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社会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三江平原以农业市、县为主,每年部因干旱、冰雹、大风、暴雨、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从总体来看,各村一级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不高,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推进气象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既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民生的现实需要,更是做好农村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
二、推进“气象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气象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于构建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等符合各市县农业发展方向的为农气象服务体系。
1、建立县级气象防灾减灾和为农气象服务中心。主要建设县一级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和为农服务平台,完成气象资料、设施农业气象数据、农业气象灾害资料、作物生长物候期指标等数据库建设建成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气象服务短信系统、农业气象服务网站等。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等工作,为萝北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
2、建立县级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该中心主要建设县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
3、强化县级农村气象防灾抗灾风险管理
健全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善预防为主的气象灾害预警防御联动机制建立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推进“气象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
为了气象对农业服务的长足发展.必须以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为中心,以减轻农业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影响为重点加快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气象业务体系进一步发挥气象在农业发展中的职能和服务作用。
1、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是为农气象工作的首要任务。
气象灾害正与其它次生衍生灾害、人为性危机事件相结合,直接影响到各乡镇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众多领域,将促成“复合型灾害”的形成。三江平原的乡镇经济尚欠发达、灾害较频繁是气象灾害防御的最薄弱地区。新时期灾害应对管理重心应更倾向于灾前防范。这要求我们既要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夯实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又要积极探索气象在异常灾害应急与防御中的牵头作用。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思路,完善有乡镇分管领导、有气象信息员、有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有防灾规划、有自动气象站、有预警接收系统、有气象科普点的“七有”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2、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具有东北特色的农业气象业务是未来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新要求。
当前农业生产的对象、重点、环境、技术等均发生了变化,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是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的必然选择。农业仍然是最易受气象条件影响的行业。这要求我们既要围绕保大灾、保主要品种为重点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深化不同农业品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风险评估、灾情鉴定使气象服务贯穿于农业保险政策制定实施、灾害预警、灾后救助等全过程,又要大力发展农业气象观测技术和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各种农用天气预报,开展针对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农业气象服务。既要主动适应为农服务对象的变化,重点加强对农业专业大户的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又要围绕露天生产转变为设施化生产等新变化,加强小气候研究,丰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一要健全公益组织,增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当前,农业公益特别是农技推广仍然薄弱,严重影响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此,要加强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重点改革理顺条块关系。通过延伸建立村级农技服务站,合理调整利益分配,促使管理体制进一步适应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根据特色主导产业区域布局,对现有乡镇农技推广资源进行重组,建立专业队伍,成立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联的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切实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着力解决好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二要引导市场力量,为农民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要坚持把农业龙头企业等市场力量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骨干力量来培育。围绕我市粮油、畜牧、蔬菜、渔业等11项特色产业,大力引导和支持工商资本、农业企业投资农业,发展种子种苗、饲料肥料、农产品加工业等,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农户+农业企业”、“农户+基地+农业企业”等形式,使农户成为企业社会化、规模化生产中的一个环节。
