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化学课件

初中化学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化学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化学课件

初中化学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化学教学;多媒体技术;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59-02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学科,主要涉及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以及组成物质的元素性质和化学特性。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关键在于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课程,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把多媒体教学渗透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幻灯投影技术、电脑信息处理技术等,把图像、声音、视频等教学材料进行集合,如借助动画模拟手段演示物质的组成和变化,让学生对抽象的事物有一个形象具体的体会,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改变单一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这些都有利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极大地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极大的冲击。笔者以初中化学为例,论述多媒体技术是如何运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

1 多媒体技术对化学教学资源的优化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课堂的组成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活动依据教材过于死板和不变通,师生局限在教材之内,这样的教学活动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与社会严重脱轨,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仅仅是学习机器,学到的东西一旦更新,便不再具有剩余价值——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丰富教学资源,添加知识实例,补充知识的相关背景,整合优化教学过程,让教学与社会接轨,让学生明白为何学习,学的是什么,学会有什么用,将学生的学习置于更广阔的空间里。

那么教师应当怎样运用多媒体这个信息库来丰富教学资源呢?

1)以教材为教学基础,收集、扩展知识信息。由于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十分强的学科,其知识的生活背景、生产背景和工业背景都很强大,教师在授课之中应当适当补充化学知识的学科背景,生活中的现象反映出的化学原理,社会上发生的化学污染事件,化学工艺在生活中的生产和运用,等等,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形成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集最新习题,当堂进行演练。教学资源的丰富还体现在化学习题的收集方面。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习题练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化学知识。在一堂课的有限时间内,教师精心选取典型的各类最新的习题,运用幻灯片来全班集中练习,可以节省题目的工本损耗,节约时间,增多有效训练的次数,对于化学课堂教学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3)教师博采众长,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师要经常通过互联网学习其他教师授课的成功经验,借鉴其他课堂的先进之处,然后不断对自己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进而从整体上优化初中化学教学。

2 多媒体技术对化学课件设计的优化

如前所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规律。因此,化学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研究化学物质,透过观察到的现象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进而揭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奥秘。这就十分需要多媒体课件运用在化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画面生动清晰、图文并茂、色彩丰富、视频影音相互结合,操作简便,耗时少,见效快,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比起传统教学的黑板书写、挂图模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加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1 使化学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对于化学知识中的抽象理论和反应原理等教学难点,教师往往手足无措,学生理解起来也十分吃力。而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调动学习资源,补充知识背景,增加试听读写功能,提供帮助理解的阅读材料,这些都有助于化学课堂教学。

1)解释学生理解困难的原理和概念。比如在化学反应中,化合物中的元素得失电子原理、电子的运动轨迹、电子云概念等,这些学生都可以通过观察多媒体动画模拟电子的运动等,形成一个具体形象的记忆,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2)模拟微观物质的结构。由于微观物质的构造和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的运动模拟成宏观物质的运动,加以合理的比喻手法,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知识的启示。

3)与解释生活现象相结合。在讲解化学原理时不要忘了引导学生去了解生活常识,这样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氧气、电解液原理及应用、肥皂的洗涤原理等内容时,适当地运用多媒体画面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会使教学生动形象,学生求知欲大大增加。

2.2 使化学课件内容丰富,节省时间

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有的课件设计精巧,内容丰富,集图片、声音、文字、音乐等于一身,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通过多方层次、多种渠道、多个角度理解化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知道该怎样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形成科学的化学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创新学习意识。这样才真正做到了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把知识满堂灌的教学目的变为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教学目的。

另一方面,它还能减轻教师工作量和节省课堂时间。教师需要课前充分准备课件,把自己的智慧和教学经验运用在多媒体课件中,使教学内容规范化、丰富化,增大课堂信息量。这样,教师就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避免上课板书的劳累和板书时间的损耗。教师只需要按一下“next”键就可以完成板书之间的切换,节省了大量时间和劳力。

2.3 使用化学课件促进化学实验教学

之所以说多媒体课件促进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那些危害性较大、操作性较高(中学实验条件无法进行)、结果不易观察等在实验室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的实验,就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实验的视频和标准操作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实验风险较大,CO、SO2、Cl2等毒性气体的制备实验反应太快,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操作危险,点燃不纯气体引起爆炸,等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教学模式发展方向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集于一身,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充实的课堂环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作为新世纪的初中化学教师,要与时俱进,在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和有效的教学课件,备出内容丰富、风格有趣、效果显著的教案,达到新课标下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小中.初中化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1(39):178.

