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导师制

科研导师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导师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研导师制

科研导师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科研导师制 药学专业本科生 湖南学院 经验总结

1.药学专业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

医药工业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特殊行业。目前,虽然我国的医药工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科研与技术创新方面十分薄弱。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药学人才是医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是我国由一个医药生产大国转变为医药强国的重要因素,这就对我国高等药学人才的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药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加强药学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时展的要求,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需要,也是药学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药学高等院校作为药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应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重视对药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科学研究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这对于提高我国药学学科整体水平,推动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有重大意义。

如何提高药学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校医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为进一步加强药学本科教育,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促进药学本科生的个性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进行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有益尝试。本文从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具体实践出发,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2.湘南学院药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践

2.1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引入。科研导师制是指对高校中一些对科研有兴趣的高年级学生,选聘一些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指导学生了解最新的学科动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使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较早地接触到科学研究工作,并做好今后开展科学研究的思想准备。

湘南学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是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为了加强药学专业本科教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我们在药学专业本科生教育中推行科研导师制度,通过不断探索与尝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2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基本内容。湘南学院药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2.2.1双向选择。自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由导师向院系申报计划,包括科研方向、课题内容和所需学生的具体要求等,然后由学生根据个人志愿、兴趣爱好、特长和专业基础选择导师。通过师生双向选择,院系调配,确定本科生科研导师。指导教师对学生有明确的指导目标和工作计划,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辅和基础性工作的机会,并指导其完成毕业论文的研究。

2.2.2导师指导选课。在现行学分制条件下,为了避免学生盲目选课,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了解培养计划,选择专业方向,安排学习进程。

2.2.3导师指导考研。对有攻读硕士研究生志愿的学生,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成绩,帮助其选取攻读的学校、专业和导师,并指导其复习。

2.2.4学生参与科研。导师吸收学生参加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参与文献查阅、开题报告撰写、实验研究、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等科研活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在导师指导下,学生进一步研修一些专业课目,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基本研究技能,完成毕业论文。

3.实施药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经验总结

我们通过几年的药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借鉴。

3.1加强导师和学生的遴选对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极其重要。首先,导师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同时要有较充裕的时间开展科学研究,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责任感。导师不但要在学习和科学研究上给学生充分的指导,而且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优秀的导师是保证本科生导师制顺利有效开展的前提。其次,参加科研导师制的学生应该有较高的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科研导师制。科研导师制应是优秀学生导师制。

3.2制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操作与评价制度。良好的制度设计是一个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为了顺利实施药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需制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操作与评价体系的相关制度。如制订导师遴选办法、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操作规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工作计划、本科生科研工作实验记录规范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工作评价表等。

3.3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度的有效性,应当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采取相应激励措施。从导师方面来说,建立好配套的本科生导师考核制度,定期对导师工作进行考察审核,并将结果计入导师业务档案,作为年度工作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必要条件之一。从学生方面来说,也要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奖学金、推荐研究生和就业等方面的重要参考。同时设置专门的基金,对于那些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使其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科研活动中来。

4.结语

实施科研导师制对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科研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强化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湘南学院药学专业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切实提高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此外,对于像湘南学院这样没有研究生的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导师制的实施为学院提供了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有利于科研的开展,也有利于产学研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国玉,王佩,谢芳.在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9):25-27.

[2]张婉春.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25.

[3]王钰.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J].人民论坛,2011,(20):186-187.

科研导师制范文第2篇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重要载体。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论述了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方案、成效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创业训练;科研导师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或毕业论文(设计)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1]。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重要载体[2]。2012年,教育部了《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现已形成国家、省和高校的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通过该计划的实施,不仅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且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

扬州大学是较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高校之一。近年来,本文作者所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已逐步探索出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方案、成效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方案

1.1项目申报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对象以全日制本科二至三年级学生为主,要求申请者品学兼优,课程无不及格记录,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项目申报以课题组为单位,课题组成员需分工明确,总人数不超过5人。每个课题组应至少聘请1名专业教师担任项目指导教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项目选题,研究内容可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导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科技发明和工艺设计;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等多种形式。

