试的教学法。打好英语的基础,这些自然很重要。但是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交际能力是现代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为此,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适当的语言交际教学法。语言交际教学法的语言理论基础是它把语言看作是交际。既然语言是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那么教师就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情景”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我们学习语言,不但要学习语言本身,还要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中西方有很多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如果对此一无所知,在与外国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很多误解,闹出很多笑话。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跨文化交际要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指导学生注意主要的语用差异。现将教材中常见的有关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列举如下:
1. 称呼(Addressing)。称呼习惯方面中西习惯也不大一样。英语国家常把男士称Mr,女士称为Miss(未婚)或Mrs(已婚)。如果在不明对方是否已婚的情况下,可用Ms,这是英国女权运动的产物。需要注意的是:Miss可单独用以称呼女性,Mr或Ms通常是与自己的姓名或姓连用,而不能单独与名连有; Mrs只能与夫姓或自己的姓加夫姓连用。Sir和Madam一般既不与姓, 也不与名连用,而是单独使用。在中国, 习惯上有“李同志”、“黄主任”、“郭校长”、“王经理”“林老师”等称呼, 在英美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授、教士等外,一般是直呼其名倒觉得亲切、自然。如教材中出现:Good morning,doctor,但如果搬用来称呼教师则不符合英美人士的习惯:Good morning, teacher(Teacher Lin)。
2. 介绍(Introducing)。学习介绍自己和他人, 有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之分。在会场上介绍一位来访嘉宾或重要人物时主持人说: “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that I introduce to you Professor Wang, presid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这样的介绍既郑重又得体。在非正式场合介绍方式则随便多了。带朋友到家里可这样介绍----“Mum, this is Joan, my classmate,”“Joan, I'd like you to meet my family. This is my fat- her,...”等。在介绍两人相识时, 一般要注意以下顺序:先男后女;先少后老;先低后高;先客后主;先小姐后太太;先近后远等。
3. 关心(Showing concern).教材中有这样对话:(一个小女孩问一个老太太)Girl: How old are you? Woman: Ah, it's a secret. 汉语里可以对任何人发问:“你几岁了?”以表示关心和亲切;而在英语国家,除了对小孩,人们不轻易问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女士或老人的年龄,以免冒犯他人隐私权。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避免问以下这些问题: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 What's your religion ? What have you been busy doing? So you're divorced, what was the reason? 对些”关心”式的问题对中国人并没什么不妥,但是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这些是属”个人隐私”问题, 他们很重视privacy,不愿别人过问个人之事。因此,根据他们的习惯,这样的问题不宜过问,否则就是失礼。
4. 谦虚(Modest)。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是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赞扬时,自己却贬损自己。中国人在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长相、衣服漂亮时,往往会谦虚一番: 哪里,哪里。当这种赞扬遭到中国人拒绝时,美国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 他们之间跨文化的接触很可能是以一场交流失败而告终。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谦虚说: “Here'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 It's not 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 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当听到英美人士赞扬时,可以用:”Thank you”.来回答。
5. 打电话(Making telephone calls)。打电话的对话,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比方说英国英语里私人打电话的模式一般为:①电话铃响。②接电话者自报电话号码。③打电话者要求与某人通话。这样能让对方明白有无挂错,这种接电话的人,大多属于”绅士阶层”或”文明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 is ××× speaking”.而不是”I am ×××.”说: “Is that ×××speaking?”而不说: “Are you ××× speaking?”。
四、中学英语教学应该重视跨文化交际的教学。
笔者认为除了用上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录像;还可以请外籍教师到校任教,鼓励学生与native speaker面对面交谈,让外籍教师把自己在中国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告诉学生。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地、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Z].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田海龙:《关于交际语言教学》
[4] J. Richard and Rogers: 《交际语言教学》
[5] Krashen,S. 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 London:Longman,1985.