[2]周红梅.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109.

初中化学课件范文第2篇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习题练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化学知识。在一堂课的有限时间内,教师精心选取典型的各类最新的习题,运用幻灯片来全班集中练习,可以节省题目的工本损耗,节约时间,增多有效训练的次数,对于化学课堂教学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教师博采众长,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师要经常通过互联网学习其他教师授课的成功经验,借鉴其他课堂的先进之处,然后不断对自己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进而从整体上优化初中化学教学。

多媒体课件画面生动清晰、图文并茂、色彩丰富、视频影音相互结合,操作简便,耗时少,见效快,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比起传统教学的黑板书写、挂图模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加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化学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对于化学知识中的抽象理论和反应原理等教学难点,教师往往手足无措,学生理解起来也十分吃力。而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调动学习资源,补充知识背景,增加试听读写功能,提供帮助理解的阅读材料,这些都有助于化学课堂教学。1)解释学生理解困难的原理和概念。比如在化学反应中,化合物中的元素得失电子原理、电子的运动轨迹、电子云概念等,这些学生都可以通过观察多媒体动画模拟电子的运动等,形成一个具体形象的记忆,帮助他们理解知识。2)模拟微观物质的结构。由于微观物质的构造和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的运动模拟成宏观物质的运动,加以合理的比喻手法,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知识的启示。3)与解释生活现象相结合。在讲解化学原理时不要忘了引导学生去了解生活常识,这样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氧气、电解液原理及应用、肥皂的洗涤原理等内容时,适当地运用多媒体画面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会使教学生动形象,学生求知欲大大增加。

使化学课件内容丰富,节省时间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有的课件设计精巧,内容丰富,集图片、声音、文字、音乐等于一身,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通过多方层次、多种渠道、多个角度理解化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知道该怎样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形成科学的化学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创新学习意识。这样才真正做到了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把知识满堂灌的教学目的变为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它还能减轻教师工作量和节省课堂时间。教师需要课前充分准备课件,把自己的智慧和教学经验运用在多媒体课件中,使教学内容规范化、丰富化,增大课堂信息量。这样,教师就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避免上课板书的劳累和板书时间的损耗。教师只需要按一下“next”键就可以完成板书之间的切换,节省了大量时间和劳力。使用化学课件促进化学实验教学之所以说多媒体课件促进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那些危害性较大、操作性较高(中学实验条件无法进行)、结果不易观察等在实验室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的实验,就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实验的视频和标准操作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实验风险较大,CO、SO2、Cl2等毒性气体的制备实验反应太快,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操作危险,点燃不纯气体引起爆炸,等等。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教学模式发展方向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集于一身,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充实的课堂环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作为新世纪的初中化学教师,要与时俱进,在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和有效的教学课件,备出内容丰富、风格有趣、效果显著的教案,达到新课标下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王振勤 单位:莒南县新华中学

初中化学课件范文第3篇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革命不断掀起新。中学教育要大力开展以创新为主的素质教育,教育的改革,必然要落实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落实教学任务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当前展现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就是怎样制好课件,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中学化学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到来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多媒体课件在化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就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体会。

1 多媒体课件可以表现抽象的化学知识和微观知识

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它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不容易观察的现象变得清晰化,可以增加感性认识,把课堂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初中化学中有一些抽象知识和微观知识,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不容易很快理解。动画模拟,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认识微观世界,更清楚地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例如:分子、原子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的结构组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许多知识,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这部分的知识特点,设计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把微观的知识变得可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也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效果更好。