1.2项目评审

项目申报至学校前,需先经过学院的初评,由专业学科组从“食品学科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以及解决当前食品工业重要问题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在学院初评基础上,由教务处和校团委共同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与立项。在获准立项的校重点项目中,择优推荐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申报项目。

1.3项目资助和实施

根据评审结果,项目资助类型分为推荐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重点资助项目、校一般资助项目和校立项不资助项目等。学生受资助后,学校将划拨首批项目经费到指导教师科研账户,用于资助学生完成研究计划。学生需主动与导师联系,了解导师对研究项目的要求,并听从导师的安排和指导,合理地安排好课程学习和项目研究间的关系。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受资助的学生要有较充裕的时间投入(至少600~800小时)。

1.4项目的中期检查

为了解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研究计划,由学院组织学科组专家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学生应提交项目中期进展报告,简要介绍课题研究进展,是否按时完成研究计划,以及累计投入研究课题的时间等。同时,指导教师应审阅所指导学生的中期进展报告,并对学生的研究工作做出评价。学校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中期报告和指导教师的评议意见,确定学生是否通过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合格者,学校将拨付剩余资助经费;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学校将终止对其资助。如果学生在项目执行期间受到学术警告或出现考试课程不及格,学校也将取消其项目资助,并追回已资助经费。

1.5项目的结题验收

项目结题验收时,学生应提交项目结题报告书和结题材料,结题材料可包括科技论文、专利或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经指导教师、学院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学校对通过验收的项目负责人将认定创新学分4学分(其中2学分可认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必修课2学分,另2学分可折算成公共选修课学分)。项目结题验收为优秀的项目负责人,符合免试推荐研究生条件的,学校将予以优先推荐。

2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成效

近年来,本专业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平台,顺利实施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成功构建了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以来,本专业在国家、省、学校三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数上一直保持较稳定的水平,并在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立项上取得了突破(图1)。依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并申报了10余项专利。优秀的创新创业计划还被推荐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或创业计划大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0年以来,本专业学生的考研成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40%左右,同时,学生的就业率一直维持在100%,高素质的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3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需要提高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积极性

如何吸引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指导项目的积极性,已成为顺利推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学校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从项目申报、成果认定、奖助学金评定以及免试推荐研究生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不断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搭建项目学生和教师交流平台。另一方面,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将教师指导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折算成教学工作量,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等方面优先考虑,并提供适当的配套经费,以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

3.2需要保证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时间与精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主要在本科二至三年级进行,而该时期也是学生完成必修和选修课程的主要阶段,造成部分学生难以处理好学习与研究工作的关系。而项目指导教师除了需要完成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外,还要投入额外的时间指导学生的科研实践活动,在精力上也难以保证。因此,项目学生应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和敬业精神,要服从导师的指导,合理安排时间,正确处理好课程学习与研究工作的关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尤其是暑假,集中精力完成研究项目。另外,学校要高度重视导师队伍建设,鼓励校内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担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导师,同时,积极聘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训练与实践。

3.3需要搭建多元化的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

学校应该为项目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开放制度,将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共享平台;同时,各专业实验室、实习生产线和校内外实习基地也应定期向学生开放,向学生提供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硬件支撑[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学生使用仪器的规范性和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此外,学校可设立开放实验室专项基金,用于补贴学生参加项目的材料和水电消耗等。

3.4需要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按照教育部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应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部署、指导、组织管理与协调等。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工作。各学院应成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小组,负责项目工作指导和质量监控等工作。同时,在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实施、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过程中,学校应加强全程的监督与管理,及时跟踪项目的进展,合理评价项目成果[4]。

4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平台。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学校应提高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积极性,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并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刘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5(15):15.

[2]高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6):158-160.

[3]张臣,周合兵,罗一帆.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体化实践平台的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262-265.