【关键词】高校学生 跨文化交际 微信平台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体之一,对于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是迫在眉睫。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运用目的语(非母语)进行有效语言交际的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引入中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更多关注语言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另一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研究多向度发展,极其缺乏以目标体需求为方向的需求调查和实证分析。然而,调查显示我国有56.6%的大学生存在跨文化交际障碍,经常出现“语用失误”,其平均失误率高达44%至50%。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当前语言教学中刻不容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微信及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应用
1.微信及其功能。微信是一款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表情等多种媒介为一体的即时通讯工具,可以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手持移动终端。其特有的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帮助个人或企业实现和特定群体之间进行文字、图片及语音的沟通和互动。微信的功能十分强大和全面,根据面向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信个人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平台。这两种基本的模式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互动交流服务,如,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即时或非即时交流。其次还可以利用朋友圈各种学习资源。因此微信作为当今被广泛使用的智能终端应用,充分具备应用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条件:其资源的丰富性、交互的便捷性、实时性以及情境的真实性,都非常适合跨文化学习的需求。
2.微信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现状及现实意义。众多研究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为学习者提供跨文化学习的语言情境、学习资源和交互活动,而这些都是飞速发展日益成熟的信息技术可以满足和提供的。“网络信息技术的潜在优势,就是能够为有特别需要的学生或者因为学习和工作情况不能参加正常班级学习的学生授课”。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课堂中的正式学习,还需要学生在课外的非正式学习。在正式学习中,微信可以辅助构建真实而丰富的学习情境;在非正式学习中,微信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有效的扩展学习者的课外学习空间,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者之间的同步交互,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学习和交融。
跨文化交际能力由知识、动机和技能三部分组成,要求交际者同时具备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的能力,是一个很高的目标。利用微信这一更新快、交互性强、信息量大、可同时容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网络交流平台,势必能成为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强大辅助推动力。因此,尽快搭建起与之相搭配的微信平台对学习者实现体验式学习、老师的实践教学都会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方法
根据“情境认知”理论与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观点,学习是学习者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在与学习环境的互动中自我建构意义和身份的一种活动。因此,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强调学习者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学习内容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其根据自身行动和意识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从‘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和‘交际实践’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跨文化交际体系”。
首先,使用量表对学习者进行测试,对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情况做一个基本的归纳和分析。
接着在问卷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有系统的构建微信平台。微信平台建设的主要环节有:1.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功能为学习者定时定量地推送模块化的跨文化背景知识及相关的学习活动,并要求在一定周期内完成对应的任务;2.微信平台(如朋友圈,群聊等)上的互动可以承载文字、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能全面覆盖交际能力中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从而刺激学习者的动机,主动建构其交际能力框架结构;3. 微信强大的聊天社交功能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互动,可以完成师生指导、集体交流、分享知识等各种实践活动。
在资源的分配和设计上,基本思想是遵循以下四个原则:a. 情境性;b. 趣味性;c. 微型化;d.交际性。当提供给学习者的资源具备以上特点时,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够真正实现从知识、动机和技能三个层面的提升。
最后对收集上来的具体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验证微信对于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度。
四、结束语
高校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最大的人才储备团体,如何能够使其掌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满足工作生活中的各项需求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教师应当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修养,在微信这一新兴的技术手段下更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行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也是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和值得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关键词:伏羲文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 讲义
【中图分类号】H09
(本文系第七批中国外语基金项目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成果,课题序号ZGWYJYJJ2014A39)
引言
地域文化的形成源远流长, 历经久远, 涵盖了特定区域的生态、 民俗、 传统、 习惯等文明表现, 既是一个地区社会风貌的综合表现, 也对特定区域人民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陇右文化作为地域文化也必然成为陇右人民的精神家园和精神依托, 是生活其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的认同和归属,对陇右文化的传承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丁润生教授(2003:37)通过河南濮阳,天水出土的文物以及楚帛书的记载研究大胆提出陇右文化中的伏羲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进一步证实了著名爱国学者梁启超在20世纪初的的预言:“中国乃世界文明之鼻祖”,不该位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之后。跨文化交流中的自尊,自信就来自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作为文化交流与传承阵地的大学课堂承担着这项伟大的使命。
1 在课堂中学习伏羲文化的意义
1.1 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
教案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学生所编写的教学实施方案。而讲义则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编排和整合,并不体现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教案与讲义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两者关系密切,如果说教案是纲,讲义则是线,是对教案的坚定支持,而课堂则是阵地。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依赖于成功的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所遵循的蓝本则是讲义。基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伏羲文化的学习对很多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全新的课题,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很有必要编写讲义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施和完成。
1.2 提高文化自信心