2 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现难以操作的实验和危险性实验

初中化学中有一些实验是比较复杂、有危险性、难以操作的,对于这些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有些实验根本没法做。教师可以把这些实验制成课件,比如,初中化学中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实验室里如果没有通风橱,实验就没法做,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一实验制成课件来教学。因此,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应越简单越好。有些实验有危险性,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后通入氢气可能发生爆炸,演示这个实验根本没法做到,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此实验,可以具体形象地展示这一实验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就避免了实验的危险性。

3 多媒体课件不可以代替所有的化学实验和其他教学手段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初中化学课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插图;科学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前言:在长期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带有插图的教科书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和小学语文教科书相比,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插图设置略晚了一些,数量也相对的少一些。人们往往对语文课本的知识内容更加重视,而对于语文教科书的插图并没有因此足够的关注。目前随着课改,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也逐渐的增多了,也成了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们也开始更加关注插图的作用,能够充分地认识插图,并对此提出了科学化的对策。

一、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的发展现状

语文教材的插图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很久以前只是简单的手工画,没有颜色,很单调,但是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插图的形势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有各种各样的图画,颜色也丰富多彩;语文教材的数量逐渐的增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9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课文180篇,插图0篇,随着教课书的不断改革,1982版,1987版,1992版,插图数量不断的增加,比例也逐渐的增加,从2001版初中语文教材插图数量和课文数量的比例来看,每篇课文平均有一副插图,教材插图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也说明人们对插图的数量和质量都更加的重视了。

随着人们对初中语文教材的插图的关注程度,插图的资源也不断的完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注意插图的作用。首先插图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翻开课本,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插图部分,插图的精美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心情,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情境,使他们直截了当的的领会课文的真谛,极大的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其次高质量的插图也会给学生带来对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气息,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二、初中语文插图存在问题的原因

虽然随着课改,初中语文课本插图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插图的科学化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插图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是一带而过,同时一些学生也没有把插图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对于现在电子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而存在语文课本上的插图通常是黑白的,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忽略了语文课本上的插图;其次,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人教版初中语文的插图每本平均只有14篇,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通常只是单一的讲解课文的知识点,很少带领同学们一起讲解插图,插图则成了占有很大空间的副作用;再次,课本中插图的数量是增加了很多,但是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插图,没能够很好的反应出课文的原意和主旨,偏离了课文描述的背景和情境。对于一本好的教科书就要有符合课文情境的插图,不应该出现偏离和扭曲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旨,有时间画图者没有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主旨,这样就会导致插图和原文不符,这样会使学生很难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三、插图科学化建设策略分析

近年来,教科书插图的研究和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插图的数量、功能、质量等都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的总量也在逐渐的增加。但是插图的科学化建设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是重视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建设,对于插图的科学化建设还是远远的落后与小学教材。初中语文教材的插图通常被忽略,人们通常认为高年级的学生不应该使用插图,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插图就被人们忽视,但是插图一直都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从心理方面加强插图的科学化建设

随着学生升入初中以后,语文教科书的插图明显比小学的插图简略了很多,对于小学语文插图的一般都是丰富多彩,文字基本成了辅助插图的作用,这样大大的满足了小学生的心里认知的过程。然而升入初中以后,插图的丰富性明显下降了,多是黑白简略的图画。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的认识事物也是需要一个心理过程,还是很注意第一感觉的,而初中的课本多数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这样就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压力,降低了学习的兴趣,造成了对语文没有学习兴趣的心理,同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大大的降低了。

2、从教学方面加强插图的科学化建设

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课本文字知识的传授,通常忽略插图的教学,其实插图才能够直观的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旨。对于初中生,语文教材的插图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插图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插图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够使学生投身到插图所创造的意境中,使学生切身感受作者写作的真谛,作为初中教科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学合理的插图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使之充分的发挥插图的作用。