科研导师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专业化 实效性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本科生导师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顺畅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学风建设,充分发挥了教师在学生学习、就业、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目的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最早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实行;20世纪上半叶,哈佛大学率先在美国推行了导师制,其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纷纷效仿;2002年10月,北京大学开始在新入学的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随后,浙大、哈工大也相继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1]。

目前,各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内容多样,各有千秋,本科生导师制在教学中体现的积极作用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一是促进专业学习。导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设计学习进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二是拓宽知识领域。利用导师丰富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了解各门课程之间及与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选修相关课程;三是设计培养计划。导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特长,规划设计特性培养计划,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四是帮助实践创新。丰富了学生科研、实践的载体,导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指导就业择业。加强对学生就业形势和择业观的指导与教育,还可以重点加强对毕业班学生就业观念与择业技巧的专门指导。

二、本科生导师制推广现状分析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内还是一项新事物,尚处于试行探索的起步阶段,很不成熟。就本校试行的情况看,本科生导师制在推广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尚存误区

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实行导师制的实质与特点认识不清,不能科学地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本科生导师辅导方案。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教师把课堂授课与指导学习人为地割裂开来,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已的事;做兼职本科生导师,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会对自己原有的教学、科研工作产生影响,因而不愿承担这项工作。还有的同学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是学校在赶潮流、追形势、走过场,不能发挥很强的实效作用,因此也没有积极地配合学校和导师。

(二)师生比例略显失衡

就目前各高校的情况看,导师数量成为制约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主要问题。有的学校为了保证公平,为所有学生都安排了导师,这种方式直接导致一个导师带的学生过多而难以保证质量,达不到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有的导师要负责两、三个班级学生的指导工作,负担比较重,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学质量;有的导师还要带研究生,还有其他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导师们的时间显得捉襟见肘,没有充足的时间对本科生面临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指导。由于导师数量不足,其工作量越来越大,导师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也就越来越少,实效性大打折扣。

(三)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从目前导师制的实行情况看,明显缺少导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机制,导师工作量的计算标准也不够具体,奖惩制度还不完善,综合评定与业绩考核的工作还不到位,导师制的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们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导师太忙,学生与导师见面的机会少,沟通少,导师对自己的情况了解不够,掌握不多,也就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缺少沟通和学校宣传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部分学生对本科生导师的具体职责也不是很清楚,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寻求有效帮助。

(四)激励机制有待健全

本科生导师要承担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比其他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大多数导师所得到的报酬却与他们的工作付出不成正比,本科生导师的报酬相对来说普遍偏低甚至没有,工作量大、报酬少,不能充分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导师队伍中来;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现有的导师队伍不够稳定,许多人不愿继续担任导师工作,即使是学校从制度安排上规定一些老师担任了本科生导师,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敷衍、应付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与发展。

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高校教师一般只注重教学与科研,忽视教书与育人的结合,认为育人的职责主要由专职辅导员承担,教师与学生之间课下交流较少,使得教书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增强教学效果[2]。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科生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少数继续深造外,大部分毕业生将走入社会,直接成为社会生产的参与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与专业技能。导师制的专业性特点,直接决定了其指导学习、提高技能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较高综合能力的人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单向传递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和专业创新能力。由于本科生导师都是由学生所在专业的教师担任,因此导师既能通过课堂群体教学方式传授专业知识,也可以在课下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包括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与答疑;还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设计大赛、创新性实验等,以此积极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使每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开发他们创造性和创新性。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学习重点是不一样的,大学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主要是基础课的学习,而三、四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专业课的学习和综合技能的提高。由于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各异,因此学生对导师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新生入学后,需要导师向他们介绍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进入高年级后,需要导师帮助他们了解专业细分方向和专业选修课概况,了解各课程之间及与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关系,便于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就业愿望和兴趣爱好选择方向。导师制的最大优点就是,在专业方面的指导是全程式的,辅导时间横跨本科学业的四年,尤其是大三和大四的专业课学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导师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指导职能。