三要深化“三权”抵押融资,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农业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农村金融需求量也越大。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市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和林权等农村“三权”抵押融资探索,短短两年,每年30多亿元的农户贷款就增长到300多亿元,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得到巨大释放。要继续深化农村“三权”抵押融资,进一步完善担保体系建设,设立乡镇金融服务中心,为农民贷款等金融需求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同时,支持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拓展农业保险职能,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低成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四要利用金融衍生产品,为农民提供农业经营风险规避服务。农业经营风险波诡云谲,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要充分利用金融衍生产品,降低农业经营风险。进一步建设好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进一步完善大宗农畜产品远期交易市场。运用场外远程报价、场内公开竞价的价格发现机制,采用中远期交易、要约交易和竞拍交易等多种交易模式,为上市交易品种提供充分竞价的平台。通过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稳定产品价格,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稳定农民收入;通过交易集中化,推进农畜产品生产规模化;通过交易商品的标准化,引导农畜产品生产标准化。
当前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家庭承包责任制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农机化步伐,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近年来,路桥区在省、市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找到一条工业反哺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全区社会背景介绍
全区陆域面积274平方公里,路桥区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其中耕地面积22.07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3.79%总人口42.5万,人均耕地不足0.4亩,人地矛盾突出。改革开放特别建区以来,路桥人民凭着“肯吃苦、敢冒险、善创造、争一流”路桥精神,依托丰厚的民间资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民营经济为基础,以灵活的机制参与竞争,走出了一条工贸结合型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全国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区域经济开放和活跃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之一。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71.5亿元,年均增长14.9%;财政总收入18.2亿元,年均增长17.9%。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达251.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达2.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43元,每4.3户家庭就拥有1辆小汽车。
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效益农业的发展,但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困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业劳动力素质日益下降,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表现为低、小、散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益差、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比较突出,季节性抛荒、耕地资源浪费等现象屡禁不止,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尽管区委、区政府为稳定粮食生产采取了各种扶持政策,增加种粮补贴,加大制止抛荒工作力度,但收效不大,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二、运作方式
为了保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双赢互利为目标,积极引导,规范运作,强化服务,不断推进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普通农户主动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事业。
1.在组织形式方面。严格按照《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组建合作社,使之成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组织。目前该合作社有理事会成员3人、监理会成员3人、社员226户,其中管理层8户、农机大户13户、种粮大户5户。实际操作股金为126.9万元,共分为四块:一是发起人(管理层)现金入股50万元,占39.4%;二是农机大户的农机具作价入股66万元,占52.0%;三是村内农户按土地使用权和现金配套入股,200亩土地按每亩100元计算共2万元,占1.6%;四是种粮大户入股方法与村内农户相同,890亩土地折算股金共8.9万元,占7.0%。分配则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按股金比例进行分配;二是对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的农户,采取优惠农机作业服务收费标准的方法进行补偿分配,一年结算一次。
2.在服务模式方面。合作社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提供三种模式供农户自主选择。一是农户将承包田全年(或某一季)出租给合作社经营,租赁款换算成粮食由合作社交给农户,农民不用种田即可领取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口粮,可以全身心从事二、三产业;二是农户承包田自主经营,由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每季收获的粮食全部归农户所有;三是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可选择合作社为其提供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并交纳相应的服务费,一些较轻松的农活由农户自己承担。