3、从教材的艺术方面加强插图的科学化建设

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来看,多数是简笔画,缺少艺术化,插图的最理想状态就是在科学化的基础上实现艺术化。随着课文内容不断的丰富,插图的样式也出现了多种多样,但是高质量、专业化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人教版的教材多数都是一些简略的图画,没有给人审美上的享受,插图的美感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美好的艺术气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做到陶冶情操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插图作为课本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逐渐的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是面临插图科学化建设的问题,还是需要及时的解决,并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定要使插图发挥作用,使插图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品味,使语文插图逐渐走向科学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范印哲.教材设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6.

初中化学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教学;生活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049-01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吸收杜威的教育思想,通过长期教育实践而摸索总结出来的,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著名认知心理学者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初中科学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生活世界中找到这些知识的原型,让初中科学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科学。如何做到科学教学生活化,我从下面五方面加以理解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设疑激思

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在科学教学中同样需要情境,特别是通过语言、音乐、视频等多种手段向学生展示和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的回到生活之中,并且逐步的随着情境的展开而全情投入。例如,在教学《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时,我当即取出刚从食堂买来的两个肉包子,抛出问题:肉包中有哪些营养素?吃了两个肉包子后“旅游”到何处了?它们是如何“旅游”的呢?此问如导火索,引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及体验,小结时我将“肉包子”三个字改成了“食物”,就结束了本节课。

二、教学语言生活化——理解科学

科学课堂应当充满“科学味”,其实,“生活化”的科学语言也可以充满“科学味”,比如原来的“预测”现在可以叫“我们的猜测”,原来的“结论”,现在可以称之为“我的发现”等等,同样是充满科学味的语言,但是后者更能贴近学生生活,让我们倍感亲切。水中捞月一场空(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当然是徒劳。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分子在作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同化为科学、严谨的科学知识,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之中。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变难为易

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将复杂难懂的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深入浅出,变难为易。将科学的概念和科学研究史结合,如历史事件的插入、科学家的故事、社会上的热点等,提炼出其中的生活经验。例如在树荫下要比在房屋下躲太阳要凉爽多了,验证植物蒸腾作用中水分的蒸发过程中能带走部分热量;浮力的学习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是一个公认的难点,但在这堂课的教学中笔者把学生所熟悉的“提水时手的感觉”作为第一步教学,进而让学生通过对水桶在露出水面前后进行受力分析来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整堂课中学生的思维都格外活跃,理解思路也显得十分清晰,这正是得益于生活经验,它对新知的建构起了很大的帮助。

四、教学活动生活化——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以往的理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如何改善这种“注入”的技巧,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教师所传授最多的知识。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批评的“这好比是在岸上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学生缺少真实的体验,所掌握的也不过就是空洞的理论而已。按照生活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安排学生带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又可以进行科学知识探究的生活用品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活动。利用身边廉价、实用的材料呈现科学现象更容易引起学生直觉的集中,引发认知的兴趣和欲望,比如:利用注射器、矿泉水瓶、废旧的铁粉等可以完成许多有趣的小实验,这些实验各自不同地表现出“改变”、“放大”、“借用”、“替代”等创新技巧,对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五、课外作业生活化——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要服务于生产生活实际。教师借助科学知识的原型,依据教学内容筛选和设计一些立意新颖,延伸拓宽知识内容的习题或实验,供学生课下完成,为学生创造与真实生活“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加以验证,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1、把生活实例编进习题,及时巩固已学知识。例如学习微生物病毒时,重点结合H7N9病毒的特点,说明此前未在人身上发现的禽流感病毒(H7N9),目前尚无迹象表明H7N9病毒正在人际间传播,进而巩固传染病特点。

2、练习设计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习题设计以学生亲历的生活为背景,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产生联想、提出问题、分析归纳等。

3、知行合一。以解决生活问题为终极目标把能直接用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加以运用,亲身感受到。

参考文献:

[1] 张仪成,科学教学中建构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