(三)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就业指导

本科生导师作为专家型、研究型的教育者,能够在学生就业、择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导师可以向所指导的学生详细介绍本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行业发展态势,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以笔者工作的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为例,针对不同的专业,导师们可以让学生逐渐明确了所能从事的职业和岗位,这些岗位要覆盖整个汽车行业,比如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汽车及新能源、交通运输组织规划及管理、汽车销售与服务、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等多个领域。导师可以在指导学生择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很大程度基于导师在各自领域的社会关联性,通过工作和科研,可以从外界获知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此外,导师基于对所带学生的深入了解,可以引导学生理性地对待所选择的工作、薪水和待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选择的职业,从心理辅导的角度,教育学生如何摆正心态,客观评估自己。

四、增强本科生导师制实效性的方法研究

任何一项制度从建立到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本科生导师制在国内大多数高校还属于新生事物,亟待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探索,使其日益完善,推进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结合几年来的工作经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增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效性:

(一)完善选聘机制

完善选聘机制是增强本科生导师制实效性的前提。只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才能完成高质量的辅导任务。一是要明确选聘机构,由作为聘用单位的学校或所属院系组织在教学、管理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选聘委员会。二是要明确选聘标准,选聘标准的质量直接决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效性发挥,要从能力、水平、经验、师德等多方面制定细则,进行综合考虑。受聘作为本科生导师的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治学严谨,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悉本学科的内涵,了解本专业发展方向,对学生的学习、科研、就业等方面能够做出有益的指导。完善的制度保障一方面有利于选拔优秀教师加入到本科生导师队伍中来,提高本科生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稳定本科生导师队伍,防止本科生导师过于频繁地更换,从而保证本科生指导工作的延续性。

(二)完善培训机制

完善培训机制是增强本科生导师制实效性的基础。本科生导师需要在大学学业四年对所带学生进行多方面指导,对导师自身能力较以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有的老师一直从事专业教学,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不利于本科生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有的老师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在本专业其他领域的理论基础还显薄弱。基于以上问题,应该建立并完善导师培训机制,一是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培训计划制定前应广泛征求本科生的意见,使培训内容与本科生的指导需求相结合,与导师的继续教育需求相结合;二是注重提高导师的综合能力,导师除了原有的专业领域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更多、更广的课外辅导任务,其综合能力的持续提高成为必要。高校应注重提高本科生导师的专业指导能力、综合管理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等,努力使本科生导师适应工作的需要。

(三)完善激励机制

完善激励机制是增强本科生导师制实效性的动力。合理的激励机制在任何领域、任何工作中,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担任本科生导师,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其工作、学习、生活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建立了合理的激励机制,这部分教师会对自己所付出劳动得到应有肯定而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和实效性的发挥。一是学校可以依照国家有关政策,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将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进行量化,发放相应的工作津贴;二是可以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过程中,在同等条件下,对担任本科生导师并考核成绩较好的教师优先予以考虑;三是要设立本科生导师专项评优制度,对在本科生指导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四是建立合理的动态管理模式,实行定期考核,对没能按计划完成任务的教师及时调整,对实效作用不强的辅导计划及时完善。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适应时展的需要,以师生沟通为基础,不断探索创新,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健康有序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有益帮助。

参考文献:

科研导师制范文第4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已开展多年,取得良好成效[1]。导师制即导师(青年教师为主)对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模式,目标是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本科生导师逐步展开,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生,是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因此改革实验教学,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

1 自由选题、自主实验设计和可行性论证[2]

自主选题阶段要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培养对象的学生带头和辐射作用。以本科生导师为课题组长,分别带领自己的实验小组进行选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同时可以建议导师的科研与教学的相互渗透。学生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或兴趣选择实验项目,期间可以和导师反复论证。由于导师在专业领域学有所长,指导的学生数量有限,导师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个体化的指导,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建议并给予帮助。学生在与导师的直接交流和参与导师的医疗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导师人格魅力的熏陶下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精诚合作的协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科研的思维对其他同学能发挥辐射作用。

自主设计和可行性论证阶段,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查阅文献资料,小组内讨论,设计出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探索性的实验,解决在理论学习或生活中发现的疑点或感兴趣的问题。各小组交上设计方案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当老师向同学讲述实验理论知识、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组由1位同学主讲,其他同学补充。