3.在政府管理方面。一是鼓励引导,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在用足用好中央、省、市、区的各项农机具补贴政策的同时,区政府专门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通过项目扶持形式,引导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特别是工商资本投入组建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农机服务。二是加强管理,规范运作。开展示范合作社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农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通过制订示范合作社运作规范标准,进一步健全合作社内部的决策机制、财务管理机制和业务管理制度,使合作社真正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农业发展的领头羊。三是强化指导,提高合作社服务水平。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联合攻关,在金清镇建立万亩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从推广应用机械化育秧、机插配套和水稻机械化喷直播技术入手,重点攻克水稻栽插机械化程度低等薄弱环节。根据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面积不断扩大的需要,帮助做好优质米加工作业机械等新机具的引进工作,开展粮食加工、包装、销售等产后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组织运行一年多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项目不断增加,服务设施和水平不断提高,有效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受到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也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充分肯定。
1.解决了粮食生产效益低的问题。年7月27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省内有关专家组成的验收小组对试验点水稻产量进行实割验收,采用工厂化育秧配机械插秧方式栽培的早稻亩产为530公斤,采用机械喷直播方式栽培的早稻亩产为403公斤,传统手工栽培的早稻亩产为320公斤。从成本核算看,传统的人工露地育秧到收割脱粒,其成本、机械费、人工费等亩总成本早稻为593.05元、晚稻为637元;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亩总成本为325元、晚稻为345元,亩降低成本分别为268.05元、292元。实测表明,合作社提供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具有显著的节本增效效果,扭转了传统粮食生产(特别是早稻种植)效益低下甚至亏损的局面。在扣除各项生产成本后,早稻每亩可获利400元以上。
2.解决了季节性粮田抛荒的问题。合作社从去年3月份开始运作后,服务面积从开始的260亩增加到今年的近1万亩,服务项目覆盖田间管理到植保、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务工农户省心、省力又省钱,还能从土地中获得比传统种植还要高的收益,许多农户纷纷主动要求合作社帮助耕种,农田抛荒现象得到有限遏制。
3.解决了耕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低的问题。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作业效率大为提高,促进了“早稻-晚稻”双熟制,或“麦-早稻-晚稻”三熟制生产,或“麦-单季稻-蔬菜(西兰花)-早稻-晚稻”两年五熟制轮作生产,提高了耕地复种指数和生产效益。
4.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使从事二、三产业的村民彻底摆脱了土地和农事的束缚,消除了农民后顾之忧。由于合作社的服务,有近200户农户从原来半务工半务农中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非农产业,既消除了农村企业的季节性民工荒,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5.解决了农业科技推广难到户的问题。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克服了村级组织职能转变后农业服务不落户、不落地的问题,使农户直接享受到田间地头的农业服务。通过统一的机械化作业和粮食示范方建设,让农民亲身感受到优良品种和先进农业技术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机具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金穗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我区工商资本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产业方兴未艾。其服务范围涉及粮食、蔬菜生产及加工全程机械化、农产品冷藏保鲜、畜牧业及水产养殖机械化等各个方面,目前已总计投入工商资本近3000万元,为加快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四、关于引导工商投资的启示
1、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必须因地制宜,找到资本和项目的有机结合点。当前,农机化的发展受到投入大、农业经营规模小两大瓶颈的制约,其中突出的问题是资金投入以及单家独户经营农机服务效益不高等问题。路桥区种粮大户的种植面积都在50-300亩之间,由种粮大户自己配置成套农业机械成本大,利用率低,他们不敢、不愿意也无经济实力投资,迫切要求农机部门组织机械化服务。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民间有丰厚的资金积累,只要加以正确引导,把工商资本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完全可以找到资本和项目的有机结合点。
2、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必须创新经营形式和服务模式。资金问题仅仅是解决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难题,创办合作社的真正目的在于探索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一种模式,使之能够在面上推广。在指导合作社创办过程中,我们吸取过去政府包办带来的种种教训,一开始就按照有关法规和条例的规定组建,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在经营模式上,严格按照《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规定,根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实行股份制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社员内部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本着自愿原则,鼓励农机大户、种粮大户、村内农户入股。同时从当地实际出发,创造了三种服务模式,我们称之为“菜单式”服务,供农户选择,满足了不同农民的多种需要。
3、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必须有重点地投放,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和经营效益。我区在扶持农机化发展上,有许多经验教训。过去那种撒胡椒面式的补助,往往得不偿失,不是长久之计。通过试点,我们体会到,农机化扶持资金有重点地投放是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和经营效益的内在要求。一方面,通过政府扶持资金的重点投入,可以带动农村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对农机化的投入;另一方面,能产生规模服务的效应,在服务中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长期、有效的服务。
根据农业部(农办经21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监测试点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我局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组建领导班子,落实专门人员,开展详实调查。现将监测调查情况简要分析报告于后: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距省会二、发展现状