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大大增强,但是我们的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并没有太多话语权。如何重拾自信,让中国文化以自信、从容、高迈、尊严的姿态走出国门,通过积极扩大国际化贸易、克服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这已经成为近几年来我国关于文化发展最突出的主题之一。学习伏羲文化,向世界输出我们文化中的精华,提高文化自信心在当代大学生中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在编写讲义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话题的选择和先后次序,应考虑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笔者通过微信平台的交流发现学生对伏羲氏关于婚姻制度的改革及贡献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不妨以此为始点。
1.3 增强国际影响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区别其他民族最显著的标记。只有输出我们的文化并被接受的程度将决定我们受欢迎的程度,同时影响我们政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文化在增进社会凝聚力、变革思想观念、推动知识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无可替代。而生在天水,有幸成为这块诞生伏羲的神奇土地上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积极传播灿烂而辉煌的伏羲文化。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我们力量和智慧的代表,伏羲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追求智慧、光明和乐于艰苦创业的职业精神的集中表现.课堂教学伏羲文化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优秀的文化影视剧和舞台表演,甚至鼓励学生自编自演,使不同文化背景,操不同语言的人们都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2.编写讲义的原则
2.1 符合教育和教学的一般规律
在上世纪80年代初,许多学者认为一般规律是一切社会教育所共有的普遍规律;而特殊规律通常两个意义上理解:一是为某个社会所独有的基本教育规律;二是指属于教育的不同方面所特有的特殊规律,如在德育、智育、体育等不同方面。对于这种理解,是容易引起歧义的,所以在后来的一些教育学论著中,有学者对其作了更为合理、有力的解释。如柳海民先生指出,应将教育规律作一般与特殊、宏观与微观之分。教育的一般规律,即教育的基本规律、普遍规律,指存在于教育领域之内为一切教育所共有的规律,这类规律有两方面,即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和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特殊规律即教育的局部规律,具体规律指的是体现在教育的不同方面、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活动之中的规律,如德育过程、体育过程、智育过程中的规律。这种解释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种分类方法所容易引起的误解。因此,在编写伏羲文化讲义的过程中,不仅应重视大学生的年龄特点,还应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环节,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实施方案和教学评价等。
2.2 符合外语教学的学科性|,学科规律和教学法原则
大学外语课程是一门拓宽多学科知识、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通识教育课程。它的教材知识内容包罗万象, 当中的文学作品、 科普文章、 时事话题涉及政治、 经济、 文化、 历史、 教育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学科门类; 它的教材题材丰富, 为通识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通识教育的精神下重视大学外语教学是适应国际大气候、 符合国际化外语发展方向的大趋势。编写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讲义必须符合外语教教学的一般规律,尽管伏羲文化属于文化历史领域,但教学重点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传播伏羲文化的能力,所以英语语篇、策略和交际能力依然是学生急需提高的能力,文化的学习是附属于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
3 编写讲义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立足天水伏羲旅游文化资源
近年来,随着大地湾遗址的挖掘发现,学界伏羲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天水逐渐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伏羲文化的重要基地,是海内外华人的精神寄托和寻根祭祖的圣地。因此,讲义的设计,框架和内容的选择上应主要以天水的旅游文化资源为基础,天水的旅游文化资源包括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方面。显性文化主要是指与伏羲文化相关的众多古迹、遗址等文化载体。所谓隐性文化主要是指源远流长、脍炙人口的伏羲传说,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等.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文化的相关资源都不难找,最难的就是与之相对应的英语资源的整理和编写。
3.2 体现跨文化教学设计理念,注重文化“共情”意识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实践性很强的教任务。它能帮助学习者主动地获取、深层次地处理文化知识,并在跨文化交际行为方面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种文化意识指文化多元意识、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成员的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编写讲义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学会英语表达自己的文化,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输出自己的文化;二是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并尊重和虚心借鉴其他文化中的精华,有“共情”意识。讲义编写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基于已被历史文献和考古学所证实的相关事实,不夸大也不主观编造,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其次,不人为贬低其他民族的文化及其历史价值,无论是讲义的编写者还是学生,都应培养一种客观、辩证和积极的文化态度。
3.3 能够介绍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各个领域和学科的研究成果都在逐渐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学术研究是继承、发展和不断修正的过程,伏羲文化研究更是如此。教师应掌握关于伏羲文化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中,不仅能像学生介绍关于伏羲文化研究的最前沿动向,而且能提出合理的预想。关于伏羲文化的研究不仅在继续,而且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角度也有较大的差异。比如重庆树人学院院长丁润生教授指出:伏羲文化不单单是龙文化,而是龙虎结合的二元文化;天水教研员安志宏则侧重于伏羲的易思想研究。学习伏羲文化的课堂教学一方面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提高大多数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还应培养少数对伏羲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学会相关的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文化研究能力。
3.3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和输出地域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领域。步入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产业以超常的速度发展,并且推动着各行各业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多媒体网络教学已成为教育领域新兴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模式,它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产物。当然,编写讲义主要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但文化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微信,微博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也是广大青年学子所热爱的信息分享与交流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的学习伏羲文化,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由于在英语课堂中讲授伏羲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受教学时间限制,所以相关讲义的编写应力求简洁明晰,还应特别重视一些与伏羲文化相关表达的准确。另外,在编写过程中,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Ellis.R. 199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周小A,伏羲文化产业化近期思考 甘肃社会科学,[J] 2004(3)
3, 丁润生,伏羲虎文化与彝族八卦初探―兼谈伏羲文化是全球最古老的文化,周易研究[J] 2003 (6)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 高职英语教学
一、研究背景