通过这种研讨会的形式,找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启发,由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案或回答疑问,最终提出完整的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引入竞争机制,只有50%的选题最终立题。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讨论完成后,学生提供书面实验设计方案。对于实验设计中实验室不具备仪器、药品,教师应和实验准备人员进行沟通,联系购买或借用,若仍有困难时,应向学生解释并建议其更改方法或实验题目。

2 预实验、实验方案的调整与修正

预实验在正式实验前,应安排相关学生按照其设计方案进行预实验,以验证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想到的问题,并促使其提出解决方法,完善、修正实验设计,为正式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也加深对整个实验领域的系统认识,而且学到对学科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归纳综合的方法。在本导生自主设计的“抗晕动症的实验”中,就根据现有仪器设备对转棒进行改造,明显提高了实验效率。

3 实验操作、结果统计分析、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3-4]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施他们的实验设计,这样每个学生都要有机会动手受到训练;也培养了团队精神。提示要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并记录的习惯。实验结束后,数据整理,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论文最后以答辩的方式进行,由指导教师、导师及其他同学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提问。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使学生对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

4 成绩评定

根据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操作、论文和答辩情况对学生进行评分。改革原来的实验课比例,由原来的30%增加到50%。各小组内的组成人员根据其每项的表现区别评分。这样,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考试时的侥幸心理。与此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基本功能训练。

5 实验改革的体会和思考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如果学生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组织这种活动,教学最优化是不可思议的。”因此课程改革关键是教学模式的革新,对传统验证性教学为阶梯型教学模式[2]。从形式上看,以本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实验既是传统实验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延伸,也是其在内涵上的提升,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这种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对本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但在实施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条件,适量地增加科研经费,改进某些实验仪器和设备。另外老师的积极性需要进一步调动,药理实验有一定的时限性,需要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那么老师的工作时间要很大程度的延长。

总之,在实施开放性实验的过程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大胆思维、激发他们潜在创造天赋的环境。同时对学生开放性实验要与日常实验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并逐步发散到所有有兴趣的同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验证性实验的缺陷,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新药研制和实践能力,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及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奠定基础,使实验回到创新开拓研究的目标中去。

参考文献

[1] 吴勉华,黄桂成.试论本科生导师制与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西北医学教育,2003,11(3):176-177.

[2] 刘乐江,伍三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药理实验教学体系.中国实用医药,2007,2(18):116-117.

[3] 李红枝,陈伟强.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国实用医药,2008,3(6):138-139.

科研导师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导师制;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黄友泉(1975-),男,江西星子人,江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讲师;谢美华(1978-),女,江西万载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江西 南昌 33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08YB340)、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D11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014-02

导师制最早出现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院,并广泛运用于研究生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应用于牛津、剑桥等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本科生导师制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心理以及就业等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本科生导师制体现了对学生独特生命价值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有利于实现师生的平等交往。为强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世纪末以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批高校在进行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开始尝试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导师制”是舶来品,是精英高等教育的产物,它的实施对于中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来说还存在诸多困难。文章讨论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状况及实施效果,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西省3所大学随机选取本科生,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63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781份,有效回收率为87%。样本分布情况如下:男生379人,女生402人;一年级175人,二年级244人,三年级198人,四年级164人。样本涉及文学、外语、音乐、体育等12个学院。

2.研究工具

(1)收集数据的工具:自编《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2)分析数据的工具: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分析

1.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总体效果

从统计数据来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65.43%的学生认为在与导师交流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其中30.79%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70.42%的学生希望延续与现有导师的导学关系,只有7.3%的学生希望中断与导师的关系。81.57%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应该继续推行,只有18.43%的学生认为导师制“有点形式主义,没有必要施行”。虽然许多学生认为学校本科生导师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认为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但总体上他们对导师制还是认可的。