(一)公共服务机构末,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批准编制数为351人,在编人数261人、占批准编制数的74.4%,实有人数290人、占批准编制数的82.6%;在所有机构中,除15个乡镇级畜牧业服务机构为差额拨款外,其余县、乡(镇)两级机构均为财政全额拨款机构。此外,县乡(镇)两级均配备了相应的仪器、办公用房、交通等基本办公设施,种植业系统还建立了15000亩相对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
(二)农业龙头企业(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外,有种植业、畜牧业等各类专业协会46个。
(四)其他农业服务组织三、主要工作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在稳定和巩固公共服务机构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职能的前提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
为进一步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民增收,我县依托县农业局和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分别于8月和3月在眉山市率先成立了县和乡(镇)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及农户0.85万户,占总农户的9.5%。流转土地中,以茶叶、蔬菜、饲草为主的规模经营达到0.94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0%。如:柳江镇天禾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取与农户入股、租赁方式,种植浙江安吉白茶余亩。
(二)着力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三)着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发展,据统计:,全县6个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采购量达到4万余吨,采购额达到14150万元,全县农民户均1600余元;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带动农户1.41万户,占总农户的15.7%。
(四)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提升市场竞争力四、存在问题
从监测调查情况看,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共服务机构由于人事体制及经费原因,人员断层现象突出,加之财政保障工作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不明,严重影响服务和管理职能发挥。
(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国家政策性支持、扶持力度不够,其服务职能、经营优势受到制约,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三)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如农业专业服务、农机专业服务、农产品销售市场、农业保险、农业信贷担保等发展严重滞后,多形式生产经营服务网络格局未形成,农产品生产保障机制不健全、市场营销不畅通。
五、几点建议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成套的组织机构和方法制度的总称,包括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它是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农业生产单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克服自身规模较小的弊端,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针对存在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一个体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体制,多年来,对于县以下基层来讲,其管理体制均不明,多头管理、各行其事、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明确其管理部门及职能职责,有效防止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现象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管理与服务并重,管理第一、服务第二,管理促进规范、服务促发展。
(二)建立一个机制
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依托,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排头兵,其管理、服务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因此,应当在进一步明确其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好人才、经费、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其管理、服务等公共职能。
(三)推行一个政策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联系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应当建立和推行包括国家农业项目、国家贴息贷款、金融信贷、税收等方面的鼓励、支持、扶持政策,推进发展。
生产作为实现消费的手段,其决策具有重要的工具性意义。当前,小农农业生产决策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在选择何种生产结构方面,社会化小农更注重对农产品生产风险、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农产品物流水平、农产品生产成本等过往信息经验的分析,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种植经验简单安排生产结构;二是社会化小农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货币,满足社会化生活需要,这也意味着社会化小农生产决策的基本前提是货币最大化,也即如何在短时间、低成本条件下获取最大化的货币量,储蓄剩余货币而非投资或全部消费是社会化小农一种常态化的理财行为;三是社会化小农具有较强独立做决策的特征,这表现为单一农民便能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与销售,并且这种多面手的发生率高达80%以上,显著异于大中型农户以及传统小农农户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