我国高职院校许多英语教师和学生都对跨文化交际有错误的理解,他们以为跨文化交际就是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能够在特定的语境下理解西方人的话语,并能使用合适的英语与西方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出于此目的,他们努力摒弃汉语思维排除中国文化的影响,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西方人的语言习惯来学习英语。虽然他们对西方文化有了广泛深入的了解,可以用流利正确的英语与西方人谈论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及风土人情,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西方人语言所表达的内在含义,但是他们却无法使用准确流利的英语适时、主动、有效、对等地向外输出,准确流畅地传播丰富的中国文化。这种单向的厚此薄彼的交流,与跨文化交际互相、对等的理念相违背。跨文化交际具有双向性,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不断推广和发展,给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也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信息化课堂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强调创设情境对信息化英语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强调个性化学习和团队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多维立体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强调利用各种信息和多媒体资源来支持“学”的新型复合型教学模式。这种新型复合型教学模式为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载体。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路径
1.信息化课堂的合理有效设计。长期以来,虽然人们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但是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了理论语言学的限制,把语言本身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忽视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以黑板为载体,口述和传授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需要。因而,合理有效的进行信息化课堂设计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效果。因为在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载体是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而是学生按个体需求学习中的引导者和协助者。信息化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合理的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巧妙的应用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不是为了信息化教学而进行信息化教学,而是利用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信息化课堂的建构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学习,师生互动教学的完美融合,实现分类分层次教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英语语言输入输出在第一课堂上的及时,高效的循环,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在课外充分享用到互联网内丰富的教学资源,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改变学习习惯,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2.英语课程设置的进一步完善。中西文化有很大差异,在教学中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逐步提高识别这些差异的能力,这也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延伸。开设中国文化类的拓展课程,将中国文化渗透导入基础英语课堂中,对学生们理解我国文化有着促进的作用。
高校里的的基础课程设置中,可以将中国文化类课程纳入到学生选修课程系统。开设中国文化类课程能使学生们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文化知识,对思辨能力交际技巧和文化意识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教文化拓展课程时,可允许老师们选择以适合学生为前提的中国文化拓展教材英文版,以此使学生用英文高水平表达中国文化不再困难。此外,因为文化类拓展课程是属于较为独立的课程,课时可以保证,所以老师们应当对艺术、文学、建筑、教育、信仰、民族、宗教、价值观等中国文化以及思想和内涵进行全面讲解,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应当对学生输出我国文化的能力和意识进行针对性地培养,以此加强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自我文化意识。
3.师资队伍的提升。教师是实现我国文化教学目标的重要人员,提升实施中国文化教学的教师文化自我意识以及文化素养十分重要。而这对于英语教师就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承担着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责任。英语教师在教学应当进行综合性教学改革,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而重要的工程,它是要对教学模式、理念、手段、方法、以及教学艺术、评价机制等都进行综合性创新改革。这些重大的转型包括以下几方面:以提高综合能力和能够从事实际跨文化交际的听说为主替代以读理解为主;以学生为重心,以提升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来替代应试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网络、软件、主动式、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替代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以评价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和听说能力为主替代曾经的以评价语阅读理解和语法为主,使教学全过程的评价监控替代曾经单一的测评结果。
4.教学方法的合理利用。为了提高交际能力,首先要采用交际法教学。同时,培养学生外语能力不可忽视培养学生识别中外文化差异的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讲解主要涉及的英美国家的主要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相关的知识文化加以注释,做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同步诠释和教学;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教师在课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跨文化系列性讲座,这种讲座可以重构和整合不完整的文化信息,可以对说明整体的概念的有效教学手段进行系统罗列。
5.跨文化交际情境的创设。对跨文化的语言环境进行营造,可以帮助学生将曾经本民族认知模式和思想方式的思维定势得以转变,通过多元文化沟通和交流进行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移情。为此,在营造文化氛围时也选择多种形式。首先,制造情境或者创造语境。所有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都需要有特定的语境,创建情景语境后,学生学习语言就可以在更为真实自然的语境中进行,由此学生对语言交际用途会有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其次,要指引和鼓励学生多多阅读英语类报刊和美英的文学作品,同时对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社会关系、社会风俗和文化背景进行知识积累。还可多搜集美英原声录像和电影片,或者运用幻灯片、图片、网络、电视等工具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与美英有关联的语言之外的交际手段。其次,可以同过学校英语沙龙、广播等活动为平台,提供更多跟英语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锻炼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语
语言,既是国际社会交流的工具,也是各国特色文化的映像。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离开语言的文化,也没有离开文化的语言。当今,交通得到迅速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也有日新月异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流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而如今,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中西方国家之间在许多方面和领域都开展了更为密切频繁的对话交流。所以,在这一背景之下,跨文化交际已不单单只是语言沟通交流,已经充斥到双方文化以及其各要素之间。跨文化交际里,我们国人要有很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既要认真深入地学好英国的文化,也应该当好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人。努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断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黄敏,李楠.浅谈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J].现代交际.2015(06).
[2]刘彬彬.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研究-基于高职高专院校文化教学的分析[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6(04).
[3]何高大.多媒w技术―跨文化交际的革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