2.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主要问题

(1)导师的问题。

1)数量不足。有些大学规定本科生导师要德才兼备,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保证导师工作的效果,也是对本科生导师制优秀传统的继承,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在教师资源日益贫乏的现实下,按上述导师的遴选办法必然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目前3所大学导师与学生比平均高达1∶30以上,有的学院甚至达到1∶50。许多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普遍比较重,副教授和博士层次以上的教师更是如此。调查也显示:56.72% 的学生认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障碍因素是导师资源太少。

2)工作态度有待改善。在工作态度题项上,只有20.87%的学生认为导师“要求严格,很认真”,而高达40.98%的学生认为导师工作“一般”和“不认真,例行公事”,可见相当一部分导师对导师制的意义和价值认识还不清晰,没有把导师工作当做自己崇高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存在敷衍塞责的现象。

3)指导频度偏低,指导方式单一。在“本学期,导师单独与你谈话、交流有几次”题项上,选择“无”和“1次”的学生分别占66.97%和14.47%,选择“3次以上”的仅占5.12%。而在“本学期,导师对你们进行集体指导有几次”题项上,选择“无”和“1次”的学生分别占24.07%和21.64%,选择“3次以上”的仅占22.92%。很明显,目前导师以集体指导为主,而且无论是个别指导还是集体指导的频度都很低。

4)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内容不清晰。65.56%的学生认为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对于导师的指导内容要求模糊,导师不知道在什么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也不知道哪些内容该问导师。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我国高校教师来说尚属新鲜事物,而且很多高校在推行过程中又没有对所聘导师进行相关培训。所以,许多导师对“如何导”、“导什么”等基本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2)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主动性以及对导师制认识的偏差。调查显示,在“本学期,你主动联系并请教导师的次数是多少”题项上,选择“无”和“1次”的学生分别占53.14%和19.08%,选择“2~5次”和“5次以上”的分别占22.66%和5.12%。导师制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既需要导师的充分投入,同时还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包括学生主动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虚心听导师的指导意见,积极参加导师安排的各项活动等。另外,有44.17%的学生对导师制到底是什么、有问题该不该问导师以及怎么问都感到十分茫然。

3.问题的深度原因剖析

(1)精英教育理念与大众教育现实的矛盾。导师制肇始于精英教育时期,是与精英高等教育高师生比、宽松办学条件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伯顿·克拉克认为:“导师制实质上是一位导师和一个学生之间面对面的,因而是高度个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由于这种形式的制度依靠学生对教师的低比率,它本质上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1]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生师比持续升高,办学资源日益紧张,高成本原始形态的导师制已难以为续。

(2)西方自由平等与本土等级差别文化的矛盾。纵观西方教育文化,发现从苏格拉底的青年智者问答法到洪堡的教学自由,再到杜威的“在做中学”,都极力强调师生平等和学生的积极主动。中国的教育文化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的重传统、重权威和重忠孝的价值追求,致使师生间的等级差别极其鲜明。深深烙上西方文化的本科生导师制被引入到我国高等教育中,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文化产生了尖锐矛盾,这使得导师和学生在践行这一制度时表现得被动、茫然或难以理解和接受。

(3)个性化、生活化与科层的理性管理的矛盾。传统管理强调理性管理,着重统一性、规范性和标准性;本科生导师制强调个性化、生活化,着重于随意性和情感性。斯蒂芬·利考克教授这样描述导师制:“……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共处茶点小饮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休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2]所以,不能像管理一般教师一样来管理导师,不能具体规定导师的指导内容和指导方式,不能对导师和学生进行量化的考核等。本科生导师制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依靠导师和学生的责任心、个性、气质等。[3]

三、对策分析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师生认识

20世纪末,本科生导师制才开始在部分高校的部分院系尝试实行,所以它在我国还算新生事物。对于它到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导师和学生还缺少感性的认识。调查显示,学生中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存在偏差的占学生总数的44.17%,很多导师对“如何导”、“导什么”等问题也不是很清楚。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全校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意义、操作方式及具体要求等,把完善导师制作为学校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2.强化导师队伍,提高工作实效