二、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生态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13-14],与可持续农业基本目标一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不仅取决于农业技术革新、充足的物质资本投入,更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农民主体的质量。社会化小农作为一种常态,仍然是我国农业基本生产单位,也是构成生态农业发展系统的细胞单元。社会化小农的生产作业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与食品安全,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对社会化小农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薄弱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主要是指投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物质资源的循环与再利用,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15]。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支撑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调查显示,社会化小农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意识较为薄弱,且掌握的农业可持续利用技术也较为落后。土地作为人类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其基本内容涵盖稳定或增加土地的有效耕种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质量等方面。约八成的社会化小农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技术与传统小农传承的土地循环利用相同,约六成的社会化小农认为现代农业科技可以取代土地可持续利用。显然,社会化小农在思想上淡化了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并且由于过于迷信现代农业科技,滋生出了更令人担心的念头:即现代农业科技不仅能显著提升土地资源的产出率,还能大幅削减土地资源的维护成本。实际上,社会化小农对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理解的偏差,并不完全是因为该技术的供给不足造成的,与社会化小农自身的活力不够、能力不强有直接关系。调查统计显示,社会化小农平均年龄46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5年,平均从事农业生产年限为29年,人均耕地1.8亩。更进一步的调研发现,由于社会化小农抛弃了传统小农的循环耕种技术,先进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也因缺乏有效激励而不曾导入其中,以至于大部分社会化小农耕种的土地自然肥力下降,且有效耕种面积也在逐年缩减。社会化小农坦言,过去种植一年的蔬菜所需要的肥力要明显小于来年的肥力,并且种植面积也因为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壤板结等而逐渐缩减。值得一提的是,仍有一小部分较为年长的社会化小农不仅沿袭了传统小农农业资源再利用技术,还创新了可持续利用技术,大幅改善了农地生态环境,也提升了土地的产出水平。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特性,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缺位,这也是农户有效耕种面积逐年缩减的重要原因。
(二)农业粗放式生产仍占主流
农业粗放式生产的本质是农业生产要素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产出,主要表现为农药、化肥、水资源等的不合理施用,是一种投入产出率较低且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与生态农业发展理念格格不入。但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粗放式农业生产不仅没有被集约型生产所替代,反而成为社会化小农农业生产的主流模式。对社会化小农进行深度访谈后发现,大部分社会化小农偏好于粗放式生产的原因为:一是社会化小农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高于非农就业。如前所述,社会化小农生产过程、生产决策高度社会化,这也使得其在选择从事农业还是非农就业过程中充满了博弈。成本与收益的动态关联关系构成社会化小农选择就业结构的基本准则。对于地处城镇边缘的社会化小农而言,农业区位优势较为明显、非农就业优势较弱,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与非农就业之间往往是难于抉择的,但是由于农民生活态度的转变以及农业生产的艰苦与危险,也倒逼社会化小农尽可能选择少投入工时于农业生产;对于地处偏远的社会化小农而言,农产品区位劣势较为明显,农业生产机会成本显著高于非农就业,大部分社会化小农选择离乡不离土非农就业,留守农村的社会化小农的农业劳动参与率显著下降,人均实际耕地大幅提升,他们不得不选择粗放式农业生产模式。二是基于社会化小农专业化分工后“规模”生产的需要。社会化小农家庭内部的分工较传统小农有显著的不同,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农户内部的每一个农业劳动力都能成为独立的农业生产者。调查显示,约有五成的社会化小农农业生产由一人完成,其中约有六成的是由女方独立完成农业生产,男方则多从事劳动工资高的非农就业或者农产品物流等职业。在这种家庭专业化分工背景下,一户拥有的土地实际由一人承包耕作,农村人地矛盾的痼疾基本得到了根治,农地“规模化”也给社会化小农农业生产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拿蔬菜除草、防虫、浇灌来讲,单一社会化小农要管理三亩以上的土地,他们必须选用更为高效的除草剂、杀虫剂,采用更为彻底的浇灌,而不是精耕细作。三是现代农业技术为“农业新式粗放式”生产提供了便利。现代农业技术的兴起,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社会化小农选择更为灵活的生产方式提供了可能。过去蔬菜种植无休止、繁杂的除草工作,而今只需要一袋高剂量除草剂就解决;过去面临旱季时的人工浇灌,而今只需要一台小功率水泵就近或就地取地下水,一顿田间式的灌溉即可;过去虫灾泛滥引致大量人工投入治虫,而今从菜苗到蔬菜下架都有价格较低的高倍农药,蔬菜几乎见不到一个虫洞。从种子选择到菜苗孕育,再到蔬菜采摘,整个农业生产都融合了现代农业科技,一些社会化小农甚至自诩已达到农业现代化。但是,社会化小农对农药的使用量、化肥的施用量、水资源利用等的科学合理性并没有理性的认识,常常凭借主观感觉,以农产品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显然,这种粗放式生产与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相去甚远。这也是农业已经演变为立体交叉污染最为严重的产业的主要原因。
(三)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差
生态农业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生产出品质较高、品种多样、产量较大的农产品。农产品安全生产是生态农业的基本要义之一,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内在一致性。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作用于生态农业的发展。然而,社会化小农对农业生产安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远远不及他们对整个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经济效益。一言蔽之,社会化小农农业生产的强逐利性是造成农产品品质较低、品种单一等农业不可持续性问题的罪魁祸首,究其缘由有三:第一,农业生产在社会化小农家庭中的经济地位被削弱。长期以来,农业经营一直充当农户生计中坚的角色,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社会化小农时期,非农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增强,农业经营的工资性收入常常难以覆盖其教育、医疗、娱乐等投资与消费需求,农业经营的核心经济地位逐渐被较高工资水平的非农就业所替代,成为化解剩余劳动力、弥补农户家庭生活消费不足、维系养老等的副业。实际上,退守农业的社会化小农多因年龄过大、技能较低、健康状况不佳等缘由被非农产业所隔离。农业经营的弱经济地位以及农民之间财富攀比的升级,使得社会化小农更关注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淡化了甚至无暇顾及对农产品安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第二,农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且农产品市场质量监管制度缺失。农业安全生产是农产品品质的保障,事关人们饮食健康与生命安全。