(1)严格导师任职资格,规范导师选聘要求。导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育人责任意识,真正视导师工作为己任,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调查显示:81.05%的学生看重导师的“责任心、品德与为人”,只有5.51%的学生看重导师的学历和职称。因此,选聘导师时要本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聘请有责任心、有教育经验、有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

(2)充实导师队伍。适当放宽担任本科生导师的任职条件,可以选择德才兼备的硕士学历教师或讲师担任本科生导师,还可以返聘退休老教师以及让硕、博士研究生做助导,尽量把导师与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15之内。牛津、剑桥各学院会为刚入学的新生选派一位导师,每位导师所带的学生少则3~5人,多则10人左右,学生每周见导师一次,他们的做法值得我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借鉴。

(3)转变导师角色。部分导师角色的路径依赖思想严重,传统的领导、家长、知识传授者角色明显,这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调查显示,67.73%的学生希望导师扮演朋友的角色,24.84%的学生希望导师扮演顾问的角色,学生都不喜欢导师是家长或是领导的角色。在“当你有问题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题项上,59.8%的学生选择同学、朋友,仅有2.56%的学生会想到导师,这说明导师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没有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3.明确导师职责,严格导师要求

在“假如你想中断与导师的导学关系,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题项上,61.20%的学生认为是由于“导师没有履行其职责”。所以,在实施导师制时,导师必须明确职责,相应部门要严格要求导师履行其职责。

首先,导师应当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学业导师、职业生涯导师和心灵导师,工作重点在于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特别是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指导。现实中,导师在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心理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导师的工作也基本符合学生的希望,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包括选课指导、大学生活的适应性指导及思想指导等方面),需要导师在深层次和全方位关心学生的成长。

其次,导师应从时间和精力上保证将工作落到实处。

(1)要求导师将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以个别指导为主。54.55%的学生最希望导师采用个别指导方式进行指导;19.59%的学生希望导师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指导。

(2)要求导师户外指导与课堂指导相结合,以户外指导为主。39.95%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学生的最佳场所是在户外,33.03%的学生则认为是在固定教室。

(3)要求导师和学生交往应保持一定的频度。33.29%的学生认为导师和学生两周见一次较为适宜,23.69%的学生则认为一周见一次较为合适。为保证指导的效果,导师在每学期开学初必须与学生见面,每月与被指导的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应不少于2~3次,每学期参加学生集体活动或面向所指导学生开设的讲座不少于1次。

(4)要求导师应加强与辅导员、任课教师的沟通。导师与辅导员及任课老师间应相互了解、交流、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4.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体系

(1)强化导师的选聘制度。为了能遴选到优秀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应强化导师的选聘制度。导师配备工作应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各学院具体负责落实,按照学生推选、学院审核、学校聘任的程序配备。

1)学院应在新生入学第一个学期按学科类为其配备导师,每个导师指导的学生数原则上控制在10~15人。

2)各学院配备导师的名单应报教务处审核备案,经教务处同意后由学校正式聘任,并颁发聘书。

3)本科生导师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更换。学生跨学科分流后,所在学院应重新为其配备导师。学生因特殊原因要求更换导师的,需经本人申请、相关导师、学院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

(2)强化导师的奖惩制度。导师的奖惩和导师工作考核紧密联系。导师工作考核每年进行一次,由学校统一组织,各学院具体负责实施。具体考核办法由教务处制订,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结果应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导师工作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当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将导师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量核算范围。学校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将予以表彰和奖励,授予“本科生优秀导师”称号,每年评选一次,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导师总数的10%。优秀导师享受同级优秀教师的荣誉和待遇。

(3)完善导师的考评体系。首先制订导师工作制度,明确导师的责、权、利及工作规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导师工作,确保对导师的考核有章可循。其次,建立导师工作考核制度,建立常规工作条理,定期评价导师工作绩效,包括检查导师指导计划、指导过程、指导成果及指导总结,指导和督促导师各阶段培养计划的完成。再次,通过教学信息员反馈、定期下发《导师工作调查表》及定期召开班级干部座谈会等形式及时掌握导师职责履行情况及学生的反映,并以此作为对导师奖惩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