然而,一些社会化小农为了一己私利,全然不顾道德良知,将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农产品直接投放市场。访谈得知这样的事例,有小农获知某农产品市场价格较高,但该农产品种植还未成熟,便买催化剂强行将未熟的农产品催熟并投向市场;还有小农为了抢农产品市场价格,认为只要吃不死人就算安全,将喷过杀虫农药的农产品未按规定间隔期便采摘直接投放市场。由于农产品市场质量监管制度极度缺失,特别是针对那些“对手交易”游荡在城镇大街小巷的农产品商贩缺乏必要的监管,消费者自身也因难于甄别农产品的品质而误买问题农产品。尽管这些做法并未产生显性恶劣的影响,但是这种慢慢侵蚀社会化小农社会良知、损害广大消费者身心健康的行为,已然给生态农业发展敲响了警钟。第三,粗放式农业生产给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社会化小农化肥、农药等高投入,不仅造成了农药残留超标、土壤板结、土地自然肥力下降等恶果,对农产品品质及多样性、农田生态系统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兼业家禽养殖与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小农,既没有科学处理家禽粪便,也没有有效掌握养殖与种植之间的循环利用技术,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农田生态自然环境更加难以为继。
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出路
生态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进步、惠农支农政策,更离不开社会化小农强力推进。社会化小农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
(一)加强生态农业科技革新
科技创新被誉为推动生产方式转变的引擎,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生态农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尽管官方权威公布显示,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50%[16],但是,对于社会化小农而言,除了种子的改良值得称道外,其他农业科技成果并不为奇。生态农业发展不仅要满足社会化小农基本的经济利益诉求,更应注重生态农业科技的革新,这包括生态农业发展观念革新、生态农业种植养殖技术革新以及农田生态系统保护革新三个方面,具体而言:生态农业发展观念革新。首先,要帮助社会化小农建立正确的农业资源观,即要有资源的循环利用与不可再生资源保护的意识。农业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对可以循环利用的农业资源要注重其循环利用节点间的衔接,使其发挥更大地的功效;对不可再生的农业资源要适可而止、有序采用,注重对其实施保护。其次,要摒弃舍本逐末的农业生产观。农业生产既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也有明显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于整个农业生态环境而言,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是附加于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之上的额外收益。若社会化小农只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势必会形成一种杀鸡取卵的急功近利之风,也是得不偿失的生产行为。最后,建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生产作业模式。高投入的农业生产模式固然可以节省人工,但是却不利于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倡导集约型农业生产,借助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加强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耦合,改善农业生产内外部环境,提升农业生产率与综合产出效益。生态农业种植养殖技术革新。根据社会化小农人力资本分布特点,结合农产品市场状况,针对农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由农业科研院所牵头,加大对生态农业种植养殖实用技术的攻关,为社会化小农提供一批可得性强、可操性好、经济与生态效益兼顾的技术方案。针对处于城镇边缘以及城中村的社会化小农而言,生态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的供给更要关注瞬息万变的农产品市场和潜在的农产品需求信号,发挥农业区位优势,有效利用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带来的发展机遇,可以为社会化小农提供层次分明、品种多样的农业种养殖技术,以及农产品物流技术、农产品储藏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实用性技术;针对处于较为偏远于城镇的社会化小农而言,更应立足当地农田生态环境实际,发挥生态农业规模生产之优势,准确定位其生态农业社会分工,合理布局生态农业产业,为社会化小农提供战略性强、易学好用的生态农业发展技术,如生态旅游业相关技术、生态农业种养殖技术,着重帮助其打造特色品牌,延伸生态农业产业价值链。农田生态系统保护革新。当前,我国生态农业执行的农田生态系统保护措施主要有: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退耕还林制度、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水土保护技术、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制度、土壤污染修复制度等,基本覆盖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范畴,但是各个制度之间的耦合性和执行力较差,难以发挥制度支撑生态农业发展的导向与保障作用。革新农田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体系,就是要在农田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农田的利用规划,借助生态农业科技放大农田生态环境正外部效应,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最为关键是联接社会化小农农业能手与农业科技人员,引导社会化小农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合理布局农产品生产规模。
(二)进一步挖掘制度“改革红利”
进一步挖掘制度“改革红利”是深化农村社会体制改革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扎实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改善社会化小农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要针对社会化小农的特点,从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农产品销售等环节进行制度创新。农业生产过程制度创新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环节。就产前而言,建立生态农业发展常态化普及宣传制度,强化社会化小农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其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的自信心与自觉性。需要指出的是,建立生态农业资金扶持与奖励制度也是产前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各地农业主管部门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此制度。就产中而言,建立农业高级技师、农业实用人才与农技人才等生态农业专家指导帮扶制度,让社会化小农从“干中学”中提升农业生产实用技能,实时解决社会化小农生态农业的技术难题,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产后而言,建立农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制度,为社会化小农总结与交流生态农业经验提供终端平台,并为生产规划提供必要依据,同时建立农田种养殖新技术制度,供社会化小农制定新一轮生产规划参考。完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具有污染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则具有显著的负外部性,二者都将引起农业生产帕累托效率发生偏离。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消除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差异,实现帕累托最优。坚持公平与可持续原则,以“谁受益、谁补偿、社会收益政府补偿”为基准[17],尽快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法律法规体系,对社会化小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者以及其他主体实施资金、实物、技术、政策性以及项目补偿,有效保证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对于那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肆意破坏农业生态环境、无视农业生产公德的社会化小农,应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作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典型,形成相互监督、控制的生态农业文化氛围。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和价格调控制度,有利于调动社会化小农推进生态农业积极性。农产品安全与多样性业已成为人们对生态农业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也为社会化小农农业收入的实现提供了契机。农产品销售是社会化小农农业收入的重要的通道。建立灵活多样的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不仅有助于社会化小农提升农产品销售绩效,也是契合社会化小农农产品销售特点的内在要求。针对社会化小农对手交易、批量销售与摊位销售并存的局面,可以尝试建立与“绿色食品”、“低碳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制度相协调的属地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也即根据社会化小农属地设立一种地方性、范围性的农产品质量内部监督与认证制度,这对于社会化小农农产品品牌的构建亦有显著的促进意义。在农产品价格调控制度方面,以保证地区生物多样性、打造属地农产品品牌以及尊重社会化小农劳动价值为原则,对农产品市场实施差别化的价格规制制度,以此带动社会化小农自觉发展生态农业。此外,还亟需探索一套由政府支持、社会化小农自组织发起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社会化小农特别是具备相当规模的农业能手,如果缺少或者不依赖自组织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的支撑,仅靠政府输血式的扶持,既会扭曲生态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抑制社会化小农创新创业积极性,社会化小农生态农业经营也很难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三)加快改造社会化小农
社会化小农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主体,其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成败。建国以来,我国农民凭借节约和勤劳的工作创造了农业生产奇迹,但是仅凭这一点不足以克服农业的落后性,也难以实现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为了生产丰富的、高品质的农产品,必须采用激励的方法加快社会化小农改造进程,使得这种改造成为社会化小农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的途径。根据杨晓锋提出的人力资本结构三维分析框架[18],结合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理念,社会化小农改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在体力资本提升方面,以体魄健康为主要改造目标。首先,由村委会发起,社会化小农先进典型引领,以树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为主要目标,以茶话会、歌舞会、综艺节目、生活广播等为主要形式,推行健康新生活运动,为社会化小农提供可得性强、可信度高的喜闻乐见的养生“长寿秘方”。其次,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立惠及面更广、更深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同时加强家庭常见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切实做到体检防病、及时治病、高效医病,对那些困难社会化小农给予更强的物质资助和人文关怀。最后,以社会化小农生产安全与防护为前提,建立科学的生态农业作业行为示范体系,对一些体力耗损大的农业工作,应建议由机械或精壮男性完成;对一些高危农业作业,应征询专业农技人员、农业能手的意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对一些反生活作息规律的农业工作,应采取交替轮换的方式,并给予及时修复方案。凡此种种,均可形成必要的行为规范。在智能资本提升方面,以增强专门技能与综合知识为主要改造目标。首先,建立生态农业种植养殖技能咨询与培训中心,不定期组织和动员社会化小农了解、学习和掌握一批生态农业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并由中心提供专门的帮扶服务,强化对相关技能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其次,定期生态农业创新创业项目,通过政府、企业与科研院所等政策、资金、科技等要素的引入,鼓励社会化小农投身于创新创业大潮中,促进社会化小农从农业多面手向创新创业能手转变,更好地践行生态农业观。再者,建立以农村留守精英为主体的“师徒化”人力资本培养模式,保证各类“绝活”、“绝学”永续传承[19],也可降低社会化小农人力资本的开发成本。最后,借高等教育改革契机,针对社会化小农人力资本分布特点,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化小农与生态农业协调发展的办学路子,放开一批具有农业特色、人文色彩浓郁的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化小农提供上大学接触了解知识、终身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在道德资本提升方面,以培育文化涵养高、品性信誉好、价值取向端正的新型居民为主要改造目标。超越国家法律的天然的道德准则体系与公共价值机制的存在是法治国家得以顺利运转的前提与关键,道德市场良性运转离不开社会主体的道德资本投资。社会化小农脱胎于传统小农,烙有传统小农文化背景下的道德准则,如各扫门前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伪道德。因此,用崇高的经济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作为改造社会化小农道德的载体,以正规教育与社会教化提升社会化小农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养,并且,建立不唯经济效率上、不唯道德上,以个人、家庭、企业和其他组织为主体的层级道德考评体系与道德惩戒制度[20],促进社会化小农道德资本投资机制的良性运作。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